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西梧州市中考第一次抽样调研测试(物理)(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104624/0-17247466838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广西梧州市中考第一次抽样调研测试(物理)(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104624/0-172474668388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广西梧州市中考第一次抽样调研测试(物理)(原卷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104624/0-172474668392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广西梧州市中考第一次抽样调研测试(物理)(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104624/1-172474668996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广西梧州市中考第一次抽样调研测试(物理)(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104624/1-172474669000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广西梧州市中考第一次抽样调研测试(物理)(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104624/1-172474669004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广西梧州市中考第一次抽样调研测试物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广西梧州市中考第一次抽样调研测试物理试卷,文件包含2024年广西梧州市中考第一次抽样调研测试物理原卷版docx、2024年广西梧州市中考第一次抽样调研测试物理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本试卷g取10N/kg。
第Ⅰ卷(选择题 共35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3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三峡水电站年发电量超1000亿kW·h,以下物理量的单位是kW·h的是( )
A. 电能B. 电功率C. 电流D. 时间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电能的单位是焦耳、千瓦时,符号分别是J、kW·h,故A符合题意;
B.电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符号W,故B不符合题意;
C.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符号A,故C不符合题意;
D.时间的单位是小时、分钟、秒等,符号分别是h、min、s,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 如图是我国最早的乐器之一“埙”,吹奏时能发出宫、商、角、徵、羽五音,相当于现在的d、re、mi、sl、la。五音是指声音的( )
A. 响度B. 音调C. 音色D. 速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吹奏“埙”时,通过改变手按压不同的孔,改变发出声音的宫、商、角、徵、羽五音不同,所以是通过改变振动空气中的长短,来改变声音的频率,即改变音调,故B符合题意,ACD不会符合题意。
故选B。
3. 如图为某款新型折叠屏手机,折叠屏主要部件是柔性发光二极管。制成二极管材料是( )
A. 超导体B. 导体C. 半导体D. 绝缘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不同材料导电性不同,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是半导体,发光二极管是由硅和锗等材料制作成,而硅和锗是半导体材料,所以发光二极管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故选C。
4. 摄影小组拍摄如图所示的照片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露珠下的叶脉放大了
B. 塔的倒影
C. 日食
D. 海市蜃楼
【答案】C
【解析】
【详解】A.露珠下的叶脉被放大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塔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日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
D.海市蜃楼是由光在不均匀的介质中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 下列物体中所受的重力约2N的是( )
A. 一张课桌B. 一个鸡蛋
C. 一本八年级物理课本D. 一头牛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G=mg知道
A.一张课桌的质量在20kg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
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0.05kg,故B不符合题意;
C.一本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在200g=0.2kg左右,故C符合题意;
D.一头牛的质量在200kg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 下列关于安全用电的常识中,正确的是( )
A. 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不需接地B. 不能用湿手接触带电设备
C. 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是串联的D. 保险丝熔断后用铁丝代替
【答案】B
【解析】
【详解】A.防止外壳带电造成触电,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故A错误;
B.生活用水是导体,不能用湿手接触带电设备,否则会触电,故B正确;
C.各家用电器互不影响,因而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是并联的,故C错误;
D.用铁丝代替保险丝,当电路中的电流过大时,不能自动切断电路,起不到保险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B。
7. 雾凇的形成是( )
A. 凝固B. 凝华C. 液化D. 升华
【答案】B
【解析】
【详解】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植被表面。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8. 如图所示为学校里常见的摄像头,关于摄像头的成像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镜头相当于凹透镜
B. 物体通过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C. 摄像时物体要位于摄像头的两倍焦距以外
D. 当同学在摄像头上成的像渐渐变大时,表明该同学在远离摄像头
【答案】C
【解析】
【详解】ABC.摄像头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其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B错误,C正确;
D.当某同学在摄像头上成像渐渐变大时,像距变大,物距变小,表明该同学在靠近摄像头,故D错误。
故选C。
9. 如图为一种佩戴在手腕上的“计步器”,其基本构造是在一段塑料管中密封一小块磁铁,管外绕着线圈。运动时,磁铁在管中往复运动,线圈输出不断变化的电流,从而实现计步。下列设备与“计步器”产生电流的原理相同的是( )
A. 发电机B. 电动机C. 电风扇D. 电水壶
【答案】A
【解析】
【详解】读题可知,“计步器”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
A.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工作的,故A符合题意;
B.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
C.电风扇的工作原理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
D.电水壶的工作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 如图所示,为某品牌风扇调速器和用于调速的电位器结构图,1、2、3是它的三个接线柱,如果要使滑片P顺时针转动时风扇转速加快,下列连接方法正确的是( )
A. 1与2B. 2与3C. 1与3D. 以上连接方法都正确
【答案】A
【解析】
【详解】要使滑片P顺时针转动时风扇转速加快,则电路中电流要变大,可知电位器接入电路的电阻要变小,故应接1、2两个接线柱。
故选A。
11. 炎炎夏日,走在美丽的西江边凉风习习,人会感觉凉快,这是因为水的( )
A. 内能大B. 热值大C. 温度低D. 比热容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因为水的比热容比较大,质量相同时,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水的温度变化小。炎炎烈日下,水升高的温度小,所以行走在湖水边时,由于湖水温度低,会使周边环境温度降低,从而使人感觉凉快,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2. 现有史籍中最早讨论滑轮的是《墨经》。书中将向上提举重物的力称为“挈”,将自由往下降落称为“收”,将整个滑轮称为“绳制”,如图所示。现分别用甲、乙两个力替代“收”,使重物在相同的时间内匀速上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使用这个滑轮能省力B. 使用这个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C. 甲拉力大小小于乙拉力大小D. 甲拉力做的功等于乙拉力做的功
【答案】D
【解析】
【详解】AB.由图可知,图中的滑轮是定滑轮,使用定滑轮只能改变力的方向,不能省力,故AB错误;
C.定滑轮是等臂杠杆,由于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臂都等于滑轮的半径,即甲、乙拉力的力臂相等,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甲拉力大小等于乙拉力的大小,故C错误;
D.由题意可知,重物上升的距离相同;在使用定滑轮中,绳子移到的距离等于重物上升的距离;由于甲、乙拉力大小相等,根据可知甲、乙拉力做功的大小相等,故D正确。
故选D。
13. 智能扫地机能自动清扫房间内的地板,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当手动闭合开关S1,或对它说“开始清扫”(闭合开关S2),电动机都会工作,扫地机进入清扫模式;若在清扫过程出现意外,开关S3自动闭合,电铃工作。图中的电路图符合上述设计要求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图中开关S1和电动机串联,开关S2和电动机并联,开关S1闭合,电动机工作,开关S2闭合,电动机不工作,故A不符合题意;
B.图中三个开关和电动机及电铃串联,开关S1闭合,电动机不工作,开关S2闭合,电动机不工作,开关S3闭合,电铃不工作,故B不符合题意;
C.图中开关S1和S2并联后再和电动机串联,开关S3和电铃在另一条支路,开关S1闭合或开关S2闭合,电动机工作,开关S3闭合,电铃工作,故C符合题意;
D.图中开关S1和S2与电动机串联,开关S1闭合,电动机不工作,开关S2闭合,电动机不工作,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选全得2分,有选错得0分)
14. 下列用电器中,主要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
A. 电取暖器B. 电风扇C. 电饭煲D. 洗衣机
【答案】AC
【解析】
【详解】A.电暖器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故A符合题意;
BD.电风扇和洗衣机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不属于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故BD不符合题意;
C.电饭煲是将电能直接转化为内能,属于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故C符合题意。
故选AC。
15. 如图,在足球比赛中足球的运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足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人对足球做功
B. 足球飞到最高点时,若所受力全部消失,它将静止
C. 球最终落回地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 足球在地面滚动时速度越来越小,是因为受到摩擦力
【答案】CD
【解析】
【详解】A.足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人对足球没有施加力,因此人对足球没有做功,故A错误;
B.足球飞在最高点时,具有速度,若所受力全部消失,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球最终落回地面,落回过程中运动状态在变化,是重力的作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正确;
D.足球在地面滚动时速度越来越小是摩擦力的作用,故D正确。
故选CD。
16. 如图所示是某团队设计一个天然气泄漏检测电路,电源电压恒定不变,为定值电阻,R为气敏电阻(其阻值随天然气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天然气浓度增大,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变示数变大
B. 天然气浓度减小,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
C. 天然气浓度增大,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大
D. 天然气浓度减小,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
【答案】BD
【解析】
【详解】A.当天然气浓度增大时,气敏电阻R的阻值变小,气敏电阻R两端的电压减小,则R0两端电压示数增大,即电压表示数增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故A错误;
B.当天然气浓度减小时,气敏电阻R的阻值变大,气敏电阻R两端的电压增大,则R0两端电压示数减小,即电压表示数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故B正确;
C.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为定值电阻R0的阻值,故C错误;
D.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为定值电阻R0的阻值,故D正确。
故选B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5分)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17. 梧州六堡茶享誉海内外,泡一壶六堡茶,香气扑面而来,说明茶香分子不停地做______:还可以用六堡茶做茶叶蛋,茶叶蛋的蛋白部分被染成了茶色,这说明发生了______现象。
【答案】 ①. 无规则运动 ②. 扩散
【解析】
【详解】[1]香气扑面而来,说明香味分子进入了空气中,这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2]做茶叶蛋时,茶叶蛋的蛋白部分被染成了茶色,这说明制作过程中,茶分子运动到了鸡蛋中,这是扩散现象。
18. 英国物理学家牛顿使用玻璃三棱镜分解了太阳光,太阳光经三棱镜被分解为红、橙、黄、______、蓝、靛、紫等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______(选填“反射”或“色散”)。
【答案】 ①. 绿 ②. 色散
【解析】
【详解】[1][2]利用三棱镜,可以把太阳光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在1666年发现的,光的色散实际是光的折射现象。
19. 太阳能是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发生___________(选填“裂变”或“聚变”),释放出的核能,太阳能是一种___________能源(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答案】 ①. 聚变 ②. 可再生
【解析】
【详解】[1]太阳能是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发生聚变,释放出的核能,这一过程每时每刻都在太阳内部进行着,因此其能量是非常巨大的。
[2]太阳能是能够源源不断地从自然界得到的能源,因此是可再生能源。
20. 2023年6月7日,由广西大学主导研制“CXPD立方星”搭载中国“力箭一号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当火箭升空时,以火箭为参照物,立方星是______,立方星与地面之间的联系方式主要通过______来实现。
【答案】 ①. 静止 ②. 电磁波
【解析】
【详解】[1]火箭升空时,以火箭为参照物,立方星与火箭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立方星是静止的。
[2]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所以立方星与地面之间的联系方式主要通过电磁波来实现的。
21. 无人机在现代的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小龙操控如图甲所示的无人机,竖直上升,无人机的图象如图乙,无人机上面安装的摄录器材A质量为2kg。无人机在匀速上升阶段对A做的功为______J,功率为______W。
【答案】 ①. 800 ②. 400
【解析】
【详解】[1]A的重力为
因为匀速上升,所以A受到的动力与其受到的重力为一对平衡力,即
由图像可知,在0~2s内是匀速上升的,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40m,无人机在匀速上升阶段对A做的功为
[2]该过程,对A做的功率为
22. A、B两个质量均匀的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甲所示,B的边长是A的2倍。将A沿竖直方向切去宽为L的部分,把切去部分叠放在B上,B对地面的压强pB与L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切割后,A剩余部分对地的压强为pA,由图像可知B的重力为 ___________N,当L=2.5cm时,pA∶pB等于 ___________。
【答案】 ①. 200 ②. 8∶11
【解析】
【详解】[1][2]由乙图可知L的最大值为10cm,所以正方体A的边长为
10cm=0.1m
正方体B的边长是A的2倍,则B的边长为
20cm=0.2m
当L=0时,B对地面的压强为5×103Pa,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自身重力,根据压强公式可得
解得GB=200N。当L=10cm时,B对地面的压强为6000Pa,根据压强公式可得
即
可得GA=40N,当L=5cm时,A对地面的压强
B对地面的压强
则
pA∶pB=4000Pa∶5500Pa=8∶11
四、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23.
(1)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正在水中下沉石块受到的力的示意图。
(2)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所示,在图中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极,括号内标出电源的正极或负极。
【答案】(1)如图所示
(2)如图所示
【解析】
【详解】(1)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浮力的方向是沿竖直向上的,作用点都可以画在重心,分别用符号G和F浮表示重力和浮力,因为石块处于下沉状态,所以重力大于浮力,如图所示:
(2)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左,由异名磁极间相互吸引可知螺线管的右端为S极,则其左端为N极;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电流由右侧流入螺线管,即电源右侧为正极,左侧为负极,如图所示: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
24. 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从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径迹,这是因为在纸板上发生了光的______反射。
(2)图甲中,实验时显示的入射角的大小为______。
(3)如图乙,将纸板B沿KQ剪开,把纸板B的下半部分向后折。实验时在纸板上观察到:上半部分有反射光线,下半部分______(选填“有”或“没有”)反射光线,表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4)对比图甲和图丙,可知: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的。
(5)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应该采取的方法:多次改变______的大小进行实验。
【答案】(1)漫 (2)47
(3)没有 (4)可逆
(5)入射角
【解析】
【小问1详解】
实验时,从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径迹,这是因为在粗糙的纸板上发生了光的漫反射,将光线反射到各个方向。
【小问2详解】
图甲中,实验时显示的入射角的大小为
【小问3详解】
如图乙,将纸板B沿KQ剪开,把纸板B的下半部分向后折。实验时在纸板上观察到:上半部分有反射光线,下半部分纸板与入射面不在同一平面上,则此时下半部分纸板没有反射光线,表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小问4详解】
对比图甲和图丙得,丙图中的入射光线逆着图甲中的反射光线入射时,图丙中的反射光线逆着图甲中的入射光线射出,可知: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小问5详解】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避免偶然性,应该采取的方法: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进行实验。
25.
(1)如图1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长度,就使用方法而言,______正确(选填“A”或“B”)。正确测量出的物体长度是______cm;
(2)如图2所示,用酒精灯将烧瓶内的水加热到沸腾后,可以看到管口附近有“白气”,“白气”实际是______(选填“固”“液”或“气”)态的水,“白气”的形成过程会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3)如图3所示为“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的实验电路图。图中甲和乙两个电磁铁,______的磁性较强。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磁铁甲、乙吸引大头针的个数变______。
【答案】(1) ①. A ②. 2.20
(2) ①. 液 ②. 放热
(3) ①. 乙 ②. 多
【解析】
【小问1详解】
[1][2]由图1可知,刻度尺A的刻度线与物体紧贴,刻度尺B的刻度线与物体没有紧贴,因此A的放置是正确的;刻度尺A的分度值是1mm,被测物体的长度是2.20cm。
【小问2详解】
[1][2]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是液态,这是液化现象,液化要放热。
【小问3详解】
[1][2]实验中通过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显示磁性强弱,乙吸引的多,说明乙的磁性较强;滑片P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根据欧姆定律,电路中的电流增大,所以甲、乙两个电磁铁的磁性增强,电磁铁甲、乙吸引大头针的个数增加。
26. 小玉带弟弟去滑滑梯时发现弟弟穿不同布料的裤子在滑梯上滑下的顺畅程度不同。她想探究从纯棉和纤维布料两条裤子中,给弟弟选择一条穿上能在滑梯上更加顺畅下滑的裤子。于是她利用弹簧制作了一个量程为“0~3N”的测力计,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下面是实验步骤:
(1)如图甲所示,将木块放在平铺的纤维布料裤子上,用自制的测力计水平 __拉动木块,根据 __可知,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此时弹簧测力计的弹簧伸长了2.4cm;
(2)如图乙所示,将木块放在平铺的纯棉布料裤子上,重复操作,弹簧测力计的弹簧伸长了4cm。与甲图实验相比可得结论:在压力相同时,__布料更粗糙,滑动摩擦力更大。小玉选择 __布料的裤子给弟弟滑滑梯;
(3)小玉想继续探究压力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如图丙所示,她将一个200g的钩码挂在测力计下,弹簧伸长了4cm。如图丁所示,将钩码放在木块上再次正确操作测量滑动摩擦力时,弹簧也伸长4cm,则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__N。小玉推理,弟弟的体重对滑滑梯的顺畅程度 __(选填“有”或“没有”)影响;
(4)请你列举生活中增大摩擦力的例子:__。
【答案】 ①. 匀速直线 ②. 二力平衡条件 ③. 纯棉 ④. 纤维 ⑤. 2 ⑥. 有 ⑦. 下雪天汽车轮胎上缠铁链
【解析】
【详解】(1)[1][2]如图甲所示,将木块放在平铺的纤维布料裤子上,用自制的测力计水平向右匀速拉动木块,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据二力平衡的原理,此时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大小等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2)[3]由甲乙两图的,当压力相同,木块在纯棉表面上运动时,测力计的示数较大,说明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较大,说明在压力相同时,纯棉布料更粗糙,滑动摩擦力更大。
[4]玩滑滑梯,应使摩擦力小,则用纤维布料的裤子给弟弟滑滑梯效果更好。
(3)[5]将一个200g的钩码挂在测力计下,弹簧伸长了4cm,由可知200g的钩码重力
故弹簧伸长4cm,测力计示数为2N,则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2N。
[6]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弟弟的体重越大,对接触面的压力越大,对滑滑梯的顺畅程度也有影响。
(4)[7]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运动方式滚动还是滑动、物体的重量对地面的压力等因素有关。增大摩擦力的例子有鞋底花纹、下雪天汽车轮胎上缠铁链、自行车把手花纹、运动员手上涂镁粉等。
27. 学习小组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
(1)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来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需要测量A、B、C三处的电流。
①实验时要注意: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_状态;
②连接好电路图后,测量A处的电流时如图乙所示,电流表示数是______A;
③实验中,小明通过______的方法实现了多次测量。
④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2)小马想比较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大小时在按照图丙所示的电路测量,只闭合测出中的电流,只闭合测出中的电流,比较和的大小。请你评估:他的方案是_____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的,理由是______。
(3)小明发现在图丙电路所用器材的基础上,减少一个开关,也可以测量各支路的电流大小。请你帮小明在丁图的虚线框中,设计出一个可测出各支路电流的电路图。
【答案】(1) ①. 断开 ②. 0.24 ③. 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 ④.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用电器的电流之和
(2) ①. 不可行 ②. 电流表会出现指针反偏的现象,无法测出其中一灯泡的电流
(3)见解析
【解析】
【小问1详解】
[1]连接电路时,为了保护电路,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
[2]由图乙得,电流表的分度值为0.02A,示数是0.24A。
[3]实验中,小明可能是通过改变电源电压或者更换灯泡的规格进行多次实验,若通过更换电源电压,两灯泡电流的比值一定,由表格中数据得,两灯泡电流的比值发生改变,说明实验中通过改变灯泡的规格的方法实现了多次测量。
[4]由表格中数据得,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小问2详解】
[1][2]由图丙得,分别闭合S1、S2时,电流通过电流表的方向相反,电流表会出现反偏的现象,不符合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小问3详解】
只有一个开关、一个电流表,要测量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流,则可将电流表放在干路上,开关放在其中一个灯泡的支路上,先闭合开关,是电流表测出干路电流,再断开开关,测出其中一支路的电流,再利用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算出另一支路的电流,如图所示:
六、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解题时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过程,直接写出答案的不能得分)
28. 一段平直的高速公路上,一辆载重汽车以20m/s速度匀速行驶300s,消耗燃油2kg(假设燃油完全燃烧),汽车发动机在这段时间内的功率为6×104W。若燃油的热值为3×107J/kg,求:
(1)汽车行驶的路程;
(2)汽车行驶过程中牵引力做的功;
(3)汽车发动机的效率。
【答案】(1)6000m;(2)1.8×107J;(3)30%
【解析】
【详解】解:(1)汽车行驶的路程
(2)汽车行驶过程所做的功
(3)燃油完全燃烧放出热量
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是
答:(1)汽车行驶的路程为6000m;
(2)汽车行驶过程中牵引力做的功为1.8×107J;
(3)汽车发动机的效率为30%。
29. 图甲为学校综合实践小组设计的电子温度计的电路原理图。电源电压恒为6V,电压表量程为0~3V,R0是定值电阻,阻值为30Ω,R1是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将热敏电阻放入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中时,电压表示数为2V。求:
(1)将热敏电阻放入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中时,通电5分钟R0产生的热量;
(2)在电路正常工作时,此电子温度计能测量的最高温度;
(3)在不改变电表的条件下,若想增大电子温度计的测温范围,应如何调整?(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1)40J (2)30℃
(3)适当减小定值电阻R0的阻值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甲可知,R0、R1串联,电压表测量R0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为
通电5分钟R0产生的热量为
【小问2详解】
根据电压表量程可知,电压表的最大示数为3V,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R1两端的最小电压为
U1小=U-U0大=6V-3V=3V
则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由可得,热敏电阻R1的阻值为
由图乙可知,当热敏电阻R1的最小阻值为30Ω,电子温度计所测的最高温度为30℃。
【小问3详解】
由图乙可知,温度越高,热敏电阻R1阻值越小,根据串联分压的特点可知,R1分得的电压越小,电压表的示数越大,要增大电子温度计的测温范围,而不改变电压表的条件下,可适当减小定值电阻的阻值,或减小电源电压。
30. 科创小组设计了水库自动泄洪控制装置,将其制成顶部开有小孔的模型,如图所示。其中A为压力传感器,B是密度小于水且不吸水的圆柱体,能沿固定的光滑细杆在竖直方向自由移动。当模型内水深时,B与模型底面刚好接触且压力为零。水面上涨到设计的警戒水位时,圆柱体对压力传感器的压力为2N,触发报警装置,开启泄洪阀门。已知圆柱体B的底面积:,高,,求:(g取10N/kg)
(1)B的重力:
(2)B的密度:
(3)刚触发报警装置时,B浸入水中的深度。
【答案】(1)7.5N;(2);(3)19cm
【解析】
【详解】解:(1)B与模型底面刚好接触且压力为0,则B刚好漂浮,B所受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此时B浸入水中的深度为15cm,B排开水的体积
据阿基米德原理有,B的重力
(2)B体积
B的密度
(3)刚触发报警装置时,B对压力传感器的压力为2N,则B受到竖起向下的重力和压力及竖起向上的浮力作用,处于静止,此时浮力
F浮1=G+F=7.5N+2N=9.5N
B排开水的体积
B浸入水中的深度
答:(1)B的重力为7.5N;
(2)B的密度为;
(3)刚触发报警装置时,B浸入水中的深度h2为19cm。实验序号
1
0.18
0.42
2
0.16
0.20
0.36
3
0.38
0.32
0.7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西梧州市2023-2024学年中考物理第二次抽样调研测试试卷,共11页。
这是一份广西梧州市2023—2024学年中考第二次抽样调研测试(物理)试卷(物理+物理),文件包含广西梧州市20232024学年中考第二次抽样调研测试物理试卷原卷版docx、广西梧州市20232024学年中考第二次抽样调研测试物理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广西梧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应用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