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12台阶 教案(表格式)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097344/0-172451442083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12台阶 教案(表格式)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097344/0-172451442086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12台阶 教案(表格式)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097344/0-172451442088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台阶表格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台阶表格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方向,结合批注,梳理小说情节,参考批注,欣赏人物形象,思考批注,解读小说主题,学用批注,试注《骆驼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台阶
教学目标
1. 从情节入手,深入细节,欣赏“父亲”的人物形象。
2. 体会“台阶”的含义,多元解读小说主题。
3. 学习围绕人物形象、主旨、细节进行批注。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从情节入手,深入细节,欣赏“父亲”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体会“台阶”的含义,多元解读小说主题。
教学过程
一、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方向
本课的学习目标有三:
1. 从情节入手,深入细节,欣赏“父亲”的人物形象。
2. 体会“台阶”的含义,多元解读小说主题。
3. 学习围绕人物形象、主旨、细节进行批注。
二、结合批注,梳理小说情节
《台阶》是一篇自读课文,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课文的旁批,第一条批注“起笔引人思考,父亲为什么“总”有这样的感觉?”即“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根据第三条批注可知,台阶象征了地位,父亲总觉得我们家地位低,因此,他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速读课文,造屋的过程有哪三个阶段?请用四字词语概括情节。
父亲总觉得我们家台阶低。
漫长准备
造高台阶的新屋 建造新屋
新屋落成
三、参考批注,欣赏人物形象
请关注有关父亲的旁批,参考批注圈画课文,写出“父亲”的性格特征。
批注
原文
人物形象
起笔引人思考,父亲为什么“总”有这样的感觉?
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
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
台阶的高低象征着地位的不同,所以父亲总说“我们家的台阶低”。你怎样理解这种心态!
但他日夜盼着,准备着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如此详写父亲洗脚,是要表现什么?
大概到了过年,父亲才在家里洗一次脚。……后来父亲的脚终于洗好了,终于洗出了脚的本色,却也是黄几几的,是泥土的颜色。我为他倒水,倒出的是一盆泥浆,木盆底上还积了一层沙。
父亲是老实厚道的农民,终年辛劳,他用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
摇晃的树枝,摇不散的目光。想想父亲此时的心理。
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
父亲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父亲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面对生活,执着而坚韧,这就是朴实的中国农民!
那时我不知道山有多远,只知道鸡叫三遍时父亲出发,黄昏贴近家门口时归来,把柴靠在墙根上,很疲倦地坐在台阶上,把已经磨穿了底的草鞋脱下来,垒在门墙边。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
批注
原文
“父亲老了。”此后所写的父亲与台阶的事情,似乎有些伤感。
父亲年轻时
石板多年前由父亲从山上背下来,每块大约有三百来斤重。那个石匠笑着为父亲托在肩膀上,说是能一口气背到家,不收石料钱。结果父亲一下子背了三趟,还没觉得花了太大的力气。
父亲老了
泥水匠说大约有三百五十斤吧,父亲说不到三百斤。我亲眼看到父亲在用手去托青石板时腰闪了一下。我就不让他抬,他坚持要抬。抬的时候,他的一只手按着腰。
“父亲老了”的生活状态
父亲闲着没什么事可干,又觉得很烦躁。以前他可以在青石台阶上坐几个小时,自那次腰闪了之后,似乎失去了这个兴趣,也不愿找别人聊聊,也很少跨出我们家的台阶。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批注
原文
人物形象
“父亲老了。”此后所写的父亲与台阶的事情,似乎有些伤感。
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父亲失去了健康和劳动。辛苦一生,劳动就是他的生命。在父亲的精神世界中,劳动意味着创造,意味着收获,意味着自己的生命价值。一旦不能劳动,就感觉失去了一切。
父亲失去了“九级台阶的目标”。父亲圆满地实现了改善居住环境的生活愿望,但却感到既困惑又难过。父亲的失落感不仅来自身体的衰老,更来自人生失去了方向,他发现自己没有精力和勇气再次出发。
批注
原文
人物形象
造好的新台阶为什么会让父亲如此“不自在”?
第二次他再坐台阶上时就比上次低了一级,他总觉得坐太高了和人打招呼有些不自在。然而,低了一级他还是不自在,便一级级地往下挪,挪到最低一级,他又觉得太低了,干脆就坐到门槛上去。
父亲的形象代表了觉醒的农民,他们不仅要求物质上的温饱,而且在精神上,要求获得应有的尊重和地位。
如何让父亲在九级台阶上自在呢?探究出这一问题,就能探究出最后一个批注“心情复杂”在哪里,就能回答出父亲的问题“这人怎么了?”,就能探究出本文的主旨。
批注
原文
主旨
似问非问,心情复杂。
好久之后,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这人怎么了?
?
四、思考批注,解读小说主题
如何让父亲在九层台阶上“自在”?
父亲在提升物质生活的同时提升精神追求。物质生活的改善并不等同于精神生活质量的同步提升,“台阶”,不仅引发读者对物质理想与精神追求错位现象以及人生使命的各种思考。更触动我们的内心,我们应该怎样提升精神生活?在生命的交接中,我们最应当继承什么,又应当为后代创造什么?我们将会一直求索。
五、学用批注,试注《骆驼祥子》
1. 汇总批注角度
有的批注引发我们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有的引发我们对主旨的感悟,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批注角度,寻找一下。
批注
原文
批注角度
这一段中有不少动词使用准确、生动,试选取一处用一两句话做点评。
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晃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细节批注
细节
批注的角度 人物形象
主旨
2.学用批注角度
运用所学的批注角度,对《骆驼祥子》的选段进行批注。
选段一
批注
况且他有他的主意:多留神,少争胜、大概总不会出了毛病,至于讲价争座,他的嘴慢气盛,弄不过那些老油子们。知道这个短处,他干脆不大到“车口”上去;哪里没车,他放在哪里。
这是祥子的生意经。
“嘴慢气盛”写祥子的性格,优劣分明。
选段二
批注
赶到遇上地平人少的地方,祥子可以用一只手拢着把,微微轻响的皮轮像阵利飕的小风似的催着他跑,飞快而平稳。拉到了地点,祥子的衣裤都拧得出汗来,哗哗的,像刚从水盆里捞出来的。他感到疲乏,可是很痛快的,值得骄傲的,一种疲乏,如同骑着名马跑了几十里那样。
详细地描写了祥子拉车的场面,生动表现了祥子内心的喜悦和十足的干劲。
选段三
批注
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不知陪着人家送了多少回殡;不知道何时何地会埋起他自己来,埋起这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以排比的句式,对整个社会控诉和呐喊,表达了作者对祥子深深的同情和恨铁不成钢的讽刺。
学完整篇课文,愿把下面这段话送给学生:
阅读经典,漫步名篇
圈画批注,感受小人物的光辉
品味细节,咀嚼大时代的主题
物质条件的改善与精神世界的同步提升
我们将一直求索。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台阶教学设计,共2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屏幕显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台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小讨论,拓展延伸,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台阶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检查字词,层次结构,研读课文,人物描写方法与修辞手法,合作探究,本文主旨,文本特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