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晨读晚练60天-晨读晚练手册第2天(原卷版+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094707/0-172445757060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晨读晚练60天-晨读晚练手册第2天(原卷版+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094707/0-172445757069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晨读晚练60天-晨读晚练手册第2天(原卷版+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094707/0-172445757073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晨读晚练60天(原卷版+解析)
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晨读晚练60天-晨读晚练手册第2天(原卷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晨读晚练60天-晨读晚练手册第2天(原卷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高考必背篇目默写过关,识记常见的成语,识记常见的文言文实词,识记易混淆的古代文化常识,文言文短篇断句翻译,语言文字的运用专题练习,热点话题优秀作文欣赏点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高考必背篇目默写过关(《劝学》(节选))
情境默写
(1)通过螃蟹的例子表明,人一事无成的原因的句子( ),( )。
(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 ),( )。”
(3)《荀子·劝学》中的“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二句,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4)《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性,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 ), ( ),( )”的观点。
(5)表明水深才会有龙的两句( ),( )。
(6)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而《荀子.劝学》中则用“( ), ( )”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7)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句子是:( ), ( )。
(8)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人总是更容易成功,《劝学》中表达上述意思的概括性的两句是:“( ), ( )”。
(9)很直的木头可以做成轮子,比喻学习可以改变自身的两句( ), ( )。
(10)劣马也可以行千里,强调坚持的重要性的两句( ), ( )。
(11)用骏马的例子,说明学习不可以一蹴而就( ), ( )。
(12)《荀子·劝学》中开篇就提出了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在后面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并在后来形成常用成语的句子是:( ),( )。
(13)学习是为了打磨自己,就如雕刻一下子就放弃,是不会成功的( ), ( )。
(14)韩愈《师说》中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与荀子《劝学》中的“青,( ), ( )”观点相同。
(15)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和荀子 《劝学》中的“青,( ), ( )。”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
(16)《劝学》中写蚯蚓身体柔弱,但只要用心专一,就能( ), ( )。
(17)《劝学》中“( ), ( ),而闻者彰”,用形象化的写法借气流传播声音的例子来阐明君子善假于物的道理。
(18)《劝学》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火烤变形之后,即使又晒干也无法复原的例子,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样子的句子是:虽有槁暴,( ), ( )。
(19)踮起脚后跟远不如站在高处看的更辽远的两句( ), ( )。
(20)《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这个句子是:( ), ( )。
(21)《劝学》中强调学习应当专一,反面举例的句子是:( ), ( ),用心躁也。
(22)《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阐明学习要持之以恒,并在后来形成一个常用成语的句子是“( ), ( )”。
(23)“( ), ( )”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的“用心一”和螃蟹虽有六跪而二螯,然“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学习必须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
(24)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 )”的君子,就要“( )”,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二、识记常见的成语
1、白驹过隙——白驹(jū):原指骏马,后比喻日影。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像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错例〗突然,一个影子如白驹过隙般一闪而过,快捷异常。
2、稗官野史——稗(bài)官,古代的小官。野史,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指记载轶闻琐事的作品。
3、鞭辟入里——形容言词或文章的道理很深刻、透彻。
4、坂上走丸——坂(bǎn),山坡,斜坡。形容事情发展很快。〖错例〗从某种意义上讲,搞财务工作犹如阪上走丸,有一定的风险,只有精通业务,严于律己,才能“化险为夷”。
5、暴虎冯河(贬)——暴,徒手搏斗。冯(píng):徒步。赤手空拳打老虎,没有渡船要过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
6、暴殄天物——暴,损害。殄(tiǎn),灭绝。原指残害灭绝天生的自然资源,后泛指任意损害糟蹋物品。
7、暴戾恣睢——暴戾:凶恶、残暴;恣睢:任意做坏事。形容凶残横暴,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8、抱残守缺——抱,坚持不放。守住陈旧、残破的东西,不肯放弃。原来比喻泥古守旧,现在比喻思想保守,不肯接受新事物。
9、抱薪救火——薪,柴。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灾害,反而使灾害扩大。
10、半青半黄——庄稼半熟半不熟。也用以比喻其他事物或思想未达到成熟阶段。〖错例〗他气得脸色半青半黄,嘴唇哆嗦了半天,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11、半斤八两(贬)——旧制一斤合十六两,半斤等于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含贬义。〖错例〗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95)
12、筚路蓝缕——筚(bì)路,柴车。蓝缕(lǚ),破旧的衣服。驾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辛。
13、敝帚自珍——家里的破扫帚也被自己珍惜,比喻自己的东西虽然不好,却非常珍爱。从意义可言看出“敝帚自珍”适用于对自己,而不能用于别人。例句中的“作品”是“已故著名作家”的,而不是“编辑”自己的,当属于对象用错。〖错例〗这是一位已故著名作家的作品,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发表,这次出版对编辑来说也有点敝帚自珍的意味。
14、杯盘狼藉——狼藉:杂乱的样子。杯盘等放得乱七八糟,形容宴饮已毕或将毕时的情景。〖错例〗劳动节那天,爸爸的三个老友来我家聚餐,饭桌上觥筹交错,杯盘狼藉,十分热闹。
15、杯弓蛇影——比喻因疑虑不解而自相惊扰。
16、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三、识记常见的文言文实词
1、被
泽被后世: 被:覆盖。恩惠遍及到后代的人民。
被褐怀玉: 被:通“披”,穿。褐,泛指粗布衣服。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美玉。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才实学。
被坚执锐: 被:通“披”,穿。穿坚固甲胄,握锐利武器。指上阵战斗或做好战斗准备。
被发佯狂: 被,通“披”,披散。披散头发,装作疯狂。
聪明反被聪明误: 被:表被动。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坑害。
被灾蒙祸: 被、蒙:遭受。指遭受灾祸。
2、倍
事半功倍: 倍:加倍。只用一半的功夫,而收到加倍的功效。形容用力小而收效大。
倍道而行: 倍:加倍;道:行程。加快速度,一天走两天的行程。
弃义倍信: 倍:通“背”,背叛,违背。背离信义。指不讲道义,不守信用。
四、识记易混淆的古代文化常识
1、牺牲
牺牲:供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牺:色纯牲口。牲:体全牲口。
2、太牢、少牢
太牢:用牛、猪、羊各一祭祀。少牢:用猪、羊各一祭祀。
五、文言文短篇断句翻译
班超投笔从戎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晚练
六丶古代文化常识选择题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夫”古代官阶名称,地位低于“卿”“士”,后世成为一般任职者的称谓。
B.“褰衣将就鼎”与“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两句中“就”字含义相同。
C.“惠王”的“惠”为谥号,谥号是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
D.“引而未发也”与“引壶觞以自酌”(《归去来兮辞》)两句中的“引”字含义不同。
七、语言文字的运用专题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小题。
人类在漫长的进化历史中,经历过无数次瘟疫、战争以及自然灾害,人类之所以能够在大灾难后依然存活,并且活得越来越好,①________,而这种韧性很大一部分源于人类复杂的情绪.
对于情绪(包括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科学家们已经成功探索出其对于人类进化的重要意义,科学家认为: "( ▲ ),都会让你对自己的判断和推理做出相应的调整。"一方面,大脑需要让我们对外界充满好奇,积极的情绪会鼓励我们拓宽见识、探索未知。而另一方面,大脑要帮助我们规避危险,注意可能面临的威胁,从而阻止我们的进一步行动。例如,人类在恐惧状态下听到危险的声音及时逃离后,出于惧怕再次遇到类似的情况,也会持续保持警惕。可见,___ ②_。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积极心理学奠基人之一的米哈伊教授研究表明,人在做一件事情,特别投入的时候会有一种沉浸其中、物我两忘、酣畅淋漓、如痴如醉的心理体验,他用“福流”这一概念来描绘这种状态,这是一种积极的情绪。现今,许多人将闲暇时间用于玩游戏、浏览娱乐新闻、看短视频等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无法自拔,甚至废寝忘食,这种状态非但不会让人获得真正的振奋或满足,_ ③___.这种被动吸引而非主动进入的情绪状态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情绪福流".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同的思维模式代表着不同的情绪 B.不同的思维模式结合不同的情绪
C.不同的情绪代表着不同的思维模式 D.不同的情绪结合不同的思维模式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八、热点话题优秀作文欣赏点评(话题:成长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宫崎骏说:“成长是⼀笔交易,我们都是⽤朴素的童真与未经⼈事的洁⽩交换长⼤的勇⽓。”列夫·托尔斯泰又说:“⼈类被赋予了⼀种⼯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怎样才是成长?我们又如何在生命的征途中拾级而上,逐渐超越狭隘的自我,用自己成长后的精神之光,映照世间万物呢?
作为青春中成长的一员,你对此是如何认知与理解的?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少于800字。
观成长,议成长,亦成长
那些飞满我们童年天空的纸鹤,早已散落在风中,随着岁月的流淌,羽化成了灰烬。“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正因如此,我们拼命抓住时间的尾巴,只想留住这些美好的时光,却已在倏忽间长大。
一路成长,一路成长如画。翻开成长的画卷,我们可以看到。咕咕坠地的婴儿,咿呀学语的幼儿,快乐玩耍的孩童,抽条拔高的青少年,心怀梦想的有志青年,肩负责任的中年,步履蹒跚的老年。在这条看似漫漫的人生路上,沿途风景美如画,一幅幅交织着错落别致,每一幕、每一刻都值得我们细细咀嚼其中的内蕴与感动,去探索其藏在背后的美丽瑰宝。
一路成长,一路向阳而生。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成长的旅程中,也许风雪载途,泥泞遍地,也许刚起跑便踉跄扑地。狭缝的小草心向光芒,在黑暗的探索中展示生命的不屈;悬崖上的雏鹰欲上长空,以生命为代价,跃崖而下,向命运作出挑战。谁的生命无坎坷?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反观之,如若挺过去了,你便战胜了成长的阵痛,成为傲立风中的夏草、击向长空的雄鹰。唯有练就抵御风雨,越过坎坷的本领,才能够突破昨日的自己,获得今日之新生,成就明日耀眼之子。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寻心之所向,行逆境向阳而生。
一路成长,一路青春闪耀。我们正在青春中茁壮成长,或许有人是迷茫的、孤独的、不安的,亦或是欢腾的、炽热的、理想的,都不妨碍我们一跃青春之路,成为闪闪发光的大人。雨果曾说:“谁虚度了年华,青春便将褪色。”是的,青春是用来成长的、奋斗的,而不是用来摆烂的、挥霍的。只有这样,当我们成长为大人的那一天,站在绚烂骄阳下,回首来时路,与青春的自己告别的时候,才能说:“谢谢青春时努力奋斗的你,让我如今成为想要的自己。”虽然我们现在都是这个时代的一滴水、一粒沙,一个毫不起眼的小人物,但我坚信,当我们奔跑完青春的这段旅程,那一刻我们会成长为自己心目中的大英雄。
当然,成长的路从来不是一人独行,每一个凝视远方的身影都是你我同行的伙伴。彼此一路成长都是阳光吻过的痕迹,都是清风舞过的旋律,都是生命岁月的沉淀。从蓬头稚子到翩翩少年,我们的阅历日渐丰富,我们的世界愈加多彩,我们的精神空间愈加充盈。一路上的磕磕绊绊,雨雨风风,终将成为我们携手并肩时佩戴着地闪亮的勋章。
新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晨读晚练手册第2天
晨读
一、高考必背篇目默写过关(《劝学》(节选))
情境默写
(1)通过螃蟹的例子表明,人一事无成的原因的句子( ),( )。
(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 ),( )。”
(3)《荀子·劝学》中的“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二句,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4)《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性,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 ), ( ),( )”的观点。
(5)表明水深才会有龙的两句( ),( )。
(6)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而《荀子.劝学》中则用“( ), ( )”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7)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句子是:( ), ( )。
(8)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人总是更容易成功,《劝学》中表达上述意思的概括性的两句是:“( ), ( )”。
(9)很直的木头可以做成轮子,比喻学习可以改变自身的两句( ), ( )。
(10)劣马也可以行千里,强调坚持的重要性的两句( ), ( )。
(11)用骏马的例子,说明学习不可以一蹴而就( ), ( )。
(12)《荀子·劝学》中开篇就提出了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在后面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并在后来形成常用成语的句子是:( ),( )。
(13)学习是为了打磨自己,就如雕刻一下子就放弃,是不会成功的( ), ( )。
(14)韩愈《师说》中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与荀子《劝学》中的“青,( ), ( )”观点相同。
(15)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和荀子 《劝学》中的“青,( ), ( )。”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
(16)《劝学》中写蚯蚓身体柔弱,但只要用心专一,就能( ), ( )。
(17)《劝学》中“( ), ( ),而闻者彰”,用形象化的写法借气流传播声音的例子来阐明君子善假于物的道理。
(18)《劝学》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火烤变形之后,即使又晒干也无法复原的例子,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样子的句子是:虽有槁暴,( ), ( )。
(19)踮起脚后跟远不如站在高处看的更辽远的两句( ), ( )。
(20)《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这个句子是:( ), ( )。
(21)《劝学》中强调学习应当专一,反面举例的句子是:( ), ( ),用心躁也。
(22)《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阐明学习要持之以恒,并在后来形成一个常用成语的句子是“( ), ( )”。
(23)“( ), ( )”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的“用心一”和螃蟹虽有六跪而二螯,然“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学习必须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
(24)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 )”的君子,就要“( )”,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二、识记常见的成语
1、白驹过隙——白驹(jū):原指骏马,后比喻日影。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像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错例〗突然,一个影子如白驹过隙般一闪而过,快捷异常。
2、稗官野史——稗(bài)官,古代的小官。野史,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指记载轶闻琐事的作品。
3、鞭辟入里——形容言词或文章的道理很深刻、透彻。
4、坂上走丸——坂(bǎn),山坡,斜坡。形容事情发展很快。〖错例〗从某种意义上讲,搞财务工作犹如阪上走丸,有一定的风险,只有精通业务,严于律己,才能“化险为夷”。
5、暴虎冯河(贬)——暴,徒手搏斗。冯(píng):徒步。赤手空拳打老虎,没有渡船要过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
6、暴殄天物——暴,损害。殄(tiǎn),灭绝。原指残害灭绝天生的自然资源,后泛指任意损害糟蹋物品。
7、暴戾恣睢——暴戾:凶恶、残暴;恣睢:任意做坏事。形容凶残横暴,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8、抱残守缺——抱,坚持不放。守住陈旧、残破的东西,不肯放弃。原来比喻泥古守旧,现在比喻思想保守,不肯接受新事物。
9、抱薪救火——薪,柴。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灾害,反而使灾害扩大。
10、半青半黄——庄稼半熟半不熟。也用以比喻其他事物或思想未达到成熟阶段。〖错例〗他气得脸色半青半黄,嘴唇哆嗦了半天,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11、半斤八两(贬)——旧制一斤合十六两,半斤等于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含贬义。〖错例〗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95)
12、筚路蓝缕——筚(bì)路,柴车。蓝缕(lǚ),破旧的衣服。驾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辛。
13、敝帚自珍——家里的破扫帚也被自己珍惜,比喻自己的东西虽然不好,却非常珍爱。从意义可言看出“敝帚自珍”适用于对自己,而不能用于别人。例句中的“作品”是“已故著名作家”的,而不是“编辑”自己的,当属于对象用错。〖错例〗这是一位已故著名作家的作品,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发表,这次出版对编辑来说也有点敝帚自珍的意味。
14、杯盘狼藉——狼藉:杂乱的样子。杯盘等放得乱七八糟,形容宴饮已毕或将毕时的情景。〖错例〗劳动节那天,爸爸的三个老友来我家聚餐,饭桌上觥筹交错,杯盘狼藉,十分热闹。
15、杯弓蛇影——比喻因疑虑不解而自相惊扰。
16、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三、识记常见的文言文实词
1、被
泽被后世: 被:覆盖。恩惠遍及到后代的人民。
被褐怀玉: 被:通“披”,穿。褐,泛指粗布衣服。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美玉。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才实学。
被坚执锐: 被:通“披”,穿。穿坚固甲胄,握锐利武器。指上阵战斗或做好战斗准备。
被发佯狂: 被,通“披”,披散。披散头发,装作疯狂。
聪明反被聪明误: 被:表被动。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坑害。
被灾蒙祸: 被、蒙:遭受。指遭受灾祸。
2、倍
事半功倍: 倍:加倍。只用一半的功夫,而收到加倍的功效。形容用力小而收效大。
倍道而行: 倍:加倍;道:行程。加快速度,一天走两天的行程。
弃义倍信: 倍:通“背”,背叛,违背。背离信义。指不讲道义,不守信用。
四、识记易混淆的古代文化常识
1、牺牲
牺牲:供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牺:色纯牲口。牲:体全牲口。
2、太牢、少牢
太牢:用牛、猪、羊各一祭祀。少牢:用猪、羊各一祭祀。
五、文言文短篇断句翻译
班超投笔从戎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晚练
六丶古代文化常识选择题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夫”古代官阶名称,地位低于“卿”“士”,后世成为一般任职者的称谓。
B.“褰衣将就鼎”与“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两句中“就”字含义相同。
C.“惠王”的“惠”为谥号,谥号是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
D.“引而未发也”与“引壶觞以自酌”(《归去来兮辞》)两句中的“引”字含义不同。
七、语言文字的运用专题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小题。
人类在漫长的进化历史中,经历过无数次瘟疫、战争以及自然灾害,人类之所以能够在大灾难后依然存活,并且活得越来越好,①________,而这种韧性很大一部分源于人类复杂的情绪.
对于情绪(包括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科学家们已经成功探索出其对于人类进化的重要意义,科学家认为: "( ▲ ),都会让你对自己的判断和推理做出相应的调整。"一方面,大脑需要让我们对外界充满好奇,积极的情绪会鼓励我们拓宽见识、探索未知。而另一方面,大脑要帮助我们规避危险,注意可能面临的威胁,从而阻止我们的进一步行动。例如,人类在恐惧状态下听到危险的声音及时逃离后,出于惧怕再次遇到类似的情况,也会持续保持警惕。可见,___ ②_。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积极心理学奠基人之一的米哈伊教授研究表明,人在做一件事情,特别投入的时候会有一种沉浸其中、物我两忘、酣畅淋漓、如痴如醉的心理体验,他用“福流”这一概念来描绘这种状态,这是一种积极的情绪。现今,许多人将闲暇时间用于玩游戏、浏览娱乐新闻、看短视频等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无法自拔,甚至废寝忘食,这种状态非但不会让人获得真正的振奋或满足,_ ③___.这种被动吸引而非主动进入的情绪状态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情绪福流".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同的思维模式代表着不同的情绪 B.不同的思维模式结合不同的情绪
C.不同的情绪代表着不同的思维模式 D.不同的情绪结合不同的思维模式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八、热点话题优秀作文欣赏点评(话题:成长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宫崎骏说:“成长是⼀笔交易,我们都是⽤朴素的童真与未经⼈事的洁⽩交换长⼤的勇⽓。”列夫·托尔斯泰又说:“⼈类被赋予了⼀种⼯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怎样才是成长?我们又如何在生命的征途中拾级而上,逐渐超越狭隘的自我,用自己成长后的精神之光,映照世间万物呢?
作为青春中成长的一员,你对此是如何认知与理解的?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少于800字。
观成长,议成长,亦成长
那些飞满我们童年天空的纸鹤,早已散落在风中,随着岁月的流淌,羽化成了灰烬。“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正因如此,我们拼命抓住时间的尾巴,只想留住这些美好的时光,却已在倏忽间长大。
一路成长,一路成长如画。翻开成长的画卷,我们可以看到。咕咕坠地的婴儿,咿呀学语的幼儿,快乐玩耍的孩童,抽条拔高的青少年,心怀梦想的有志青年,肩负责任的中年,步履蹒跚的老年。在这条看似漫漫的人生路上,沿途风景美如画,一幅幅交织着错落别致,每一幕、每一刻都值得我们细细咀嚼其中的内蕴与感动,去探索其藏在背后的美丽瑰宝。
一路成长,一路向阳而生。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成长的旅程中,也许风雪载途,泥泞遍地,也许刚起跑便踉跄扑地。狭缝的小草心向光芒,在黑暗的探索中展示生命的不屈;悬崖上的雏鹰欲上长空,以生命为代价,跃崖而下,向命运作出挑战。谁的生命无坎坷?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反观之,如若挺过去了,你便战胜了成长的阵痛,成为傲立风中的夏草、击向长空的雄鹰。唯有练就抵御风雨,越过坎坷的本领,才能够突破昨日的自己,获得今日之新生,成就明日耀眼之子。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寻心之所向,行逆境向阳而生。
一路成长,一路青春闪耀。我们正在青春中茁壮成长,或许有人是迷茫的、孤独的、不安的,亦或是欢腾的、炽热的、理想的,都不妨碍我们一跃青春之路,成为闪闪发光的大人。雨果曾说:“谁虚度了年华,青春便将褪色。”是的,青春是用来成长的、奋斗的,而不是用来摆烂的、挥霍的。只有这样,当我们成长为大人的那一天,站在绚烂骄阳下,回首来时路,与青春的自己告别的时候,才能说:“谢谢青春时努力奋斗的你,让我如今成为想要的自己。”虽然我们现在都是这个时代的一滴水、一粒沙,一个毫不起眼的小人物,但我坚信,当我们奔跑完青春的这段旅程,那一刻我们会成长为自己心目中的大英雄。
当然,成长的路从来不是一人独行,每一个凝视远方的身影都是你我同行的伙伴。彼此一路成长都是阳光吻过的痕迹,都是清风舞过的旋律,都是生命岁月的沉淀。从蓬头稚子到翩翩少年,我们的阅历日渐丰富,我们的世界愈加多彩,我们的精神空间愈加充盈。一路上的磕磕绊绊,雨雨风风,终将成为我们携手并肩时佩戴着地闪亮的勋章。
答案解析
情境默写
(1)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4)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5)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6)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8)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9)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10)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1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1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3)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14)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15)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16)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17)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18)不复挺者, 輮使之然也
(19)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0)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2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24)知明而行无过 博学而日三省乎己
五、文言文短篇断句翻译
班超投笔从戎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译文】
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罟到了洛阳。因为家庭贫穷,班超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他长期抄写,劳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儿,扔了笔感叹道:“大丈夫如果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也应像昭帝时期的傅介子、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在异地他乡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么能长期地在笔、砚之间忙忙碌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小子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
六丶古代文化常识选择题
A(A项错误,“大夫”地位低于“卿”高于“士”,所以选A项。B项两个“就”都是靠近、前往之意,本项正确。D项第一个“引”是动词,拉开(弓)之意;第二个“引”是拿来之意,两个词的含义不同,本项正确。)
七、语言文字的运用专题练习
1、C 【解析】据上文"科学家们已经成功探索出其(情绪)对于人类进化的重要意义"可知,括号内语句陈述主体应该是"情绪",故可排除 AB;再据下文"都会让你对自己的判断和推理做出相应的调整","判断和推理"属于思维模式,故不可能"不同的情绪结合不同的思维模式"都会让你对思维模式做出相应调整,排除D。
2、.①主要归功于人类的韧性②消极情绪也有重要意义(作用)③反而会失落和空虚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晨读晚练手册第43天-备战2023年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晨读晚练60天(原卷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高考必背篇目默写过关,识记常见的成语,识记常见的文言文实词,识记易混淆的古代文化常识,文言文短篇断句翻译,古代文化常识选择题,语言文字的运用专题练习,热点话题优秀作文欣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晨读晚练手册第35天-备战2023年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晨读晚练60天(原卷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高考必背篇目默写过关,识记常见的成语,识记常见的文言文实词,识记易混淆的古代文化常识,文言文短篇断句翻译,古代文化常识选择题,语言文字的运用专题练习,热点话题优秀作文欣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晨读晚练手册第26天-备战2023年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晨读晚练60天(原卷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识记常见的成语,识记常见的文言文实词,识记易混淆的古代文化常识,文言文短篇断句翻译,古代文化常识选择题,语言文字的运用专题练习,热点话题优秀作文欣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