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专题8.3期末复习之选填压轴题十五大题型总结-八年级数学上册举一反三系列(北师大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专题8.3 期末复习之选填压轴题十五大题型总结(北师大版)(原卷版).docx
    • 解析
      专题8.3 期末复习之选填压轴题十五大题型总结(北师大版)(解析版).docx
    专题8.3期末复习之选填压轴题十五大题型总结-八年级数学上册举一反三系列(北师大版)01
    专题8.3期末复习之选填压轴题十五大题型总结-八年级数学上册举一反三系列(北师大版)02
    专题8.3期末复习之选填压轴题十五大题型总结-八年级数学上册举一反三系列(北师大版)03
    专题8.3期末复习之选填压轴题十五大题型总结-八年级数学上册举一反三系列(北师大版)01
    专题8.3期末复习之选填压轴题十五大题型总结-八年级数学上册举一反三系列(北师大版)02
    专题8.3期末复习之选填压轴题十五大题型总结-八年级数学上册举一反三系列(北师大版)03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8.3期末复习之选填压轴题十五大题型总结-2024-2025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举一反三系列(北师大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8.3期末复习之选填压轴题十五大题型总结-2024-2025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举一反三系列(北师大版),文件包含专题83期末复习之选填压轴题十五大题型总结北师大版原卷版docx、专题83期末复习之选填压轴题十五大题型总结北师大版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9页, 欢迎下载使用。


    TOC \ "1-3" \h \u
    \l "_Tc26071" 【题型1 利用勾股定理求面积】 PAGEREF _Tc26071 \h 1
    \l "_Tc13021" 【题型2 网格中勾股定理的运用】 PAGEREF _Tc13021 \h 7
    \l "_Tc30813" 【题型3 由勾股定理求立体几何图形中的最短路径】 PAGEREF _Tc30813 \h 10
    \l "_Tc20500" 【题型4 一次函数中面积有关的计算】 PAGEREF _Tc20500 \h 14
    \l "_Tc1655" 【题型5 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求参数取值范围】 PAGEREF _Tc1655 \h 20
    \l "_Tc18468" 【题型6 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求值】 PAGEREF _Tc18468 \h 25
    \l "_Tc15435" 【题型7 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 PAGEREF _Tc15435 \h 28
    \l "_Tc15679" 【题型8 判断直角三角形】 PAGEREF _Tc15679 \h 33
    \l "_Tc18266" 【题型9 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 PAGEREF _Tc18266 \h 38
    \l "_Tc21134" 【题型10 一次函数的应用】 PAGEREF _Tc21134 \h 42
    \l "_Tc792" 【题型11 平行线在翻折中的运用】 PAGEREF _Tc792 \h 46
    \l "_Tc20221" 【题型12 平行线中的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 PAGEREF _Tc20221 \h 52
    \l "_Tc5876" 【题型13 数式或图形中新定义问题】 PAGEREF _Tc5876 \h 59
    \l "_Tc12173" 【题型14 数式或图形中多结论问题】 PAGEREF _Tc12173 \h 63
    \l "_Tc31224" 【题型15 数式或图形中的规律探究】 PAGEREF _Tc31224 \h 69
    【题型1 利用勾股定理求面积】
    【例1】(2023上·陕西西安·八年级西安市铁一中学校考期末)如图,分别以Rt△ACB的直角边AB和斜边AC为边向外作正方形ABGF和正方形ACDE,连结EF.已知CB=6,EF=10,则△AEF的面积为( )
    A.63B.83C.24D.12
    【答案】D
    【分析】连接CE,CF,BE,BF,设BE,CF交于点M,AC,BE交于点N,证明△ABE≌△AFC SAS,进而证明CF⊥BE,根据勾股定理得出AB2=16,AC2=52,过点A作AT⊥EF于点T,勾股定理求得AT,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即可求解.
    【详解】解:如图,
    连接CE,CF,BE,BF,设BE,CF交于点M,AC,BE交于点N,
    ∵四边形ACDE,ABGF是正方形,
    ∴AC=AE,AB=AF,∠EAC=∠FAB=90°
    ∴∠EAC+∠CAB=∠BAF+∠CAB
    即∠EAB=∠CAF,
    ∴△ABE≌△AFC SAS,
    ∴∠ACF=∠AEB,
    ∵∠CNE=∠CMN+∠ACF=∠NAE+∠AEB,
    ∴∠CMN=∠NAE=90°,
    即CF⊥BE,
    ∴CM2+BM2=CB2,EM2+FM2=EF2,BM2+MF2=BF2,CM2+EM2=EC2,
    ∴CM2+BM2+EM2+FM2=CB2+EF2
    ∴BF2+CE2=CB2+EF2=62+102=136
    又∵EC=2AC,BF=2AB,
    ∴2AB2+2AC2=136
    又∵AC2−AB2=BC2=36,
    解得:AB2=16,AC2=52,
    ∴AF=AB=4,AE=AC=213,
    过点A作AT⊥EF于点T,
    设ET=x
    ∴AT2=AE2−ET2=AF2−10−ET2
    即52−x2=16−10−x2,
    解得:x=345=6.8
    ∴AT=52−6.82=5.76=2.4
    ∴S△AEF=12×10×2.4=12,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证明CF⊥BE是解题的关键.
    【变式1-1】(2023上·浙江金华·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已知长方形纸板的边长DE=10,EF=11,在纸板内部画Rt△ABC,并分别以三边为边长向外作正方形,当边HI、LM和点K、J都恰好在长方形纸板的边上时,则△ABC的面积为( )
    A.6B.112C.254D.35
    【答案】A
    【分析】延长CA与GF交于点N,延长CB与EF交于点P,设AC=b,BC=a,则AB=a2+b2,证明△ABC≌△BJK≌△JKF≌△KAN,再利用长方形DEFG的面积=十个小图形的面积和进而求得ab=12,即可求解.
    【详解】解:延长CA与GF交于点N,延长CB与EF交于点P,
    设AC=b,BC=a,则AB=a2+b2,
    ∵四边形ABJK是正方形,四边形ACML是正方形,四边形BCHI是正方形,
    ∴AB=BJ,∠ABJ=90°,
    ∴∠ABC+∠PBJ=90°=∠ABC+∠BAC,
    ∴∠BAC=∠JBP,
    ∵∠ACB=∠BPJ=90°,
    ∴△ABC≌△BJK(AAS),
    同理△ABC≌△BJK≌△JKF≌△KAN,
    ∴AC=BP=JF=KN=NG=b,BC=PJ=FK=AN=PE=a,
    ∵DE=10,EF=11,
    ∴2b+a=10,2a+b=11,
    ∴a+b=7,
    ∴a2+b2=49-2ab,
    ∵长方形DEFG的面积=十个小图形的面积和,
    ∴10×11=3ab+12ab×4+a2+b2+(a2+b2)2,
    整理得:5ab+2(a2+b2)=110,
    把a2+b2=49-2ab,代入得:5ab+2(49-2ab)=110,
    ∴ab=12,
    ∴△ABC的面积为12ab=6,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勾股定理,关键是构造全等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
    【变式1-2】(2023上·江苏无锡·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连接AC、BD,已知∠ADB=∠ACB=90°,∠CAB=45°,CD=2,BC=5,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 )
    A.22B.3C.72D.4
    【答案】B
    【分析】如图,延长BC,AD,二线交于点E,设AC,BD的交点为点M,过点C分别作CG⊥DE,垂足为G,CF⊥DB,垂足为F,证明△AGC≌△BFC即可.
    【详解】如图,延长BC,AD,二线交于点E,设AC,BD的交点为点M,
    ∵∠ACB=∠ADB=90°,∠ADM=∠BCM,∠CAB=45°,
    ∴∠ACE=∠BCM=90°,∠EAC=∠MBC,AC=BC,
    ∴△ACE≌△BCM,
    ∴∠AEC=∠BMC,CM=CE,
    过点C分别作CG⊥DE,垂足为G,CF⊥DB,垂足为F,
    ∵∠AEC=∠BMC,CM=CE,
    ∴△GEC≌△FMC,
    ∴GC=FC,
    ∴DC平分∠BDE,∠GDC=∠FDC=45°,四边形CGDF是正方形,
    ∵CD=2,
    ∴CG=GD=DF=FC=1,
    ∵BC=5,
    ∴BF=(5)2−1=2,
    ∵∠GAC=∠FBC,GC=FC,
    ∴△AGC≌△BFC,
    ∴AG=BF=2,AD=AG-DG=1,BD=BF+DF=3,
    ∴S四边形ABCD=12BD·CF+12BD·AD
    =12BD·(DG+AD)=12BD·AG
    =12×3×2=3,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正方形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勾股定理,灵活运用角的平分线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变式1-3】(2023下·浙江宁波·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三角形纸片ABC,点D是BC边上一点,连接AD,把△ABD沿着AD翻折,得到△AED,DE与AC交于点G,连接BE交AD于点F.若DG=GE,AF=4,BF=2,△ADG的面积为52,则点F到BC的距离为( )
    A.55B.255C.455D.433
    【答案】B
    【分析】首先求出△ABD的面积.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DF,设点F到BD的距离为h,根据12•BD•h=12•BF•DF,求出BD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解:∵DG=GE,
    ∴S△ADG=S△AEG=52,
    ∴S△ADE=5,
    由翻折可知,△ADB≌△ADE,BE⊥AD,
    ∴S△ABD=S△ADE=5,∠BFD=90°,
    ∴12•(AF+DF)•BF=5,
    ∴12•(4+DF)•2=5,
    ∴DF=1,
    ∴DB=BF2+DF2=12+22=5,
    设点F到BD的距离为h,
    则12•BD•h=12•BF•DF,
    即:12×5ℎ=12×2×1,
    ∴h=255,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翻折变换,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二次根式的运算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会利用参数构建方程解决问题.
    【题型2 网格中勾股定理的运用】
    【例2】(2023下·安徽亳州·八年级校考期末)如图,在单位为1的正方形网格图中有a,b,c,d四条线段,从中任取三条线段所构成的三角形中恰好是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 )

    A.0个B.1个C.2个D.3个
    【答案】C
    【分析】由图形和勾股定理可得a,b,c,d四条线段的长度,再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得到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个数.
    【详解】解:由图可得:a=12+12=2,b=32+32=32,c=22+22=22,d=12+32=10,
    ∵22+222=2+8=10=102,102+222=10+8=18=322,
    ∴线段a、c、d和b、c、d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
    ∴从中任取三条线段所构成的三角形中恰好是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2个,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勾股定理逆定理,熟练掌握勾股定理以及勾股定理逆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变式2-1】(2023下·宁夏吴忠·八年级校考期末)如图所示的网格是正方形网格,点A,B,P是网格线的交点,则∠PAB+∠PBA=( )
    A.30°B.45°C.60°D.75°
    【答案】B
    【分析】延长AP交格点于D,连接BD,根据勾股定理得PD2=BD2=5,PB2=10,求得PD2+BD2=PB2,于是得到∠PDB=90°,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解:如图,延长AP交格点于D,连接BD,
    则PD2=BD2=12+22=5,PB2=12+32=10,
    ∴PD2+BD2=PB2,
    ∴∠PDB=90°,则△DP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DPB=45°,
    ∴∠PAB+∠PBA=∠DPB=45°,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勾股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变式2-2】(2023下·河北保定·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的网格中,线段AB的两个端点均在格点(正方形的顶点)上.

    (1)线段AB的长为 ;
    (2)若△ABC是直角三角形,则网格中满足条件的格点C共有 个.
    【答案】 5 6/六
    【分析】(1)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
    (2)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概念,画出图形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1)解:如图,

    由勾股定理得AB=AC2+BC2=22+12=5,
    故答案为:5;
    (2)解:如图所示,共有6个,

    故答案为:6.
    【点睛】此题考查了作图-应用与设计,勾股定理,熟练掌握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
    【变式2-3】(2023下·江西新余·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的网格是正方形网格,点A、B、C、D、E是网格线交点,则∠BAC−∠DAE的为 度.

    【答案】45
    【分析】连接CG、AG,根据勾股定理可以得出△CAG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利用平行线性质得到∠ACF=∠BAC,从而可证△CFG≌△ADESAS,得到∠FCG=∠DAE,利用∠BAC−∠DAE=∠ACF−∠FCG求出结果即可.
    【详解】解:如图,连接CG、AG,

    由勾股定理得:AC2=AG2=12+22=5,CG2=12+32=10,
    ∴AC2+AG2=CG2,
    ∴∠CAG=90°,
    ∴△CAG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CG=45°,
    ∴CF∥AB,
    ∴∠ACF=∠BAC,
    在△CFG和△ADE中
    CF=AD∠CFG=∠ADE=90°FG=DE
    ∴△CFG≌△ADESAS
    ∴∠FCG=∠DAE
    ∴∠BAC−∠DAE=∠ACF−∠FCG=∠ACG=45°,
    故答案为:45.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确作出辅助线利用网格线的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题型3 由勾股定理求立体几何图形中的最短路径】
    【例3】(2023上·河北保定·八年级保定市第十七中学校考期末)如图,透明的圆柱形容器(容器厚度忽略不计)的高为12cm,底面周长为16cm,在容器内壁离容器底部3cm的点B处有一饭粒,此时一只蚂蚁正好在容器外壁,且离容器上沿3cm的点A处,则蚂蚁吃到饭粒需爬行的最短路径是( )
    A.20cmB.413cmC.10cmD.273cm
    【答案】B
    【分析】根据题意,得圆柱形容器的侧面展开图为矩形MNPQ,根据矩形的性质,得MK、KB,延长AM于点A′,且AM=A′M,连接A′B,A′B交MQ于点S,连接AS,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通过证明△AMS≌△A′MS,得AS=A′S;根据两点之间直线段最短的性质,得蚂蚁吃到饭粒需爬行的最短路径为AS+BS,根据勾股定理的性质计算得A′B,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根据题意,圆柱形容器的侧面展开图为矩形MNPQ,过点B作BH⊥NP,交NP于点H,过点B作BK⊥MN,交MN于点K;
    根据题意,得:AM=3cm,MQ=NP=16cm,MN=QP=12cm,NH=PH,BH=3cm
    ∴NH=PH=12NP=8cm
    ∵BH⊥NP,BK⊥MN,∠N=90°
    ∴四边形KNHB为矩形
    ∴KB=NH=8cm,KN=BH=3cm,∠AMQ=90°
    ∴MK=MN−KN=12−3=9cm
    如下图,延长AM于点A′,且AM=A′M,连接A′B,A′B交MQ于点S,连接AS
    在△AMS和△A′MS中
    A′M=AM∠A′MS=∠AMS=90°MS=MS
    ∴△AMS≌△A′MS
    ∴AS=A′S
    根据题意,蚂蚁吃到饭粒需爬行的最短路径为AS+BS
    ∵A′M=AM
    ∵AM=A′M=3cm
    ∴A′K=A′M+MK=12cm
    ∴A′B=A′K2+KB2=413cm
    ∴AS+BS=A′S+BS=A′B=413cm,即蚂蚁吃到饭粒需爬行的最短路径是413cm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勾股定理、两点之间直线段最短、矩形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矩形、勾股定理、两点之间直线段最短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
    【变式3-1】(2023·八年级课时练习)如图,已知圆柱的底面直径BC=6π,高AB=3,小虫在圆柱侧面爬行,从C点爬到A点,然后再沿另一面爬回C点,则小虫爬行的最短路程的平方为( )
    A.18B.48C.120D.72
    【答案】D
    【分析】要求最短路径,首先要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解.
    【详解】解:把圆柱侧面展开,展开图如图所示,
    点A,C的最短距离为线段AC的长.
    ∵已知圆柱的底面直径BC=6π,
    ∴AD=π⋅6π÷2=3,
    在RtΔADC中,∠ADC=90° ,CD=AB=3,
    ∴AC2=AD2+CD2=18,
    ∴从C点爬到A点,然后再沿另一面爬回C点,则小虫爬行的最短路程的平方为2AC2=4AC2=72.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解题的关键是会将圆柱的侧面展开,并利用勾股定理解答.
    【变式3-2】(2023上·重庆·八年级校联考期末)如图,三级台阶,每一级的长、宽、高分别为8dm、3dm、2dm,A和B是这个台阶上两个相对的端点,点A处有一只蚂蚁,想到点B处去吃可口的食物,则蚂蚁沿着台阶面爬行到点B的最短路程为 dm.
    【答案】17
    【分析】先将图形平面展开,再用勾股定理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进行解答.
    【详解】解:三级台阶平面展开图为长方形,长为8dm,宽为2+3×3dm,
    则蚂蚁沿台阶面爬行到B点最短路程是此长方形的对角线长.
    可设蚂蚁沿台阶面爬行到B点最短路程为xdm,
    由勾股定理得:x2=82+[2+3×3]2=172,
    解得x=17.
    故答案为:17.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用到台阶的平面展开图,只要根据题意判断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即可解答.
    【变式3-3】(2023上·江苏无锡·八年级滨湖中学校考期末)棱长分别为5cm,4cm两个正方体如图放置,点P在E1F1上,且E1P=14E1F1,一只蚂蚁如果要沿着长方体的表面从点A爬到点P,需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

    【答案】106cm
    【分析】根据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定理,将正方体展开即可解题.
    【详解】将两个立方体平面展开,将E1F1G1B2面以E1B2为轴向上展开,连接A、P两点,得到三角形APE,AE=4+5=9,EP=4+1=5,AP=92+52=106cm.
    【题型4 一次函数中面积有关的计算】
    【例4】(2023上·广东深圳·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点A,B,C在一次函数y=−3x+b的图象上,它们的横坐标依次为-1,1,2,分别过这些点作x轴与y轴的垂线,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是( )
    A.3B.4.5C.3(b−1)D.32(b−2)
    【答案】B
    【详解】试题解析:将A、B、C的横坐标代入到一次函数中;
    解得A(-1,b+3),B(1,b-3),C(2,b-6).
    由一次函数的性质可知,三个阴影部分三角形全等,底边长为2-1=1,高为(b-3)-(b-6)=3,
    可求得阴影部分面积为:S=12×1×3×3=4.5.
    故选B.
    【变式4-1】(2023下·湖北武汉·八年级统考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0,4),B(-2,0),C(a,-a),△ABC的面积小于10,则a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143【分析】根据A、B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出直线AB的解析式,根据点C坐标可得点C在直线y=-x上,即在直线OC上,联立AB、OC解析式可得交点坐标,分a=0,a>0,−43<a<0、a<−43四种情况,画出图形,分别用a表示出△ABC的面积,根据△ABC的面积小于10列不等式求出a的取值范围即可得答案.
    【详解】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
    ∵A(0,4),B(-2,0),
    ∴OA=4,OB=2,
    ∵点A、B在直线AB上,
    ∴−2k+b=0k=4,
    解得:k=2b=4,
    ∴直线AB的解析式为y=2x+4,
    ①当a=0时,点C(0,0),与原点重合,
    S△ABC=12OA·OB=4<10,
    ∴a=0符合题意,
    ②如图,当a>0时,点C(a,-a)在第四象限,连接OC,
    ∴S△ABC=S△ABO+S△AOC+S△BOC
    =12×2×4+12×4a+12×2a
    =4+3a,
    ∵△ABC的面积小于10,
    ∴4+3a<10,
    解得a<2,
    ∴0<a<2,
    ∵点C(a,-a),
    ∴点C在直线y=-x上,即在直线OC上,
    联立直线AB与直线OC的解析式得y=2x+4y=−x,
    解得:x=−43y=43,
    ∴直线AB与直线OC的交点坐标为(−43,43),
    ∴a≠−43,
    ②如图,当−43<a<0时,点C在△ABO的内部,
    ∴S△ABC<S△ABO<10,
    ∴−43<a<0符合题意,
    ③如图,当a<−43时,点C(a,-a)在第二象限,且在△ABO的外部,连接OC,
    ∴S△ABC=S△AOC+S△BOC-S△ABO
    =12×4(-a)+12×2(-a)-12×2×4
    =3a-4,
    ∵△ABC的面积小于10,
    ∴-3a-4<10,
    解得:a>−143,
    ∴−143<a<−43,
    综上所述:a的取值范围是−143<a<2,且a≠−43.
    故答案为:−143<a<2,且a≠−43
    【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及三角形的面积,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利用图形正确表示出△ABC的面积并灵活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是解题关键.
    【变式4-2】(2023下·安徽芜湖·八年级校联考期末)八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如图摆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经过原点的一条直线l将这八个正方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设直线l和八个正方形的最上面交点为A,则直线l的解析式是 .
    【答案】y=910x
    【分析】如图,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得到B(0,3),由于直线l将这八个正方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SΔAOB=5,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出AB的长,从而可得A点坐标.再由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l的解析式.
    【详解】解:如图,
    ∵经过原点的一条直线l将这八个正方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SΔAOB=4+1=5,
    而OB=3,
    ∴ 12AB·3=5,
    ∴AB=103,
    ∴A点坐标为(103,3).
    设直线l的解析式为y=kx,
    ∴103k=3,解得k=910,
    ∴直线l的解析式为y=910x
    故答案为y=910x.
    【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性质和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由割补法得SΔAOB=5求分割点A的位置是解题关键.
    【变式4-3】(2023上·江苏盐城·八年级校考期末)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直线y=13x+2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直线y=mx+m(m≠0)将△AOB分成两部分的面积比为1:5,则m的值为 .
    【答案】2或−219
    【分析】首先根据函数表达式求出A、B点的坐标,然后求出ΔAOB面积,然后根据y=mx+m的特点得知恒过点(-1,0),然后根据题意可知y=mx+m与坐标轴或y=13x+2的交点坐标,进而可求m的值;
    【详解】解:由y=13x+2可知,A点坐标为(-6,0),B点坐标为(0,2)
    ∴SΔAOB=12·OA·OB=12×−6×2=6
    ∵y=mx+m=m(x+1)
    ∴函数恒过点(-1,0)
    ∵y=mx+m将ΔAOB分成的两部分面积比为1:5
    ∴SΔCOE=11+5SΔAOB=1或SΔACD=11+5SΔAOB=1
    当SΔCOE=11+5SΔAOB=1时,
    OE=2×1÷1=2
    ∴E点坐标为(0,2)
    ∴m=2,
    当SΔACD=1时,
    D点纵坐标为:yD=2×1÷[(−1)−(−6)]=25
    ∵D在y=13x+2上,
    ∴D点坐标为:(−245,25)
    将点D的坐标代入y=mx+m,得:m=−219,
    故答案为2或−219;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像,掌握并熟练使用相关知识,认真审题,精准识图,合理推论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题型5 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求参数取值范围】
    【例5】(2023上·福建漳州·八年级校考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1=m(x+3)−1(m≠0) 和y2=a(x−1)+2(a≠0) ,无论x 取何值,始终有y2>y1 ,m 的取值范围为( )
    A.m≥ 34B.m> 34C.m≤ 34且m≠0 D.m< 34且m≠0
    【答案】D
    【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分别判断.
    【详解】由题意可知:∵一次函数y1=mx+3−1(m≠0) 的图象过定点(−3,−1) ,
    一次函数y2=ax−1+2(a≠0) 过定点(1,2) ,
    ∵①a<0时,m=a ,两直线平行时,始终有y2>y1 ,
    ∴m<0 .
    ②当a>0 时,设经过点(−3,−1),(1,2) 的直线为y3=kx+b ,有
    −1=−3k+b2=k+b ,
    解得: k=34b=54
    ∴y3= 34x+54

    ∵一次函数y1=mx+3−1(m≠0) 的图象过定点(−3,−1) ,
    不论x 取何值,始终有y2>y1 ,
    ∴0∴综上解得:m<0 或0即:m< 34且m≠0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综合问题, 充分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求解本题的关键.
    【变式5-1】(2023下·天津红桥·八年级统考期末)关于函数y=k−3x+k(k为常数),有下列结论:①当k≠3时,此函数是一次函数;②无论k取什么值,函数图像必经过点−1,3;③若图像经过二、三、四象限,则k的取值范围是k<0;④若函数图像与x轴的交点始终在正半轴,则k的取值范围是0A.1B.2C.3D.4
    【答案】D
    【分析】①根据一次函数定义即可求解;②y=k−3x+k=k(x+1)−3x,即可求解;③图像经过二、三、四象限,则k−3<0,k<0,解关于k的不等式组即可;④函数图像与x轴的交点始终在正半轴,则x>0,即可求解.
    【详解】解:①根据一次函数定义:形如y=kx+b(k≠0)的函数为一次函数,
    ∴ k−3≠0,
    ∴ k≠3,
    故①正确;
    ②y=k−3x+k=k(x+1)−3x,
    ∴无论k取何值,函数图像必经过点−1,3,
    故②正确;
    ③∵图像经过二、三、四象限,
    ∴ k−3<0k<0,
    解不等式组得:k<0,
    故③正确;
    ④令y=0,则x=−kk−3,
    ∵函数图像与x轴的交点始终在正半轴,
    ∴ −kk−3>0,
    ∴ kk−3<0,
    经分析知:k>0k−3<0,
    解这个不等式组得0故④正确.
    ∴①②③④都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不等式的相关知识,是难点和易错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一次函数图像上点的坐标特征,确定函数与系数之间的关系.
    【变式5-2】(2023下·浙江台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Ax1,y1,Bx2,y2分别是直线y=2x+1,y=−x+4上的动点,若x1−x2≤1时,都有y1−y2≤4,则x1的取值范围为( )
    A.−13≤x1≤0B.0≤x1≤2C.−73≤x1≤−13D.−23≤x1≤2
    【答案】B
    【分析】将Ax1,y1,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点C,过点C作x的垂线,交y=−x+4于点B,交y=2x+1于点D,当BC≤4时,符合题意,同理将点A向左平移一个单位得到C,进而即可求解.
    【详解】解:如图,将Ax1,y1,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点C,过点C作x的垂线,交y=−x+4于点B,交y=2x+1于点D,当BC≤4时,符合题意,
    ∴Cx1+1,2x1+1,Bx1+1,−x1+1+4即Bx1+1,−x1+3,
    ∴BC=2x1+1−−x1+3=3x1−2
    ∴3x1−2≤4
    解得x1≤2
    如图,将点A向左平移一个单位得到C,
    ∴ Cx1−1,2x1+1,Bx1−1,−x1−1+4即Bx1−1,−x1+5,
    ∴BC=−x1+5−2x1+1 =−3x1+4 ≤4
    解得x1≥0
    综上所述,0≤x1≤2,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根据题意作出图形分析是解题的关键.
    【变式5-3】(2023·广西南宁·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校考三模)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折线y=−x−2+1与直线交y=kx+2k(k>0)有且仅有一个交点,则k的取值范围是( )
    A.01或k=14C.02或k=14
    【答案】B
    【分析】先求出折线的最高点的坐标,然后直线经过最高点时,此时恰好有一个交点,然后分析直线与折线x<2的那部分图像的交点问题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直线的解析式为y=kx+2k,
    ∴直线y=kx+k经过点(-2,0),
    ∵折线的解析式为y=−x−2+1,
    ∴折线的最高点坐标为(2,1)
    ∴当直线恰好经过(2,1)时,此时只有一个交点,
    ∴1=2k+2k,
    解得k=14,
    当k=1时,直线y=kx+2k与折线在x<2的那部分图像平行,此时没有交点,
    ∴当k>1时直线y=kx+2k与折线在x<2的那部分图像有一个交点,
    ∴综上所述k>1或k=14,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图像的性质,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进行求解.
    【题型6 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求值】
    【例6】(2023·浙江温州·温州绣山中学校考一模)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个3×3的正方形网格,其左下角格点A的坐标为(1,1),右上角格点B的坐标为(4,4),若分布在直线y=k(x−1)两侧的格点数相同,则k的取值可以是( )
    A.52B.2C.74D.32
    【答案】C
    【分析】根据每一选项给定的k值,分别进行讨论即可得.
    【详解】解:A、当k=52时,直线y=kx−1为y=52(x-1),
    当x=1时,y=0,当x=2时,y=52,当x=3时,y=5,当x=4时,y=152,此时直线左上侧有6个格点,右下侧有10个格点,故不符合题意;
    B、当k=2时,直线y=kx−1为y=2(x-1),
    当x=1时,y=0,当x=2时,y=2,当x=3时,y=4,当x=4时,y=6,此时直线左上侧有6个格点,右下侧有8个格点,故不符合题意;
    C、当k=74时,直线y=kx−1为y=74(x-1),
    当x=1时,y=0,当x=2时,y=74,当x=3时,y=72,当x=4时,y=214,此时直线左上侧有8个格点,右下侧有8个格点,故符合题意;
    D、当k=32时,直线y=kx−1为y=32(x-1),
    当x=1时,y=0,当x=2时,y=32,当x=3时,y=3,当x=4时,y=92,此时直线左上侧有8个格点,右下侧有7个格点,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熟知一次函数图象上的点的坐标一定满足函数的解析式是关键.
    【变式6-1】(2023·四川自贡·统考中考真题)当自变量−1≤x≤3时,函数y=x−k(k为常数)的最小值为k+3,则满足条件的k的值为 .
    【答案】−2
    【分析】分k<−1时,−1≤k≤3时,k>3时三种情况讨论,即可求解.
    【详解】解:①若k<−1时,则当−1≤x≤3时,有x>k,故y=x−k=x−k,
    故当x=−1时,y有最小值,此时函数y=−1−k,
    由题意,−1−k=k+3,
    解得:k=−2,满足k<−1,符合题意;
    ②若−1≤k≤3,则当−1≤x≤3时,y=x−k≥0,
    故当x=k时,y有最小值,此时函数y=0,
    由题意,0=k+3,
    解得:k=−3,不满足−1≤k≤3,不符合题意;
    ③若k>3时,则当−1≤x≤3时,有x故当x=3时,y有最小值,此时函数y=k−3,
    由题意,k−3=k+3,方程无解,此情况不存在,
    综上,满足条件的k的值为−2.
    故答案为:−2.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绝对值的性质,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
    【变式6-2】(2023下·宁夏银川·八年级校考期末)已知直线y=−n+1n+2x+1n+2(n为正整数)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Sn,则S1+S2+S3+⋯+S2012的值为( )
    A.5032015B.10062015C.10062014D.5032014
    【答案】D
    【分析】依次求出S1、S2、S3…Sn,就发现规律:Sn=12×1(n+1)(n+2),然后求其和即可求得答案,注意1nn+1=1n−1n+1.
    【详解】解:当n=1时,y=−23x+13,
    此时:A(0,13 ),B(12,0),
    ∴S1=12×12×13=12×12×3,
    当n=2时,y=−34x+14,
    此时:A(0,14 ),B(13,0),
    ∴S2=12×13×14=12×13×4,
    当n=3时,y=−45x+15,
    此时:A(0,15),B(14,0),
    ∴S3=12×14×15=12×14×5,
    ……
    Sn=12×1n+1×1n+2=12×1(n+1)(n+2),
    ∴S1+S2+S3+…+S2012
    =12×12×3+12×13×4+12×14×5+…+12×12013×2014
    =12(11×2+12×3+…+12013×2014)
    =1212−13+13−14+14−15+⋯+12013−12014
    =1212−12014
    =5032014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根据题意找出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变式6-3】(2023上·山东济南·八年级统考期末)一次函数y=54x−15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O为坐标原点,则在△OAB内部(包括边界),纵坐标、横坐标都是整数的点共有( )
    A.90个B.92个C.104个D.106个
    【答案】D
    【分析】求出A、B的坐标,分别求出横坐标是1、2、3、4、5、6、7、8、9、10、11的纵坐标,即可得出横坐标是1、2、3、4…时点的个数,再加上在两坐标轴上的点,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当x=0时,y=﹣15,
    ∴B(0,﹣15),
    当y=0时,0=54x﹣15,
    ∴x=12,
    ∴A(12,0),
    x=0时,y=﹣15,共有16个纵坐标、横坐标都是整数的点,
    x=1时,y=54×1﹣15=﹣1334,共有14个纵坐标、横坐标都是整数的点,
    同理x=2时,y=﹣1212,共有13个纵坐标、横坐标都是整数的点,
    x=3时,y=﹣1114,共有12个纵坐标、横坐标都是整数的点,
    x=4时,y=﹣10,共有11个纵坐标、横坐标都是整数的点,
    x=5时,y=﹣834,有9个纵坐标、横坐标都是整数的点,
    x=6时,y=﹣712,有8个纵坐标、横坐标都是整数的点,
    x=7时,y=﹣614,有7个纵坐标、横坐标都是整数的点
    x=8时,y=﹣5,共有6个纵坐标、横坐标都是整数的点,
    x=9时,y=﹣334,共有4个纵坐标、横坐标都是整数的点,
    x=10时,y=﹣212,共有3个纵坐标、横坐标都是整数的点,
    x=11时,y=﹣114,共有2个纵坐标、横坐标都是整数的点,
    x=12时,y=0,共有1个即A点,纵坐标、横坐标都是整数的点.在△OAB内部(包括边界),纵坐标、横坐标都是整数的点有16+14+13+12+11+9+8+7+6+4+3+2+1=106个.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的应用,通过做此题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本题题型较好,但是一道比较容易出错的题目.
    【题型7 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
    【例7】(2023下·四川成都·八年级成都实外校考期末)如图,点A的坐标为(0,1),点B是x轴正半轴上的一动点,把线段AB以A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线段AC,设点B的横坐标为x,点C的纵坐标为y,能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
    A.B.
    C.D.
    【答案】A
    【分析】作出适当的辅助线,证得ΔAOB≌ΔCDA,即可建立y与x的函数关系,确定出答案.
    【详解】解:过点C作CD⊥y轴于点D,
    ∵∠AOB=90°,
    ∴∠CDA=∠AOB,∠OBA+∠OAB=90°,
    ∵∠CAB=90°,
    ∴∠CAD+∠OAB=90° ,
    ∴∠CAD=∠OBA,
    又∵AB=AC,
    ∴ΔAOB≌ΔCDAAAS,
    ∴DA=OB=x,
    ∴y=OD=DA+OA=x+1,
    又∵点B是x轴正半轴上的一动点,
    ∴x>0,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建立函数关系,从而判断出正确的函数图象.
    【变式7-1】(2023下·山东潍坊·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矩形ABCD,长AD=2,宽AB=1, AB//y轴,AD//x轴.点D坐标为3,1,该矩形边上有一动点P,沿A→B→C→D→A运动一周,则点P的纵坐标yp与点P走过的路程s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大致是( )
    A.B.
    C.D.
    【答案】D
    【分析】根据则点P的纵坐标y随点P走过的路程s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可以分为4部分,当P点在AB上,当P点在BC上,当P点在CD上,点P在AD上即可得出图象.
    【详解】∵矩形ABCD,长AD=2,宽AB=1,矩形边上有一动点P,沿A→B→C→D→A运动一周,
    ∴点P的纵坐标y随点P走过的路程s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可以分为4部分,
    ∴P点在AB上,此时纵坐标越来越大,最小值是1,最大值为2,
    P点在BC上,此时纵坐标为定值2.
    当P点在CD上,此时纵坐标越来越小,最大值是2,最小值为1,
    P点在AD上,此时纵坐标为定值1.
    故选: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分解函数得出不同位置时的函数关系,进而得出图象.
    【变式7-2】(2023上·辽宁鞍山·八年级统考期末)已知点A为某封闭图形边界上一定点,动点P从点A出发,沿其边界顺时针匀速运动一周.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x,线段AP的长为y.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如右图所示,则该封闭图形可能是( )
    A.B.C.D.
    【答案】A
    【详解】解:分析题中所给函数图像,
    O−E段,AP随x的增大而增大,长度与点P的运动时间成正比.
    E−F段,AP逐渐减小,到达最小值时又逐渐增大,排除C、D选项,
    F−G段,AP逐渐减小直至为0,排除B选项.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函数图象是典型的数形结合,图象应用信息广泛,通过看图获取信息,不仅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还可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用图象解决问题时,要理清图象的含义即会识图.
    【变式7-3】(2023上·福建龙岩·八年级校考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CD在第一象限,且AB//x轴.直线m:y=−x沿x轴正方向平移,被矩形ABCD截得的线段EF的长度L与平移的距离a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可能是( )
    B.
    C.D.
    【答案】B
    【分析】先将直线m在平移的过程中让EF发生变化的关键位置找到,分析每一种情况下的EF随a的变化情况,逐步排除其它选项后得到正确选项.
    【详解】解:如图,当直线m还没有运动到直线a的位置时,它与矩形没有交点,因此,线段EF=0,所以排除A选项;
    当直线m运动到直线a和直线b之间的位置时,每向右平移1个单位,则EF就增加2个单位长,此时,它们是一次函数的关系;
    当直线m运动到直线b和直线c之间的位置时,此时EF的长度始终保持不变,所以排除C选项;
    当直线m运动到直线c和直线d之间的位置时,每向右平移1各单位,则EF就减少2个单位长,此时,它们是一次函数的关系,直到运动到直线d的位置时,EF的长变为0,因为从直线a的位置运动到直线b的位置和从直线c的位置运动到直线d的位置时,直线m平移的距离是相同的,因此排除D选项;
    综上可得B选项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和图形的平移等内容,解题过程中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要求学生注意分析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抓住关键的点,此题为选择题,因此可以通过排除法去排除不正确的选项,最后得到正确的选项,同时考查了学生对图形运动的感知能力与对函数图像的理解力.
    【题型8 判断直角三角形】
    【例8】(2023上·浙江·八年级期末)如图,∠BOC=60°,点A是BO延长线上的一点,OA=10cm,动点P从点A出发沿AB以3cm/s的速度移动,动点Q从点O出发沿OC以1cm/s的速度移动,如果点P,Q同时出发,用t(s)表示移动的时间,当t= s时,△POQ是等腰三角形;当t= s时,△POQ是直角三角形.
    【答案】 52或5 4或10
    【分析】根据ΔPOQ是等腰三角形,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点P在AO上,或点P在BO上;根据ΔPOQ是直角三角形,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PQ⊥AB,或PQ⊥OC,据此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解:如图,当PO=QO时,ΔPOQ是等腰三角形,
    ∵PO=AO−AP=10−3t,OQ=t,
    ∴当PO=QO时,10−3t=t,
    解得t=52;
    如图,当PO=QO时,ΔPOQ是等腰三角形,
    ∵PO=AP−AO=3t−10,OQ=t,
    ∴当PO=QO时,3t−10=t,
    解得t=5;
    如图,当PQ⊥AB时,ΔPOQ是直角三角形,且QO=2OP,
    ∵PO=AP−AO=3t−10,OQ=t,
    ∴当QO=2OP时,t=2×(3t−10),
    解得t=4;
    如图,当PQ⊥OC时,ΔPOQ是直角三角形,且2QO=OP,
    ∵PO=AP−AO=3t−10,OQ=t,
    ∴当2QO=OP时,2t=3t−10,
    解得:t=10.
    故答案为:52或5;4或1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进行分类讨论,分类时注意不能遗漏,也不能重复.
    【变式8-1】(2023上·四川·八年级校考期末)如图,在ΔABC中,AB=AC=20,BC=32,点D在线段BC上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从B向C移动,连接AD,当点D移动 秒时,AD与ΔABC的边垂直.
    【答案】3.5或8或12.5.
    【分析】设运动时间为t,然后分当AD⊥AC、AD⊥BC和AD⊥AB三种情况运用勾股定理解答即可.
    【详解】解:设运动时间为t,
    则BD=2t,CD=BC−BD=32−2t,
    ①当AD⊥AC时,如图1所示,
    过点A作AH⊥BC于点H,
    ∵AB=AC=20,BC=32,
    ∴BH=CH=12BC=16,
    RtΔABH中有AB2=BH2+AH2,
    ∴AH=AB2−BH2=12,
    ∴DH=BH−BD=16−2t,
    RtΔADH中,AD2=AH2+DH2,
    RtΔACD中,CD2=AD2+AC2,
    ∴CD2=AH2+DH2+AC2,
    ∴32−2t2=144+16−2t2+400,
    解得:t=3.5;
    ②当AD⊥BC时,如图2所示,
    由①可知,BD=12BC=12×32=16,
    又BD=2t,
    ∴t=8;
    ③当AD⊥AB时,如图3所示,
    过点A作AM⊥BC于点M,
    由①知AM=12,
    RtΔAMD中有AM2+DM2=AD2,
    RtΔABD中有AB2+AD2=BD2,
    ∴BD2=AB2+AM2+DM2,
    又BD=2t,AB=20,AM=12,DM=2t−16,
    ∴4t2=400+144+4t2−64t+256,
    ∴t=12.5
    ∴当D点移动3.5秒或8秒或12.5秒时,AD与ΔABC边垂直.
    故答案为:3.5或8或12.5.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灵活运用勾股定理列方程以及分类讨论思想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变式8-2】(2023上·浙江·八年级期末)如图,在△ABC中,AC=BC,CD⊥AB,CD=5,AB=24.E是AB边上的一个动点,点F与点A关于直线CE对称,当△AEF为直角三角形时,AE的长为 .
    【答案】7或17
    【分析】分当E在线段AD上时,当E在线段BD上时分别求解即可.
    【详解】解:当E在线段AD上时,
    连接CE,作A关于CE的对称点F,连接AF,EF,CF,
    ∵∠AEF=90°,
    ∴∠AEC=∠FEC=360°−90°2=135°,
    ∴∠CED=45°,
    ∴CD=ED=5,
    ∴AE=AD-ED=12-5=7;
    当E在线段BD上时,
    连接CE,作A关于CE的对称点F,连接EF,CF,AF,
    ∵∠AEF=90°,
    ∴∠CEF=∠CEA=45°,
    ∴ED=CD=5,
    ∴AE=AD+DE=17,
    故答案为:7或17.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轴对称的性质,解本题的关键是注意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
    【变式8-3】(2023下·浙江宁波·八年级统考期末)同一平面内有A,B,C三点,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5cm,点C到直线AB的距离为2cm,且△ABC为直角三角形,则满足上述条件的点C有 个.
    【答案】8
    【分析】该题存在两种情况;(1)AB为斜边,则∠C=90°;(2)AB为直角边,AC=2cm或BC=2cm;
    【详解】(1)当AB为斜边时,点C到直线AB的距离为2cm,即AB边上的高为2cm,符合要求的C点有4个,如图:
    (2)当AB为直角边时,AC=2cm或BC=2cm,符合条件的点有4个,如图;
    符合要求的C点有8个;
    故答案是8.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准确分析判断是解题的关键.
    【题型9 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
    【例9】(2023·江西九江·校考模拟预测)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有这样一道题目,大致意思是:有一竖立着的木杆,在木杆的上端系有绳索,绳索从木杆上端顺着木杆下垂后,堆在地面上的部分有3尺,牵着绳索头(绳索头与地面接触)退行,在离木杆底部8尺处时,绳索用尽.问绳索长为多少.绳索长为 尺.
    【答案】736
    【分析】设绳索AC的长为x尺,则木柱AB的长为x−3尺,在Rt△ABC中,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列出方程解答即可.
    【详解】解:设绳索AC的长为x尺,则木柱AB的长为x−3尺,
    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得,AC2−AB2=BC2,
    即x2−x−32=82,
    解得x=736,
    答:绳索长为736尺.
    故答案为:736.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熟记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是解题的关键.
    【变式9-1】(2023下·浙江绍兴·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斜靠在墙上的一根竹竿,AB=10m,BC=6m,若A端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AC下移2m,则B端将沿CB方向移动的距离是( )米.
    A.1.6B.1.8C.2D.2.2
    【答案】C
    【分析】直接利用勾股定理得出AC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得出CB',进而得出B端将沿CB方向移动.
    【详解】在Rt△ABC中,∠ACB= 90°
    ∵AB=10,BC=6,
    ∴AC=AB2−BC2=102−62=8,
    当AC下移2m后,A'C=8-2=6,
    在Rt∆A'B'C中,∠A'CB' = 90°
    B'C=A'B'2−A'C2=102−62=8,
    B'C- BC=8-6= 2
    ∴移动了2m
    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正确应用勾股定理是解题关键.
    【变式9-2】(2023上·山东济南·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一艘海轮位于灯塔P的北偏东30°方向,距离灯塔80海里的A处,它沿正南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位于灯塔P的南偏东45°方向上的B处,这时,海轮所在的B处与灯塔P的距离为( )
    A.40海里B.402海里C.80海里D.406海里
    【答案】B
    【分析】过点P作PC⊥AB,则在Rt△APC中,通过30°的直角三角形,计算出PC的长,再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通过勾股定理即可求出PB.
    【详解】解:作PC⊥AB于C点,
    ∵A在P的北偏东30°方向,
    ∴∠EPA=30°,
    ∴∠APC=90°−∠EPA=90°−30°=60°,
    又∵B在P的南偏东45°方向上,
    ∴∠FPB=45°,
    ∴∠BPC=90°−∠FPB=90°−45°=45°,
    ∴∠APC=60°,∠BPC=45°,AP=80(海里)
    ∴在Rt△APC中,∠PAC=90°−∠APC=90°−60°=30°,
    ∴PC=12AP=12×80=40(海里)
    ∵在Rt△PCB中,∠BPC=45°,
    ∴三角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PC=BC=40,
    ∴PB=PC2+PB2=402+402=402(海里).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方位角有关的计算以及用勾股定理求航海问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构建直角三角形进行计算.
    【变式9-3】(2023上·浙江宁波·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一棵高5米的树AB被强台风吹斜,与地面BC形成60°夹角,之后又被超强台风在点D处吹断,点A恰好落在BC边上的点E处,若BE=2,则BD的长是( )
    A.2B.3C.218D.247
    【答案】C
    【分析】过点D作DM⊥BC,设BD=x,然后根据题意和含30°的直角三角形性质分别表示出BM,EM,DE的长,结合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
    【详解】解:过点D作DM⊥BC,设BD=x,
    由题意可得:AB=5,AD=DE=5-x
    ∵∠ABC=60°,DM⊥BC,
    ∴在Rt△BDM中,∠BDM=30°
    ∴BM=12BD=12x,则ME=BE−BM=2−12x
    ∴BD2−BM2=DE2−ME2,x2−(12x)2=(5−x)2−(2−12x)2
    解得:x=218,即BD=218米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含30°的直角三角形性质和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正确理解题意掌握相关性质定理列方程求解是关键.
    【题型10 一次函数的应用】
    【例10】(2023上·浙江宁波·八年级统考期末)甲开汽车,乙骑自行车从M地出发沿一条公路匀速前往N地,设乙行驶的时间为t(h),甲、乙行驶的路程分别为S甲,S乙,路程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丙与乙同时出发,从N地沿同一条公路匀速前往M地.当丙与乙相遇时,甲、乙两人相距20km,问丙出发后 小时后与甲相遇.
    【答案】74或76
    【分析】利用函数图象的信息求得三人的速度,再利用题意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解:由函数图象得:乙的速度为80÷4=20(km/h),
    乙出发1小时后,甲出发并经过0.5小时追上乙,
    设甲的速度为xkm/h,
    ∴20×1.5=(1.5−1)x,
    ∴x=60,
    ∴甲的速度为60km/h.
    设丙与乙相遇时乙出发了t小时,
    ∵当丙与乙相遇时,甲、乙两人相距20km,
    ∴60(t−1)−20t=20或20t−60(t−1)=20
    ∴t=2或1,
    ∴丙的速度为(80−2×20)÷2=20(km/h)或(80−1×20)÷1=60(km/h),
    设丙出发后y小时后与甲相遇,
    ∴20y+60(y−1)=80,或60y+60(y−1)=80,
    解得:y=74或76,
    故答案为:74或76.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的图象,利用函数的图象的信息求得三人的速度,再利用题意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变式10-1】(2023上·重庆·八年级西南大学附中校考期末)小明和小李住在同一个小区,暑假期间,他们相约去缙云山某地露营;小明先出发5分钟后,小李以65米/分的速度从小区出发,小明到达相约地点后放下装备,休息了10分钟,立即按原路以另一速度返回,途中与小李相遇,随后他们一起步行到达目的地.小李与小明之间的距离y(米)与小明出发的时间x(分)之间的关系如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首次到达目的地之前的速度是75米/分
    B.小明首次到达目的地时,小李距离目的地还有200米
    C.从小区到目的地路程为2800米
    D.小明返回时的速度是33米分
    【答案】C
    【分析】根据图象可知,小明5分钟行走400米,可求速度,到达目的地用时35分,可求总路程,再根据小李行走时间可知小李走的路程,利用两人相向而行时,两分钟相遇可求小明返回时速度,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A、小明首次到达目的地之前的速度是4005=80米/分,A不正确;
    B、两地间的距离为:80×35=2800(米).
    小李在小明到达目的地时行走的路程为:65×(35-30)=1950(米).
    2800-1950=850(米),
    此时,小李距目的地还有850米,B不正确;C正确;
    D、850-65×10=200(米),200÷(47-45)=100(米/分),100-65=35(米/分).D不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的运用,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的运用,点的坐标的运用,解答时认真分析函数图象的意义是关键.
    【变式10-2】(2023上·全国·八年级专题练习)有一个附有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容器,在单位时间内的进水量和出水量分别一定.设从某时刻开始的5分钟内只进水不出水,在随后的15分钟内既进水又出水,得到容器内水量y(升)与时间x(分)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若20分钟后只放水不进水,这时(x≥20时)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
    【答案】y=−3x+95;(20≤x≤3123)
    【分析】先根据图象解得进水管和出水管每分钟的进水量和出水量,然后列一次函数解析式,将(20,35)代入即可解得x≥20时,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详解】解:设5分钟内容器内水量y(升)与时间x (分)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为y=kx+b,
    把(0,0)(5,20)代入y1=kx+b,
    解得k=4,b=0,
    故5分钟内容器内水量y(升)与时间x (分)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为y1=4x (0≤x≤5);
    进水管每分钟进4L水;
    设5到20分钟之间容器内水量y(升)与时间x (分)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为y2=kx+b,
    把(5,20)(20,35)代入y2=kx+b,
    解得k=1,b=15,
    故5到20分钟之间容器内水量y(升)与时间x (分)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为y2=x+15 (5≤x≤20)
    可知出水管每分钟出水3L;
    20分钟后只放水不进水时函数解析式为y3=﹣3(x﹣20)+b,
    将(20,35)代入y3=﹣3(x﹣20)+b,
    解得b=35.
    故当x≥20时,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y=﹣3x+95.
    当y=0时,x=3123
    故答案为:y=﹣3x+95(20≤x≤3123).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解答一次函数的应用问题中,要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还必须使实际问题有意义,解答要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
    【变式10-3】(2023下·重庆·八年级重庆市求精中学校校考期末)在一次趣味运动会中,“抢种抢收”的比赛规则如下:全程50米的直线跑道,在起点和终点之间,每隔10米放置一个小桶,共四个,参赛者用手托着放有4个乒乓球的盘子,在从起点跑到终点的过程中,将四个乒乓球依次放入4个小桶中(放入时间忽略不计),如果中途乒乓球掉出小桶,则需要返回将乒乓球放回桶中,率先到达终点者获胜.小明和小亮同时从起点出发,以各自的速度匀速跑步前进,小明在放入第二个乒乓球后,乒乓球跳出了小桶,落在了第二个桶的旁边,且落地后不再移动,但他并未发现,继续向前跑了一段距离,被裁判员提醒后立即原速返回捡球,并迅速放回桶中(捡球时间忽略不计),为了赶超小亮,小明将速度提高了1米/秒,小明和小亮之间的距离y(米)和出发时间x(秒)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小明在掉出乒乓球后又继续跑了 米后开始返回.
    【答案】6
    【分析】结合图像,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计算判断即可.
    【详解】解:根据题意,得:小明捡球后,与小亮之间的距离为4米,小亮中间没有停止也没有返回,
    ∴小亮的速度为(10×2+4)÷4=6(米/秒),
    根据图象,小明到达终点时,小亮距离终点还有6米,即小亮已经跑了50-6=44(米),
    所用时间为44÷6=223 (s),
    ∴小明从捡到球到到达终点的用时为:223-4=103 (s),
    ∴小明提速后的速度为(50-10×2)÷103=9(米/秒),
    ∴小明提速前的速度为9-1=8(米/秒),
    ∴小明在掉出乒乓球后又继续跑了(4×8-10×2)÷2=6(米),
    故答案为:6.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运用,准确理解题意,正确从图像中获取解题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题型11 平行线在翻折中的运用】
    【例11】(2023下·湖北武汉·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长方形纸片ABCD,点E,F分别在AB,BC边上,将纸片沿EF折叠,使点B落在边AD上的点B′处,然后再次折叠纸片使点F与点B′重合,点C落在点C′,折痕为GH,若∠C′B′D=∠AB′E+24°,则∠EFC= 度.
    【答案】147
    【分析】根据将纸片沿EF折叠,使点B落在边AD上的点B'处,得出∠EB′F=∠B=90°,∠BFE=∠B′FE,可得∠AB′E+∠DB′F=90°,根据四边形ABCD为长方形,得出AD∥BC,可得∠DB′F=∠B′FB=2∠EFB,可求∠AB′E=90°−∠DB′F=90°−2∠EFB,根据GH为对称轴,可得∠C′B′F=∠CFB′=180°−∠B′FB=180°−2∠EFB,可得∠C′B′D=∠C′B′F−∠FB′D=180°−2∠EFB−2∠EFB,根据∠C′B′D=∠AB′E+24°,列方程180°−2∠EFB−2∠EFB−90°−2∠EFB=24°,解方程即可.
    【详解】解:∵纸片沿EF折叠,使点B落在边AD上的点B′处,
    ∴∠EB′F=∠B=90°,∠BFE=∠B′FE,
    ∴∠AB′E+∠DB′F=90°,
    ∵四边形ABCD为长方形,
    ∴AD∥BC,
    ∴∠DB′F=∠B′FB=2∠EFB,
    ∴∠AB′E=90°−∠DB′F=90°−2∠EFB,
    ∵再次折叠纸片使点F与点B'重合,点C落在点C′,折痕为GH,
    ∴四边形GHC′B′与四边形GHCF关于EG对称,
    ∴∠C′B′F=∠CFB′=180°−∠B′FB=180°−2∠EFB,
    ∵∠C′B′D=∠C′B′F−∠FB′D,
    ∴∠C′B′D=180°−2∠EFB−2∠EFB,
    ∵∠C′B′D=∠AB′E+24°,
    ∴∠C′B′D−∠AB′E=24°,
    ∴180°−2∠EFB−2∠EFB−90°−2∠EFB=24°,
    ∴∠EFB=33°,
    ∴∠EFC=180°−∠EFB=147°,
    故答案为:147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折叠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其推论,恰当应用折叠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变式11-1】(2023下·江苏泰州·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已知线段OC与直线AB的夹角∠BOC=70°,点M在OC上,点N是直线AB上的一个动点,将△OMN沿MN折叠,使点O落在点O′处,当CO′∥AB时,则∠CO′M+∠ONO′= 度.

    【答案】110或70
    【分析】分两种请况:当点N在射线OA上运动时;当点N在射线OB上运动时;然后分别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详解】分两种请况:
    当点N在射线OA上运动时,如图:

    延长CO′到D,
    ∵∠BOC=70°,
    ∴∠NOC=180°−∠BOC=110°,
    由折叠得:∠NO′M=∠NOM=110°,
    ∵CO′∥AB,
    ∴∠ONO′=∠DO′N,
    ∴∠CO′M+∠DO′N=180°−∠NO′M=70°,
    ∴∠CO′M+∠ONO′=70°;
    当点N在射线OB上运动时,如图:

    延长CO′到E,
    由折叠得:∠BOC=∠NO′M=70°,
    ∵CO′∥AB,
    ∴∠ONO′=∠EO′N,
    ∴∠CO′M+∠EO′N=180°−∠NO′M=110°,
    ∴∠CO′M+∠ONO′=110°;
    综上所述:当CO′∥AB时,则∠CO′M+∠ONO′=110°或70°,
    故答案为:70或110.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两种情况讨论是解题的关键.
    【变式11-2】(2023下·湖北武汉·七年级校考期末)如图,已知AB∥CD,点E,F分别在直线AB,CD上点P在AB,CD之间且在EF的左侧.若将射线EA沿EP折叠,射线FC沿FP折叠,折叠后的两条射线互相垂直,则EPF的度数为 .
    【答案】45°或135°
    【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然后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出∠EMF与∠AEM和∠CFM的关系,然后可得答案.
    【详解】解:如图1,
    过M作MN//AB,
    ∵AB//CD,
    ∴AB//CD//NM,
    ∴∠AEM=∠EMN,∠NMF=∠MFC,
    ∵∠EMF=90°,
    ∴∠AEM+∠CFM=90°,
    同理可得∠P=∠AEP+∠CFP,
    由折叠可得:∠AEP=∠PEM=12∠AEM,∠PFC=∠PFM=12∠CFM,
    ∴∠P=12(∠AEM+∠CFM)=45°,
    如图2,
    过M作MN//AB,
    ∵AB//CD,
    ∴AB//CD//NM,
    ∴∠AEM+∠EMN=180°,∠NMF+∠MFC=180°,
    ∴∠AEM+∠EMF+∠CFM=360°,
    ∵∠EMF=90°,
    ∴∠AEM+∠CFM=360°−90°=270°,
    由折叠可得:∠AEP=∠PEM=12∠AEM,∠PFC=∠PFM=12∠CFM,
    ∴∠P=270°×12=135°,
    综上所述:∠EPF的度数为45°或135°,
    故答案为:45°或135°.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关键是正确画出图形,分两种情况分别计算出∠EPF的度数.
    【变式11-3】(2023下·浙江温州·七年级校联考期末)如图,已知长方形纸片ABCD,点E和点F分别在边AD和BC上,且∠EFC=37°,点H和点G分别是边AD和BC上的动点,现将点A,B,C,D分别沿EF,GH折叠至点N,M,P,K,若MN∥PK,则∠KHD的度数为( )
    A.37°或143°B.74°或96°C.37°或105°D.74°或106°
    【答案】D
    【分析】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PK在AD上方时,延长MN、KH相交于点Q,根据MN∥PK,推出EN∥KQ,得到∠AEN=∠AHQ,求出∠AEN的度数,再根据∠KHD=∠AHQ即可求解;②当PK在BC下方时,延长MN、HK相交于点O,根据MN∥PK,推出EN∥HO,得到∠AEN=∠AHO,再根据∠AHO+∠KHD=180°即可求解.
    【详解】解:①当PK在AD上方时,延长MN、KH相交于点Q,如图所示
    ∵MN∥PK
    ∴∠K=∠Q
    ∵∠K=90°
    ∴∠Q=90°
    ∵∠MNE=90°
    ∴∠MNE=∠Q
    ∴EN∥KQ
    ∴∠AEN=∠AHQ
    ∵∠EFC=37°,AD∥BC
    ∴∠AEF=∠EFC=37°
    ∵翻折
    ∴∠AEF=∠NEF=37°
    ∴∠AEN=74°
    ∴∠AHQ=74°
    ∵∠KHD=∠AHQ
    ∴∠KHD=74°
    ②当PK在BC下方时,延长MN、HK相交于点O,如图所示
    ∵MN∥PK
    ∴∠O=∠OKP=90°
    ∵∠MNE=90°
    ∴∠MNE=∠O
    ∴EN∥HO
    ∴∠AEN=∠AHO
    ∵∠EFC=37°,AD∥BC
    ∴∠AEF=∠EFC=37°
    ∵翻折
    ∴∠AEF=∠NEF=37°
    ∴∠AEN=74°
    ∴∠AHO=74°
    ∵∠AHO+∠KHD=180°
    ∴∠KHD=106°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翻折、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对顶角等知识点,分情况讨论,画出对应图形进行求解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题型12 平行线中的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
    【例12】(2023下·安徽马鞍山·七年级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七中学校考期末)已知,如图AB平行CD,O为平面内一点,∠EOF=40°,∠BEO,∠DFO的角平分线相交于G点,则∠EGF= °

    【答案】20°或160°
    【分析】根据O的位置,分两种情况讨论:再分别画出图形,当O在AB,CD之间,当O不在AB,CD之间,再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答即可.
    【详解】解:如图,过O作ON∥AB,而AB∥CD,
    ∴AB∥ON∥CD,

    ∴∠BEO=∠EON,∠DFO=∠NOF,
    ∵∠EOF=∠EON+∠FON=40°,
    ∴∠BEO+∠DFO=40°,
    ∵∠BEO,∠DFO的角平分线相交于G点,
    ∴∠BEG+∠DFG=12BEO+∠DFO=20°,
    过G作GH∥AB,
    同理:AB∥GH∥CD,
    同理可得:∠EGF=∠EGH+∠FGH=∠BFG+∠DFG=12BEO+∠DFO=20°.
    如图,过O作ON∥AB,而AB∥CD,
    ∴ON∥AB∥CD,

    ∴∠NOE=∠AEO,∠CFO=∠NOF,
    ∵∠EOF=40°=∠FON−∠NOE,
    ∴∠CFO−∠AEO=40°,
    ∵∠BEO,∠DFO的角平分线相交于G点,
    设∠BEO=2x,∠DFO=2y,
    ∴∠CFO=180°−2y,∠AEO=180°−2x,
    ∴2x−2y=40°,即x−y=20°,
    过G作GH∥AB,则GH∥AB∥CD,
    ∴∠HGM=∠AEM=180°−x,∠HGF=∠DFG=y,
    ∴∠EGF=180°−x+y=180°−x−y=160°;
    故答案为:20°或160°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公理的应用,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清晰的分类讨论是解本题的关键.
    【变式12-1】(2023下·湖北武汉·七年级武汉市武珞路中学校考期末)已知AB∥CD,∠BAD=40°,点M在直线AD上,N为线段CD上一点,若∠MNC=α,则∠AMN= .(用含α的式子表示)
    【答案】220°﹣α或α﹣140°或α﹣40°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分三种情况求解即可.
    【详解】解:如图,当点M在线段AD上时,
    过点M作ME∥AB,
    ∴∠AME=∠BAD=40°,
    ∵ME∥AB,AB∥CD,
    ∴ME∥CD,
    ∴∠EMN+∠MNC=180°,
    ∵∠MNC=α,
    ∴∠EMN=180°﹣α,
    ∴∠AMN=∠AME+∠EMN=40°+(180°﹣α)=220°﹣α;
    如图,当点M在AD的延长线上时,
    过点M作ME∥AB,
    ∴∠AME=∠BAD=40°,
    ∵ME∥AB,AB∥CD,
    ∴ME∥CD,
    ∴∠EMN+∠MNC=180°,
    ∵∠MNC=α,
    ∴∠EMN=180°﹣α,
    ∴∠AMN=∠AME﹣∠EMN=40°﹣(180°﹣α)=α﹣140°;
    如图,当点M在DA的延长线上时,
    过点M作ME∥AB,
    ∴∠AME=∠BAD=40°,
    ∵ME∥AB,AB∥CD,
    ∴ME∥CD,
    ∴∠EMN=∠MNC=α,
    ∴∠AMN=∠EMN﹣∠AME=α﹣40°=α﹣40°;
    故答案为:220°﹣α或α﹣140°或α﹣40°.
    【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熟记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并会分情况讨论是解题的关键.
    【变式12-2】(2023下·广东梅州·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AB∥CD,∠C=60°,点E是射线CD上一点,连接AE,将△AEC沿着AE翻折得△AEF,点C的对应点为点F,若∠EAF=2∠FAB,那么∠AEC= .

    【答案】40°或72°
    【分析】分AF在AB上方和AF在AB下方,两种情况进行讨论,设∠BAF=x,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翻折得出角的关系,列出方程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分两种情况:
    ①如图,当AF在AB上方时,

    设∠BAF=x,
    ∵将△AEC沿着AE翻折得△AEF,∠EAF=2∠FAB,
    ∴∠CAE=∠EAF=2x,∠EAB=x,
    ∴∠CAB=∠CAE+∠EAB=3x,
    ∵AB∥CD,∠C=60°,
    ∴∠BAC+∠C=180°,∠AEC=∠EAB
    ∠CAB=180°−∠C=180°−60°=120°,
    ∴3x=120°,
    解得:x=40°,
    ∴∠AEC=∠EAB=40°;
    ②如图,当AF在AB下方时,

    设∠BAF=x,
    ∵将△AEC沿着AE翻折得△AEF,∠EAF=2∠FAB,
    ∴∠CAE=∠EAF=2x,∠EAB=3x,
    ∴∠CAB=∠CAE+∠EAB=5x,
    ∵AB∥CD,∠C=60°,
    ∴∠AEC=∠EAB,∠CAB=180°−∠C=180°−60°=120°,
    ∴5x=120°,
    解得:x=24°,
    ∴∠EAB=3×24°=72°,
    ∴∠AEC=∠EAB=72°,
    综上所述,∠AEC=40°或72°,
    故答案为:40°或72°.
    【点睛】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平行线的性质,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及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变式12-3】(2023下·重庆·七年级重庆八中校考阶段练习)如图,PQ//MN,A、B分别为直线MN、PQ上两点,且∠BAN=45°,若射线AM绕点顺时针旋转至AN后立即回转,射线BQ绕点B逆时针旋转至BP后立即回转,两射线分别绕点A、点B不停地旋转,若射线AM转动的速度是a°/秒,射线BQ转动的速度是b°/秒,且a、b满足a−5+b−12=0.若射线AM绕点A顺时针先转动18秒,射线BQ才开始绕点B逆时针旋转,在射线BQ到达BA之前,问射线AM再转动 秒时,射线AM与射线BQ互相平行.
    【答案】15或22.5
    【分析】先由题意得出a,b的值,再推出射线AM绕点A顺时针先转动18秒后,AM转动至AM'的位置,∠MAM'=18°×5=90°,然后分情况讨论即可.
    【详解】∵a−5+b−12=0,
    ∴a=5,b=1,
    设射线AM再转动t秒时,射线AM、射线BQ互相平行,如图,射线AM绕点A顺时针先转动18秒后,AM转动至AM'的位置,∠MAM'=18°×5=90°,分两种情况:
    ①当9<t<18时,如图,∠QBQ'=t°,∠M'AM"=5t°,
    ∵∠BAN=45°=∠ABQ,
    ∴∠ABQ'=45°-t°,∠BAM"=5t-45°,
    当∠ABQ'=∠BAM"时,BQ'//AM",
    此时,45°-t°=5t-45°,
    解得t=15;
    ②当18<t<27时,如图∠QBQ'=t°,∠NAM"=5t°-90°,
    ∵∠BAN=45°=∠ABQ,
    ∴∠ABQ'=45°-t°,∠BAM"=45°-(5t°-90°)=135°-5t°,
    当∠ABQ'=∠BAM"时,BQ'//AM",
    此时,45°-t°=135°-5t,
    解得t=22.5;
    综上所述,射线AM再转动15秒或22.5秒时,射线AM射线BQ互相平行.
    故答案为:15或22.5
    【点睛】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完全平方公式,掌握知识点是解题关键.
    【题型13 数式或图形中新定义问题】
    【例13】(2023上·浙江宁波·八年级统考期末)定义: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一半,那么称三角形为“智慧三角形”.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矩形OABC的边OA=3,OC=4,点M2,0,在边AB存在点P,使得ΔCMP为“智慧三角形”,则点P的坐标为: .
    【答案】3,12或3,1或3,3
    【分析】由题可知,“智慧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因为不确定哪个角是直角,所以分情况讨论,∠CPM=90°或∠CMP=90°,设设点P(3,a),则AP=a,BP=4-a,根据勾股定理求出CP2,MP2,CM2,根据∠CPM=90°或∠CMP=90°,可以得到这三条边的关系,解之即可.
    【详解】解:由题可知,“智慧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CPM=90°或∠CMP=90°
    设点P(3,a),则AP=a,BP=4-a
    ①若∠CPM=90°,在Rt△BCP中,
    CP2=BP2+CB2=9+(4−a)2
    在Rt△MPA中,MP2=MA2+AP2=1+a2
    在Rt△MCP中,CM2=MP2+CP2=9+(4−a)2+1+a2=2a2−8a+26
    又∵CM2=OM2+CO2=20
    ∴2a2-8a+26=20
    即(a-3)(a-1)=0
    解得a=3或a=1
    ∴P(3,3)或(3,1)
    ②若∠CMP=90°,在Rt△BCP中
    CP2=BP2+CB2=9+(4−a)2
    在Rt△MPA中,MP2=MA2+AP2=1+a2
    ∵CM2=OM2+CO2=20
    在Rt△MCP中,CM2+MP2=CP2=20+1+a2=9+(4−a)2
    即a=12
    ∴P(3,12)
    综上,P(3,12)或(3,1)或(3,3)
    故答案为P(3,12)或(3,1)或(3,3).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智慧三角形”指的是直角三角形.
    【变式13-1】(2019下·山东临沂·八年级统考期末) 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的点P,给出如下定义:记点P到x轴的距离为d1,到y轴的距离为d2,若d1≥d2,则称d1为点P的最大距离;若d1<d2,则称d2为点P的最大距离.例如:点P(-3,4)到到x轴的距离为4,到y轴的距离为3,因为3<4,所以点P的最大距离为4.若点C在直线y=-x-2上,且点C的最大距离为5,则点C的坐标是 .
    【答案】(-5,3)或(3,-5)
    【分析】根据点C的“最大距离”5,可得点C的横坐标x=±5或点C的纵坐标y=±5,代入求出结果即可.
    【详解】设点C的坐标x,y
    ∵点C的“最大距离”为5
    ∴x=±5或y=±5
    当x=5时,y=−7
    当x=−5时,y=3
    当y=5时,x=−7
    当y=−5时,x=3
    ∴点C−5,3或3,−5
    故答案为:−5,3或3,−5.
    【点睛】本题是阅读材料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理解新定义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是解题关键,将距离转化为点的坐标是重点.
    【变式13-2】(2017下·北京海淀·八年级人大附中校考期中)定义:对非负实数x“四舍五入”到个位的值记为fz(x),
    即:当n为非负整数时,如果n−12≤x如:fz0=fz0.48=0,fz0.64=fz1.49=1,fz4=fz3.68=4,⋯
    试解决下列问题:
    ①fz3= ;②fz32+3= ;
    ③1fz12+1⋅fz22+2+1fz22+2⋅fz32+3+1fz32+3⋅fz42+4+⋯+1fz20172+2017⋅fz20182+2018= .
    【答案】 2 3 20172018/0.9995044599
    【分析】①直接根据新定义,即可求解;
    ②根据题意,先推导出fzn2+n等于什么,再比较n2+n与n−12的大小关系,可得n−12③根据fzn2+n=n,原式可变形为11×2+12×3+13−4+⋯+12017×2018,即可求解.
    【详解】解:①fz3=2;
    ②∵n2+n∴n2+n当n=0时,n2+n>n−12;
    当n为正整数时,∵n2+n−n−122=2n−14>0,
    ∴n2+n>n−122,
    ∴n2+n>n−12,
    ∴:n−12∴fzn2+n=n,
    ∴fz32+3=3.
    ③∵fzn2+n=n,
    ∴1fz12+1⋅fz22+2+1fz22+2⋅fz32+3+1fz32+3⋅fz42+4+⋯+1fz20172+2017⋅fz20182+2018 =11×2+12×3+13−4+⋯+12017×2018
    =1−12+12−13+13−14+⋯+12017−12018
    =1−12018
    =20172018.
    故答案为①2;② 3;③ 20172018.
    【点睛】解第②小题的关键是应用“完全平方公式”和“作差的方法”分别证明到当n为非负整数时,n−12【变式13-3】(2023上·四川成都·八年级校考期中)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若点P关于直线m的对称点在图形Q的内部(不包含边界),则称点P是图形Q关于直线m的“伴随点”.如图,已知A(2,2),B(5,1),C(3,5),直线l:y=−x+b,若原点O是△ABC关于直线l的“伴随点”,则b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2【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轴对称变换后点的轨迹问题,如果满足必须在△ABC的内部,那么这个对称点一定在线段BC的下方,线段AB上方,
    线段AC下方,可以发现点O关于直线y=−x+b对称后的轨迹是直线y=x,并且点A(2,2)是在直线y=x上的,
    只需求直线y=x与直线BC的交点即可,利用中点坐标公式,继续求此时b的值,就可以求出b的取值范围了.
    【详解】解:如下图所示,点O关于直线y=−x+b的对称点O',并且轨迹为直线y=x;
    直线y=x与直线AB交点为点A,与直线BC交点为点G接下来只要求两个点的交点坐标即可,B点通过观察,直角在直线y=x上,直接求G点即可;
    ∵B(5,1),C(3,5);
    设直线解析式为y=kx+b(k≠0);
    把两个点带入解析式中的得;
    5k+b=13k+b=5;
    解得:k=−2,b=11;
    ∴y=−2x+11;
    在联立两条直线求交点G坐标;
    y=xy=−2x+11;
    解得:x=112,y=112;
    ∴G(112,112);
    在计算线段OG中点坐标,线段OA中点坐标,分别带入y=−x+b中;
    其中线段OG中点为(1,1),线段OA中点为(114,114)
    可以求出两个b的值,b1=2,b2=112;
    ∴2故答案为:2
    【题型14 数式或图形中多结论问题】
    【例14】(2023下·广西贵港·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直线m,n相交于点C(1,3),直线m交x轴于点D(−2,0),直线n交x轴于点B(2,0),交y轴于点A.下列四个说法:①m⊥n;②△AOB≌△DCB;③AC=BC;④直线m的函数表达式为y=33x+233.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是( )
    A.4B.3C.2D.1
    【答案】A
    【分析】直接运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解析式,再运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的点的坐标的特征、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求解此题.
    【详解】解:设直线m的解析式为y=k1x+b1,直线n的解析式为y=k2x+b2.
    由题意得,{k1+b1=3−2k1+b1=0或{k2+b2=32k2+b2=0.
    ∴ {k1=33b1=233,{k2=−3b2=23.
    ①由k1⋅k2=33×(−3)=−1得m⊥n,那么①正确.
    ②由D(−2,0),点B(2,0)得OB=2,BD=4.对于直线n,当x=0,y=−3×0+23=23,那么OA=23.根据勾股定理,得AB=OA2+OB2=(23)2+22=4.
    由①得,m⊥n,得∠DCB=90°,那么∠DCB=∠AOB.由∠DCB=∠AOB,∠B=∠B,DB=AB,得ΔAOB≅ΔDCB,那么②正确.
    ③如图,
    由题得,BE=1,CE=3,那么BC=CE2+BE2=(3)2+12=2.由②得AB=4,那么AC=2,推断出AC=BC,故③正确.
    ④由分析知,直线m的函数表达式为y=33x+233,那么④正确.
    综上,正确的有①②③④,共4个.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图象上的点的坐标的特征、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图象上的点的坐标的特征、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变式14-1】(2023下·北京·八年级人大附中校考开学考试)在数轴上有三个互不重合的点A,B,C,它们代表的实数分别为a,b,c,下列结论中
    ①若abc>0,则A,B,C三点中,至少有一个点在原点右侧;
    ②若a+b+c=0,则A,B,C三点中,至少有一个点在原点右侧;
    ③若a+c=2b,则点B为线段AC的中点;
    ④O为坐标原点且A,B,C均不与O重合,若OB﹣OC=AB﹣AC,则bc>0,
    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答案】D
    【分析】①根据乘法法则判定a,b,c至少有一个大于0,据此可解;
    ②根据加法法则判定a,b,c至少有一个大于0,据此可解;
    ③根据两点距离公式可判断;
    ④分情况讨论:B、C都在点O的右侧;B、C都在点O的左侧;B、C在点O的两侧且点A在点C的右侧;B、C在点O的两侧且点A在O、C之间(不与O重合); B、C在点O的两侧且点A在O、B之间(不与O重合); B、C在点O的两侧且点A在B右侧时;逐一画出图形进行判断,据此可解.
    【详解】解:①若abc>0,则a,b,c不可能都小于0,至少有一个大于0,所以A,B,C三点中,至少有一个点在原点右侧,故①正确;
    ②若a+b+c=0,因为a,b,c不能都为0,则a,b,c中至少有一个大于0,所以A,B,C三点中,至少有一个点在原点右侧,故②正确;
    ③若a+c=2b,则a- b=b- c,点B为线段AC的中点,故③正确;
    ④如图1, B、C都在点O的右侧,
    ∵OB﹣OC=BC, AB﹣AC=BC,
    ∴OB﹣OC=AB﹣AC,此时bc>0,
    如图2, B、C都在点O的左侧,
    ∵OB﹣OC=BC, AB﹣AC=BC,
    ∴OB﹣OC=AB﹣AC,此时bc>0,
    如图3, B、C在点O的两侧时,若点A在点C的右侧,
    显然OB﹣OC≠AB﹣AC,
    如图4, B、C在点O的两侧时,若点A在O、C之间(不与O重合),
    显然OB﹣OC≠AB﹣AC,
    如图5, B、C在点O的两侧时,若点A在O、B之间(不与O重合),
    显然OB﹣OC≠AB﹣AC,
    如图6, B、C在点O的两侧时,若点A在B右侧时,
    显然OB﹣OC≠AB﹣AC,
    综上所述,若OB﹣OC=AB﹣AC,则B、C在点O的同一侧,所以b和c同号,即 bc>0,故④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的有关知识及实数的运算法则,掌握运算法则及数形结合思想是解题关键.
    【变式14-2】(2023上·河南郑州·八年级校联考期末)疫苗接种对新冠疫情防控至关重要,接种疫苗能够对个体进行有效保护,并降低感染率、重症率和病亡率.甲、乙两地分别对本地各40万人接种新冠疫苗.甲地在前期完成5万人接种后,甲、乙两地同时以相同速度接种,甲地经过a天后接种人数达到25万人,由于情况变化,接种速度放缓,结果100天完成接种任务.乙地80天完成接种任务,甲、乙两地的接种人数y(万人)与接种所用时间x(天)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由题意得出下列结论:①乙地每天接种0.5万人;②a的值为40;③当甲地接种速度放缓后,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为y=14x+1540≤x≤100;④当乙地完成接种任务时,甲地未接种疫苗的人数为10万人.其中正确结论有( )个.
    A.1B.2C.3D.4
    【答案】C
    【分析】①②根据每天接种人数=总接种人数÷接种天数,即可计算答案;
    ③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即可得到函数解析式;
    ④将x=80代入解析式得出y=35,即可求出甲地未接种疫苗的人数.
    【详解】解:①乙地每天接种的人数为40÷80=0.5(万人);
    ②由题意可知,甲、乙两地同时以相同速度接种,甲地经过a天后接种人数达到25万人,
    25−5=0.5a,解得a=40,
    ③设y=kx+b,将40,25,100,40代入解析式得25=40k+b40=100k+b,解得k=14b=15,
    即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为y=14x+1540≤x≤100,
    ④将x=80代入y=14x+15,得y=14×80+15=35,
    甲地未接种疫苗的人数为40−35=5(万人).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解题关键是读懂图象信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变式14-3】(2023下·湖北武汉·八年级统考期中)如图,E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EAD=∠D,∠B=∠D,EF∥HC,连FH交AD于G,∠FGA的余角比∠DGH大16°,K为线段BC上一点,连CG,使∠CKG=∠CGK,在∠AGK内部有射线GM,GM平分∠FGC.则下列结论:①AD∥BC;②GK平分∠AGC;③GK∥CD;④∠MGK=16°.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有( )
    A.4个B.3个C.2个D.1个
    【答案】C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得到AD∥BC,故①正确;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AGK=∠CKG,等量代换得到∠AGK=∠CGK,求得GK平分∠AGC;故②正确;根据平行线同旁内角互补得∠D+∠DCG+∠GCK=180°,再根据题目已知∠CKG=∠CGK,得∠D+∠DCG=2∠GKC,又根据AD∥BC,得∠D+∠DCG=2∠AGK,但根据现有条件无法证明GD=GC,故③错误;设∠AGM=α,∠MGK=β,得到∠AGK=α+β,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解:∵∠EAD=∠D,∠B=∠D,
    ∴∠EAD=∠B,
    ∴AD∥BC,故①正确;
    ∴∠AGK=∠CKG,
    ∵∠CKG=∠CGK,
    ∴∠AGK=∠CGK,
    ∴GK平分∠AGC;故②正确;
    ∵AD∥BC,
    ∴∠D+∠DCG+∠GCK=180°,
    ∵∠CKG=∠CGK,
    ∴∠D+∠DCG+180°−2∠GKC=180°,
    ∴∠D+∠DCG=2∠GKC,
    又∵AD∥BC,
    ∴∠AGK=∠CKG,
    ∴∠D+∠DCG=2∠AGK,
    要使GK∥CD,就要使∠D=∠AGK且∠D=∠DCG,
    ∴就要GD=GC,
    但题目没给出这个条件且利用现有条件也无法证明GD=GC,
    ∴故③错误;
    设∠AGM=α,∠MGK=β,
    ∴∠AGK=α+β,
    ∵GK平分∠AGC,
    ∴∠CGK=∠AGK=α+β,
    ∵GM平分∠FGC,
    ∴∠FGM=∠CGM,
    ∴∠FGA+∠AGM=∠MGK+∠CGK,
    ∴37°+α=β+α+β,
    ∴β=18.5°,
    ∴∠MGK=18.5°,故④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对顶角性质,正确的识别图形是解题的关键.
    【题型15 数式或图形中的规律探究】
    【例15】(2023下·山东滨州·八年级统考期中)如图,动点P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一次从原点0运动到点P11,1,第二次运动到点P22,0,第三次运动到点P33,−2,第四次运动到点P44,0,第五运动到点P55,2,第六次运动到点P66,0,…,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点P2022的纵坐标是( )
    A.-2B.0C.1D.2
    【答案】B
    【分析】先探究点的运动规律,再结合运动后的点的坐标特点,分别得出点P运动的纵坐标的规律,再根据循环规律可得答案.
    【详解】解:观察图象知,动点P每运动6次为一个循环,结合运动后的点的坐标特点,可知由图象可得纵坐标每6次运动组成一个循环:1,0,-2,0,2,0;
    ∵2022÷6=337,
    ∴经过策2022次运动后,动点P的纵坐标是0.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型点的坐标,数形结合并从图象中发现循环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变式15-1】(2023上·江苏镇江·八年级校联考期中)如果正整数a、b、c满足等式a2+b2=c2,那么正整数a、b、c叫做勾股数.某同学将自己探究勾股数的过程列成下表,观察表中每列数的规律,可知x+y的值为( )
    A.47B.62C.79D.98
    【答案】C
    【分析】依据每列数的规律,即可得到a=n2−1,b=2n,c=n2+1,进而得出x+y的值.
    【详解】解:由题可得:3=22−1,4=2×2,5=22+1……
    ∴a=n2−1,b=n2,c=n2+1
    当c=n2+1=65,n=8
    ∴x=63,y=16
    ∴x+y=79
    故选:C
    【点睛】本题为勾股数与数列规律综合题;观察数列,找出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变式15-2】(2021·全国·八年级专题练习)如图是一个按某种规律排列的数阵:
    根据数阵排列的规律,第n(n是整数,且n≥4)行从左向右数第(n-3)个数是(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
    A.n2−1B.n2−2C.n2−3D.n2−4
    【答案】C
    【分析】观察数阵排列,可发现各数的被开方数是从1开始的连续自然数,行数中的数字个数是行数的2倍,求出n-1行的数字个数,再加上从左向右的第n-3个数,就得到所求数的被开方数,再写成算术平方根的形式即可.
    【详解】由图中规律知,前(n-1)行的数据个数为2+4+6+…+2(n-1)=n(n-1),
    ∴第n(n是整数,且n≥4)行从左向右数第(n-3)个数的被开方数是:n(n-1)+n-3=n2-3,
    ∴第n(n是整数,且n≥4)行从左向右数第(n-3)个数是:n2−3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字规律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数字规律、二次根式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
    【变式15-3】(2023下·广西南宁·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的坐标为1,2,以点O为圆心,以OA1长为半径画弧,交直线y=12x于点B1,过点B1作B1A2∥y轴,交直线y=2x于点A2,以点O为圆心,以OA2长为半径画弧,交直线y=12x于点B2;过点B2作B2A3∥y轴,交直线y=2x于点A3,以点O为圆心,以OA3长为半径画弧,交直线y=12x于点B3;过B3点作B3A4∥y轴,交直线y=2x于点A4,以点O为圆心,以OA4长为半径画弧,交直线y=12x于点B4,…,按照如此规律进行下去,点B2023的坐标为 .

    【答案】22023,22022
    【分析】根据题意可以求得点B1的坐标,点A2的坐标,点B2的坐标,然后即可发现坐标变化的规律,从而可以求得点B2023的坐标.
    【详解】由题意可得,
    点A1的坐标为1,2,
    设点B1的坐标为a,12a,
    ∵OB1=OA1,
    ∴a2+12a2=12+22,
    解得:a=2,
    ∴点B1的坐标为2,1,
    同理可得,点A2的坐标为2,4,点B2的坐标为4,2,
    点A3的坐标为4,8,点B3的坐标为8,4,
    ……
    ∴点B2023的坐标为22023,22022,
    故答案为:22023,22022.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以及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发现题目中坐标的变化规律,求出相应的点的坐标.
    相关试卷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专题7.3期末复习之选填压轴题十五大题型总结同步特训(学生版+解析):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专题7.3期末复习之选填压轴题十五大题型总结同步特训(学生版+解析),共93页。

    专题8.4期末复习之解答压轴题十二大题型总结-2024-2025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举一反三系列(北师大版): 这是一份专题8.4期末复习之解答压轴题十二大题型总结-2024-2025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举一反三系列(北师大版),文件包含专题84期末复习之解答压轴题十二大题型总结北师大版原卷版docx、专题84期末复习之解答压轴题十二大题型总结北师大版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7.3 期末复习之选填压轴题十二大题型总结-最新七年级数学上册重点题型和专项训练系列(浙教版): 这是一份专题7.3 期末复习之选填压轴题十二大题型总结-最新七年级数学上册重点题型和专项训练系列(浙教版),文件包含专题73期末复习之选填压轴题十二大题型总结浙教版原卷版docx、专题73期末复习之选填压轴题十二大题型总结浙教版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1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专题8.3期末复习之选填压轴题十五大题型总结-八年级数学上册举一反三系列(北师大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