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一 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095878/0-172448097174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一 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095878/0-172448097183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一 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教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095878/0-172448097187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优质课教学设计
展开年级
高一年级
授课时间
2课时
课题
第2节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3章第2节的内容,主要讲了细胞器之间的分工、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和细胞的生物膜系统三部分的内容,及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实验。本节内容分2个课时完成。第1课时完成“问题探讨”、“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骨架、实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第2课时完成“分泌蛋白的合成及运输 ”和“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本节课涉及的细胞器种类很多,形态、结构和功能各异,内容较为抽象,教材突出了细胞器的功能,淡化了形态与结构。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并非是漂浮于细胞质中的,细胞质中有着支持它们的细胞骨架。教材将其安排在细胞器的介绍之后,着重强调细胞骨架在细胞形态、细胞器的锚定与支撑、细胞功能实现中的作用等方面。为了说明这些细胞器是真实存在的,教材特别安排了“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的实验,强调通过学生的亲身观察,说明细胞器的真实存在和细胞质的流动这种生命现象。作为系统,不仅体现在组成系统的部分之间存在分工,还体现系统组分之间的协调配合。教材提供了一个同位素标记实验,证明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是多种细胞器分工协作完成。此外,教材在“与社会联系”的栏目中,介绍了人工合成的膜材料用于治疗疾病的实例,以体现科学技术的实用价值,进一步落实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
本节课承接了之前学习的细胞的物质组成、细胞膜等内容, 也是后面学习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细胞增殖等内容的基础。因此,本节课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几种主要细胞器的功能。
2.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制作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
4.用系统观分析细胞中部分与整体、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几种主要细胞器的功能。
(2)细胞膜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教学难点
(1)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2)分析细胞中部分与整体、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入新课
利用PPT播放C919客机制造的协调合作视频。
C919飞机是我国研制的新一代大型客机。研制C919飞机需要若干部门分工合作,如整体研发设计、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机载系统研发(包括电缆、导管、发动机、座椅、座舱设备等),总装制造等部门。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47页,思考讨论给出的问题,引入本节的学习。
【问题探讨】:
1.如果缺少其中的某个部门,C919飞机还能制造成功吗?
研制飞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不同部门的合作与配合,缺少任何一个部门都难以完成研制的工作。
2.细胞中是否也具有多种不同的“部门”?这些“部门”也存在类似的分工与合作吗?
细胞是一个更复杂的系统,细胞质内分布着诸多的“部门”,它们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共同配合着完成生命活动。
阅读相关内容,思考讨论并回答课本上的有关问题。
一、细胞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的基本结构
【图片展示】
PPT展示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结合图片简单介绍细胞各种结构名称,初步了解细胞结构。
【知识拓展】介绍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
1.显微结构是指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
2.亚显微结构是指电子显微镜(分辨率更高)下看到的结构
【归纳概括】细胞的基本结构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观察图片,了解细胞结构名称。
了解哪些细胞器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
分离细胞器的常用方法
细胞器那么小,科学家是如何研究的呢?”引出分离细胞器的常用方法:差速离心法。
将细胞膜破坏后,形成由各种细胞器和细胞中其它物质组成的匀浆,把匀浆放入离心管中,采取逐渐提高离心速率的方法分离不同大小的细胞器。
结合图片理解差速离心法。
播放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器的视频,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差速离心法。
倾听老师讲解,了解获取细胞器的研究方法,认同研究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视频情境】
展示显微镜下白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引导学生讨论:白细胞吞噬的过程,需要依赖于哪些生命活动?
运动
产生能量
消化分解
物质合成
……
以白细胞为例,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48-50页,设计一系列问题串讲解各种细胞器。
【布置任务】
任务一:合作探究8大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问题1】哪种细胞器为白细胞吞噬细菌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学生结合课本回答:线粒体,导入线粒体的学习。
(1)线粒体“动力车间”
结合亚显微结构介绍线粒体分布、形态、结构、功能。
引导学生针对表格内容思考回答:
①为什么心肌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明显多于其他细胞?这又说明什么呢?
说明代谢旺盛的细胞中含有线粒体数量多
②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能进行有氧呼吸?
细胞质基质和细胞膜上有有氧呼吸的酶
③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有什么意义?
增加了内膜的表面积,有利于酶的附着
【问题2】哪种细胞器帮助白细胞分解细菌?
学生结合课本回答:溶酶体,导入线粒体的学习。
(2)溶酶体“消化车间”
结合亚显微结构介绍溶酶体分布、形态、功能。
区分溶酶体的自噬作用溶酶体的吞噬作用。
【问题3】溶酶体酶是由白细胞自身产生,它的形成与哪些细胞器有关?
学生结合课本回答:核糖体 、内质网、高尔基体,导入三种细胞器学习。
(3)核糖体
结合亚显微结构介绍核糖体分布、形态、类型、功能。
(4)内质网
结合亚显微结构介绍内质网 分布、形态、类型、功能。
根据内质网表面是否附着核糖体,把内质网分成两种:粗面内质网和光面内质网。
粗面内质网主要与分泌蛋白的的运输、加工有关;
光面内质网主要与脂质合成有关。
(5)高尔基体“动力车间”
结合亚显微结构介绍高尔基体分布、形态、功能。
【资料展示】
科学家破坏了植物细胞的高尔基体,发现其分裂无法形成新的细胞壁,细胞无法一分为二。请推测高尔基体可能还有什么功能?
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问题4】动物细胞中还有什么细胞器?
学生结合课本回答:中心体,导入中心体的学习。
(6)中心体
结合亚显微结构介绍中心体分布、形态、功能。
【问题5】植物细胞中还有什么细胞器?
学生结合课本回答:叶绿体、液泡,导入叶绿体、液泡的学习。
(7)叶绿体 “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结合亚显微结构介绍叶绿体分布、形态、结构、功能。
学习思考讨论:
①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
不是,如根尖分生区细胞、表皮细胞。
②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吗?
蓝细菌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及相关酶。
(8)液泡
结合细胞结构模型介绍液泡分布、形态、结构、功能。
观看视频,思考回答。
阅读相关内容,思考讨论一系列问题,学习各种细胞器新知识。
细胞骨架
【问题6】白细胞的运动与哪种细胞结构有关?
学生结合课本回答:细胞骨架,导入细胞骨架的学习。
细胞骨架功能:
与细胞运动等生命活动相关
维持细胞形态
锚定并支撑着许多细胞器
形态结构:由微管、微丝以及中间纤维三种结构组成
阅读教材,思考回答问题,学习细胞骨架。
归纳小结
【布置任务】
任务二:认识高等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请学生辨析各标号代表的细胞结构:
(1)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2)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核心归纳】
引导学生从细胞器分布、结构、成分及功能对各种细胞器进行分类归纳。
根据所学高等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辨析图中各标号代表的细胞结构。
小组讨论,从不同角度对细胞器进行归纳。
习题巩固
1.(2023·云南德宏高一统考)下列叙述不符合“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的是
A.大量合成胰蛋白酶的胰腺细胞中高尔基体较发达
B.人体内心肌细胞中线粒体数量明显多于腹肌细胞
C.溶酶体能合成多种水解酶,有利于杀死侵入机体的病毒或病菌
D.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有利于水分的吸收
【答案】C
【解析】A.胰蛋白酶为分泌蛋白,与蛋白质加工、分类和包装、发送有关的细胞器高尔基体发达,因此,胰腺细胞中高尔基体较发达,A正确;
B.代谢旺盛的心肌细胞中消耗能量多,且线粒体作为动力工厂,主要分布在耗能多的部位,即人体内心肌细胞中线粒体数量明显多于腹肌细胞,B正确;
C.肾小管上皮细胞具有重吸收水分的能力,但水分的重吸收是被动运输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C错误;
D.液泡与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有关,而根尖成熟区是根吸收水分的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因此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有利于水分的吸收,D正确。
故选C。
2.如图是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高等植物细胞内不含有[ ]______(细胞器)。
(2)若B是衣藻细胞,其细胞质中的细胞器除图中所示外,还应有[ ]______;若B是蓝细菌,其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只有[ ]_______。
(3)若A是人的大腿肌细胞,其含DNA的细胞器是[ ]_______。
(4)油菜花瓣细胞中除①外,一定不存在的细胞器是[ ]_______;其细胞中存在色素的细胞器是[ ]_____。
(5)A、B细胞都有的、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是_____(填序号)。
【答案】(1)①中心体 (2)①中心体 ③核糖体 (3)⑥线粒体 (4)⑩叶绿体 ⑨液泡 (5)②⑦
【解析】其中①为中心体,②为内质网,③为核糖体,④为细胞核,⑤为细胞膜,⑥为线粒体,⑦为高尔基体,⑧为细胞壁,⑨为液泡,为叶绿体。
[小问1详解]
结合图中的动、植物细胞业显微结构示意图可知,高等植物细胞内不含有中心体,即图中的①,因为中心休是低等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含有的细胞结构。
[小问2详解]
衣藻是低等植物,若B楚衣藻细胞,其细胞质中的细胞器除图中所示外,还可能有中心体,因为衣藻属于低等植物;若B是蓝细菌细胞,蓝细菌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为原核细胞,其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只有一种,即核糖体,为图中的③。
[小间3详解]
A细胞没有细胞壁,可代表人的大腿肌细胞,其中含DNA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即图中的⑥,是细胞中动力工厂。
[小问4详解]
油菜花瓣细胞属于高等植物细胞,其中不含①,即中心体,另外,其中一定不存在的细胞器是叶绿体,即图中的,因此,该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决定花瓣颜色的色素存在于细胞中液泡中,即图中的⑨。
[小问5详解]
A为动物细胞,B为植物细胞,这两种细胞中都含有的、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是内质网、高尔基体,即图中的②⑦。
二、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
【阅读分析】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实验原理、材料及步骤。
1.实验原理
(1)叶绿体一般呈绿色、扁平的椭球或球形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它的形态和分布
(2)活细胞中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
2.实验材料分析
注意:①撕取菠菜叶下表皮细胞时要带少量的叶肉细胞,因为表皮细胞没有叶绿体,栅栏组织(近上表皮)叶绿体多,而海绵组织(近下表皮)细胞中叶绿体少。
②实验过程中的临时装片要始终保持有水状态。
③用高倍镜观察黑藻细胞叶绿体时,可以观察到细胞质的流动。
3.实验步骤
(1)制作藓类叶片的临时装片,并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
(2)制作黑藻叶片临时装片并观察细胞质的流动
观看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视频。
【布置任务】
任务三:引导学生分析叶绿体的分布和细胞质流动的意义
1.高倍显微镜下观察黑藻叶肉细胞,能直接看到细胞质在流动吗?
不能,细胞质基质是无色的,而叶绿体有颜色,可以作为观察细胞质流动的标志。
2.推测细胞质流动和哪些细胞结构有关?
可能与线粒体、细胞骨架、叶绿体有关。
3.细胞质流动有什么意义?
为细胞内的物质运输创造了条件,从而保障了细胞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4.叶绿体大多呈椭球形,在不同光照条件下会改变方向。在弱光下,叶绿体以其椭球体的正面朝向光源;在强光下,叶绿体以其椭球体的侧面朝向光源。请据此分析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有什么意义?
这使得叶绿体在弱光下能接受较多的光照,在强光下能避免叶绿体被灼伤。
阅读教材,了解实验原理。
选择给出的实验材料,注意实验材料选择的要求。
阅读教材,学习实验步骤,留意关注点。同时观看实验视频加深印象。
实验操作,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
思考讨论有关问题。
习题巩固
3.(2023·湖南长沙明德中学高一期末)下列关于“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作临时装片时,实验材料不需要染色
B.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
C.制作临时装片时,应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生理盐水
D.实验材料应选择藓类的小叶或菠菜叶的上表皮
【答案】A
【解析】A、叶绿体因含有色素呈绿色,因此制作临时装片时,实验材料不需要染色,A正确;
B、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属于亚显微结构,需要借助于电子显微镜观察,B错误;
C、制作植物临时装片时,应在载玻片中央滴加清水,C错误;
D、实验材料应选择藓类的小叶或菠菜叶的下表皮,因下表皮叶绿体大而少,易于观
察,D错误。
故选A。
4.(2023·广东广州高一期中)下列关于“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制作的临时装片要始终保持有水的状态
B.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细胞质中的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
C.把黑藻事先放在光照、室温条件下培养再制片观察,实验效果更明显
D.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叶绿体随细胞质顺时针方向流动,则实际的流动方向为逆时针
【答案】D
【解析】 A、为防止叶绿体失水,在实验过程中临时装片要始终保持有水状态,A正确;
B、叶绿体有颜色,可作为观察细胞质流动的标志物,B正确;
C、把黑藻放在光照、室温条件下可促进细胞代谢,增加细胞质的流动,因此再制片观察,实验效果更明显,C正确;
D、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物体的倒像,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质顺时针方向流动,则实际的流动方向为顺时针,D错误。
故选D。
课堂小结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表格中的相关内容。填写完毕后和小组其他同学交流,修订自己的结果。
板书设计
一、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1.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质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2.分离细胞器的常用方法:差速离心法
3.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1)线粒体——“动力车间”
(2)溶酶体——“消化车间”
(3)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4)内质网——加工蛋白质
(5)高尔基体——蛋白质的“加工厂”
(6)中心体——与纺锤体的形成有关
(7)叶绿体 “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8)液泡——保持细胞坚挺
4.细胞骨架
二、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
1.实验原理
2.实验材料分析
3.实验步骤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前回顾
【复习导课】
播放视频,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细胞结构。
展示工厂里的各部门分工合作图片,引导学生讨论:
细胞内也存在类似的部门或车间吗?你能举出例子吗?
例如,蛋白质的合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蛋白质的合成要在遗传信息的指导下进行,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同时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也在蛋白质合成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细胞内由许多条“生产线”。每一条“生产线”都需要若干细胞器的相互配合。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就是一个例子。导入新课学习。
观看视频,回顾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思考讨论进入新课学习。
一、分泌蛋白的合成及运输
【概念展示】
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分泌蛋白:
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蛋白质,这类蛋白质叫做分泌蛋白。
如:消化酶、抗体、胰岛素、血浆蛋白等。
【提出问题】
学生思考讨论问题:有什么蛋白质是在细胞内合成,并在细胞中发挥作用呢?
如:血红蛋白、呼吸酶等,这类蛋白称为胞内蛋白。
科学家在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时,用了同位素标记法。简要介绍什么是同位素标记法。
结合教材,阐述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与分泌过程。
学生思考与讨论以下问题:
1.分泌蛋白是在哪里合成?
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合成。
2.分泌蛋白从合成至分泌,经过了哪些细胞器或细胞结构;请描述大致过程。
①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②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在内质网内加工,由囊泡运输到高尔基体做下一步的加工,再由囊泡运输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
3.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过程是否需要能量,能量由哪里提供?
需要能量,主要由线粒体通过有氧呼吸提供。
【布置任务】
任务一:分泌蛋白的合成及分泌过程
如图是用3H标记的亮氨酸检测豚鼠胰腺腺泡细胞分泌蛋白形成过程图解,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蛋白质属于分泌蛋白的有 (填序号)。
①血红蛋白 ②胰蛋白酶 ③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④抗体
(2)经连续取样后,测定标记的氨基酸出现在各细胞器中的情况,结果如图所示。则曲线a、b、c依次代表的细胞器是 、 、 。
(3)如图是该过程中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面积的变化曲线,则A、B、C依次代表的结构分别是 、 、 。
(1)②④
(2)核糖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
(3)内质网 细胞膜 高尔基体
【归纳小结】
利用分泌蛋白运到细胞外的过程示意图画流程图说明与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有关的细胞器。
与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参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的膜结构: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及细胞膜。
【拓展延伸】
了解分泌蛋白概念。
思考讨论有关问题。
理解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与分泌过程。
分组讨论,回答问题。
捋清与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有关的细胞器的功能。
习题巩固
1.(2023·湖南邵阳高一期末)如图表示细胞中某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及运输路线,其中①②表示细胞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生物大分子可能是胰岛素
B.①②均可对该生物大分子进行加工
C.②可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内且功能相同
D.该生物大分子的运输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流动性
【答案】C
【解析】A、由分析可知,该生物大分子是分泌蛋白,如抗体、消化酶和蛋白质类激素(胰岛素),A正确;
B、由分析可知,图中①为内质网,②为高尔基体,二者均对该生物大分子进行了加工,前者是初加工,后者进行了再加工,形成了成熟的分泌物,B正确;
C、②为高尔基体,可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内,但功能存在差异,在植物细胞中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在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C错误;
D、分泌蛋白的运输过程发生了膜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正确。
故选: C。
2.(2023·云南丽江高一检测)如图所示为真核细胞中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囊泡1和囊泡2包裹的蛋白质空间结构不同
B.若无其他细胞器的参与,则图示过程一般不能正常进行
C.研究该过程使用的方法是同位素标记法,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同位素均有放射性
D.完成图示过程,细胞器3的膜面积基本不变
【答案】C
【解析】A、结合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过程及题图可知,细胞器1是核糖体,细胞器2是内质网,细胞器3是高尔基体。囊泡1和囊泡2包襄的蛋白质分别来自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分别是较成熟的蛋白质和成熟的蛋白质,二者的空间结构不同,A正确;
B、图示过程的正常进行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B正确;
C、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同位素有的不具有放射性,如: O和N,C错误;
D、该过程中,高尔基体接受来自内质网的囊泡,同时形成囊泡移动到细胞膜。因此其膜面积基本不变,D正确。
故选: C。
二、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概念辨析】
引导学生区别生物膜与生物膜系统。
细胞中的细胞膜、核膜、以及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细胞器,它们都是由膜构成,这些膜的化学组成相似,基本结构大致相同,统称为生物膜。
由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阐述生物膜的共同点:
这些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密切联系。
生物膜组成成分:磷脂和蛋白质。
生物膜结构:流动镶嵌模型。磷脂双分子层,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布在磷脂双分子层中
生物膜之间的联系:
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进一步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的协调配合。
内质网: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内接核膜,外连细胞膜。
生物膜系统功能
区别生物膜与生物膜系统。
与社会的联系
【学以致用】
人工合成的膜材料已用于疾病的治疗。例如,当肾功能发生障碍时,由于代谢废物不能排出,病人会出现水肿、尿毒症。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是采用透析型人工肾替代病变的肾行使功能,其中起关键作用的血液透析膜就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膜材料。当病人的血液流经人工肾时,血液透析膜就能把病人血液中的代谢废物透析掉,让干净的血液返回病人体内。
【布置任务】
任务二:各种生物膜在组成和功能上的联系
1.比较几种生物膜的化学成分,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含量各有什么关系?
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基本相同,含量各不相同。
2.请用文字和箭头解释:内质网是细胞内物质运输通道的原因。
将学所知识用于指导生活。
比较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含量的关系。
通过画图理解内质网是细胞内物质运输通道的原因。
习题巩固
3.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膜、叶绿体的内膜与外膜、内质网膜与小肠黏膜等都属于生物膜系统
B.合成蛋白质类激素的分泌细胞的内质网一般比较发达
C.各种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完全一致,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一定的联系
D.枯草杆菌也具有生物膜系统,否则就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答案】B
【解析】A、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因此细胞膜、叶绿体的内膜与外膜、内质网膜等都属于生物膜系统,但小肠黏膜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
成的上皮组织,不属于生物膜系统,A错误;
B、蛋白质类激素一般为分泌蛋白,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共同参与完成分泌蛋白的修饰
加工,则内质网一般比较发达,B正确;
C、各种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一定的联系, C错误;
D、枯草杆菌为原核生物,没有细胞器膜和核膜,因此不具有生物膜系统,D错误。
故选B。
4.(2023·四川绵阳高一期末)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进一步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的协调与配合。下列有关生物膜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活的动物细胞的细胞膜能阻止台盼蓝染液进入细胞
B.相邻细胞之间只能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进行信息交流
C.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为酶提供更多附着位点
D.溶酶体膜把内外分隔开,防止水解酶对外界物质的水解
【答案】B
【解析】A、活细胞的细胞膜有选择透过性,可以阻止台盼蓝进入,死细胞的细胞膜就是全透性了,所以会被台盼蓝染色,A正确;
B、相邻细胞之间并非都是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进行信息交流,比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B错误;
C、线粒体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嵴,增大膜面积,为酶提供更多附着位点,有利于化学反应的进行,C正确;
D、溶酶体含有大量的水解酶,溶酶体膜把内外分隔开,防止水解酶对外界物质的水解,D正确。
故选B。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一、分泌蛋白的合成及运输
1.分泌蛋白:消化酶、抗体、胰岛素、血浆蛋白等
2.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线粒体供能
二、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高尔基体是枢纽
课后练习
一、概念检测
1. 基于对细胞器的理解,判断下列相关表述是否正确。
(1) 细胞质由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两部分组成。 ( )
(2) 生物膜系统由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构成。 ( )
【答案】(1)√(2)×
【解析】(2)生物膜系统由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故(2)是错的。
2. 基于对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可以判断水稻叶肉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都有的细胞器是 ( )
A. 高尔基体 B. 叶绿体 C. 液泡 D. 中心体
【答案】A
【解析】A、水稻叶肉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中都含有高尔基体,故A项正确;
B、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不含叶绿体,故B项错误;
C、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不含液泡,故C项错误;
D、水稻是高等植物,其细胞中不含中心体,故D项错误。
故选A。
3. 在唾液腺细胞中,参与合成并分泌唾液淀粉酶的细胞器有( )
A. 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
B. 内质网、核糖体、叶绿体、高尔基体
C.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D. 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
【答案】C
【解析】唾液淀粉酶属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为: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故选C。
4. 在成人体内,心肌细胞中的数量显著多于腹肌细胞中数量的细胞器是( )
A. 核糖体 B. 线粒体 C. 内质网 D. 高尔基体
【答案】B
【解析】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往往在代谢旺盛的部位分布较多,而成人心肌细胞新陈代谢显著强于腹肌细胞,B正确,ACD错误。
5. 找出下图中的错误,并在图中改正。
【答案】
二、拓展应用
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为什么溶酶体膜不会被这些水解酶分解?尝试提出一种假说,解释这种现象。如有可能,通过查阅资料验证你的假说。
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但溶酶体膜却不会被水解。根据这一事实,可以作出多种合理假说。例如,膜的成分可能被修饰,使得酶不能对其发挥作用;溶酶体膜可能因为所带电荷或某些特定基团的作用而能使酶远离自身;可能因膜转运物质使得膜周围的环境(如pH)不适合酶发挥作用;等等。
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2节 激素调节的过程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2节 激素调节的过程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稳态与调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激素调节的过程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激素调节的过程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表格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表格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设计思路,教学过程,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难点突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