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图片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图片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二节地貌的观察,宇宙概念及特点,地貌观察的顺序,山地平原,地貌观察的内容,等高线,坡和坡度角示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1.说出地貌观察的顺序,能够选择合适的地貌观测点并据当地情况确定地貌观测顺序。2.说明地貌观察的主要内容,能够观察并描述某地地貌景观。
1、齐读课本P761--2段,关注观察地貌的位置选择和先后顺序2、教师再做相关的强调
一般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如山地、平原等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如山岭、河谷等最后描述河岸、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
1、齐读课本P761--2段,关注观察地貌的位置选择和先后顺序2、教师再做相关的强调3、欣赏泰山
视频:请用地貌观察的相关知识欣赏泰山,否则就是有眼不识泰山
绝对高度:可通过地形图或借助仪器获得相对高度:能够反映地面的起伏状况。
1、观察高度:确定地貌类型及地面的起伏变化
将海拔高度相等的各点连接起来的线就是等高线。
思考(P77图4.22)甲、乙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多少?图示区域内最大的相对高度约为多少?
图4.22黄土高原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
思考(P77图4.22)甲、乙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多少?(6.4米)②图示区域内最大的相对高度约为多少?(接近95.4米)
1、观察高度:确定地貌类型及地面的起伏变化2、观察坡度
(1)注意坡度大小的表示方法①坡度角②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的比值
(2)在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小
(3)坡度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视频:中国人自己设计的第一条铁路(把不可能变成了现实)
1、观察高度:确定地貌类型及地面的起伏变化2、观察坡度3、观察坡向
迎风坡地形雨,背风坡焚风效应
阳坡、迎风坡,降水较多、温度较高、光照较好
阴坡、背风坡,降水较少、温度较低
问题:为什么喜马拉雅山南坡植被比北坡丰富?
总结:一、地貌观察的顺序
一群旅游爱好者到祖国的大好河山去旅游,下图为他们到湖北某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处地形是( )A.山脊B.陡崖C.山谷D.鞍部2.量得乙丙两山峰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实地距离是:( )A.400米B.4000米C.40千米D.400千米3.图示区域最大高差可能为( )A.600米B.590米C.690米D.790米
4.下图中①是“某区域平面图”,虚线为小路;②和③是“该区域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题。
图示区域内唯一的河流流速变化特点表现为( )A.慢→快 B.快→慢C.快→慢→快D.慢→快→慢
5.读某岛屿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判断出( )
A.①地地形类型为盆地B.②地能看到南部海岸线C.③处可能有河流发育D.④处十分适宜修筑梯田
6.读某日某地区示意图,下列关于图中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
①该地区位于北半球②该地区位于南半球③图中河流流向为东南方向④图中河流流向为西北方向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7.读下图某一局部地区的等高线地形示意图,与图示地形特征较为符合的是( )
A四川盆地B.珠穆朗玛峰C.白头山天池D.云贵高原
8.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有可能形成大规模冲积扇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植被课文配套ppt课件,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植被的形成过程,A森林,雨林中的附生植物,雨林中的藤本植物,长在树干上的菠萝蜜,B草原和荒漠,热带草原,温带草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图文ppt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2海水的性质,海水温度,石斑鱼,海水盐度,视频世界上最咸的海,海水密度,海水密度分布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水循环背景图ppt课件,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节水循环,学习目标,水循环的动力来源是,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视频一滴水的旅程,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塑造地形,海陆纽带,影响全球生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