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弹力(知识解读)(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103128/0-172471625656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7.2弹力(知识解读)(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103128/0-172471625659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7.2弹力(知识解读)(原卷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103128/0-172471625662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7.2弹力(知识解读)(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103128/1-172471625959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7.2弹力(知识解读)(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103128/1-172471625962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7.2弹力(知识解读)(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103128/1-172471625965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4年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下册讲义(含练习及期中、期末考)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7.2 弹力优秀学案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7.2 弹力优秀学案设计,文件包含72弹力知识解读原卷版docx、72弹力知识解读解析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点1 弹力的概念
•知识点2 弹簧测力计构造及原理
•知识点3 弹簧测力计使用和读数
•知识点4 弹簧测力计在力的相互方面的应用
•作业 巩固训练
弹力的概念
知识点1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后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在弹性限度内,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4、弹力产生的条件
(1)两物体互相接触。
(2)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包括人眼不能观察到的微小形变)。
【典例1-1】(2023春•麻阳县期末)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B.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时才会产生弹力
C.弹簧测力计在测量时,可以竖直拉,也可以倾斜着拉
D.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越大,产生的拉力越大
【答案】A
【解答】解:A、当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时,由于桌面对茶杯施加了一个向上的支持力,使茶杯底部发生微小的弹性形变,从而使茶杯对桌面产生了向下的弹力,即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故A错误;
B、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且互相挤压发生弹性形变时才会产生弹力,故B正确;
C、弹簧测力计在测量时,可以竖直拉,也可以倾斜拉,只要保证拉力沿着弹簧中心轴线方向施加,故C正确;
D、弹性形变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所以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越大,产生的拉力越大,故D正确。
故选:A。
【典例1-2】(2022秋•淇县期末)小强用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他发现刚拉开时感觉不太费力,两手拉开的距离越大,感觉越费力。这里包含的物理知识有(写出一条即可): 同一物体的弹性形变量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 。
【答案】同一物体的弹性形变量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
【解答】解:弹簧被拉长时,发生弹性形变,而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就会对接触它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即弹力;且弹簧被拉的越长,弹力就越大,拉起来就越费力。
故答案为:同一物体的弹性形变量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
【变式1-1】(2023春•长沙期末)一茶杯放在桌面上,下列关于茶杯和桌面的受力论述中,正确的是( )
A.茶杯和桌面之间有弹力作用,其原因是桌面发生了形变,茶杯并未发生形变
B.桌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了形变
C.桌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由于茶杯发生了形变
D.茶杯受到向上的弹力,是由于茶杯发生了形变
【答案】C
【解答】解:
A、茶杯和桌面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弹力,是由于桌面和茶杯都发生了形变。故A错误。
BC、桌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茶杯施加的,是由于茶杯发生了形变而产生的。故B错误、C正确。
D、茶杯受到桌面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了形变。故D错误。
故选:C。
【变式1-2】(2023春•铁西区期中)如图所示,某人水平向右用力拉一根轻质弹簧,弹簧发生了 弹性形变 ,施力物体是 手 ;墙也受到拉力,是由于 弹簧 发生形变而产生的(选填“手”、“弹簧”、“墙”)。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人水平向右用力拉一根轻质弹簧,使弹簧发生了弹性形变,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手;
弹簧对墙的拉力其实质是弹力,是由于弹簧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故答案为:弹性形变;手;弹簧。
知识点2
弹簧测力计构造及原理
1、用途:测量力的大小;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测力计,它可以用来测量物体的重力、拉力等,它的示数表示的是对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的拉力大小。
2、构造:弹簧、指针、刻度盘;
3、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跟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
4、探究弹簧测力计原理的实验
(1)如下图甲是一根弹簧在拉力的作用下被拉伸的实验示意图,先读出在不挂钩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刻度值,然后在弹簧下端挂上钩码逐个增加钩码个数,测出指针所指的刻度值,所得的数据填入设计的表格如下:(重力加速度g取10Kg/N)。
【典例2-1】(2023春•渭南期中)小莉要自制两个弹簧测力计,她选择了甲、乙两根不同规格的弹簧进行测试,拉力与伸长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B.若乙弹簧受到4N的拉力,弹簧伸长2cm
C.若甲弹簧受到2N的拉力,弹簧伸长3cm
D.若要制作精确度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乙弹簧
【答案】C
【解答】解:A、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故A错误。
B、由图像知乙的拉力F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式为:F乙=4ΔL,所以若乙弹簧受到4N的拉力,弹簧伸长1cm,故B错误;
C、由图像知甲的拉力F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式为:F甲=ΔL,所以若甲弹簧受到2N的拉力,弹簧伸长3cm,故C正确;
D、由图像可知,在相同拉力作用下,弹簧A的伸长量大,弹簧A较灵敏,可以用来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故D错误。
故选:C。
【典例2-2】(2023春•朝阳县校级期中)学校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准备自己动手制作弹簧测力计。他们选取了甲、乙两种规格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所示的图象,图中OA段和OB段是弹性形变,若他们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 乙 弹簧;若要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 甲 弹簧。
【答案】乙;甲。
【解答】解:在弹性限度内,甲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4N,而乙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8N;显然,若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乙。
由图象可知,在相同拉力作用下,弹簧甲的伸长量大,弹簧甲较灵敏,可以用来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
故答案为:乙;甲。
【典例2-3】(2023春•铁西区期中)某同学做“探究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先将弹簧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刻度尺测出弹簧的自然长度L0=3.5cm,再将弹簧的上端挂在铁架台上,使弹簧处于竖直状态,如图甲所示。然后将钩码逐个挂在弹簧的下端,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L,算出弹簧伸长量x=L﹣L0,记录实验数据,作出弹簧下端所受拉力F与弹簧伸长量x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1)弹簧具有 弹性 (填“弹性”或“塑性”);
(2)图乙中,直线没过坐标原点,可能的原因是 C ;
A.坐标标度选取不合理
B.钩码重力的测量值都偏大
C.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
(3)该同学用实验中的弹簧制作了一个弹簧测力计,将该弹簧测力计竖直放置,未挂重物时,调节指针与零刻度对齐,当悬挂某一重物时,则如图丙所示读数为 4.6 N;
(4)若将弹簧拆下来,固定上端圆环,用手向下拉动挂钩,请在图丁中画出手受到的力F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已经在图中标出)。
【答案】(1)弹性; (2)C;(3)4.6;(4)见解答。
【解答】解:(1)弹性形变可以自动还原,塑性形变不能自动还原,由于弹簧在一定范围内形变后可自动复原,故弹簧具有弹性。
(2)弹簧竖直悬挂时,由于自身重力的影响,会伸长一些,此时弹簧的长度比平放在水平面的弹簧长度更长,所以图乙中,直线没过坐标原点,与坐标标度的选取和钩码的重力选取无关,故A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3)由图丙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故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6N;
(4)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弹簧对手有作用力,且作用在手上,方向指向弹簧,过拉力的作用点,沿指向弹簧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用F表示即可,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1)弹性; (2)C;(3)4.6;(4)见解答。
【变式2-1】(2023•电白区开学)一根长10cm的弹簧,当所受拉力4N时,长度变为12cm,当长度变为14cm时所受拉力是( )
A.6NB.8NC.10ND.12N
【答案】B
【解答】解: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弹簧原长为10cm,受到4N的拉力时,弹簧长为12cm,则4N的拉力伸长2cm,所以1N拉力伸长0.5cm;当长度变为14cm时,即伸长4cm,此时对应的拉力为8N。
故选:B。
【变式2-2】(2023春•舒城县校级月考)某同学找来一根原长为5cm的橡皮筋制成简易测力计,经测得该橡皮筋在一定范围内每伸长1cm受到的拉力为0.5N,在橡皮筋下挂一重物,静止时橡皮筋的长度变为7cm,则所挂重物的重力为 1 N,该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是 在一定范围内(弹性限度内),橡皮筋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
【答案】1;在一定范围内(弹性限度内),橡皮筋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解答】解:在橡皮筋下挂一重物,静止时橡皮筋的长度变为7cm,橡皮筋伸长的长度为Δl=7cm﹣5cm=2cm;
根据在一定范围内(弹性限度内),橡皮筋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所挂重物的重力为。
故答案为:1;在一定范围内(弹性限度内),橡皮筋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变式2-3】(2023秋•通州区期中)晓舟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装置有:弹簧、钩码、铁架台等器材),探究“弹簧伸长量与其所受拉力大小的关系”。在没有挂钩码时,画下弹簧上下端的位置标记,之后每挂上一个钩码在下端做一个标记,并将一部分数据记录下来。实验中所使用的钩码上标有“50g”字样。
(1)该实验中,因变量是 弹簧伸长量 。
(2)当挂4个钩码时,弹簧的伸长量是 4.4 cm。
(3)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最后两次实验中弹簧的伸长量变化与前几次规律不同,这是因为 B 。
A.弹簧太硬了
B.弹簧超出了弹性限度
C.所挂钩码太轻
(4)晓舟通过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在弹簧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拉力成正比 。
【答案】(1)弹簧伸长量;(2)4.4;(3)B;(4)在弹簧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拉力成正比。
【解答】解:(1)探究“弹簧伸长量与其所受拉力大小的关系”,改变拉力,自变量是拉力大小,因变量是弹簧的伸长量;
(2)没有挂钩码时,弹簧的原长为L0=15cm,挂了4个钩码之后,弹簧的长度为L4=19.4cm,弹簧的伸长量Δx=L4﹣L0=19.4cm﹣15cm=4.4cm;
(3)由表中数据可知每增加1个钩码时,弹簧伸长1.1cm,弹簧的伸长跟拉力成正比,但是当拉力增大到6个和7个钩码时,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不成正比,说明弹簧超出了弹性限度,故B正确;
故选:B;
(4)根据3、6两行数据知,在弹性限度内,拉力增大几倍,弹簧伸长量增大几倍,故在弹簧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拉力成正比。
故答案为:(1)弹簧伸长量;(2)4.4;(3)B;(4)在弹簧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拉力成正比。
知识点3
弹簧测力计使用和读数
1、观察量程、分度值;
2、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
3、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防止弹簧卡壳;
4、测力时,要使弹簧中心的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使指针和外壳无摩擦,弹簧不要靠在刻度板上;
5、待示数稳定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板面垂直。
【典例3-1】(2023春•蜀山区校级月考)测一个约6N的力时,应选用的弹簧秤的量程及最小刻度值最恰当的是( )
A.10N 0.2NB.5N 0.1N
C.15N 0.5ND.上述三个都可以
【答案】A
【解答】解:测一个约6N的力时,需要弹簧秤的量程要大于6N,并且分度值最小,选择量程是10N,分度值是0.2N的弹簧秤最合适。
故选:A。
【典例3-2】(2023春•尉犁县校级期中)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要注意观察指针是否指在 零刻度线 ,来回拉动挂钩无异常后,将石块挂在测力计下,静止时如图所示。挂钩对弹簧的拉力大小是 3.6 N。
【答案】零刻度线;3.6。
【解答】解: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应该弄清楚量程、分度值,并注意观察指针是否在零刻度线上;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其示数即挂钩对弹簧的拉力大小是3.6N。
故答案为:零刻度线;3.6。
【变式3-1】(2023春•朝阳县校级期中)某同学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物体的重力时,错将物体挂在拉环上,如图所示,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N,则物体的重力( )
A.一定等于10NB.一定大于10N
C.一定小于10ND.以上都有可能
【答案】C
【解答】解:当将弹簧测力计倒置过来后,把物体挂在提环上,因为弹簧测力计本身有重力,挂钩受到的力等于弹簧测力计自身的重力和物体的重力之和,所以此时物体的重力要小于测力计示数10N,故C正确。
故选:C。
【变式3-2】(2023春•滕州市期中)某同学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由于粗心大意,未将指针调零,指针已指在0.5N处,那么他用这样的弹簧测力计测量,要得到正确的结果,应当把每次的读数( )
A.加上0.5NB.减去0.5N
C.既不加也不减任何值D.不能用来测量
【答案】B
【解答】解:
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大小时,如果指针在0.5N处,用这样的弹簧测力计测量要得到正确的结果,应该先记下测量时的示数,然后减去测量前的示数0.5N,故B正确。
故选:B。
【变式3-3】(2023春•滨海新区期末)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重为8N的木块,在水平长木板上沿直线匀速移动0.5m,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 2.4 N,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 2.4 N。
【答案】2.4;2.4。
【解答】解:从图可以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所以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 2.4N,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木块受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因木块在水平长木板上沿直线匀速移动,所以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摩擦力为2.4N;故答案为:2.4;2.4。
知识点4
弹簧测力计在力的相互方面的应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弹簧测力计两边受到的力大小相等。
弹簧测力计在力的相互性方面有两种问题:
(1)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问弹簧测力计所受合力是多少。
例如:
(1)一端用力另一端固定,(和两端同时拉效果是相同的),一弹簧测力计两端均受6N的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多少?
(2)将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量的时候,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那么弹簧测力计所受合力为0。
【典例4-1】(2023春•临潼区期中)如图所示,沿相反的方向各用10N的力水平拉一个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静止不动,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
A.0NB.20NC.5ND.10N
【答案】D
【解答】解:弹簧测力计指示的力为:在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下,一端的拉力数值,沿相反的方向各用10N的力水平拉一测力计,弹簧测力计示数应为10N。
故选:D。
【典例4-2】(2023春•大埔县期中)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挂在墙上,用F=490N的力拉另一端,弹簧伸长了20cm。此时墙对弹簧的拉力为 490N ;如果改为两个人分别拉弹簧的两端,把它也拉长了20cm,则每个人各自用的力F1= 490N ,F2= 490N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用F=490N的力拉另一端,弹簧伸长了20cm,根据力的相互性可知,墙对弹簧的拉力为490N;
则改为两人拉弹簧后,其中一人跟墙一样起到了固定弹簧的作用,因此弹簧伸长不变,所用拉力也不变,还是490N。
故答案为:490N;490N;490N。
【变式4-1】(2023春•武侯区期末)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均不计,物重G=5N,则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分别为( )
A.5N,5NB.0N,5NC.5N,0ND.0N,10N
【答案】A
【解答】解:左图中,通过定滑轮改变了拉力的方向,弹簧测力计挂钩受到的拉力FA=G=5N,弹簧测力计A的读数为5N;
右图中,通过定滑轮改变了拉力的方向,弹簧测力计挂钩受到的拉力FB=G=5N,弹簧测力计B的读数为5N。
故选:A。
【变式4-2】(2023春•涟源市期末)A物体受到甲、乙两弹簧测力计向相反方向的拉力,当A物体静止时,它处于 平衡 状态,如图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1.8 N。
【答案】平衡;1.8。
【解答】解:A物体受到甲、乙两弹簧测力计向相反方向的拉力,当A物体静止时,它处于平衡状态;
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分度值为0.2N,示数都为1.8N;
以左侧弹簧测力计为研究对象,测力计处于平衡状态,受到一对为1.8N的平衡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1.8N;同理以右侧弹簧测力计为研究对象,测力计处于平衡状态,受到一对为1.8N的平衡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仍为1.8N。
故答案为:平衡;1.8。
1.(2022秋•海沧区期末)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发球时有托球,抛球,击球三个过程,关于这三个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托球时,手对球的力是弹力
B.抛球时,手先施力球后受力
C.抛出后,球还受到手的抛力
D.击球时,球只受到球拍的力
【答案】A
【解答】解:A、托球时,手与球接触,手对球的力是弹力,故A正确;
B、抛球时,手和球之间的力为相互作用力,同时产生,故B错误;
C、抛出后,手不与球接触,球不受到手的抛力,故C错误;
D、击球时,球除了受到球拍的力,还受到重力,故D错误。
故选:A。
2.(2023春•长沙期末)如图所示物体正常使用时,不属于弹性形变的是( )
A.压弯的跳竿B.拉长的弹簧
C.拉开的弓D.捏成团的橡皮泥
【答案】D
【解答】解:A、压弯的跳竿,跳杆具有弹性,撤去外力能恢复原状,是弹性形变,故A不符合题意;
B、被拉长的弹簧(未超出弹性限度),撤去外力能恢复原状,是弹性形变,故B不符合题意;
C、拉弯的弓具有弹性,撤去外力能恢复原状,是弹性形变,故C不符合题意;
D、捏成团的橡皮泥不会恢复原来的形状,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2023春•金凤区校级期中)科学研究中常用图象来表示两个量(x,y)之间的关系,以使研究的问题变得直观明了。下列两个量之间的关系符合如图所示的是( )
A.做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B.物质的密度与质量的关系
C.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
D.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答案】C
【解答】解:观察图象可知,这是一个正比例函数图象,说明图象中y与x之间是成正比的。
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一定,通过的路程与其时间成正比,故A不符合题意;
B、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与质量和体积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
C、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故C符合题意;
D、根据m=ρV可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2023春•象山区校级期中)下列测量工具,用于测量力的大小的是( )
A.天平B.量筒
C.U形压强计D.弹簧测力计
【答案】D
【解答】解:A、天平是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故A不符合题意;
B、量筒是测量液体或形状不规则固体体积的工具,故B不符合题意;
C、U形压强计是液体压强的工具,故C不符合题意;
D、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2023秋•香坊区校级期中)测量一个重为6N的物体的重力,应选用下列最合适的弹簧测力计是( )
A.量程为0~10N,分度值为0.2N
B.量程为0~5N,分度值为0.1N
C.量程为0~15N,分度值为0.5N
D.以上三种弹簧测力计都可以用
【答案】A
【解答】解:在选择弹簧测力计时,要考虑两个因素:量程与分度值,所测的力一定不能超过它的量程,同时为了测量较准确,分度值一般选择较小的,因此测量一个重为6N的物体的重力选择量程为0~10N,分度值为0.2N的较为合适。
故选A。
6.(2023春•砀山县校级期末)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甲重10N,乙重4N,静止时不计弹簧测力计自重,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
A.6NB.4NC.14ND.8N
【答案】B
【解答】解:图中有两个定滑轮,只能改变力的方向,并不省力,不能改变力的大小;
由图可见,乙处于悬吊状态,乙由于自身的重力对弹簧测力计施加了一个向右的4N的拉力,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就是一对平衡力,所以甲也对弹簧测力计施加了一个4N的拉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这个力,等于4N。
故选:B。
7.(2023秋•志丹县月考)如图,甲物重12N,乙物重8N,甲、乙均静止,不计测力计自重,则测力计示数为( )
A.4NB.8NC.12ND.20N
【答案】B
【解答】解:弹簧测力计受到乙对它一个向右的拉力,这个拉力就等于乙的重力,不计测力计自重,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这个拉力,即等于乙的重力8N。
故选:B。
8.(2023•蜀山区校级模拟)一根弹簧在不受拉力作用时原长为5cm,在弹性限度内伸长的长度ΔL与所受拉力F之间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则当这根弹簧伸长2cm时,所受拉力为 4 N;当所受拉力F为6N时,弹簧的长度是 8 cm;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3.6 N。
【答案】4;8;3.6。
【解答】解:如图是表示一根弹簧在弹性限度内伸长的长度ΔL所受拉力F之间的关系,横轴表示所受的拉力,纵轴表示弹簧伸长的长度;
由图像可知,当ΔL=2cm时,所受的拉力为4N;
当所受拉力F为6N时,弹簧伸长的长度是 3.0cm,则此时弹簧的长度为3.0cm+5cm=8cm;
每一个大格是1N,每一个小格是0.2N.一定要从数值小的往数值大的顺序读,力的大小为3.6N。
故答案为:4;8;3.6。
9.(2023秋•姜堰区月考)下面是课堂中的两个实验场景,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如图甲所示,小明和小亮两同学正在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读数时存在错误的是 小明 同学,他的错误是 小明读数时视线未与弹簧测力计指针指示的刻度线齐平 。
(2)如图乙所示,小亮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量苹果质量,此时天平横梁静止,他读出该苹果的质量为103.4g。请你指出小亮测量过程中的错误: 指针未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上(或天平没有平衡) ,为准确测出苹果的质量,接下来的操作是: 向左移动游码,直至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上(或天平平衡)时读数 。
【答案】(1)小明;小明读数时视线未与弹簧测力计指针指示的刻度线齐平;
(2)指针未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上(或天平没有平衡);左移动游码;直至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上(或天平平衡)时读数。
【解答】解:(1)读数时存在错误的是小明同学,他的错误是温度计读数时视线未与刻度相平;
(2)如图乙所示,小亮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量苹果质量,此时天平横梁静止,他读出该苹果的质量为103.4g。请你指出小亮测量过程中的错误:指针未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上(或天平没有平衡),为准确测出苹果的质量,接下来的操作是:向左移动游码,直至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上(或天平平衡)时读数。
故答案为:(1)小明;小明读数时视线未与弹簧测力计指针指示的刻度线齐平;
(2)指针未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上(或天平没有平衡);左移动游码;直至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上(或天平平衡)时读数。
10.(2023春•惠城区月考)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摩擦力不计,物重5N,则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为 5N ,B的示数为 5N ,弹簧测力计A受到重物的拉力方向为 水平向右 。
【答案】5N;5N;水平向右。
【解答】解:因为物重G=5N,所以A弹簧测力计受到向右5N的拉力,静止,向左受的拉力也是5N,示数也为5N;
同理,B测力计两端受的力都是5N,示数也为5N。
故答案为:5N;5N;水平向右。
11.(2022秋•五华区期末)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在书中记载的“悬弓弹棉”中,将木弓用细绳吊在一根竹竿上,如图所示,竹竿发生了 弹性形变 产生弹力;然后用木棰频频击打弓弦,使板上棉花疏松,使棉花变疏松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弓弦 (选填“竹竿”“木棰”或“弓弦”)。
【答案】弹性形变;弓弦。
【解答】解:将木弓用细绳吊在一根竹竿上,如图所示,竹竿发生了弹性形变产生弹力;然后用木棰频频击打弓弦,使板上棉花疏松,使棉花变疏松的力的施力物体是弓弦。
故答案为:弹性形变;弓弦。
12.(2023春•工业园区校级期中)用一把刻度尺和一支弹簧测力计探究弹性细绳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定量关系。如图甲所示,A、B分别为处于原长的一根弹性细绳的左右两端,R1和R2是固定在细绳上的两个标识。现将A端固定,用弹簧测力计将B端沿着细绳所在直线向右拉,R1、R2和B三点位置及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图乙、丙、丁所示。已知细绳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
(1)据甲图可知弹性细绳原长为 3.00 cm;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弹性细绳是 均匀 (填“均匀”或“不均匀”)伸长的;细绳的长度与所受拉力 成正比 (填“成正比”或“不成正比”)。
(3)当标识R2刚好位于刻度尺上8.00cm位置时,R1位于刻度尺上 4.00 cm位置。现手持细绳两端,A端向左B端向右使它们沿绳所在直线同时匀速运动,若发现标识R1不动,则A、B两端的速度之比为 2:1 。
【答案】(1)3.00;1.6;(2)均匀;成正比;(3)4.00;2:1。
【解答】解:(1)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由甲图可知,弹性细绳原长为3.00cm;
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0.2N,由乙图可知,测力计的读数为1.6N;
(2)图乙中,弹性细绳长度为6.00cm,伸长了3.00cm,测力计的示数为1.6N,
图丙中,弹性细绳长度为9.00cm,伸长了6.00cm,测力计的示数为3.2N,
图丁中,弹性细绳长度为12.00cm,伸长了9.00cm,测力计的示数为4.8N,
由以上实验数据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弹性细绳是均匀伸长的,且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3)由图甲可知,R2位于2.00cm时,R1位于1.00cm;
由图乙可知,R2位于4.00cm时,R1位于2.00cm;
由图丙可知,R2位于6.00cm时,R1位于3.00cm;
由图丁可知,R2位于8.00cm时,R1位于4.00cm;
综上可知,R1的长度是R2长度的一半,则当标识R2刚好位于刻度尺上8.00cm位置时,R1位于刻度尺上4.000cm位置,
由图甲可知,R2左侧弹性细绳长度为2.00cm,右侧弹性细绳的长度为1.00cm;
由图乙可知,R2左侧弹性细绳长度为4.00cm,右侧弹性细绳的长度为2.00cm;
由图丙可知,R2左侧弹性细绳长度为6.00cm,右侧弹性细绳的长度为3.00cm;
由图丁可知,R2左侧弹性细绳长度为8.00cm,右侧弹性细绳的长度为4.00cm;
综上可知,R2左侧弹性细绳长度是右侧弹性细绳长度的2倍,
则A端向左B端向右使它们沿绳所在直线同时匀速运动,若发现标识R2不动,由v=可知,A、B两端的速度之比为2:1。
故答案为:(1)3.00;1.6;(2)均匀;成正比;(3)4.00;2:1。
钩码质量/g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
钩码所受重力/N
0.5
1
1.5
2
2.5
3
3.5
拉力/N
0.5
1
1.5
2
2.5
3
3.5
弹簧原长度/cm
15
15
15
15
15
15
15
弹簧伸长后长度/cm
16.1
17.2
18.3
19.4
20.5
22.9
23.4
弹簧伸长量/cm
1.1
2.2
3.3
5.5
7.9
8.4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第九章 压强9.1 压强优质导学案及答案,文件包含91压强知识解读原卷版docx、91压强知识解读解析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4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7.3 重力优质导学案,文件包含73重力知识解读原卷版docx、73重力知识解读解析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册7.1 力精品导学案,文件包含71力知识解读原卷版docx、71力知识解读解析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