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陇南市康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甘肃省陇南市康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甘肃省陇南市康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原卷版docx、甘肃省陇南市康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生注意:本试卷满分为5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所有试题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道题目,每题1.5分,共30分)
1. 与类人猿比较,人类有多种不同的特点。生物学家普遍认为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是( )
A. 制造工具B. 直立行走C. 学会用火D. 产生语言
【答案】B
【解析】
【分析】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
【详解】由于地质环境的变化,一部分森林古猿被迫下地生活,这部分古猿一代一代地向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前肢则解放出来,能够使用树枝、石块等来获取食物、防御敌害,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后来的古人类能够使用工具,这相当于使自己的四肢得以延伸,捕猎和御敌能力大大增强。又经过若干万年,古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并且能够用火,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逐渐的进化成现代人。因此,生物学家普遍认为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是直立行走 ,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2. “从哪里来”是我们从小就追问的问题,“我”是从受精卵开始发育的,受精卵形成的部位是( )
A. 卵巢B. 输卵管C. 子宫D. 阴道
【答案】B
【解析】
【分析】人类新个体的产生要经历雌雄生殖细胞的结合,通过胚胎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胎儿在母体中的生活。
【详解】A.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其主要功能是产生卵细胞以及分泌雌性激素。但卵细胞在卵巢中成熟后,会被释放到输卵管中,而不是在卵巢内与精子结合,A不符合题意。
B.输卵管是连接卵巢和子宫的管道,其主要功能是输送卵细胞。当卵细胞从卵巢释放后,会进入输卵管,并在输卵管内与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因此,受精卵形成的部位是输卵管,B符合题意。
C.子宫是女性孕育胎儿的场所,受精卵在输卵管内形成后,会移动到子宫内着床,并在子宫内发育成胎儿。但子宫并不是受精卵形成的部位,C不符合题意。
D.阴道是女性的生殖器官之一,其主要功能是排出月经血、娩出胎儿以及性交。阴道并不参与受精卵的形成过程,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 你和同龄人都在步入一个重要的发育时期——青春期,这是一个身体上和心理上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对于这些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认为自己已经长大,强烈反对父母约束B. 女孩开始身高突增的年龄一般早于男孩
C. 对异性会产生朦胧依恋,应该禁止交往D. 进入青春期,男女的性器官才开始发育
【答案】B
【解析】
【分析】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内脏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性激素的分泌使得青春期的男性、女性出现第二性征。
【详解】A.青春期是生理和心理急剧发展和变化的时期,青少年应该用科学的态度正视这个过渡阶段,在父母、老师的帮助、指导下过好青春期。要肯于向家长、老师敞开心靡,主动征得师长的帮助和指导,以便使自己成长更快、成熟更快,故A错误。
B.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但女孩比男孩身高突增的年龄早一到两年,故B正确。
C.与异性同学应正常交往,不应刻意保持距离,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是正常的心理,应正确认识男女同学之间的关系,做到团结互助,自尊自爱,故C错误。
D.不论男孩还是女孩在1~10岁之前性器官的发育都比较缓慢,几乎处于静止状态。在进入青春期以后,女孩约在9~11岁,男孩约在11~13岁,性器官开始迅速发育,故D错误。
故选B。
4. 端午佳节,粽叶飘香。下列粽子的食材中糖类含量较高的是( )
A. 糯米B. 咸蛋黄C. 花生种子D. 腊肉
【答案】A
【解析】
【分析】食物中含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水等六大类营养物质,它们各具有一定的作用。
【详解】A.包粽子用的糯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A符合题意。
B.咸蛋黄中主要含有蛋白质和脂肪,B不符合题意。
C.花生中主要含有脂肪,C不符合题意。
D.猪肉中主要含有蛋白质,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 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结构示意图,大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等物质是被图中所示的部位____吸收的( )
A. ②B. ③C. ④D. ⑤
【答案】C
【解析】
【分析】图中①口腔、②肝脏、③胃、④小肠、⑤大肠。
【详解】小肠是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故大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等物质是被图中所示的部位④小肠吸收的,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6. 小林闻花香吸气时,他体内的变化是( )
A. 膈顶部上升,肺收缩
B. 膈顶部下降,肺收缩
C. 膈顶部上升,肺扩张
D. 膈顶部下降,肺扩张
【答案】D
【解析】
【分析】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当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呼气时,膈肌与肋间肌舒张,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缩小,膈肌顶部上升,胸廓的容积缩小,肺随之缩小,造成肺内气压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呼出肺,完成呼气。
【详解】吸气时,膈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7. 某患者肺泡内充满了大量积液,部分肺泡塌陷,表现出胸闷气喘、呼吸急促等症状。据此可推测该患者( )
A. 呼吸的频率比正常人低B. 肺通气和肺换气均受阻
C. 血液中白细胞含量偏低D. 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偏高
【答案】B
【解析】
【分析】呼吸是指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呼吸的全过程包括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肺泡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叫做肺的通气,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
【详解】A.患者表现出胸闷气喘、呼吸急促等症状,这通常意味着呼吸频率会比正常人高,因为身体需要更多的氧气来应对缺氧状态,A不符合题意。
B.题目描述中提到患者的肺泡内充满了大量积液,这会导致肺泡无法有效扩张,从而影响肺通气(即空气进入和离开肺的过程)。同时,部分肺泡塌陷也会影响肺换气(即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B符合题意。
C.题目中并没有提到与白细胞相关任何信息,白细胞含量偏低通常与免疫系统的问题相关,与患者的肺部症状无直接关联,C不符合题意。
D.由于患者的肺泡内充满了积液,部分肺泡塌陷,导致肺通气和肺换气受阻,这会使得血液中获取的氧气量减少,而不是增加,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 护士给病人进行静脉注射前,先用手从上臂内侧向静脉远心端推压,随即用乳胶管扎紧上臂,在乳胶管结扎的下方静脉就会膨大,显出结状突起。这证明了静脉血管( )
A. 位置较浅
B. 管腔大,血流慢
C. 血液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流
D. 血管内有瓣膜
【答案】D
【解析】
【分析】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的管壁薄、弹性小、管内血流速度慢;四肢静脉的内表面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详解】A.虽然静脉通常位于较浅的位置,但题目中描述的现象并没有直接证明这一点,A不符合题意。
B.虽然静脉的管腔相对较大,血流速度相对较慢,但题目中的现象并没有直接证明这一点,B不符合题意。
C.这个选项描述的是血液在静脉中的流动方向,但题目中的现象并没有直接证明这一点,C不符合题意。
D.静脉中有瓣膜,这些瓣膜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当护士用手推压静脉远心端并用乳胶管扎紧上臂时,由于瓣膜的作用,血液不能回流,导致静脉膨大并显出结状突起。这直接证明了静脉血管内有瓣膜,D符合题意。
故选D。
9. 如图当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时,心脏的动脉瓣和心室所处状态分别是( )
A. 关闭和舒张B. 打开和舒张C. 打开和收缩D. 关闭和收缩
【答案】C
【解析】
【分析】心脏为血液运输提供动力,是通过心脏肌肉的收缩和舒张来实现的,而血液流动的顺序是从静脉流向心房,再由心房流向心室,再通过心室流向动脉,血液流动的顺序是固定的,而房室瓣和动脉瓣工作的意义就是防止血液倒流。房室瓣是连接心房和心室的瓣膜,动脉瓣是连接心室和动脉之间的瓣膜;当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时,心室应该是收缩,那么心室容积缩小,挤压血液流向动脉,这时房室瓣必须关闭,否则血液将流向心房,这时动脉瓣打开,血液顺利流向动脉。
【详解】图中心脏的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血液流动方向是固定的,心室收缩挤压血液,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动脉瓣打开,血液才能顺利流向动脉,此时房室瓣关闭,防止血液倒流,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 下列对生物学概念或器官结构特点、功能等方面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肺活量可表示肺的最大容积
B. 咽可通往气管、食道、鼻腔、口腔
C. 肝脏分泌的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
D. 心脏每分钟输出的血量叫心输出量
【答案】A
【解析】
【分析】1.肺活量是指用力深吸气后再用力深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
2.咽是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既是消化器官,又是呼吸器官。
3.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大部分位于腹腔的右上部,肝脏具有分泌胆汁、代谢功能和解毒等功能。
4.心脏不停地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不断地吸入和压出血液,保证血液沿着血管朝一个方向不断地向前流动,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详解】A.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量,这代表肺一次最大的机能活动量,而不是肺的最大容积,故A错误。
B.消化道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组成,呼吸系统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咽是空气和食物进入人体的共同通道,咽鼓管连通了咽喉部和鼓室。因此,咽可通往气管、食道、鼻腔、口腔和中耳,故B正确。
C.肝脏分泌的胆汁中没有消化酶,但它能使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从而增加脂肪酶与脂肪的接触面积,起到促进脂肪分解的作用,故C正确。
D.心脏每跳动一次(一次心搏,)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简称每搏输出量,或者心室每次搏动输出的血量称为每搏输出量。心脏每分钟输出的血量叫做心输出量,故D正确。
故选A。
11. 如图X表示肺,①、②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据图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血管①为肺动脉B. 血管①内流动脉血
C. 血管②内流动脉血D. 血管②通往左心房
【答案】B
【解析】
【分析】血液循环途径如图:
【详解】若X表示肺,①、②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中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氧气进入血液,这时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多的动脉血。所以②比①二氧化碳的含减少,氧气的含量增多,因此,①是肺动脉,内流静脉血;②肺静脉内流动脉血、血管②肺静脉通往左心房,故ACD正确,B错误。
故选B。
12. 尿液的形成是连续的,排出是间歇的,这是因为人体有暂时贮存尿液的( )
A. 肾脏B. 肾小管C. 膀胱D. 肾小球
【答案】C
【解析】
【分析】人体的泌尿系统主要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组成,膀胱能暂时储存尿液。
【详解】 肾、输尿管、膀胱、尿道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泌尿系统。肾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因此,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 如下表是某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及肾小管末端液体内甲、乙两种物质的浓度,据此判断,甲、乙分别是( )
A. 甲是尿素,乙是无机盐
B. 甲是尿素,乙是葡萄糖
C. 甲是葡萄糖,乙是尿素
D. 甲是蛋白质,乙是葡萄糖
【答案】B
【解析】
【分析】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详解】由尿的形成过程可知:血浆、原尿中的葡萄糖含量一样,都是0.1%,尿液中不含有葡萄糖;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无机盐、尿素等废物的含量在血浆、原尿、尿液中会逐渐增多。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甲物质在血浆、肾小囊、肾小管末端中的含量逐渐增多,应该是无机盐或尿素。乙物质在血浆、肾小囊中含有,在肾小管末端中没有,应该是葡萄糖。分析各选项,因此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4. 截止至2023年,我国近视人数已超6亿,近视人群不得不佩戴眼镜,也有许多通过近视矫正手术来矫正视力。下图中图一为近视眼镜矫正原理,图二为全飞秒激光手术原理,结合下图,关于眼球结构与近视叙述错误的是( )
A. 近视可佩戴凸透镜加以矫正
B. 近视会导致眼球的成像落在视网膜前方
C. 为了预防近视应在疲劳用眼后眺望远方
D. 全飞秒激光手术不能调节晶状体的曲度
【答案】A
【解析】
【分析】近视眼的晶状体太厚,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要戴一个凹透镜来矫正,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戴上凹透镜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详解】AB.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原状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导致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经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需要配戴凹透镜矫正,A错误,B正确。
C.预防近视应注意:要保证读写姿势正确;在疲劳用眼后眺望远方;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环境中看书等,C正确。
D.全飞秒激光手术不能调节晶状体的曲度,近视眼全飞秒激光手术将角膜削成凹透镜,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D正确。
故选A。
15. 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下列行为中,符合科学用耳的是( )
A. 用尖锐器具掏耳B. 脏水进入外耳道不及时清洁
C. 长时间使用耳机D. 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开口
【答案】D
【解析】
【分析】为了保护耳和听觉,除了减少和消除噪声外,平时还应当注意做到: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以免戳伤外耳道或鼓膜。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口,使咽鼓管张开,或闭嘴、堵耳,以保持鼓膜两侧大气压力平衡。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中耳炎。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避免外耳道感染,不要长时间使用耳机,避免损伤听力。
【详解】A.不能用尖锐的东西掏耳朵,以免损伤鼓膜和外耳道,A错误。
B.脏水进入外耳道要及时清理,或者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避免外耳道感染,B错误。
C.长时间使用耳机来听音乐,会对耳道口造成机械性的压迫,损伤外耳道的皮肤,从而引起外耳道湿疹,还会破坏耳道内的正常湿度和血液循环,导致耳道内细菌滋生,容易出现炎症反应从而损伤听力,因此不能长时间使用耳机,C错误。
D.遇到巨大声响迅速张开口,使咽鼓管张开,或闭嘴、堵耳,以保持鼓膜两侧大气压力平衡,符合耳的卫生保健,D正确。
故选D。
16. 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组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
B. 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做神经末梢
C. 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细胞体
D. 各个神经元的突起末端都与多个神经元的突起相连接
【答案】C
【解析】
【分析】人体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的。其中,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组成周围神经系统。
【详解】A.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A正确。
B.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B正确,C错误。
D.人体内有数亿的神经元,各个神经元的突起末端都与多个神经元的突起相连接,形成非常复杂的网络。这个复杂的网络就是人体内的信息传递和处理系统,D正确。
故选C。
17. 同学们见到老师时会主动行礼问好。下列叙述中,与行礼问好反射类型不同的是( )
A. 摸到烫手的水杯会松手B. 随着音乐做眼保健操
C. 读到好文章会感动流泪D. 按要求参加课堂活动
【答案】A
【解析】
【分析】题目中提到的“同学们见到老师时会主动行礼问好”这一行为后天形成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因此它属于条件反射(也称为复杂反射)。
【详解】A.摸到烫手的水杯会松手是一种非条件反射,它是与生俱来的,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而是由脊髓等低级中枢控制的,A符合题意。
B.随着音乐做眼保健操是后天通过学习形成的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不符合题意。
C.读到好文章会感动流泪是后天形成的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C不符合题意。
D.按要求参加课堂活动是后天形成的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8. 在各种交通意外事故中,脑干损伤的死亡率高达90%,公安部交管局在全国开展“一盔一戴”行动,要求骑电动车摩托车必须佩戴头盔。正确佩戴头盔可以有效保护脑干等部位减少伤亡,主要原因是脑干中有些部位专门调节人体的( )
A. 呼吸和心跳B. 语言表达C. 身体平衡D. 肢体运动
【答案】A
【解析】
【分析】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
【详解】A.脑干灰质中,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等。如果这一部分中枢受到损伤,会立即引起心跳、呼吸停止而危及生命,而调节语言表达、肢体运动的神经中枢在大脑,调节身体平衡的神经中枢在小脑,A符合题意。
B.语言表达主要与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相关,而不是与脑干直接相关,B不符合题意。
C.小脑主要负责身体的平衡和协调运动,而脑干则更多地涉及基本生命活动的调节,C不符合题意。
D.脑部的多个区域都参与运动控制,但脑干主要负责的是呼吸和心跳等基本生命活动的调节,而不是直接控制肢体的运动,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9. 进入青春期,男生长出胡须、声音变粗,女生乳房增大、声调较高。这种身体发育方面的变化,主要与哪种激素有关( )
A. 性激素B. 生长激素C. 甲状腺激素D. 胰岛素
【答案】A
【解析】
【分析】性激素是指由动物体的性腺,以及胎盘、肾上腺皮质网状带等组织合成的甾体激素,具有促进性器官成熟、第二性征发育及维持性功能等作用。雌性动物卵巢主要分泌两种性激素——雌激素与孕激素,雄性动物睾丸主要分泌以睾酮为主的雄激素,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 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如男孩出现喉结、腋毛、阴毛以及声音变粗等,女孩乳房增大,脂肪积累增多,身体丰满,臀部变圆等。
【详解】A.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如男孩出现喉结、腋毛、阴毛以及声音变粗等,女孩乳房增大,脂肪积累增多,身体丰满,臀部变圆等,A正确。
B.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能促进蛋白质合成,刺激细胞生长,对肌肉增生和软骨形成与钙化有特别重要的用,B错误。
C.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氨基酸衍生物),几乎作用于全身组织细胞,具有促进代谢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的作用,C错误。
D.胰岛散布于胰腺中,能够分泌胰岛素。胰岛素的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D错误。
故选A。
20. 每年的7月11日是世界“人口日”,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统计,2022年世界人口已达80亿,人口过度增长会带来诸多问题。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人口猛增会导致生态平衡失调
B. 人口过度增长会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C. 只要解决粮食问题就可以使人口无限增长
D. 人口猛增会引发多种社会问题
【答案】C
【解析】
【分析】人类对环境的冲击和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毁林开荒、开垦草原、围湖造田等措施,改变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使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气候失调,洪水、旱涝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导致人类居住的环境质量下降,不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所以人类要实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同资源环境相协调。
【详解】A.人口的过度增长会直接导致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破坏,从而破坏生态平衡。例如,森林砍伐、水资源枯竭、土地退化等都是人口增长对生态平衡造成破坏的例子,A正确。
B.随着人口的增长,工业、农业、交通等活动都会增加,从而产生更多的污染和废弃物。这些污染物会进入大气、水体和土壤,导致环境质量下降,B正确。
C.虽然粮食是人口增长的一个关键因素,但仅仅解决粮食问题并不能支持人口的无限增长。首先,粮食生产需要土地、水资源和其他自然资源,而这些资源是有限的。其次,除了粮食外,还有其他许多因素(如医疗、教育、就业等)也会影响人口的增长。最重要的是,人口的过度增长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如生态平衡失调、环境质量下降、社会不稳定等,C错误。
D.人口的过度增长会导致就业压力增大、教育资源紧张、住房短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个人的生活质量,还会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造成威胁,D正确。
故选C。
二、分析说明题(本大题包括4道题目,每题5分,共20分)
21. 人的消化、呼吸、循环和泌尿等系统相互配合,完成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食物中的淀粉在口腔内被初步分解为______,该物质最终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成物质a(葡萄糖),并进入循环系统,葡萄糖随血液循环的过程中,最先到达心脏的______,最终进入组织细胞。
(2)图中b气体进入肺泡,c气体从肺泡中排出,此过程是通过______运动实现的。
(3)图中d代表进入肾小囊的液体,该液体被称为______,e代表肾小管中回到血液中的部分物质,该物质包括所有的葡萄糖、大部分______和部分无机盐。
【答案】(1) ①. 麦芽糖 ②. 右心房
(2)呼吸 (3) ①. 原尿 ②. 水
【解析】
【分析】观图可知:a是葡萄糖、b是吸入的气体、c是呼出的气体、d是原尿、e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f尿液。
【小问1详解】
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随血液流动到达下腔静脉,然后进入心脏的右心房。
【小问2详解】
肺通气是肺与外界进行的气体交换,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所以图中b气体进入肺泡,c气体从肺泡中排出,此过程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
小问3详解】
血液流经肾单位时,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可以虑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葡萄糖全部被重吸收回血液;血液流经肾部时,血液中氧气进入肾脏,肾脏产生的二氧化碳等进入血液,组织细胞产生的尿素随着尿液排出体外。因此,图中d代表进入肾小囊的液体,该液体被称为原尿,e代表肾小管中回到血液中的部分物质,该物质包括所有的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
22. 甲、乙两人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受伤,医生检查后发现他们没有严重外伤。为了检查他们神经系统的其他部位是否受损,医生让他们蒙上眼睛接受针刺指尖的测试,结果如表所示,请结合如图所示的反射弧模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情况下,反射弧中能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______(填名称)。
(2)甲能感觉到痛,说明______中向上传导兴奋的神经纤维没有受到损伤,仍能把针刺指尖的信息传递给______中的感觉中枢。不能缩手的原因可能是反射弧中的______(填序号及名称)受伤。
(3)乙能立刻缩手,说明其反射弧的结构完整,缩手反射过程中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是:______(用图中的序号和箭头表示)。
【答案】(1)感受器 (2) ①. 脊髓 ②. 大脑(皮层) ③. 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
(3)①→②→③→④→⑤
【解析】
【分析】反射弧的组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
题图中: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脊髓)、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
【小问1详解】
反射弧的结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其中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是手指皮肤中①感受器。
【小问2详解】
甲能感觉到痛,说明③脊髓中的向上传导兴奋的神经纤维没有受到损伤,仍能把针刺指尖的信息传递给大脑皮层中的躯体感觉中枢产生感觉。不能缩手的原因可能是反射弧中的④传出神经或者⑤效应器受伤,不能完成反射。
【小问3详解】
乙能立刻缩手,说明其反射弧的结构完整,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
23. 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请据此分析回答问题。
(1)“降碳”是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若不控制二氧化碳排放,会造成的环境问题是______。
(2)工业生产中大量燃烧煤、石油等燃料会产生废气,随着降雨落下来形成______;人类活动既有可能破坏环境,也可以改善环境。下列选项中属于改善环境的有______(填字母)。
A.滥伐森林 B.退耕还林
C.控制环境污染 D.建立自然保护区
(3)工厂烟囱冒出的浓烟,汽车、摩托车、拖拉机排出的尾气,燃烧煤炭排放的烟雾等都会造成______(选填“大气”“水”或“土壤”)污染。
(4)垃圾分类对于保护环境、回收资源都是很有益处的。废旧电池属于______(填字母)。
【答案】(1)温室效应
(2) ①. 酸雨 ②. BCD
(3)大气 (4)B
【解析】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两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数活动都是破坏性的。
【小问1详解】
“降碳”是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若不控制二氧化碳排放,会造成的环境问题是全球气候变暖。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过量排放会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引发极端天气事件、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小问2详解】
工业生产中大量燃烧煤、石油等燃料会产生废气,随着降雨落下来形成酸雨。人类活动既有可能破坏环境,也可以改善环境。选项中滥伐森林会造成水土流失,属于破坏环境的做法;而建立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林、控制环境污染,都属于改善环境的做法,应该大力提倡。故选BCD。
【小问3详解】
工厂烟囱冒出的浓烟,汽车、摩托车、拖拉机排出的尾气,燃烧煤炭排放的烟雾等都会污染空气,即造成大气污染,从而使自然环境恶化,而自然环境恶化会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存。
【小问4详解】
垃圾分类对于保护环境、回收资源都是很有益处的。废旧电池含有重金属物质,会污染环境,属于有害垃圾,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4. 激素调节是动物生命活动调节重要组成部分。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是否能促进蝌蚪的发育,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我们能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2)甲、乙两组除实验变量外,所用蝌蚪的种类、生长状况及培养的水质、温度、饵料等条件都应相同且适宜,其目的是______
(3)若成年人患“甲减”,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量减少,会出现怕冷、乏力、情绪低落等症状,这说明甲状腺激素还有促进新陈代谢和______(选填“提高”或“降低”)神经系统兴奋性的作用。
(4)在某些偏僻的山区的小溪里有许多大型蝌蚪,但周围青蛙较少,同时发现当地居民大脖子病的发病率较高,由此可以推断该地区的婴幼儿患______的可能性较大。
【答案】(1) ①. 甲状腺激素 ②. 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发育 (2)控制单一变量
(3)提高 (4)呆小症
【解析】
【分析】1.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2.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
【小问1详解】
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分析实验可知,本实验的变量是甲状腺激素,根据实验结果能得到的结论是: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发育。
【小问2详解】
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因此甲、乙两组除实验变量外,所用蝌蚪的种类、生长状况及培养的水质、温度、饵料等条件都应相同且适宜,其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
【小问3详解】
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因此,若成年人患“甲减”,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量减少,会出现怕冷、乏力、情绪低落等症状,这说明甲状腺激素还有促进新陈代谢和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的作用。
【小问4详解】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缺碘会使得体内甲状腺激素合成的数量减少。由分析可知,这些地区的土壤、饮水、和食物中应该是缺碘,此地区的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合成的数量就少,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易导致呆小症,患者身材矮小,智力低下。血浆
肾小囊中
肾小管末端
甲
072%
0.75%
1.25%
乙
0.1%
0.1%
0%
伤者
测试结果
甲
感觉到痛但没有缩手
乙
立刻缩手但完全不知道有针刺及缩手动作的发生
组别
蝌蚪数量
处理方法
实验结果
甲
10
不添加甲状腺激素
平均37天发育成青蛙
乙
10
每隔一天向玻璃缸中添加甲状腺激素5mg
平均25天发育成青蛙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原卷版docx、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原卷版docx、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西玉林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广西玉林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原卷版docx、广西玉林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