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精品练习第3讲过河(学生版+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6098349/0-172455615456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精品练习第3讲过河(学生版+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6098349/0-172455615460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精品练习第3讲过河(学生版+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6098349/0-17245561546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精品练习(学生版+解析)
小学北师大版(2024)3 过河同步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北师大版(2024)3 过河同步测试题,共33页。
同学你好,这份讲义包含:
①新课预习知识精讲:从复习到预习,结合课本例题趣味学习,图文并茂,循序渐进!逐步理解知识点运用方法,掌握新课内容!结合变式训练提升知识点应用能力,新知预习,复习强化必备!
②【基础夯实+冲刺拔高】真题练:结合近两年常考真题,易错题,经典题型等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提升解题能力,熟悉考点考察题型,达到事半功倍!
希望你过个愉快的暑假!
【教学目标】
1、通过“过河”的情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
3、让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后进行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
10-5+3= 7+7-6=
10-(5+3)= 7+(7-6)=
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内容,没有括号就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同学们都坐大船,需要几条船?
29+25=54(人)
54÷9=6(条)
如果54人都坐小船,需要多少条船?
54÷(9-3)
=54÷6
=9(条)答:需要9条船。
一共70人,先坐满大车,剩下的坐小车,至少需要多少辆小车?
(70-46)÷8
=24÷8
=3(辆) 答:至少需要3辆小车。
看一看,说一说,用(70-46)÷8还能解决什么问题?
【典例精讲】
1.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计算。
5×(36-29) (46+17)÷7 81÷(16-7)
2.先填空,再把每道题写成一个综合算式。
综合算式: 综合算式:
3.先坐满大船,剩下的坐小船,至少需要几条船?
易错提醒
1.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
(2)小括号的作用是改变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
(3)在一个算式里,如果先算加法,再算乘法,说明这个算式里一定有小 括号( )
辨析: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小括号,要先 算小括号里面的。
2.大客车限乘44位乘客,面包车限乘9位乘客。实验小学98位老师去旅游,至少需要租1辆大客车和多少辆面包车?
(98-44)÷9=6(辆)
答:至少需要租1辆大客车和6辆面包车。
辨析:在上述算式中,因为要先算减法,后算除法,因此需要用括号将减法括起来。
解决问题时要认真分析题意,如果要先算加、减法,再算乘、除法,就要用小括号来帮忙。
在含有小括号的算式中,计算是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典例分析01】(2023三上·盘龙期末)教室里扫地的有4人,擦桌子的有12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扫地人数是擦桌子人数的4倍。
B.擦桌子的人数是扫地人数的4倍。
C.教室里所有打扫卫生的学生人数是扫地人数的4倍。
【答案】C
【规范解答】解:A项、B项:12÷4=3,原题干说法错误;
C项:(4+12)÷4
=16÷4
=4,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思路点拨】A项、B项:扫地人数是擦桌子人数的倍数=扫地的人数÷擦桌子的人数;
C项:教室里所有打扫卫生的学生人数是扫地人数的倍数=(扫地的人数+擦桌子的人数) ÷扫地的人数。
【典例分析02】(2023三上·婺城期末)三年级某班有女生11人,男生19人,共有学生 人。如果每6人一组做实验,可以分成 组。列成综合算式是 。
【答案】30;5;(11+19) ÷6=5(组)
【规范解答】解:11+19=30(人)
30÷6=5(组)
列成综合算式是:(11+19) ÷6=5(组)。
故答案为:30;5;(11+19) ÷6=5(组)。
【思路点拨】可以分的组数=(女生人数+男生人数)÷平均每组的人数。
【变式训练01】(2023三上·光山期末)佳佳生病了,医生给他开了一盒药。每盒药有4板,每板9片。医生嘱咐佳佳:一天吃3次,每次吃2片,这些药够吃几天?
【变式训练02】(2023三上·宝安期末)菲菲去买裙子和袜子,一条裙子64元,一双袜子比一条裙子少56元,一条裙子的价格是一双袜子价格的几倍?
一、选择题
1.(2022三上·博罗期中)不能先算除法的是( )。
A.24÷4+2B.40-32÷8C.12÷(20-14)
2.(2021三上·南充期末)26与16的和是6的( )
A.6倍B.7倍C.8倍
3.(2021三上·大埔期中)(7+6)×4和7+6 ×4的结果( )。
A.不相等B.相等C.不确定
4.(2021三上·揭阳期中)计算(24+8)÷8,应该先算( )。
A.24÷8B.24+8C.8÷8
5.(2023三上·深州期末)下列算式中,先算加法,再算除法的是( )。
A.36+27÷9B.(36+27)÷9C.36+(27÷9)
6.(2022三上·新丰期中)15与25的和除以5,列式为 ( )。
A.15+25÷5B.25+15÷5C.(15+25)÷5
二、判断题
7.(2023三上·威县期末)80减去45的差除以5,算式是80-45÷5。( )
8.(2022三上·博罗期中)9与27的和除以3,商是多少?列式为9+27÷3。( )
9.(2021三上·惠城月考)计算45×(8-4)时,应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
10.(2021三上·揭阳期中)5+4×7和(5+4)×7的运算顺序不同,结果相同。( )
三、填空题
11.(2022三上·交城期中)18+12×6应先算 ,如果想先算“18+12”,算式应变为 。
12.(2022三上·高台期中)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应先算 ,再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应先算 ,再算 。
13.(2021三上·揭阳期中)要使算式56-6×3先算减法,这个算式应改为 。
14.(2020三上·长寿期末)琳琳读一本故事书,3天读了27页。照这种速度,全书72页, 天可读完。
四、解决问题
15.(2020三上·建湖期中)国庆期间,三年级学生一共做了54面小红旗,送给幼儿园15面,剩下的平均分给三年级3个班,每班分得多少面?
16.看图回答
体育用品店里,一个排球售价48元,一个网球比一个排球便宜42元,买1个排球的钱可以买多少个网球?
18.(2023三上·郓城期末)刘聪读一本故事书,4天读了32页,这样的速度,还需要8天才能正好把这本书读完。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19.(2023三上·西城期末)快递员王叔叔2小时能送18件快递。
(1)照这样计算,王叔叔上午要工作5小时,一共能送多少件快递?
(2)照这样计算,如果有72件快递,王叔叔几小时能送完?
(2022三上·惠州期中)为积极响应疫情防控工作,兴华小学组织学生进行核酸检测,已知三(2)班
有女生26人,男生24人。平均分成5组进行核酸检测,每组有多少人?
一、选择题
1.(2023三上·青岛期末)在下面算式中,去掉括号也不会改变计算结果的是( )。
A.31+(4×5)B.18÷(2×9)C.(44-8)×2
2.(2022三上·新丰期中)三(1)班有43人,三(2)班人数比三(1)班多5人,两个班一共有( )人。
A.43+5B.43+(43+5)C.43+(43-5)
3.(2022三上·六枝特期中)六枝特区育才小学一共有40位老师去贵阳学习,先坐满一辆大车,剩下的坐小车,至少需要( )辆小车。大车限乘19位乘客,小车限乘7位乘客。
A.3B.2C.1
4.(2022三上·新城期中)9+3×7的结果与(9+3)×7的结果( )
A.相等B.不相等C.无法确定
二、判断题
5.(2023三上·青岛期末)把24-18=6,6×4=24改写成综合算式是24-18×4。( )
6.100-80÷4和(100-80)÷4运算顺序不同,计算结果一样。( )
7.(2020三上·廉江期末)把3+4=7和7×5=35,改成一道综合算式是3+4×5。( )
8.(2020三上·舒兰期中)李红有44张画片,给张敏2张后,张敏有7张。现在李红的画片数是张敏的6倍。( )
三、填空题
9.(2022三上·宝安期中)在横线里填上“>”、“<”或“=”
6×6+6 42
(4+5)×2 19
10.(2022三上·宝安期中)三年级选派同学参加跑步比赛,每班选6名男生和4名女生,共3个班级,算式(6+4)×3= ,其表示的意思是 。
11.(2022三上·月考)小花用一堆积木搭机器人,如果搭6个机器人,还剩5块积木,如果搭7个机器人,还差9块积木,搭一个机器人要 块积木,这堆积木一共有 块。
12.(2020三上·上海期中)一本书小亚看了一半还多3页,还剩下22页没看,这本书一共 页。
四、计算题
13.(2021三上·揭阳期中)对的画“√”,错的画“×”,并改正。
(1)(70-40)÷5
=70-8
=62( )
改正:
(2)3+6×9
=9×9
=81( )
改正:
14.(2021三上·揭阳期中)脱式计算。
①54-42÷6 ②27+63÷9
③(30+10)÷5 ④73×(60-53)
⑤(82-66)÷8 ⑥36÷(12-8)
五、解决问题
15.(2022三上·东西湖期中)有一堆重54吨的沙石,已经运走了18吨,剩下的用载质量为4吨的卡车来运,需要几辆这样的卡车才能一次运完?
妈妈在超市买1袋大米和3千克白糖一共用去90元,已知这袋大米价钱是45元,每千克白糖多少元?
17.(2021三上·蒙城期末)刘叔叔带了90元,买1袋大米,剩下的钱可以买几袋饼干?
18.(2022三上·微山期末)小新担任学校图书馆志愿者,他3分钟整理了18本图书,照这样的速度,整理42本书需要多少分钟?
19.(2022三上·蓬江期中)小亮今年8岁,爷爷的年龄是小亮的8倍,爷爷今年多少岁?去年爷爷的年龄是小亮的几倍?
20.买牛奶
两个商店的牛奶质量一样,买12盒牛奶,到哪个商店比较合算?
21.(2021三上·大埔期中)实验小学三年级(2)班的同学去公园划船,其中女生有26人,男生有28人,每条船只能坐6人,需要多少条船?
22.(2021三上·揭阳期中)李老师带同学们乘车去秋游,已知参加秋游的男同学有17人,女同学有19人,每车限乘6位乘客。至少需要几辆这样的车?
编者的话:
同学你好,这份讲义包含:
①新课预习知识精讲:从复习到预习,结合课本例题趣味学习,图文并茂,循序渐进!逐步理解知识点运用方法,掌握新课内容!结合变式训练提升知识点应用能力,新知预习,复习强化必备!
②【基础夯实+冲刺拔高】真题练:结合近两年常考真题,易错题,经典题型等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提升解题能力,熟悉考点考察题型,达到事半功倍!
希望你过个愉快的暑假!
【教学目标】
1、通过“过河”的情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
3、让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后进行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
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内容,没有括号就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同学们都坐大船,需要几条船?
29+25=54(人)
54÷9=6(条)
如果54人都坐小船,需要多少条船?
54÷(9-3)
=54÷6
=9(条)答:需要9条船。
一共70人,先坐满大车,剩下的坐小车,至少需要多少辆小车?
(70-46)÷8
=24÷8
=3(辆) 答:至少需要3辆小车。
看一看,说一说,用(70-46)÷8还能解决什么问题?
【典例精讲】
1.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计算。
2.先填空,再把每道题写成一个综合算式。
综合算式:(15+10)÷5=5 综合算式:(15+10)÷5=5
3.先坐满大船,剩下的坐小船,至少需要几条船?
(42-24)÷6=4(条)
易错提醒
1.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 )
(2)小括号的作用是改变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 )
(3)在一个算式里,如果先算加法,再算乘法,说明这个算式里一定有小 括号( √ )
辨析: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小括号,要先 算小括号里面的。
2.大客车限乘44位乘客,面包车限乘9位乘客。实验小学98位老师去旅游,至少需要租1辆大客车和多少辆面包车?
(98-44)÷9=6(辆)
答:至少需要租1辆大客车和6辆面包车。
辨析:在上述算式中,因为要先算减法,后算除法,因此需要用括号将减法括起来。
解决问题时要认真分析题意,如果要先算加、减法,再算乘、除法,就要用小括号来帮忙。
在含有小括号的算式中,计算是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典例分析01】(2023三上·盘龙期末)教室里扫地的有4人,擦桌子的有12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扫地人数是擦桌子人数的4倍。
B.擦桌子的人数是扫地人数的4倍。
C.教室里所有打扫卫生的学生人数是扫地人数的4倍。
【答案】C
【规范解答】解:A项、B项:12÷4=3,原题干说法错误;
C项:(4+12)÷4
=16÷4
=4,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思路点拨】A项、B项:扫地人数是擦桌子人数的倍数=扫地的人数÷擦桌子的人数;
C项:教室里所有打扫卫生的学生人数是扫地人数的倍数=(扫地的人数+擦桌子的人数) ÷扫地的人数。
【典例分析02】(2023三上·婺城期末)三年级某班有女生11人,男生19人,共有学生 人。如果每6人一组做实验,可以分成 组。列成综合算式是 。
【答案】30;5;(11+19) ÷6=5(组)
【规范解答】解:11+19=30(人)
30÷6=5(组)
列成综合算式是:(11+19) ÷6=5(组)。
故答案为:30;5;(11+19) ÷6=5(组)。
【思路点拨】可以分的组数=(女生人数+男生人数)÷平均每组的人数。
【变式训练01】(2023三上·光山期末)佳佳生病了,医生给他开了一盒药。每盒药有4板,每板9片。医生嘱咐佳佳:一天吃3次,每次吃2片,这些药够吃几天?
【答案】解:4×9÷(2×3)
=36÷6
=6(天)
答:这些药够吃6天。
【思路点拨】这些药够吃的天数=这盒药的板数×平均每板的片数÷(每天吃的次数×平均每次吃的片数)。
【变式训练02】(2023三上·宝安期末)菲菲去买裙子和袜子,一条裙子64元,一双袜子比一条裙子少56元,一条裙子的价格是一双袜子价格的几倍?
【答案】解:64÷(64-56)
=64÷8
=8
答:一条裙子的价格是一双袜子价格的8倍。
【思路点拨】一条裙子的价格是一双袜子价格的倍数=一条裙子的价格÷一双袜子的价格。
一、选择题
1.(2022三上·博罗期中)不能先算除法的是( )。
A.24÷4+2B.40-32÷8C.12÷(20-14)
【答案】C
【规范解答】解:不能先算除法的是12÷(20-14) 。
故答案为:C。
【思路点拨】12÷(20-14)含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除法。
2.(2021三上·南充期末)26与16的和是6的( )
A.6倍B.7倍C.8倍
【答案】B
【规范解答】解:(26+16)÷6
=42÷6
=7。
故答案为:B。
【思路点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被除数是26+16要加上小括号,除数是6。
3.(2021三上·大埔期中)(7+6)×4和7+6 ×4的结果( )。
A.不相等B.相等C.不确定
【答案】A
【规范解答】解:(7+6)×4
=13×4
=52
7+6×4
=7+24
=31
52>31。
故答案为:A。
【思路点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如果有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如果没有括号,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只含有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4.(2021三上·揭阳期中)计算(24+8)÷8,应该先算( )。
A.24÷8B.24+8C.8÷8
【答案】B
【规范解答】解:计算(24+8)÷8,应该先算24+8。
故答案为:B。
【思路点拨】在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中,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5.(2023三上·深州期末)下列算式中,先算加法,再算除法的是( )。
A.36+27÷9B.(36+27)÷9C.36+(27÷9)
【答案】B
【规范解答】解:A项: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B项:先算加法,再算除法;
C项: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故答案为:B。
【思路点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如果有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如果没有括号,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只含有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6.(2022三上·新丰期中)15与25的和除以5,列式为 ( )。
A.15+25÷5B.25+15÷5C.(15+25)÷5
【答案】C
【规范解答】解:A:15+25÷5,先算了商再算的和;
B:25+15÷5;也是先算商再算的和;
C:(15+25)÷5,先算15与25的和,然后再算商。
故答案为:C。
【思路点拨】15与25的和除以5,就是要先算加后算除,就要把加法算式括起来。
二、判断题
7.(2023三上·威县期末)80减去45的差除以5,算式是80-45÷5。( )
【答案】(1)错误
【规范解答】解:80减去45的差除以5,算式是(80-45)÷5。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思路点拨】因为要把80与45的差作为被除数,所以要先算减法,再算除法,要给减法加上小括号。
8.(2022三上·博罗期中)9与27的和除以3,商是多少?列式为9+27÷3。( )
【答案】(1)错误
【规范解答】解:列式为:(9+27)÷3。
故答案为:错误。
【思路点拨】先算加法,再算除法,加法要加上小括号。
9.(2021三上·惠城月考)计算45×(8-4)时,应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
【答案】(1)错误
【规范解答】解:计算45×(8-4)时,应先算减法,再算乘法。
故答案为:错误。
【思路点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如果有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如果没有括号,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只含有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10.(2021三上·揭阳期中)5+4×7和(5+4)×7的运算顺序不同,结果相同。( )
【答案】(1)错误
【规范解答】解:5+4×7和(5+4)×7的运算顺序不同,结果不相同。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思路点拨】第一题含有加法和乘法,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第二题含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运算顺序不同,结果也不同。
三、填空题
11.(2022三上·交城期中)18+12×6应先算 ,如果想先算“18+12”,算式应变为 。
【答案】乘法;(18+12)×6
【规范解答】解:18+12×6应先算乘法,如果想先算“18+12”,算式应变为(18+12)×6。
故答案为:乘法;(18+12)×6。
【思路点拨】含有两级运算的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含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12.(2022三上·高台期中)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应先算 ,再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应先算 ,再算 。
【答案】括号里面的;括号外面的;乘除法;加减法
【规范解答】解: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应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应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故答案为:括号里面的;括号外面的;乘除法;加减法。
【思路点拨】在混合运算中,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含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13.(2021三上·揭阳期中)要使算式56-6×3先算减法,这个算式应改为 。
【答案】(56-6)×3
【规范解答】解:要使算式56-6×3先算减法,这个算式应改为(56-6)×3。
故答案为:(56-6)×3。
【思路点拨】要使这个算式先算减法,就要给减法加上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14.(2020三上·长寿期末)琳琳读一本故事书,3天读了27页。照这种速度,全书72页, 天可读完。
【答案】8
【规范解答】解:72÷(27÷3)
=72÷9
=8(天)
故答案为:8。
【思路点拨】读完需要的天数=书的总页数÷平均每天读的页数。
四、解决问题
15.(2020三上·建湖期中)国庆期间,三年级学生一共做了54面小红旗,送给幼儿园15面,剩下的平均分给三年级3个班,每班分得多少面?
【答案】解:(54-15)÷3
=39÷3
=13(面)
答:每班分得13面。
【思路点拨】每班分得的面数=(小红旗的总面数-送给幼儿园的面数)÷分的班级数。
16.看图回答
【答案】解:48÷(48-40)=6
答:灰兔的只数是白兔的6倍。
【思路点拨】根据条件“灰兔比白兔多40只”,先求出白兔的只数,用灰兔的只数-灰兔比白兔多的只数=白兔的只数,然后用灰兔的只数÷白兔的只数=灰兔的只数是白兔的倍数,据此列式解答.
17.体育用品店里,一个排球售价48元,一个网球比一个排球便宜42元,买1个排球的钱可以买多少个网球?
【答案】解:48÷(48-42)
=48÷6
=8(个)
答:买1个排球的钱可以买8个网球.
【思路点拨】根据题意可知,先求出一个网球的单价,用一个排球的单价-一个网球比一个排球便宜的钱数=一个网球的单价,然后用1个排球的单价÷1个网球的单价=可以买的个数,据此列式解答.
18.(2023三上·郓城期末)刘聪读一本故事书,4天读了32页,这样的速度,还需要8天才能正好把这本书读完。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答案】解:32÷4×(4+8)
=8×12
=96(页)
答:这本书一共有96页。
【思路点拨】这本书一共的页数=4天看的页数÷4×(先看的天数+还需要看的天数)。
19.(2023三上·西城期末)快递员王叔叔2小时能送18件快递。
(1)照这样计算,王叔叔上午要工作5小时,一共能送多少件快递?
(2)照这样计算,如果有72件快递,王叔叔几小时能送完?
【答案】(1)解:18÷2×5
=9×5
=45(件)
答:一共能送45件快递。
(2)解:72÷(18÷2)
=72÷9
=8(小时)
答:王叔叔8小时能送完。
【思路点拨】(1)一共能送快递的件数=平均每小时送的件数×送的时间;其中, 平均每小时送的件数=2小时送的件数÷2;
(2)王叔叔送完需要的时间=需要送快递的件数÷平均每小时送的件数。
20.(2022三上·惠州期中)为积极响应疫情防控工作,兴华小学组织学生进行核酸检测,已知三(2)班有女生26人,男生24人。平均分成5组进行核酸检测,每组有多少人?
【答案】解:(26+24)÷5
=50÷5
=10(人)
答:每组有10人。
【思路点拨】每组的人数=(女生人数+男生人数)÷平均分的组数。
一、选择题
1.(2023三上·青岛期末)在下面算式中,去掉括号也不会改变计算结果的是( )。
A.31+(4×5)B.18÷(2×9)C.(44-8)×2
【答案】A
【规范解答】解:A:去括号后还是先算乘法,结果不变;
B:去掉小括号后要先算除法,再算乘法,结果改变;
C:去掉小括号后先算乘法,再算减法,结果改变。
故答案为:A。
【思路点拨】在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中,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运算,再算小括号外面的运算。去掉小括号不改变运算顺序的结果就不会改变。
2.(2022三上·新丰期中)三(1)班有43人,三(2)班人数比三(1)班多5人,两个班一共有( )人。
A.43+5B.43+(43+5)C.43+(43-5)
【答案】B
【规范解答】三(2)班人数:43+5,两个班一共有:43+(43+5)(人),选项B列式正确。
故答案为:B。
【思路点拨】两班人数=三(1)班人数+三(2)班人数;三(2)班人数=三(1)班人数+三(2)班比三(1)班多的人数。
3.(2022三上·六枝特期中)六枝特区育才小学一共有40位老师去贵阳学习,先坐满一辆大车,剩下的坐小车,至少需要( )辆小车。大车限乘19位乘客,小车限乘7位乘客。
A.3B.2C.1
【答案】A
【规范解答】解:(40-19)÷7
=21÷7
=3(辆)。
故答案为:A。
【思路点拨】至少需要小车的辆数=(去老师的总人数-大车限乘的人数) ÷小车限乘的人数。
4.(2022三上·新城期中)9+3×7的结果与(9+3)×7的结果( )
A.相等B.不相等C.无法确定
【答案】B
【规范解答】解:9+3×7
=9+21
=30
(9+3)×7
=12×7
=84
30<84。
故答案为:B。
【思路点拨】计算9+3×7时,先算乘法,再算加法;计算(9+3)×7 时,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乘法,计算结果不同。
二、判断题
5.(2023三上·青岛期末)把24-18=6,6×4=24改写成综合算式是24-18×4。( )
【答案】(1)错误
【规范解答】解:把24-18=6,6×4=24改写成综合算式是(24-18)×4。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思路点拨】要先算减法,再算乘法,所以要给减法加上小括号。
6.100-80÷4和(100-80)÷4运算顺序不同,计算结果一样。( )
【答案】(1)错误
【规范解答】解:100-80÷4
=100-20
=80
(100-80)÷4
=20÷4
=5
100-80÷4和(100-80)÷4运算顺序不同,计算结果也不同。
故答案为:错误。
【思路点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如果有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如果没有括号,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只含有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7.(2020三上·廉江期末)把3+4=7和7×5=35,改成一道综合算式是3+4×5。( )
【答案】(1)错误
【规范解答】解:改成一道综合算式是:(3+4)×5=35。
故答案为:错误。
【思路点拨】分步算式的最后一步是乘法,分别找出两个乘数,第一个乘数是3+4=7,要加上小括号,第二个乘数是5,改成一道综合算式是:(3+4)×5=35。
8.(2020三上·舒兰期中)李红有44张画片,给张敏2张后,张敏有7张。现在李红的画片数是张敏的6倍。( )
【答案】(1)正确
【规范解答】解:(44-2)÷7
=42÷7
=6
故答案为:正确。
【思路点拨】现在李红的画片数是张敏的倍数=(李红原来画片的张数-给张敏的张数)÷现在张敏画片的张数。
三、填空题
9.(2022三上·宝安期中)在横线里填上“>”、“<”或“=”
6×6+6 42
(4+5)×2 19
【答案】=;<
【规范解答】解:6×6+6=42;(4+5)×2=18,所以(4+5)×2<19。
故答案为:=;<。
【思路点拨】左边的算式是混合运算,先确定运算顺序再计算出得数,然后比较大小即可。
10.(2022三上·宝安期中)三年级选派同学参加跑步比赛,每班选6名男生和4名女生,共3个班级,算式(6+4)×3= ,其表示的意思是 。
【答案】30(名);三年级一共选了多少名同学参加跑步比赛
【规范解答】解:三年级选派同学参加跑步比赛,每班选6名男生和4名女生,共3个班级,算式(6+4)×3=30(名),其表示的意思是三年级一共选了多少名同学参加跑步比赛。
故答案为:30(名);三年级一共选了多少名同学参加跑步比赛。
【思路点拨】(6+4)是求每班参加跑步的人数,然后用每班参加跑步的人数乘3即可求出三年级参加跑步比赛的总人数。
11.(2022三上·月考)小花用一堆积木搭机器人,如果搭6个机器人,还剩5块积木,如果搭7个机器人,还差9块积木,搭一个机器人要 块积木,这堆积木一共有 块。
【答案】14;89
【规范解答】解:(5+9)÷(7-6)
=14÷1
=14(块)
6×14+5
=84+5
=89(块)。
故答案为:14;89。
【思路点拨】搭一个机器人需要积木的块数=(搭6个机器人还剩积木的块数+搭7个机器人还差积木的块数) ÷(7-6);这堆积木一共的块数=平均搭一个机器人需要积木的块数×6+还剩下的块数。
12.(2020三上·上海期中)一本书小亚看了一半还多3页,还剩下22页没看,这本书一共 页。
【答案】50
【规范解答】(22+3)×2
=25×2
=50(页)
故答案为:50。
【思路点拨】根据题意可知,剩下没看的页数+3页=这本书的一半,然后一这本书的一半×2=这本书的总页数,据此列式解答。
四、计算题
13.(2021三上·揭阳期中)对的画“√”,错的画“×”,并改正。
(1)(70-40)÷5
=70-8
=62( )
改正:
(2)3+6×9
=9×9
=81( )
改正:
【答案】(1)(70-40)÷5
=70-8
=62( × )
改正:(70-40)÷5
=30÷5
=6
(2)3+6×9
=9×9
=81( × )
改正:3+6×9
=3+54
=57
【思路点拨】(1)含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2)含有加法和乘法,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14.(2021三上·揭阳期中)脱式计算。
①54-42÷6
②27+63÷9
③(30+10)÷5
④73×(60-53)
⑤(82-66)÷8
⑥36÷(12-8)
【答案】①54-42÷6
=54-7
=47
②27+63÷9
=27+7
=34
③(30+10)÷5
=40÷5
=8
④73×(60-53)
=73×7
=511
⑤(82-66)÷8
=16÷8
=2
⑥36÷(12-8)
=36÷4
=9
【思路点拨】①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②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③、④、⑤、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五、解决问题
15.(2022三上·东西湖期中)有一堆重54吨的沙石,已经运走了18吨,剩下的用载质量为4吨的卡车来运,需要几辆这样的卡车才能一次运完?
【答案】解:(54-18)÷4
=36÷4
=9(辆)
答:需要9辆这样的卡车才能一次运完。
【思路点拨】一次运完需要这样卡车的辆数=(沙石的总质量-已经运走的质量)÷剩下的平均每辆卡车的载质量。
16.妈妈在超市买1袋大米和3千克白糖一共用去90元,已知这袋大米价钱是45元,每千克白糖多少元?
【答案】解:(90-45)÷3
=45÷3
=15(元)
答:每千克白糖15元。
【思路点拨】每千克白糖的价钱=(一共用去的钱数-大米的单价) ÷买白糖的质量。
17.(2021三上·蒙城期末)刘叔叔带了90元,买1袋大米,剩下的钱可以买几袋饼干?
【答案】(90-63)÷3
=27÷3
=9(袋)
答:剩下的钱可以买9袋饼干。
【思路点拨】剩下的钱可以买饼干的袋数=(刘叔叔带的钱数-一袋大米的价钱) ÷平均每袋饼干的价钱。
18.(2022三上·微山期末)小新担任学校图书馆志愿者,他3分钟整理了18本图书,照这样的速度,整理42本书需要多少分钟?
【答案】解:42÷(18÷3)
=42÷6
=7(分)
答:整理42本书需要7分钟。
【思路点拨】整理42本数需要的分钟数=所求的整理书的本数÷(3分钟整理图书的本数÷整理18本数需要的分钟数),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19.(2022三上·蓬江期中)小亮今年8岁,爷爷的年龄是小亮的8倍,爷爷今年多少岁?去年爷爷的年龄是小亮的几倍?
【答案】解:8×8=64(岁)
(64-1)÷(8-1)
=63÷7
=9
答:爷爷今年64岁,去年爷爷的年龄是小亮的9倍。
【思路点拨】爷爷今年的岁数=小亮今年的岁数×8;去年爷爷的年龄是小亮的倍数=(爷爷今年的岁数-1岁)÷(小亮今年的岁数-1岁)。
20.买牛奶
两个商店的牛奶质量一样,买12盒牛奶,到哪个商店比较合算?
【答案】解:(12-2)×8
=10×8
=80(元)
12×7=84(元)
80元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3 过河优秀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计算,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暑假衔接)第3讲《过河》(知识讲练+真题训练)-最新二升三数学暑假预习培优讲义(学生版+教师版)北师大版,文件包含第3讲过河教师版docx、第3讲过河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3 过河课时训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