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统编版(五四学制)世界历史第二册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课时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统编版(五四学制)世界历史第二册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课时教案第1页
    人教统编版(五四学制)世界历史第二册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课时教案第2页
    人教统编版(五四学制)世界历史第二册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课时教案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历史世界历史 第二册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优秀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历史世界历史 第二册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优秀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总结,教学反思,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课型
    新授
    周次
    序号
    教学目标
    知道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积极影响。了解由于工业革命,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进程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也带来一系列的后果。认识西方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我们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生态环境。
    教学重点
    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教学难点
    城市化以及出现的社会问题。
    【导入新课】
    近100多年来,全世界已发生数十起环境污染造成的严重公害事件,如英国伦敦曾多次发生的煤烟型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湾的慢性甲基汞中毒(水俣病)和神通川流域的慢性镉中毒等。近年来发生的严重环境污染事件还有:1984年12月3日印度博帕尔(Bhpal)市农药厂异氰酸甲酯毒气泄露事件造成严重环境污染,有数万人中毒,数千人死亡,并使当地的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现位于乌克兰)核电站爆炸事件,不仅对当代的人体健康带来极大威胁,对后代和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严重影响,10多年来因这次事故已造成约6000人死亡。从上世纪初至今,全世界发生公害事件60多起,公害病患者达40万—50万人,死亡10多万人。
    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讲授新课】
    一、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1.人口增长
    思考: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什么时期?什么时期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有何影响?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教师多媒体出示图片:
    观察图片,说出英、法、德、美四国的人口增长情况。
    19世纪前50年,英国人口从900万增加到1800万。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人口增长更为惊人。19世纪20年代,美国的人口约为1000万,到1914年人口已超过1亿。
    工业革命后,随着工厂制度的确立,城市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劳动力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2.大众教育
    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她们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为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19世纪中期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
    教师多媒体出示图片:
    教育的变化:
    原始社会口耳相传
    农业社会贵族教育
    工业社会大众教育
    思考:工业社会教育得以普及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观察图片,阅读教材P24的内容回答:工业生产的发展,需要大批合格的、高素质的劳动者。
    德国和法国最早建立起国家教育体系。19世纪初,德国推行教育改革,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1802年,法国通过法律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学校。从1870年开始,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教师过渡: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工业化需要大量的雇佣劳动力,劳动力的高度集中逐步形成城市,这又掀起了人类历史上的一个新运动——城市化。
    二、城市化
    (1)城市化的背景:
    工业革命开始后,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城市里。到19世纪后期,大部分英国人已经生活在城市之中了。
    (2)城市化的情况:
    开始时,城市通常缺乏统一的规划。城市的环境很差。
    19世纪中期以后,城市环境开始得到改善。城市供排水设施建设起来,街头照明日益完善,还出现了马拉的轨道公共客车和有轨电车等城市公共交通工具。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三、社会问题
    1.社会问题出现的原因:工业化的进行使西方国家也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2.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 首先是社会矛盾激化。一方面,资本家攫取了大部分社会财富,他们日益富裕;另一方面,广大工人每天在恶劣的环境中长时间从事高强度的劳动,获得的收入却难以糊口,他们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越来越不满。工业革命开始后不久,就有工人破坏机器以表达自己的愤怒。随着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工人的反抗斗争日益强烈。
    (2)环境污染是工业化带来的另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工厂排放大量的废气和废水,严重污染了大气和河流,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课堂总结】
    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促进了世界经济快速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成为工业化强国。伴随工业化的发展,出现了人口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与之相适应的是欧洲国家大众教育兴起,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也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贫富分化加剧、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加深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教学反思】
    历史教学作为一门语言的教学,其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言语技能,即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其课堂教学具有不同于其他课程课堂教学的特点。教师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根据中学教材的内容编排;突出了对这种能力的培养,采取了指导性的学案模式,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双向运用,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历史的课堂教学应当反映这种特点,以用为主,树立一种“大历史教学观”,使有效教学的目的和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巩固练习】
    1. 19、20世纪之交,德国工业中心的上空长期为灰黄色的烟幕所笼罩,时人抱怨说,严重的煤烟造成植物枯死,晾晒的衣服变黑,即使白昼也需要人工照明。并且,就在空气中弥漫着有害烟雾的时候,德国工业区的河流也变成了污水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环境污染是工业革命的副产品
    B.环境污染的治理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C.人类治理污染的根本出路在于先污染后治理
    D.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是根本之计
    2. 1801年,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数量的27.5%,这一数字到了1851年变成51%.促使英国城市人口这一时期飞速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 D )
    A. “三角贸易”的进行 B. 殖民扩张和掠夺
    C. 《权利法案》的颁布 D. 工业革命的完成
    3. 平奇贝克在《女工与工业革命》中提及:工厂“使年轻妇女走出狭小的‘家’,这种家在场地、光线、空气、思想和同伴方面都非常有限”,“表现自己在交友和社会活动方面的才干”,“训练她具备自尊、自立和勇气”。这主要说明工业革命( C )
    A. 促使女性走上企业领导岗位 B. 提高女性的生产积极性
    C. 增强女性融入社会的能力 D. 培养女性优良工作习惯
    14.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工厂体系的建立,大批的人涌入新的工业中心。世界各地的城市以极快的速度发展,到1930年,城市人口已达到415亿,占人类总人口的五分之一。材料强调了工业革命( A )
    A. 引发了城市化 B. 刺激了人口的增长
    C. 带动了财富的增加 D. 加剧了贫富分化
    5. 19世纪前50年,英国人口从900万增加到将近1800万。导致英国人口迅速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 C)
    A.英国鼓励人口生育政策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
    C.英国工业革命的推动
    D.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6. 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人口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不断上升,城市生活方式取代了原来的农村生活方式,城市成为工业文明的象征。人们把这种变化称之为( B )
    A.工业化 B.城市化 C.现代化 D.国际化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谷物、煤炭、各种货物的运输,几乎只需以前所用的马匹的半数。商业旅行快了一倍以上。农业进步与商业进步并肩前进。一切都呈现繁荣的样子。我们的一切出产都增加了价值。作为这个大运动的枢纽的东西就是我们道路的改革。
    ——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
    材料二 工业革命后,美国大城市处理污水的方式,也只是在半夜用马车将各个家庭的排泄物运出城外。……19世纪中期以后,城市排水设施建设起来,街头照明日益完善,还出现了马拉的轨道公共客车和有轨电车等城市公共交通工具。
    材料三 英国艺术家约瑟夫·特纳画出了汽车的速度。德国作曲家费利克斯·门德尔松把蒸汽船的噪音变成音乐。……当那个时代最有发明才能的机械师布鲁内尔出现在他设计的英国桥梁的开幕式上时,乐队演奏:“好啊!英雄来了!”
    ——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18世纪英国交通领域变革的历史背景及对英国社会的影响。
    背景:工业革命的进行;商品运输发展的需要。影响:促进人口、货物的流动;加强地区间的经济联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促进了劳动力结构的变化等。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开始时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很差,19世纪中期以后得到改善。
    (3)根据材料三,指出人们对工业化的态度并分析原因。
    态度:歌颂。原因:工业化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凸显了人的力量。
    补充

    相关教案

    历史世界历史 第二册第23课 活动课:时事溯源优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历史世界历史 第二册第23课 活动课:时事溯源优质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世界历史 第二册第16课 冷战精品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世界历史 第二册第16课 冷战精品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世界历史 第二册第13课 罗斯福新政公开课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世界历史 第二册第13课 罗斯福新政公开课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