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教材202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专题补漏重点练一课内课外教考结合练

    新教材202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专题补漏重点练一课内课外教考结合练第1页
    新教材202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专题补漏重点练一课内课外教考结合练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教材202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专题补漏重点练一课内课外教考结合练

    展开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专题补漏重点练一课内课外教考结合练,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课内课外,教考结合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为配合课标落地施行,引导中学用好教材,教考结合,成为了今后的命题热点。这一命题趋势应该引起师生足够的重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含蓄”之美是中国古典诗学中特别重视的一个问题。一方面是中国古诗多为四、五、七言,四、八句的短制,不能不要求短中见长,小中蓄大;另一方面则与儒、道两家的思想有关。儒家诗教主张的“美”“刺”,都要求委婉曲折,温柔敦厚,乐而不淫,怨而不怒。道家则认为“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并认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儒、道两家上述思想有相通之处,即都重视“无”与“有”、“虚”与“实”、“内”与“外”、“言”与“意”之间的辩证关系。这种相通之处反映到诗学上面,就都以“含蓄”“蕴藉”“空灵”为美,以直语、铺排语、说尽语为不美。
    “含蓄”这一说法,较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所谓“文约”“辞微”,指诗里说出来的比较简约;所谓“指大”“义远”,指所暗示出来的意味丰富深远。到了唐代,探讨“含蓄”美成为诗学发展的时尚,如皎然《诗式》中“但见情性,不睹文字”、白居易《文苑诗格》中“为诗宜精搜,不得语剩而智穷,须令语尽而意远”等。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他把“含蓄”作为其中的一品:“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唐后,像梅圣俞的“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苏轼的以“一点红”表现“无边春”、王士祯的“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尾”等说法,都未超出司空图的概括。对“含蓄”美的重视,成为中国诗学的一大传统。
    含蓄的艺术之美,是诗人创作的共同追求。诗人面对的社会生活和心中涌动的感情是丰富多彩的,诗人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生活和流动多变的感情全部直说出来。诗人所采取的“策略”,必然是以个别概括一般,即“以少总多”“万取一收”,企望在“言外”建立起一个以有限表现无限的艺术世界。
    含蓄的艺术之美,又是读者鉴赏再创造的需要,其心理机制就是读者对诗作中空白的填充与投射。相信读者能充分地把握诗歌字面以外的景象和意味,对作品的“思而得之”,会获得再创造的愉悦。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追求含蓄之美是诗人成熟的标志。郑板桥说过:“始余画竹,能少而不能多;既而能多矣,又不能少;此层功力,最为难也。近六十外,始知减枝减叶之法。”(《郑板桥集》)所谓“减枝减叶之法”就是含蓄之法。这是以切身体会来说明含蓄美是艺术的高格和极致,对一个艺术家来说,可能要花毕生的精力才能够追求到它。
    (取材于童庆炳《中国古代诗学与美学》)
    材料二 文学作品大概可分为三种,情尽乎辞,情溢乎辞,或是辞溢乎情。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经指出与此类似的分别,不过他把“情”叫做“精神”,“辞”叫做“物质”:物质恰足表现精神的是“古典艺术”,例如希腊雕刻,体肤恰足以表现心灵;精神溢于物质的是“浪漫艺术”,例如中世纪“哥特式”雕刻和建筑,热烈的情感与崇高的希望似乎不能受具体形象的限制,磅礴四射;物质溢于精神的是“象征艺术”,例如埃及金字塔,以极笨重庞大的物质堆积在那里,我们只能依稀见出它所要表现的精神。
    黑格尔最推尊古典艺术,就常识说,“情尽乎辞”也应该是文学的理想。“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和顺积中,英华外发”,我们的古圣古贤也是如此主张。不过,情溢乎辞也未尝没有它的好处。语文有它的限度,尽情吐露有时不可能,纵使可能,意味也不能很深永。艺术的作用在于暗示,古人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不尽,意味才显得闳深婉约,读者才可自由驰骋想象,举一反三。拿绘画来打比方,描写人物,用工笔画法仔细描绘点染,把一切形色,都尽量地和盘托出,结果反不如用大笔头画法,寥寥数笔,略现轮廓,更来得生动有趣。画家和画匠的分别就在此。画匠多着笔墨不如画家少着笔墨,这中间妙诀在于能以有限寓无限,抓住精要而排去秕糠。
    在普通情境之下,“辞溢乎情”总不免是一个大毛病。我们看到一大堆漂亮的辞藻,期望在里面玩味出来和它相称的情感思想,略经咀嚼,就知道它索然乏味,心里仿佛觉得受了一回骗,作者原来是一个穷人要摆富贵架子!不过“辞溢乎情”有时也别有胜境。汉魏六朝的骈俪文就大体说,都是“辞溢乎情”。固然也有一派人骂那些作品一文不值,可是真正爱好文艺而不夹成见的虚心读者,必能感觉到它们自有一种特殊的风味。我曾平心静气地玩味庾子山的赋、温飞卿的词、李义山的诗、莎士比亚的悲剧和商籁、弥尔顿的长短诗,觉得他们的好处有一大半在辞藻的高华与精妙,而里面所表现的情趣往往很普通。我最初无法在理论上找到一个圆满的解释。我放眼看一看大自然,天上灿烂的繁星,大地在盛夏时所呈现葱茏的花卉,我们就不能借它们娱目赏心么?再看一看艺术,中国古瓷上的花鸟,波斯地毡上的图案,不也都“美丽”得令人欣喜?我们欣赏它们所表现的情趣居多呢,还是欣赏它们的形象居多呢?我因而想起,辞藻也可以供人欣赏。“辞溢乎情”的文章如能做到这地步,我们似也毋庸反对。
    (取材于朱光潜《谈文学》)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诗有字句长度的限制,多为四、五、七言,四、八句的短制。
    B.儒、道两家思想都重视“无”与“有”、“言”与“意”的辩证关系。
    C.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包罗万象,人的感情流动多变,难以全部直说。
    D.含蓄美是诗人成熟的标志,年龄越大的诗人写出的作品越具含蓄美。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相较于希腊雕刻而言,黑格尔更推尊中世纪的“哥特式”雕刻。
    B.“情溢乎辞”的作品虽意味不深永,却能给读者留下更多想象空间。
    C.画家用大笔头画法描画人物,比画匠工笔细描的更显生动有趣。
    D.真正爱好文艺的虚心读者,会认为“辞溢乎情”的作品才最好。
    3.材料中的下列论述,与“含蓄美”无关的一项是( )
    A.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B.但见情性,不睹文字
    C.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D.和顺积中,英华外发
    4.在追求文学辞藻上,两则材料的看法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
    答:





    ★5.苏轼评价陶渊明的诗“质而实绮,癯(qú即瘦)而实腴”。请从《饮酒》(其五)、《归园田居》(其一)等陶诗中任选一首,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苏评陶诗的理解。
    答:





    一、课内课外,教考结合练
    1.解析:D项,“年龄越大的诗人写出的作品越具含蓄美”错误,材料一最后一段说的是“对一个艺术家来说,可能要花毕生的精力才能够追求到它”,作者是说可能需要艺术家花费毕生精力才能追求到它,并不是说年龄越大写出的作品越具含蓄美,选项曲解文意。
    答案:D
    2.解析:A项,“黑格尔更推尊中世纪的‘哥特式’雕刻”错误,材料二第一段“物质恰足表现精神的是‘古典艺术’,例如希腊雕刻,体肤恰足以表现心灵;精神溢于物质的是‘浪漫艺术’,例如中世纪‘哥特式’雕刻和建筑”,黑格尔只是指出二者之间的区别,并没有表明更推尊哪一个。B项,“‘情溢乎辞’的作品虽意味不深永,却能给读者留下更多想象空间”错误,材料只是列出文学作品的三个种类,“文学作品大概可分为三种,情尽乎辞,情溢乎辞,或是辞溢乎情”,并指出各自的特点,并没有说“情溢乎辞”的作品虽意味不深永,却能给读者留下更多想象空间,选项属于无中生有。D项,“真正爱好文艺的虚心读者,会认为‘辞溢乎情’的作品才最好”错误,材料二最后一段说的是“可是真正爱好文艺而不夹成见的虚心读者,必能感觉到它们自有一种特殊的风味”,由此可知,选项有两处错误,一应是“真正爱好文艺而不夹成见的虚心读者”,二是说能感觉到它们“自有一种特殊的风味”,并非认为“最好”。
    答案:C
    3.解析:由材料可知,“含蓄美”就是“小中蓄大”“委婉曲折”“含蓄”“说出的简约,暗示出来的意味丰富”。A项,“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说最好的音乐是没有声音,最好的形象是没有形象。体现的是“含蓄美”。B项,“但见情性,不睹文字”是说呈现作者的本性真情,让读者全身心感受到性情的真与美,而感觉不到文字的存在。体现的是“含蓄美”。C项,“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是说无一字直接述说自己的情思,而自己的情思却在寻常事物的描绘中得到了最完满的表现。体现的是“含蓄美”。D项,“和顺积中,英华外发”是说和顺的情感聚积在心中,美好的神采表现在外表。“发”是表现出来,所以与“含蓄美”无关。
    答案:D
    4.解析:由材料可知,考生需要找出两则材料中有关文学辞藻的内容,明确观点。如材料一第一段最后说“以‘含蓄’‘蕴藉’‘空灵’为美,以直语、铺排语、说尽语为不美”,这说的是辞藻上不能说尽,不能铺排,“说尽”“铺排”是“不美”的表现;如材料一最后一段说“追求含蓄之美是诗人成熟的标志”“所谓‘减枝减叶之法’就是含蓄之法。这是以切身体会来说明含蓄美是艺术的高格和极致”,这说明语言含蓄是成熟的表现,那么说尽铺排就是不成熟的标志。由此可知,材料一认为在辞藻运用上要含蓄为先,不能铺排说尽。如材料二最后一段提到“不过‘辞溢乎情’有时也别有胜境……真正爱好文艺而不夹成见的虚心读者,必能感觉到它们自有一种特殊的风味”“‘辞溢乎情’的文章如能做到这地步,我们似也毋庸反对”,可见对于重辞藻这一现象,作者认为也会别有风味,不必反对。
    答案:在材料一看来,辞藻贪多求全(或“铺排说尽”)是技艺不高(或“不成熟”)的表现;在材料二看来,重辞藻有时也别有胜境(或“自有一种特殊的风味”),毋庸反对。
    5.解析: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先理解苏轼评语的意思,然后结合材料内容和陶渊明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质”是质朴,“癯”是简约,“绮”是指美妙、华美,“腴”是指丰富。由材料一来看,材料一中所谈论的诗歌强调“含蓄美”,也就是说要“文约”“辞微”,即诗中所获简约,而所反映的“指大”“义远”,即所暗示出来的意味丰富深远。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诗,“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诗人使用简笔勾勒,以此显出主人生活的简朴;又以“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展现屋前屋后的情境,榆树柳树的绿荫笼罩于屋后,桃花李花竞艳于堂前;又以“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展现远望之景,给人平静安详之感。诗人借助这些乡间常见之事物来展现田园生活,使用白描,并无过多修饰,却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那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言语间接却意蕴丰厚。由材料二来看,第二段说“艺术的作用在于暗示,……读者才可自由驰骋想象,举一反三”,这里展现了情溢乎辞的妙处,言语虽有尽但深意无穷。如《饮酒》(其五)一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仅仅十个字,既有诗人的行为,如“采菊”,也有具体的环境,如“东篱”,还有诗人的情态“悠然”,语言虽然简单,但“悠然”等词语却能让人感受到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境;“采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而“见”字则表现了诗人看山不是有意为之,而是采菊时,无意间,山入眼帘。这些都是隐藏在诗歌背后的无穷之意。
    答案:(示例一)“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的大意是:(陶诗)看起来很简单质朴,内里实在是很美丽很丰富。这与材料一中所论的诗歌应讲求含蓄美的看法是一致的。以《归园田居》(其一)为例,作品中间几句用方宅、草屋、树木、炊烟等简单的意象(或:普通的乡间事物)来勾勒田园生活,语言非常朴素(或:无过多华丽辞藻),却让我们感受到作者摆脱官场束缚后自由、闲适的生活状态,体会到其对田园生活的浓厚感情,正可谓言简而意丰、以少总多。
    (示例二)“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的大意是:(陶诗)看起来很简单质朴,内里实在是很美丽很丰富。这与材料二中所说的“情溢乎辞”的文学表现是一致的。以《饮酒》(其五)为例,诗中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用词简单,平白如话,读来非常平淡质朴,却让我们进入一种安谧闲适的自然境界中,体会到作者归隐之后怡然自得的心态,正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相关试卷

    专题09 读懂小说的环境(讲义)-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这是一份专题09 读懂小说的环境(讲义)-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共20页。

    【作文练习】高考语文作文 专题1 读写结合与教考衔接(练习)(新教材新高考):

    这是一份【作文练习】高考语文作文 专题1 读写结合与教考衔接(练习)(新教材新高考),文件包含作文练习专题1读写结合与教考衔接练习新教材新高考原卷版docx、作文练习专题1读写结合与教考衔接练习新教材新高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作文练习】高考语文作文 专题1 读写结合与教考衔接(讲义)(新教材新高考):

    这是一份【作文练习】高考语文作文 专题1 读写结合与教考衔接(讲义)(新教材新高考),共42页。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