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小学科学新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用双手创造》教案(共3课)(2024秋)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小学科学新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用双手创造》教案(共3课)(2024秋)第1页
    小学科学新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用双手创造》教案(共3课)(2024秋)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苏教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第4单元 用双手创造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苏教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第4单元 用双手创造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后记,板书:人工世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意识到我们周围有一个由自然物构成的自然世界,还有一个由人造物构成的人工世界。
    [科学思维]
    利用观察、辨别、归类等方法,发现自然物和人造物的不同。通过讨论、推理等方法,发现自然物和人造物之间的联系。
    [探究实践]
    在动手做中实现从自然物到人造物的变化,能够在物品中体现自己的创意。
    [态度责任]
    意识到人工世界和自然世界密不可分,它们应该和谐共生。
    【教学重点】
    区分自然物和人造物,发现它们的不同。
    【教学难点】
    在用自然物制作人造物的过程中,体会人工世界的形成。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
    [学生]石头,铅笔,丙烯颜料,分类卡片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提出要求:
    主要内容: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一起探索自然物与人造物。
    一、引发关注、聚焦问题(预设3分钟)
    1.播放《中国超乎你的想象》宣传片
    同学们,我们美丽的中国山清水秀,地大物博。那你们从这些照片中发现了哪些物体?
    2.想一想这些物体从哪里来?你们能根据它们来源不同将这些物体分分类吗?请小组合作,将卡片进行分类,并在小组中交流一下你们分类的理由。
    岩石,树木,太阳,云,熊猫,水,皮影,高楼,灯,风筝,塔,船
    3.学生汇报交流
    谈话:你们小组是如何分类的?为什么这么分类?
    小结:大自然中本来就有的东西是自然物,由人制造出来的东西是人造物。(根据学生回答,总结提炼并板书:自然物,人造物,来源,大自然,加工制造)
    4.那小朋友们都会判断什么是自然物,什么是人造物了吗?那我们来个小挑战,比一比哪位同学能又快又准确地说出黑板上哪些是自然物,哪些是人造物。
    出示:(编号)未加工的石头凳子,石臼,竹筒饭用的竹筒,松鼠,太阳等。
    小结:同学们都能正确区分,真厉害!人造物的原材料是自然物,鉴别人造物和自然物的重要标志是是否加工。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卡片和分类判断的过程,让学生区分自然物和人造的主要标准:物品的形态、结构、性质是否根据人的意志和需求而改变。将物体分为两大类,为后续形成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概念奠定认知基础。
    二、探索研讨、引导发现(预设30分钟)
    1.谈话:人造物都是取材于自然物,如砖瓦取材于泥土,棉布取材于棉花。那你们知道这些自然物是怎么变成人造物的吗?
    小组讨论,尝试在记录单上画一画,写一写。
    2.交流:图片1中稻草最终被加工成什么?
    图片2中大自然提供了什么被加工成毛衣?
    图片3中树木被加工成什么,最终成为家具?
    提问:为什么要将自然物加工制作成这些人造物?
    学生小结:人的需求不同,利用大自然提供的各种原材料,将自然物加工制作成各式各样的人造物。
    (板书:→)
    3.出示石头画。
    老师今天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小礼物,你们认识吗?它们属于自然物还是人造物?
    4.你们想不想做一个独一无二的石头画?老师给每组准备了铅笔、丙烯颜料、石头以及姓名贴。使用这些材料你可以制作一个石头画吗?你打算怎么做?
    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并板书:观察石头的形状,发挥想象力,先用铅笔勾出草稿,再用丙烯颜料涂色,最后贴上姓名贴。
    5.制作要求:
    ①先用铅笔勾出草稿,再上色。
    ②制作过程中注意安全和卫生。
    6.学生制作。
    7.展示交流作品并相互评价或提出建议。
    [设计意图] 通过制作石头画,巩固对自然物、人造物的理解。
    三、整理小结,提升认识(预设3分钟)
    1.大家的石头画都十分精彩。课后可以用这些石头画装饰我们的校园。观察一下我们校园,有哪些自然物?
    2.提问:由自然物组成的自然世界里有没有人造物?
    小结:在我们周围有着大量的人造物,它们组成了一个庞大,恢宏,绚丽的人造世界。自然世界与人造世界交织在一起。
    (板书:自然世界,人造世界)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求其说明理由,训练学生有理有据说明想法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证据证明的实证意识。
    四、深入家园、拓展研究(预设4分钟)
    1.出示图片:被污染的环境
    自然世界为我们提供了建造人造世界的各种原材料,那我们能为自然世界做些什么呢?我们先来观察这两幅图,你有什么感想?
    2.提醒[学生]
    1.爱护环境;2.节约能源;3.减少污染;4.尊重动物等。
    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共同建造美丽的生活家园。
    (板书:和谐共生)
    [设计意图]说明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在现实当中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树立爱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
    【教学后记】
    11.人工世界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意识到人和动物的生活方式不一样,人类根据自己需求创造了人造物
    [科学思维]
    通过交流、推理等方法发现人造物满足了人类不同的需求,体会到人造物给人类带来的好处。
    [探究实践]
    读图和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人和动物的生活方式不一样
    [态度责任]
    意识到人造物体现了人类的意志,是人类创造力的表现。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严谨的态度和责任心。
    【教学重点】
    比较人与动物在衣食住行方面的不同
    【教学难点】
    区分不同的人造物满足了人类的哪些需求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视频
    [学生]图片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提出要求:
    主要内容: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一起探索人工世界。
    一、引发关注、聚焦问题(预设3分钟)
    1.同学们,课前老师准备了一段视频,请认真观看。说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植物、动物是自然物,高楼大厦等是人造物。
    2.是的,自然物是大自然中原本存在的,而人造物是由人们设计制造出来的物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自然物和人造物,我们利用自然物发明了人造物。各种各样的人造物构成了人工世界,这堂课我们一起认识一下人工世界【板书:人工世界】。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视频,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再次聚焦人造物。
    二、探索研讨、引导发现(预设30分钟)
    1.同学们,你们身边有没有人造物?今天我们就化身成小小寻宝家,找一找藏在我们身边的人造物吧,你们敢接受挑战吗?(敢)
    三、整理小结,提升认识(预设3分钟)挑战一:分一分
    2.课前,老师不小心把准备的图片材料弄乱了,你们能按照“衣食住行”的标准把它们分一分类吗?谁来说一说你们是怎么分的?
    挑战二:说一说
    3.同学们都很棒,很快就把这些图片分好了。接下来,请每个小组的寻宝家们从衣食住行中选择一个最感兴趣的,在小组内讨论图片上的问题:它们有什么不同,并思考为什么会这样?有没有人造物呢?
    小组汇报
    ①动物与人的饮食的不同
    动物吃种子、鱼、竹子,人吃蔬菜、米饭、煮熟的鱼。
    提问1:听了他们小组的汇报,你有什么发现?
    提问2:我们会发现,动物吃的食物都比较单一,我们发现动物和人都喜欢吃鱼,它们一样吗?为什么人类可以吃到美味的、品种多样的食物呢?而动物它们的食物来源相对单一,大多是生肉、果实或者植物呢。
    2、总结:是的,人类可以加工食物,使用火烹饪食物,使得食物更加美味且易于消化。为了加工食物,人类又发明创造了很多器具,这些都是人造物。而动物没有,所以他们的饮食则主要依赖于本能觅食。
    ②人与动物出行方式的不同
    提问1:人的出行方式和动物的出行方式一样吗?接下来我们来听一听另一个小组的想法。
    (动物的出行方式用腿、翅膀等,人类的出行方式通常还依赖于各种交通工具,如汽车、火车、飞机、自行车等。)
    2、提问:你们描述得真棒,是的,动物出行主要依赖他们的身体结构,那么我们也有腿,为什么我们还是选择坐车或者飞机交通工具呢?(快,省时)
    3、提问:看来为了提高人类的出行速度和扩大出行的范围,人类创造了这些交通工具等人造物,那么这些交通工具正常工作还需要哪些支持呢?
    (比如汽车想要动起来它还需要有油,那么就需要有加油站,很多汽车可以在公路上有序地行走,就需要有红绿灯,这些都是人类出行时的附属设备,他们都是人造物,他们的出现让交通更加的便捷。)
    ③人与动物防寒避暑方式的不同
    (动物则主要依靠自身的毛发、皮肤等来适应环境,保持温暖。)
    1、总结:人类在御寒防暑方面,主要依靠衣物,如衣服、裤子、鞋子等,以保护自己免受寒冷、风雨等自然环境的侵害。而且,较为复杂和多样化。
    2、提问:除了刚刚提到的方法,人类还有其他防寒御暖的方法吗?(视频)
    ④人与动物住所的不同
    1、动物则主要依赖于自然环境,如树洞、石洞等,或者通过挖掘、搭建等方式建造简单的住所。人类在住宿方面相较于动物更为复杂和多样化。人类可以建造各种房屋、住所,提供安全、舒适、温暖的居住环境。
    2、提问:动物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栖息地?
    3、总结:“动物选择栖息地是为了保护自己,而人类则根据自己的需要建造了各种各样的住房”,这里老师准备了一段人类住房的发展史,我们一起看一下(播放视频)。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求其说明理由,训练学生有理有据说明想法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证据证明的实证意识。
    四、深入家园、拓展研究(预设4分钟)结束语: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研究了人工世界,寻找到了人与动物在衣食住行方面的不同,体会了人造物给人类带来的好处,课后,请大家可以继续找一找与清洁卫生有关的人造物吧!
    【教学后记】
    12.轮子的故事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观察不同种类的轮子,了解它们由轮和轴组成。通过体验,感受到轮子省力的特点。
    [科学思维]
    通过对轮子的研究,学会如何观察、假设、实验和得出结论。通过比较,了解轮子演进的原因。
    [探究实践]
    在用手推一推的体验活动和给车子安装轮子的实践活动中,感受轮子的作用。
    [态度责任]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严谨的态度和责任心,激发他们对轮子的探究兴趣,体验轮子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它为生活生产带来的便利。
    【教学重点】
    了解轮子的作用和发明过程。
    【教学难点】
    给小车安装轮子。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
    [学生]大字典、小木棒若干根;纸盒子、轮子、车轴、吸管、胶带、剪刀等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提出要求:
    主要内容: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一起探索轮子的故事。
    一、引发关注、聚焦问题(预设3分钟)
    1.谈话:小朋友们是怎么来上学的?(坐车)不论是哪一种交通工具,它们都有轮子。轮子是非常重要的人造物,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轮子的世界,了解关于《轮子的故事》。(板贴)
    二、探索研讨、引导发现(预设30分钟)
    1.看一看:汽车博物馆里展出了一组车轮,仔细观察,它们有哪些共同特征?(最外面是轮圈,里面是凸起的轴)(板贴)
    2.请学生上台指一指。
    3.找一找:小朋友们,你能找出下面这些轮子的轮和轴吗?请把它们标出来。
    4.请学生上台标出来。
    1.想一想:你们可真棒,准确找出了这些轮子的轮和轴。你还在哪里见到过轮子?只有车子才有轮子呢?
    2.学生举例。
    3.想一想:看来,轮子被广泛地运用到了我们的生活中,它们为什么都用到了轮子呢?
    4.学生回答。
    三、整理小结,提升认识(预设3分钟)探究:使用轮子是否省力
    1.想一想:使用轮子能省力,真的是这样吗?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这些材料(一本很重的字典、5根圆木棒),你有什么好办法验证你的猜想?
    2.小组讨论实验方案。
    3.小组汇报:先用手推字典,再将字典下面放圆木棒推,比较两次感受。
    4.小结:使用轮子能省力。
    阅读:轮子的历史
    1.想一想:其实轮子的历史很悠久,你能不能按照先后顺序为这些轮子排排序吗?说说你的理由。
    2.小组讨论。
    3.小组汇报。
    4.读一读:轮子的历史。
    5.小结:轮子真是个厉害的发明。
    实践:给小车装轮子让其跑起来
    1.想一想:今天,我们也一起组装轮子吧,让我们的小车跑起来。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以下材料和工具:盒子、吸管、轮子、车轴、胶带、剪刀,你准备怎么装呢?
    2.小组讨论。
    3.学生操作。
    4.想一想:你们的小车都跑起来了吗?(请学生上台演示)有两种安装方法,它们有什么不同呢?小车都能跑吗?
    5.小组交流与汇报。
    6.小结:原来,这里还有个机关——轴套,可以让轮子转动起来。生活中,汽车不会安装长长的车轴套,而是在轮子上安装了轴承,这样轮子在转动的时候就更省力了。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求其说明理由,训练学生有理有据说明想法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证据证明的实证意识。
    四、深入家园、拓展研究(预设4分钟)
    结束语: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研究了轮子,了解了关于轮子的故事,课后大家可以继续找一找生活中带有轮子的物品。
    【教学后记】

    相关教案

    小学苏教版(2024)第1单元 走进科学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苏教版(2024)第1单元 走进科学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后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第3单元 用大脑思考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苏教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第3单元 用大脑思考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后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苏教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第2单元 用感官观察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2024)一年级上册(2024)第2单元 用感官观察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后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