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年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下册讲义(含练习及期中、期末考)
物理八年级下册9.4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精品课堂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下册9.4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精品课堂检测,文件包含9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专题训练三大题型原卷版docx、9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专题训练三大题型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二.飞机的升力(共8小题)
三.实验 研究气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共4小题)
一.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共20小题)
1.(2023•长沙模拟)如图所示,飞盘是一项极具挑战与观赏的对抗型竞技运动,其中蕴含很多物理知识。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飞盘设计成上凸下凹,可以使飞盘上方空气流速小于下方,利于飞盘持续飞行
B.飞盘被运动员扔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飞盘被扔出后仍能继续运动,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D.飞盘最终落回地面,是因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答案】B
【解答】解:
A、飞盘设计成上凸下凹,可以使飞盘上方空气流速大于下方,上方气体的压强小于下方气体的压强,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力差,利于飞盘持续飞行,故A错误;
B、飞盘被运动员扔出,飞盘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正确;
C、飞盘被扔出后仍能继续运动,是因为飞盘具有惯性,惯性是一种性质,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C错误;
D、飞盘最终落回地面,是因为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B。
2.(2023春•兴宁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解释的是( )
A.图甲所示向两张纸中间吹气,纸张向中间靠拢
B.图乙所示装不同密度、相同深度的液体,橡皮膜向左侧凸起
C.图丙所示地铁站台边,人必须站在黄色以外的区域候车
D.图丁所示飞机升力的产生原因
【答案】B
【解答】解:A.对着两张平行的纸吹气,两纸中间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而两纸的外部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两纸受到两边向内的压力差,所以两张纸被压到一起,故A不符合题意;
B.装有不同密度、相同深度的液体,橡皮膜向左侧凸起,是因为液体在相同的深度时,液体产生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解释,故B符合题意;
C.当列车驶进站台时,会带动人和车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此时人外侧的空气流动速度慢,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人外侧空气流速慢压强大,而内侧流速快压强小,会产生一个向内侧的压强差,将人推向火车,易出现危险。所以人必须站在安全黄线以外的区域候车,故C不符合题意;
D.相等的时间内,空气经过机翼上面的路程大于下面的路程,使得机翼上面的空气流速大于下面的流速,机翼上面的压强小于下面的压强,存在压强差,产生了压力,这个压力就是机翼向上的升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2023•西宁)我国高铁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高铁路线总长居世界第一。下列有关高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铁轨下铺枕木是为了增大压强
B.以行驶的列车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木是静止的
C.站台处设置安全线,是因为列车行驶时周围空气流速大压强大
D.静止在平直轨道上的列车,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D
【解答】解:A、铁轨下铺枕木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A错误;
B、以行驶的列车为参照物,列车与路边的树木之间有位置变化,路边的树木是运动的,故B错误;
C、人离高速列车比较近时,高速行驶的列车的速度很大,人和列车之间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人外侧的压强不变,人受到外侧的压强大于人受到内侧的压强,人在较大的压强差作用下很容易被压向列车,发生交通事故,所以站台处设置安全线,故C错误;
D、静止在平直轨道上的列车,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
故选:D。
4.(2023春•安达市校级期中)如图所示,小强同学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并将手指移开,那么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乒乓球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大
B.乒乓球不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小
C.乒乓球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小
D.乒乓球不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大
【答案】B
【解答】解:当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时,气流沿漏斗的壁快速流出,速度比较大,乒乓球的上部气流流速大,压强比较小,乒乓球的下部受到的大气压是不变的,托着乒乓球不会掉下来。故只有选项B说法正确。
故选:B。
5.(2023•岳麓区校级模拟)同学们梳理了教材中与压强知识相关的现象及应用,如图所示,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如图甲,对着B管吹气、A管内液柱升高,说明空气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大
B.如图乙,用吸管吸饮料时需要用力吸,说明人的吸力改变了大气压强
C.如图丙,U形“反水弯”中两侧的液面相平,说明两侧液体压强大小相同
D.将如图丁的器材从山脚移到山顶,管内液柱逐渐上升,说明外界气压变大了
【答案】C
【解答】解:A、向吸管口吹气时,管口上方空气流速大,大气压强变小,管内的液柱在大气压力作用下上升,故A错误;
B、吸管吸饮料时,用力吸气时,管内压强减小,饮料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嘴里,没有改变大气压,故B错误;
C、U形“反水弯”是一个连通器,两侧的液面相平,说明两侧液体压强大小相同,故C正确;
D、将如图丁的器材从山脚移到山顶,管内液柱逐渐上升,说明外界气压变小了,故D错误。
故选:C。
6.(2023•攀枝花)某学校科学探究小组的同学们制作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装水的大瓶上端开口,下部侧壁开孔,并与粗细不均匀的水平管及竖直的A、B管连通。小瓶装满水后,开口向下倒扣在大瓶中,并固定在支架上。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大瓶水位缓慢下降后,小瓶中的水会迅速全部流入大瓶中
B.若同时打开止水阀S1、S2,待水面稳定后,B管的水面高于A管的水面
C.当管内水面稳定后,若用鼓风机在B管管口处沿水平方向吹气,B管内水面将下降
D.若关闭止水阀S2,打开止水阀S1,待水面稳定后,A、B两管的水面与大瓶中水面一样高
【答案】D
【解答】解:A、小瓶中的水受到大气压的作用,在瓶口没有露出水面前,瓶中的水不会流出,故A错误;
B、由流体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可知,若同时打开止水阀S1、S2,B管中水的流速较大,压强较小,待水面稳定后,B管的水面低于A管的水面,故B错误;
C、当管内水面稳定后,若用鼓风机在B管管口处沿水平方向吹气,B管上方的空气流速加快,压强减小,B管内水面将上升,故C错误;
D、若关闭止水阀S2,打开止水阀S1,大瓶、A管、B管构成连通器,待水面稳定后,A、B两管的水面与大瓶中水面一样高,故D正确。
故选:D。
7.(2023春•天桥区期中)两艘船相距较近并排同向行驶,两船会靠的越来越近,甚至发生碰撞,这是因为两船间( )
A.水的流速大,压强大于两船外侧的压强
B.水的流速大,压强小于两船外侧的压强
C.水的流速小,压强大于两船外侧的压强
D.水的流速小,压强小于两船外侧的压强
【答案】B
【解答】解:两艘船并排行驶时,两船内侧的水流速度大,外侧的水流速度小,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两船内侧水的压强小于两船外侧水的压强,在这个压强差的作用下,两船会向中间靠拢,出现相撞的情形,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8.(2023春•江油市期中)对下列四幅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图中针头做得很尖目的是减小压强
B.乙图中的水壶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C.丙图中钢笔吸墨水利用了大气压强
D.丁图中简易喷雾器说明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答案】A
【解答】解:A、由公式p=知,注射器的针头做得很尖,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故A错误;
B、茶壶的壶嘴与壶身连通,构成一个连通器,故B正确;
C、钢笔能把墨水吸上来,是墨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钢笔内的,故C正确;
D、图中A管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A管中水受到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从而使A管中水面上升;简易喷雾器说明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故D正确。
故选:A。
9.(2023春•包河区期中)我国古代茅草屋的形状,如图所示。唐代诗人杜甫有诗句“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诗中所描写的秋风“卷”走“三重茅”主要原因是由于屋内空气相对于屋顶外侧空气的流速 小 ,压强 大 的缘故。(选填“大”或“小”)
【答案】小;大
【解答】解:秋风刮过屋顶,屋顶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大,压强小;屋内空气流动速度小,压强大,屋顶受到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强差和压力差,所以秋风“卷”走屋顶茅草。
故答案为:小;大。
10.(2023•淮安)如图所示,容器内装吹气满水,将吸管的A端插入水中,用另一根吸管沿图示方向吹气,B端就会有水持续流出,原因是吹气时B端空气流速变 大 ,压强变 小 。
【答案】大;小。
【解答】解:用另一根吸管沿图示方向吹气时,B端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水在大气压作用会从B端流出。
故答案为:大;小。
11.(2023春•皇姑区校级期中)非洲草原犬鼠是一种哺乳动物。如图所示,图是其洞穴的横截面示意图:洞穴有两个出口,一个是平的,而另一个则是隆起的土堆。这种离地面很深、洞口形状各异看似简单的洞穴却有很强的空气流动能力,成为一个天然的“空调器”。当有风从洞穴出口吹过时,外部空气就会从 A (选填“A”或“B”)洞口流进洞内,使犬鼠享受习习的凉风。
【答案】A。
【解答】解:由图可知,B洞口凸,A洞口平,有风经过时,相同时间内,经过A时速度小、压强大;经过B时速度大、压强小,洞中出现压强差,使空气顺利进入洞穴。故风是从A洞口流入。
故答案为:A。
12.(2023春•定州市期中)如图所示是家用煤气灶灶头的示意图,使用时打开煤气阀门,拧动点火装置,煤气和空气在进口处混合流向燃烧头被点燃,而煤气不会从进口处向空气中泄漏,其原因是进口处煤气流速 大 (选填“大”或“小”),压强 小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大气压强。此原理如果应用在高速列车的候车过程中,为了安全起见,高速列车的速度越大,人离轨道的距离要越 远 (选填“远”或“近”)。
【答案】大;小于;远。
【解答】解:因为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所以进口处煤气流速大,压强小于大气压,煤气和空气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流向燃烧头,而煤气不会向空气中泄露。
此原理如果应用在高速列车的候车过程中,高速列车的速度越大,列车与人之间的压强越小,人外侧的大气压会把人推向火车,所以为了安全起见,人离轨道的距离要越远。
故答案为:大;小于;远。
13.(2023春•临澧县期末)某物理课外小组制作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大缸内的水足够多,打开A阀门,关闭B阀门,水流入管道,当水稳定后,a管液面高度 等于 b管液面高度;再打开B阀门,在水向外流的过程中,a管液面高度 大于 b管液面高度。(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等于;大于
【解答】解:(1)打开A阀门,水流入管道,a管、b管、大烧杯组成了连通器,因为连通器中装有同种液体,所以根据连通器原理可知,当水稳定后,a管液面高度等于b管液面高度。
(2)再打开B阀门,粗管和细管中水的流量相同,细管处水的流速大、压强小,支持的水柱低;粗管处水的流速小、压强大,支持的水柱高,所以a管液面高度大于b管液面高度。
故答案为:等于;大于。
14.(2023•北碚区校级开学)2015年6月1日深夜11点多,“东方之星”大型豪华游轮突遇龙卷风,在一两分钟之内倾覆倒扣的水中,造成大量人员溺亡。其实船在运行和失事施救过程所用的技术几乎都是我们学过的。如救援人员通过敲击船体探找水下船舱是否有人就利用了声学知识,此时水下船舱里空气压强 大于 (大于/小于)大气压强,如果龙卷风从船体左边通过,则船应向 左 (左/右)翻倒。
【答案】大于;左。
【解答】解:
(1)水下船舱里空气压强等于大气压加上水产生的压强,所以水下船舱里空气压强大于大气压强;
(2)如果龙卷风从船体左边通过,左侧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左右两侧形成向左的压强差,使船向左翻倒。
故答案为:大于;左。
15.(2023•沈阳模拟)在“小实验、小制作”比赛活动中,物理兴趣小组利用身边的小玻璃瓶、单孔橡皮塞、两端开口的透明吸管、水等,展示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
(1)如图甲所示的“敲击实验”,用笔杆敲击空玻璃瓶,使空玻璃瓶发生 振动 ,产生声音,加大敲击的力度,声音的 响度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发生了改变;
(2)如图乙所示的“自制温度计”,将玻璃瓶放入热水中,观察到吸管中的液面 上升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验证了该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热胀冷缩 的规律制成的;
(3)如图丙所示的“自制气压计”,当小明提着瓶子从一楼走到十楼,观察到吸管中的液面上升,说明了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升高而 减小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如图丁所示的“自制喷雾器”,往B管中吹气,可以看到A管中的液面 上升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这表明,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 越小 (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
【答案】(1)振动;响度;(2)上升;热胀冷缩;(3)减小;(4)上升;越小。
【解答】解:(1)用笔杆敲击空玻璃瓶,使玻璃瓶发生振动,从而产生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用更大的力敲击玻璃瓶,玻璃瓶振动的幅度改变,故声音的响度发生改变。
(2)将玻璃瓶放入热水中,玻璃瓶中液体吸收热量,体积膨胀,所以吸管中的液面上升,实验验证了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3)大气压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提着瓶子从一楼走到四楼,观察到吸管中的液面上升。
(4)往B管中吹气,可以看到A管中的水面上升,原因是:往B管中吹气,吸管A上方空气的流速变大,压强减小,A管中液体受到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所以A管水上升。表明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故答案为:(1)振动;响度;(2)上升;热胀冷缩;(3)减小;(4)上升;越小。
16.(2023春•东城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若在蓄水槽中装入一定量的水,蓄水槽与一粗细不均匀的管道相连,在管道的不同部位分别装有底部连通的竖直管A、B、C.则当阀门关闭,水处于静止状态时,A、B、C三根管中水柱的高度关系是 相等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当阀门打开,水流动时, B 管中的水柱最低(选填“A”、“B”或“C”)。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当阀门关闭,水处于静止状态时,根据连通器的原理,可知A、B、C三根管中的水柱高度相等;
(2)当阀门打开水流动时,底部面积越大,水流速越慢,产生的压强越大,水的高度越大,所以B的压强最小,水的高度最低,A的压强最大,水的高度最大。
故答案为:相等;B。
17.(2023春•蓬莱区期中)如图是煤气灶灶头的示意图,基本操作是:打开煤气阀,拧动点火装置,煤气和空气在进口处混合流向燃烧头被点燃燃烧。有同学担心煤气在进口处是否会向空气中泄漏?
你的观点:我认为煤气在进口处 不会 (选“会”或“不会”)向空气中泄漏,理由是 因进口处煤气的流速大,压强小,大气将煤气压进管道,不会泄漏 。生活中和上述原理相同的现象有很多,请列出一项: 飞机的升力 。
【答案】不会;因进口处煤气的流速大,压强小,大气将煤气压进管道,不会泄漏;飞机的升力。
【解答】解:因为进口处煤气流速大,压强小,小于大气压,大气将煤气压进管道,使煤气和空气流向燃烧头被点燃燃烧,而不会向空气中泄露。
飞机获得升力的原理与上述原理是相同的。
故答案为:不会;因进口处煤气的流速大,压强小,大气将煤气压进管道,不会泄漏;飞机的升力。
18.(2023春•朝阳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为一辆家用小汽车,车身设计为流线型,车的质量为1.6×103kg,轮胎与地面总接触面积为0.08m2,请问:
(1)汽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
(2)汽车快速行驶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小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车的重力,原因是 车身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 。
【答案】(1)汽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2×105Pa;
(2)小于;车身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
【解答】解:(1)空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mg=1.6×103kg×10N/kg=1.6×104N,
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2×105Pa;
(2)汽车上凸下平,快速行驶时,汽车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下方的空气流速小,上方的压强小于下方的压强,汽车在压强差下产生向上的升力,对地面的压力减小,小于汽车的重力。
答:(1)汽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2×105Pa;
(2)小于;车身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
19.(2023秋•越秀区校级期中)如图甲所示,粗糙程度相同且足够大的水平地面上静止放置一个重为2N,底面积为20cm2的长方体物体A。请完成以下问题:
(1)此时地面对物体A的支持力和 物体A的重力 是一对平衡力,地面对物体A的支持力和 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 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2)已知此时大气压为1×105Pa,则此时物体A上表面受到的大气压力是 200 N,方向是 竖直向下 ;
(3)如图乙,用水平拉力F作用于A物体。A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拉力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丁所示。请在图戊的直角坐标系中画出0至12s内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f和时间t的关系图像;
(4)如图己,撤去拉力F后,利用强力吹风机在物体A上方吹出水平的风,发现物体A可以向右“跳起”,这是因为A上方的气体流速变大,该处压强 小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大气压,从而产生了压力差。
【答案】(1)物体A的重力;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2)200;竖直向下;(3)见解答;(4)小于。
【解答】解:(1)物体A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重力和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且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所以地面对物体A的支持力和物体A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地面对物体A的支持力和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2)物体A上表面受到的大气压力是:F=pS=1×105Pa×20×10﹣4m2=200N,
物体A上表面受到的大气压力方向与上表面垂直,方向竖直向下。
(3)由图丙可知,物体在6s~9s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等于物体受到的拉力,由图丁可知,物体在6s~9s过程中受到的拉力为6N,所以物体在6s~9s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为6N,由图丙可知,物体在0~12s过程中始终处于运动状态,所以物体在0~12s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始终为滑动摩擦力,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即物体在0~12s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始终为6N,0至12s内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f和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
(4)利用强力吹风机在物体A上方吹出水平的风,此时物体A上方空气流速大,该处压强变小,小于外界大气压,从而产生了压力差。
故答案为:(1)物体A的重力;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2)200;竖直向下;(3)见解答;(4)小于。
20.(2023春•南明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是轿车车顶的外掀式天窗。若将天窗的前面关闭,后面微微向上打开,轿车行驶时,就能使车内污浊的空气被“抽出”,请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分析其原理。
【答案】见解析。
【解答】答:天窗前面关闭、后面向上打开,在车顶形成一个凸面,天窗上方空气的流速快,使天窗开口处的气压小于车内的气压,在压力差的作用下车内污浊的空气被自动“抽出”,从而保持车内空气清新。
二.飞机的升力(共8小题)
21.(2023春•黄骅市校级期中)对下列四种情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B.“覆杯实验”中纸片之所以不掉下来是因为大气压的作用
C.将玻璃管倾斜,玻璃管中水银柱的竖直高度变大
D.飞机的升力是由机翼上下表面的压力差产生的
【答案】C
【解答】解:A、历史上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故A正确;
B、纸片托水的“覆杯实验”,纸片托水正是因为大气压托起了纸片,能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故B正确;
C、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的高度是指管内水银面到水银槽中水银面的竖直高度,这一高度是由外界大气压决定的,所以,将玻璃管稍微倾斜,玻璃管中水银柱的竖直高度不变,故C错误;
D、机翼做成上凸下平的形状,当飞行时,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可以获得向上的升力,故D正确。
故选:C。
22.(2023春•杜集区校级月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一个测出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B.三峡大坝船闸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
C.飞机在空中飞行靠的是空气的浮力
D.高山上煮鸡蛋煮不熟,是因为海拔越高,气压越高,液体的沸点越低
【答案】B
【解答】解:
A、历史上首先测出大气压的数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故A错误;
B、据船闸的结构特点可知,其在工作时,上端开口,下部连通,即符合连通器的定义,所以船闸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工作的,故B正确;
C、飞机能在空中飞行,原因是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较小,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机翼受到一个向上的压强差,即机翼受到向上的“升力”,不是受到浮力的缘故,故C错误;
D、高山上煮鸡蛋煮不熟,是因为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液体的沸点越低,故D错误。
故选:B。
23.(2023•沈阳)我国自主研发的C919大型客机,如图所示,于2023年5月28日圆满完成首次商业航班飞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翼是利用气体流速大,压强大的原理获得升力
B.起飞时,飞机在跑道上加速滑行时惯性逐渐增大
C.降落时,随着高度降低,飞机相对于跑道是静止的
D.落地后,静止在停机坪上的飞机受到的力相互平衡
【答案】D
【解答】解:A、机翼是利用气体流速大,压强小的原理获得升力,故A错误;
B、惯性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起飞时,飞机在跑道上加速滑行时惯性不变,故B错误;
C、降落时,随着高度降低,飞机相对于跑道的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故C错误;
D、落地后,静止在停机坪上的飞机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为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
故选:D。
24.(2023春•仁寿县校级期中)如图所示实验中不是解释飞机升力的是( )
A.甲图:用吸管吸饮料
B.乙图:口吹硬币跳过尺子
C.丙图:向纸中间吹气纸靠拢
D.丁图:吹气使杯中水上升
【答案】A
【解答】解:A、当用口吸吸管时,吸管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大气压压着饮料进入吸管内,故A符合题意;
B、在硬币上方沿着与桌面平行的方向用力吹气,因为硬币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硬币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硬币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压力差,所以硬币跳过尺子,故B不合题意;
C、没有吹气时,两张纸中间和外侧的压强相等,当向中间吹气时,中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增大,压强减小。两张纸外侧的压强不变,两张纸受到向内的压强大于向外的压强,受到向内的压力大于向外的压力,两张纸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向中间靠拢,故C不合题意;
D、A管中上端开口处空气流速大,A管的下端水面上空的空气流速小。由流体压强特点可知:气体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小;所以,管内水会在容器内空气的较大压强的作用下向上运动,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25.(2023春•湖北期末)国产运—20大型运输机在跑道上加速滑行过程中,随着飞机受到的升力的变化,跑道对运输机的支持力 变小 ,摩擦力 变小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变小;变小。
【解答】解:飞机在跑道上滑行时,因机翼是“上凸下平”的,则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空气对飞机的压强小;下方的空气流速小,空气对飞机的压强大,这样空气对飞机产生一个向上的升力。
当飞机加速滑行时,飞机受到的升力变大;在竖直方向上飞机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及升力的作用,且G=F支+F升,当飞机受到的升力变大时,地面对飞机的支持力变小,因压力和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其大小相等,故飞机对地面的压力也变小,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地面对飞机的摩擦力也变小。
故答案为:变小;变小。
26.(2023春•顺平县期末)如图所示为飞机机翼的截面图,机翼的上表面弯曲,下表面平直,飞机飞行时,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 大 ,压强 小 ,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 小 ,压强 大 ,因此机翼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F1 < F2,(选填“<”或“>”),这就是飞机产生升力的原因。
【答案】大;小;小;大;<。
【解答】解:飞机的机翼的上表面凸出,下表面较平;飞机在飞行时,迎面而来的空气被分成两部分。在相同时间内。机翼上方的气流通过的路程长,因而速度较大,它对机翼的压强较小,机翼下方气流通过的路程较短,因而速度小它对机翼的压强较大,这样在机翼的上下表面就存在着向上的压强差,因此机翼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F1<F2,产生升力。
故答案为:大;小;小;大;<。
27.(2023春•南召县期中)仿照实例,请将运用的主要物理知识填写在横线上。
例:铅垂线的应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1)飞机升力的产生—— 流体在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机翼上方的气体压强小于下方,所以机翼上下表面存在向上压强差,因而有向上压力差 ;
(2)三峡大坝船闸的使用—— 连通器原理 。
【答案】(1)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机翼上方的气体压强小于下方,所以机翼上下表面存在向上压强差,因而有向上压力差;(2)连通器原理。
【解答】(1)飞机的机翼“上凸下平”,使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从而产生向上的压强差,即产生向上的升力;
(2)三峡大坝的船闸的上游阀门打开时,上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下游阀门打开时,下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即三峡大坝的船闸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
故答案为:(1)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机翼上方的气体压强小于下方,所以机翼上下表面存在向上压强差,因而有向上压力差;(2)连通器原理。
28.(2023•阳信县二模)如图甲所示,我国自行研制的ZBD﹣05两栖步兵战车,是世界上水上行驶最快的战车。它具有独特的前部防浪板和尾部滑行板,水中航行时,两者配合可以降低阻力,提高速度,有力增强了我军抢滩登陆的能力,它的部分参数如表。已知ρ水=1.0×103kg/m3,g=10N/kg。则:
(1)尾部滑行板设计成如图乙所示的水翼形状,使其在水中行驶时获得向上的抬升力,请你依据物理学原理解释获得抬升力的原因。
(2)战车在离岸10km的距离以最快速度冲击,可以多长时间到达岸边?
(3)战车在抢滩登陆接近水平岸滩时,收起尾部滑行板,履带已着地,但仍有4m3的车体浸在水中,如图丙所示,此时履带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答案】(1)流体在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在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2)战车在离岸10km的距离以最快速度冲击,可以0.4h到达岸边;
(3)地面对履带的压强是5.5×104Pa
【解答】解:(1)当船在水中高速航行时,水翼上表面凸起,它与船体间的水流速度大,压强小;水翼下表面的水流速度小,压强大,因此在水翼的上下表面存在向上的压力(压强)差,所以船便获得升力;所以物理学原理是流体在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在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2)根据v=可知,到达岸边的时间为:t===0.4h;
(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战车受到的浮力为: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4m3=4×104N;
战车的重力为:G=mg=26×103kg×10N/kg=2.6×105N;
地面对履带的压力为:F=G﹣F浮=2.6×105N﹣4×104N=2.2×105N;
履带受到的压强为:p===5.5×104Pa。
答:(1)流体在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在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2)战车在离岸10km的距离以最快速度冲击,可以0.4h到达岸边;
(3)地面对履带的压强是5.5×104Pa。
三.实验 研究气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共4小题)
29.(2023春•宝丰县期末)如图,是某同学探究流体的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通过实验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交通规则》中的某些条款。如《交通规则》中规定,在公路上骑自行车的人,只能在规定的自行车道上行驶,不能在机动车道上行驶,如果自行车在机动车道上行驶,即使行驶在机动车道的边缘上也会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因为当机动车快速驶过时,机动车行驶处的空气流动速度 大 ,两车间的压强 小 ,人和自行车会在 压力差 作用下被推向机动车而发生交通事故。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自行车在机动车道上行驶,机动车快速行驶时,自行车和机动车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增大,压强减小,自行车的外侧的压强不变,自行车外侧的压强大于自行车内侧压强,自行车在压力差的作用下,被压向机动车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故答案为:大;小;压力差。
30.(2023春•郏县期末)为了探究“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两端开U形管中有适量的水,U形管的左端通过橡皮管与玻璃管侧壁管口相连通。
(1)小明用电吹风机从左侧管口吹风,则U形管 左 (选填“左”或“右”)侧液面将升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流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 小 。如果要使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变大,小明应 增大 (选填“增大”或“减小”)电吹风机的风速。
(2)小明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规律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事例与此规律无关的是 D 。
A.地铁、火车站的站台设置安全线
B.飞机机翼的设计
C.海洋中航船避免并行
D.助推式火箭升空
【答案】(1)左;小;增大;(2)D。
【解答】解:(1)小明用电吹风机从左侧管口吹风,左侧的液面将升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流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如果要使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变大,小明应增大电吹风机的风速,以进一步减小左侧的压强;
(2)A、地铁、火车站的站台设置安全线,就是为了防止火车车速过快,周围空气压强减小,人体外侧的大气压把人推向列车;
B、飞机机翼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C、海洋中航船避免并行,就是为了防止航船之间的水流速过快,中间流水的压强减小,把船压向中间相撞;
D、助推式火箭升空,利用的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故选D。
故答案为:(1)左;小;增大;(2)D。
31.(2023春•思明区校级期中)物理课上,王老师利用气体压强传感器为同学们做“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演示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
(1)装置中A、B、C三节直径不同的塑料管连接在一起,右端与吹风机的尾部相连。当用吹风机抽气时,在同一段时间内,通过每节塑料管的气体总量相同,则细管内气体的流速比粗管内气体的流速 大 。
(2)将三个气体压强传感器的探头分别插入三节塑料管中,传感器与电脑相连,打开吹风机抽气时,电脑屏幕显示出如图乙所示的图象。已知①②③三条图线分别对应粗细不同的三节塑料管中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由图象可知:平稳流动的气体,流速大处压强 小 。图线③反映的是装置中 C (选填“A”、“B”或“C”)塑料管中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3)当王老师将抽气的吹风机调换挡位后,图象中①②③三条图线出现了下移,由此可以判断,三节塑料管中气体的流速 增大 。
(4)飞机机翼上表面弯曲,下表面较平直,当飞机前进时,机翼上、下方气体的流速不同,机翼上、下表面就存在着 压强差 ,产生向上的力,所以能够飞起来。
【答案】(1)大;(2)小;C;(3)增大;(4)压强差。
【解答】解:(1)三个塑料管的流量相同,A管横截面积最小,流速最大,所以细管内气体流速比粗管内气体流速大;
(2)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如①②③图像,③的压强最大,③的流速越小,所以图像③反映塑料管C;
(3)①②③三条图线出现了下移,说明流体的压强变小,流速增大;
(4)飞机机翼上表面弯曲,下表面较平直,当飞机前进时,相同时间内,空气经过机翼上面的速度大,下面速度小,所以机翼上表面压强小,下表面压强大,机翼上下表面出现压强差,产生升力,飞机上升。室外一阵风沿走廊吹过,室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室内压强不变,室内压强大于室外压强,所以窗帘向室外飘去。
故答案为:(1)大;(2)小;C;(3)增大;(4)压强差。
32.(2023•云岩区模拟)小帅在观看了央视科教频道关于风洞实验的节目,了解到很多飞行器的外形设计都要以风洞实验的结果为依据。受此启发他用风扇和电子秤组装起来模拟风洞装置(如图甲所示),并用塑料瓶、木板等材料制作了两个形状不同的机翼模型(如图乙所示),用来比较不同形状的机翼模型所受到的升力大小。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开启电风扇向右吹风过程中,模型相对于空气向 左 (填“左”或“右”)运动。
(2)实验中发现电风扇开启后模型会向右倒。为解决上述问题,你的办法是 增大底座的质量或增加底座的支撑面积 。
(3)小帅将两个模型在不同风速下电子秤的示数记录到表格中。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对同一机翼模型,风速越大,模型受到的升力越 大 。
(4)在比较不同形状机翼的升力时,小帅依据实验数据得到结论:“平凸型机翼模型受到的升力比凹凸型机翼模型小”。你认为应该给该结论加上的条件是 在相同风速下 。
(5)为了更直接的测量升力的大小,小美建议将本实验的电子秤改成弹簧测力计。采用如图丙的方式将机翼模型悬吊起来,通过测力计示数的差值来反映升力大小。再进行上述实验。请你评估该方案是否合理 不合理 ,并说明理由 流动的空气在水平方向对模型有力的作用,使得弹簧与外壳之间产生摩擦力,不能准确测量 。
【答案】(1)左;(2)增大底座的质量或增加底座的支撑面积;(3)大;(4)在相同风速下;(5)不合理;流动的空气在水平方向对模型有力的作用,使得弹簧与外壳之间产生摩擦力,不能准确测量。
【解答】解:(1)根据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空气相对于模型向右运动,则模型相对于空气向左运动;
(2)为了使模型稳定不倾倒,可以增大底座的质量或增加底座的支撑面积;
(3)分析表格数据可知,风速越大时,同一模型在电子秤上读数越小,表明模型对电子秤的压力越小,因此对同一机翼模型,风速越大,模型受到的升力越大;
(4)机翼的升力与机翼的形状、风速等多因素有关,分析表格数据,根据控制变量法,结论应该为“在相同风速下,平凸型机翼模型受到的升力比凹凸型机翼模型小”。
(5)该方案不合理,因为流动的空气在水平方向对模型有力的作用,很难保证模型的稳定,弹簧测力计不易于读数。
故答案为:(1)左;(2)增大底座的质量或增加底座的支撑面积;(3)大;(4)在相同风速下;(5)不合理;流动的空气在水平方向对模型有力的作用,使得弹簧与外壳之间产生摩擦力,不能准确测量。
战车质量
26t
水上最大速度
25km/h
履带着地总面积
4m2
发动机功率
1100kW
模型
电子秤示数/g
风速
平凸型
凹凸型
不吹风
470
380
吹风(低速档)
455
362
吹风(高速挡)
436
33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考点专题训练9.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原卷版+解析),共32页。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九章 压强9.4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课后测评,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飞机升力的产生原因,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探究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4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课后复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