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生物苏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优质表格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课题
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出当前自然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2.认同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
3.了解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过程与方法
1.运用网络等媒介进行信息收集和整理。
2.尝试辩证地思考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提高热爱生命、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2.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教学重点
1.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
2.认同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
3.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
教学难点
1.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并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2.举例说出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首先播放视频:《流浪地球》片段。
提问:同学们,相信大家都看过这部电影,哪一位同学能够简要地给大家讲一讲这部影片的内容?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影片中当太阳系不适合人类生存,为什么人类不是移居到其他星球,而非得搬地球呢?
学生对影片很感兴趣,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认同地球是适合人类生活的唯一家园。
利用热门影片导入新课,创设课堂情景。
从学生兴趣出发,拉近学生与课堂内容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探究一、生物圈是人类的繁荣家园
【组织小组讨论】
以昆明的变化图片为例,引导学生举例说出家乡变化的利与弊。
【组织课堂展示】
组织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引导学生从“环境变化”“生活变化”和“观念变化”三方面进行叙述汇报。
教师给予积极评价。
【热点问题引入】
引入外卖的一次性餐盒污染和生产牛仔裤的污水排放等热点问题。
【图片展示】
展示生物圈美丽的图片,然后展示人类活动破坏后的环境图片。
通过权威报告表明地球不健康,增强说服力。
【引入十大环境问题】
(1)全球气候变暖;(2)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3)生物多样性减少;(4)酸雨蔓延;(5)森林锐减;(6)土地荒漠化;(7)大气污染;(8)水污染;(9)海洋污染;(10)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
【提问】
思考1:我们要认真地想一想,如果人类的繁荣家园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繁荣还能长久地持续下去吗?
思考2:现如今人类已经掌握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规律,那么我们能不能建造一个跟地球生物圈一样的模拟生物圈来供人类生存呢?
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每个小组推荐1名同学发言汇报讨论结果。
学生积极思考,意识到家乡变化的利与弊。
学生反思在生活便利的同时带来的污染问题。
学生积极发现生物圈在人类活动前后的变化,意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学生从中选择一个问题举例说明对人类的危害。
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
启发式教学,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思考,通过小组交流讨论,让学生意识到家乡变化的利与弊,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
互动式教学,小组间交流展示,激发学生竞争意识,激励学生自主探索。教师积极评价,提高学生自信心。
发现式学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激发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了解环境污染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危害。
提问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改变了“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同时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探究二、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
【播放视频】《生物圈Ⅱ号》视频
引导学生认识到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
引入习近平总书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图片展示】
展示人类活动对其他生物影响的图片,呼吁学生保护生物圈的生态平衡。
【辩论赛】
论题: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哪个优先?
教师提前布置任务,让学生提前收集资料。
组织开展辩论赛。
正方观点:应该先保护环境,再发展经济。
反方观点:应该先发展经济,再保护环境。
教师积极评价,鼓励积极发言的同学。
创设情境,让学生了解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
【习惯养成教育】
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环保,环保从身边小事做起。
认真观看视频,获取问题答案。
提前收集资料,通过小组交流,整合组内收集的资料,并派出代表参与辩论。
认识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从而认同可持续发展战略。
认识到自己应该承担环境保护的责任,加入到环保的大军里。
先提问引发学生思考,再让学生通过视频寻找答案。
循序渐进,更深层次地树立环保意识。
引发学生对生态平衡问题的思考和关注。
采用辩论赛的方式开展教学,能让学生辩证地认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提高信息收集处理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在学生无法解决问题和矛盾的同时引入可持续发展战略,使学生认可和赞同可持续发展战略。
通过学生环保意识的提高,树立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课堂小结
学生自主回顾本节所学所得。
使本节课所学知识形成知识网。
四、当堂演练
1.“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生物圈内各类生态系统之间相互关联B.大气在不停地有规律地环流
C.许多生物可以被带到不同的生态系统D.每种生物都能在不同生态系统中存在
2.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我们要保护好它,下列做法对保护生物圈不利的是( C )
A.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牧B.开发清洁能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C.围湖填海,扩大农业和生活用地D.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
3.(2020·娄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彰显中国智慧,对此理解不合理的是( C )
A.地球是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B.保护生物圈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
C.各国应将本国资源无条件地分享给世界
D.一个国家过量的碳排放会加剧全球的温室效应
4.(2020·淄博)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B.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同层次的生态系统相互关联
C.生物圈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多且稳定不变,自我调节能力强
D.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
【课堂反思】 本节课记忆性知识的内容较少,教师根据学生情况灵活地采用了互动课堂的教学模式,积极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认识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理念,树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的价值观,让学生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认识到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以及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本节课主要以学生为主体,顺应课改方向,运用视频、多媒体课件和设备,实现网络资源在教学中的整合,整节课基本完成教学目标任务,课堂效果良好。
初中生物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 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计划,教学准备,教学用具,教学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生物和环境是统一体第二十章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第二节 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生物和环境是统一体第二十章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第二节 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依据与构想,教学流程及分析,教学感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教案,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