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运动的描述(专题训练)【三大题型】-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物理同步知识解读与专题训练(人教版2024) 试卷 1 次下载
- 1.2 运动的描述(知识解读)-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物理同步知识解读与专题训练(人教版2024) 试卷 1 次下载
- 1.3 运动的快慢(知识解读)-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物理同步知识解读与专题训练(人教版2024) 试卷 2 次下载
- 1.4 速度的测量(专题训练)【三大题型】-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物理同步知识解读与专题训练(人教版2024) 试卷 0 次下载
- 1.4 速度的测量(知识解读)-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物理同步知识解读与专题训练(人教版2024) 试卷 0 次下载
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第3节 运动的快慢测试题
展开一.速度与物体运动(共11小题)
二.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共9小题)
三.速度的计算和公式的应用(共10小题)
四.匀速直线运动(共6小题)
TOC \ "1-3" \h \u
一.速度与物体运动(共11小题)
1.(2023秋•怀化期末)三位同学在操场上测量自己的步行的平均速度,测得结果为v甲=3.6km/h,v乙=1.2m/s,v丙=40m/min,这三位同学步行速度的关系为( )
A.v乙>v甲>v丙B.v甲>v丙>v乙
C.v甲>v乙>v丙D.v乙>v丙>v甲
【答案】A
【解答】解:v甲=3.6km/h=1m/s,
v乙=1.2m/s,
v丙=40m/min=≈0.67m/s,由以上分析知,乙的速度最大,丙的速度最小,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2024•高新区校级开学)在某次测试中,甲、乙两车都向东做直线运动,它们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
A.甲、乙两车都做加速直线运动
B.两车出发前相距20m,甲比乙晚出发10s
C.在第10s时两车速度相等
D.5﹣10s内甲车相对于乙车向东运动
【答案】D
【解答】解:A.图像为s﹣t图像,图像是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的路程随时间变化均匀,根据路程公式s=vt可知,物体的速度不变,所以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甲车与横坐标相交,表明开始运动时,位置在坐标原点,运动的开始时刻是5s;而乙车与纵坐标相交,表示开始运动的时刻是0时刻,但是开始运动的位置在坐标原点20m处,所以开始运动时,甲、乙两车相距20m,乙车先运动,甲车晚5s运动,故B错误;
C.s﹣t图像相交的点表示的是两车在同一位置,即两车相遇,而不是速度相同,故C错误;
D.5~10s内,由图像可知甲车的速度更快,两车均向东行驶,而乙车在甲车前方20m处,甲车速度比乙车快,所以距离在缩小,以乙车为参照物,则甲车相对乙车向东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3.(2024•西城区校级模拟)如图是表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这个物体( )
A.在0~4h内做加速运动
B.在4~7h内做匀速运动
C.在7~10h的速度为15km/h
D.0~4h内的速度比7~10h内的速度小
【答案】D
【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在0~4h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由图象可知,在4~7h内,物体路程不随时间变化,物体是静止的,故B错误;
C、由图象可知,在7~10h内的速度v′==≈8.3km/h,故C错误;
D、由图象可知,0~4h内的速度为v==5km/h,0~4h内的速度比7﹣10h内速度小,故D正确。
故选:D。
4.(2024•南岗区校级开学)如图所示的三幅图画,比较图中三种动物速度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猎豹最大B.旗鱼最大
C.褐海燕最大D.三者一样大
【答案】C
【解答】解:猎豹的速度是40m/s,也就是144km/h;
旗鱼的速度是108 km/h;
褐海燕的速度:v===300km/h;
因此,速度最快的是褐海燕。
故选:C。
5.(2023秋•邹城市期末)“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根据图中数据信息,可粗略了解小车下行过程中速度变化情况,选项中图象能正确反映小车运动的是( )
A.B.C.D.
【答案】C
【解答】解:由图中信息可知,小车做的是加速运动;
AD是匀速直线运动,B是静止,C是加速运动的图像,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6.(2023秋•京口区校级期末)在测量纸锥下落速度的实验中,小明用每隔相等时间拍照一次的相机,拍得如图所示的照片,这种相机说明书上的描述如下:“…每秒拍照4次,像成在同一底片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纸锥从E到F下落的速度是0.8m/s
B.纸锥运动的时间tAB<tCD
C.纸锥从A到F下落的速度一直变大
D.若换成锥角更小的纸锥,从相同的高度下落,其平均速度减小
【答案】A
【解答】解:B、根据题意可知,照相机每秒拍照4次,则相邻的两个位置之间的时间是相同的,即tAB=tCD;故B错误;
C、相邻的两个位置之间的时间,由图可知,从A到D纸锥下落的过程中,相邻两个位置之间的高度变大,根据v=可知,速度越来越大;DE和EF的路程相同,故DF段做匀速运动,故C错误;
A、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E到F的路程为:100.0cm﹣80.0cm=20.0cm=0.200m;
照相机每秒拍照4次,则EF之间的时间为t=0.25s;
纸锥下落的速度是:v===0.8m/s,故A正确;
D、若减小纸锥的锥角,空气阻力减小,所以从相同的高度下落,平均速度将会增大。故D错误。
故选:A。
7.(2023秋•旌阳区期末)2015年,我国无人驾驶汽车红旗HQ3将再次进行长途测试。之前的测试中,该车的平均车速约90km/h,合 25 m/s;自动行驶过程中,路边树木相对该车是 运动 的。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
红旗HQ3的速度:v=90km/h=90×m/s=25m/s;
自动行驶过程中,路边树木相对该车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路边树木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25;运动。
8.(2023秋•威海期末)小明珍藏了一枚精美的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纪念币,如图甲,他测量的纪念币直径是 2.00 cm;图乙是威海高速公路标志牌,其中“60”标志的含义为 此路段限速60km/h 。
【答案】2.00;此路段限速60km/h
【解答】解:图甲中,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三角板直角边左侧与1.00cm对齐,右侧与3.00cm对齐,故物体的长度为:L=3.00cm﹣1.00cm=2.00cm;
标志牌“60”是限速的标志,指的是速度不能超过60km/h。
故答案为:2.00;此路段限速60km/h。
9.(2023秋•中原区期末)如图所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铁已然成为一张有重量的“中国名片”。小明乘坐高铁时看到站台上的站名标识“郑州东站”在向后退去,这是以 高铁 (选填“高铁”或“地面”)为参照物。某时刻列车的车厢内显示当前速度为252km/h,合 70 m/s。
【答案】高铁;70。
【解答】解:(1)小明乘坐高铁时看到站台上的站名标识“郑州东站”在向后退去,认为站名标识牌是运动的,选择的参照物是与站名标识牌位置不断发生变化的高铁;
(2)车速为252km/h=252×m/s=70m/s。
故答案为:高铁;70。
10.(2023秋•夏邑县期末)如表所示是某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请针对这个时刻表提出一个可以一直的问题,并说明计算方法,不能与示例问题角度相同。
【示例】问题:从上海到蚌埠列车运行时间是多少?
解释:从上海发车时间是18:00,到达蚌埠的时间是22:00,运行时间t=22:00﹣18:00=4h。
问题: 从蚌埠到济南列车运行路程是多少 。
解释: 蚌埠里程是484km,济南里程是966km,从蚌埠到济南列车运行路程s=966km﹣484km=482km 。
【答案】从蚌埠到济南列车运行路程是多少;蚌埠里程是484km,济南里程是966km,从蚌埠到济南列车运行路程s=966km﹣484km=482km。
【解答】解:问题:从蚌埠到济南列车运行路程是多少?
解释:蚌埠里程是484km,济南里程是966km,从蚌埠到济南列车运行路程s=966km﹣484km=482km。
故答案为:从蚌埠到济南列车运行路程是多少;蚌埠里程是484km,济南里程是966km,从蚌埠到济南列车运行路程s=966km﹣484km=482km。
11.(2024春•渝北区校级月考)我们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个运动小球每隔0.1秒的不同位置,根据底片可以判断 甲 球运动时间长, 乙 球作变速直线运动(全部选填“甲”或“乙”)。
【答案】甲;乙。
【解答】解:在甲图中,包括了5个时间间隔,每个时间间隔为0.1s,即甲运动了5×0.1s=0.5s,
乙图只有3个时间间隔,乙运动的时间为3×0.1s=0.3s,
所以甲运动的时间大于乙运动的时间。
由于随着时间的推移,甲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仍然相等,所以甲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由乙图所示的两点之间的长度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越来越长,所以乙的速度越来越大,做变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甲;乙。
二.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共9小题)
12.(2023秋•坪山区校级期末)水中游动最快的旗鱼,速度可达108km/h,陆地上跑得快的猎豹,1s可跑35m,空中飞行最快的褐海燕,每分钟能飞过4.8km,比较它们的速度最小的是( )
A.猎豹B.褐海燕C.旗鱼D.三者一样
【答案】C
【解答】解:旗鱼的速度v1=108km/h=108×m/s=30m/s;
猎豹的速度v2===35m/s;
褐海燕的速度v3===80m/s;
比较可知,速度最小的是旗鱼。
故选:C。
13.(2023秋•双峰县期末)2023年10月1日晚,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里,24岁的林雨薇在女子100m栏决赛中,以12秒74的成绩力压一众对手,帮助中国田径队夺回了上届亚运会丢失的金牌,我们说“林雨薇比其他选手跑得快”,这句话的物理含义是( )
A.林雨薇运动的速度小
B.通过相同的路程,林雨薇用的时间少
C.通过相同的路程,林雨薇用时间多
D.在相同的时间内,林雨薇通过的路程短
【答案】B
【解答】解:女子100m栏决赛中,所有运动员通过的路程是相同的,林雨薇以12秒74的成绩力压一众对手,帮助中国田径队夺回了上届亚运会丢失的金牌,说明林雨薇用的时间最少,速度最大,所以我们说“林雨薇比其他选手跑得快”是指通过相同的路程,林雨薇用的时间少。
故选:B。
14.(2023秋•济宁期中)在男子百米短跑比赛中,运动员们快步如飞,下列关于运动快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观众用“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②终点裁判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③物理学上用“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④物理学上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答案】A
【解答】解:比赛时,观众看到跑在前面的运动员跑的快,说明了在相同的时间内,运动员的路程越大,运动员跑得越快,观众是根据相同的时间内,比较路程大小得出结论的,故①正确;终点裁判是看谁最先到达终点,先到达终点的运动员跑得快;裁判是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时间的长短得出结论的,故②正确;在物理学中,根据相等时间内的路程大小来判断物体运动快慢的,故③正确,④错误。
综上可知,A符合题意。
故选:A。
15.(2023秋•宁远县期中)2011年5月15日,国际田联110m栏钻石联赛上海站敲响战鼓,冠军争夺在刘翔和奥利弗之间展开。比赛临近结束,选手全力冲刺时,观众看到如图所示的场景,齐声欢呼“刘翔最快”;很快,根据表中所示的比赛成绩,裁判裁定刘翔获胜,观众和裁判判断刘翔快过奥利弗的方法分别是( )
A.观众:相同时间比路程 裁判:相同时间比路程
B.观众:相同时间比路程 裁判:相同路程比时间
C.观众:相同路程比时间 裁判:相同时间比路程
D.观众:相同路程比时间 裁判:相同路程比时间
【答案】B
【解答】解:如图所示,观众看到刘翔跑在前面,因为两人是同时起跑,此时用的时间是相同的,刘翔通过的距离长,故观众认为刘翔跑得快;
从表中数据可以知识,刘翔在110米的路程内,用的时间比奥利弗短,相同路程比时间,时间少的快,故裁判认为刘翔跑得快。
故选:B。
16.(2023秋•沙河口区期末)比较物体运动快慢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①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②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小明在公园散步时看到自己运动手表的部分信息如表所示,其中“配速”是用第 ② (选填“①”或“②”)种方法来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其数值越小表示运动越 快 。
【答案】②;快。
【解答】解:由“配速”信息知道,“15min/km”表示的意思是“每1km需要时间15min”,即相同路程比时间,所以是第②种方法来反映物体运动快慢;由速度公式可知,通过的路程相同,用的时间越少,物体运动得越快。
故答案为:②;快。
17.(2023秋•隆阳区期末)在一条平直的南北方向的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向北匀速行驶,甲车的速度是5m/s,乙车的速度是72km/h,丙车的速度是900m/min。则速度最快的是 乙 车;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 南 (填“南”或“北”)运动。
【答案】乙;南。
【解答】解:甲车的速度是:v甲=5m/s,
乙车的速度是:v乙=72km/h=72×=20m/s,
丙车的速度是:v丙=900m/min==15m/s,
比较可知,v乙>v甲>v丙,则速度最快的是乙车,
在一条平直的南北方向的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向北匀速行驶,v乙>v甲,因此,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南运动。
故答案为:乙;南。
18.(2024春•南昌期中)如图所示,是两种比较自行车和摩托车运动快慢的方法。a图中,两者运动相同的时间,摩托车运动的路程长,所以摩托车运动较 快 。b图中让两者运动相同的路程,自行车所需的时间长,所以它运动较 慢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a图中让自行车和摩托车运动相同的时间,图中摩托车运动的路程长,所以根据v=可知,摩托车运动快,自行车运动的路程短,自行车运动慢;
(2)乙图中让自行车和摩托车运动相同的路程,图中自行车完成运动所需要的时间长,所以根据v=可知,自行车运动慢,摩托车运动的快。
故答案为:快;慢。
19.(2023秋•焦作期末)是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表示运动快慢的,那能不能用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来表示运动的快慢呢?如果用字母k来表示这个物理量,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则这个物理量k= ,物理量k值越大,则物体运动的越 慢 (选填“快”或“慢”)。
【答案】;慢。
【解答】解:用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能表示运动的快慢,即可以用物体通过的时间与路程的比值来表示,如果用字母k来表示这个物理量,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则这个物理量。
k的数值越大即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越大时,物体运动的越慢。
故答案为:;慢。
20.(2023秋•西安期末)为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学校物理活动小组举行一次自制“降落伞模型”比赛,如图甲所示。
(1)本次活动需要用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和 秒表 。
(2)为了比较不同降落伞下落的快慢,应该按图 丙 (选填“乙”或“丙”)所示的位置释放。
(3)比赛时让降落伞从相同高处自由下落,记录降落伞从开始下落到落地的时间,即可判断哪个降落伞下落的慢,这是通过相同的 路程 比较 时间 来判断降落伞下落的快慢。(两空均选填“路程”或“时间”)
【答案】(1)秒表;(2)丙;(3)路程;时间。
【解答】解:(1)由v=知,要测量降落伞的下落速度,要测量下落高度(距离)和所用时间,因此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和秒表;
(2)为了比较降落伞下落的快慢,把两个降落伞拿到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图乙中两降落伞的上端高度相同,图丙中两降落伞的下端高度相同,故应选图丙的位置释放;
(3)比赛时让降落伞从相同高处自由下落,记录降落伞从开始下落到落地的时间,即可判断哪个降落伞下落的慢。这是通过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来判断降落伞下落的快慢。
故答案为:(1)秒表;(2)丙;(3)路程;时间。
三.速度的计算和公式的应用(共10小题)
21.(2024•西城区校级二模)小明与小强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运动近似为匀速直线运动。小明是位短跑健将,他到达终点时,小强才跑了80m,小明和小强两位同学商议后稍作整改后又全力跑了一次,最终两位同学同时到达终点,则( )
A.以小明为参照物,小强是静止的
B.第一次比赛中小明和小强的速度之比为4:5
C.小明需要从起跑线退后20m后才能和小强同时到达终点
D.小强需要从起跑线提前20m后才能和小明同时到达终点
【答案】D
【解答】解:A、小明到达终点时,小强才跑了80m,以小明为参照物,小强与小明之间发生位置的变化,所以小强是运动的,故A错误;
B、小明到达终点时,小强才跑了80m,此时小明和小强所用的时间相同,设为t,则小明和小强的速度分别为:
v明=,v强=,则速度之比为v明:v强=:=5:4,故B错误;
C、小明需要从起跑线退后20m后,则:小明跑的路程为120m,小强跑的路程为100m;根据v=可得:小强跑的时间t强===1.25t;小明跑的时间t明===1.2t,所以,t强≠t明,则小明和小强不能同时到达终点,故C错误;
D、小强需要从起跑线提前20m后,则:小明跑的路程为100m,小强跑的路程为80m;由题干可知:此时小明和小强所用的时间相同,所以,小明和小强能同时到达终点,故D正确。
故选:D。
22.(2023秋•岳阳期末)如图所示,是A、B两新汽车出厂前进行性能测试时的路程﹣时间图像,下列不正确的说法是( )
①两车是同时不同地出发的
②两车原来相距15米
③两车在5秒时相遇,因为两车此时路程相同
④车辆A测试的是启动性能,车辆B测试的是刹车性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C
【解答】解:①②从图中可知,A车在3s时,从原点处远离原点出发,B车在0s时,从距原点处15m处向原点处运动,故两车是不同时不同地出发,且两车原来相距15米,故①错误、②正确;
③④两车在5秒时相遇,A车运动的路程为10m,B车运动的路程为15m﹣10m=5m,故两车此时路程不相同,故③错误;
从图中可知,两车的路程﹣时间图像均为倾斜直线,则两车均做匀速直线运动,车辆A测试的不是启动性能,车辆B测试的也不是刹车性能,故④错误。
故选:C。
23.(2023秋•曲阜市期末)假期,小勇骑自行车外出游玩,从家里出发后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他骑行中的信息所说正确的是( )
A.小勇骑行离家最远距离为100km
B.骑行中,小勇最快速度为50m/s
C.整个过程中,小勇停下来休息了1次
D.整个过程中,小勇骑行的平均速度为12.5km/h
【答案】A
【解答】解:A、小勇到达离家最远的地方需4h,此时离家100km,故A正确;
B、骑行中,小勇在DE段速度最快,最快速度为v最大===50km/h,故B错误;
C、由图可知,整个过程中,小勇停下来休息了2次,故C错误;
D、整个过程中,小勇骑行的平均速度为v===25km/h,故D错误。
故选:A。
24.(2024春•南宁月考)甲、乙两个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是3:1,如果乙通过的路程是甲通过路程的2倍,则甲、乙两个物体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
A.6:1B.1:6C.1:3D.1:1
【答案】B
【解答】解:由公式可知,甲、乙两个物体所用的时间之比:
,
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5.(2024•静安区二模)甲、乙两小车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a)(b)所示,当甲经过P点1秒后,乙恰好经过Q点,再经过4秒,两小车相遇。则P、Q两点间的距离为( )
A.7米B.13米C.17米D.23米
【答案】D
【解答】解:根据a图像求出甲的速度v甲===3m/s,根据b图像求出乙的速度v乙===2m/s,由题意可知甲从P点到两小车相遇经历的时间为t甲=1s+4s=5s,则甲小车通过的路程s甲=v甲t甲=3m/s×5s=15m,乙从Q点到两小车相遇经历的时间为t乙=4s,则乙小车通过的路程s乙=v乙t乙=2m/s×4s=8m,则P、Q两点间的距离s=s甲+s乙=15m+8m=23m。
故选:D。
26.(2024•张店区校级开学)今年国庆节放假期间,小美和爸爸一起回爷爷、奶奶家。车经过某一桥头,小美发现桥头立着的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请你结合所学习的物理知识,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大桥车辆限速40m/s
B.这座大桥的长度为1200m
C.汽车通过该桥最少需要18min
D.某汽车不超速在该桥上行驶3min,则通过的最大路程为200m
【答案】C
【解答】解:
A.由图可知,该大桥车辆限速为v=40km/h=40×m/s≈11.1m/s,故A错误;
B.这座大桥的长度s=12km=12000m,故B错误;
C.由v=可得,汽车通过该桥最少需要的时间:t===0.3h=18min,故C正确;
D.某汽车不超速在该桥上行驶3min,通过的最大路程:
s′=vt′=40km/h×h=2km=2000m,故D错误。
故选:C。
27.(2023秋•宁德期末)如图(a)所示,甲、乙两车分别在同一直线上的M、N两点,同时同向开始沿直线匀速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b)所示。经20s后两车相距6m,则( )
A.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
B.经40s时两车一定相遇
C.M、N两点相距可能为10m
D.若M、N两点相距2m,则两车沿MN方向运动
【答案】C
【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当甲车和乙车都行驶24m的路程时,甲车的行驶时间是30s,乙车的行驶时间是40s,由于甲所用时间小于乙的时间,所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A错误;
BCD.由图象可知,当时间都为20s时,甲运动的距离为16m,乙运动的距离为12m,20s后两车相距6m,
若沿MN运动,20s内通过的路程,s乙+sMN=s甲+6m,即12m+sMN=16m+6m,解得sMN=10m,40s后,s甲=32m,s乙=24m,s乙+sMN=24m+10m=34m≠s甲=32m,所以两车不相遇;
若沿NM运动,20s内通过的路程,s甲+sMN=s乙+6m,即16m+sMN=12m+6m,解得sMN=2m,40s后,s甲=32m,s乙=24m,s甲+sMN=32m+2m=34m≠s甲=24m,所以两车不相遇;故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8.(2023秋•罗湖区校级期末)汽车在公路上以20m/s速度匀速直线前行,司机发现前方出现障碍物,经0.75s的反应时间后开始刹车,刹车后滑行4s才停下。研究表明司机酒后驾车的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下列能描述司机酒后驾车的汽车运动图像为( )
A.B.
C.D.
【答案】C
【解答】解:司机酒后驾车的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为4×0.75s=3s,故前3汽车以20m/s速度匀速直线行驶,后4s减速行驶。故C图符合题意。
故选:C。
29.(2024春•道县期中)一列长200m的火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驶入长为2000m的隧道,火车完全通过隧道的时间为 110 s。火车上的乘客感觉自己是静止的,乘客是以 火车 为参照物得出的结论。
【答案】110;火车。
【解答】解:火车完全通过隧道所行驶的路程:s=L隧道+L车=2000m+200m=2200m,火车的速度:v=72km/h=20m/s,
由v=可知,火车完全通过隧道所用的时间:t===110s;
乘客相对于火车没有位置的变化,则乘客是以火车为参照物的。
故答案为:110;火车。
30.(2024•栖霞区二模)如图是南京第七座跨长江大桥,跨江大桥主跨部分约1750米,项目目前进展顺利,将于2024年底全线通车。
(1)该跨江大桥全长约13170 m (填长度单位);
(2)以江面航行的船为参照物,桥上路灯是 运动 的;
(3)若通车后,汽车以9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则通过跨江大桥主跨部分需要的时间为 70 s。
【答案】(1)m;(2)运动;(3)70。
【解答】解:(1)该跨江大桥全长约13170m;
(2)以江面航行的船为参照物,桥上路灯相对于航行的船的位置发生变化,桥上路灯是运动的;
(3)汽车匀速行驶的速度:v=90km/h=25m/s,根据速度公式得,通过跨江大桥主跨部分需要的时间为t==70s。
故答案为:(1)m;(2)运动;(3)70。
四.匀速直线运动(共6小题)
31.(2023秋•泾阳县期末)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通过45m的路程时用了30s的时间,那么它前15s内的速度为( )
A.0.5m/sB.1.5m/sC.2m/sD.3m/s
【答案】B
【解答】解:物体运动速度:
v===1.5m/s,
因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所以它前15s内的速度也是1.5m/s。
故选:B。
32.(2023秋•子洲县期末)图像是物理学习中非常有效的工具,它可以直观的描述出物理规律。下列能正确描述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 )
A.B.C.D.
【答案】C
【解答】解:AB、是s﹣t图像,图线是一条曲线,说明物体做变速运动,故AB错误;
C、是v﹣t图像,图线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说明物体速度大小不随时间改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
D、是v﹣t图像,图线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物体做变速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33.(2023秋•江油市期末)北京时间2023年2月3日凌晨,在瑞典哥德堡田径室内赛男子60米比赛中,中国“飞人”苏炳添以6秒59夺冠,取得新赛季开门红。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在奔跑过程中,苏炳添始终做匀速直线运动
B.奔跑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苏炳添是静止的
C.裁判员最终评定苏炳添跑得快,是利用了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法
D.苏炳添奔跑的速度约为8.6m/s
【答案】C
【解答】解:A、苏炳添在比赛过程中运动速度大小是在变化的,故A错误;
B、奔跑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苏炳添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是运动的,故B错误;
C、裁判员是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比较时间判断运动快慢,谁用时间少,谁跑得快,故C正确;
D、由速度公式知苏炳添奔跑的速度:v==≈9.1m/s,故D错误。
故选:C。
34.(2023秋•光明区期末)如图所示的v﹣t图象中,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那一段是( )
A.①段B.②段C.③段D.④段
【答案】C
【解答】解:由图可知,①段对应的速度为0,表示物体处于静止,②段对应的速度随时间增加,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③段时间增加,速度不变,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④段对应的速度随时间减小,表示物体做减速运动。
故选:C。
35.(2023秋•江南区期末)如图为甲、乙两物体运动时,相隔相同时间所在的不同位置。由图可知, 甲 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相邻间隔的时间为0.02s,则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的速度为 0.75 m/s。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两个球的图象之间时间间隔相同,根据s=vt,甲图象,两个小球图象间的间隔相同,应为匀速直线运动;乙图象,两个小球图象间的间隔越来越大,说明该小球速度越来越快,做变速直线运动;
(2)由图象可知,甲物体运动路程为s=6cm=0.06m,时间t=4×0.02s=0.08s,
其速度v===0.75m/s。
故答案为:甲;0.75。
36.(2023秋•大同期中)频闪拍摄是研究物体运动的最好方式之一。如图所示,是小亮同学用频闪照相机记录的甲、乙两物体在相隔相同时间内运动到的不同位置,则 甲 (选填“甲”或“乙”)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相邻位置间隔的时间为0.1s,则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为 0.15 m/s。
【答案】甲;0.15。
【解答】解:(1)由图可知,在相等时间内,甲物体的路程相等,因此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乙物体在相等时间内,路程越来越大,则乙物体做加速运动;
(2)由题图可知,甲在0.4s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6.00cm,则其速度:v===0.15m/s。
故答案为:甲;0.15。停靠站
到达时刻
开车时刻
里程/km
上海
一
18:00
0
蚌埠
22:00
22:15
484
济南
03:04
03:12
966
选手
用时/s
刘翔
13.07
奥利弗
13.18
距离:3.00km
用时:45min
步数:4718
配速:15min/km
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第2节 运动的描述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a href="/wl/tb_c405092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2节 运动的描述课后练习题</a>,文件包含12运动的描述专题训练三大题型原卷版docx、12运动的描述专题训练三大题型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第三章 物态变化第1节 温度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a href="/wl/tb_c4050940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三章 物态变化第1节 温度当堂达标检测题</a>,文件包含31温度知识解读原卷版docx、31温度知识解读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第二章 声现象第3节 声的利用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a href="/wl/tb_c4050936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二章 声现象第3节 声的利用当堂检测题</a>,文件包含23声的利用专题训练六大题型原卷版docx、23声的利用专题训练六大题型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