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3. 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展开【课题名称】第16课时 连加、连减
【课型、课时】新授课 1课时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59页。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10以内数连加、连减的意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2.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连加、连减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体验数学的运用价值和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和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图意,列出算式。
【课前准备】
1.教师:教学课件:课件
2.学生:课前预习:标注完成《预习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教科书59页情境图上面的部分。
教师:看,小男孩在给小鸡喂食。认真观察情境图,你看见了什么?
预设:学生说出:有5只小鸡在吃米。
教师:继续观察,你又看见了什么?(课件出示动画先跑来了2只小鸡,又跑来了1只小鸡)
预设1:跑来了3只小鸡。
预设2:先跑来了2只小鸡,又跑来了1只小鸡。
教师:你觉得谁说得更准确?想一想,3只小鸡是怎样来的?是一起来的吗?
预设:引导学生说出:3只小鸡是分两次来的。
教师:现在谁能完整地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
预设:引导学生说出:原来有5只小鸡,先跑来了2只小鸡,又跑来了1只小鸡。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叙述图意,感知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意在为学生完成从一步加法到两步加法的迁移提供基础。
二、交流实践,探究新知。
1.尝试列式表达模型。
教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学生会说出:一共有多少只小鸡?
教师: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你们会列式吗?
预设:引导学生说出原来有5只小鸡,跑来2只,又跑来1只,求一共有多少只小鸡,就是要把5只、2只、1只全部合起来,用加法计算,列式为5+2+1。(教师追问:算式中的“5”“2”“1”分别表示什么?)
教师:观察这个算式,与以前学过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预设:学生会说出:有3个数,两个加号。
教师:请同学们给这样的算式起个名字。(学生自由回答)
师小结:像这样把3个数合起来,也可以用加法计算,数学上把这样的算式叫做连加。(板书课题:连加)
教师:这道算式读作:5加2加1。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学生齐读算式)
【设计意图】从观察情境图叙述事情发展顺序到用算式表达图意,从具体情境到抽象出算式,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让学生经历建模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
2.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教师:5+2+1等于多少呢?怎么算呢?
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出先算5+2=7,再算7+1=8。(教师可以结合题目的情境让学生说一说5+2=7算的是什么,7+1=8算的是什么。)
教师:对,我们先算5+2=7,再算7+1=8。(一边说一边板书,强调学生要搭桥画线,先算出的“7”要写出来。)
请学生再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师小结:三个数相加,我们可以先将前两个数相加,再用算出的得数加上第三个数。
【设计意图】计算顺序是连加教学的难点,学生可能通过数数或者生活经验得到算式的结果,但对运算顺序及计算方法比较模糊。教学中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帮助学生逐渐理解算理和建构算法,最终抽象出算式的计算顺序。
3.迁移,建立连减模型
(1)尝试列式。
课件出示教科书59页情境图下面的部分。
教师:请你仔细观察情境图,你看到了什么?
同桌之间交流讨论,教师指名说一说。
预设:引导学生说出:一共有8只小鸡,先跑了2只,又跑了2只。
教师:根据信息,我们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学生会说出:剩下多少只小鸡?
教师:你会列式吗?
预设:学生说出8-2-2。
教师:说一说为什么用减法计算,算式中的“8”“2”“2”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预设:引导学生说出从总数里先去掉一部分,再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要用减法计算。
(2)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教师:(教师指着8-2-2)这个算式读作“8减2减2”(学生齐读),8-2-2等于多少呢?怎么算呢?
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出先算8-2=6,再算6-2=4。(教师可以结合题目的情境让学生说一说8-2=6算的是什么,6-2=4算的是什么。)
教师:对,我们先算8-2=6,再算6-2=4。(一边说一边板书,强调学生要搭桥画线,先算出的“6”要写出来。)
请学生再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师:这道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减法算式有什么不同?你能给它取个名字吗?(补充课题:连减)
师小结:像这样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连续相减的算式叫作连减算式。计算连减时一般也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用算出的得数减去第三个数,也就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3)对比归纳。
教师:刚才我们学习了连减,与连加的运算顺序比较一下,有什么发现?
预设:引导学生说出在计算连加、连减时,一般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的。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已有连加的经验,无论是算式模型的表达,还是运算顺序的实践,学生可以从中迁移,进而建立连减经验。
三、跟进练习、巩固提升。
1.教材第59页做一做。
教师:请大家按照图意先摆一摆,再列出算式解答。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后先跟同桌交流,再集体汇报。
2.变式训练:
(1)计算。(变式训练第1题课件展示)
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2)看图列式。(变式训练第1题课件展示)
教师重点让学生说说算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3.思维训练。
(思维训练第1题课件展示)
教学提示:使横行、竖行三个数相加的和都等于10,可以用10减去已知数。
(2)(思维训练第2题课件展示)
教学提示:可以帮助学生画图理解,不要忘记加小强本人!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呢?
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连续相加(减)叫作连加(连减)。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课后作业】
教材第61页练一练第1、2题;
2.从课时练中选取。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将连加、连减两部分内容安排在一起教学,帮助学生借助直观理解运算顺序的规则,使学生理解了连加、连减的含义,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进行课件演示的时候,着重提醒学生注意观察,促使学生将生动的具体情境转化为抽象的数的运算,为掌握运算顺序打好基础。课堂中尽量让学生充分表达,这样效果会更好。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加减混合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加减混合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时导入,探究新知,当堂练习,课堂总结,课后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5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连加 连减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5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连加 连减教学设计,共2页。
小学数学连加 连减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连加 连减教案,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