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植被课文配套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植被课文配套ppt课件,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植被的形成过程,A森林,雨林中的附生植物,雨林中的藤本植物,长在树干上的菠萝蜜,B草原和荒漠,热带草原,温带草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五章第一节 植被
1、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2、运用地图,说明植被分布规律,说出主要分布地区
视频:带你遨游世界,认识各种各样的植被
一、植被与环境1、植被概念(齐读)2、分类
(1)植被:由无到有,由少到多,由单层到垂直多层,由不稳定到稳定植被结构。
(2)在稳定植被群落中会出现分层的垂直结构。
由此可见:植被不但能适应环境还能改良环境(讨论:植被的生态效益?)
二、植被的类型(要求掌握分布区及生态特征特别关注各种植被是如何适应所在地区的环境特点)A 森林B 草原和荒漠
植被的生态效益:调节气候、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增加土壤肥力、维持生物的多样性等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
夏季炎热,冬季温和且无明显干季
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亚寒带地区
视频:植物神奇的抗旱本领
湿季降水丰沛,植物生长旺盛,草原葱绿; 干季降水稀少,草类枯黄;有的热带草原中散生着灌木和乔木
夏季温暖,冬季寒冷,气候干燥;草原夏绿冬枯,植被高度较热带草原低;有较为矮小的灌木。
以旱生灌木为主,具有忍耐长期干旱的形态和结构,也有些非旱生的短命植物
夏季凉爽短促。冬季寒冷漫长以苔藓、地衣、多年生草类和耐寒小灌木构成的植被带。为典型的寒带生态系统,
异木棉为高大乔木,叶色青翠,花朵红粉,具有喜光,喜高温和喜湿等特点,多用作高级行道树,富有观赏性。异木棉花期对小区域内的微气候条件特别敏感,同一棵树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一半先开花,一半仍为树叶”的现象(图)。完成下面小题。1.导致图中异木棉“一半先开花,一半仍为树叶”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B.热量C.水分D.技术2.相较于一般行道树,城市内部栽种异木棉效益更明显的区域是( )①森林保护区 ②交通绿岛 ③较窄分车带 ④边侧绿地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下图为某生物学家拍摄到的植物景观照片和骆驼刺根系结构示意图,骆驼刺为亚洲某地区的典型植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造成图片中三种植物形态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A.水分条件差异 B.土壤性质不同C.海陆位置差异 D.热量条件不同4.骆驼刺生长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是( ) A.降水充沛 B.土壤肥沃 C.森林密布 D.气候干旱5.纺锤树粗大树干的主要作用是( )A.储水B.防风C.给养D.隔热
逐渐走向北极,就会发现树木愈来愈小,愈来愈稀,最后竟完全消失。这时,矮小的灌木、多年生禾草、地衣、苔藓则占据了优势(如下图),这是北极地区一种极端环境下的生物群落。据卫星图像显示,从俄罗斯西伯利亚到芬兰一带该生物群落已有局部变成了森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该生物群落所属自然带为( )A.苔原带B.温带草原带C.冰原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7.该生物群落的植物常具大型鲜艳的花并呈杯型,其适应环境的主要功能是( )A.收集大气降水B.获取更多光照C.抵抗冬季寒冷D.吸收地下水分8.导致该生物群落局部变成森林的原因是( )A.人工播种B.降水减少C.气候变暖D.冻土增厚
下图是我国某河谷北坡植物多样性指数随海拔的分布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该河谷海拔1200m以下,植物多样性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是( )A.热量B.水分C.土壤D.坡度10.与野果林相比,山地草原( )①年均温较低②光照较强③土壤有机质分解较快④群落生产力较高A①② B③④C.②③D.①④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图文ppt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2海水的性质,海水温度,石斑鱼,海水盐度,视频世界上最咸的海,海水密度,海水密度分布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图片课件ppt,共5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②风暴潮,利用海浪,太阳SUN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水循环背景图ppt课件,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节水循环,学习目标,水循环的动力来源是,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视频一滴水的旅程,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塑造地形,海陆纽带,影响全球生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