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优秀一课一练
展开第3节 凸透镜成像规律
知识点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小明买了蜡烛做以下物理小实验:
(1)如图甲,小明在纸杯底部开一圆孔,用塑料薄膜蒙住杯口,拍打薄膜,由于薄膜 从而可以发出声音。并且观察到烛焰在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
(2)如图乙,小明用该蜡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能看到玻璃板后面有它的像,小明拿一只与A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的方法是 (选填“转换法”、“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蜡烛匀速向平面镜靠近,则蜡烛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小明用蜡烛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经正确组装并调节后,如图丙所示,在光屏上接收到了蜡烛清晰的倒立、放大的 (选填“虚”或“实”)像。利用该成像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
2.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按图乙安装器材,需要调节烛焰的中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 处;
(3)移动蜡烛和光屏,当处于图乙位置时,光屏上恰好能得到清晰的像,生活中的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4)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向左移动蜡烛。则应向 移动光屏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与图乙相比,此时的像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变短,为了能让所成清晰的像回到光屏中央,可将凸透镜向 调节;
(6)实验时,光屏上得到了蜡烛清晰的像,一同学不小心在凸透镜上溅了一个小泥点,则光屏上 (选填“有”或“没有”)小泥点的像或影子;
(7)将图乙中的蜡烛移到标尺上40cm到50cm之间的某一位置,移动光屏,在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成清晰的像,此时取下光屏,应从凸透镜的 (填“左”或“右”)侧透过凸透镜观察像。
3.物理创新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 (选填“点”或“环”)。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如图乙,用图甲中的凸透镜进行实验,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安装在光具座上0cm处,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3)某同学用不同的凸透镜进行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
①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物距一定时,凸透镜的焦距越大,像距 ;
②实验中,凸透镜三次成像都是 (选填“实”或“虚”)像,第 次实验所成的像最大。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用平行光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水平光具座上,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在 。
(3)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至图乙所示的位置,则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 的像。根据这一成像特点,可制成 。
(4)若要使光屏上的像变小,应使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变 ,再调节光屏位置。
5.如图所示,小明用凸透镜(焦距为)、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调到 ;当蜡烛距凸透镜4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依据此原理,人们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
(2)将蜡烛向凸透镜靠近,移动到某一位置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成像,原因是 ;
(3)小明在如图所示位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老师要求他在凸透镜不动的情况下,让在光屏上的实像变大些且清晰,小明应当把蜡烛向 (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方向移动,同时把光屏向 (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方向移动。
6.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了“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实验。
(1)为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要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 ;
(2)移动蜡烛与光屏,观察到光屏上出现如图甲所示清晰的像,此像为 (选填“虚”或“实”)像;此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逐渐远离凸透镜,为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所成像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实验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光屏上的像偏上,那么他应该把凸透镜向 (选填“上”或“下”)调节,使像回到光屏的中央;
(4)他由实验数据画出的凸透镜的像距ν和物距u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乙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凸透镜位置如图甲所示,蜡烛位于10cm刻度处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7.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将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处。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当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光屏上承接到烛焰最清晰的像,应用了此成像特点的是 (填“照相机”、“放大镜”或“投影仪”);
(3)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燃烧变短,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越来越 (填“高”或“低”)。
8.在“天宫课堂”的水球实验中,小明看到王亚平老师倒立、缩小的像,如图甲所示。于是他利用实验室的光学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小明找到了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用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乙所示。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如图丙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它们至 ;
(3)将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处,蜡烛移动到20cm刻度线处,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光屏,直到出现烛焰倒立、 的实像;
(4)在(3)的基础上,更换成另一个焦距为9cm的凸透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此现象与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成因相似;
(5)在实验过程中,原来光屏中央的像“跑”到上方,为了使像回到中央,接下来的操作是 。
A.向下调光屏
B.向上调凸透镜
C.向上调蜡烛
知识点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应用
9.小华同学在教室里用一个焦距约为10cm的凸透镜在一张白纸板上得到了窗外一棵树清晰的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 (选填“实像”或“虚像”)。
10.如图所示,蜡烛距凸透镜40cm,能在距凸透镜30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40cmB.25cmC.17cmD.13cm
11.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进入了“刷脸”时代。“刷脸”时人脸面对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身份认证。在系统拍照过程中( )
A.人脸是光源
B.人脸经摄像头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C.人脸经摄像头成像的原理与平面镜相同
D.人脸应保持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之间
12.科幻片《流浪地球2》中,人工智能机器人在影片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机器人的摄像头说法正确的是( )
A.机器人的摄像头是凹透镜
B.摄像头上成的像是放大的实像
C.当物体靠近摄像头时,所成的像变大
D.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摄像头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13.如图所示,拿一个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远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在拿走远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凸透镜与光屏不动,将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
B.凸透镜与蜡烛不动,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
C.蜡烛和光屏不动,上下调节凸透镜
D.凸透镜不动,将光屏和蜡烛同时适当靠近凸透镜
次数
物距u/cm
焦距f/cm
像距v/cm
1
50
5
5
2
80
11
3
100
30.0
参考答案:
1. 振动 能量 等效替代法 不变 实 投影仪
【详解】(1)[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拍打薄膜,由于薄膜振动从而可以发出声音。
[2]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观察到烛焰在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2)[3]两支蜡烛大小相同,后面的蜡烛又和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就证明了像与物大小相同,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4]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蜡烛匀速向平面镜靠近时,蜡烛在镜中的像的大小不变。
(3)[5][6]经正确组装并调节后,如图丙所示,在光屏上接收到了蜡烛清晰的像,此时物距小于像距;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
2. 10.0 同一高度 投影仪 左 变小 下 没有 不能 右
【详解】(1)[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
f=30.0cm-20.0cm=10.0cm
(2)[2]实验中,需要调节烛焰的中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处,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3)[3]由图乙可知,物距为
u=50.0cm-35.0cm=15.0cm
此时
2f>u>f
光屏上恰好能得到清晰的像,则像的特点为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利用此原理制成的。
(4)[4][5]如果蜡烛向左移动,则物距变大,所以像距将变小,成的像也变小,光屏应该靠近凸透镜,向左移动。
(5)[6]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蜡烛由于燃烧逐渐变短,相对于凸透镜向下移动,导致光屏上烛焰的像位置变高,为了能让所成清晰的像回到光屏中央,可将凸透镜向向下调节。
(6)[7]实验时,光屏上得到了蜡烛清晰的像,一同学不小心在凸透镜上溅了一个小泥点,整个物体发出的光虽有一小部分被挡住,但总会有一部分光通过凸透镜而会聚成像,因此,像与原来相同,大小不变;由于透镜的一小部分被遮住,因此折射出的光线与原来相比减少了,像将完好,但亮度会变暗,所以不会出现泥点的像或影子。
(7)[8][9]图乙中的蜡烛移到标尺上40cm到50cm之间的某一位置,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光屏上不能成虚像,像和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侧。所以应该从凸透镜的右侧透过透镜观察像。
3. 点 10.0 左 缩小 越大 实 3
【详解】(1)[1][2]由图知道,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光屏上的最小最亮的光点是凸透镜的焦点,光心到焦点的距离叫凸透镜的焦距,焦距是
60.0cm-50.0cm=10.0cm
(2)[3][4]用图甲中的凸透镜进行实验,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安装在光具座上0cm处,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应向左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3)①[5]分析表中的数据知道,物距一定时,凸透镜的焦距越大,像距越大。
②[6][7]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换用焦距更大的凸透镜时,其实是减小了物距,所以像距增大,成的像也会更大。物距始终大于焦距,所以成的像都是实像,而且第3次的像最大。
4. 12.5(12.3~12.7均可) 同一高度 缩小 照相机 大
【详解】(1)[1]平行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变成会聚光线,说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由图知,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即为凸透镜的焦点处,焦点到光心的距离为12.5cm-0.00cm=12.5cm,则凸透镜的焦距是12.5cm,因为最后一位小数是估读的,所以范围在12.3~12.7cm均可。
(2)[2]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是为了使像能够成在光屏中央。
(3)[3][4]将点燃的蜡烛和光屏分别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物距大于像距,所以像的性质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是照相机的成像特点。
(4)[5]物远像近像变小,所以要使光屏上的像变小,应使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变大,再调节光屏位置。
5. 同一高度 缩小 照相机 物距小于焦距 靠近 远离
【详解】(1)[1]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调到同一高度。
[2][3]当蜡烛距凸透镜45cm时,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根据,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
(2)[4]将蜡烛向凸透镜靠近,此时物距减小,当,根据,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成像。
(3)[5][6]要让在光屏上的实像变大些且清晰,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小明应当把蜡烛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同时把光屏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
6. 在同一高度 实 靠近 变小 下 10 照相机
【详解】(1)[1]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成在光屏的中央位置。
(2)[2]由题意可知,光屏上有清晰的像,说明像是由真实的光线会聚形成的,是实像。
[3][4]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逐渐向凸透镜远离,物距增大,像距变小,像变小,因此为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此时所成的像将变小。
(3)[5]实验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光屏上的像偏上,根据光线过光心不改变方向,凸透镜向下移动,或蜡烛向上移动。
(4)[6]由图乙可知,当物距为20cm时,像距也为20cm,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像距与物距相等。所以2f=20cm,则f=10cm。
[7]凸透镜位置如图甲所示,当蜡烛位于10cm刻度处时,物距为40cm时,此时u>2f;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根据此原理制成的。
7. 10.0 投影仪 高
【详解】(1)[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为
f=60.0cm﹣50.0cm=10.0cm
(2)[2]当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光屏上承接到烛焰最清晰的像,此时物距小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
(3)[3]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燃烧变短,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越来越高。
8. 10.0 同一高度 远离 缩小 近视眼 C
【详解】(1)[1]如图,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跟光心之间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为
(2)[2]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3)[3][4]凸透镜的焦距为,将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处,蜡烛移动到20cm刻度线处,物距
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为,所以光屏向右移动,即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4)[5]原来凸透镜的焦距是,更换成另一个焦距为9cm的凸透镜,凸透镜的焦距变小,折光能力变强,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和近视眼的成因相似。
(5)[6]在实验过程中,原来光屏中央的像“跑”到上方,为了使像回到中央,由于光线过光心不改变方向,可以把光屏向上移动,或凸透镜向下移动,或蜡烛向上移动,故C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 缩小 实像
【详解】[1][2]凸透镜焦距10cm,窗外的树到凸透镜的距离一定大于20cm,物距在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实像。
10.C
【详解】凸透镜成像时,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40cm处时,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
40cm>2f①
f<30cm<2f②
故由①和②可得
15cm
11.B
【详解】A.人脸不会发光,故人脸不是光源,故A不符合题意;
B.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光通过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相同,故B符合题意;
C.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光经过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折射,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故C不符合题意;
D.当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刷脸”时,人脸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之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C
【详解】机器人的摄像头是一个凸透镜,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物体在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体靠近凸透镜,即物距变小时,所成的实像远离摄像头,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知识可知,所成的像变大,故C正确,故ABD错误。
故选C。
13.B
【详解】ABD.远视眼镜是凸透镜制成,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拿一个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实际上,拿走远视镜,像成在光屏后面。所以在拿走远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可以用增大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或增大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故B符合题意,AD不符合题意;
C.蜡烛和光屏不动,上下调节凸透镜,不能改变物距和像距,所以在拿走远视眼镜后,不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透镜优秀单元测试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a href="/wl/tb_c1519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1节 透镜优秀单元测试课后测评</a>,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以下图像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1节 透镜精品单元测试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a href="/wl/tb_c1519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1节 透镜精品单元测试练习</a>,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所示是光线通过透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