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晨读晚练60天-晨读晚练手册第20天(原卷版+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094719/0-172445759595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晨读晚练60天-晨读晚练手册第20天(原卷版+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094719/0-172445759598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晨读晚练60天-晨读晚练手册第20天(原卷版+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094719/0-172445759599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晨读晚练60天(原卷版+解析)
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晨读晚练60天-晨读晚练手册第20天(原卷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晨读晚练60天-晨读晚练手册第20天(原卷版+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高考必背篇目默写过关,识记常见的成语,识记常见的文言文实词,识记易混淆的古代文化常识,文言文短篇断句翻译,古代文化常识选择题,语言文字的运用专题练习,热点话题优秀作文欣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高考必背篇目默写过关(《登泰山记》)
情境默写
(1)在《登泰山记》中,作者先后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自己登上泰山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的句子是:( ),( )。
(2)在《登泰山记》中,作者写自己在泰山顶上观日出,“( )”一句对天气的描写与前文“迷雾冰滑”照应,再次突显了天气的恶劣。
(3)《登泰山记》中,作者以简练的笔调,用远近结合的方法,摹写了“( ),( )”的近景,凸显了泰山日出前风雪交加、云雾弥漫的环境和气势。
(4)桐城派作家非常重学问考据,《登泰山记》中泰山的地理形势,登山路径,东西南北方位距离等无不言之确凿。例如,作者写泰山南麓山路上:四十五里,( ),( )。
(5)在《登泰山记》中,“ ( ),( )”这两句写出了登泰山时天气的恶劣以及路途的艰辛。
(6)太阳将出时的景色是“( ),( )”。在天地相接的地方,有一线云层,显现出奇异的颜色,霎时间呈现出五彩缤纷的样子。
(7)姚鼐在描写完日出后,又回视日观峰以西群峰的句子是:“或得日或否,( ),( )”。
(8)《登泰山记》的侧面描写很巧妙。如写泰山的高峻,先用“( )”暗暗点出,再借山顶俯视时“( )”和在日观亭时“足下皆云漫”的图景从侧面加以烘托。
(9)《登泰山记》,“( ),( )”用如丹砂一般红的色彩,写出朝阳的无限生气。旭日如丹,倒映在海面上,上下辉映,一片红艳艳,海浪翻滚,红波摇动,犹如承托着太阳一般。
(10)《登泰山记》,日出之前,“ ( ),( )”作者从山巅向下俯视,众山如骰子,这是从对面落笔写出日观亭位于最高处。其中“白”字写出了白雪覆盖群山的概貌。
(11)文中写泰山上石头的颜色、形状的句子是:( ),( ),( )。
(12)姚鼐《登泰山记》中写日出时云彩的色彩变化的句子是“( ),( ),( )”。
(13)姚鼐《登泰山记》中“( ),( ),( )”三句写作者在山顶远望所见的景色。
(14)《登泰山记》中作者写登顶泰山后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用“( ),( )”两个比喻句写出了泰山安详,明媚,肃穆中有温柔飘逸之美的特殊风韵。
(15)《登泰山记》中,姚鼐在文章开头就交代了泰山所处的地理位置:“泰山之阳,( )”,且“阳谷皆入汶,( )”,概述了泰山前后的地理形胜。
(16)《登泰山记》文末写泰山严冬景象,一句“( )”烘托出泰山冬季的萧条,而“( )”则与前文“大风扬积雪击面”呼应。
(17)在《登泰山记》中,“( ),( ),( )”这三句写出了太阳从东海中升起的壮观景象,充满了生气和力量,具有无比震撼的美。
(18)姚鼐《登泰山记》中“( ),( )”使我们仿佛看到作者顶风冒雪风尘仆仆、不远万里赶来登山的迫切心情。
二、识记常见的成语
1、河清海晏——形容天下太平。〖错例〗环境污染曾一度成为某沿海城市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经过大力的治理,该市现在已是天蓝地白,河清海晏了。
2、和盘托出——愿意是端东西时连盘子一起托了出来。比喻毫无保留地说出实情。
3、鸿篇巨制——指规模宏大的著作。【正例】《康熙王朝》是一部以史实为依据的鸿篇巨制,它囊括了康熙在位时所有的重大历史事件。(02春季)
4、含英咀华——咀:jǔ,细嚼。英、华:花。口中含着花细细咀嚼。比喻细细体会玩味文章的精华。
5、汗牛充栋——汗牛:指用牛拉车运书,牛累得出汗。充栋:指书堆满屋子,一直顶到屋梁。形容书籍极多。〖错例〗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00)
6、皓首穷经——皓:hà。皓首:白头。穷:研究到极点。钻研经典一直到老。
7、毫发不爽——一点也不差。毫发,毫毛和头发,形容极其细微。常常误解为“身体很不舒服”。〖错例〗小王今天淋了雨,周身湿透,毫发不爽,应赶快吃点防感冒的药。
8、涣然冰释——像冰块遇热,一下子就融解了。比喻疑虑、误会很快消除。〖错例〗这部轻喜剧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人们所有的烦恼都涣然冰释了。
9、邯郸学步——邯郸:hándān。比喻生硬地模仿,不但学不到人家的本领,反而连自己固有的长处也丢掉了。〖错例〗我们应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来。
10、怙恶不悛——怙:hù,依靠。悛:quān,悔改。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11、火中取栗——栗:lì。比喻为别人冒险,白吃苦头,自己却得不到好处。〖错例〗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12、怀瑾握瑜——瑾、瑜:美玉。比喻人具有纯洁而美好的品德。
13、毁家纾难——毁家:分散家产。纾:shū,解除、缓和。捐献全部家产,解救国难。
14、祸不单行——祸害常常一起到来。〖错例〗没想到由于爱民大厦的工程质量不过关,监督机构工作不到位,结果造成重大事故,真是祸不单行。
15、祸起萧墙——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照壁),比喻内部。祸乱就发生在内部。【正例】某些人以“祸起萧墙”来解释“9·11”恐怖事件的本源,显然是不公允的。
三、识记常见的文言文实词
1、假
久假不归(jiǔ jiǎ bù guī):假:借;归:归还。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不假思索:假:借助,假借,依靠。不用思考就做出反应。形容做事、说话敏捷、迅速、熟练。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懒于思考,不负责任的办事。
2、间
间不容发:间:中间;发:头发。距离极近,中间不能放进一根头发,指空间距离极小,形容极为精确或精密。也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形势危急到了极点。也比喻文字精练、严谨。作定语,比喻事物很精密或时间紧迫。
字里行间:间:中间,区间。指文章的某种思想感情没有直接说出而是通过全篇或全段文字透露出来。作主语、宾语,指字句之间。
挑拨离间:间:隔阂。原指没有根据的话,现在多指在别人背后散布的诬蔑、中伤的说法。作谓语,含贬义。
亲密无间:间:缝隙。关系亲密,没有隔阂。形容十分亲密,没有任何隔阂。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含褒义。
四、识记易混淆的古代文化常识
1、稽首、顿首
稽首:稽是"停留,拖延"的意思,颂扬之辞。九拜最重,引头至地,长时停留。臣拜君,后来用于拜天地、父母、祖、师、庙、墓等。顿首:顿是“叩”的意思,顿首即磕头,请罪之辞。以头叩地即举而不停留。用于下对上或地位相等或平辈相交;书信表奏首尾表示恭敬;臣拜君时谢罪或有重大请求。
2、征辟、察举
征辟:征辟是汉代自上而下选任官吏的制度,地位仅次于察举。征:皇帝征聘。辟:三公府、州郡辟除。察举:汉代至隋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汉武帝时确立,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自下而上考察推举。察举的科目主要有孝廉(孝敬廉洁者)、秀才(才能优秀者)、明经(通晓经义者)、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等。
五、文言文短篇断句翻译
陆游家训
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子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如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人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
晚练
六、古代文化常识选择题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学:博学,也指古人15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
B.亲民:即新民,个体经过“明明德”的道德完善后运用到群体,把个体之善扩充到天下万民。
C.礼记:主要记录先秦典章制度,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与《大学》等四部儒家著作合称“四书”。
D.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非常勤奋。出自《诗经·卫风·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七、语言文字的运用专题练习
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完成下面的小题。
打开饭菜,挑选视频,开吃。有网友调侃,吃饭时没有刷到一部称心如意的剧,这顿饭等同白费。网友给这些“下饭”视频、音频和文字起了一个新名字——“电子榨菜”。视频无论长短,文章不限题材,①____________,就是好“榨菜”。互联网上的“电子榨菜”品类丰富,任君挑选。个人口味不同,选择“电子榨菜”的品类也不同,就会带来②____________。有人吃饭喜欢看男女主谈甜甜的恋爱,比自己约会吃饭更香;有人爱跟着美食博主一饱眼福,看看烧烤串串里的人间烟火气;有人喜欢带来“5分钟快乐”的脱口秀,跟着感慨当前的生活状态有“中悲、大悲、超大悲”。“电子榨菜”在三餐中让我们短暂逃离现实世界,以影像、文字、声音为陪伴,获取口腹与情感上的双重满足。 但是,“电子榨莱”终究只是“榨莱”。2012年开播的日剧《孤独的美食家》中,名叫“五郎”的大叔在屏幕里独自探访小店,专心而安静地吃饭。那种在喧嚣世界中安然享受美食的状态,仿佛在告诫年轻人:③____________。当然,这需要强大而富足的内心力量。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根据文段内容,请你分析“电子榨菜”得名的合理性。
八、热点话题优秀作文欣赏(话题:才与器)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期,郑州七中师生家长掀起了学习曾国藩教育理念的热潮。曾国藩先生的教育之道沾溉后人无限,至今仍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如:
① 才根于器,良为知言。
② 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
③ 以德遗后者昌,以祸遗后者亡。谦柔卑退者,德之余;强暴奸诈者,祸之始。
④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⑤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
“才”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才华、能耐、本事;“器”指人的精神气质,包括我们通常说的操守、修养、性情等等因素。作为当代青年,上述名言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反映你对“才与器”的认识与评价,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器才兼备,青年有为
泱泱华夏,礼仪之邦。我有家训,传文载道;我有家风,德音孔昭。曾国藩家训百年传承,凝聚着古人的智慧精髓,是时代涤荡之下的璀璨明珠,于当今时代仍熠熠闪光。
站在这条滥觞于古而流淌至今的传统文化长河岸边,面对这器与才的永恒命题,我不由得发出呐喊;器才兼备,青年有为!
器是个人立身之根。
“京胡一响,粉墨登场”,演的是历史风流,传的是人文教化。自1863年谭鑫培先生随父进京搭戏班唱戏时起,谭氏一脉便与京剧再不可分离。一招一式,浸透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汗水;一板一眼,尽显谭氏族人以器立身的传承。对器的坚守,造就了谭家一代戏曲名门的佳话。
“才根于器,良为知言。”先贤的谆谆智语犹在耳畔,勉励当代青年修身以守正,立心而铸魂,以器为个人立身之根。
才是个人立世之本。
“良田千顷不过一日三餐,广厦万间只睡卧榻三尺”,这句中国谚语在袁隆平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埋头苦干,把一生浸在稻田里;宅心仁厚,把苍生放在心头上!他以才华给予了良田千顷新生命,他以才华唤醒了广厦万间真用途。是他的才华构筑了我国粮食安全的坚实屏障,让“喜看稻菽千重浪”的盛世图景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当代青年需虚心以知,孜矻向学,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才为个人立世之本。
器才兼备,中华青年当有为。
乌尔曼曾写道:“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是深沉的意志,恢宏的想象。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草木蔓发,春山可望。正处青春年华的青年应砥砺自我,器才兼备:如”英雄埋名五十年将军金甲夜不脱”的林俊德院士一般,教瀚海黄沙腾核云;如“妙手回春术,悬壶济世心“的钟南山院士一般,令肆虐病毒遁无形;如“续易安灯火,得唐宋薪传”的叶嘉莹先生一般,让诗词之风遍中华……
奋楫笃行,踵事增华,青年当牢记“不问收获,但问耕耘”,器才兼备,担使命,弘远毅,以昭昭赤子心增辉日月!家风恰暖,拂香人间;家训警言,匡教后人。那是“以德遗后者昌,以祸遗后者亡”的悉心劝诫,是"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的满心希冀,更是“立身不求无信,行无信则贪欲必起”的殷殷情谊。
慧语传千载,德风耀古今。青年当以经典家训润心田,共怀器与才,燃古训之火炬,擎民族之大任,奋蹄扬鞭,用青春换得祖国江山如画!
器才兼备,青年有为!
新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晨读晚练手册第20天
晨读
一、高考必背篇目默写过关(《登泰山记》)
情境默写
(1)在《登泰山记》中,作者先后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自己登上泰山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的句子是:( ),( )。
(2)在《登泰山记》中,作者写自己在泰山顶上观日出,“( )”一句对天气的描写与前文“迷雾冰滑”照应,再次突显了天气的恶劣。
(3)《登泰山记》中,作者以简练的笔调,用远近结合的方法,摹写了“( ),( )”的近景,凸显了泰山日出前风雪交加、云雾弥漫的环境和气势。
(4)桐城派作家非常重学问考据,《登泰山记》中泰山的地理形势,登山路径,东西南北方位距离等无不言之确凿。例如,作者写泰山南麓山路上:四十五里,( ),( )。
(5)在《登泰山记》中,“ ( ),( )”这两句写出了登泰山时天气的恶劣以及路途的艰辛。
(6)太阳将出时的景色是“( ),( )”。在天地相接的地方,有一线云层,显现出奇异的颜色,霎时间呈现出五彩缤纷的样子。
(7)姚鼐在描写完日出后,又回视日观峰以西群峰的句子是:“或得日或否,( ),( )”。
(8)《登泰山记》的侧面描写很巧妙。如写泰山的高峻,先用“( )”暗暗点出,再借山顶俯视时“( )”和在日观亭时“足下皆云漫”的图景从侧面加以烘托。
(9)《登泰山记》,“( ),( )”用如丹砂一般红的色彩,写出朝阳的无限生气。旭日如丹,倒映在海面上,上下辉映,一片红艳艳,海浪翻滚,红波摇动,犹如承托着太阳一般。
(10)《登泰山记》,日出之前,“ ( ),( )”作者从山巅向下俯视,众山如骰子,这是从对面落笔写出日观亭位于最高处。其中“白”字写出了白雪覆盖群山的概貌。
(11)文中写泰山上石头的颜色、形状的句子是:( ),( ),( )。
(12)姚鼐《登泰山记》中写日出时云彩的色彩变化的句子是“( ),( ),( )”。
(13)姚鼐《登泰山记》中“( ),( ),( )”三句写作者在山顶远望所见的景色。
(14)《登泰山记》中作者写登顶泰山后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用“( ),( )”两个比喻句写出了泰山安详,明媚,肃穆中有温柔飘逸之美的特殊风韵。
(15)《登泰山记》中,姚鼐在文章开头就交代了泰山所处的地理位置:“泰山之阳,( )”,且“阳谷皆入汶,( )”,概述了泰山前后的地理形胜。
(16)《登泰山记》文末写泰山严冬景象,一句“( )”烘托出泰山冬季的萧条,而“( )”则与前文“大风扬积雪击面”呼应。
(17)在《登泰山记》中,“( ),( ),( )”这三句写出了太阳从东海中升起的壮观景象,充满了生气和力量,具有无比震撼的美。
(18)姚鼐《登泰山记》中“( ),( )”使我们仿佛看到作者顶风冒雪风尘仆仆、不远万里赶来登山的迫切心情。
二、识记常见的成语
1、河清海晏——形容天下太平。〖错例〗环境污染曾一度成为某沿海城市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经过大力的治理,该市现在已是天蓝地白,河清海晏了。
2、和盘托出——愿意是端东西时连盘子一起托了出来。比喻毫无保留地说出实情。
3、鸿篇巨制——指规模宏大的著作。【正例】《康熙王朝》是一部以史实为依据的鸿篇巨制,它囊括了康熙在位时所有的重大历史事件。(02春季)
4、含英咀华——咀:jǔ,细嚼。英、华:花。口中含着花细细咀嚼。比喻细细体会玩味文章的精华。
5、汗牛充栋——汗牛:指用牛拉车运书,牛累得出汗。充栋:指书堆满屋子,一直顶到屋梁。形容书籍极多。〖错例〗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00)
6、皓首穷经——皓:hà。皓首:白头。穷:研究到极点。钻研经典一直到老。
7、毫发不爽——一点也不差。毫发,毫毛和头发,形容极其细微。常常误解为“身体很不舒服”。〖错例〗小王今天淋了雨,周身湿透,毫发不爽,应赶快吃点防感冒的药。
8、涣然冰释——像冰块遇热,一下子就融解了。比喻疑虑、误会很快消除。〖错例〗这部轻喜剧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人们所有的烦恼都涣然冰释了。
9、邯郸学步——邯郸:hándān。比喻生硬地模仿,不但学不到人家的本领,反而连自己固有的长处也丢掉了。〖错例〗我们应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来。
10、怙恶不悛——怙:hù,依靠。悛:quān,悔改。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11、火中取栗——栗:lì。比喻为别人冒险,白吃苦头,自己却得不到好处。〖错例〗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12、怀瑾握瑜——瑾、瑜:美玉。比喻人具有纯洁而美好的品德。
13、毁家纾难——毁家:分散家产。纾:shū,解除、缓和。捐献全部家产,解救国难。
14、祸不单行——祸害常常一起到来。〖错例〗没想到由于爱民大厦的工程质量不过关,监督机构工作不到位,结果造成重大事故,真是祸不单行。
15、祸起萧墙——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照壁),比喻内部。祸乱就发生在内部。【正例】某些人以“祸起萧墙”来解释“9·11”恐怖事件的本源,显然是不公允的。
三、识记常见的文言文实词
1、假
久假不归(jiǔ jiǎ bù guī):假:借;归:归还。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不假思索:假:借助,假借,依靠。不用思考就做出反应。形容做事、说话敏捷、迅速、熟练。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懒于思考,不负责任的办事。
2、间
间不容发:间:中间;发:头发。距离极近,中间不能放进一根头发,指空间距离极小,形容极为精确或精密。也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形势危急到了极点。也比喻文字精练、严谨。作定语,比喻事物很精密或时间紧迫。
字里行间:间:中间,区间。指文章的某种思想感情没有直接说出而是通过全篇或全段文字透露出来。作主语、宾语,指字句之间。
挑拨离间:间:隔阂。原指没有根据的话,现在多指在别人背后散布的诬蔑、中伤的说法。作谓语,含贬义。
亲密无间:间:缝隙。关系亲密,没有隔阂。形容十分亲密,没有任何隔阂。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含褒义。
四、识记易混淆的古代文化常识
1、稽首、顿首
稽首:稽是"停留,拖延"的意思,颂扬之辞。九拜最重,引头至地,长时停留。臣拜君,后来用于拜天地、父母、祖、师、庙、墓等。顿首:顿是“叩”的意思,顿首即磕头,请罪之辞。以头叩地即举而不停留。用于下对上或地位相等或平辈相交;书信表奏首尾表示恭敬;臣拜君时谢罪或有重大请求。
2、征辟、察举
征辟:征辟是汉代自上而下选任官吏的制度,地位仅次于察举。征:皇帝征聘。辟:三公府、州郡辟除。察举:汉代至隋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汉武帝时确立,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自下而上考察推举。察举的科目主要有孝廉(孝敬廉洁者)、秀才(才能优秀者)、明经(通晓经义者)、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等。
五、文言文短篇断句翻译
陆游家训
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子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如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人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
晚练
六、古代文化常识选择题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学:博学,也指古人15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
B.亲民:即新民,个体经过“明明德”的道德完善后运用到群体,把个体之善扩充到天下万民。
C.礼记:主要记录先秦典章制度,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与《大学》等四部儒家著作合称“四书”。
D.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非常勤奋。出自《诗经·卫风·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七、语言文字的运用专题练习
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完成下面的小题。
打开饭菜,挑选视频,开吃。有网友调侃,吃饭时没有刷到一部称心如意的剧,这顿饭等同白费。网友给这些“下饭”视频、音频和文字起了一个新名字——“电子榨菜”。视频无论长短,文章不限题材,①____________,就是好“榨菜”。互联网上的“电子榨菜”品类丰富,任君挑选。个人口味不同,选择“电子榨菜”的品类也不同,就会带来②____________。有人吃饭喜欢看男女主谈甜甜的恋爱,比自己约会吃饭更香;有人爱跟着美食博主一饱眼福,看看烧烤串串里的人间烟火气;有人喜欢带来“5分钟快乐”的脱口秀,跟着感慨当前的生活状态有“中悲、大悲、超大悲”。“电子榨菜”在三餐中让我们短暂逃离现实世界,以影像、文字、声音为陪伴,获取口腹与情感上的双重满足。 但是,“电子榨莱”终究只是“榨莱”。2012年开播的日剧《孤独的美食家》中,名叫“五郎”的大叔在屏幕里独自探访小店,专心而安静地吃饭。那种在喧嚣世界中安然享受美食的状态,仿佛在告诫年轻人:③____________。当然,这需要强大而富足的内心力量。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根据文段内容,请你分析“电子榨菜”得名的合理性。
八、热点话题优秀作文欣赏(话题:才与器)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期,郑州七中师生家长掀起了学习曾国藩教育理念的热潮。曾国藩先生的教育之道沾溉后人无限,至今仍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如:
① 才根于器,良为知言。
② 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
③ 以德遗后者昌,以祸遗后者亡。谦柔卑退者,德之余;强暴奸诈者,祸之始。
④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⑤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
“才”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才华、能耐、本事;“器”指人的精神气质,包括我们通常说的操守、修养、性情等等因素。作为当代青年,上述名言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反映你对“才与器”的认识与评价,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器才兼备,青年有为
泱泱华夏,礼仪之邦。我有家训,传文载道;我有家风,德音孔昭。曾国藩家训百年传承,凝聚着古人的智慧精髓,是时代涤荡之下的璀璨明珠,于当今时代仍熠熠闪光。
站在这条滥觞于古而流淌至今的传统文化长河岸边,面对这器与才的永恒命题,我不由得发出呐喊;器才兼备,青年有为!
器是个人立身之根。
“京胡一响,粉墨登场”,演的是历史风流,传的是人文教化。自1863年谭鑫培先生随父进京搭戏班唱戏时起,谭氏一脉便与京剧再不可分离。一招一式,浸透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汗水;一板一眼,尽显谭氏族人以器立身的传承。对器的坚守,造就了谭家一代戏曲名门的佳话。
“才根于器,良为知言。”先贤的谆谆智语犹在耳畔,勉励当代青年修身以守正,立心而铸魂,以器为个人立身之根。
才是个人立世之本。
“良田千顷不过一日三餐,广厦万间只睡卧榻三尺”,这句中国谚语在袁隆平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埋头苦干,把一生浸在稻田里;宅心仁厚,把苍生放在心头上!他以才华给予了良田千顷新生命,他以才华唤醒了广厦万间真用途。是他的才华构筑了我国粮食安全的坚实屏障,让“喜看稻菽千重浪”的盛世图景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当代青年需虚心以知,孜矻向学,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才为个人立世之本。
器才兼备,中华青年当有为。
乌尔曼曾写道:“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是深沉的意志,恢宏的想象。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草木蔓发,春山可望。正处青春年华的青年应砥砺自我,器才兼备:如”英雄埋名五十年将军金甲夜不脱”的林俊德院士一般,教瀚海黄沙腾核云;如“妙手回春术,悬壶济世心“的钟南山院士一般,令肆虐病毒遁无形;如“续易安灯火,得唐宋薪传”的叶嘉莹先生一般,让诗词之风遍中华……
奋楫笃行,踵事增华,青年当牢记“不问收获,但问耕耘”,器才兼备,担使命,弘远毅,以昭昭赤子心增辉日月!家风恰暖,拂香人间;家训警言,匡教后人。那是“以德遗后者昌,以祸遗后者亡”的悉心劝诫,是"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的满心希冀,更是“立身不求无信,行无信则贪欲必起”的殷殷情谊。
慧语传千载,德风耀古今。青年当以经典家训润心田,共怀器与才,燃古训之火炬,擎民族之大任,奋蹄扬鞭,用青春换得祖国江山如画!
器才兼备,青年有为!
答案解析
情境默写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2)大风扬积雪击面
(3)大风扬积雪击面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4)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5)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6)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7)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8)其级七千有余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9)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10)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11)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12)亭东自足下皆云漫,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13)望晚日照城郭, 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14)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15)汶水西流 阴谷皆入济
(16)无鸟兽音迹 而雪与人膝齐
(17)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18)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
五、文言文短篇断句翻译
陆游家训
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子,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如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人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
【译文】
后辈中锋芒毕露的人最容易变坏。倘若有这样的人,做父兄的应当引以为忧,而不可以高兴。一定要经常认真地严加管教,令他们熟读儒家经典和诸子百书,训导他们做人必须宽容、厚道、恭敬、谨慎,不要让他们与轻浮浅薄之人来往和相处。这样经过十多年,志向和情趣自然养成。要不然,可以忧烦的事情决非一件。我这是给后人防止过错的良言规戒,各位都要谨慎地对待,不要留下后悔的遗恨。
六、古代文化常识选择题
C
七、语言文字的运用专题练习
1、①只要是能“下饭”②不一样的就餐体验③我们需要用心(安静)享受美食
2、①多是以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形式陪伴人进餐。②食物榨菜能使人吃更多的饭,而“电子榨菜”短暂逃离现实世界,获取口腹与情感上的双重满足。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晨读晚练60天-晨读晚练手册第48天(原卷版+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高考必背篇目默写过关,识记常见的成语,识记常见的文言文实词,识记易混淆的古代文化常识,文言文短篇断句翻译,古代文化常识选择题,语言文字的运用专题练习,热点话题优秀作文欣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晨读晚练60天-晨读晚练手册第46天(原卷版+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高考必背篇目默写过关,识记常见的成语,识记常见的文言文实词,识记易混淆的古代文化常识,文言文短篇断句翻译,古代文化常识选择题,语言文字的运用专题练习,热点话题优秀作文欣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晨读晚练60天-晨读晚练手册第7天(原卷版+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高考必背篇目默写过关,识记常见的成语,识记常见的文言文实词,识记易混淆的古代文化常识,文言文短篇断句翻译,古代文化常识选择题,语言文字的运用专题练习,热点话题优秀作文欣赏点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