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3)信息科技六上 第11课 “韩信点兵”筛选法的实现 教案(表格式)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14/16102165/0-172467550469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教版(2023)信息科技六上 第11课 “韩信点兵”筛选法的实现 教案(表格式)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14/16102165/0-172467550475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11课 韩信点兵筛选法的实现精品表格教案
展开第11课 “韩信点兵”筛选法的实现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六年级
教材分析
教材结合筛选过程的示意图,展示了利用筛选思想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运用该算法思想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对筛选的条件进行抽象,当存在多个条件时,需要依次筛选。在此基础上,通过抽象建模、设计算法、验证算法三个环节,让学生体验用算法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教学目标
理解筛选法的思想,掌握用筛选法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通过使用筛选法解决“韩信点兵”问题,掌握筛选法的程序实现,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阶段的学习,了解掌握了算法与算法的表示,掌握算法的三种控制结构,并初步掌握运用算法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掌握枚举法思想和运用。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枚举算法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教学难点:掌握枚举算法的程序实现。
教学准备
1.网络电子教室,教学课件,电子教材,流程图软件
2.pythn编程环境
教学实施过程
情境导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视频导入,引出问题,组织讨论播放视频,引导学生观察表格,梳理被除数的可能值,并尝试快速找到最小的可能值。播放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筛选法的概念
2.引出主题,提出目标筛选法就是把不符合要求的解列出后再一个个筛选剔除。提出本节课目标:学习筛选法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使用筛选法解决韩信点兵问题。
学生观看视频,观察表格,找出最小可能值。
设置数学问题为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
教学活动一
抽象与建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播放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筛选法解决韩信点兵问题的建模过程。
组织讨论,韩信点兵的问题在范围内使用筛选法可以将不满足条件的数剔除,组织小组合作使用表格进行筛选,找出目标值。
3.引导学生汇报筛选的过程,分享问题建模经验。
学生观看视频了解掌握抽象与建模过程合作探究,借助表格工具进行筛选。
提升问题的抽象意识,找出规律。通过实践掌握筛选法的抽象与建模过程。
教学活动二
算法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播放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筛选算法的描述方法,引导学生尝试对其进行自然语言描述。
引导学生尝试进行描述,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实践巩固:引导学生使用电子教材,拖动图标,将筛选法的算法进行排序。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展示学生排序结果,引导学生在此进行算法的描述梳理总结,并说一说自己的描述经验。
设置问题:如果步骤2、3、4调整顺序是否对算法结果和效率产生影响。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并进行汇报。
观看视频,了解筛选法的
算法描述过程。
自主实践,排序巩固算法的描述。
合作交流,探究调整步骤的算法影响
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算法意识。实践探究,采用排序的方式进行知识巩固。
算法效率的知识迁移。
教学活动三
算法的验证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播放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筛选算法的描述方法,引导学生尝试对其进行自然语言描述。
引导学生尝试进行描述,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实践巩固:引导学生使用电子教材,拖动图标,将筛选法的算法进行排序。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展示学生排序结果,引导学生在此进行算法的描述梳理总结,并说一说自己的描述经验。
设置问题:如果步骤2、3、4调整顺序是否对算法结果和效率产生影响。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并进行汇报。
观看视频,掌握新知小组分工,分别编写运行不同条件的程序,进行局部验证并比对结果。
合作探究,提升学生合作意识和编程思维。对比思考,产生问题的分解意识和局部验证的意识。
练习
编程实现:在1000~1100范围内将满足“x除以7余数为2”条件的数显示出来。
本课的作业与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对筛选法思想的理解以及对算法实现的掌握。“练习”栏目中的问题需要学生通过对算法进行分析和执行来解决,建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有利于学生思维的连续性。对学生的评价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注重过程性评价。
参考答案:
x=1000
while x<1101:
if x% 7==2:
print(x,end="")
x=x+1
评价标准:
对算法修改进行评价,主要关注形成算法思维,以及代码运行调试的能力等方面,如筛选条件的表示、程序运行结果等。
教学反思
本课建议采用项目化学习方式,如围绕“如何找出符合条件的最小被除数”这个驱动性问题展开持续性的学习。
教学时,教师可分组让学生实现不同条件下的筛选过程,或者让学生分三次筛选出不同条件的结果,甚至是在前一次筛选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筛选。
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14课 算法对生活的影响优秀表格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a href="/xx/tb_c403799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14课 算法对生活的影响优秀表格教学设计</a>,共3页。
浙教版(2023)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开展在线学习第13课 分解问题步骤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浙教版(2023)三年级上册<a href="/xx/tb_c4037866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四单元 开展在线学习第13课 分解问题步骤教案设计</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分析,学习对象分析,学习目标,方法策略,教学流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2023)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控制系统中的反馈第4课 反馈的实现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浙教版(2023)六年级下册<a href="/xx/tb_c403800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一单元 控制系统中的反馈第4课 反馈的实现教案设计</a>,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