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高频考点专项练习 (含答案)
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九 考点一8 断句(1)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九 考点一8 断句(1),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语句朗读节奏错误的一项是,下列文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题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A.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B.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C.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依据原文词律,下列词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B.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C.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3.下列诗句朗读时语气节拍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B.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C.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D.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4.下列语句朗读节奏错误的一项是( )
A.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B.守拙/归园/田
C.势拔/五岳/掩/赤城
D.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5.下列文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自古乱亡之/国必先坏/其法制而后乱从之此势之然也/五代之际是已/文珂、守恩皆汉大臣/而周太祖以一枢密使头子而易置之/如更戍卒
B.自古乱亡之国必先坏/其法制而后乱/从之此势之然也/五代之际是已/文珂、守恩皆汉大臣/而周太祖以一枢密使头子而易置之/如更戍卒
C.自古乱亡之国/必先坏其法制而后乱从之/此势之然也/五代之际是已/文珂、守恩皆汉大臣/而周太祖以一枢密/使头子而易置之/如更戍卒
D.自古乱亡之国/必先坏其法制而后乱从之/此势之然也/五代之际是已/文珂、守恩皆汉大臣/而周太祖以一枢密使头子而易置之/如更戍卒
6.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杜陵诗云:“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A.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
B.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
C.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
D.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
7.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信孺曰反俘归币可也缚送首谋于古无之称藩割地则非臣子所忍言子仁怒曰若不望生还耶信孺曰吾将命出国门时已置生死度外矣至汴,见金左丞相、都元帅完颜宗浩,宗浩叱之曰:“前日兴兵,今日求和,何也?”
A.信孺曰/反俘归币可也/缚送首谋/于古无之/称藩割地/则非臣子所忍言/子仁怒曰/若不望生还耶/信孺曰/吾将命出国门时/已置生死度外矣/
B.信孺曰/反俘归币可也/缚送首谋/于古无之称藩/割地则非臣子所忍言/子仁怒曰/若不望生还耶/信孺曰/吾将命出国门时/已置生死度外矣/
C.信孺曰/反俘归币可也/缚送首谋/于古无之称藩/割地则非臣子所忍言/子仁怒曰/若不望生还耶/信孺曰/吾将命出国门/时已置生死度外矣/
D.信孺曰/反俘归币可也/缚送首谋/于古无之/称藩割地/则非臣子所忍言/子仁怒曰/若不望生还耶/信孺曰/吾将命出国门/时已置生死度外矣/
8.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习于苟且/毋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够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B.人习于苟且毋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够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C.人习于苟且毋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够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D.人习于苟且/毋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够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9.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所做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
B.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
C.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
D.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
10.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王汉忠,字希杰,徐州彭城人。少豪荡,有膂力,形质魁岸,善骑射。节帅高继冲欲召至帐下,汉忠不往。因殴杀里中少年遂亡经宿复苏其父遣人追及于萧县汉忠不肯还西至京师太宗在藩邸召见奇其材力置左右。即位,补殿前指挥使,累迁内殿直都知。
(节选自《宋史·王汉忠传》)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因殴杀里中少年/遂亡/经宿复苏其父/遣人追及于萧县/汉忠不肯还/西至京师/太宗在藩邸/召见/奇其材力/置左右/
B.因殴杀里中少年/遂亡/经宿复苏/其父遣人追及于萧县/汉忠不肯还/西至京师/太宗在藩邸/召见/奇其材力/置左右/
C.因殴杀里中少年/遂亡/经宿复苏其父/遣人追及于萧县/汉忠不肯还/西至京师/太宗在藩邸/召见/奇其材/力置左右/
D.因殴杀里中少年/遂亡/经宿复苏/其父遣人追及于萧县/汉忠不肯还/西至京师/太宗在藩邸/召见/奇其材/力置左右/
11.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B.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C.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D.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12.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宁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B.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宁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C.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宁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D.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宁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13.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
给上面这段文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夫水/博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
B.今夫水/博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
C.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
D.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
14.对下面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A.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B.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C.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D.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15.关于下面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A.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B.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C.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D.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应为“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2.答案:C
解析:“草草”后应断句,因为“草草”是形容宋文帝草率用兵,且不可作下句的主语。排除AB两项。“胥”后应断句,“狼居胥”是一-座山,是“封”的宾语。排除D项。译文:宋文帝草率用兵,效法汉将伐匈奴,没能够封山纪功狼居胥,却要仓皇向南逃,时时回头向北顾。我登上山亭望江北,还记得四十三年前的旧事一幕幕:烽火连天鏖战苦,扬州一带遭荼毒。往事怎忍再回顾?拓跋焘祠堂香火盛,乌鸦啄祭品,祭祀擂大鼓。谁能派人来探问:廉颇将军虽年老,还能吃饭吗?故选:C。
3.答案:C
解析:
4.答案:B
解析:守拙/归/园田。故选B。
5.答案:D
解析:本题要求选出“下列文句断句,正确的一项”,从句意看,本句论述的是乱亡之国的情况,故首先可排除A项,“自古乱亡之”断句有误;由“此势之然也”是个判断句可排除B项;“枢密使”是个官职名,不应断开,故可排除C项。
6.答案:C
解析:这一句的断句主要是句式一致原则,“秋”“时之惨凄也”和“作客”“羁旅也”,句式一致,之间断开,排除BD;
“常作客”“久旅也”和“百年”“暮齿也”,句式一致,之间断开,排除B。
7.答案:A
解析:画框句子的大意是:方信孺说:“交还战俘、交纳岁币是可以的,绑送主谋,自古没有这样做的,自称藩国、割让土地,则不是臣子忍心谈论的事。”纥石烈子仁发怒说:“你不想活着回去了吗?”方信孺说:“我接受命令走出国家大门时,就已经把生死置之度外了。”
句中,“称藩割地”是两项议题,中间不可断开。排除BC两项。“时”是“将……时”的一部分,应与上句连接,与下句断开。排除D项。
参考译文:
方信孺说:“交还战俘、交纳岁币是可以的,绑送主谋,自古没有这样做的,自称藩国、割让土地,则不是臣子忍心谈论的事。”纥石烈子仁发怒说:“你不想活着回去了吗?”方信孺说:“我接受命令走出国家大门时,就已经把生死置之度外了。”方信孺来到汴京,会见金国左丞相、都元帅完颜宗浩,完颜宗浩大声叱骂:“从前发动战事,今天前来求和,为什么呢?”
8.答案:C
解析:“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士大夫”主语,“恤”谓语,“国事”宾语,本句主谓宾齐全,结构完整,不能断开,排除AD; “而某不量敌之众寡”,“而”表转折,用于句首,“某”,指“我”,主语,“量”谓语,“敌之众寡”,宾语,本句主谓宾齐全,结构完整,不能断开,排除B。
9.答案:D
解析:这段话意思是“别的种树人却不是这样,树根拳曲又换了生土;他培土的时候,不是过紧就是太松。如果有能够和这种做法相反的人,就又太过于吝惜它们了,担心它太过分了,在早晨去看了,在晚上又去摸摸,已经离开了,又回头去看看。”
“他植者则不然”意思是“别的种树人却不是这样”,句意完整,后面是说“他植者”的具体做法,且“根拳”“土易”结构一致,应放在一起,这就排除AC两项;
“也”是句末语气词,其后要断开,且“若不过焉则不及”是“其培之也”的具体表现,故“也”和“若”之间要断开,排除B项。
10.答案:B
解析:文言断句需要整体把握文意:“经宿复苏”指的是“被殴杀的少年”,而不是“其父”,故应在“复苏”后断句,排除A项、C项。
“奇”的对象是“材力”,而不是“材”,故应在“材力”后断句,排除C项、D项。
句意:因为斗殴杀了乡里少年,就逃走了。一夜之后,被害者复活了,其父派人在萧县追上了他,王汉忠不肯回去,向西到了京城。太宗在王府,召见了他,很欣赏他的身材和气力,将他安置在身边。
参考译文:
王汉忠,字希杰,是徐州彭城人。年轻时豪放不羁,膂力过人,身形魁梧高大,擅长骑马射箭。徐州节度使高继冲想将他召至帐下,王汉忠不肯前往。因为斗殴杀了乡里少年,就逃走了。一夜之后,被害者复活了,其父派人在萧县追上了他,王汉忠不肯回去,向西到了京城。太宗在王府,召见了他,很欣赏他的身材和气力,将他安置在身边。太宗即位以后,任命他担任殿前指挥使,屡次升迁为内殿直都知。
11.答案:C
解析:句子大意是:尧将帝位禅让给他,天地享有,百姓爱戴,没有别的道理,只是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品德,光照天地罢了。
其中,“尧”是句子主语,“禅之以位”是谓语和宾语,后面断开,排除AB项;再根据主语“天地”“百姓”,分别找到它们的谓语宾语“享之”“戴之”,可断两处;“孝友之德”是“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品德”;而“光”是动词“光照”,二者中间必须断开,排除D项。
12.答案:A
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草。看见地上有一片金,管宁仍依旧挥动着锄头,像看到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华歆拾起金片,(然而看到管宁的神色后)又扔了它。曾经,他们同坐在同一张席子上读书,有个穿着礼服的人坐着有围棚的车刚好从门前经过,管宁还像原来一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管宁就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了。”
“园中锄菜”中,“园中”是“锄”的地点状语,两者不能断开,据此排除BC两项;“捉而掷去之”中,“华”是该句的主语,也不能断开,据此排除D。
13.答案:B
解析:句意为:水,拍打一下叫它飞溅起来,也能使它高过人的额头;阻挡住它叫它倒流,可以使它流到山上。这难道是水的本性吗? 是形势导致这样的。
“博而跃之”“激而行之”从结构上看是对称的,故“而”字前不能断开,排除AC;
“哉”字一般作句末语气助词,在其后断开,排除D。
14.答案:A
解析:“用矣”要独立成句,表示一旦被任用,有的人就开始阻碍他做事甚至逼死人,“矣”是句末语气词,后面要断开。排除CD。
“要之”的意思是“总而言之”,表示下文是总括性的话,不应该和后面内容断开,排除B。
译文:危亡混乱的时代,并不曾缺乏人才,只是时常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即使)用了,有的人就牵制为难他们并把他们赶到必死的境地。像这样的情况,实在是人为的,总的说来也是天意。
15.答案:D
解析:句意:这四位国君,都是凭借任用客卿而获得成功的。由此看来,客卿们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呢?假使这四位国君拒绝客卿、闭门不纳,疏远外来之土而不用,这就不会使秦得到富强,秦国也不会有强大的威名。
“由此观之”句意完整,“客何负于秦”中的“客”作句子的主语,“客”前断开,排除AB;
“却客而不内”与“疏士而不用”是对称结构,中间要断开,排除 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九 考点一6 概括内容和观点(1),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九 考点一5 筛选信息(3),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九 考点一5 筛选信息(2)(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