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第1页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第2页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50分钟完卷,满分120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故乡的春天是一幅 ① 丽多姿的画卷。一场春雨过后,俯瞰大地,草儿绿了,花儿开了,蓬勃着;眺望原野,奇迹般地罩上了新绿。雾霭往上升腾,醉了白云,也醉了一颗颗痴望的心。经过秋冬的贮蓄和酝酿,春天终于要呈现出美不胜收的美丽景象。这时候,郊外的大道上,前去踏春的人 ② 。
    1. 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填入文中横线①处的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mái 眩B. mǎi 眩C. ǎi 绚D. aǐ 绚
    2. 填入文中横线②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 叹为观止B. 前呼后拥C. 纷至沓来D. 络绎不绝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做事有三层境界:第一层是用手做事,第二层是用脑做事,______。“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一件事情,只要用心处理,再困难也有可能解决( )倘若敷衍了事,再简单也可能做不好。用心做好一件事看似简单,因此需要多方面的积累与沉淀。当今社会,有些人做事总是心浮气躁、急于求成,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不能专注用心做事,难有大的作为。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 用心做好一件事看似简单,所以需要多方面的积累
    B. 一件事用心做好看似很简单,因此需要多方面的积累与沉淀
    C. 用心做好一件事看似简单,实际却需要多方面的积累与沉淀
    D. 一件事用心做好看似简单,我们却需要多方面的积累与沉淀
    4. 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
    5. 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最高境界则是用心做事B. 用心做事是最高境界
    C. 用心做事,方为最高境界D. 最高境界,方为用心做事
    6. 假如你是学校篮球队队员,你的同桌好友金波多次让你推荐他加入校篮球队,而他的球技确实不佳,不符合入队标准。当他再次向你提出推荐入队要求时,下列你的回答最得体的一项是( )
    A. 金波,实在抱歉,我觉得你现在的球技与校篮球队的要求还有一些距离。不过不要气馁,课余时间咱们一起再练练,等达到球队标准了,我肯定推荐你加入。
    B. 金波,你申请加入校篮球队的想法是好的,但说实在话,以你现在的球技根本达不到球队的要求,你让我多为难啊。
    C. 金波,你的想法值得鼓励,但你的球技进校篮球队会拖我们后腿的,到时候你自信心受挫就不好了。
    D. 金波,实在抱歉,我觉得还是我们一起好好训练,等哪天你的球技能拿得出手时,我一定会推荐你加入校篮球队的。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0分)
    (一)(4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书喜
    【南宋】陆游
    雨足郊原正得晴,地绵万里尽春耕。
    阴阴阡陌桑麻暗,轧轧房栊机杼鸣。
    亭鼓不闻知盗息,社钱易敛庆秋成。
    天公不负书生眼,留向人间看太平。
    【注】作此诗时陆游乡居山阴,时年74岁。
    7.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雨过天晴,土地湿润,广袤无垠的田野上,农人忙于春耕的情景。
    B. 颈联写字中示警的鼓声止息,因此人们才踊跃交纳社钱来举办祭祀活动。
    C. 整首诗语言平易明畅、生动自然,又不乏用词上的精心锤炼,富有表现力。
    D. 该诗风格不同于陆游金戈铁马式的爱国诗作,体现出诗人多样的诗歌风貌。
    8. 诗题为“书喜”,请结合全诗指出诗人因何而喜。
    (二)(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余年二十有五,应徽州绩溪克明府之召,由武林①下“江山船②”,过富春山,登子陵③钓台。台在山腰,一峰突起,离水十余丈。岂汉时之水竟与峰齐耶?月夜泊界口④,有巡检署。“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此景宛然。黄山仅见其脚,惜未一瞻面目。
    绩溪城处于万山之中,弹丸小邑,民情淳朴。近城有石镜山,由山弯中曲折一里许,悬崖急湍,湿翠欲滴。渐高,至山腰,有一方石亭,四面皆陡壁。亭左石削如屏,青色光润,可鉴人形,俗传能照前生。黄巢至此,照为猿猴形,纵火焚之,故不复现。
    (节选自沈复《浮生六记》,有删改)
    【注】①武林:杭州旧称武林。②江山船:旧时的花船。③子陵:东汉隐士严光的字。④界口:指浙江与徽州交界处。
    9.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之( ) (2)许( ) (3)复( )
    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台在山腰,一峰突起,离水十余丈。
    (2)渐高,至山腰,有一方石亭,四面皆陡壁。
    11. 用自己的话说说沈复徽州绩溪之行的行踪。
    (三)古诗文积累(6分)
    12. 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部分。
    (1)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溪水蜿蜒曲折、时隐时现的特点。
    (2)《关雎》中,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主人公长夜无眠、思绪万千以至难耐相思之苦表现得淋漓尽致。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用于形容千山万水也隔不断的朋友情谊。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16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茉莉
    白落梅
    ①我对茉莉的喜爱,缘于儿时的记忆,外婆的庭院,种了一些花木,春桃秋菊,夏荷冬梅,当然,还有她最爱的茉莉。茉莉花季很长,从暮春开到深秋,这些时日,茉莉花就那样悠然绽放,不曾间断,外婆种植的茉莉,枝繁叶茂,花瓣如雪。白花在绿叶的映衬下,似碧玉上的颗颗明珠,如夜空悬挂的点点繁星。每至晨昏,茉莉的淡淡幽香,飘过黛瓦白墙,弥漫至整个村庄。
    ②犹记得,外婆晨起打扫完庭院,则提篮采摘茉莉,泡上一盏茉莉香茗,坐于庭前石几上。穿针引线,串起的茉莉手链,给自家小姑娘佩戴,若有多余,则送与邻人。那些个夏天,外婆每日头上都簪着一枝茉莉,尽管如此,依旧遮掩不住她不断新生的白发。
    ③乡间老妪,本没有戴花的习惯,但茉莉与粉桃不同,不艳丽,不张扬。别一朵茉莉,不分年岁,只为了装点心情,还有那耐人寻味的淡香。后来想起刘姥姥游大观园时,曾说过她年轻时也风流,爱戴些花儿,抹些粉儿的。而外婆亦有此番情肠,试想每个女子,都珍爱自己的容颜,愿与繁花,相守一生。
    ④幼年总听外婆说起,她本富家小姐,也算得上是村里的大户,祖上修建的大宅院,福泽后辈,亭台楼阁,回廊水榭,叠石成山。而庭园里,花木成荫,折花插瓶,簪花佩戴,则成了她少女时代最美的回忆。
    ⑤那些闲逸的光阴,被时代的浪潮冲散,一去不复返。外婆嫁到了邻村的农家,几片青瓦,几亩薄田,她从千金小姐,成了平凡妇人,她的嫁妆,除了一双红绣鞋,还有几株曾外祖父栽种的茉莉。那掀开红盖头的男子,将与她开始未知的人生。
    ⑥外公是个书生,与农田相伴,一生没有改变其乡野村夫的命运。却总在夜闲人静之时,点烛读书,而年轻的外婆,则为她红袖添香。有时,泡上一盏茉莉清茶,静坐于他身边,裁衣缝衫,共守朝霞。
    ⑦外公一生爱酒,喜茶,亦好交朋友。每年都要取自家的粮食酿上几大坛好酒,兴起时,则邀约几个邻翁,于庭院喝酒闲聊。乡村月色明净,茉莉花开,暗香袭人、灵巧的外婆,下厨做几道农家小菜,虽不见荤腥,却是下酒的佳肴。最为别致的一道菜,是茉莉花炒鸡蛋。白日新摘的茉莉花,用井水洗净,打上几个鸡蛋,一起烹炒,清香可口,回味无穷。
    ⑧外婆自制的茉莉花酒,茉莉花茶,一时间远近闻名。镇上曾有商铺老板,慕名前来,询问秘方,被外婆回绝。其实自酿花酒、花茶只是一种心境,并无秘方,亦无须资本。自家栽种的粮食、茶叶、花木,巧妙地相容,便生了风雅。
    ⑨乐善好施的外婆,对平日走街串巷的卖货郎,或天南地北的江湖艺人,总会殷勤留客。虽是粗茶淡饭,却给了风餐露宿的他们,无限温情暖意。想来,外婆当年的乐施,皆是种下的善因。如今她九十高寿,前尘往事已然忘却,成了流水浮烟。那双红绣鞋也不知下落,唯留几树茉莉,年年开合,不说别离。
    ⑩我与外婆相处的日子,越发地短少。每年看到茉莉花开,便知我们的缘分,已薄如春梦。外婆已经不折茉莉簪头了,她两鬓的头发,一如茉莉那样银白,以往只觉时光太慢,我的世界,总离不开那个小小村庄。而今我漂泊天涯多年,方知岁月催人老去,那些阔别已久的音容,都不再年轻。
    ⑪每次与外婆临别之际,她总会拉着我的手絮说几句珍重的话。她说她已朝不保夕,而我的人生,则如那一窗的茉莉,开谢了一季,还会重来。我竟无言以对,转身拭泪,任凭她目送我的背影,渐行渐远。
    ⑫这些年,无论我身在何处,我所居住的地方,皆种植茉莉。她曾陪我走过年少时光,又随我人世迁徙,如今和我一起安于江南某个旧院。也许这不是我最终的归宿,有一天我还会遭遇流转的命运,但茉莉亦会与我清淡相守,情深意长。在许多个苍茫无依的日子里,慰我孤独寂寥。
    13.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外婆的庭院,种了一些花木,春桃秋菊,夏荷冬梅,但她最爱茉莉。
    B. 每次与外婆临别之际,她总会拉着我的手絮说几句珍重的。
    C. 镇上曾有商铺老板,慕名前来,询问制作茉莉花酒、茉莉花茶的秘方,被外婆回绝,说明外婆很小气,舍不得把秘方传给他人。
    D. 本文的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对如茉莉一般的外婆的赞美和怀念。
    14. 外婆一生钟爱茉莉,请根据提示,梳理外婆与茉莉之间的往事。
    ①泡茉莉香茗→②( )→③( )→④( )→⑤( )
    15.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以“茉莉”为题的好处。
    16.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外婆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6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窗的随想(节选)
    ①中国古典建筑的窗,要求窗框就是画框,看出去是一幅图画。而且,中国古典建筑的窗户本身,也往往通过丰富多彩的窗棂样式,构成自身的装饰趣味,从室外望过去,也构成美丽的图像。
    ②窗的基本功能是进光、透气。中国古典窗,往往为了追求审美效果,而牺牲进光量和透气性。西方古典窗则非常重视进光、透气的功能,比如其很早就有落地窗,这在中国古典居室建筑中是几乎没有的。西方从古典窗始,就追求窗扇闭合时要十分严密,尽量做到隔音、隔气息以及一切窗外的信息。中国古典窗不但不追求严密隔绝,相反,还追求窗里窗外的沟通,例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有诗《夏日南亭怀辛大》,其中“开轩卧闲敞”,说的是把建筑物的窗户全都打开,躺到凉榻上,于是,他的眼、耳、鼻、舌、身、心,全方位地享受窗户给予他的生命快乐:窗框如画框,窗外是图画,视觉享受自不消说。“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有嗅觉、听觉享受,在那样一个暑日的傍晚,闻着荷花香,听到竹丛那些竹叶叶尖上凝聚的露滴不断地落到地面或荷池中的声音,肯定满口生津,舌享受也有了,而卧在榻上的肢体肯定也就更加惬意,进一步,他就想弹琴,想跟朋友分享这美好的一切,心中诗意盎然,灵魂也就从至美升华到至善的境界。
    ③中国窗的私密性差。中国古典窗,以前木质窗棂上糊的是高丽纸,有俗语“捅破那层窗户纸”(意味着让真相大白),更有“听窗根”“隔窗有耳”之说。其实,用高丽纸糊的窗户,既难隔音,也难隔影。西方的窗,则很早就重视保护隐私的功能。在玻璃大量使用以前,西方人会以厚实的木材,甚至辅以铁皮来制作窗扇,一旦窗扇关闭,室内就成为一个与窗外完全隔绝的私密空间。
    ④东西方传统窗文化的差异,并无对错、优劣、高低、妍媸之分。人们到处生活,各处的人们纷纷创造出既有人类共通性又具民族特殊性的窗。如中国建筑师王澍的作品中,既有中国古典窗的元素,也有西方古典窗的元素,更从中国乡村农舍窗中汲取了营养,形成了一些可资研究的新型窗。
    ⑤无论如何,这个世界,人们不能只是跟Windws(视窗)打交道,从居室之窗,到心灵之窗,孟浩然那样的窗享受,应该具有永恒的意义。
    17. 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文按照分总结构对“中国古典窗”进行说明,突出其“注意审美效果”特点。
    B. 第②段引用古诗,充分说明了中国古典窗既有实用性,又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C. 第③段主要运用作比较、引用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中国窗私密性差的特点。
    D. 第⑤段由具体的窗引入无形的窗,暗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至美至善的境界。
    18. 全文将中国窗与西方的窗进行比较,下列不是两者区别的一项是( )
    A. 中国窗往往为了追求审美效果忽视进光量和透气性,而西方的窗非常重视进光、透气的功能。
    B. 中国窗重传统,会在窗棂上糊高丽纸,而西方的窗重创新,会从中国乡村农舍窗中汲取营养。
    C. 中国古典窗私密性差,西方的窗重视保护隐私的功能。
    D. 中国古典窗追求窗里窗外的沟通,西方的窗追求严密隔绝。
    (三)(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清楚地记得夏天看社戏的情景。主人家早早地搭戏台——在倒扣的木桶上铺上几块门板。踩在这样的戏台上咚咚作响,如擂大鼓。布景也十分简单,正面是白色幕布,三面用屏风围着。夜幕降临时人们如潮水般地从四面八方涌来,连树上也坐上了人。
    屏风内终于亮起了灯,一阵紧锣密鼓之后,场子安静下来,戏就开演了。艺人报了戏名,戏中的人物逐个登台亮相。通常一个艺人要操纵五六个人物,在一些线、棒的牵引下,那些木偶人物一举手一投足、一转身一作揖都演得惟妙惟肖。戏的内容大多是人们熟悉的《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里的片断。演到精彩处,喝彩声、掌声此起彼伏,山谷里响起了回音。月儿不知不觉就悬挂中天了,又渐渐向西边滑去。孩子们瞌睡了,被母亲牵着,深一脚浅一脚地朝家里走。
    (选自谢建军《湘中的社戏》,有删改)
    材料二:
    家乡的社戏叫“出灯”。社戏的内容一般是舞龙、耍狮子、划采莲船、踩高跷、跑竹马。白天舞的是“彩龙”,晚上舞的是“火龙”。
    跑竹马就是邻村之间相互挑逗,激发出灯。在正月十二这天,李家庄的竹马跑到张家村,只见一伙身着戏装的小伙子,抬着一个花花绿绿的八仙桌,桌子中央站立一男童,屁股夹一束稻草,敲锣打鼓在张家村转一圈,张家村人看出了戏——这叫引蛇出洞。于是,张家村的竹马也出来了,一台彩轿,上面立一只狗,四个戏子抬着,后面跟着一群敲锣打鼓的,在李家庄转悠一圈,算是“回礼”,李家庄人也看出戏——这叫狗子坐轿,不识抬举。两村开始出灯了。
    出灯是要入戏的,张家村出的高跷戏是《三打白骨精》,耍着金箍棒的孙悟空走在高跷前面,跟在后面的就是花枝招展的白骨精、弯腰驼背的老头、染红两个脸蛋的老巫婆、唐僧、沙和尚、猪八戒,还有一串小妖。李家村就出《猪八戒背媳妇》,两个村,一唱一和,一挑一逗,比的是一种社戏的艺术。于是,李家庄的高跷,在张家村踩,张家村的采莲船在李家庄划,人山人海,撵着看踩高跷和划采莲船,这一踩、一划,踩出了浓浓的年味,划出来两村和谐的气氛。
    (选自张朝林《家乡社戏》,有删改)
    材料三:
    故乡的社戏,不是坐在那狭长、古朴、典雅的乌篷船上,而是自带板凳,或是站立观看。
    来到戏台前,我的目光瞬间被正在台上翻筋斗的演员吸引了:他全身金光闪闪,身穿威武霸气的戏服,头顶的两条“金鞭”不断上下摆动着,蓄势待发;转眼间,他腾空而起,双脚离地,腹部朝上,使身体形成“拱形”,形成全身360度大翻转,整个动作干净利落。在刹那的沉默后,台下的观众们无不为其感到惊叹,纷纷拍手叫好,尖叫声、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接连不断,久久不散。
    接下来,台上出来几个小旦,花枝招展,脸颊上涂的胭脂使她们的脸色更加红润了。姑娘们穿的是白色加绿色的长袍,令人感到十分新奇。她们一甩那长长的袖子,表演开始了!她们的表情和声调随着戏的内容而变动着,忽而兴奋,忽而悲伤,忽而激动,忽而忧愁,忽而犹豫,忽而愤怒……台上的演员专注地演着唱着,台下的观众聚精会神地看着,尤其是老人们,因为是从小看大的,自然有着很深的感情。
    (选自宋羽畑《故乡·社戏》,有删改)
    19.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述材料从不同角度呈现了民俗文化“社戏”所带来的美好记忆与感受。
    B. 材料一主要写作者夏天观看社戏的情景以及社戏演出的主要内容。
    C. 材料二作者重点写到了家乡“社戏”中的两项内容:跑竹马和出灯。
    D. 材料三中“自带板凳,或是站立”看戏与课文《社戏》(鲁迅)中描写在“船上”上看戏有所不同。
    20. 材料一和材料三描写社戏演出场面都运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请结合相关材料简要分析。
    四、名著阅读(10分)
    21. 下列是《经典常谈》对典籍的介绍,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说文解字》是“一部划时代的字书”,是第一部系统解释造字和用字理论“六书”(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的书籍。
    B. 《周易》在诞生当时是一部用于卜筮的书籍,后来在墨家种种解释之下,有了更多伦理和哲学的意味。
    C. 《史记》开创了纪传体,叙述了自黄帝至汉武帝时期首尾三千多年的历史。《汉书》沿用了《史记》的体制,却以汉事为断,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D. “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著作,是古时候初学者的基础教本。
    22. 《经典常谈》是一本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经典,这本书介绍了许多传统文化经典。班级计划举办“《经典常谈》读书分享会”,请你选择书中最喜欢的篇目进行分享,并说明理由。
    23. 班级开展“读经典的意义”主题探究活动,你刚读完《经典常谈》一书,请你结合本书的内容,说说中学生阅读中国古代经典的意义。
    五、写作(50分)
    24.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虽然我们的工作条件带给我们许多困难,但是我们仍然觉得很快乐。”
    (艾芙·居里《美丽的颜色》)
    你对“乐”有怎样的认识与思考?或者,在学习与生活中,你有哪些关于“乐”的经历和感悟?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相关试卷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