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大气的运动第四节以“气温”为微专题,融会贯通知识(综合思维)课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大气的运动第四节以“气温”为微专题,融会贯通知识(综合思维)课件第1页
    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大气的运动第四节以“气温”为微专题,融会贯通知识(综合思维)课件第2页
    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大气的运动第四节以“气温”为微专题,融会贯通知识(综合思维)课件第3页
    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大气的运动第四节以“气温”为微专题,融会贯通知识(综合思维)课件第4页
    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大气的运动第四节以“气温”为微专题,融会贯通知识(综合思维)课件第5页
    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大气的运动第四节以“气温”为微专题,融会贯通知识(综合思维)课件第6页
    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大气的运动第四节以“气温”为微专题,融会贯通知识(综合思维)课件第7页
    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大气的运动第四节以“气温”为微专题,融会贯通知识(综合思维)课件第8页
    还剩2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大气的运动第四节以“气温”为微专题,融会贯通知识(综合思维)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大气的运动第四节以“气温”为微专题,融会贯通知识(综合思维)课件,共33页。
    命题视角(一) 气温的影响因素[典题感悟] (2023·全国乙卷)位于日本海附近的珲春与内陆的辽源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北京时间)的月均值不同(下表)。规定各日最高气温时刻与月均值相差超过1小时为偏离。据此完成(1)~(3)题。
    (1)珲春7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滞后当地正午约(  )A.1小时40分钟 B.2小时00分钟C.2小时40分钟 D.3小时20分钟(2)珲春的最高气温时刻月均值滞后当地正午的时间长于辽源,原因是珲春(  )A.降水多 B.受海洋影响强C.风力强 D.受山地影响强(3)辽源冬季偏离天数少,说明辽源冬季多(  )A.雨雪天气 B.温带气旋C.晴朗天气 D.冷锋过境
    [解析] 第(1)题,珲春7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约为北京时间14时40分,北京时间是120°E的地方时,珲春所在地的经度是130.35°E,珲春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早约40分钟,故珲春7月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均值约为当地地方时15时20分,这个时刻滞后于当地正午(12时)时刻约3小时20分。故选D。第(2)题,与珲春相比,辽源更靠近内陆,海陆位置不同,受海洋影响的程度不同;水体比热容大,升温较慢,珲春受海洋影响较强,最高气温出现的时间晚于辽源,B正确,D错误;最高气温时刻月均值滞后与该地降水、风力关系不大,排除A、C选项。故选B。
    第(3)题,辽源地处内陆,冬季偏离天数少,表明辽源冬季天气变化幅度不大。辽源冬季多受来自蒙古—西伯利亚地区的干燥的西北风影响,降水少,多晴天,C正确;受雨雪天气、温带气旋、冷锋过境影响下,天气变化较大,气温不稳定,偏离的天数应较多,排除A、B、D选项。故选C。
    [答案] (1)D (2)B (3)C
    [系统思维]1.影响气温的因素分析(1)从太阳辐射的角度分析
    (2)从大气自身的角度分析
    (3)从下垫面的角度分析
    (4)从人类活动的角度分析人类活动通过改变下垫面(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以及排放温室气体和废热等方式影响气温。如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出现热岛效应。2.气温日较差的影响因素
    3.气温年较差的影响因素
    4.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的判断方法按照两地空间尺度由大到小依次分析。(1)若纬度不同,则其主要影响因素为纬度因素(太阳辐射)。(2)若纬度相当,则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如果是相距较远的东、西两地,则年(日)温差大小的主要影响因素一般考虑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因素;如果某地冬温明显偏高,则可能有地形对冬季风起阻挡作用,常考虑地形因素;如果某地夏温明显偏低,则可能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地或高原。②如果是位于大陆同纬度东、西两岸的两地,则气温高低差异一般要考虑洋流因素。③如果是距离较近的两地,气温高低有明显差异,则一般考虑地形因素。
    [针对训练]下图为我国华北山区某地气象站1月某日风向与气温增减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注:风向可用风向方位角表示,风向方位角指以正北方向为起点,顺时针方向转过的角度。1.该日最高气温最可能出现在(  )A.10时B.12时C.15时D.18时2.推测该日16—19时气温变化的原因是(  )①地面辐射减弱 ②风向骤变,由东南转向西北③冷空气在山谷底部堆积 ④云层增厚,大气逆辐射加强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答案:1.C 2.C 解析:第1题,虚线为气温增减变化曲线,当增减变化为正值时,气温上升,因此7时至15时气温持续升高,之后气温有所下降,因此15时左右该日气温最高,故选C。第2题,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图示该日16—19时气温下降幅度较大,可能是地面辐射减弱较多,气温下降较多,①正确。根据风向方位角的定义可知,16时(风向方位角约260°)为西南风,而19时(风向方位角约130°)为东南风,②错误。16—19时当地气温持续下降,山坡冷空气下沉并在山谷底部堆积,③正确。大气逆辐射加强,气温应该升高,④错误。故选C。
    命题视角(二) 气温的分布规律[典题感悟] 青藏高原四周多高山。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3 500米以上。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西北部,面积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如图为青海省年降水量分布和年平均气温分区图。据此完成下题。
    根据年平均气温分布状况,将青海省划分为Ⅰ、 Ⅱ、 Ⅲ三个温度区。三区年平均气温相比(  )A.Ⅰ>Ⅱ>ⅢB.Ⅰ

    相关课件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掌握高考态势,培育核心素养——以《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为例: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掌握高考态势,培育核心素养——以《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为例,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师姐谈心得,备考建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大气的运动第四节以“气温”为微专题,融会贯通知识(综合思维)教学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大气的运动第四节以“气温”为微专题,融会贯通知识(综合思维)教学课件,共35页。

    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四章大气的运动第一节常见天气系统课件:

    这是一份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四章大气的运动第一节常见天气系统课件,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暖气团,冷气团,典型案例,阴雨寒冷,连续性,从气流角度看,2看降水区的位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