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考点解读)-2024年八年级物理上册讲义(人教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考点解读)(解析版).docx
    • 练习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考点解读)(学生版).docx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考点解读)(解析版)第1页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考点解读)(解析版)第2页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考点解读)(解析版)第3页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考点解读)(学生版)第1页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考点解读)(学生版)第2页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考点解读)(学生版)第3页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优秀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优秀学案,文件包含55显微镜和望远镜考点解读解析版docx、55显微镜和望远镜考点解读学生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1、显微镜及其成像原理
    (1)显微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目镜都是凸透镜,它们对物体进行两次放大。
    (2)普通光学显微镜是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经过凸透镜的两次成像。第一次先经过物镜(凸透镜1)成像,这时候的物体应该在物镜(凸透镜1)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成的像应该是放大、倒立的实像。而后以第一次成的物像作为“物体”,经过目镜的第二次成像。由于我们观察的时候是在目镜的另外一侧,第二次成的像应该是一个虚像,这样像和物才在同一侧,因此第一次成的像应该在目镜(凸透镜2)的一倍焦距以内,这样经过第二次成像,第二次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正立的虚像。
    2、望远镜及其成像原理
    (1)望远镜: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目镜和物镜)组成,它的结构特点是物镜的焦距长而目镜的焦距短。
    (2)望远镜的成像原理是:物镜的作用是得到远处物体的实像,由于物体离物镜非常远,所以物体上各点发射到物镜上的光线几乎是平行光束,这样的光线经过物镜汇聚后,就在物镜焦点以外,在离焦点很近的地方,形成了一个倒立的、缩小的实像。这个倒立的、缩小的实像又位于目镜的焦点以内,所以目镜起了放大镜的作用,目镜把经过物镜的倒立、缩小的实像放大成了一个正立的、放大的虚像。这就是远处物体通过望远镜所成的虚像。
    【考点1 显微镜及其成像原理】
    【典例1-1】(2022秋•寻乌县期末)如图所示是显微镜的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放大实像
    B.它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放大虚像
    C.反光镜利用了光的反射
    D.反光镜是平面镜
    【答案】D
    【分析】显微镜有两组透镜:一组是靠近物体的物镜,相当一个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一组是靠近眼睛的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刚才倒立的放大的实像成在目镜的焦点以内,使像再次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凹面镜能够聚光,可以使视野变亮。
    【解答】解:显微镜有两组透镜:一组是靠近物体的物镜,相当一个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一组是靠近眼睛的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刚才倒立的放大的实像成在目镜的焦点以内,使像再次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反光镜是一个凹面镜,凹面镜能够聚光,可以使视野变亮。故ABC正确、D错误。
    故选:D。
    【典例1-2】(2022秋•高新区期末)关于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甲中,是街头路口的反光镜,它是凸面镜
    B.图乙中,彩虹是光的色散形成的
    C.图丙中,发生漫反射时,有些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图丁中,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它的目镜和物镜的作用都相当于凸透镜
    【答案】C
    【分析】(1)凸面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可以用于扩大视野;
    (2)彩虹是太阳光通过折射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的现象;
    (3)不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即使是看不见的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4)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的作用都相当于凸透镜,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解答】解:A.街头路口的反光镜是凸面镜,用于扩大视野,故A正确;
    B.天空中的彩虹是光的色散形成的,故B正确;
    C.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C错误;
    D.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的作用都相当于凸透镜,故D正确。
    故选:C。
    【典例1-3】(2022秋•郓城县期末)如图所示是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植物叶片上的气孔,气孔经过物镜所成的是一个放大的实像,此时被观察的叶片到物镜的距离u与焦距f的关系是 f<u<2f 。最后,人眼通过目镜看到的是 虚 (选填“实”或“虚”)像。
    【答案】f<u<2f;虚。
    【分析】(1)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①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
    ②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
    ③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2)显微镜的原理:显微镜包括物镜和目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解答】解:显微镜的物镜是一个凸透镜,目的是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被观察的叶片到物镜的距离u与焦距f的关系是f<u<2f,这个实像处在目镜的1倍焦距以内,它的目镜也是一个凸透镜,目的是得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答案为:f<u<2f;虚。
    【变式1-1】(2022秋•夏邑县校级期末)显微镜的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镜是凸透镜,目镜是凹透镜
    B.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反光镜利用光的折射提高载物片亮度
    【答案】C
    【分析】显微镜有两组透镜:一组是靠近物体的物镜,相当一个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一组是靠近眼睛的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刚才倒立的放大的实像成在目镜的焦点以内,使像再次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反光镜是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解答】解:A、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故A错误;
    B、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
    C、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C正确;
    D、反光镜是一个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利用的是光的反射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变式1-2】(2023•海珠区开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目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经过两次放大作用,人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某次实验,用显微镜清楚观察到载物片中被观察的物体,该物体到物镜距离为3.5cm。则:该物镜的焦距可能是( )
    A.5cmB.3.5cmC.2.5cmD.1 cm
    【答案】C
    【分析】显微镜包括物镜和目镜,物镜相当于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解答】解: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幻灯机,物体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该物体到物镜距离为3.5cm,则f<3.5cm<2f,解得:1.75cm<f<3.5cm;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变式1-3】(2022秋•无锡期末)小华利用水滴、放大镜、平面镜、透明玻璃杯和可目镜调支架等制作了一台“水滴显微镜”(如图甲)。调节支架高度,适当调整标本、水滴和放大镜三者之间的距离实现了与图乙所示光学显微镜相似的成像效果。
    (1)水滴相当于显微镜的 物 镜,标本经过水滴成倒立 放大 的实像;
    (2)若要让标本放大倍数更高,可以使水滴适当 靠近 (填“靠近”或“远离”)标本。
    【答案】物;放大;靠近。
    【分析】(1)水滴相当于显微镜的物镜,物镜有放大的作用;
    (2)根据凸透镜成实像的动态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
    【解答】解:(1)从图甲可以看到,水滴靠近标本,所以水滴相当于光学显微镜中的物镜。
    水滴相当于显微镜的物镜,物镜有放大的作用,即标本经过水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若要让标本放大倍数更高,水滴相当于凸透镜,根据凸透镜成实像的动态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则可以使水滴适当靠近标本。
    故答案为:物;放大;靠近。
    【考点2 望远镜及其成像原理】
    【典例2-1】(2022秋•株洲期末)如图是天文爱好者所使用的望远镜,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目镜是凹透镜,物镜是凸透镜
    B.太空中的星体通过物镜成的是虚像
    C.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
    D.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答案】D
    【分析】望远镜望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与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
    【解答】解:A、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故A错误;
    B、物镜的作用是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
    C、望远镜的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照相机,故C错误;
    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与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故D正确。
    故选:D。
    【典例2-2】(2022秋•焦作期末)(多选)关于光现象,对下列图片的文字表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的亮斑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太阳的虚像
    B.乙图中望远镜的物镜成的是远处物体倒立、缩小的实像
    C.丙图中白光经过三棱镜后发生光的色散,紫光偏折得最厉害
    D.丁图中汽车观后镜所成景物的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答案】BC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目镜相当于放大镜;
    (3)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
    (4)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能成正立、缩小的虚像,利用凸面镜可以达到扩大视野的目的,利用光的反射原理。
    【解答】解:A、太阳发出的光,沿直线传播经过树叶缝隙间的小孔在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是小孔成像现象,圆形光斑是太阳的实像。故A错误;
    B、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的是远处物体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正确;
    C、由于不同颜色的光的波长不同,通过三棱镜的折射程度不同,所以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而紫光在最下方,因此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故C正确;
    D、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能够扩大视野,通常用来制作汽车后视镜,通过汽车后视镜观察到后面的景物,这是光的反射现象,看到的是物体正立的虚像。故D错误。
    故选:BC。
    【典例2-3】(2022秋•昭阳区月考)在某地,有位天文爱好者,自制了一台如图所示的巨型天文望远镜,它的目镜和物镜使用的都是凸透镜。用望远镜观察火星时,火星通过它的物镜所成的像是一个 倒立 (填“正立”或“倒立”)的 实 (填“实”或“虚”)像。
    【答案】倒立;实
    【分析】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叫目镜,靠近被测物体的叫物镜;物镜的作用是使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解答】解: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其中物镜相当于照相机,使观察物体在焦点附近成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将物体通过物镜所成的像放大。所以火星通过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答案为:倒立;实。
    【变式2-1】(2022秋•阳谷县期末)对四幅图阐述正确的是( )
    A.甲图: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凸透镜矫正
    B.乙图: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凹透镜矫正
    C.丙图: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都成实像
    D.丁图: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
    【答案】D
    【分析】(1)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配戴凹透镜矫正;
    (2)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使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需要配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3)光学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成倒立的像,放大倍数较大。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是为了使像放大更大的倍数;
    (4)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物镜成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
    【解答】解:A、图中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该眼睛是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A错误;
    B、图中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该眼睛是远视眼,远视眼应该配戴凸透镜进行矫正,使光线提前会聚,故B错误;
    C、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成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放大的虚像,故C错误;
    D、望远镜中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正好落在目镜焦距内的位置,目镜再对这个像进行放大(即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故D正确。
    故选:D。
    【变式2-2】(2022秋•西安期末)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望远镜的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B.显微镜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目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显微镜和各种形式的望远镜,目镜都成虚像
    D.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
    【答案】B
    【分析】(1)显微镜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叫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物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望远镜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被观测物体的物镜的作用是使物体在成倒立、缩小的实像,靠近眼睛的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解答】解:A、望远镜的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正确;
    B、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B错误;
    C、显微镜和各种形式的望远镜,目镜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C正确;
    D、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故D正确。
    故选:B。
    【变式2-3】透镜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用凸透镜将太阳光会聚起来可以点燃物体,说明光可以传递 能量 (选填“信息”或“能量”);把不同的透镜合理组合起来可以做成望远镜或显微镜,科学家观察天体的运动使用 望远镜 ,观察细胞使用 显微镜 (以上两空均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
    【答案】能量;望远镜;显微镜。
    【分析】(1)凸透镜把太阳光会聚后,会形成一个最亮最小的光斑,这个小亮点是由很多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所以这个亮点处的温度很高,可以引燃物体,是光传递了能量;
    (2)望远镜是一种利用透镜组合起来的观测远处物体的光学仪器,显微镜是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
    【解答】解: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用凸透镜将太阳光会聚起来可以点燃物体,说明光可以传递能量;望远镜是一种利用凹透镜和凸透镜观测遥远物体的光学仪器,观察遥远的天体的运动使用望远镜,显微镜是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观察微小的细胞使用显微镜。
    故答案为:能量;望远镜;显微镜。
    一、选择题。
    1.(2022秋•新化县期末)显微镜在生物课时我们已学过,显微镜的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物镜相当于凸透镜,目镜相当于凹透镜
    B.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但只有目镜起放大作用
    C.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但只有物镜起放大作用
    D.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物镜成一个放大的像,再经目镜再放大一次
    【答案】D
    【分析】显微镜有两组透镜:一组是靠近物体的物镜,相当一个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一组是靠近眼睛的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刚好倒立的放大的实像成在目镜的焦点以内,使像再次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解答】解:A、物镜相当于凸透镜,目镜相当于凸透镜,故A错误;
    BC、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都起放大作用,故BC错误;
    D、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物镜成一个放大的像,再经目镜再放大一次,这样就可看到肉眼看不到的小物体了,故D正确。
    故选:D。
    2.(2022秋•定州市期末)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分别相当于( )
    A.投影仪放大镜B.投影仪照相机
    C.照相机投影仪D.放大镜照相机
    【答案】A
    【分析】解答此题要明确显微镜的构造和成像原理:显微镜有物镜和目镜组成,目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显微镜的物镜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实像。
    【解答】解:显微镜的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所以放在载物台上的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投影仪;
    显微镜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实像位于目镜的焦点之内,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相当于放大镜;
    因此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3.(2023•本溪开学)2022年11月20日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小刚在电视机前观看比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赛场上的球员看不到场上被别人挡住的队友,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
    B.小刚能从各个方向看到遥控器,是因为光在遥控器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C.关闭电视机后,小刚在电视机黑色的屏幕上看到了“自己”,是因为光的折射
    D.现场观众使用望远镜看比赛时,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是放大的虚像
    【答案】A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当物质表面粗糙时,光照射到上边会向各个方向发生反射,这就是漫反射现象;
    (3)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4)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解答】解:A、赛场上的球员看不到场上被别人挡住的队友,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故A正确;
    B、小刚能从各个方向看到遥控器,是因为光在遥控器上发生了漫反射,故B错误;
    C、关闭电视机后,小刚在电视机黑色的屏幕上看到了“自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
    D、现场观众使用望远镜看比赛时,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是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D错误。
    故选:A。
    4.(2022秋•唐县期末)如图关于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凹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B.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望远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D.水球成像是凸透镜成像原理
    【答案】D
    【分析】(1)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2)远视眼镜是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3)望远镜的目镜成像原理是放大镜。
    (4)水球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解答】解:A、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可以治疗近视眼,故A错误;
    B、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可以治疗远视眼,故B错误;
    C、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C错误;
    D、如图,水球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是凸透镜成像原理,故D正确。
    故选:D。
    5.(2022秋•三明期末)下列关于如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形成彩色光带,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B.图乙是近视眼成像示意图,需要配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C.图丙中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倒立放大实像
    D.图丁是“中国天眼”射电望远镜,它的反射面相当于一个凸面镜
    【答案】A
    【分析】(1)白光是复色光;
    (2)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太强,使远处物体射来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近视眼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3)望远镜的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4)“中国天眼”的反射面对光有会聚作用是凹面镜。
    【解答】解:A、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形成彩色光带,属于光的色散,白光是由7种色光混合成的,故A正确;
    B、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是近视眼,若想使得像成在视网膜上,即需让原来的光线发散一些,由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应配戴凹透镜来矫正,故B错误;
    C、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与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故C正确;
    D、“中国天眼”的反射面对光有会聚作用是凹面镜,故D错误。
    故选:A。
    6.(2022秋•沈河区月考)(多选)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能传递能量
    B.图乙中,显微镜的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照相机
    C.图丙中女孩上下推拉活塞,用相同的力吹哨子,吹出哨音的音调会改变
    D.图丁是远视眼的成像情况,应该配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答案】ACD
    【分析】(1)声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2)根据显微镜的目镜的成像特点分析;
    (3)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管乐器是通过空气柱振动发声;
    (4)远视眼患者成像在视网膜后,利用凸透镜会聚作用可以使成像前移到视网膜上。
    【解答】解:A、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故A正确。
    B、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其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故B错误;
    C、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声音是由管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向下拉“活塞”时,空气柱变长,空气柱振动变慢,则“竹管笛”发出的声音音调变低;反之,音调变高,故C正确;
    D、图丁中成像在视网膜后方,说明晶状体对光的折射能力变弱,是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即远视镜,故D正确;
    故选:ACD。
    二、填空题。
    7.(2022秋•葫芦岛期末)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 放大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 实 像(选填“虚”或“实”),道理就像投影仪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 放大镜 。
    【答案】放大;实;放大镜。
    【分析】显微镜包括物镜和目镜,物镜相当于幻灯机(或者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解答】解: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道理就像投影仪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
    故答案为:放大;实;放大镜。
    8.(2022秋•兴化市期末)自制水滴显微镜的过程是:①在透明塑料板上先滴一滴大小合适的水滴,透过水滴观察下方的黑色箭头(如图a),调节 黑色箭头 (黑色箭头/人眼)与水滴间的距离,直到可以看到黑色箭头成 倒立 (正立/倒立)、放大的像为止。②再用一个 凸 (凸/凹)透镜作为目镜,缓慢调节透镜与水滴间的距离(如图b),就会看到箭头更为放大的像。
    【答案】黑色箭头;倒立;凸。
    【分析】根据显微镜的工作原理解答此题: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使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使物镜成的实像,通过目镜再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经过两次凸透镜的放大作用,使微小的物体放大许多倍。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在自制显微镜的过程中,首先调节黑色箭头与水滴间的距离(也可以调节水滴的焦距,即调节水滴的凸度),使之大于水滴透镜的焦距且小于二倍焦距,此时可观察到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的小水滴相当于显微镜的物镜;
    该实像通过目镜再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因此再用一个凸透镜作为目镜,缓慢调节透镜与水滴间的距离就会看到箭头更为放大的像。
    故答案为:黑色箭头;倒立;凸。
    9.(2022秋•竞秀区校级期末)为有效预防新冠肺炎病毒的传播,落实“入校前体温检测”制度,各中小学校配备了“测温枪”,如图所示,它是利用 红外线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进行测量的。现在儿童青少年电子产品使用增多、户外活动减少,容易引发近视眼,近视眼的成像特点与图中 丙 (选填“甲”、“乙”或“丙”)相同,应该用 凹 透镜进行矫正,使用显微镜可以观察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物体,显微镜目镜的作用与 放大镜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似。
    【答案】红外线;丙;凹;放大镜。
    【分析】(1)红外线具有较强的热效应,可用于测温仪、红外线夜视仪,监控设备、遥控器等;
    (2)近视眼:晶状体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前方;矫正方法:配戴凹透镜,使进入眼睛的光线发散一些后再通过晶状体,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3)显微镜目镜的作用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把物镜成的像再放大一次。
    【解答】解:测温枪是通过接收人体发出的红外线,来监测人体温度的;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近视眼患者的视网膜前方与图中丙相同,近视眼的矫正方法是配戴凹透镜。显微镜目镜的作用与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似。
    故答案为:红外线;丙;凹;放大镜。
    10.(2022秋•吴中区期末)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一个 照相机 的镜头,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一个 放大镜 ,(以上两空均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某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的细胞组成时,发现物体的像太小,看不清楚,这时他应该使物镜 靠近 (选填“靠近”或远离”)物体目镜远离物镜一些。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镜的叫目镜,靠近被测物体的叫物镜;物镜的作用是使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照相机,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显微镜包括物镜和目镜,物镜相当于幻灯机(或者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解答】解:
    (1)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物体时,物体通过物镜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显微镜的物镜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幻灯机的镜头;
    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都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2)显微镜的物镜是将物体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的规律,应缩小物距,才能使像变大;
    显微镜的目镜是起一个放大镜的作用,以物镜所成的像为物体,再进行二次成像,此时的“物体”在目镜的焦距之内,根据放大镜“物近像远像变大”的规律,应使目镜远离物镜一些。
    故答案为:照相机;放大镜;靠近。
    11.(2022•永州模拟)如图所示是简易天文望远镜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远处的物体经过物镜成一个倒立的实像,此像落在目镜 焦点以内 的位置;经过目镜折射后成一个正立、 放大 的虚像。
    【答案】焦点以内;放大。
    【分析】望远镜望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与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
    【解答】解:图示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远处的物体在物镜的二倍焦距之外,远处的物体通过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该实像在目镜的焦点以内,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答案为:焦点以内;放大。
    12.(2022•苏州模拟)人眼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物体对我们所成的视角的大小十分重要,望远镜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远方物体 小 ,但由于它离我们的眼睛很 近 ,再加上 目 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 大 了。现代天文望远镜力求把物镜的口径做得很 大 ,比我们眼睛的瞳孔大得多,就可以 会聚 更多的光,以求观测到更暗的星。
    【答案】小;近;目;大;大;会聚
    【分析】(1)在观察相同高度的物体时,视角的大小与距物体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远,视角越小;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首先通过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几乎成在焦点处,然后再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但成的像比物体要小,但由于视角的原因,看到的感觉比物体大。
    (2)天文望远镜是通过凸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而成像的,凸透镜的直径越大,会聚的光越多,成的像会越明亮。
    【解答】解:(1)使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经物镜(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成的像虽然比远方物体小,但由于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大了;
    (2)现代天文望远镜力求把物镜的口径加大,这样可以会聚更多的光,使成的像更加明亮,以求观测到更暗的星体。
    故答案为:小;近;目;大;大;会聚。
    三、解答题。
    13.如图为某望远镜内部部分光路图,物镜是凸透镜,光线a经过物镜的光心,出射光线b与物镜主光轴平行,F为物镜焦点,焦距为500mm。
    (1)在图中画出光线a、b经物镜折射前的入射光线。
    (2)目镜是 凹 透镜(选填“凹”、“凸”)。
    (3)用此望远镜观测月球时,月球经物镜成一个 倒立 (选填“倒立”、“正立”) 缩小 (选填“放大”、“等大”、“缩小”)的像。
    【答案】(1)见上图;(2)凹;(3)倒立;缩小。
    【分析】(1)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不改变方向;过焦点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
    (2)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3)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解答】解:
    (1)由图可知,折射光线a过光心,则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折射光线b平行于主光轴;则入射光线过焦点F,如下图所示:
    (2)由图可知,目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目镜都是凹透镜;
    (3)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用此望远镜观测月球时,月球经物镜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
    故答案为:(1)见上图;(2)凹;(3)倒立;缩小。
    14.(2022秋•太谷区校级期末)阅读《中国天眼》回答36题。
    中国天眼
    从1609年,伽利略制作出第一架光学望远镜到射电望远镜诞生的三百多年里,光学望远镜一直是天文观测的重要工具。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ApertureSphericalradiTelescpe简称FAST),如图22所示,被誉为“中国天眼”,是我国天文学家南仁东带领他的研究团队于2016年9月25日建成的。相比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FAST灵敏度提高约10倍;相比美国阿雷西博350米望远镜,综合性能提高约10倍。FAST将在未来20~30年保持世界一流地位。
    FAST的最大特点是索网结构可随天体的移动自动变化,带动索网上的反射面板产生变化。FAST是使用一种称为“漂移扫描”的方式来进行观测的。所谓的“漂移扫描”和“守株待兔”的思路相类似,就是望远镜不动,固定的指向天顶,等着天体自己运动到望远镜的视野里面。
    2017年10月10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宣布,FAST经过一年紧张调试,探测到数十个优质脉冲星候选体,目前已通过系统认证的脉冲星达6颗。其中两颗脉冲星的具体信息为:一颗自转周期为1.83秒,距离地球约1.6万光年;另一颗自转周期为0.59秒,距离地球约4100光年。对脉冲星的观察、研究对揭示宇宙诞生和演变的奥秘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最灵敏的 射电 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
    (2)FAST的最大特点是索网结构 可随天体的移动自动变化,带动索网上 反射面板 的产生变化;
    (3)光年是光的 长度 单位;
    (4)“中国天眼”能“扫描”到微弱的射电波,是因为球形反射面对射电波有 会聚 作用。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2)认真阅读材料,即可得到答案;
    (3)光年,长度单位,光年一般被用于计算恒星间的距离,指的是光在真空中行走一年的距离。
    (4)凹面镜对光线具有汇聚作用。
    【解答】解:(1)阅读材料可知,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
    (2)阅读材料可知,FAST的最大特点是索网结构反射面板可随天体的移动自动变化,带动索网上的产生变化;
    (3)在天文学中,用“光年”作为长度单位;
    (4)“中国天眼”能“扫描”到微弱的射电波,是因为球形反射面是一个凹面镜,对射电波有汇聚作用。
    故答案为:
    (1)射电;
    (2)反射面板;
    (3)长度;
    (4)会聚。

    相关学案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2节 密度优质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2节 密度优质学案,文件包含62密度考点解读解析版docx、62密度考点解读学生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1节 透镜精品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1节 透镜精品学案,文件包含51透镜考点解读解析版docx、51透镜考点解读学生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1节 温度优秀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1节 温度优秀学案,文件包含31温度考点解读解析版docx、31温度考点解读学生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