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中图版地理必修一课件+练习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一册 综合测试(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一册 综合测试(试卷),文件包含必修第一册总复习与测试原卷版docx、必修第一册总复习与测试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一地理上学期同步精品课堂(中图版2019必修一)必修第一册总复习与测试 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2023年9月23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拉开帷幕,作为首届“碳中和”亚运会,采用了100%绿色电能供应。绿电主要来自青海等地的光伏发电,以及浙江省内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图为青海省光伏发电场景。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关于太阳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恒星 B.内部不断发生核裂变C.太阳辐射全部到达地球 D.属于行星2.光伏发电作为绿色电能,反映出太阳辐射能的特点是( )A.获取方式简单 B.取之不尽,用之不竭C.清洁无污染 D.发电量不稳定【答案】1.A 2.C【解析】1.太阳能够自发光发热,属于恒星,A正确,D错误;太阳内部不断发生核聚变反应,B错误;太阳辐射只有22亿分之一到达地球,C错误。故选A。2.作为首届“碳中和”亚运会,采用绿电,有利于减少煤炭等发电方式产生的碳排放而导致的大气污染,可知太阳能发电清洁无污染,C正确;太阳能利用技术难度较大,A错误;“绿色电能”没有反映出太阳辐射能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B错误;没有反映太阳辐射能发电量不稳定的特点,D错误。故选C。近年来,世界新增油气储量60%来自深部地层,深层、超深层已经成为我国油气重大发现的主阵地。“深地一号”跃进3-3XC井,位于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井深达到9432米。工程采用“超深大位移钻井技术”,先垂直下钻,再进行水平钻进,成功开采了3公里以外塔里木河上游胡杨林下7000米的超深层油气资源。跃进3-3XC井的成功钻探再次证明中国深地系列技术已跨入世界前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与开采浅层油气资源相比,超深层油气开发面临的最大困难是( )A.地下深层岩性坚硬稳定 B.软流层的高温低压环境C.深层石油难以精准定位 D.过量开采引发地震灾害4.该工程采用“大位移”钻井技术开采油气资源的主要原因是( )A.保护当地生态 B.降低开发成本 C.提高开采技术 D.获取更多资源【答案】3.C 4.A 【解析】3.据材料“工程采用“超深大位移钻井技术”,先垂直下钻,再进行水平钻进,成功开采了3公里以外塔里木河上游胡杨林下7000米的超深层油气资源”可知,与开采浅层油气资源相比,超深层油气开发先垂直下钻,在进行水平钻井,故深层石油难以精准定位,C正确;地下深层岩性不一定比地表岩性坚硬稳定,A错误;地壳的平均厚度是17千米,陆地地区更厚,井深仅达9432米,到不了软流层,B错误;过度开采地下油气资源都可能引发地面沉降、地震等地质灾害,与浅层开采或超深层开采方式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4.据材料“工程开采的是塔里木河上游胡杨林下7000米的超深层油气资源”,采用“先垂直下钻,再进行水平钻进”的钻井技术,而不是在胡杨林直接垂直钻井,是为了保护河源和森林,保护当地生态环境,A正确;采用“大位移”钻井技术可能增加开采成本;不能提高开采技术;也不能获取更多资源,BCD错误。故选A。下图示意生物出现以来,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氧气含量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古生代中、后期( )A.出现最原始的生物 B.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C.氧气含量迅速上升 D.二氧化碳含量波动下降6.地球上生物出现以后( )A.O2的含量先升高,后降低 B.CO2的含量呈波动性上升C.植物的进化与O2含量成正相关 D.寒武纪时O2含量达到顶峰【答案】5.D 6.C【解析】5.古生代中期是鱼类,后期是两栖动物,A、B错误; 古生代中期主要植物是陆上孢子植物(如蕨类植物),氧气含量变化不大,二氧化碳含量波动下降,C错误,D正确。故选D。6.由图可知,地球上生物出现以后氧气的含量上升,A错误;二氧化碳的含量先上升后下降,B错误;植物的进化与O2含量成正相关,C正确;O2含量在大约距今5亿年后基本稳定,D错误。故选C。依据冲积扇所在的环境条件差异,将冲积扇分为“旱扇”和“湿扇”两类。“湿扇”(图1)分布于湿润区,扇上河流常年存在,搬运能力稳定长久。“旱扇”(图2)是短暂洪水带来的暂时性河流造就的,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我国天山北麓“旱扇”较多,在天山持续抬升过程中,天山北麓“旱扇”面积不断变大。图3为冲积扇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7.随着天山持续抬升,天山北麓先后形成的“旱扇”扇端距离山麓的远近关系是( )A.先形成的扇端距离天山山麓近 B.后形成的扇端距离天山山麓近C.与先后顺序无关,距离相等 D.受径流大小影响,无法判断8.乘坐热气球翱翔冲积扇上空,观察“旱扇”比“湿扇”更清晰且结构更完整是因为( )① 旱扇地处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晴天多,能见度高② 旱扇地表植被相对于“湿扇”较少③ “旱扇”形成后受到的流水侵蚀作用强,沟壑纵横,更容易观察④ 旱扇地区人口密度小,生产力水平不高,人类活动改造强度小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7.A 8.C【解析】7.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天山北麓先后形成的“旱扇”是短暂洪水带来的暂时性河流造就的,这些冲积扇面积较小,扇缘距离山麓较近,A正确,排除BCD。故选A8.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旱扇”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晴天多,大气能见度高,方便观察,①正确;“旱扇”的植被较“湿扇”少,地表植被遮挡少,更容易观察,②正确;“旱扇”是短暂洪水带来的暂时性河流造就的,流水作用较弱,③错误;西北内陆地区人口少,经济活动少,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下,更有利于保护冲积扇形态,④正确。综上所述,C正确,排除ABD,故选C。2024年4月30日17时46分,神舟十七乘务组完成半年的太空出差,成功返回地球家园。上图为航天员对天和核心舱太阳翼进行维修工作的照片。完成下面小题。9.航天员出仓后看到地球是蓝色的,这主要是因为( )① 地球表面七分是海洋 ② 蓝紫色光容易被散射③ 太阳辐射波长比较短 ④ 蓝紫色光容易被吸收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0.神舟十七载人飞船返回地面的过程中,经历了轨返分离——推返分离——开伞——着陆等环节,推测飞船的开伞环节位于( )A.高层大气 B.电离层 C.平流层 D.对流层【答案】9.A 10.D【解析】9.地球表面以海洋为主,海洋反射、散射蓝紫色光,所以看到的地球多是蓝色的,①正确;由于地球的高空大气选择散射太阳辐射中的蓝紫色光,从而导致地球的天空是蓝色的,②正确;太阳辐射波长较短及蓝紫色光容易被(臭氧)吸收,与天空是蓝色的没有关系,③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10.由已学可知,大气层由外向内依次是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结合材料“经历了轨返分离——推返分离——开伞——着陆等环节”可知,推测飞船的开伞环节位于对流层,对流层大气密度大,阻力大,加上多上升气流,可以减缓张开的降落伞下降速度,有利于飞船平安着陆,D正确;高层大气、电离层、平流层距离地面远,开伞作用不大,ABC错误。故选D。如图为我国某地面观测站(47°06'N,87°58'E),海拔561m)某月1日前后连续4天太阳辐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地面长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的通量逐小时观测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图中甲、乙、丙三条曲线依次表示( )A.地面长波辐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B.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C.大气逆辐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地面长波辐射D.大气逆辐射、地面长波辐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12.观测期间该地( )① 第1天晴朗无云 ② 第2天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量最大③ 第3天比第4天大气透明度低 ④ 可能经历了降水过程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11.B 12.D 【解析】11.结合所学知识,阅读图文材料可知,该地面观测站所示经纬度显示为我国新疆地区,图中显示太阳辐射在四天中白天出现,夜晚几乎为0,而地面反射太阳辐射需要太阳辐射,夜晚也不会出现,因此图中丙为地面反射太阳辐射,故AC错误;大气逆辐射是大气通过吸收地面辐射增温后辐射的,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射向宇宙空间的地面辐射,推测大气逆辐射小于地面长波辐射,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大于乙,因此甲为地面长波辐射,乙为大气逆辐射,B正确,C错误。答案选择B。 12.结合所学知识,阅读图文材料和上题结论可知,图中显示期间,第一天出现大气逆辐射,因此有云层出现,不是晴朗无云,故①错误;第2天是四天中太阳辐射最弱的一天,因此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量小,故②错误;第3天太阳辐射小于第4天,说明第3天云层较厚,大气削弱作用强,大气透明度低,而第4天太阳辐射强烈,说明云层薄,大气透明度高,故③正确;四天中,第2、3两天太阳能辐射弱,说明大气削弱作用强,云层较厚,可能为阴雨天气,因此可能经历降水过程,故④正确。正确的有③和④,答案选择D。 土壤水分转化是联系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的重要环节。某科研小组进行人工降雨实验,测量降雨前后土壤体积含水率随时间的变化过程:降雨情景相同,土壤质地相同,在30°的坡地上设置覆盖石子、裸地两种情况,土壤体积含水率的测量深度分别为 30 厘米、60 厘米和 100 厘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图b中曲线Ⅱ和Ⅲ没有明显变化,表明( )A.降雨最大 B.地表产流多C.土壤水分饱和 D.雨水下渗多14.相对于裸地,坡地上覆盖石子有利于增加 ( )① 地表径流 ② 地下径流 ③ 土壤水分 ④ 蒸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13.B 14.C【解析】 13.从图b中可以看出,I曲线变化明显,降雨后土壤含水量上升明显,说明其为测量深度30厘米的土壤体积含水率,曲线Ⅱ和Ⅲ为测量60厘米和100厘米的土壤体积含水率,Ⅱ和Ⅲ在降雨后没有明显变化,说明裸地下渗量小,地下径流少,地表产流多,对土壤深处的土壤含水率影响不大,B正确,CD错误;图b中曲线I、Ⅱ和Ⅲ是同时进行人工降雨实验,降水量一致,A错误。故选B。14.相对于裸地,坡地上覆盖石子降水后下渗增加,因此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加,土壤水分增加,②③正确,①错误;与裸地相比,在坡地上覆盖石子使得土壤上有覆盖物,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④错误,综上所述,C项的②③正确,ABD错误。故选C。海洋浮游植物密度的空间分布与海水性质、营养盐等环境因子密切相关。远岸海域浮游植物密度受陆地影响较小。如图示意孟加拉湾及其周边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 下列月份中,M区域浮游植物密度最高的是(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16. 与7—8月相比,12月至次年1月N区域海水盐度较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蒸发 B. 降水 C. 径流 D. 洋流【答案】15. C 16. B【解析】15.根据图示信息可知,M区域位于北印度洋海域,夏季该地盛行西南季风,该海域为离岸风,形成离岸流,底层营养盐类上泛,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繁殖,浮游生物密度较高,7月为北半球夏季,M区域浮游植物密度最高,C正确;1月、4月、10月该海域上升流不强,营养物质较少,浮游生物密度较小,ABD错误。所以选C。16.根据图示信息可知,N区域纬度位置较低,12月至次年1月气压带风带南移,该海域受信风带控制,降水较少,海水盐度较高,B正确;该海域纬度位置较低,水温较高,蒸发量较大,蒸发不是影响海水盐度出现季节差异的主要因素,A错误;N区域附近岛屿较小,径流补给量较小,C错误;该海域纬度位置较低,海水温度较高,洋流的性质影响海水温度进而影响蒸发量,不是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D错误。所以选B。落羽杉原产于美国东南部的淡水沼泽地区,如今在美国东部、南部地区,一度繁盛的落羽杉林由于水质变化导致严重萎缩,科学家们正努力恢复落羽杉栖息地。图1为美国本土落羽杉林分布图,图2为落羽杉膝状根。完成下面小题。17.以下关于落羽杉树木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A.喜暖湿和阳光充足,耐水湿 B.主要分布在湖泊周围的淤泥沼泽C.为避免动物啃食长有膝状根 D.表皮为革质蜡质,树木四季常青18.导致美国东部南部沿岸的落羽杉大面积消失的原因可能是( )A.不合理采伐,生物多样性破坏 B.气候变暖,湿地盐度上升C.龙卷风频繁,落羽杉被风吹倒 D.降水增多,沼泽面积扩大【答案】17.A 18.B 【解析】17.根据“落羽杉原产于美国东南部的淡水沼泽地区,如今在美国东部、南部地区,一度繁盛的落羽杉林由于水质变化导致严重萎缩,科学家们正努力恢复落羽杉栖息地”可知,关于落羽杉树木喜暖湿和阳光充足,耐水湿,A对;主要分布在淡水沼泽地区,B错;膝状根,只生长在长期浸水的浅水中或近水的地方,而在排水好的平地或坡地则没有,图示区域排水不畅,为方便进行呼吸长有膝状根,C错;落羽杉是落叶乔木树种,到了冬季会落叶,属于落叶阔叶林,D错;故选A。18.根据“一度繁盛的落羽杉林由于水质变化导致严重萎缩”可知,是水质因素导致的,而气候变暖,湿地盐度上升会导致美国东部南部沿岸的落羽杉大面积消失,B对;不合理采伐,生物多样性破坏以及龙卷风频繁,落羽杉被风吹倒难以影响水质,AC错;降水增多,沼泽面积扩大则落羽杉面积也会增大,D错;故选B。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下图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分布图,其中①类型主要分布在宁夏南部山地。完成下面小题。19.图中①、②、③代表的植被类型分别是( )A.典型草原、草甸草原、荒漠草原 B.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C.草甸草原、荒漠草原、典型草原 D.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草甸草原20.与宁夏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呈负相关的是( )A.气温 B.水分 C.海拔 D.生物量【答案】19.B 20.A【解析】19.阅读①、②、③代表的植被类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可知,在不同土层深度中,①>②>③,宁夏南部山地的植被类型主要是森林、灌丛、草甸等,草甸草原相对于典型草原,土壤更为湿润,有机碳积累更多,①代表草甸草原,荒漠草原植被稀疏,土壤有机碳最低,所以③代表荒漠草原,②代表典型草原,B正确,ACD错误,故选B。20.从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气温逐渐升高,水分逐渐减少、生物量逐渐减小,土壤处有机碳逐渐减小,其中与宁夏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呈负相关的是气温,水分、生物量呈正相关,A正确,BD错误;海拔通过影响气温进而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呈正相关,C错误。故选A。冰碛土主要来自于冰川表面差异消融产生的碎屑物质、汇入冰川体系中的周围碎屑物及细粒粘土。图为冰碛土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灾害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影响同一冰川末端表面差异消融的主要因素是( )A.地质构造 B.地面反射 C.海拔高度 D.光照强度22.冰碛土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灾害过程是( )A.气温回升—冰碛物形成—流水侵蚀搬运、堆积 B.降水增多—水力侵蚀冰碛土—风力搬运、堆积C.地震发生—冰水沉积物增多—流水侵蚀、搬运 D.冻融风化—冰屑沉积物增多—冰川搬运、堆积【答案】21.B 22.A【解析】21.冰川消融主要受温度的影响,冰川末端表面地面反射存在差异,会影响冰川消融,地面反射强,吸收的太阳辐射少,温度低,消融漫,地面反射弱,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多,温度高,消融快,B正确;地质构造对温度影响较小,A错误;海拔高低、光照强弱会影响到地面温度,导致冰川末端表面消融存在差异,但由图可知,在冰川末端表面,其海拔高度、光照强度相同,因此二者不是末端表面差异消融的影响因素,CD错误。故选B。22.问题涉及冰川、流水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冰碛物:当冰川在运动过程中通过挖掘,磨蚀岩石,产生大量碎屑物,这些碎屑物进入冰川,被冻结在冰川底部,当冰川前进受阻时,这些被碎屑物并堆积下来成为冰碛物。在冰川末端的表面,是冰川和基岩过渡地带,基岩对太阳反射率远低于冰川,吸收太阳辐射多,温度高,冰川前端升温,冰川融化,冰碛物被释放出来,冰川融化增多,流水增加,流水携带着冰碛物,顺着沟道不断冲刷,形成泥石流,冰碛物被冲进河水,使河道排水不畅,堵塞河道,上游形成为堰塞湖,因此冰碛土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灾害过程是:气温回升—冰碛物形成—流水侵蚀搬运、堆积,A正确,排除BCD,故选A。强对流天气是指短时间内出现强降水、雷雨、龙卷风、冰雹等现象的灾害性天气。大气中有一定的水汽、上干冷下暖湿的垂直结构、上升运动是产生该天气的必要条件。每年3月前后,我国逐渐进入强对流天气的高发期。下图为2024年3月31日2时我国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3.每年3月前后我国逐渐进入强对流天气高发期的原因有( )① 春季气温回升快,冷暖空气频繁交汇 ② 锋面雨带已北上,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多③ 台风频繁登陆,提供水汽及上升动力 ④ 陆地低压逐渐增强,加剧水汽上升运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4.应对强对流天气的正确措施是( )A.室内人员应躲避在窗户边观察风雨 B.加固涝渍风险较高的农田排水设施C.户外人员应当就近躲避于地下通道 D.雷雨来临时迅速向临近开阔地转移【答案】 23.B 24.B【解析】23.春季气温回升快,对流增强,且冷暖空气频繁交汇,易形成锋面。同时,春季陆地随着气温回升,陆地低压逐渐增强,加剧水汽上升运动,强对流天气高发,①④正确。3月前后锋面雨带尚未北上,②错。台风登陆集中在7-11月,3月台风登陆很少,③错。故选B。24.室内人员应远离窗户,A错。对强对流天气降雨多且集中,对于涝渍风险较高的农田,应加固排水设施,B正确。户外人员应远离地下通道,C错。雷雨来临时应远离开阔的地方(旷野、露天停车场、运动场等),D错。故选B。图(a)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实习的观测点分布图,①-④为观测点编号。图(b)为该班某小组在其中一个观测点所做的记录卡片。完成下面小题。25.该地理小组的同学在该地区野外考察时,无法记录的信息最可能是( )A.该地区海拔、地势起伏状况 B.该地区地貌形状、岩石状况C.该地区的人口总量和经济状况 D.该地区所处的坡向、地面破碎情况【答案】25.C【解析】25.该地理小组的同学在该地区野外考察时,可以记录的信息是该地区海拔、地势起伏状况、该地区地貌形状、岩石状况和该地区所处的坡向、地面破碎情况等,ABD不符合题意。该地区的人口总量和经济状况不能在野外考察可以获得相关信息,需要汇总各地区各部门的数据才可以获得,C符合题意。故选C。第II卷(非选择题)二、解答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南美洲的卡西基亚雷河(以下简称“卡河”)是奥里诺科河(以下简称“奥河”)上游的一条汊河,经内格罗河流入亚马孙河(如图)。奥河在分汊口附近堆积有大量沉积物。自分汊口向下游方向,相比较而言,奥河河道宽而浅,卡河河道窄而深,卡河河床纵剖面坡度明显大于奥河。目前该分汊口上游约四分之一的来水流入到卡河,专家预测卡河未来将成为主要河道。(1)说明分汊口处堆积体的形成过程。(4分)(2)分析卡河未来可能成为主要河道的原因。(4分)(3)如果分汊口上游来水完全流入卡河,分析其对内格罗河流域自然环境的影响。(4分)【答案】(1)分汊口处奥河上游来水水量大,搬运能力强,携带大量的泥沙,在分汊口处受分水岭地形影响,水流速度减慢,泥沙沉积,形成堆积体。(4分)(2)卡河河道深而窄,河床纵剖面坡度大,河流流速快,溯源侵蚀能力强,易袭夺奥河上游;分汊口处奥河下游河道宽而浅,水流速度较慢,泥沙沉积,河床变高,分汊口堆积体也会不断变大,使得奥河河水下泄受阻,从而导致流入卡河的水量增加;随着卡河水量变大,侵蚀能力变强,河道会加深变宽,成为主要河道。(4分)(3)如果分汊口上游来水完全流入卡河,则卡河水量增加,卡河注入内格罗河,这使得内格罗河河流水量增加,流速变快,侵蚀搬运能力提高,流域内水文特征发生变化,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发育,水域面积增加,陆域面积减小,塑造新的地表形态;随着水文和地貌的发展变化,气候也会变得更加湿润,洪涝灾害也可能增加;水生生物增加,植被和土壤也会相应变化,最终导致自然环境统一演化。(4分)【详解】(1)堆积体的形成需要有泥沙来源以及泥沙能够沉积。由图文材料可推测,分汊口处奥河上游来水水量大,搬运能力强,携带大量的泥沙,为堆积体形成提供泥沙来源;在分汊口处受分水岭地形影响,水流受阻,速度减慢,其搬运的泥沙大量沉积,形成堆积体。(2)由材料可知,卡河河道深而窄,河床纵剖面坡度大,分汊口上游约四分之一的来水流入卡河,由此可推测,卡河流速快,溯源侵蚀能力强,易袭夺奥河上游,成为主要河道;材料提到,分汊口处奥河下游河道宽而浅,可推测其水流速度较慢,泥沙容易沉积,泥沙沉积使得河床变高,分汊口堆积体也会不断变大,使得奥河河水向下游排水受阻,从而导致流入卡河的水量增加;综上分析,随着卡河水量变大,流水的下切侵蚀和侧蚀会变强,河道会加深变宽,从而成为主要河道。(3)自然环境要素包括气候、地貌、水文、植被、土壤、岩石等要素,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会统一演化。如果分汊口上游来水完全流入卡河,则卡河水量增加,卡河注入内格罗河,这使得内格罗河河流水量增加,流速变快,侵蚀搬运能力提高,流域内河流水文特征先发生变化,随之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发育,地貌发生变化;河流水量增大会导致水域面积增加,陆域面积减小,从而塑造新的地表形态;随着水文和地貌的发展变化,气候也会变得更加湿润,河流下游地势低平地区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增加;水面扩大,水生生物增加,流域内植被和土壤也会相应变化,最终导致自然环境统一演化。2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2023年2~3月北半球中高纬大气环流异常,导致沙源地气候异常暖干。持续偏暖偏干对沙源地地表物质产生重要影响。沙尘强度、传输路径等又与天气系统密切相关。图1为2023年2~3月北半球部分区域海平面气压距平(相对于多年气压平均值的差值)图。图2示意2023年春季两次沙尘天气中部分城市日最高PM10质量浓度的变化(图2-a)和高、低压中心位置(均为当日17时)的变化(图2-b)。图1图2(1)根据海平面气压距平分布的主要特征,分析沙源地气候异常暖干的原因。(4分)(2)说明持续偏暖偏干对沙源地地表物质的影响。(4分)(3)据图2-a,指出与3月相比,4月沙尘传输强度和路径的特点,结合图2-b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4分)【答案】(1)欧亚大陆上空的大气环流异常,呈纬向带状分布;西伯利亚高压和东亚大槽偏弱,冷空气势力偏弱;蒙古国周边受高压异常控制,天气晴朗,降水稀少。(4分)(2)持续偏暖,加热地表温度,土壤失墒,土质疏松;气候偏暖,蒸发偏强,积雪覆盖低,土壤易干化、开裂,阻碍植被生长;持续偏暖和偏干造成沙源地沙砾干燥松散,为沙尘暴的发生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沙源条件。(4分)(3)特点:沙尘传输强度有所降低,路径由向东转变为向东和向东南方向。原因:3月蒙古高压气压值较高,势力较强,易形成超级沙尘暴,蒙古高压向东北方向移动,强沙尘暴侵袭我国东北地区;4月蒙古高压气压值下降,势力减弱,冷高压强度较弱,沙尘传输强度较之前有所下降,蒙古高压向东南方向移动,在弱冷空气的作用下,沙尘粒子进一步向东南南漂移。(4分)【详解】(1)从图中可以看到,沙源地位于蒙古附近,材料提及“2023年2~3月北半球中高纬大气环流异常”,图中可以看到欧亚大陆上空的大气环流异常,整体大气等压线呈纬向带状分布;图中可以看到,西伯利亚附近海平面气压距平值相对较低,导致西伯利亚高压和东亚大槽偏弱,冷空气势力偏弱,南下降温的力量弱;从图中可以看到,蒙古国周边受高压异常控制为主,天气晴朗,降水稀少,导致沙源地气候异常暖干。(2)持续偏暖的大气加热了地表土壤温度,引起土壤快速失墒,导致土质变得疏松;异常暖干天气,降水偏少,气候偏暖,蒸发偏强,导致地表基本无积雪覆盖,致使土壤干化、开裂,阻碍了植被返青和生长;持续偏暖和偏干的气候条件造成沙源地产生了大量干燥松散的沙砾,为沙尘暴的发生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沙源条件。(3)沙尘天气的起沙、传输和沉降等过程均与天气扰动密切相关。从图a中可以看到,3月蒙古高压气压值较高,此时其高压势力较强,加之气候暖干,地表松散物质多,易形成超级沙尘暴,同时从移动路径可以看到,蒙古高压向东北方向移动,强沙尘暴侵袭我国东北地区;从图a中可以看到,4月蒙古高压气压值下降,势力减弱,冷高压强度较弱,沙尘传输强度较之前有所下降,蒙古高压向东南方向移动,在弱冷空气的作用下,沙尘粒子进一步向东南南漂移。故与3月相比,4月沙尘传输强度有所降低,路径由向东转变为向东和向东南方向。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喜马拉雅山冰川广布,有“地表河塔与地下水塔”之称。雅鲁藏布江穿行于众多山脉之间,在东部发育了大峡谷(如图1所示)。大峡谷地区海拔从北部2910米降至南部出口仅155米,全长超过500公里,是季风水汽输送到青藏高原的主要通道。材料二:研究表明,图1中虚线框内因河流侵蚀差异使得南北两侧分水岭位置移动不同,该处流域面积未来将出现缩小趋势。材料三:图1为雅鲁藏布江流域示意图,图2为虚线框内河段两分水岭的地形与年降水量状况示意图。图1图2从水循环的角度,说明喜马拉雅山被称为“地表河塔与地下水塔”的原因。(4分)分析大峡谷地区成为青藏高原最大水汽输送通道的有利地形条件。(4分)补全虚线框内雅鲁藏布江流域边界,并结合图2信息,论证虚线框内河段流域面积未来缩小的趋势。(4分)【答案】(1) 高山地形对季风水汽抬升,降水丰富;山岳冰川广布,储存固态水源(冰雪融水多);发育众多河流形成地表径流,向河流下游输水;地表水经断裂带下渗形成地下水,向海拔低处的含水层输送。 (4分) (2) 大峡谷地区总体海拔较低,对水汽阻挡弱;峡谷纵深长、谷口宽度大,利于水汽深入青藏高原;谷口朝向西南,形成季风水汽通道;峡谷段自南向北地势升高,利于水汽逐步深入。 (4分) (3) 喜马拉雅分水岭南侧比北侧降水较多,落差较大,河流溯源侵蚀更强,分水岭向北迁移速度更快;冈底斯山分水岭南、北侧降水与落差的差异较小,河流溯源侵蚀弱,分水岭北移速度较慢或位置稳定;喜马拉雅分水岭北移逐渐靠近冈底斯山分水岭,导致流域面积缩小。(4分)【详解】(1) 水循环涉及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等环节。喜马拉雅山地处湿润西南季风的迎风坡,水汽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降水丰富;喜马拉雅山脉海拔高,气温低,冰川发育广,冰雪融水多;冰川融水丰富,发育众多河流形成地表径流,向河流下游输水;地表水经断裂带下渗形成地下水,向海拔低处的含水层输送,地下径流丰富,故喜马拉雅山被称为“地表河塔与地下水塔”。(2)大峡谷地区相对青藏高原其他地区海拔较低,对水汽阻挡作用弱,利于水汽深入;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谷口宽广,能接收更多的水汽进入,利于水汽深入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的谷口朝向西南,而带来水汽的大气环流是西南季风,易形成季风水汽通道;峡谷段自南向北地势升高,利于西南季风带来的水汽逐步深入。(3) 上游流域面积狭小,流域的边界应该大致位于不同水系河源区域的中间,再连接东侧的河源边界即可发出图中虚线框中的流域边界。喜马拉雅分水岭的南侧地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北坡位于背风坡,南侧比北侧降水多,且南侧落差更大,南侧流量大流速快,河流溯源侵蚀更强,分水岭向北迁移速度更快;据图示可知冈底斯山分水岭南、北侧降水与落差的差异相对较小,河流径流量、流速差异较小,河流溯源侵蚀相对较弱,分水岭北移速度较慢或位置稳定;两地溯源侵蚀的速度不同,喜马拉雅分水岭北移逐渐靠近冈底斯山分水岭,导致流域面积缩小。2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霍尔木兹海峡连接波斯湾和阿曼湾。霍尔木兹海峡海水运动受密度流的影响,海峡西侧海域海水水位较低,东侧海域海水水位较高,从而导致海水流动。波斯湾水体更新缓慢,且波斯湾表层和深层之间海水交换不畅。下图示意霍尔木兹海峡两侧夏季某月表层海水平均等温线分布,该月26°N以北主要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以南受信风控制。(1)指出霍尔木兹海峡表层海水运动方向,并说明理由。(3分)(2)简述波斯湾水体更新缓慢的原因。(3分)(3)该月阿曼湾北部沿岸表层海水温度较低,试做出合理解释。(3分)(4)根据水温分布,说明该月阿曼湾北部沿岸海水运动对鱼类资源的有利影响。(3分)【答案】(1)表层海水自阿曼湾流向波斯湾。理由:波斯湾全年高温,干旱少雨,蒸发旺盛,水位较低,阿曼湾海水从表层流入波斯湾。(3分)(2)波斯湾海域较封闭,与外界交换困难;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时间长,风速小,海水运动较慢;周边气候干燥,降水少,陆上径流汇入少。(3分)(3)该月阿曼湾北部沿岸受东北信风控制,为离岸风,表层海水被驱散,深层冷海水上泛降温,阿曼湾表层海水温度较低。(3分)(4)多上升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大量繁衍,鱼类饵料丰富;扩大海水温差范围,满足更多鱼类生存的需求,丰富鱼类资源的种类。(3分)【详解】(1)由材料可知,海峡西侧海域海水水位较低,东侧海域海水水位较高,受重力表层海水由海峡东侧的阿曼湾流入海峡西侧的波斯湾。由所学可知,波斯湾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气候干燥,降水少,蒸发旺盛,陆地上又缺乏入海径流,海水盐度高,密度大,水位较低,故阿曼湾海水从表层流入波斯湾。(2)海水更新缓慢的原因可以从海域形态、海水运动、陆上径流等方面分析。据图示信息可知波斯湾海域较封闭,仅通过霍尔木兹海峡与外界海水交换较少,交换困难;当地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时间长,风速小,海水运动较慢,流动性差;周边气候干燥,降水少,陆上径流汇入少。(3)读图可知,阿曼湾北部大约在26°N。由材料“该月26°N以北主要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以南受信风控制”可知,阿曼湾北部沿岸受东北信风控制,东北信风在此处为离岸风,表层海水被吹离,深层冷海水上泛补偿,受冷海水降温影响,阿曼湾北部表层海水温度较低。(4)据上题分析得知该月盛行上升补偿流,海底营养盐上泛,导致海洋上部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饵料丰富,吸引鱼群聚集;随着冷海水的进一步上泛,扩大了海水温差范围,冷海水面积扩大,满足更多鱼类生存的需求,丰富鱼类资源的种类。
高一地理上学期同步精品课堂(中图版2019必修一)必修第一册总复习与测试 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2023年9月23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拉开帷幕,作为首届“碳中和”亚运会,采用了100%绿色电能供应。绿电主要来自青海等地的光伏发电,以及浙江省内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图为青海省光伏发电场景。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关于太阳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恒星 B.内部不断发生核裂变C.太阳辐射全部到达地球 D.属于行星2.光伏发电作为绿色电能,反映出太阳辐射能的特点是( )A.获取方式简单 B.取之不尽,用之不竭C.清洁无污染 D.发电量不稳定【答案】1.A 2.C【解析】1.太阳能够自发光发热,属于恒星,A正确,D错误;太阳内部不断发生核聚变反应,B错误;太阳辐射只有22亿分之一到达地球,C错误。故选A。2.作为首届“碳中和”亚运会,采用绿电,有利于减少煤炭等发电方式产生的碳排放而导致的大气污染,可知太阳能发电清洁无污染,C正确;太阳能利用技术难度较大,A错误;“绿色电能”没有反映出太阳辐射能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B错误;没有反映太阳辐射能发电量不稳定的特点,D错误。故选C。近年来,世界新增油气储量60%来自深部地层,深层、超深层已经成为我国油气重大发现的主阵地。“深地一号”跃进3-3XC井,位于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井深达到9432米。工程采用“超深大位移钻井技术”,先垂直下钻,再进行水平钻进,成功开采了3公里以外塔里木河上游胡杨林下7000米的超深层油气资源。跃进3-3XC井的成功钻探再次证明中国深地系列技术已跨入世界前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与开采浅层油气资源相比,超深层油气开发面临的最大困难是( )A.地下深层岩性坚硬稳定 B.软流层的高温低压环境C.深层石油难以精准定位 D.过量开采引发地震灾害4.该工程采用“大位移”钻井技术开采油气资源的主要原因是( )A.保护当地生态 B.降低开发成本 C.提高开采技术 D.获取更多资源【答案】3.C 4.A 【解析】3.据材料“工程采用“超深大位移钻井技术”,先垂直下钻,再进行水平钻进,成功开采了3公里以外塔里木河上游胡杨林下7000米的超深层油气资源”可知,与开采浅层油气资源相比,超深层油气开发先垂直下钻,在进行水平钻井,故深层石油难以精准定位,C正确;地下深层岩性不一定比地表岩性坚硬稳定,A错误;地壳的平均厚度是17千米,陆地地区更厚,井深仅达9432米,到不了软流层,B错误;过度开采地下油气资源都可能引发地面沉降、地震等地质灾害,与浅层开采或超深层开采方式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4.据材料“工程开采的是塔里木河上游胡杨林下7000米的超深层油气资源”,采用“先垂直下钻,再进行水平钻进”的钻井技术,而不是在胡杨林直接垂直钻井,是为了保护河源和森林,保护当地生态环境,A正确;采用“大位移”钻井技术可能增加开采成本;不能提高开采技术;也不能获取更多资源,BCD错误。故选A。下图示意生物出现以来,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氧气含量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古生代中、后期( )A.出现最原始的生物 B.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C.氧气含量迅速上升 D.二氧化碳含量波动下降6.地球上生物出现以后( )A.O2的含量先升高,后降低 B.CO2的含量呈波动性上升C.植物的进化与O2含量成正相关 D.寒武纪时O2含量达到顶峰【答案】5.D 6.C【解析】5.古生代中期是鱼类,后期是两栖动物,A、B错误; 古生代中期主要植物是陆上孢子植物(如蕨类植物),氧气含量变化不大,二氧化碳含量波动下降,C错误,D正确。故选D。6.由图可知,地球上生物出现以后氧气的含量上升,A错误;二氧化碳的含量先上升后下降,B错误;植物的进化与O2含量成正相关,C正确;O2含量在大约距今5亿年后基本稳定,D错误。故选C。依据冲积扇所在的环境条件差异,将冲积扇分为“旱扇”和“湿扇”两类。“湿扇”(图1)分布于湿润区,扇上河流常年存在,搬运能力稳定长久。“旱扇”(图2)是短暂洪水带来的暂时性河流造就的,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我国天山北麓“旱扇”较多,在天山持续抬升过程中,天山北麓“旱扇”面积不断变大。图3为冲积扇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7.随着天山持续抬升,天山北麓先后形成的“旱扇”扇端距离山麓的远近关系是( )A.先形成的扇端距离天山山麓近 B.后形成的扇端距离天山山麓近C.与先后顺序无关,距离相等 D.受径流大小影响,无法判断8.乘坐热气球翱翔冲积扇上空,观察“旱扇”比“湿扇”更清晰且结构更完整是因为( )① 旱扇地处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晴天多,能见度高② 旱扇地表植被相对于“湿扇”较少③ “旱扇”形成后受到的流水侵蚀作用强,沟壑纵横,更容易观察④ 旱扇地区人口密度小,生产力水平不高,人类活动改造强度小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7.A 8.C【解析】7.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天山北麓先后形成的“旱扇”是短暂洪水带来的暂时性河流造就的,这些冲积扇面积较小,扇缘距离山麓较近,A正确,排除BCD。故选A8.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旱扇”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晴天多,大气能见度高,方便观察,①正确;“旱扇”的植被较“湿扇”少,地表植被遮挡少,更容易观察,②正确;“旱扇”是短暂洪水带来的暂时性河流造就的,流水作用较弱,③错误;西北内陆地区人口少,经济活动少,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下,更有利于保护冲积扇形态,④正确。综上所述,C正确,排除ABD,故选C。2024年4月30日17时46分,神舟十七乘务组完成半年的太空出差,成功返回地球家园。上图为航天员对天和核心舱太阳翼进行维修工作的照片。完成下面小题。9.航天员出仓后看到地球是蓝色的,这主要是因为( )① 地球表面七分是海洋 ② 蓝紫色光容易被散射③ 太阳辐射波长比较短 ④ 蓝紫色光容易被吸收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0.神舟十七载人飞船返回地面的过程中,经历了轨返分离——推返分离——开伞——着陆等环节,推测飞船的开伞环节位于( )A.高层大气 B.电离层 C.平流层 D.对流层【答案】9.A 10.D【解析】9.地球表面以海洋为主,海洋反射、散射蓝紫色光,所以看到的地球多是蓝色的,①正确;由于地球的高空大气选择散射太阳辐射中的蓝紫色光,从而导致地球的天空是蓝色的,②正确;太阳辐射波长较短及蓝紫色光容易被(臭氧)吸收,与天空是蓝色的没有关系,③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10.由已学可知,大气层由外向内依次是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结合材料“经历了轨返分离——推返分离——开伞——着陆等环节”可知,推测飞船的开伞环节位于对流层,对流层大气密度大,阻力大,加上多上升气流,可以减缓张开的降落伞下降速度,有利于飞船平安着陆,D正确;高层大气、电离层、平流层距离地面远,开伞作用不大,ABC错误。故选D。如图为我国某地面观测站(47°06'N,87°58'E),海拔561m)某月1日前后连续4天太阳辐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地面长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的通量逐小时观测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图中甲、乙、丙三条曲线依次表示( )A.地面长波辐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B.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C.大气逆辐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地面长波辐射D.大气逆辐射、地面长波辐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12.观测期间该地( )① 第1天晴朗无云 ② 第2天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量最大③ 第3天比第4天大气透明度低 ④ 可能经历了降水过程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11.B 12.D 【解析】11.结合所学知识,阅读图文材料可知,该地面观测站所示经纬度显示为我国新疆地区,图中显示太阳辐射在四天中白天出现,夜晚几乎为0,而地面反射太阳辐射需要太阳辐射,夜晚也不会出现,因此图中丙为地面反射太阳辐射,故AC错误;大气逆辐射是大气通过吸收地面辐射增温后辐射的,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射向宇宙空间的地面辐射,推测大气逆辐射小于地面长波辐射,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大于乙,因此甲为地面长波辐射,乙为大气逆辐射,B正确,C错误。答案选择B。 12.结合所学知识,阅读图文材料和上题结论可知,图中显示期间,第一天出现大气逆辐射,因此有云层出现,不是晴朗无云,故①错误;第2天是四天中太阳辐射最弱的一天,因此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量小,故②错误;第3天太阳辐射小于第4天,说明第3天云层较厚,大气削弱作用强,大气透明度低,而第4天太阳辐射强烈,说明云层薄,大气透明度高,故③正确;四天中,第2、3两天太阳能辐射弱,说明大气削弱作用强,云层较厚,可能为阴雨天气,因此可能经历降水过程,故④正确。正确的有③和④,答案选择D。 土壤水分转化是联系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的重要环节。某科研小组进行人工降雨实验,测量降雨前后土壤体积含水率随时间的变化过程:降雨情景相同,土壤质地相同,在30°的坡地上设置覆盖石子、裸地两种情况,土壤体积含水率的测量深度分别为 30 厘米、60 厘米和 100 厘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图b中曲线Ⅱ和Ⅲ没有明显变化,表明( )A.降雨最大 B.地表产流多C.土壤水分饱和 D.雨水下渗多14.相对于裸地,坡地上覆盖石子有利于增加 ( )① 地表径流 ② 地下径流 ③ 土壤水分 ④ 蒸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13.B 14.C【解析】 13.从图b中可以看出,I曲线变化明显,降雨后土壤含水量上升明显,说明其为测量深度30厘米的土壤体积含水率,曲线Ⅱ和Ⅲ为测量60厘米和100厘米的土壤体积含水率,Ⅱ和Ⅲ在降雨后没有明显变化,说明裸地下渗量小,地下径流少,地表产流多,对土壤深处的土壤含水率影响不大,B正确,CD错误;图b中曲线I、Ⅱ和Ⅲ是同时进行人工降雨实验,降水量一致,A错误。故选B。14.相对于裸地,坡地上覆盖石子降水后下渗增加,因此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加,土壤水分增加,②③正确,①错误;与裸地相比,在坡地上覆盖石子使得土壤上有覆盖物,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④错误,综上所述,C项的②③正确,ABD错误。故选C。海洋浮游植物密度的空间分布与海水性质、营养盐等环境因子密切相关。远岸海域浮游植物密度受陆地影响较小。如图示意孟加拉湾及其周边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 下列月份中,M区域浮游植物密度最高的是(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16. 与7—8月相比,12月至次年1月N区域海水盐度较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蒸发 B. 降水 C. 径流 D. 洋流【答案】15. C 16. B【解析】15.根据图示信息可知,M区域位于北印度洋海域,夏季该地盛行西南季风,该海域为离岸风,形成离岸流,底层营养盐类上泛,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繁殖,浮游生物密度较高,7月为北半球夏季,M区域浮游植物密度最高,C正确;1月、4月、10月该海域上升流不强,营养物质较少,浮游生物密度较小,ABD错误。所以选C。16.根据图示信息可知,N区域纬度位置较低,12月至次年1月气压带风带南移,该海域受信风带控制,降水较少,海水盐度较高,B正确;该海域纬度位置较低,水温较高,蒸发量较大,蒸发不是影响海水盐度出现季节差异的主要因素,A错误;N区域附近岛屿较小,径流补给量较小,C错误;该海域纬度位置较低,海水温度较高,洋流的性质影响海水温度进而影响蒸发量,不是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D错误。所以选B。落羽杉原产于美国东南部的淡水沼泽地区,如今在美国东部、南部地区,一度繁盛的落羽杉林由于水质变化导致严重萎缩,科学家们正努力恢复落羽杉栖息地。图1为美国本土落羽杉林分布图,图2为落羽杉膝状根。完成下面小题。17.以下关于落羽杉树木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A.喜暖湿和阳光充足,耐水湿 B.主要分布在湖泊周围的淤泥沼泽C.为避免动物啃食长有膝状根 D.表皮为革质蜡质,树木四季常青18.导致美国东部南部沿岸的落羽杉大面积消失的原因可能是( )A.不合理采伐,生物多样性破坏 B.气候变暖,湿地盐度上升C.龙卷风频繁,落羽杉被风吹倒 D.降水增多,沼泽面积扩大【答案】17.A 18.B 【解析】17.根据“落羽杉原产于美国东南部的淡水沼泽地区,如今在美国东部、南部地区,一度繁盛的落羽杉林由于水质变化导致严重萎缩,科学家们正努力恢复落羽杉栖息地”可知,关于落羽杉树木喜暖湿和阳光充足,耐水湿,A对;主要分布在淡水沼泽地区,B错;膝状根,只生长在长期浸水的浅水中或近水的地方,而在排水好的平地或坡地则没有,图示区域排水不畅,为方便进行呼吸长有膝状根,C错;落羽杉是落叶乔木树种,到了冬季会落叶,属于落叶阔叶林,D错;故选A。18.根据“一度繁盛的落羽杉林由于水质变化导致严重萎缩”可知,是水质因素导致的,而气候变暖,湿地盐度上升会导致美国东部南部沿岸的落羽杉大面积消失,B对;不合理采伐,生物多样性破坏以及龙卷风频繁,落羽杉被风吹倒难以影响水质,AC错;降水增多,沼泽面积扩大则落羽杉面积也会增大,D错;故选B。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下图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分布图,其中①类型主要分布在宁夏南部山地。完成下面小题。19.图中①、②、③代表的植被类型分别是( )A.典型草原、草甸草原、荒漠草原 B.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C.草甸草原、荒漠草原、典型草原 D.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草甸草原20.与宁夏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呈负相关的是( )A.气温 B.水分 C.海拔 D.生物量【答案】19.B 20.A【解析】19.阅读①、②、③代表的植被类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可知,在不同土层深度中,①>②>③,宁夏南部山地的植被类型主要是森林、灌丛、草甸等,草甸草原相对于典型草原,土壤更为湿润,有机碳积累更多,①代表草甸草原,荒漠草原植被稀疏,土壤有机碳最低,所以③代表荒漠草原,②代表典型草原,B正确,ACD错误,故选B。20.从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气温逐渐升高,水分逐渐减少、生物量逐渐减小,土壤处有机碳逐渐减小,其中与宁夏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呈负相关的是气温,水分、生物量呈正相关,A正确,BD错误;海拔通过影响气温进而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呈正相关,C错误。故选A。冰碛土主要来自于冰川表面差异消融产生的碎屑物质、汇入冰川体系中的周围碎屑物及细粒粘土。图为冰碛土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灾害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影响同一冰川末端表面差异消融的主要因素是( )A.地质构造 B.地面反射 C.海拔高度 D.光照强度22.冰碛土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灾害过程是( )A.气温回升—冰碛物形成—流水侵蚀搬运、堆积 B.降水增多—水力侵蚀冰碛土—风力搬运、堆积C.地震发生—冰水沉积物增多—流水侵蚀、搬运 D.冻融风化—冰屑沉积物增多—冰川搬运、堆积【答案】21.B 22.A【解析】21.冰川消融主要受温度的影响,冰川末端表面地面反射存在差异,会影响冰川消融,地面反射强,吸收的太阳辐射少,温度低,消融漫,地面反射弱,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多,温度高,消融快,B正确;地质构造对温度影响较小,A错误;海拔高低、光照强弱会影响到地面温度,导致冰川末端表面消融存在差异,但由图可知,在冰川末端表面,其海拔高度、光照强度相同,因此二者不是末端表面差异消融的影响因素,CD错误。故选B。22.问题涉及冰川、流水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冰碛物:当冰川在运动过程中通过挖掘,磨蚀岩石,产生大量碎屑物,这些碎屑物进入冰川,被冻结在冰川底部,当冰川前进受阻时,这些被碎屑物并堆积下来成为冰碛物。在冰川末端的表面,是冰川和基岩过渡地带,基岩对太阳反射率远低于冰川,吸收太阳辐射多,温度高,冰川前端升温,冰川融化,冰碛物被释放出来,冰川融化增多,流水增加,流水携带着冰碛物,顺着沟道不断冲刷,形成泥石流,冰碛物被冲进河水,使河道排水不畅,堵塞河道,上游形成为堰塞湖,因此冰碛土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灾害过程是:气温回升—冰碛物形成—流水侵蚀搬运、堆积,A正确,排除BCD,故选A。强对流天气是指短时间内出现强降水、雷雨、龙卷风、冰雹等现象的灾害性天气。大气中有一定的水汽、上干冷下暖湿的垂直结构、上升运动是产生该天气的必要条件。每年3月前后,我国逐渐进入强对流天气的高发期。下图为2024年3月31日2时我国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3.每年3月前后我国逐渐进入强对流天气高发期的原因有( )① 春季气温回升快,冷暖空气频繁交汇 ② 锋面雨带已北上,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多③ 台风频繁登陆,提供水汽及上升动力 ④ 陆地低压逐渐增强,加剧水汽上升运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4.应对强对流天气的正确措施是( )A.室内人员应躲避在窗户边观察风雨 B.加固涝渍风险较高的农田排水设施C.户外人员应当就近躲避于地下通道 D.雷雨来临时迅速向临近开阔地转移【答案】 23.B 24.B【解析】23.春季气温回升快,对流增强,且冷暖空气频繁交汇,易形成锋面。同时,春季陆地随着气温回升,陆地低压逐渐增强,加剧水汽上升运动,强对流天气高发,①④正确。3月前后锋面雨带尚未北上,②错。台风登陆集中在7-11月,3月台风登陆很少,③错。故选B。24.室内人员应远离窗户,A错。对强对流天气降雨多且集中,对于涝渍风险较高的农田,应加固排水设施,B正确。户外人员应远离地下通道,C错。雷雨来临时应远离开阔的地方(旷野、露天停车场、运动场等),D错。故选B。图(a)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实习的观测点分布图,①-④为观测点编号。图(b)为该班某小组在其中一个观测点所做的记录卡片。完成下面小题。25.该地理小组的同学在该地区野外考察时,无法记录的信息最可能是( )A.该地区海拔、地势起伏状况 B.该地区地貌形状、岩石状况C.该地区的人口总量和经济状况 D.该地区所处的坡向、地面破碎情况【答案】25.C【解析】25.该地理小组的同学在该地区野外考察时,可以记录的信息是该地区海拔、地势起伏状况、该地区地貌形状、岩石状况和该地区所处的坡向、地面破碎情况等,ABD不符合题意。该地区的人口总量和经济状况不能在野外考察可以获得相关信息,需要汇总各地区各部门的数据才可以获得,C符合题意。故选C。第II卷(非选择题)二、解答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南美洲的卡西基亚雷河(以下简称“卡河”)是奥里诺科河(以下简称“奥河”)上游的一条汊河,经内格罗河流入亚马孙河(如图)。奥河在分汊口附近堆积有大量沉积物。自分汊口向下游方向,相比较而言,奥河河道宽而浅,卡河河道窄而深,卡河河床纵剖面坡度明显大于奥河。目前该分汊口上游约四分之一的来水流入到卡河,专家预测卡河未来将成为主要河道。(1)说明分汊口处堆积体的形成过程。(4分)(2)分析卡河未来可能成为主要河道的原因。(4分)(3)如果分汊口上游来水完全流入卡河,分析其对内格罗河流域自然环境的影响。(4分)【答案】(1)分汊口处奥河上游来水水量大,搬运能力强,携带大量的泥沙,在分汊口处受分水岭地形影响,水流速度减慢,泥沙沉积,形成堆积体。(4分)(2)卡河河道深而窄,河床纵剖面坡度大,河流流速快,溯源侵蚀能力强,易袭夺奥河上游;分汊口处奥河下游河道宽而浅,水流速度较慢,泥沙沉积,河床变高,分汊口堆积体也会不断变大,使得奥河河水下泄受阻,从而导致流入卡河的水量增加;随着卡河水量变大,侵蚀能力变强,河道会加深变宽,成为主要河道。(4分)(3)如果分汊口上游来水完全流入卡河,则卡河水量增加,卡河注入内格罗河,这使得内格罗河河流水量增加,流速变快,侵蚀搬运能力提高,流域内水文特征发生变化,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发育,水域面积增加,陆域面积减小,塑造新的地表形态;随着水文和地貌的发展变化,气候也会变得更加湿润,洪涝灾害也可能增加;水生生物增加,植被和土壤也会相应变化,最终导致自然环境统一演化。(4分)【详解】(1)堆积体的形成需要有泥沙来源以及泥沙能够沉积。由图文材料可推测,分汊口处奥河上游来水水量大,搬运能力强,携带大量的泥沙,为堆积体形成提供泥沙来源;在分汊口处受分水岭地形影响,水流受阻,速度减慢,其搬运的泥沙大量沉积,形成堆积体。(2)由材料可知,卡河河道深而窄,河床纵剖面坡度大,分汊口上游约四分之一的来水流入卡河,由此可推测,卡河流速快,溯源侵蚀能力强,易袭夺奥河上游,成为主要河道;材料提到,分汊口处奥河下游河道宽而浅,可推测其水流速度较慢,泥沙容易沉积,泥沙沉积使得河床变高,分汊口堆积体也会不断变大,使得奥河河水向下游排水受阻,从而导致流入卡河的水量增加;综上分析,随着卡河水量变大,流水的下切侵蚀和侧蚀会变强,河道会加深变宽,从而成为主要河道。(3)自然环境要素包括气候、地貌、水文、植被、土壤、岩石等要素,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会统一演化。如果分汊口上游来水完全流入卡河,则卡河水量增加,卡河注入内格罗河,这使得内格罗河河流水量增加,流速变快,侵蚀搬运能力提高,流域内河流水文特征先发生变化,随之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发育,地貌发生变化;河流水量增大会导致水域面积增加,陆域面积减小,从而塑造新的地表形态;随着水文和地貌的发展变化,气候也会变得更加湿润,河流下游地势低平地区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增加;水面扩大,水生生物增加,流域内植被和土壤也会相应变化,最终导致自然环境统一演化。2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2023年2~3月北半球中高纬大气环流异常,导致沙源地气候异常暖干。持续偏暖偏干对沙源地地表物质产生重要影响。沙尘强度、传输路径等又与天气系统密切相关。图1为2023年2~3月北半球部分区域海平面气压距平(相对于多年气压平均值的差值)图。图2示意2023年春季两次沙尘天气中部分城市日最高PM10质量浓度的变化(图2-a)和高、低压中心位置(均为当日17时)的变化(图2-b)。图1图2(1)根据海平面气压距平分布的主要特征,分析沙源地气候异常暖干的原因。(4分)(2)说明持续偏暖偏干对沙源地地表物质的影响。(4分)(3)据图2-a,指出与3月相比,4月沙尘传输强度和路径的特点,结合图2-b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4分)【答案】(1)欧亚大陆上空的大气环流异常,呈纬向带状分布;西伯利亚高压和东亚大槽偏弱,冷空气势力偏弱;蒙古国周边受高压异常控制,天气晴朗,降水稀少。(4分)(2)持续偏暖,加热地表温度,土壤失墒,土质疏松;气候偏暖,蒸发偏强,积雪覆盖低,土壤易干化、开裂,阻碍植被生长;持续偏暖和偏干造成沙源地沙砾干燥松散,为沙尘暴的发生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沙源条件。(4分)(3)特点:沙尘传输强度有所降低,路径由向东转变为向东和向东南方向。原因:3月蒙古高压气压值较高,势力较强,易形成超级沙尘暴,蒙古高压向东北方向移动,强沙尘暴侵袭我国东北地区;4月蒙古高压气压值下降,势力减弱,冷高压强度较弱,沙尘传输强度较之前有所下降,蒙古高压向东南方向移动,在弱冷空气的作用下,沙尘粒子进一步向东南南漂移。(4分)【详解】(1)从图中可以看到,沙源地位于蒙古附近,材料提及“2023年2~3月北半球中高纬大气环流异常”,图中可以看到欧亚大陆上空的大气环流异常,整体大气等压线呈纬向带状分布;图中可以看到,西伯利亚附近海平面气压距平值相对较低,导致西伯利亚高压和东亚大槽偏弱,冷空气势力偏弱,南下降温的力量弱;从图中可以看到,蒙古国周边受高压异常控制为主,天气晴朗,降水稀少,导致沙源地气候异常暖干。(2)持续偏暖的大气加热了地表土壤温度,引起土壤快速失墒,导致土质变得疏松;异常暖干天气,降水偏少,气候偏暖,蒸发偏强,导致地表基本无积雪覆盖,致使土壤干化、开裂,阻碍了植被返青和生长;持续偏暖和偏干的气候条件造成沙源地产生了大量干燥松散的沙砾,为沙尘暴的发生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沙源条件。(3)沙尘天气的起沙、传输和沉降等过程均与天气扰动密切相关。从图a中可以看到,3月蒙古高压气压值较高,此时其高压势力较强,加之气候暖干,地表松散物质多,易形成超级沙尘暴,同时从移动路径可以看到,蒙古高压向东北方向移动,强沙尘暴侵袭我国东北地区;从图a中可以看到,4月蒙古高压气压值下降,势力减弱,冷高压强度较弱,沙尘传输强度较之前有所下降,蒙古高压向东南方向移动,在弱冷空气的作用下,沙尘粒子进一步向东南南漂移。故与3月相比,4月沙尘传输强度有所降低,路径由向东转变为向东和向东南方向。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喜马拉雅山冰川广布,有“地表河塔与地下水塔”之称。雅鲁藏布江穿行于众多山脉之间,在东部发育了大峡谷(如图1所示)。大峡谷地区海拔从北部2910米降至南部出口仅155米,全长超过500公里,是季风水汽输送到青藏高原的主要通道。材料二:研究表明,图1中虚线框内因河流侵蚀差异使得南北两侧分水岭位置移动不同,该处流域面积未来将出现缩小趋势。材料三:图1为雅鲁藏布江流域示意图,图2为虚线框内河段两分水岭的地形与年降水量状况示意图。图1图2从水循环的角度,说明喜马拉雅山被称为“地表河塔与地下水塔”的原因。(4分)分析大峡谷地区成为青藏高原最大水汽输送通道的有利地形条件。(4分)补全虚线框内雅鲁藏布江流域边界,并结合图2信息,论证虚线框内河段流域面积未来缩小的趋势。(4分)【答案】(1) 高山地形对季风水汽抬升,降水丰富;山岳冰川广布,储存固态水源(冰雪融水多);发育众多河流形成地表径流,向河流下游输水;地表水经断裂带下渗形成地下水,向海拔低处的含水层输送。 (4分) (2) 大峡谷地区总体海拔较低,对水汽阻挡弱;峡谷纵深长、谷口宽度大,利于水汽深入青藏高原;谷口朝向西南,形成季风水汽通道;峡谷段自南向北地势升高,利于水汽逐步深入。 (4分) (3) 喜马拉雅分水岭南侧比北侧降水较多,落差较大,河流溯源侵蚀更强,分水岭向北迁移速度更快;冈底斯山分水岭南、北侧降水与落差的差异较小,河流溯源侵蚀弱,分水岭北移速度较慢或位置稳定;喜马拉雅分水岭北移逐渐靠近冈底斯山分水岭,导致流域面积缩小。(4分)【详解】(1) 水循环涉及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等环节。喜马拉雅山地处湿润西南季风的迎风坡,水汽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降水丰富;喜马拉雅山脉海拔高,气温低,冰川发育广,冰雪融水多;冰川融水丰富,发育众多河流形成地表径流,向河流下游输水;地表水经断裂带下渗形成地下水,向海拔低处的含水层输送,地下径流丰富,故喜马拉雅山被称为“地表河塔与地下水塔”。(2)大峡谷地区相对青藏高原其他地区海拔较低,对水汽阻挡作用弱,利于水汽深入;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谷口宽广,能接收更多的水汽进入,利于水汽深入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的谷口朝向西南,而带来水汽的大气环流是西南季风,易形成季风水汽通道;峡谷段自南向北地势升高,利于西南季风带来的水汽逐步深入。(3) 上游流域面积狭小,流域的边界应该大致位于不同水系河源区域的中间,再连接东侧的河源边界即可发出图中虚线框中的流域边界。喜马拉雅分水岭的南侧地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北坡位于背风坡,南侧比北侧降水多,且南侧落差更大,南侧流量大流速快,河流溯源侵蚀更强,分水岭向北迁移速度更快;据图示可知冈底斯山分水岭南、北侧降水与落差的差异相对较小,河流径流量、流速差异较小,河流溯源侵蚀相对较弱,分水岭北移速度较慢或位置稳定;两地溯源侵蚀的速度不同,喜马拉雅分水岭北移逐渐靠近冈底斯山分水岭,导致流域面积缩小。2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霍尔木兹海峡连接波斯湾和阿曼湾。霍尔木兹海峡海水运动受密度流的影响,海峡西侧海域海水水位较低,东侧海域海水水位较高,从而导致海水流动。波斯湾水体更新缓慢,且波斯湾表层和深层之间海水交换不畅。下图示意霍尔木兹海峡两侧夏季某月表层海水平均等温线分布,该月26°N以北主要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以南受信风控制。(1)指出霍尔木兹海峡表层海水运动方向,并说明理由。(3分)(2)简述波斯湾水体更新缓慢的原因。(3分)(3)该月阿曼湾北部沿岸表层海水温度较低,试做出合理解释。(3分)(4)根据水温分布,说明该月阿曼湾北部沿岸海水运动对鱼类资源的有利影响。(3分)【答案】(1)表层海水自阿曼湾流向波斯湾。理由:波斯湾全年高温,干旱少雨,蒸发旺盛,水位较低,阿曼湾海水从表层流入波斯湾。(3分)(2)波斯湾海域较封闭,与外界交换困难;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时间长,风速小,海水运动较慢;周边气候干燥,降水少,陆上径流汇入少。(3分)(3)该月阿曼湾北部沿岸受东北信风控制,为离岸风,表层海水被驱散,深层冷海水上泛降温,阿曼湾表层海水温度较低。(3分)(4)多上升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大量繁衍,鱼类饵料丰富;扩大海水温差范围,满足更多鱼类生存的需求,丰富鱼类资源的种类。(3分)【详解】(1)由材料可知,海峡西侧海域海水水位较低,东侧海域海水水位较高,受重力表层海水由海峡东侧的阿曼湾流入海峡西侧的波斯湾。由所学可知,波斯湾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气候干燥,降水少,蒸发旺盛,陆地上又缺乏入海径流,海水盐度高,密度大,水位较低,故阿曼湾海水从表层流入波斯湾。(2)海水更新缓慢的原因可以从海域形态、海水运动、陆上径流等方面分析。据图示信息可知波斯湾海域较封闭,仅通过霍尔木兹海峡与外界海水交换较少,交换困难;当地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时间长,风速小,海水运动较慢,流动性差;周边气候干燥,降水少,陆上径流汇入少。(3)读图可知,阿曼湾北部大约在26°N。由材料“该月26°N以北主要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以南受信风控制”可知,阿曼湾北部沿岸受东北信风控制,东北信风在此处为离岸风,表层海水被吹离,深层冷海水上泛补偿,受冷海水降温影响,阿曼湾北部表层海水温度较低。(4)据上题分析得知该月盛行上升补偿流,海底营养盐上泛,导致海洋上部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饵料丰富,吸引鱼群聚集;随着冷海水的进一步上泛,扩大了海水温差范围,冷海水面积扩大,满足更多鱼类生存的需求,丰富鱼类资源的种类。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