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24)九年级上册6 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展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主题是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这也是方程教学的重要任务.但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发展不是自发的,需要通过大量的应用实例,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让学生感受到其广泛应用,并在具体应用中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因此,本节教学中需要选用大量的实际问题,通过列方程解决问题,并且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意识和能力的提高以及方程观的初步形成.显然,这个任务并非某个教学活动所能达成的,而应在教学活动中创设大量的问题解决的情境,在具体情境中发展学生的有关能力.
教学目标
通过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解决问题,认识方程模型的重要性,并总结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
经历分析和建模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能够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有关实际问题,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的合理性,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在问题解决中,经历一定的合作交流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够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分析和建模的过程.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一)回忆: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1. 化1:把二次项系数化为1(方程两边都除以二次项系数);
2. 移项: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
3. 配方: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绝对值一半的平方;
4. 变形:方程左边配方,右边合并同类项;
5. 开方:根据平方根意义,方程两边开平方;
6. 求解:解一元一次方程;
7. 定解:写出原方程的解.
(二)一般地,对于一元二次方程 ax2+bx+c=0(a≠0)
上面这个式子称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称为公式法.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认识黄金分割
如图,点C把线段AB分成两条线段AC和BC,如果那么称线段AB被点C黄金分割,点C叫做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AC与AB的比称为黄金比.
其实,黄金分割就是三条能构成比例线段的特殊线段AB,AC和BC.其中线段AC是线段AB和线段BC的比例中项,也可写成AC2=AB·BC.
如何求得黄金分割?
三、运用新知
例1 :如图:某海军基地位于A处,在其正南方向200海里处有一重要目标B,在B的正东方向200海里处有一重要目标C,小岛D位于AC的中点,岛上有一补给码头.小岛F位于BC中点.一艘军舰从A出发,经B到C匀速巡航,一艘补给船同时从D出发,沿南偏西方向匀速直线航行,欲将一批物品送达军舰.
已知军舰的速度是补给船的2倍,军舰在由B到C的途中与补给船相遇,那么相遇时补给船航行了多少海里?(结果精确到0.1海里)
该部分是学习中的难点,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审清题意,分析各量之间的关系,不能粗线条解决.在讲解过程中可逐步分解难点:①审清题意;②找准各条有关线段的长度关系;③建立方程模型,之后求解.
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关键是审清题意,因此教学中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审清题意,让学生自己反复审题,弄清各量之间的关系,分析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要求解的问题,并在这个前提下抓住图形中各条线段所表示的量,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学生分析题意遇到困难时,教学中可设置问题串分解难点:
(1)要求DE的长,需要如何设未知数?
(2)怎样建立含DE未知数的等量关系?从已知条件中能找到吗?
(3)利用勾股定理建立等量关系,如何构造直角三角形?
(4)选定后,三条边长都是已知的吗?DE,DF,EF分别是多少?
学生在问题串的引导下,逐层分析,在分组讨论后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即:
速度等量:V军舰=2×V补给船
时间等量:t军舰=t补给船
三边数量关系:
弄清图形中线段长表示的量:已知AB=BC=200海里,DE表示补给船的路程,AB+BE表示军舰的路程.
学生在此基础上选准未知数,用未知数表示出线段:DE、EF的长,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并判断解的合理性.
解:(1)连接DF,则DF⊥BC.
(2)设相遇时补给船航行了x海里,则DE=x海里,AB+BE=2x海里,
EF=AB+BC-(AB+BE)-CF=(300-2x)海里.
在Rt△DEF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方程
例2:《九章算术》“勾股”章中有一题:“今有二人同所立.甲行率七,乙行率三.乙东行,甲南行十步而斜东北与乙会.问甲乙各行几何?”
大意是说:已知甲,乙二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甲的速度是7,乙的速度是3;乙一直向东走,甲先向南走10步,后又斜向北偏东方向走了一段后与乙相遇.那么相遇时,甲,乙各走了多远?”
解:设甲,乙相遇时所用时间为x,根据题意,得
(7x-10)2=(3x)2 +102.
整理得:2x2-7x=0.
解这个方程 ,得∴x1=3.5, x2=0(不合题意,舍去).
∴3x=3×3.5=10.5, 7x=7×3.5=24.5.
答:甲走了24.5步,乙走了10.5步.
例3:绿苑小区住宅设计,准备在每两幢楼房之间,开辟面积为900平方米的一块长方形绿地,并且长比宽多10米,那么绿地的长和宽各为多少?
例4:学生会准备举办摄影展览, 在每张长和宽分别为18厘米和12厘米的长方形相片周围镶上一圈等宽的彩纸.经试验, 彩纸面积为相片面积的时较美观,求镶上彩纸条的宽.(精确到0.1厘米)
答:彩纸条的宽约为2.1cm.
【活动目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问题的类型较多,像数字问题、面积问题、平均增长(或降低)率问题、利润问题、数形结合问题等;本节课以教材上的引例作为出发点,作为素材来呈现,可以将应用类型作适当的拓展,在练习中将教材中的应用问题归类呈现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本课由数形结合问题拓展到面积问题,后面可以在练习中增加数字问题,在第二课时在利润问题上也可增加平均增长率问题等,为学生呈现更多的应用类型,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体会建模的重要性.由于本节“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与九年级下册中的“二次函数”的应用联系密切,所以学好本节课可以为后续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活动实际效果】:应用问题设置都经过精心准备.通过问题串的设立,将比较复杂、难以理解的题目分成多个小的题目去理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克服困难,体会到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三个重要环节:整体系统的审清题意;寻找等量关系;正确求解并检验解的合理性.采取的是一讲一练,从巩固练习的准确程度上来看,学生掌握得比较好,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巩固新知
1. 有这样一道阿拉伯古算题:有两笔钱,一多一少,其和等于20,积等96,多的一笔被许诺赏给赛义德,那么赛义德得到多少钱?
2. 如图,在Rt△ABC中,∠C=90°,点P,Q同时由A,B两点出发,分别沿AC,BC方向向点C匀速移动(到点C为止),它们的速度都是1m/s.几秒后△PCQ的面积是Rt△ACB面积的一半?
解:设x秒后,△PCQ的面积是Rt △ABC面积的一半.
根据题意,得
答:2秒后,△PCQ的面积是Rt△ABC面积的一半.
3. 某商场礼品柜台春节期间购进大量贺年片,一种贺年片平均每天能售出500张,每张盈利0.3元.为了尽快减少库存,商场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调查表明:当销售价每降价0.1元时,其销售量就将多售出100张.商场要想平均每天盈利达到120元,每张贺年片应降价多少元?
解:设每张贺年卡应降价 x 元,根据题意,得,
4. 学校图书馆去年年底有图书5万册,预计到明年年底增加到7.2万册.求这两年的年平均增长率.
(不合题意,舍去).
答:这两年的年平均增长率约为22.47%.
五、归纳小结
活动内容:
1.本节课重点学习了什么知识,应用了哪些数学思想和方法?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应该怎么做?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
1. 审:审清题意:已知什么,求什么?已知,未知之间有什么关系?
2. 设:设未知数,语句要完整,有单位(统一)的要注明单位;
3. 列:列代数式,列方程;
4. 解:解所列的方程;
5. 验:是否是所列方程的根;是否符合题意;
6. 答:答案也必须是完整的语句,注明单位且要贴近生活.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
找出相等关系.
教学反思
略.
初中数学6 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a href="/sx/tb_c9989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6 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第2课时教学设计</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用具,相关资,教学过程,课堂小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2024)九年级上册6 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第1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2024)九年级上册<a href="/sx/tb_c9989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6 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第1课时教学设计</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用具,相关资,教学过程,课堂小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6 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第3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6 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第3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探究新知,知识讲解,练习巩固,拓展提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