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人教版(2024)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教案
展开一、教材分析
《分子和原子》不仅是连接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桥梁,也是学生理解物质构成、性质及变化规律的基础。教材通过生动的实验、形象的图示和严谨的语言,引导学生认识分子和原子的存在、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本章内容既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又强调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教材编排由浅入深,逐步深入,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体现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通过学习本章,学生将初步建立起微观世界的概念框架,为后续学习化学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
在设计《分子和原子》的教学时,我遵循了“情境导入一新知讲授一实验探究一巩固练习一总结反思”的教学流程。首先,通过生活实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其次,结合实验现象和多媒体辅助手段,直观展示分子和原子的存在与性质,帮助学生建立微观世界的概念;然后,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分子和原子的奥秘,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接着,设计多样化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解题能力;最后,通过课堂总结和反思,梳理知识点,查漏补缺,同时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培养自我反思和自主学习的习惯。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相结合,力求达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双重目标。
三、教学目标
化学观念:认识分子和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理解分子和原子的基本性质,包括分子的运动性、分子间的间隔以及分子的构成等,能运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科学思维:理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科学探究与实践: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包括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分子间存在间隔等。
科学态度与责任:能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四、教学重点
重点:分子、原子的存在及其基本性质。
五、教学难点
难点:分子、原子行为的微观表象的形成,以及如何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宏观现象。
六、教学过程
七、教学反思
在《分子和原子》这节课的教学后,我进行了深刻地反思。首先,通过生活实例和生动的实验引入,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这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然而,在理论讲解部分,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分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理解不够深入,这可能与我在讲解时未能充分结合具体实例和直观展示有关。为了改进这一点,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增加更多的互动环节,如利用动画模拟、模型展示等直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分子与原子的概念模型。同时,我也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分层提问、个别辅导等方式,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节奏,真正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此外,我还意识到在小组合作探究环节,虽然学生参与度很高,但部分小组在讨论时缺乏明确的方向和有效地组织,导致讨论结果不够深入。因此,我将在下次组织类似活动时,提前给予更明确的指导,包括讨论问题的设定、讨论方法的指导以及成果展示的要求等,以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总之,这次教学让我深刻认识到,在化学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通过不断优化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课题2《原子结构》
一、教材分析
九年级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初步了解了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对物质的微观构成有了一定的认识。然而,原子结构的内容相对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难以形成直观的表象认识。此外,学生在物理课上虽然接触过电荷等概念,但对于原子内部粒子的带电性和电性关系等知识仍需进一步学习。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展示、实验演示、类比推理等,将抽象的原子结构直观化,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采用分层次教学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取得成长和进步。
二、设计思路
原子的结构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位于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第三单元中,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基础。本单元共分“分子和原子”“原子的结构”“元素”三个课题,其中“原子的结构”包含原子的构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离子的形成、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从微观角度理解物质的构成,为后续学习化学反应、酸碱盐等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原子的结构教学不仅涉及原子构成粒子的种类和数量,还包含构成原子的原子核、核外电子、质子和中子在层次、电性、数量和质量等方面的相互联系。这些知识点对于学生理解物质世界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关键。
三、教学目标
【化学观念】了解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了解原子核是由质子、中子构成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理解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科学思维】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及离子的形成过程。初步掌握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科学探究】通过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的方法,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学会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如观察、归纳、推理等,解决化学问题。能够在宏观与微观之间建立联系,理解物质的微观构成与宏观性质之间的关系。
【科学态度与责任】并通过查阅资料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运用分类、归纳、概括、比较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学习科学家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体会科学在人类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贡献。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原子的内部结构(质子、中子、电子)及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难点:理解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及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五、教学过程
六、板书设计
原子结构
一、原子的基本组成要素
- 质子:带正电荷,位于原子核中
- 中子:不带电荷,位于原子核中
- 电子:带负电荷,围绕原子核旋转
二、科学家对原子的研究
- 道尔顿:原子学说
- 汤姆逊:“面包状”原子模型
- 鲁瑟福:原子核外围围绕着电子的模型
教学反思
在本次《原子结构》的教学设计中,我力求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丰富的活动设计,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原子的基本构成、电子排布规律以及离子形成等核心概念。以下是我对本次教学过程的几点反思:
一、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基本掌握了原子的构成、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以及离子的形成过程。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原子内部粒子的带电性和电性关系,并初步掌握了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的方法,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通过多媒体展示、实验演示和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然而,在个别环节上,学生参与度不够高,需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展示科学家探究原子结构的历程和成就,我成功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但在这方面,我还可以进一步挖掘教学资源,如引入更多科学史故事和科学家生平介绍,以增强情感教育的效果。
二、教学方法的反思
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展示在本次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使抽象的原子结构变得直观易懂。然而,在使用多媒体时,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容易分心于图片和视频本身,而忽略了知识的吸收和理解。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精心地设计多媒体素材,确保其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有效传达知识信息。
实验演示与探究:实验演示是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本次教学中,我通过电解水实验等简单实验让学生观察并理解原子的分裂和离子的形成过程。然而,由于实验条件和时间限制,部分实验未能深入展开或由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增加更多探究性实验项目,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分层次教学与个别指导:针对学生的学习差异和个性特点,我采用了分层次教学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要准确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给予恰当的指导并不容易。因此,我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惑,以便更好地实施分层次教学和个别指导。
三、学生反馈与改进建议
学生反馈:通过课后调查和个别交流,我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对本次教学内容表示感兴趣并有所收获。然而也有部分学生反映课堂节奏过快或某些知识点难以理解。这提示我在未来的教学中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反应速度,适时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
改进建议: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一是加强课前准备和课后反思工作,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针对性;二是增加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三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鼓励他们在课外时间主动探索和学习相关知识;四是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跟踪和评估工作,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课题3《元素》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3.3节“元素”的教材设计,是初中化学学习中的关键一环。本节内容旨在帮助学生从宏观世界进一步深入到微观领域,理解物质的基本组成单元——元素。教材首先通过引入元素的概念,使学生认识到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随后,教材详细讲解了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以及元素周期表的基本构成和排列规律,为学生后续学习化学知识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教材在编排上注重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从元素的概念出发,逐步深入到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的学习,使学生能够逐步建立起对元素知识的完整认识。同时,教材还通过实例分析和实验展示,帮助学生理解元素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此外,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鼓励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自主探究元素的性质和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推理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元素知识的深入理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二、设计思路
《元素》章节是初中化学课程中的核心部分,它不仅衔接了前面的原子结构知识,也为后续学习化合物、化学反应等打下基础。教材通过清晰的概念界定、丰富的实例展示以及元素周期表的引入,使学生全面了解元素的概念、分类、性质及周期性变化规律。本章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元素的性质,培养其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材还强调了元素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
学生在进入《元素》章节学习前,已经初步掌握了原子的基本结构和元素的概念,对化学世界有了一定的认识。然而,元素作为化学学科中的基础概念,其种类繁多、性质各异,且元素周期表的内容较为复杂,对学生来说仍是一个挑战。部分学生可能因为抽象思维能力不足或学习方法不当,难以将元素的概念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此外,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也存在差异,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难点,提高学习效果。
三、教学目标
化学观念:了解元素的概念,理解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并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及其相关信息。
科学思维:能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查元素名称、符号、相对原子质量等信息。
科学探究:能从元素的角度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科学探究与实践:通过对元素周期表的分析,知道元素周期表中包含的信息。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培养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情感和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元素的概念及其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难点:理解元素的定义,以及如何用元素、分子、原子描述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四、教学过程
五、教学反思
在完成了初中化学元素的教学后,我进行了深入的教学反思,旨在总结教学经验,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亮点与不足,并探索改进的方法。以下是我的几点反思:
1. 成功之处
概念引入自然:通过复习原子结构和性质,自然地引出元素的概念,使学生能够顺利地从已知知识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降低了学习难度。
互动性强: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通过提问、讨论和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参与度。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实验辅助教学:虽然条件有限,但我尽力利用实验来辅助教学,让学生直观感受元素的性质。这种直观的教学方式加深了学生对元素概念的理解。
2. 不足之处
元素符号记忆难度大:虽然通过游戏和竞赛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元素符号的记忆仍是一个难点。部分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记住大量元素符号,影响了后续的学习。未来可以考虑采用更系统、更有趣的记忆方法来帮助学生记忆。
元素周期表讲解不够深入:由于时间限制,我对元素周期表的讲解较为浅显,没有深入探讨其编排规律和背后的科学原理。这可能导致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理解停留在表面,无法充分利用这一重要工具进行化学学习。未来可以安排更多的时间专门讲解元素周期表,并引导学生自行探索其奥秘。
个体差异关注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关注了班级整体的学习情况,但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不够。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可能跟不上教学进度,而部分优秀的学生则可能觉得内容过于简单。未来需要更加注重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
3. 改进措施
加强元素符号记忆训练: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记忆游戏或练习,如元素符号接龙、元素符号拼图等,帮助学生记忆元素符号。同时,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创造记忆方法,提高记忆效率。
深入讲解元素周期表: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安排更多的时间专门讲解元素周期表。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深入探讨其编排规律和背后的科学原理。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元素周期表进行元素性质的预测和比较,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注重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的辅导和支持;对于优秀的学生,则可以引导他们进行更深入地学习和研究。同时,可以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和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通过这次教学反思,我深刻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要求。
跨学科实践活动2《制作模型并展示科学家探索物质组成与结构》
【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提出:“教师还应重视跨学科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加强化学与物理、生物学、地理等学科的联系,引导学生在更宽广的学科背景下综合运用化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分析、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跨学科主题教学,引导学生开展综合学习活动,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途径,是打破学科边界、强化课程协同育人的必要手段,是帮助学生形成深层知识理解的必要环节。
【学情分析】
在与观念建构相关的各种课题研究中,我们发现,作为物质世界的最小单元“分子”、“原子”和“离子”,学生始终难在脑海中形成比较清晰的印象,运用起来就更加捉襟见肘。这就需要我们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来帮助学生化解难点,帮助学生运用跨学科知识,亲身经历创意设计,动手制作微粒模型以解决这一化学难题,在实践过程中,学生通过整个项目的系统规划和实施,体验实践创造价值的过程,感受合作、协同创新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1.了解物质的组成,探究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历史。
2.探索物质结构的意义,制作微观粒子模型。
3.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创造性迁移,与其他学科、与现实生活建立起关联。
4.自觉地挖掘学科课程内容的综合化、实践化要素。
5.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自主参与和积极探索。
【教学重点】
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创造性迁移,与其他学科、与现实生活建立起关联。
【教学难点】
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创造性迁移,与其他学科、与现实生活建立起关联。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复习分子原子知识。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自然界存在着繁多的物质,物质也在不断的发生改变。物质是怎么构成的?
物质的结构与物质的性质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人类对这些问题的探索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过程,而且科学家们还在为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进行着坚持不懈的探索。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到探究学习跨学科学习的必要性。
【探索新知】
【活动设计与实施】:任务一:探究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说明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归纳物理、化学等课程对微观粒子运动特点的描述及相关实验的原理,讨论不同学科探究思路和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化学活动设计与实施】体积小质量小;不停的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隔。
【物理活动设计与实施】
一、物质的构成:分子真实存在,体积小质量小;分子之间有间隔。
二、分子热运动:气体扩散;液体扩散;固体扩散。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存在斥力和引力;
物质三态宏观和微观特征:
固体分子间距离小分子间作用力大不容易被压缩和拉伸具有一定形状;
液体、气体分子间距离小分子间作用力小具有流动性。
【科学·技术·社会】探究微观粒子需要观念、知识和方法的继承与创新,离不开科学仪器和实验技术的改进和突破。
任务二:认识模型在探索物质组成与结构中的作用
1.多种模型体现了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物理】课程中有多种模型体现了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物理模型是形象性和抽象性的统一,物理模型的建立是舍弃次要因素,把握主要因素,化复杂为简单,完成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而模型的本身又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
【生物学】有多种模型体现了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生物模型能更有助于学生认识生物的细微结构,全面的、多角度、分层次的认识生物的各部分结构。
【化学】中有多种模型体现了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化学模型能够将抽象的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功能与其具象的结构特征相联系。
元素、分子、原子(包括原子核、核外电子等)与物质的层次关系
各种原子模型
道尔顿提出的原子模型:
我国古代哲学家墨子(约前468一前376)提出了“端”的观点,认为不断分割物质,直到无法再分时便得到“端”。古希腊哲学家也提出了意义相近的“原子”的概念。1808年,道尔顿在古代原子观点和科学实验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了原子论。上述“端”和“原子”可被认为是原子的“实心球模型”
汤姆孙提出的原子模型:
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
1856-1940)通过一系列实验发现了电子。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一种原子模型,认为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内,带负电荷的电子镶嵌其中。
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模型:
1909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E.Rutherfrd,
1871-1937)进行了a粒子散射实验。1911年,他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原子中带正电荷部分的体积很小,但几乎占有全部质量,电子在原子核外运动。
3.假说实验的重要性:
假说:立足于事实,但又不受事实的局限,假说对未知对象提出大胆的设想,而又深入到实践当中去寻求答案。
科学实验:学者提出了大胆的设想或理论模型,甚或在演绎的基础上提出了理论的预言;但是不论这样的理论看起来是多么合理,都必须得到实验验证。
用橡皮泥、绿豆、小米等材料制作原子模型
任务三:以水为例梳理物质组成与结构的认识思路
1.科学家探索物质组成与构成的历程
水的生成的发现:
178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卡文迪什分别将“可燃空气(氢气)”与空气或“脱燃素空气(氧气)”混合后点燃爆炸,发现有水生成。
可燃空气(氢气)的收集:
拉瓦锡听说上述发现后,认为水不可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他利用自制的装置,将玻璃曲颈甑中的蒸馏水加热,水蒸气进入用陶瓷密封的红热铁管后,在试管中收集到了“可燃空气(氢气)”。
2.水的组成及变化的探究
【提出问题】水由什么元素组成呢?
设计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制作分子模型
4.拼装模型演示电解水的微观过程
【课后小结】
探究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认识模型在探索物质组成与结构中的作用。
以水为例梳理物质组成与结构的认识思路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1.展示上述活动中的一些典型案例,与同学交流。
2.总结本次活动在知识、方法和观念等方面的收获。拟订一个主题,以报告、论文或图画等形式表达自己的认识和体会,并与同学交流。
【教学反思】
亮点:该项目使学生置身于历史发展的氛围中,结合特定历史发展阶段,自主调用化学、历史、物理等多个学科的相关知识,应用技术与工程的方法解决问题,通过模型制作,进行自主反思,不断改进,体会并理解科学的探究方法,借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不足:选择具体的技术与工程方法完成各阶段原子结构模型,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区分分子、原子,并用适当的方法展示科学家探索物质组成与结构的历程,学生感兴趣但是抓不住重点。
教学建议:在教学中把握好知识的深度和难度,引导学生抓重点。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一、引入新课(约5分钟)
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活动:
生活实例引入: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如“为什么我们能闻到远处的花香?”或“为什么水蒸发后看不见了,但水还在?”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
多媒体展示: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图像、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等图片或视频,展示科学技术的进步使我们能够观察到分子和原子的存在,从而引出新课内容。
学生们都积极思考,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增强了利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用生动形象的画面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课内探究
二、新知讲授(约20分钟)
目的:使学生理解分子和原子的基本概念及其特性。
活动:
分子和原子的定义:
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解释“保持化学性质”和“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的含义。
分子的特性:
质量和体积都很小:通过比较一滴水中水分子的数量来说明。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演示浓氨水使酚酞变红的实验,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且运动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越快)。
分子间有间隔:通过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mL的实验来说明。
分子与原子的关系:
分子由原子构成,同种原子可以构成分子(如氧气分子由氧原子构成),不同种原子也可以构成分子(如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三、实验探究(约15分钟)
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分子的特性。
活动:
浓氨水使酚酞变红的实验:
实验步骤:在烧杯A中注入20mL蒸馏水,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在烧杯B中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烧杯A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而烧杯B中的溶液颜色无变化。
结论:说明氨分子在不断运动,从烧杯B中运动到烧杯A中,使酚酞溶液变红。
水和酒精混合实验:
实验步骤:用量筒分别量取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观察总体积。
实验现象:总体积小于200mL。
结论: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四、巩固练习(约10分钟)
目的: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分子和原子概念及特性的理解。
活动:
选择题和填空题:设计一些与分子和原子相关的选择题和填空题,让学生完成。
解释生活现象:让学生运用分子和原子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热胀冷缩、物质的三态变化等。
自学质疑:自学教材第48页至第49页,时间:3分钟
1、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有哪些?
2、分子(原子)的性质有哪些?
从视频可以得知,分子和原子是真实存在的,并且图片说明了现在的科学技术已经可以操纵分子移动原子了
思维延伸
五、课堂总结(约5分钟)
目的: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
活动:
知识点总结:总结分子和原子的定义、特性及其关系。
强调重点:强调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如完成课后习题、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等。
倾听、思考
让学生通过画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概括本节课的收获。
课堂小结
学生讨论小结,互相补充回忆巩固本节课知识,进一步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一、导入新课(约5分钟)
老师:首先,请大家看大屏幕上的这张图片。(展示一张物质微观结构的图片)这张图片展示了物质在微观层面的样子,我们可以看到,它们都是由许多小球状的东西紧密排列而成的。这些小球状的东西,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角——原子。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原子是由什么构成的吗?
(学生可能会回答一些猜测,如电子、质子等)
老师:非常好,有些同学已经提到了电子和质子,这些都是构成原子的重要部分。但是,原子的结构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和有趣。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通过示意图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原子的构成及不显电性的原因。
实验中的变化
二、新知讲授(约20分钟)
1. 原子结构介绍
老师:首先,我们来看这张原子结构的示意图。(展示原子结构示意图)在这个示意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原子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位于中心的原子核,以及围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而原子核本身,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原子核:它位于原子的中心,体积很小,但质量却很大。原子核带正电,这是因为原子核内的质子带正电,而中子则不带电。
质子:它们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每个质子都带有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中子:它们也位于原子核内,但与质子不同的是,中子不带电。
电子:电子在原子核外绕核运动,它们带负电。电子的数量与质子相等,这使得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2. 关系讲解
老师:接下来,我们要了解一个非常重要的关系,那就是原子序数、质子数、中子数和电子数之间的关系。请大家看这张表格。(展示表格)
原子序数:它等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也等于核外电子数。每个元素都有一个独特的原子序数,这个序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
质子数:如前所述,它决定了元素的种类。
中子数:中子数并不是决定元素种类的关键因素,但它会影响原子的质量。不同的同位素(即同一种元素的不同原子)可能有不同的中子数。
电子数:在原子中,电子数总是等于质子数,这使得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3. 原子不显电性原因
老师:现在,我们来解释一下为什么原子不显电性。这是因为原子核内的正电荷(由质子提供)与核外电子的负电荷数量相等且电性相反。它们之间的这种平衡状态,使得整个原子对外不显电性。这就像我们玩的磁铁游戏一样,当两个磁铁的N极和S极相对时,它们会相互吸引并保持稳定;同样地,原子内的正负电荷也是相互吸引并保持稳定的。
三、互动探究(约15分钟)
模拟实验
老师:为了更直观地理解原子的结构,我们现在来进行一个模拟实验。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材料——小球和细线。(分发材料)
我们将小球用细线系好,模拟电子;而桌面的某个点可以看作是原子核的位置。
请大家尝试用细线将小球(电子)围绕桌面上的某个点(原子核)旋转起来。注意观察电子是如何围绕原子核运动的。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小组讨论
老师:现在请大家分组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为什么电子要围绕原子核运动而不是静止不动?
如果我们增加或减少电子的数量,原子会发生什么变化?
你能想象出其他元素原子的结构吗?它们与我们所学的这个原子有什么不同?
通过讨论和展示,帮助学生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
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总结,巩固学生对离子概念的理解。
学法提升
老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原子的基本构成及其相关概念。我们知道了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序数、质子数、中子数和电子数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关系;以及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这些知识不仅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物质的微观世界,也为我们后续学习化学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希望同学们能够保持对化学的热爱和好奇心,继续探索这个充满奥秘的世界
通过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通过课后作业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课堂小结
师:最后,请大家注意实验后的清理工作。将实验器材清洗干净并归位;将剩余的药品妥善处理;将实验废弃物放入指定的容器中。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安全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1. 引入新课
故事引入:讲述一个关于炼金术士寻找“万能元素”的虚构故事,引出元素在化学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引出元素的概念。
实验中的变化
2. 新课讲授
元素的概念:
播放动画,展示不同物质由不同种类的原子构成,但某些物质中可能含有相同种类的原子。
元素与原子的关系:
通过对比表格或图示,明确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强调元素是原子的集合体,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元素符号:
展示元素符号表,介绍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和意义。
分发元素卡片,进行快速问答游戏,帮助学生记忆常见元素符号。
元素周期表初探:
展示元素周期表,简要介绍其历史、编排规律和重要性。
引导学生观察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发现其中的规律(如周期、族等)。
示范如何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并解读其相关信息。
3. 实验探究
元素的存在:
展示不同金属样品(如铜、铁、铝等),让学生观察其外观和性质。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金属样品分别由哪些元素组成,并尝试用元素符号表示。
4. 巩固练习
小组竞赛:分组进行元素符号接龙游戏,看哪组能最快最准确地完成接龙。
案例分析:给出一些生活中的物品(如食盐、水等),让学生分析并写出它们所含的主要元素符号。
5. 总结提升
知识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书写及意义、元素周期表的基本使用方法。
思维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元素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化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元素的概念,教师补充完善。
学法提升
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预习下一节内容,了解元素之间的化合与反应。
通过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通过课后作业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课堂小结
师:最后,请大家注意实验后的清理工作。将实验器材清洗干净并归位;将剩余的药品妥善处理;将实验废弃物放入指定的容器中。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安全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化学九年级上册(2024)课题3 元素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2024)<a href="/hx/tb_c404953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课题3 元素教案设计</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思路,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引入新课,课堂互动与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课题1 燃料的燃烧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a href="/hx/tb_c4049558_t8/?tag_id=27" target="_blank">课题1 燃料的燃烧教案及反思</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设计思路,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课题3 元素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a href="/hx/tb_c404953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课题3 元素教案设计</a>,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设计思路,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