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多份
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训练六文言文知识梳理与阅读习题课件(部编版)
展开这是一份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训练六文言文知识梳理与阅读习题课件(部编版),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言文知识梳理,重点词理解,不久一会儿,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约定,古今异义,把事交给别人去办,按时温习,生气恼怒,立身指能有所成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世说新语〉二则》
(1)俄.而.雪骤
(2)未若柳絮因.风起
(3)太丘舍.去
(4)相委.而去
(5)友人惭,下车引.之
2. 通假字。“尊君在不”中,“ ”同“ ”。
陈太丘与友期.行
(1)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 ;今义: 。
古义: ;
今义: 。
子女,这里泛指家里的小辈,包括侄儿侄
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
今义: 。
5. 重点句子翻译。(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答案: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 一起。
(2)未若柳絮因风起。
答案:不如比作柳絮乘风漫天飞舞。
(3)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答案:(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 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二)《〈论语〉十二章》
(1)学而时.习.之
(2)人不知而不愠.
(3)吾日三省.吾身
(4)三十而立.
(5)学而不思则罔.
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7)三军可夺.帅也
(8)博学而笃.志
(9)切.问而近思
(6)思而不学则殆.
7. 通假字。“不亦说乎”中,“ ”同“ ”,意为: 。
(1)学而时.习之
(2)吾日.三省吾身
(3)传.不习乎
(4)温故.而知新
(5)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动词用作名词,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形容词用作名词,学过的知识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
9. 重点句子翻译。(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答案:学习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答案: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 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了。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答案: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 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疑惑。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答案:懂得某种学问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 不如以研究这种学问为快乐的人。
(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答案: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浮 云一样。
(1)静以.修身
(2)非淡.泊.无以明志
(3)非宁静无以致.远.
(4)淫.慢.则不能励精
(5)年与时驰.
(6)险.躁.则不能治性
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1)非宁静无以致.远
(2)非志.无以成学
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大目标
12. 重点句子翻译。(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答案:(他们)以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 养品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答案:不内心恬淡就没办法明确志向,不集中精神就 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3)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答案:可悲地守着陋室,(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1)止.有剩骨
(2)缀.行甚远
(3)一狼仍从.
(4)屠大窘.
(5)弛.担持刀
(7)意.暇甚
(8)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9)盖.以诱敌
(10)狼亦黠.矣
表示推测,相当于“大概”
(6)眈.眈.相向
(1)狼不敢前.
(2)其一犬.坐于前
(3)一狼洞.其中
(4)恐前后受其敌.
(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古义: ;
今义: 。
今义: 。
16. 重点句子翻译。(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答案:骨头已经投完了,可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 追赶(屠户)。
(2)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答案:狼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
(3)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答案: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很 悠闲。
(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答案:(屠户此时)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 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人。
(5)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答案:一只狼径直离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 前面。
(1)及.其家穿井
(2)国人道.之
(3)丁氏对.曰
(4)身亡.所寄
(5)因往晓.之
18. 通假字。“其人舍然大喜”中,“ ”同“ ”,意 为: 。
(1)奈.何.忧崩坠乎
古义: ;
今义: 。
意思跟“怎么办”相似,用于反问或否定
(2)亦不能有所中.伤.
20. 重点句子翻译。(1)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答案: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中得到一个人。
(2)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答案:那个杞国人消除了疑虑,很高兴;开导他的人 也消除了疑虑,很高兴。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谢道韫传(节选) ①王凝之妻谢氏,字道韫,安西将军奕之女也。聪识有 才辩。叔父安尝内集,俄而雪骤下,安曰:“何所似也?” 安兄子朗曰:“撒盐空中差可拟。”道韫曰:“未若柳絮因 风起。”安大悦。 ②凝之弟献之尝与宾客谈议,词理将屈,道韫遣婢白① 献之曰:“欲为小郎解围。”乃施青绫步鄣②自蔽,申献之 前议,客不能屈。
③及遭孙恩③之难,举厝④自若,既闻夫及诸子已为贼⑤ 所害,方命婢肩舆⑥抽刃出门,乱兵稍至,手杀数人,乃被 虏。其外孙刘涛时年数岁,贼又欲害之,道韫曰:“事在王 门,何关他族!必其如此,宁先见杀。”恩虽毒虐为之改容 乃不害涛。(选自《晋书·列女传》,有删改)
【注释】①白:陈述,告知。②步鄣:用以遮蔽风尘或视线 的一种幕布。③孙恩:为东晋五斗米道道士,后聚众作乱, 四处攻州破府。④厝:同“措”。⑤贼:反贼。⑥肩舆:抬 着轿子。
1. 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2.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恩 虽 毒 虐/为 之 改 容/乃 不 害 涛。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安兄子朗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答案:谢安哥哥的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大体可以 相比。”
(2)其外孙刘涛时年数岁,贼又欲害之。
答案:她的外孙刘涛当时才几岁,反贼又想杀害他。
4. 读其文,悟其人。(1)请模仿《三字经》的形式,分别用三个字概括②③两段 中有关谢道韫的事件。谢道韫,能吟咏, , 。 彼女子,且聪明。尔男子,当自警。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期末专题训练 专题七 文言文知识梳理 习题课件,共53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专题复习习题课件专题七 文言文知识梳理与阅读,共4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重点词理解,文言文知识梳理,不久一会儿,拉牵拉,通假字,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约定,古今异义,回头看,注意照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本册综合习题课件ppt,共4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重点词理解,文言文知识梳理,不久一会儿,拉牵拉,通假字,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约定,古今异义,回头看,注意照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