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41页未读,
继续阅读
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一册物理第一学期期中复习:第1-3章+期中共4套学情评估测试卷汇编(含答案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一册物理第一学期期中复习:第1-3章+期中共4套学情评估测试卷汇编(含答案解析),共4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2024·广安期末]小明在作文中写道:“我坐在奔驰的火车里,静靠在椅背上,欣赏着窗外的景物,看到路旁的树木迅速向后退去……”。文中“奔驰”“静靠”“后退”所选用的参照物分别是( )
A.火车、地面、椅背B.椅背、火车、地面
C.地面、椅背、火车D.都是地面
2.[2024·泉州期末]2023年9月21日下午,中国航天员首次在梦天实验舱内进行“天宫课堂”授课。航天员演示了奇妙的“乒乓球”实验,将水球当作乒乓球来打。当被打出去的水球在空中运动时( )
A.以航天员为参照物,水球是静止的
B.以梦天实验舱为参照物,水球是静止的
C.水球不能用来作为参照物
D.以球拍为参照物,水球是运动的
3.[2023·湛江期末]某学生在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mm( )
A.普通课本一张纸的厚度是7B.茶杯的高度是10
C.物理书的长度是252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
4.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空气被严重污染,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其中PM2.5是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单个PM2.5隐藏在空气的浮尘中,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2.5 μm=2.5 μm×10-6 mB.2.5 μm=2.5×10-5dm
C.2.5 μm=2.5×10-6 cmD.2.5 μm=2.5×10-9 m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读数时,多估读几位数字,可以减小误差
B.测量物体的长度,选用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越好
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D.只要测量仪器足够精密,就可以避免误差
6.[2024·成都校考]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量物体长度时,可以随意使用刻度尺测量
B.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C.使用停表来测量时间,读数时大表盘读出的单位是分
D.改进实验方法不可以减小实验误差
7.[2023·长沙期中]小张驾驶电瓶车以36 km/h的速度前进,小王以 4 m/s的速度跑步前进, 小李骑自行车, 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300 m。则三人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
A.小张、小王、小李B.小王、小李、小张
C.小王、小张、小李D.小张、小李、小王
8.[2023·西安期末]甲、乙两物体同时由同一位置开始在水平面上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第8题)
A.在0~2 s内,甲物体比乙物体运动得快
B.在2~4 s内,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C.前4 s内,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D.第4 s末,两物体的运动速度恰好相等
9.我国运动员在2023年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西安站女子单人10 m跳台预赛中,出色地完成了“207C”动作。将其下落阶段中的一段运动简化为直线运动,其中A、B、C、D四点是她下落过程中的四个位置,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5 s,距离如图所示。关于该运动员在此段过程中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9题)
A.在AC段做匀速直线运动
B.经过C点的速度为5 m/s
C.在AC段的平均速度为5 m/s
D.在AD段的平均速度为11.25 m/s
10.某汽车沿直线运动时,前半段路程以20 m/s的速度行驶,后半段路程以30 m/s的速度行驶, 在整个路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
A.25 m/sB.24 m/sC.20 m/sD.30 m/s
二、填空题(每空1.5分,共27分)
11.晋代束皙在《隋书·天文志》中曾写道,“仰游云以观,日月常动而云不移”。以“游云”为 时,太阳和月亮是运动的;“日月”与“游云”之间是相对 的。
12.如图是用刻度尺测量一小木块的长度的情景,该刻度尺的分度值的单位是 ,所测木块的长度是 cm。
(第12题)
13.职业足球运动员进行体能测试的方法是进行12 min跑,这与田径比赛中的800 m赛跑虽然同样是比较快慢,但两者的方法不同。职业足球运动员的
12 min跑是在时间一定的情况下,比较 的长短;田径比赛中的
800 m赛跑是在路程一定的情况下,比较 的长短。
14.[2024·济南莱芜区一模]为提高车辆通行量,一些城市把车流量较大的路段打造成绿波带。在市区建成的绿波带道路上,车辆只要保持绿波速度就能一路绿灯通行。如图所示为某路段的绿波速度标牌,一辆汽车经过该路段上相距3 km的2个路口,用时180 s。该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 km/h,
(填“能”或“不能”)“绿波通行”。
(第14题)
15.我国自主研制的超音速巡航战斗机,具备电磁隐身、超视距攻击等优异性能,该战斗机最大航行速度达2.5倍声速。该战斗机以2倍声速的航行速度飞行5 min通过的路程为 km;该战斗机从敌人上空自东向西飞过,当敌人听到战斗机从头顶传来的轰鸣声时,战斗机在敌人的 (填“东”“上”或“西”)侧。(设声速为340 m/s)
16.聪聪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分别是4.49 cm、4.05 cm、4.06 cm、4.07 cm,则聪聪同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这块木块的长度为 。
17.为了增强学生体质,学校组织学生到游泳馆进行游泳训练。小明在一次游泳训练中,游50 m所用时间为1 min 40 s,则他游泳的平均速度是 m/s,以池边的座椅为参照物,正在游泳的小明是 的。
18.王老师积极响应“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的号召,坚持每天步行上下班。他用手机APP软件记录自己某一次步行的数据如表所示。分析可知,他本次步行时间为 h,通过的路程为 km。
19.小林上学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4 m/s,该速度值的物理意义是 。
小林和小明上学路上的平均速度之比为4∶5,从家到学校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4,上学路上所用时间之比为 。
三、实验题(每空1.5分,共18分)
20.[2023·九江统考]亲爱的同学,你会使用下列基本仪器吗?
(1)如图甲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木块的长度为 cm。
(2)如图乙所示,机械停表的读数为 s。
(3)如图丙所示,小明利用测量工具测量出圆的直径,则这个圆的直径为
cm。
(4)如图丁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刻度尺使用有误的
是 ,选用刻度尺 更精确。
21.[2023·辽源联考期末]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1)图中AB段的距离sAB= cm,测得时间tAB=1.6 s,则AB段的平均
速度vAB= cm/s。
(2)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AB会偏 。
(3)测量小车在某段的平均速度时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
由静止开始下滑。
(4)实验可测得vAB vBC,vBC vAC。(均填“>”“<”或
“=”)。
四、计算题(22题12分,23题13分,共25分)
22.[2023·无锡锡山区期末]下表是一款当下流行的运动APP记录的某次跑步者的数据。
(1)由表中信息可知,此跑步者的“步幅”(每步距离)为多少米?
(2)该跑步者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米每秒?
(3)若此次配速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请判断在t1、t2和t3三个时刻中哪一
时刻运动得最快?作出简要说明。
23.[2023·葫芦岛统考期末]如图是某高速路上的一个区间测速的相关标识,某车辆以80 km/h的速度进入全长为76 km的区间测速路段,行驶了一段距离后又以120 km/h的速度行驶了0.3 h,然后再以80 km/h的速度继续行驶直至离开该区间测速路段。请计算:
(1)若该车以限定速度行驶,通过该测速路段需要多少小时?(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该车以120 km/h的速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
(3)在该区间测速路段该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该车是否超速?
参考答案
1. C 【点拨】火车相对于地面位置不断变化,以地面为参照物,火车是运动的;“静靠”被研究的对象是小明,小明和椅背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所以以椅背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路旁的树木迅速向后退去”是以行驶的火车为参照物的。
2. D 【点拨】航天员与水球间的空间位置发生变化,以航天员为参照物,水球是运动的,故A错误;梦天实验舱与水球间的空间位置发生变化,以梦天实验舱为参照物,水球是运动的,故B错误;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所以水球可以用来作为参照物,故C错误;球拍与水球间的空间位置发生变化,以球拍为参照物,水球是运动的,故D正确。
3. C 【点拨】7 mm接近一本书的厚度,普通课本一张纸的厚度约为0.07 mm; 茶杯的高度是10 cm=100 mm左右; 物理书的长度约为25.2 cm,即252 mm; 他自己的身高是16.7 dm=1 670 mm。
4. B 【点拨】2.5 μm=2.5×10-3 mm=2.5×10-4 cm=2.5×10-5 dm=2.5×
10-6 m,故B正确。
5. C 【点拨】读数时,为了减小误差,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即可,故A错误;测量长度时,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分度值,并不是越小越好,故B错误;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改进实验方法和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以及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故C正确,D错误。
6. B 【点拨】测量长度时,要根据测量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不能随意使用刻度尺测量,故A错误;同一物体相对不同的参照物,运动状态可能是不同的,即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故B正确;使用停表来测量时间,读数时大表盘读出的单位是秒,故C错误;改进实验方法可以减小实验误差,故D错误。
7. B 【点拨】小张的速度v1=36 km/h=10 m/s,小王的速度v2=4 m/s,小李的速度v3=st=300m1×60s=5 m/s,故v1>v3>v2,所以三人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小王、小李、小张,故B正确。
8. C 【点拨】在0~2 s内,甲物体运动的路程始终小于乙物体运动的路程,由v=st得,甲物体比乙物体运动得慢,故A错误;在2~4 s内,乙物体运动的路程保持不变,处于静止状态,故B错误;前4 s内,甲、乙两物体运动的路程相等,均为8 m,由v=st得,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故C正确;第4 s末,乙静止,速度为0,甲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两物体的运动速度不相等,故D错误。
9. C
10. B 【点拨】设总路程为2s,则前半段路程的运动时间t1=sv1=s20m/s;后半段路程的运动时间t2=sv2=s30m/s;则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v=2st1+t2=2ss20m/s+s30m/s=24 m/s,故B正确。
11.参照物;运动 【点拨】以“游云”为参照物时,太阳和月亮与“游云”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因此太阳和月亮是运动的。根据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可知,“日月”与“游云”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因此是相对运动的。
12. mm;3.20 【点拨】刻度尺一大格表示1 cm,一大格被平均分为10小格,1小格表示0.1 cm=1 mm,即该刻度尺的分度值的单位是mm(毫米)。所测木块左端在3.00 cm位置,右端在6.20 cm位置,长度是6.20 cm-3.00 cm=3.20 cm。
13.路程;时间 【点拨】职业足球运动员进行的12 min跑,是在时间为12 min时,比较职业足球运动员的运动路程,运动路程长的运动快;800 m赛跑,是在运动路程为800 m时,比较运动员的运动时间,时间短的运动快。
14.60;能 【点拨】该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v=st=3km1803 600 h=60 km/h;由标志牌可知,绿波速度为60 km/h,所以汽车能“绿波通行”。
15.204;西 【点拨】该战斗机以2倍声速的航行速度飞行5 min通过的路程s=vt=2v声t=2×340 m/s×5×60 s=2.04×105 m=204 km。
16.0.1;4.06 cm 【点拨】根据刻度尺的读数规则可知,读数的最后一位为估读位,则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 cm。四组数据中4.49 cm是错误数据,应删除,则这块木块的长度为4.05cm+4.06cm+4.07cm3=4.06 cm。
17.0.5;运动 【点拨】小明游泳的平均速度v=st=50m1×60 s+40 s=0.5 m/s;以池边的座椅为参照物,正在游泳的小明的位置发生改变,小明是运动的。
18.0.25;1.2 【点拨】王老师的总步数为1 500步,步频为100步/分钟,那么他本次步行的时间t=1 500步100步/分钟=15 min=0.25 h。
他步行的时速为4.80 km/h,根据s=vt可知,他通过的路程s=vt=4.80 km/h×0.25 h=1.2 km。
19.1 s内通过的路程是4 m;25∶16 【点拨】平均速度是4 m/s,该速度值的物理意义是指在1 s内通过的路程是4 m。由v=st可得,小林和小明用时之比t林∶t明=s林v林∶s明v明=s林s明×v明v林=54×54=2516。
20.(1)1 mm;2.05 (2)337.5 (3)1.50 (4)B;A
【点拨】(1)刻度尺每一大格为1 cm,每一大格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为0.1 cm=1 mm,故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 cm,即为1 mm。木块左边缘对准的刻度线示数为4.00 cm,右边缘对准的刻度线示数为6.05 cm,木块的长度L=6.05 cm-4.00 cm=2.05 cm。(2)从小表盘上看,时间多于5.5 min但未到6 min,大表盘上指针对准的刻度线应为37.5 s,故t=5 min+37.5 s=300 s+37.5 s=337.5 s。(3)圆的直径d=3.50 cm-2.00 cm=1.50 cm。(4)在测量时,应将刻度尺的刻度线紧贴被测长度,故B刻度尺使用有误。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测量越精确,A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 cm,B的分度值为0.2 cm,故A刻度尺更精确。
21.(1)40.0;25 (2)小 (3)同一位置 (4)<;>
【点拨】(1)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cm,则AB段的距离sAB=80.0 cm-40.0 cm=40.0 cm,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sABtAB==25 cm/s。(2)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AB段测量的时间会偏大,由v=st可知,测得的平均速度vAB会偏小。(3)测量小车在某段的平均速度时应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故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4)小车在斜面上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做加速运动,速度越来越大,故vAB<vBC,vBC>vAC。
22.【解】(1)由表可知,跑步者通过的路程为6.60 km=6 600 m,步数为7 500步,则6 600 m7 500步=0.88 m/步,即步幅为0.88 m。
(2)跑步者通过的路程为6 600 m,运动时间为44 min=2 640 s,则该跑步者
全程的平均速度v=st=6 600m2 640 s=2.5 m/s。
(3)由表和图中信息可得,配速是指通过每千米路程所需要的时间。平均配速
是指通过1 km所用的平均时间,此数值越大,运动越慢,此数值越小,运动
越快,由图知,t2时刻的配速值最小,运动最快。
23.【解】(1)由v=st得,该车以限定速度行驶,通过该测速路段需要的时间t=sv=76km90km/h≈0.84 h。
(2)该车以120 km/h的速度行驶的路程s1=v1t1=120 km/h×0.3 h=36 km。
(3)该车以80 km/h的速度行驶的路程s2=s-s1=76 km-36 km=40 km,
该车以80 km/h的速度行驶的时间t2=s2v2=40km80km/h=0.5 h,
该区间测速路段该车行驶的时间t3=t1+t2=0.3 h+0.5 h=0.8 h,
该区间测速路段该车的平均速度v3=st3=76 km0.8 h=95 km/h。
因为95 km/h>90 km/h ,所以该车超速。
第二章 声的世界 学情评估测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我国劳动人民发明了很多传统的民族乐器,如琴、筝、箫、笛、二胡、琵琶、唢呐、鼓等。下列几组民族乐器中,发声原理不同的是( )
A.二胡与古筝B.古筝与琵琶C.二胡与唢呐D.箫与笛子
2.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A.禁止鸣笛B.机场员工佩戴耳罩
C.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D.在家上网课时将书房的门窗关闭
3.“2023秦岭熊猫音乐节暨汉中烧鱼节”在天汉大剧院西侧草坪启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演唱者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现场的观众根据声音的响度分辨演唱者
C.歌声通过空气传入现场观众的耳朵中
D.歌手可以通过音响来提高声音的频率
4.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60 s内振动了480次,你不能听到这种声,是因为这种声( )
A.频率是480 HzB.频率是 8 dBC.是次声波D.是超声波
5.[2024·南京鼓楼区二模]如图所示是战国早期的一套大型礼乐重器——曾侯乙编钟。演奏时如果想发出响度较大的低音,可以( )
(第5题)
A.用较小的力敲击体积较小的钟 B.用较大的力敲击体积较小的钟
C.用较小的力撞击体积较大的钟 D.用较大的力撞击体积较大的钟
6.《中国诗词大会》是科教频道自主策划的一档大型文化益智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中华优秀诗词中有很多对声音的描述,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是指说话声的响度没有改变
B.“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是由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
C.“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通过音调判断是鸟叫声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句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7.如图是生活中的两个情景,图甲是某居民小区噪声监测器,显示环境噪声为60.6分贝。图乙是钢琴调音师用手机上的调音软件播放音叉256、512、1 024、2 048(Hz)的标准音来校准琴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7题)
A.分贝是音调的单位 B.60.6分贝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
C.2 048 Hz的音属于超声波 D.2 048 Hz音比256 Hz的音音调高
8.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个音叉所发出的声音在同一个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则( )
A.甲音叉和乙音叉振幅相同,乙音叉响度小
B.甲音叉振动频率低,音调高
C.乙音叉振幅小,响度大
D.乙音叉振动频率高,音调高
9.如图所示的情景中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在发声的音叉把静止的乒乓球弹开,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玻璃罩闹钟抽气实验”能直接验证真空不能传声
C.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可以用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D.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从左向右对着瓶口吹气时音调越来越高
10.[2023·成都双流区期末]如图所示是一款降噪耳机(图甲),耳机里的降噪系统产生与外界噪声“相等”的反向声波,将噪声中和,实现降噪效果(图乙)。关于这款耳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10题)
A.它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
B.它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
C.噪声一向为人所厌恶,没有可利用的地方
D.与外界噪声“相等”的反向声波,“相等”是指声速相同
二、填空题(每空1.5分,共39分)
11.如图是出土于河南舞阳贾湖遗址的新石器时代的骨笛,距今七千余年,可吹奏出六声或七声音阶。吹奏时骨笛由于管内空气柱 而发出声音;用手指按住骨笛上不同的小孔,声音的 会发生改变。
(第11题)
12.现代建筑质量标准不断提高,大多数窗户都采用双层玻璃密封,两层玻璃间几乎是真空,这种玻璃是利用 的原理起到减弱噪声的;从声音传播的途径分析,这是在 减弱噪声的。
13.现代战争中有一种次声武器发出次声波,其频率 (填“小于20 Hz”或“大于20 000 Hz”),让敌方士兵感到心情烦躁丧失战斗力;在我们小汽车上安装倒车雷达会发出 (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根据遇到障碍物的距离发出长短不同的信号说明声 (填“具有能量”或“能传递信息”)。
14.妈妈大声喊在院子里玩耍的小铭回家吃饭,妈妈的叫声是由声带 产生的,它是通过 传入小铭耳中的。渔民可以利用电子发声器把鱼吸引到网中来,表明 (填“固体”“液体”或“气体”)能传声。
15.医生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时,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减少了声音的分散,这样可以增大声音的 (填“音调”或“响度”),同时说明声音能传递 。
16.音箱发声是由喇叭的纸盆 产生的,智能音箱可以模仿很多动物的声音,这里的模仿指的是声音的 相似。休息时,智能音箱可以播放轻音乐舒缓身心,但音量不宜过大,这里的“音量”是指声音的 要适中,以免影响他人。
17.古书《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其原因是 。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演唱昆曲时以三弦、曲笛等为主要伴奏乐器,吹奏曲笛时,按住不同的孔可以改变曲笛中空气柱振动的快慢,从而改变发出声音的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8.近年来被称为“水上大熊猫”的中华白海豚得到了有效保护。海豚发声频率范围非常大,当海豚发出8 000 Hz的声音时,人耳 (填“能”或“不能”)听到这种声音;海豚利用回声寻找沙丁鱼群,假如经1 s后海豚听到回声(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 500 m/s),则此时海豚与沙丁鱼群的距离为
m。
(第18题)
19.中式婚礼上锣鼓喧天。打鼓时鼓面因 发声;若在月球上打鼓,人耳
(填“能”或“不能”)直接听到声音。喜庆的气氛下锣鼓声属于
(填“乐音”或“噪声”);邻居家小强正在看电视,喧天的锣鼓声属于 (填“乐音”或“噪声”)。
20.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发生两次7.8级地震,造成了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高邮市蓝天救援队队员戴小冬出征土耳其,参加救援。利用地震波中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不同可以监测震源的位置。地震发生时,伴随有
声波产生;从图中可知纵波传播速度 横波传播速度。若测得这两种波先后到达监测站的时间间隔为18 s,则震源到该监测站的距离为
km。
(第20题)
三、实验题(21题9分,22题5分,共14分)
21.[2024·青岛期末]实验:探究声音的特性。
22.如图所示是探究“声音的传播”的实验装置。
(1)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用抽气设备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在抽气
的过程中,听到的铃声将会 ;由此可以推理,如果把玻璃罩内空气完全抽出,我们将 (填“能”或“不能”)听到铃声。
(2)实验结论:声音不能在 中传播。
(3)实验中需要将玻璃罩内的空气完全抽出,但现有的抽气设备总是很难将玻璃
罩内抽成真空状态,即实验无法达到绝对的真空,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得出这一结论呢?你的答案是 。
A.用实验直接证实
B.通过生活经验得出
C.建立在实验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得出
(4)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控制噪声的
措施中,与上述实验结论相符合的是 。
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B.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
C.接近居民区的高架桥安装隔音墙 D.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四、计算题(23题8分,24题9分,共17分)
23.一辆汽车某一时刻鸣笛,司机在2 s后听到从峭壁反射回来的声音(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 请你根据所给条件分别计算下列各题:
(1)若汽车静止不动,求鸣笛时汽车到峭壁的距离。
(2)若汽车是以20 m/s的速度向着峭壁开去,求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的行驶距离。
(3)若汽车是以20 m/s的速度向着峭壁开去,求司机鸣笛时到峭壁的距离。
24.小阳同学所在班级开展课外活动,想要估测某金属轨道的长度,但由于没有合适的长度测量工具,所以不能直接进行测量。但在学习了声学的知识后,他想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进行实验:首先,小阳同学在这段金属轨道的一端用锤子敲击一下轨道,同组的小军同学在这段轨道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声响,并用秒表记录得到数据:第一次听到响声的时间为0.17 s,第二次听到响声的时间为2.6 s。结合查阅到的关于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如表):
(1)请根据所学知识和本题所给信息解释为什么小军会听到两次声响?
(2)求轨道的长度是多少?
(3)请根据已知条件判断该轨道的材质。
参考答案
1. C 【点拨】二胡和古筝都是靠弦振动发声的;古筝和琵琶都是靠弦振动发声的;二胡靠弦振动发声,唢呐靠空气柱振动发声,二者发声原理不同;箫与笛子都是靠空气柱振动发声的。故选C。
2. D 【点拨】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机场员工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家上网课时将书房的门窗关闭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3. C 【点拨】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演唱者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音色是声音的特色,可以分辨不同的声音,所以现场的观众根据声音的音色分辨演唱者,故B错误;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音乐节现场有空气,歌声通过空气传入现场观众的耳朵中,故C正确;音响的作用是提高声音的响度,故D错误。
4. C 【点拨】已知昆虫的翅膀在60 s内振动了480次,则每秒钟振动8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8 Hz,低于20 Hz,故属于次声波,故选C。
5. D 【点拨】用钟锤敲击编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编钟振动产生的,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钟,钟振动的幅度不同,产生的响度不同,轻敲,响度小,重敲,响度大。用相同的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钟,体积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体积越大,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低,发出的是低音。故选D。
6. B 【点拨】 “乡音无改”是指人的音色没有改变; “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是由笛管内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人们通过音色来判断是鸟叫声的;“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句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选B。
7. D 【点拨】分贝是响度的单位,故A错误;理想的安静环境声音分贝数为30~40 dB,60.6分贝是一般说话时的声音分贝数,故B错误;超声波的振动频率高于20 000 Hz,2 048 Hz的声波不属于超声波,故C错误;256 Hz的声音和2 048 Hz的声音比较,2 048 Hz的声音频率高,音调高,故D正确。
8. D 【点拨】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它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振幅就是物体振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幅度。由图可知,甲、乙音叉发出声音的波形振幅相同,则响度相同,故AC不符合题意;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频率是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由图可知,相同时间内,甲振动的次数少,频率低,音调低;乙振动的次数多,频率高,音调高,故B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
9. C 【点拨】正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因此能把静止的乒乓球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当空气被不断抽出后,铃声逐渐减弱,直至听不到铃声,但是空气不可能被抽尽,由此推理可知,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使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长度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可以用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故C正确; 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从左向右对着瓶口吹气时,瓶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空气柱越长,其振动的频率越低,音调越低,所以从左向右对着瓶口吹气时音调越来越低,故D错误。
10. B 【点拨】由题意可知,这款耳机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A错误,B正确;噪声一向为人所厌恶,但也有可利用的地方,例如:噪声除草,科学家发现,不同的植物对不同的噪声敏感程度不一样,根据这个道理,人们制造出噪声除草器,C错误;由图可看出,噪声声波与反相位声波频率相同响度相同,D错误。
11.振动;音调 【点拨】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吹奏时,骨笛由于管内空气柱振动而发出声音。吹奏时,用手指按住骨笛上不同的小孔,空气柱的长短不同,振动频率不同,故声音的音调会发生改变。
12.真空不能传声;传播过程中 【点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13.小于20 Hz;超声波;能传递信息 【点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20 000 Hz,低于20 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倒车雷达是超声波的应用,在小汽车上安装倒车雷达会发出超声波,根据遇到障碍物的距离发出长短不同的信号,说明声能传递信息。
14.振动;空气;液体 【点拨】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妈妈的叫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妈妈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渔民可以利用电子发声器把鱼吸引到网中来,表明液体能传声。
15.响度;信息 【点拨】橡皮管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使声音的响度变大,医生可以听得更清楚。医生可以通过声音判断病人的健康状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16.振动;音色;响度
17.固体可以传声;音调 【点拨】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其原因是固体可以传声。吹奏曲笛时,笛内空气柱振动发声,按住不同的孔,笛内空气柱的长度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 声音的音调不同。
18.能;750 【点拨】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20 000 Hz,海豚发出8 000 Hz的声音时,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内,所以人耳能听到这种声音。由v=st得,海豚与沙丁鱼群的距离s=vt=1 500 m/s×12×1 s=750 m。
19.振动;不能;乐音;噪声 【点拨】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打鼓时鼓面因振动发声。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月球上打鼓,人耳不能直接听到声音。喜庆的气氛下,锣鼓声没有影响其他人,属于乐音。从环保角度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到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室外的锣鼓声影响小强看电视,所以对小强来说是噪声。
20.次;大于;135 【点拨】自然灾害发生时往往伴随着次声波的产生,所以地震发生时,伴随有次声波产生;由图可知,纵波的速度v1=s1t1=100km20s=5 km/s;横波的速度v2=s2t2=75km25s=3 km/s;则纵波传播速度大于横波传播速度。测得这两种波先后到达监测站的时间间隔为18 s,设震源到该监测站的距离为s,由题意可得,sv2-sv1=18 s,即s3km/s-s5km/s=18 s,解得s=135 km。
21.②拨动钢尺的力大小;长度;快慢;控制变量法 ③振幅;相同 ④快;高;响度 【点拨】②要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要保持拨动钢尺的力大小大致相同,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并听发出的声音音调的高低。本实验用到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要探究响度和振幅的关系,将钢尺分别下压1 cm、2 cm、3 cm,并保证钢尺每次伸出桌边的长度相同,同时听响度的大小。发现下压1 cm时,响度小,下压2 cm时,响度较大,下压3 cm时,响度大。实验发现,钢尺伸出桌面越短,钢尺振动得越快,音调越高;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2.(1)变小;不能 (2)真空 (3)C (4)C
【点拨】(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用抽气设备将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在抽气设备向外抽气的过程中,能传播声音的空气越来越少,所以铃声会逐渐减弱。如果把玻璃罩中的空气完全抽出来,玻璃罩内就成了真空,没有了将声音传出玻璃罩外的介质,所以我们不能听到铃声。(2)以上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如果玻璃罩内成了真空,没有了将声音传出玻璃罩外的介质,声音就无法传播,由此表明真空不能传声。(3)将一只正在响铃的闹钟放进密封的玻璃罩中,然后逐渐往外抽气,我们听到铃声越来越弱。但现有的抽气设备总是很难将玻璃罩内抽成真空状态,即实验无法达到绝对的真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加科学的推理得出“声音在真空中无法传播”的结论,这叫理想实验法,故A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4)上述实验中是靠真空阻断了声音的传播,是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声音。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安装隔音墙可以阻断噪声的传播,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符合题意;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3.【解】(1)若汽车静止不动,鸣笛时汽车到峭壁的距离
s=12s声=12v声t=12×340 m/s×2 s=340 m。
(2)若汽车是以20 m/s的速度向着峭壁开去,汽车在这段时间内行驶的距离s
车=v车t=20 m/s×2 s=40 m。
(3)若汽车是以20 m/s的速度向着峭壁开去,司机在2 s后听到从峭壁反射回
来的声音,则司机鸣笛时到峭壁的距离s'=12(s声'+s车')=12×(340 m/s×2 s+
20 m/s×2 s)=360 m。
24.【解】(1)由表中数据可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较慢,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较快,声音分别通过空气和金属轨道从轨道的一端传到另一端时,在金属中传播时间较短,所以小阳会听到两次声响,小阳第一次听到的声音是从金属轨道传来的,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从空气传来的。
(2)由v=st可得,金属轨道的长度s轨道=s空气=v空气t空气=340 m/s×2.6 s=
884 m。
(3)声音在金属轨道中传播的速度v轨道=s轨道t轨道=884m0.17s=5 200 m/s,
由表中数据可知,轨道的材质是铁。
第三章 光的世界 学情评估测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如图是摄影爱好者在兴化市李中水上森林公园拍到鸟儿在水中觅食的场景:一束阳光从右侧射向水面的白鸟,白鸟左侧和下方的水面出现了两个“影子”。两个影子形成的原因分别是( )
(第1题)
A.光的色散和光的反射 B.光的反射和光的色散
C.光的反射和光的直线传播 D.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
2.如图所示,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蒙上一层半透明纸,再在罐底部开一个小孔,用它做小孔成像实验,观察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第2题)
A.像与物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B.半透明纸上成的像是实像
C.在罐底部开2个小孔,在半透明纸上看到一个像
D.在物体距小孔不变的情况下,半透明纸与小孔间距离越大,像也越大
3.[2023·漯河期末]关于光的色散实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白光通过三棱镜后,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B.色散现象表明,白光是复色光
C.单色光通过三棱镜时,传播方向不会发生改变
D.单色光通过三棱镜时,不会发生色散
4.[2024·天津河西区模拟]小芳做“探究光反射时规律”的实验时,作图记录实验现象,但没有标出光传播的方向,如图所示,ON是法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第4题)
A. AO一定是入射光线 B. AO一定是反射光线
C.入射角是30° D.反射角是60°
5.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反射到光电屏上的光斑位置来判断液面高低的,如图所示,一束光与液面的夹角为40°,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第5题)
A.此时反射角的大小是50°
B.该装置利用了光的反射定律
C.当液面下降时,光电屏上光斑S右移
D.当液面升高时,入射角会随之减小
6.小铭通过平面镜看到小熊及坚果罐的情况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第6题)
A.现实中小熊是用右手抱着鱼
B.如小熊走近镜子,坚果罐所成像的位置也向镜子靠近
C.如小熊走近镜子,坚果罐所成像的位置远离镜子
D.如小熊走近镜子,坚果罐所成像变大
7.鱼儿在清澈的河水里游动,有经验的渔民看到鱼后,可以用渔叉将鱼叉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渔民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位置浅是因为人眼发出的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发生折射
B.渔民看到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C.渔民能看到水中的鱼是因为水中的鱼反射的光经折射后,进入了人的眼睛
D.渔民应该用渔叉瞄准鱼的下方位置,才能将鱼叉到
8.一束光线跟水平面成60°角,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则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一定( )
A.小于120°B.大于120°C.等于120°D.小于60°
9.[2024·深圳南山区校级三模]小明在科技节中表演魔术:从投币口投入只有正面透明的棋盘格空箱的纸币消失了!随后他揭秘:这是平面镜和棋盘格共同形成的结果。那么他应该如何放置平面镜才能实现这个魔术效果呢( )
A.镜面朝上 B.镜面朝下 C.镜面朝上D.镜面朝下
10.[2024·苏州太仓市一模]在平面镜成像特点教学中,老师做了“水中的蜡烛”实验,为了使学生看清水中的蜡烛,老师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
A.使用厚玻璃板
B.让学生在玻璃板左侧观察水中的蜡烛
C.在明亮的环境中进行
D.点燃的蜡烛靠近玻璃板,盛水的玻璃杯也应靠近玻璃板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8分)
11.[2024·深圳南山区一模]圭表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天文仪器,如图甲所示,圭表通过测量一年中每日正午时日影长度来推测二十四节气,日影是光的
形成的。圭表的原理如图乙所示,为了在圭尺上观察到清晰的日影,立表需要用 (填“透明”或“不透明”)物体制作,立春节气正午日影比夏至长,说明立春节气正午太阳在位置 (填“A”或“B”)。
(第11题)
12.如图所示为司机开启前照灯在沥青路上行驶时,光线在干燥或者潮湿路面上反射的情况,图 (填“甲”或“乙”)是汽车在干燥路面的行驶情况。当对面无来车时,司机看潮湿的路面更暗,理由是 。
(第12题)
13.在研究光学实验时,将一支激光笔固定在铁架台上,打开激光笔让激光照射在对面的白墙上,从墙上看到红色的光点,白墙对激光发生 (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在光的传播路径上喷水雾我们看到光是 传播的,在激光笔下方放一点燃的酒精灯,我们看到白墙上的光点在晃动,可见光在通过不均匀的介质时发生了 。
14.[2024·绵阳安州区二模]一只烧杯中装有半杯水,放在水平木板AB上,一束光线竖直向下照在水面上。现在B端下方垫一个小木块C,使木板倾斜5°,则此时水面上的反射角会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此时保持入射点不变,使入射光线顺时针转过10°,则此时的反射角为 。
(第14题)
15.一束与镜面成30°的光射在平面镜上,这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角为 ;当入射角增大10°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是 。
16.医生在为张红同学检查视力时,如图所示,张红同学观看的是平面镜中视力表的像,张红与平面镜的距离是 m,张红与视力表像的距离是
m。
(第16题)
17.一束光在玻璃和空气两种物质中传播,在分界面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如图所示,MM'和NN'互相垂直,是分界面或者法线,其他为光线,根据图中角度关系可知, 为分界面,此时的折射角为 ,入射角为 。
(第17题)
18.[2024·合肥庐阳区二模]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将“F”字光源和薄玻璃板分别竖直放置在水平光具座上的A、B位置,从B侧向A观察,看到的“F”字如图2中甲所示。为了证明平面镜成等大的像,他在C处放上如图2中 (填“甲”“乙”“丙”或“丁”)的“F”字光源,在A侧透过玻璃板向C观察时恰好发现像与C处“F”字重合。若在C处换上光屏,在B、C之间直接观察光屏 (填“能”或“不能”)观察到像。
三、作图题(4分)
19.(1)如图甲,发光点S发出的光被物体BC阻挡后,在墙壁上留下了物体BC的影,请在图中作出物体BC的影B'C'。(保留作图痕迹)
(2)鞋店的“试鞋镜”高度比较低,为了让顾客看到穿上新鞋的效果,试鞋镜一
般倾斜放置。请画出图乙中眼睛看到鞋上A点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光路图。
四、实验题(20题12分,21题9分,22题7分,共28分)
20.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如图乙、丙所示,平面镜M平放在平板上,E、F为两粘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于镜面的接缝ON转动。
(1)请在图甲中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2)如图乙,当E、F在同一平面内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
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如图丙,把纸板F向后折,则不能在纸板F上看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 (填“仍存在”或“不存在”),这个实验说明 。
(3)不断改变入射光线的位置,发现反射光线总是出现在法线的 (填
“右”或“左”)侧。
(4)当入射角减小时,发现反射角也随之减小,并测得了表格中的数据,其中有
一处错误,请分析错误的原因,较合理的是 。
A.误将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当成了反射角
B.实验仪器导致的实验误差
C.因为光路是可逆的
改正数据后,得到的结论是 。
21.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 。组装器材时,应使玻璃板与水平
桌面 。
(2)小明移动玻璃板后面未点燃的蜡烛B,人眼在 (填“蜡烛A”或“蜡
烛B”)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3)拿掉蜡烛B,在蜡烛B的位置竖起一张白纸并调节白纸的位置,在白纸上
(填“能”或“不能”)直接看到蜡烛A的像。
(4)小明在家中用妈妈的化妆镜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无法观察到平面镜后的蜡
烛B,于是将中间Ⅱ区域的反光膜去掉一部分,形成玻璃板,如图乙、丙所示。
实验中移动蜡烛B,使蜡烛B与 (填“Ⅰ”“Ⅱ”或“Ⅲ”)区域蜡烛
A较清晰的像重合,从而确定像的位置。测出此时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
(填“>”“<”或“=”)实验中Ⅰ区域烛焰的像距。
22.[2024·南充三模]王老师选用图甲中光源、水、水槽、可折转的光屏(带刻度)等器材,用于探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折射规律”。
(1)如图乙,光屏可折转,是为了观察 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
同一平面内。
(2)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将实验结果画在图丙中,其中1和1'、2和2'、3和3'、4
和4'分别表示各次入射光线和对应折射光线的位置。由此可得出,光从空气斜
射入水中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 (填“增大”“减小”或
“保持不变”),且折射角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
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折射角等于 。
(3)图丙中当激光从水中沿4'方向射向O点时,折射光线将会沿着 (填
“1”“2”“3”或“4”)的方向射出。
参考答案
1. D
2. C 【点拨】图中的成像原理是小孔成像,成的像与物上下颠倒,左右相反,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半透明纸上成的像是实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在罐底部开2个小孔,2个小孔均能成像,在半透明纸上看到两个像,故C错误,符合题意;在物体距小孔不变的情况下,半透明纸与小孔间距离越大,像距越大,像也越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3. C
4. D 【点拨】由图可知,ON是法线,∠AON=60°,∠NOB=90°-30°=60°,则∠AON=∠NOB=60°,由于图中未标出光路的方向,所以AO可能是入射光线,也可能是反射光线,故AB错误;虽然不能判断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但反射角一定等于入射角,且∠AON=∠NOB=60°,所以反射角和入射角都是60°,故C错误,D正确。
5. D 【点拨】在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与液面的夹角为40°,则入射角为 90°-40°=50°,所以反射角也为50°,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该装置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反射到光电屏上的光斑位置来判断液面高低的,利用了光的反射定律,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当液面下降时,入射角不变,入射点会右移,因此光电屏上光斑S右移,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当液面升高时,入射角不会改变,但光电屏上光斑S会左移,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6. A 【点拨】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左右颠倒,现实中小熊是用右手抱着鱼,故A正确;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小熊走近镜子,而坚果罐相对镜子是静止的,坚果罐所成像的位置不变,故BC错误;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等,如小熊走近镜子,坚果罐所成像的大小不变,故D错误。故选A。
7. A 【点拨】看水中的鱼时,鱼反射的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人眼逆着射来的光线看去,看到的是比鱼实际位置偏高的虚像,所以叉鱼时应对准鱼的下方,故选A。
8. A 【点拨】一束光线跟水平面成60°角,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时,入射角为90°-60°=30°,所以反射角也为30°,反射光线和水平面成60°角;折射角在空气中,则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即折射角大于30°,所以折射光线和水平面的夹角小于60°,故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大于60°,小于60°+60°=120°,故A正确。
9. B 【点拨】由图A可知,此时从图观察口看到正前方是平面镜的背面,因此整体看起来不是一个空箱子,故A错误;由图B可知,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中会成箱子底面的像,此时从图观察口看到正前方是方格子,整体看起来是一个空箱子,且纸币投入镜子背面箱中,看不到纸币,B正确;由图C可知,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中会成顶面的像,此时从图观察口看到正前方是箱子的顶面,整体看起来不是一个空箱子,且能看到纸币,C错误;由图D可知,此时从图观察口看到正前方是平面镜的背面,因此整体看起来不是一个空箱子,且能看到纸币,D错误。
10. D 【点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为了避免出现重影现象,使用的玻璃板应该薄一些,A错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应该在物体一侧观察,所以应让学生位于玻璃板右侧观察水中的蜡烛,B错误;为了使平面镜所成的像更清晰,该实验应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C错误;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当点燃的蜡烛靠近“镜子”,盛水的玻璃杯也应靠近“镜子”,D正确。
11.直线传播;不透明;B 【点拨】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为了在圭尺上观察到清晰的日影,立表需要用不透明物体制作;立春节气正午日影比夏至长,则立春节气的太阳位置低,在位置B。
12.甲;光线在潮湿的路面发生镜面反射,对面无来车时,没有反射光线进入司机的眼晴 【点拨】干燥的路面比较粗糙,灯光照射到干燥的路面上会发生漫反射,所以图甲是汽车在干燥路面的行驶情况。潮湿的路面比较光滑,光在其表面会发生镜面反射,所以司机所开车辆的灯光反射到前方;当对面无来车时,没有反射光线进入司机的眼晴,司机看到的路面是暗的。
13.漫反射;沿直线;折射 【点拨】白墙比较粗糙,光在白墙表面发生漫反射。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光的传播路径上喷水雾可以显示光路。空气被酒精灯加热后变得不再均匀,光在通过不均匀的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即发生了折射。
14.不变;10° 【点拨】在B端下方垫一个小木块C,使木板倾斜5°,但水面总是水平的,所以入射光线仍与水面垂直,故此时水面上的反射角不变。若此时保持入射点不变,使入射光线顺时针转过10°,则此时入射角为1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此时的反射角也为10°。
15.60°;140° 【点拨】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因此入射角是90°-30°=60°;反射角和入射角始终相等,也为60°;当入射角增大10°,反射角也增大10°,则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是(60°+10°)×2=140°。
16.2.1;4.6 【点拨】张红与平面镜的距离是2.5 m-0.4 m=2.1 m;平面镜成的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所以,张红与视力表像的距离是2.1 m+2.5 m=4.6 m。
17. NN';30°;70° 【点拨】法线与分界面垂直,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图中CO是入射光线、OA是反射光线、OB是折射光线,NN'是分界面,MM'是法线。折射角为折射光线OB与法线MM'的夹角,大小为90°-60°=30°;入射角为入射光线CO与法线MM'的夹角,大小等于反射角大小,为90°-20°=70°。
18.乙;不能 【点拨】在B处竖直放置一块薄玻璃板,在AB之间观察玻璃板中的像,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且左右相反,所以小明看到的像是图2中乙,为了证明平面镜成等大的像,他在C处应放上如图2中乙的“F”字光源;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则在B、C之间观察光屏,光屏不能承接到像,不能观察到像。
19.【解】(1)如图甲所示。
(2)如图乙所示。
20.【解】(1)如图所示。(2)仍存在;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3)右 (4)A;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1.(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垂直 (2)蜡烛A (3)不能 (4)Ⅱ;< 【点拨】(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既可以成像,又可以透过玻璃板看到替代蜡烛A的像的蜡烛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组装器材时,应使玻璃板与水平桌面垂直,若不垂直,像会偏上或者偏下,导致像与物体无法重合,无法确定像的位置。(2)小明移动玻璃板后面未点燃的蜡烛B,人眼在蜡烛A侧观察像。(3)平面镜成的是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4)中间Ⅱ区域的反光膜去掉一部分,此区域能够透过光线,能够看到替代像的蜡烛B;蜡烛A 在Ⅱ区域是前表面反射成像,蜡烛A在Ⅰ区域是后表面反射成像,故此时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小于实验中Ⅰ区域烛焰的像距。
22.(1)折射 (2)增大;小于;0° (3)4
【点拨】(1)只有当可折转的光屏在同一平面内才能看到折射光线,说明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所以使用可折转的光屏,是为了观察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2)由图丙知,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并且折射角总是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没有改变(即折射光线与法线重合),所以折射角等于0°。(3)在图丙中将光沿着4'方向射向O点时,因为折射光路具有可逆性,所以光在空气中沿着4方向射出。
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一册物理第一学期期中学情评估测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2024·厦门同安区三模]人的身体中藏有很多“尺”,如图所示,可以帮助我们估测物体的长度,身高170 cm的小明对身边事物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单人课桌长3拃(zhǎ),约0.6 m B.黑板长1庹(tuǒ),约10 m
C.教室长5步,约35 m D.文具盒宽4指,约0.05 cm
2.如图是第十九届杭州亚运会面额10元的银质圆形纪念币,小明用刻度尺测出它的直径为39.9 mm,则小明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
A.1 cm B.1 mm C.1 nmD.1 μm
3.动漫电影《长安三万里》的热映让古诗词的魅力再次展现在国人面前,其中李白的诗句“轻舟已过万重山”更是引起了观众深刻的共鸣和感动。“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参照物是( )
A.轻舟B.山C.舟上的诗人D.水流
4.声纹鉴定技术有助于公安机关破获手机诈骗案件,利用声纹具有唯一性、同一性的特点,可以成功锁定抓捕目标,快速侦破案件。声纹特征鉴定主要指的是人说话的( )
A.音调B.音色C.响度D.声速
5.[2024·济南莱芜区校级模拟]下列选项中,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 )
A.图甲: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 B.图乙: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
C.图丙:摩托车安装的消声器 D.图丁:街道上显示分贝的装置
6.[2023·周口校考期中]下列光现象中,每个选项中的两种现象所涉及的物理原理相同的是( )
A.管中窥豹风吹草低见牛羊B.湖光映彩霞潭清疑水浅
C.坐井观天杯弓蛇影D.镜花水月一叶障目
7.[2024·赣州模拟]如图所示的军事观察孔,人可以通过孔观察外面,现在在孔中嵌入玻璃砖后观察的范围将( )
(第7题)
A.变大 B.变小 C.不变D.无法确定
8.如图所示是一款声波灭火装置,通过发出30~50 Hz的声波,能够在几秒之内扑灭火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8题)
A.该装置的声源每分钟振动30~50次
B.该装置发出的声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C.该装置发出的声波属于次声波
D.声波可以灭火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9.[2023·海口校考期中]如图所示是频闪相机拍摄的小球运动轨迹,每两次拍摄的时间间隔相同。则能描述该小球运动的大致图像是( )
A B C D
10.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10题)
A.入射角等于30° B.折射角等于50°
C. NN'是界面 D. MM'的右边是玻璃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
11.[2024·聊城模拟]如图甲所示,冰壶运动是冬奥会的比赛项目之一。小明用刻度尺测量冰壶的高度AB如图乙所示,其高度为 cm。若以运动的冰壶为参照物,则座位上观看冰壶比赛的观众是 (填“运动”或“静止”)的。
(第11题)
12.如图所示是一款超声波驱鼠器。它工作时发出的超声波是由物体 产生的,但是由于这种声波的 (填“振幅”或“频率”)不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内,所以我们无法听到。
(第12题)
13.郑州北三环的彩虹桥全长近370 m,设计为双向8车道,缓解了郑州市北部区域交通压力,提升了城市品质。假期里小明全家出去游玩,驾车以72 km/h的平均速度通过彩虹桥,至少需要 s。小明发现桥上两侧安装有隔音墙,这是在 减弱噪声。
14.全班同学都能看到讲桌上的物体,这是光在物体表面发生 的缘故。甲通过平面镜看见乙时,乙通过平面镜也看见了甲,这表明反射时光路是
的。
15.跳绳比赛时,小云发现选手抡绳子的速度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尖,这说明
与 有关。
16.[2023·海口校考期中]海口世纪大桥宛如一条卧龙,横贯于海甸河上,非常雄伟壮观。若桥下水深为20 m,水面上方100 m处有一只小鸟,小鸟和它在水中的倒影相距 m。小鸟俯冲向水面的过程中,它在水中的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现在有些楼房的外部安装了平板玻璃幕墙。当人靠近幕墙时,像的大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人垂直靠近一楼自动玻璃门,站在某位置时玻璃门会向左平移打开,此时像的位置 (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
18.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则反射角等于 ;如果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增大5°,则反射角将会 (填“增大5°”“减小5°”“增大10°”或“减小10°”)。
19.甲、乙两人从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他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则甲的速度为 m/s;计时5 min,甲、乙两人相距
m。
(第19题)
三、实验题(20题6分,21题6分,22题8分,共20分)
20.[2024·长春德惠市二模]如图所示是测量平均速度实验。
(第20题)
(1)本实验的原理是 。
(2)实验中除秒表外,用到的器材还有 。
(3)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
(4)实验中可以发现vBC (填“>”“<”或“=”)vAC。
21.声,看不见,摸不着,有的声(如超声波和次声波)人们甚至无法听到。那么声真的能传递能量吗?为了弄清这个问题,小宇自己动手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验,但在实验设计时,小宇遇到两个问题,请你帮他解决:
(1)选取什么作为声源?
小宇有一个袖珍收音机、一支音叉、一套大功率组合音响,你认为小宇应选用 作为声源,理由是 。
(2)如何直观地表现声的能量?小宇想到了两种直观表现声能的方案:
第一种,如图甲所示,在声源前放一个轻小的纸条,通过观察纸条是否运动来作出分析与判断;
第二种,如图乙所示,在声源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通过观察烛焰是否运动来作出分析与判断。
你认为第 种方案较好。理由是 。
22.如图所示,在进行光学实验的探究过程中:
(1)小明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硬纸板应与水平桌面上的平面镜 。其中有一个可折转的光屏,这个光屏在实验中除了能呈现光线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可探究 。
(2)小明利用图乙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本实验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好处是 。实验中选取A、B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 。
(3)在图丙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
四、计算题(23题6分,24题8分,共14分)
23.汽车已经进入千家万户,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方便。为了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人人都要增强安全意识。下面几个问题与交通安全有紧密关系,请同学们利用所学的知识帮助解决:
(1)在高速公路上,小汽车司机看到如图甲所示的路牌,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小汽车通过区间测速路段的最短时间是多少小时?
(2)为了督促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高速公路上设置了一些固定测速仪,如图乙所示。汽车向放置在路途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超声波信号,测速仪从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4 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 m/s,求汽车接收到超声波信号时,距测速仪多少米?当测速仪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之后又过了3.8 s汽车刚好到达测速仪所在的位置,若此路段限速也如图甲所示,请判断汽车是否超速?
24.小宇对轿车启动到匀速运动做了研究,某次轿车从A点开始沿平直的公路行驶到2 000 m远的B点,启动完成加速后,轿车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前
40 s内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已知前10 s轿车运动的路程为100 m。求:
(1)前10 s轿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2)前40 s内轿车在匀速直线运动阶段通过的路程。
(3)轿车从A点到B点共需要的时间。
参考答案
1. A 【点拨】1拃约20 cm,单人课桌长3拃,约0.6 m,A正确;1庹约1.6 m,黑板长1庹,约1.6 m,B错误;1步幅在1 m左右,5步幅应该在5 m左右,C错误;文具盒宽4指,一指约1 cm,则文具盒宽约为4 cm,D错误。
2. B 【点拨】长度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用刻度尺测出它的直径为39.9 mm,所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故选B。
3. B 4. B
5. C 【点拨】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控制噪声;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摩托车安装的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街道上显示分贝的装置,只能监测噪声的强弱,不能减弱噪声。故选C。
6. A 【点拨】管中窥豹、风吹草低见牛羊都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湖光映彩霞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潭清疑水浅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坐井观天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杯弓蛇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镜花水月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一叶障目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选A。
7. A 【点拨】眼睛通过空气孔看到的范围(两虚线之间)和通过玻璃看到的范围(两实线之间)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嵌入玻璃砖后观察的范围变大。故选A。
8. D 【点拨】频率指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声波灭火装置发出声音的频率范围为30~50 Hz,因此该装置的声源每秒振动30~50次,而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 Hz,所以该装置发出的不是次声波,故AC错误;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故B错误;声可以传递信息和传递能量,声波可以灭火说明声波具有能量,故D正确。
9. D 【点拨】由图可知,小球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则小球在做加速直线运动。由图A可知,路程不随时间发生变化,小球是静止的,故A不符合题意;由图B可知,速度不随时间发生变化,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由图C可知,路程随时间均匀增大,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由图D可知,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小球做加速直线运动,故D符合题意。
10. D 【点拨】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反射角,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由图可知,∠BOM=30°,则∠BON=90°-30°=60°,而图中已知∠AON=60°,所以NN'为法线,则MM'为界面。因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则∠CON'=90°-50°=40°为折射角;所以由图可知,AO是入射光线,OB是反射光线,OC为折射光线,∠AON为入射角,等于60°, ∠CON'为折射角,MM'的右边是玻璃。
11.11.60;运动 【点拨】由图乙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A端与2.00 cm刻度线对齐,B端与13.60 cm刻度线对齐,冰壶的高度为13.60 cm-2.00 cm=11.60 cm;以运动的冰壶为参照物,观众相对于冰壶的位置不断变化,则座位上观看冰壶比赛的观众是运动的。
12.振动;频率
13.18.5;传播过程中 【点拨】驾车以72 km/h的平均速度通过彩虹桥,至少需要的时间t=sv=370m72km/h=370m20m/s=18.5 s。根据减弱噪声的途径可知,桥上两侧安装有隔音墙,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14.漫反射;可逆
15.音调;频率 【点拨】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跳绳比赛时,小云发现选手抡绳子的速度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尖,这说明音调与频率有关。
16.200;不变 【点拨】小鸟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根据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可得,小鸟的倒影到水面的距离也为100 m,则小鸟和它在水中的倒影相距100 m+100 m=200 m,根据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可知,小鸟俯冲向水面的过程中,小鸟大小不变,它在水中的像将不变。
17.不变;不 【点拨】平板玻璃幕墙属于平面镜,由于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等,故人靠近幕墙时,像的大小不变。当人垂直靠近一楼自动玻璃门,站在某位置时玻璃门会向左平移打开,根据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且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可知,这时人在玻璃门中的像的位置不随着门的移动而变化。
18.60°;减小5° 【点拨】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30°,由于入射角为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所以入射角为6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角等于60°。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增大5°,则入射角减小5°,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角也减小5°。
19.2;300 【点拨】由图可知,甲从第5 min开始运动,则甲运动了0.6 km=600 m,所用时间t甲=10 min-5 min=5 min=300 s,甲的速度v甲=s甲t甲=600m300s=2 m/s;由图可知,第5 min时,乙通过的路程为0.3 km,甲没有运动,甲、乙两人相距0.3 km=300 m。
20.(1)v=st (2)刻度尺 (3)小 (4)>
【点拨】(1)“测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的原理是v=st。(2)由实验原理可知实验过程中需要测量路程和时间,因此除了秒表外,还需要刻度尺。(3)当斜面的坡度越小时,小车运动的速度越小,由v=st知,相同的距离,小车运动的时间就越长,越便于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4)由图知,AC段的路程s1=80 cm,t1=5 s,sBC=80 cm-40 cm=40 cm,tBC=5 s-3 s=2 s,AC段的平均速度vAC=s1t1=80cm5s=16 cm/s,BC段的平均速度vBC=sBCtBC=40cm2s=20 cm/s,所以vBC>vAC。
21.(1)组合音响;声音大,现象明显 (2)二;火焰跳动,效果明显
【点拨】(1)选择响度较大的声源,组合音响的声音响度大,现象明显,故选组合音响。(2)方案一中,纸条运动幅度小时,很难观察出来;而方案二中,火焰跳动,很容易观察到,效果明显。故选方案二。
22.【解】(1)垂直;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2)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像和物的大小关系
(3)如图所示。
23.【解】(1)由标志牌可知,此路段长是3.9 km,在此路段汽车行驶的速度不能超过60 km/h,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小汽车通过区间测速路段的最短时间t=sv=3.9 km60 km/h=0.065 h。
(2)测速仪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4 s,所以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
t1=12×0.4 s=0.2 s。
汽车接收到超声波信号时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s1=v声t1=340 m/s×0.2 s=
68 m。
汽车从接收到超声波信号到行驶至测速仪所在位置的时间t汽=t1+t2=0.2 s
+3.8 s=4 s,
在此段距离内,汽车的行驶速度v汽=s1t汽=68m4s=17 m/s=61.2 km/h,
因为此时车速大于限速60 km/h,所以汽车超速了。
24.【解】(1)由速度公式v=st可计算出前10 s轿车运动的平均速度v1=s1t1=100m10s=10 m/s。
(2)前40 s内轿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t2=t-t1=40 s-10 s=30 s,所以匀
速直线运动阶段通过的路程s2=v2t2=20 m/s×30 s=600 m。
(3)轿车匀速行驶的路程s3=s-s1=2 000 m-100 m=1 900 m,
轿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所需的时间t3=s3v2=1 900m20m/s=95 s,
轿车从A点到B点需要的总时间t'=t1+t3=10 s+95 s=105 s。
1 500
总步数:步
100
步频:步/分钟
4.80
时速:千米/小时
90
消耗:大卡
6.60运动路程/千米
无锡锡山区10月22日 07:50
06'40″
平均配速/(分钟/千米)
00:44:00
时长/(时:分:秒)
323.1
热量/千卡
7 500
步数/步
约170
平均步频/(步/分钟)
□
步幅/米
步骤
方法
①如图,将钢尺伸出桌面 2 cm,拨动钢尺,听它发出的声音;
②保持 大致相同,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 ,观察钢尺振动的 ,并听发出的声音音调的高低。本实验用到的研究方法是 ;
③用钢尺探究响度和 的关系,将钢尺分别下压1 cm、2 cm、3 cm,并保证钢尺每次伸出桌边的长度 ,同时听响度的大小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内
下压距离/cm
1
2
3
响度大小
小
较大
大
结论
④钢尺伸出桌面越短,钢尺振动得越 ,音调越 ;振幅越大, 越大
物质
声速/(m/s)
物质
声速/(m/s)
空气
340
铝
5 000
铁
5 200
铜
3 750
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60°
60°
2
50°
50°
3
30°
60°
相关试卷
教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学期期中复习:第1-3章+期中共4套学情评估测试卷汇编(含答案):
这是一份教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学期期中复习:第1-3章+期中共4套学情评估测试卷汇编(含答案),共3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与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一册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复习:第4-6章+期末共4套学情评估测试卷汇编(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一册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复习:第4-6章+期末共4套学情评估测试卷汇编(含答案解析),共4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一册物理第一学期期中学情评估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沪科版(2024)八年级全一册物理第一学期期中学情评估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