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台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七年级下册台阶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知识与技能
1.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2. 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关键句子结构和特殊句式。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引导学生学会通过细节描写理解人物性格和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感悟父亲形象所体现的农民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珍惜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一)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式的理解和运用。
(二)通过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理解人物内心世界和社会背景。
三、教学难点
(一)理解并赏析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二)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父亲形象及其行为背后的社会意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们每天上学、回家,都会经过台阶。那么,你们有没有想过,台阶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意味着什么呢?它仅仅是一个连接地面和房屋的通道吗?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台阶》这篇课文,来探索台阶背后更深层的意义。
2. 明确学习目标
在本课的学习中,我们要达到以下几个目标:首先,我们要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其次,我们要通过阅读和讨论,理解父亲对台阶的特殊情感;最后,我们要学习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
3. 课文背景介绍
《台阶》这篇课文,选自李森祥的小说,它以农村为背景,讲述了一位父亲为了建造带有高台阶的新屋而付出的艰辛努力。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当时中国农民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精神世界。
4. 课文结构概览
在正式进入课文学习之前,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课文的结构。课文可以分为五个部分:破题、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内容和情感,我们将在接下来的学习中逐一探讨。
5. 激发思考与讨论
(二)课文学习
1. 新词新句学习与应用
(1)生字新词解析
我们要一起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例如,“啃”字,除了文中的“啃青石板”外,还可以组成“啃书”,表示勤奋学习的样子。“蹦”字,可以联想到“活蹦乱跳”,形容非常活泼。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掌握新词的用法。
(2)句式结构分析
我们要分析课文中的特殊句式。比如,“我们家的台阶低!”这句话,通过重复使用“低”字,强调了父亲对台阶高低的不满和渴望改变的心情。通过这样的句式分析,让学生学会如何通过句式表达情感。
2. 课文内容深入理解与情感体验
(1)分段朗读与情感投入
我们将分段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变化,尤其是父亲对台阶的描述,要读出他的期盼和无奈。比如,“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这句话,要读出父亲心中的不甘和对改变的渴望。
(2)细节描写与人物内心分析
文中对父亲的脚板有细致的描写:“他的脚板宽大,裂着许多干沟,沟里嵌着沙子和泥土。”这样的细节不仅描绘了父亲的辛劳形象,也反映了农民与土地的深厚联系。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这些细节,理解父亲的内心世界和社会地位。
(3)象征意义探究
“台阶”在文中不仅是实物,更是父亲精神追求的象征。我们要让学生思考,台阶为什么对父亲如此重要?它代表了什么?通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深化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4)情感体验与角色扮演
我们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体验父亲的情感。比如,扮演父亲在新台阶建成时的心情,表达他的自豪和满足,同时也表达出岁月流逝带来的无奈和辛酸。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更贴近文本,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
(三)深入理解
1. 句式结构分析与应用
(1)句式结构辨析
我们要引导学生注意课文中的特殊句式,如倒装句和排比句。例如,在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台阶上积了水时,从堂里望出去,有许多小亮点。”这里使用了倒装句式,将“台阶上积了水时”放在句首,强调了台阶积水的情景。通过这种句式的使用,作者加强了对台阶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更加生动地感受到场景。
(2)句式仿写练习
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句式仿写练习。例如,给学生一个场景,比如“秋天的果园”,要求他们使用倒装句或排比句来描述这个场景。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句式结构的理解,还能够提高语言表达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2. 象征意义的探讨与思考
(1)台阶的象征意义分析
在《台阶》这篇课文中,“台阶”不仅是一个具体的物体,更是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元素。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探讨台阶在文中的象征意义。例如,父亲对台阶的执着,实际上反映了他对改善家庭生活条件、提高家庭地位的渴望。台阶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家庭的社会地位。
(2)小组合作探究
然后,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每个小组选择文中的一个象征元素,如“台阶”、“青石板”或“父亲的脚板”,讨论其象征意义,并准备一个简短的报告来分享他们的观点。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相互启发,从不同角度理解文本,提高他们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四)拓展延伸
1. 情感体验深化
(1)情境模拟: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父亲角色,描述他看到新台阶建成时的心情和感受。引导学生从父亲的角度出发,体会他对新台阶的期待和实现后的满足感。
(2)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一人扮演父亲,一人扮演旁观者,通过对话形式展现父亲对新台阶的情感变化,加深对父亲内心世界的理解。
2. 价值观探讨
(1)行为启示:引导学生讨论父亲为实现目标所付出的努力和坚持,讨论这种精神对我们的启示,如何将这种精神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
(2)劳动尊重:通过讨论父亲在建造新台阶过程中的辛勤劳动,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和尊严,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尊重每一份劳动。
3. 文化背景理解
(1)台阶文化:讲解台阶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意义,以及它在不同地区文化中的象征含义,让学生了解台阶背后的文化和历史。
(2)社会地位象征:分析台阶在故事中作为社会地位象征的深层含义,讨论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如何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社会地位。
4. 创意写作实践
(1)写作指导:指导学生以“我家的台阶”为题,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家的台阶或者想象中的台阶,表达台阶对自己或家庭的意义。
(2)作品分享:在班级内组织作品分享会,让学生朗读自己的作品,并邀请其他同学进行点评,通过写作和分享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作能力。
(五)课堂小结
1. 回顾课文内容与深层主题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深入了解了《台阶》这篇课文。文章通过父亲对台阶的执着追求,展现了他对家庭的责任感和对改善生活条件的渴望。同学们,你们是否注意到了父亲在建造新台阶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从一块砖、一片瓦到每一级台阶的铺设,都凝聚了父亲的心血和汗水。这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改善,更是精神层面的升华。父亲的形象,代表了那个时代广大农民的勤劳与坚韧。
2. 强调人物描写与象征意义
在课文中,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父亲的形象。特别是对父亲脚板的描写,裂痕中嵌着泥土和沙子,这不仅是父亲辛勤劳作的印记,也是他与土地深厚情感的象征。同学们,你们能否从这些细节中感受到父亲对土地的依恋,以及他对家庭的无私奉献?此外,台阶作为文中的重要象征,它不仅承载着父亲的梦想,也反映了社会地位与个人尊严的追求。请大家在课后思考,台阶在你们心中又象征着什么?
3. 布置课后作业,深化理解与感悟
今天的课堂学习即将结束,但对课文的思考不应停止。作为课后作业,我希望大家能够写一篇短文,题目就叫做《我心中的台阶》。在这篇短文中,不仅限于对课文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表达出你们自己对于“台阶”的感悟,可以是对父亲形象的理解,也可以是对台阶象征意义的思考,或者是台阶在你自己的生活中所代表的意义。希望通过这样的写作练习,能够让你们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并能够将所学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从而获得更多的启发和感悟。
(六)作业布置
1. 完成课后习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准备下节课的课文朗读和小组讨论。
五、板书设计
课文标题《台阶》
教学重点:生字新词、人物描写、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深层含义理解、多角度分析
六、教学反思
(一)教学方法的适宜性
(二)学生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三)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最苦与最乐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资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台阶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感悟精彩句子,分析主体形象,比较阅读,理解提升,把握文章主旨,深入研读,探究方法,方法活用,片段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台阶教学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把握重点,明确任务,初读课文,梳理情节,细读课文,解读“父亲”,品读“台阶”,探讨主题,总结存储,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