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册第1节 分子热运动优秀当堂检测题
展开第1节分子热运动
知识点1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1.把分子看成球体,一个挨着一个紧密平铺成一层(像每个围棋格子中放一个棋子一样),组成一个单层分子的正方形,边长为1cm。该正方形中约有多少个分子?这些分子数目大约是全球人口数目的多少倍?
2.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发布通告,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将正式被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冠状病毒颗粒形状是球形的,直径非常小,可以在空气中悬浮很长一段时间,COVID-19病毒直径大概是( )
A.0.1nmB.100nmC.0.1mmD.10mm
3.2020年注定不平凡,“新冠病毒”引起的肺炎在全世界蔓延开来。但是,我国国内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共同抗疫,很快迎来了胜利的曙光。已知“新冠病毒”的直径约为10﹣7m,原子的直径约为1nm,佩戴医用口罩可以有效过滤病毒从而防止病毒传播,使用含氯消毒剂能有效灭活病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按照微粒由大到小排列:新冠病毒﹣原子﹣夸克﹣原子核﹣质子
B.医用口罩过滤效率高,是因为口罩材料分子之间没有空隙
C.长时间佩戴口罩的医护人员脸上形成了一道道较深的勒痕是因为口罩对人脸的面积太大
D.喷洒过含氯消毒剂的场所会有浓浓的气味,是因为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
B.将一铜块锉成极细的铜粉就是铜分子
C.扫地时扬起的灰尘就是一个个分子
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知识点2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
5.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防疫人员每天会在小区喷洒消毒液。小明在家也能闻到消毒液的气味,这种现象叫做 现象,这种现象说明 。
6.两个杯子中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向其中分别放入同样的糖块,经过一段相同的时间(两杯中的糖块都还没有全部溶解),品尝杯中的水,哪一杯更甜?为什么?
7.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学校的桂花树香飘校园,这属于 现象;晴热的日子里,这种现象更明显是因为 。
8.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吸烟危害健康,即使只有很少人吸烟,整个场所也会充满烟味,这属于 现象,说明 。“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分子的热运动与 有关。
9.煮粽子时常能闻到阵阵清香,这是 现象,说明了 。可是当粽子放冷后却不容易闻到它的味道了,这是因为温度越高, 越 。
10.进入刚装修完的房屋,我们常常会闻到一种刺鼻的气味,这气味主要来自装修材料中的甲醛,这种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这说明甲醛分子在做 运动,这种运动会随气温的升高而 (选填:“加剧”或“减缓”).
知识点3 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11.拉伸一根铁棒要用很大的力,说明分子间有 ;将50mL的水与50mL的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100mL,这说明分子间有 ,“破镜不能重圆”,这是因为镜破处分子间的距离大都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分子间相互吸引力的作用微乎其微。
12.如图是某种物质三种状态的微观模型,其中图乙表示该物质的 态。
13.物质是由 组成的,如图所示是表示物质处于固、液、气三种状态时分子的分布,丙图分子间间距较大,作用力 , 图表示固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
14.物质一般有三种状态,其分子模型如图甲、乙、丙所示,其中 图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图有一定的体积,但形状不确定; 图既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固定的体积。
参考答案:
1.(1)1×1016 个;(2)1.25×106倍
【详解】解:人们常以10-10m为单位来度量分子,正方形的边长
a=1cm=1×10-2m
正方形的面积
S=a2=(1×10-2m)2=1×10-4m2
正方形中分子个数
全球人口数约80亿,这些分子数目大约是全球人口数目的倍数
答:(1)正方形中约有个分子1×1016 个;
(2)约是全球人口数目的1.25×106倍。
2.B
【详解】病毒颗粒通常非常小,大约20~250nm,冠状病毒颗粒形状是球形的,冠状病毒最先是1937年从鸡身上分离出来,病毒颗粒的直径60~200nm,平均直径为100nm,呈球形或椭圆形,具有多形性。
故选B。
3.D
【分析】(1)根据原子的结构可以做出判断。
(2)分子是在做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
(3)增大压强的方法是:①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②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
【详解】A.“新冠病毒”的直径约为10﹣7m,原子的直径约为10﹣9m,其中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而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和中子又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组成。所以微粒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新冠病毒、原子、原子核、质子、夸克,A错误;
B.医用口罩过滤效率高,是因为口罩材料分子之间的空隙较小,B错误;
C.口罩的带子太短,增大了口罩对脸的压力,增大了对人脸的压强,从而导致医务人员因为长时间佩戴口罩而在脸上形成了一道道较深的勒痕,C错误;
D.喷洒过含氯消毒剂的场所会有浓浓的气味,是因为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D正确。
故选D。
4.AD
【详解】A.常见的物质是有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故A正确;
B.极细的铜粉不是铜分子,是许多铜分子结合在一起,故B错误;
C.扫地时扬起的灰尘不是一个个小分子,是许许多多的灰尘分子结合在一块的,故C错误;
D.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正确。
故选AD。
5. 扩散 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详解】[1][2]由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小明在家也能闻到小区喷洒的消毒液的气味,这种现象称为扩散,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6.见解析
【详解】因为分子的热运动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扩散也越快,那么同样的糖块放入冷水和热水中,在热水中扩散更快,所以盛有热水的杯子中的水更甜。
7. 扩散 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
【详解】[1]学校的桂花树香飘校园,是香气分子无规则运动造成的,这属于扩散现象。
[2]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晴朗的日子里,空气的温度高,分子运动的快,扩散快。
8. 扩散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温度
【详解】[1][2]即使只有很少人吸烟,由于烟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空气中,所以整个场所也会充满烟味。
[3]“花气袭人知骤暖”是扩散现象,春晴天暖,气温升高,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加快,从而使人可以闻到浓浓的花香,这说明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
9. 扩散 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运动 剧烈
【详解】[1][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一运动的外在表现就是扩散现象的产生。
[3][4]影响分子运动剧烈程度的因素是温度,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所以热粽子很容易闻到香味。
10. 永不停息的无规则 加剧
【详解】[1][2]因为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故进入刚装修的房间,就会闻到甲醒的气味,这种运动会随气温的升高而加剧,所以要选用环保材料装饰房间;
11. 引力 间隙 大于
【详解】[1]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拉伸一根铁棒要用很大的力,这说明了分子间有引力。
[2]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减少,这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3]由于分子间的距离达到一定程度时,分子间相互吸引力的作用就会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计,所以“破镜不能重圆”,这是因为镜破处分子间的距离大都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分子间相互吸引力的作用微乎其微。
12.液
【详解】固态时分子间间隙小,排列整齐和紧密;液体时分子间间隙变大,排列不规则;气态时分子间间隙最大,排列杂乱无章;图乙中分子间间隔较小,无固定的形状,是该物质的液态。
13. 分子 较小 甲
【详解】[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更小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2][3]分子间间距最小的物质为固态,形状、体积不易改变,说明分子间作用力较强;液体分子间距离介于固体和气体分子间距离之间,形状随容器形状的变化而变化,但体积不易改变,说明分子间作用力较固体弱;气体分子间距离最大,体积随容器容积的增大而增大,形状随容器形状的变化而变化,说明分子间作用力最弱。所以,丙图分子间间距较大,作用力较小,甲图表示固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
14. 丙 乙 甲
【详解】[1]丙图中的分子之间的距离最小,分子间的作用力最大,是固体的分子模型;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2]乙图中的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小,是液体的分子模型;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3]甲图中的分子距离最大,分子间的作用力最小,是气体的分子模型;气体既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固定的体积。
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册第2节 内能精品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册<a href="/wl/tb_c83743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2节 内能精品课时练习</a>,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面的说法中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一节 物体的内能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全册<a href="/wl/tb_c6464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一节 物体的内能同步达标检测题</a>,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影响因素,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下列关于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 分子热运动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 分子热运动当堂达标检测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能解释某些热现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