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检测(无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097445/0-172451461232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检测(无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097445/0-17245146125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检测(无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097445/0-172451461262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检测(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检测(无答案),共10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检测一.基础知识(共2小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在这个平和宁静的夜晚,所有尘事的繁杂都不再困饶我心灵的家园,此时此刻,清爽的风吹去了我的疲惫,如 (shì)重负的我感受到了令人惊悸的美丽。找一个小茶馆坐一坐,店里的老板娘送上一杯醇香的“阿婆茶”。当我闲 (xiá)创品茶时,从小河的船上传来 (yōu)扬婉转的,唱词是地方方言的越调《梁祝》曲来。三三两两的街灯、发出昏暗的光,衬托着这平静的夜,多少让人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温 (xīn)。轻纱般的月色笼罩着周庄,水巷的灯船更为古镇平添几分夜的神韵。欸乃的橹声、动人的歌声,组成一支悦耳的乐曲,为水乡之夜散发着迷人的媚力,为古镇增添了几分诗意。(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找出上文中的两个错别字,填入下表中并改正。2.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当我们当我们捧起一本书,在静mì( )的夜晚守着一盏孤灯阅读的时候,我们的心灵就会得到沉淀( )。读着《紫藤萝瀑布》,我们好像看到宗璞zhù( )立在辉煌灿烂的紫藤萝瀑布面前,感受到生命长河的无止境,感受到人生在历史苍桑中解脱重负的心灵搏动,感受到她对生命的呼唤;读着《一棵小桃树》,我们好像看到小桃树立在风雨之中,在悲凉的点缀中苦熬着,迎接冉冉升起的太阳。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携书而行,你就会在喧嚣( )中找到一份宁静,你心灵的天空就会闪烁着星光的快乐!(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静mì zhù 立 沉淀 喧嚣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3)画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二.语言运用(共1小题)3.仿照下面的诗句写几句小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假如 ,/不要 ,不要 !/ 须要 :/相信吧, 将会 。三.名著阅读(共1小题)4.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问题。这时是上午十点,太阳光在相当倾斜的角度下,投射在水波面上,光线由于曲折作用、像通过三棱镜一样被分解,海底的花、石、植物、介壳、珊瑚类动物一接触被分解的光线,在边缘上显现出太阳分光的七种不同颜色。这种所有浓淡颜色的错综交结,真正是一架红、橙、黄、绿、青、蓝、紫的彩色缤纷的万花筒,总之,它就是十分讲究的水彩画家的一整套颜色!看来实在是神奇,实在是眼福!我怎样才能把我心中所有的新奇感觉告诉康塞尔呢!怎样才能跟他一齐发出赞叹呢!我怎样才能跟尼摩船长和他的同伴一样,利用一种约定的记号来传达我的思想呢!因为没有更好的办法,所以我只好自己对自己说话,在套着自己脑袋的铜盒子里面大声叫喊;虽然我知道,说这些空话消耗的空气恐怕比预定的要多些。对着这灿烂的美景,康塞尔跟我一样惊奇地欣赏。显然,这个守本分的人,要把眼前这些形形色色的植虫动物和软体动物分类,不停地分类。满地都是腔肠动物和棘皮动物。变化不一的叉形虫,孤独生活的角形虫,纯洁的眼球丛,被人叫作雪白珊瑚的耸起作蘑菇形的菌生虫,肌肉盘贴在地上的白头翁……布置成一片花地;再镶上结了天蓝丝绦领子的红花石疣,散在沙间象星宿一般的海星,满是小虫伪海盘车,这一切真像水中仙女手绣的精美花边。朵朵的花彩因我们走路时所引起的最轻微的波动而摆动起来。把成千成万散布在地上的软体动物的美丽品种,环纹海扇,海糙鱼,当那贝——真正会跳跃的贝,洼形贝,朱红胄,像天使翅膀一般的袖形贝,叶纹贝,以及其他许许多多的无穷无尽的海洋生物,践踏在我的脚底下,我心中实在难受,实在愧惜,但是我们不得不走,我们继续前进,在我们头上是成群结队的管状水母,它们伸出它们的天蓝色触须,一连串地飘在水中,还有月形水母,它那带乳白色或淡玫瑰红的伞,套了天蓝色框子,给我们遮住了阳光。在黑暗中,更有发亮的半球形水母,为我们发出磷光,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1)请从下列图片中任选一幅,说说《海底两万里》中哪个情节与图片中的事物相关,由此,可以看出科幻小说具有怎样的特点。 我选择: ,相关情节: 科幻小说的特点: (2)“我”在尼摩船长的邀请下遨游了海底的很多地方,除了选文中的地方,你还能从原著中找出其他三处吗?(3)请联系选段内容及原著其他情节,谈谈你对康塞尔的认识。四.综合读写(共1小题)5.【巧妙劝说】你的同学小华,自进入初中以来,发现自己在学习、体育、艺术等很多方面都不如别人有优势,十分没有自信。请你借助因《经典咏流传》第一期而家喻户晓的袁枚的小诗《苔》,对他进行巧妙地劝说。[链接材料]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袁枚《苔》五.默写(共2小题)6.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林庚先生认为,中国是“诗的国度”“楚辞的少年精神直贯唐诗”。“少年精神”是一种乐观豪放,富有新鲜感的青春气息。生活中本来并不都是欢乐,青春难道就没有悲哀吗?人能一直少年吗?但有“少年精神”的人,总是能保持着希望和奋斗的热情。如登泰山的杜甫,在巍峨的泰山前,抒发了“① ,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郁郁不得志的② (人名),站在幽州台上远眺,抒发了对人生“ ,独怆然而涕下”哲理性的思考;王安石登临飞来峰,发出“不畏浮云遮望眼,③ ”的强音。④ ,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⑤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 》)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7.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句子。(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 !(2)岱宗夫如何? 。 ,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3)不畏浮云遮望眼, 。(4) ,柳暗花明又一村。(5) ,化作春泥更护花。(6)勇攀登,困难踩脚下,壮志凌云;登高望,万物收眼底,豪情满怀。杜甫在《望岳》中写出了“ , ”的诗句;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写出了“ , ”的诗句——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啊!(7)杜甫在《望岳》中抒发豪情壮志的诗句是: , 。(8)《游山西村》中的“ , ”既表达了诗人看到胜景迭出的喜悦之情,又给人以逆境中孕育着希望的启示。(9)龚自珍在《己亥杂诗》(其五)中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虽已辞官还乡,但仍心系国事的诗句是: , 。(10)杨绛先生走完了她一个多世纪的人生历程,安然辞世。她丰厚的文学遗产和非凡的人格魅力,将永远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正所谓“ , ”。【请用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的诗句填写】(11)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 , ”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又复现的境界,启迪人们正视困难,勇于开拓。(12)《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的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是: , !(13)《登飞来峰》中,表现出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诗句是: , 。六.古诗词赏析(共1小题)8.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各题。【甲】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乙】望岳杜甫西岳①崚嶒②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车厢③入谷无归路,箭栝④通天有一门⑤.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注】:①【西岳】即华山,位于陕西省华阴市。②【崚嶒(líng céng)】形容山势高峻。③【车厢】华阴市西南二十五里有车厢谷。深不可测。④【箭栝(guā)】指华山箭栝峰,箭栝原意为“箭的末端”。⑤【一门】此处指南天门。(1)这两首《望岳》分别创作于杜甫的青年和中年时期,写出了岱宗和西岳的共同特点是 ① 。与甲诗表现出的诗人② 的人生态度相比,乙诗则更多地表现出诗人的失意与彷徨,这一点从乙诗中③ 等词语可以感受到。(2)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齐鲁青未了”一句,从近观的视角描绘了苍翠山色,表现了岱宗的地理特点和诗人的独特体验。B.甲诗最后两句,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诗人登临绝顶之后的真实感受,表现了他的心胸和气魄。C.乙诗首联紧扣诗题,把西岳主峰比喻为站列的儿孙,生动描写了西岳的外观,也切合仰望西岳之意。D.乙诗颈联以“车厢”“箭栝”等地名巧妙入诗,突出了西岳之“险”与攀登之“难”,也暗示了诗人人生的坎坷。七.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9.淳朴乡村,世外桃源。请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问题。【甲】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乙】桃花源记(节选)陶渊明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1)语境不同,字的读音不尽相同。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①衣冠简朴古风存 ②便要还家 (2)一词多义是汉语中的常见现象。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阅读文言文,疏通文意。请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①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翻译:(渔人)又走了几十步, 。②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翻译: , 。(4)比较阅读是学习古诗文的好方法,请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八.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10.精读下文,完成问题。【甲】背阴杏花努力开刘景江①一楼的李先生每天任务有三:吃饭、睡觉、侍弄花。他今年八十有五了,尤其对花草情有独钟。我曾疑心他是当今的灌园叟,也晚逢仙女了。六年前,他把亲友送给的两株杏树苗,分别栽进了楼南侧的小院里和楼北侧的花池中。奇怪的是,几年后,两株树却相差悬殊。小院的那棵已高过我家三楼,而花池的那棵才到二楼。②今晨我看书倦了,偶向外一望,惊喜地发现小院的这株杏树开花了!虽初开,花朵不多,但观之令人振奋。我又好奇地走到北阳台看看楼北侧花池中的那株开了没有,结果却令人失望:树枝直立,在寒风中瑟缩抖动着,花苞一个也没有。同样的树苗,同时的栽种,结果差别竟如此大。楼南侧的这株得到了充足的阳光,又有楼房为它遮挡西北的寒风;而楼北侧花池的那株,一天只有下午才能见一点儿可怜的夕照,大多的时间都生活在背阴中。它们仅一楼之隔,而命运竟如此不同,我不禁想起了左思“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的诗句。③再细心观察,发现楼南侧小院里的那树杏花:有的花开正艳,有的花开方半,有的尚处蓓蕾中。遗憾的是不等我一饱眼福,没几天,一树繁花竟谢了,只剩了几朵残白小花,粉红浓艳、芳香迷人的美景化作了记忆。④正当我心情郁闷,“常恨春归无觅处”,惆怅之时,眼前突然一亮,不知何时,楼北侧花池的那株杏树开花了,零星几朵,在树尖上,远远望去,像海上夜航远处的灯塔。接下来,一发而不可收,一个个花苞陆续长出,次第开放,没过几天,已经是繁花满枝了。驻足观赏,每朵花的花瓣花蕊似乎都是一个小精灵,在微风中抖动着,朝气蓬勃,呼蜂引蝶,嗡嗡嘤嘤,好不热闹。我不禁为之肃然起敬。⑤盛开了十几天后,个别的花瓣才依依不舍地谢了。正因为经历了北风、寒冷、无光、背阴的磨难,她才有了菊花的刚毅,松柏的坚强。⑥我站在这棵杏树面前,久久不愿离去……(选自《赤峰日报•轻纱版》有删改)【乙】①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②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③“我在开花!”它们在笑。④“我在开花!”它们嚷嚷。⑤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⑥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⑦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萝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紫藤萝花了。⑧过了这么多年,紫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得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⑨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种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⑩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紫藤萝瀑布》宗璞 )(1)精读【甲】文提取信息,简要概括“我”对楼北侧花池中那树杏花的情感变化过程。①失望→② →③ →④ (2)从【甲】文通篇来看,选文在写“背阴杏花”的过程中,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3)【甲】文以“背阴杏花努力开”为题目有什么好处?(4)【乙】文是从哪些方面,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紫藤萝花的?(5)结合自己的经历或见闻,谈谈你对“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的理解。九.作文(共1小题)11.古往今来,月亮一直是人们吟咏的对象,寄托了人们无尽的情思。月亮曾引起你怎样的遐想?请以“月亮”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错别字正确字A.屋舍俨然求田问舍B.遂与外人间隔 间不容发C.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延年益寿D.不足为外人道也 足智多谋选文游山西村桃花源记关键词选取① 向往内容概括生动地描画出色彩明丽的农村风光和淳朴的农村生活习俗,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