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节 细胞的增殖第2课时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知识梳理】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
一.知识梳理
1.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
(1)动物细胞有由一对由中心粒构成的______,中心粒在______倍增,成为两组。
(2)进入分裂期后,_________移向细胞两极,并在其周围发出放射状的______,形成纺锤体。
(3)动物细胞分裂的末期不形成______,而是细胞膜从细胞中部向内凹陷,把细胞____成两部分。
2.无丝分裂
①特点:分裂过程中不出现_______________的变化。
②过程a.________先延长,核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________。
b.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成两部分,形成两个______。
③实例:_________。
4.总结有丝分裂的意义:
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关键是 )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 中;
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 。
5.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洋葱根尖的培养
装片的制作: , , , 。
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
【学习任务1】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
【学习任务2】运用模型解释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课堂活动】以不同边长的立方体作为物理模型,小组讨论后整理图中表格
通过数学计算,说出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效率之间的关系,明确细胞不能长大的原因。
讨论:
1.从物质运输的效率看,细胞为什么不能太大?
2.细胞越小,越有利于细胞与外界 的物质交换,那么细胞是越小越好吗?
3.卵细胞体积大,不利于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其体积大的意义是什么?
【学习任务3】: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1.实验原理
(1)高等植物根尖、芽尖等________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
(2)在高倍显微镜下,可根据细胞内________的存在状态识别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
(3)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_________(如甲紫溶液)着色。
3.实验步骤
(1)装片的制作:
(2)观察:把制成的装片先放在______下观察,找到______细胞:细胞呈______,排列紧密。再换成高倍镜仔细观察,首先找出________的细胞,然后再找其他时期的细胞,注意观察各时期细胞内染色体形态和分布的特点。
问题探讨
1、在观察结果中,分生区的细胞有什么特点?处于哪一个时期的细胞最多?为什么?
2、在实验过程中,为什么不能通过对一个细胞连续观察各时期的特点?
3.如何比较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
【课堂检测】
1.下图为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B.该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单体
C.①和②是姐妹染色单体
2.细胞相对表面积、细胞对外的物质运输效率和细胞新陈代谢强度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高,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
B.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低,细胞新陈代谢越缓慢
C.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效率越高,细胞新陈代谢越缓慢
D.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效率越低,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
3.有1位同学做根尖有丝分裂实验,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图像如图所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①取材位置不合适
②取材时间不合适
③制片时压片力量不合适
④解离时间不合适
⑤视野选择不合适
A.②③ B.②⑤
C.①②⑤ D.①③④
4.下图为某学生进行某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的目的是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B.该同学的操作步骤中错误的是解离后先染色再漂洗
C.f步骤在临时装片上再加一块载玻片的目的是防止盖玻片滑动
D.换成高倍显微镜观察时首先应找出分裂中期的细胞
5.下列对“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漂洗的目的是洗去多余的碱性染料,有利于观察各时期的染色体形态和分布
B.染色时,将甲紫溶解在质量分数为2%的醋酸溶液中配制成醋酸洋红液再进行染色
C.实验中观察到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位置上的细胞,大多数呈正方形
D.在该实验过程中,能够清晰地观察到一个细胞的连续分裂过程
6.如图是蛙的红细胞的无丝分裂过程,与有丝分裂相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没有DNA和染色体的复制
B.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C.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核缢裂成两个细胞核,因此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
D.无丝分裂只发生在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中,有丝分裂只发生在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中
7.下面是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模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上述细胞有丝分裂的顺序是甲→丁→乙→丙
B.显微镜下观察到最多的细胞处于甲时期
C.开始出现染色体的时期是丁;染色体开始转变成染色质形态的时期是丙
D.若某药物可抑制纺锤体形成,则它极可能是作用于丙图
8.请回答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问题。
(1)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观察经解离、染色后制成的洋葱根尖临时装片,在其分生区细胞中看不到被明显染成深色的染色体,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2)铝是自然界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但是在人和动植物体内的水平却很低。有文章报道,铝对植物生长有益,但在一定的条件下,铝对植物也有毒害作用。同学们为探究三氯化铝对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提示:细胞分裂程度可用细胞分裂指数来表示,即分裂中期的细胞数与所观察的细胞总数之比)。
实验材料及器材:略。
实验步骤:①取A、B、C、D四个培养皿,在培养皿中加入适量且等量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2 g/L、0.4 g/L、0.6 g/L、0.8 g/L的AlCl3溶液。
②在每个培养皿中放入一个洋葱,在室温下培养生根。
③待洋葱长出5 cm长的新根后,分别从每个洋葱上剪取一个根尖,制成临时装片。
④镜检。观察并统计每张装片100个细胞中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的数目,计算出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与结论:(略)。
(3)认真阅读以上实验方案,并回答以下问题。
①以上实验方案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指出以上实验方案中的两个不足之处,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理即可)。
课后反思: 间期
前期
末期
中心粒倍增
纺锤体的形成
细胞分裂的方式
高等植物细胞
细胞板形成 ,
将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动物细胞
从中间
把细胞缢裂成两个子细胞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节 细胞的增殖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a href="/sw/tb_c162377_t4/?tag_id=42" target="_blank">第1节 细胞的增殖导学案</a>,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识构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节 细胞的增殖第一课时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节 细胞的增殖第一课时导学案,共3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节 细胞的增殖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节 细胞的增殖学案及答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预习新知,深化探究,巩固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