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知识解读)(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109768/1-172485109409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0.3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知识解读)(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109768/1-172485109412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0.3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知识解读)(原卷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109768/1-172485109416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0.3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知识解读)(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109768/0-172485109151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0.3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知识解读)(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109768/0-172485109155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0.3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知识解读)(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109768/0-17248510917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4年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下册讲义(含练习及期中、期末考)
初中物理10.3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学案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10.3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学案及答案,文件包含1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知识解读原卷版docx、1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知识解读解析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点1 浮力的利用
•知识点2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作业 巩固训练
知识点1
浮力的利用
1、调节浮力的大小:采用“空心”增大体积,从而增大浮力,使物体能漂浮在液面上。2、轮船采用了把它做成空心的办法,使它能够排开更多的水,增大浮力,使轮船能漂浮在水面上。
3、潜水艇: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自身重来实现的。
4、气球和气艇:气球和飞艇,体内充有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氢气、氦气、热空气),从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来解释气球升空。
5、密度计是利用物体浮在液面的条件来工作的。
6、浮力的利用:汤圆刚放入水中时,汤圆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汤圆煮熟时,它的体积增大,浮力也随之增大。
【典例1-1】(2023春•郑州月考)生活中应用浮力的例子很多,关于浮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个密度计分别在水和酒精中漂浮时,浮力大小不同
B.潜水艇从淡水区域潜行(未露出水面)到海水区域时,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
C.饺子最初沉在锅底,后来膨胀后平均密度变小,于是浮了起来
D.悬浮的潜水艇排出水舱中的一部分水后将下沉
【答案】C
【解答】解:A、同一个密度计分别在水和酒精中漂浮时,浮力均等于密度计的重力,故浮力大小相同,故A错误;
B、潜水艇从淡水区域潜行(未露出水面)到海水区域时,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液体密度增大,故受到的浮力变大,故B错误;
C、饺子刚下锅时,浮力小于重力,而下沉到锅底;饺子在水中煮的时候,质量不变,则重力不变,因为饺子受热膨胀,体积增大,平均密度变小,便会浮上来,故C正确;
D、悬浮的潜水艇排出水舱中的一部分水后,重力减小,根据F浮=ρ水gV排可知浮力不变,故潜水艇将上浮,故D错误。
故选:C。
【典例1-2】(2023•长沙模拟)(多选)浮力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密度越大,密度计所受的浮力越大
B.气球是因为充入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而上升
C.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所受重力来实现沉浮
D.航母是通过空心的办法来增大可利用的浮力
【答案】CD
【解答】解:
A、密度计漂浮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等于本身的重力,由于重力不变,所以浮力也不变,故A错误;
B、气球是利用浮力升空的,根据F浮=ρ空气gV和G=ρ气体gV可知,体积一定时,只有当填充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时,浮力大于重力,气球才能升空,故B错误;
C、潜水艇靠自身水舱的吸水和排水来改变自身的重力,从而改变重力与浮力的大小关系,实现上浮和下沉,故C正确;
D、轮船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通过制成空心的,增大排开水的体积,所以受到的浮力变大,因此可以浮在水面上,故D正确。
故选:CD。
【变式1-1】(2023春•儋州期末)如图,是巧用物理知识将帽子送到楼上的情景,此过程中应用的关键知识是( )
A.气球受到的重力
B.帽子的质量大于气球的质量
C.帽子的密度大于气球的密度
D.空气对帽子和气球有浮力作用
【答案】D
【解答】解:空气对气球和帽子有浮力作用,当空气和帽子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重力,使帽子上升到楼上。
故选:D。
【变式1-2】(2023春•合阳县期末)有一块体积为2.7×10﹣5m3、质量为54g的橡皮泥,浸没在水中,橡皮泥受到的浮力为 0.27 N;若把这块橡皮泥捏成一只小船,使其漂浮在水面上,橡皮泥受到的浮力为 0.54 N;通过以上计算说明可采用 空心 的方法能增大浮力,人们利用这种方法制造了 轮船 。(ρ水=1.0×103kg/m3,g取10N/kg)
【答案】0.27;0.54;空心;轮船。
【解答】解:(1)橡皮泥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
V排=V橡=2.7×10﹣5m3,
橡皮泥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2.7×10﹣5m3=0.27N;
(2)橡皮泥的质量:
m橡=54g=0.054kg,
橡皮泥的重力:
G橡=m橡g=0.054kg×10N/kg=0.54N;
橡皮泥受到的浮力:
F浮=G橡=0.54N;
(3)通过通过以上计算可知,采用空心的办法增大可以利用的浮力,人们利用这种办法制造了轮船。
故答案为:0.27;0.54;空心;轮船。
知识点2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
上浮:F浮>G 悬浮:F浮=G 漂浮:F浮=G。
下沉:F浮<G 沉底:F浮+N=G。
3、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的平均密度可以知道,则物体的浮沉条件可变成以下形式:①ρ物<ρ液,上浮 ②ρ物=ρ液,悬浮 ③ρ物>ρ液,下沉。
4、冰或冰中含有木块、蜡块等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不变;冰中含有铁块、石块等密大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下降。
5、漂浮问题的几个规律
规律1: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
规律2: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所受浮力相同。
规律3: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
规律4: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
规律5: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典例2-1】(2023•长沙模拟)小明帮妈妈洗菜时发现,放在盆中的茄子浮在水面,西红柿沉在盆底。她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对此现象作出一些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A.茄子受到的浮力大于它受到的重力
B.茄子受到的浮力一定大于西红柿受到的浮力
C.西红柿排开水的重力等于自身的重力
D.茄子的密度小于西红柿的密度
【答案】D
【解答】解:A、由图可知,茄子漂浮在水面,由物体的漂浮条件可知,茄子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故A错误;
B、由于不知道茄子和西红柿排开水体积的关系,由F浮=ρ液gV排知不能判断出茄子所受浮力与西红柿所受到浮力的关系,故B错误;
C、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西红柿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水的重力,由图可知,西红柿沉在水底,由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西红柿受到的浮力小于它受到的重力,因此西红柿排开水的重力小于它自身的重力,故C错误;
D、由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茄子漂浮在水面,茄子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西红柿沉在水底,西红柿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茄子的密度小于西红柿的密度,故D正确。
故选:D。
【典例2-2】(2023春•郑州月考)600年前,我国明代航海家郑和从南京开始了下西洋的壮举,郑和使用的名为“宝船”的大帆船从长江驶入海洋时,若船上载重不变,则船所受的浮力 不变 ,轮船的吃水深度 变小 ,该轮船在码头装货物的过程中,轮船受到的浮力将 变大 。(三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不变;变小;变大。
【解答】解:因为船漂浮,
所以F浮=G,
所以船受到长江水和海水的浮力都等于轮船受到的重力G,故船所受到的浮力不变;
因为ρ江水<ρ海水,根据F浮=ρgV排可知,船排开江水的体积大于排开海水的体积,即排开水的体积将变小,则船的吃水深度变小;
当轮船在码头装载货物后,由于轮船的重力变大,则轮船所受的浮力将变大。
故答案为:不变;变小;变大。
【典例2-3】(2023春•兴宁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底面积为200cm2的圆柱形容器内盛有一定量的水,将一重力为6N的木块A放入水中,再将另一重力为2N的合金块B放在木块A的上方,此时木块A恰好有的体积浸入水中(ρ水=1.0×103kg/m3)。求:
(1)此时木块A受到的浮力大小;
(2)木块A浸入水中的体积;
(3)木块A的密度;
(4)若取走合金块B,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
【答案】(1)此时木块A受到的浮力大小为8N;
(2)木块A浸入水中的体积为8×10﹣4m3;
(3)木块A的密度为0.6×103kg/m3;
(4)若取走合金块B,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为100Pa。
【解答】解:(1)由图可知,A、B整体漂浮在水面上,则此时木块A受到的浮力为:
F浮=GA+GB=6N+2N=8N;
(2)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此时木块A排开水的体积为:
V排===8×10﹣4m3,
所以木块A的体积为:VA=×8×10﹣4m3=10﹣3m3;
(3)由G=mg=ρVg可知,木块A的密度为:
ρA===0.6×103kg/m3;
(4)因为容器为柱形容器,A、B整体漂浮在水面上,所以水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A、B及水的重力之和,
若取走B,水对容器底部压力减小量为:ΔF=GB=2N,
所以取走B,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减小量为:
Δp===100Pa。
答:(1)此时木块A受到的浮力大小为8N;
(2)木块A浸入水中的体积为8×10﹣4m3;
(3)木块A的密度为0.6×103kg/m3;
(4)若取走合金块B,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为100Pa。
【变式2-1】(2023春•崂山区校级月考)如图,碗可以漂浮在水面上,也可以沉入水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碗沉入水底时比漂浮在水面上时的浮力大
B.碗沉入水底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
C.碗沉入水底时比漂浮时排开的水更多
D.碗沉入水底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小了
【答案】D
【解答】解:AB、碗沉入水底时,浮力小于重力;碗漂浮时,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由于重力相同,所以漂浮时的浮力大于下沉时的浮力,故AB错误;
C、因为碗沉底时所受的浮力小于漂浮时所受的浮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可知,碗沉入水底时排开水的体积小于漂浮时所排开水的体积,故C错误;
D、漂浮时的浮力大于下沉时的浮力,即据V排=可知,小碗浸没后,排开的水的体积减小,水面则下降,根据p=ρgh可知: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变小,故D正确。
故选:D。
【变式2-2】(2023秋•渝中区校级期末)一个底面积为100cm2的足够高的薄壁柱形容器放在水平电子秤上,向容器中缓慢注入某种液体,停止注入液体时,容器内液体的深度为5cm;将一个均匀实心柱体放入液体中,实心柱体静止时如图甲,柱体露出液面部分高度为5cm。整个过程电子秤的示数与容器内液体深度的关系如图乙(部分数据没有标识),则容器的质量 60 g,该实心柱体的密度 1.2×103 kg/m3。
【答案】60;1.2×103。
【解答】解:从图乙所示可知,当液体的深度为0时,容器的质量为60g,当液体的深度为2cm时,液体的质量m液=m总﹣m0=260g﹣60g=200g,
液体的体积为:
V液=S容h=100cm2×2cm=200cm3,
液体的密度为:
ρ液===1g/cm3;
当容器中液体的深度为5cm时,液体的体积V液′=Sh′=100cm2×5cm=500cm3,
当放入实心圆柱后,液体的深度为10cm,由于液体的体积不变,
可得:V液′=ΔSh″=(S容﹣S圆)×h″,可得(100cm2﹣S圆)×10cm=500cm3,
解得:圆柱体的底面积为:S圆=50cm2;
容器中液体的深度为5cm时,液体的质量m′液=ρ液V′液=1g/cm3×500cm3=500g,
圆柱体的质量为:
m圆=m总﹣m液′﹣m0=1460g﹣500g﹣60g=900g,
实心柱体的体积为:
V圆=S圆h圆=50cm2×(10cm+5cm)=750cm3,
实心圆柱体的密度为:
ρ圆===1.2g/cm3=1.2×103kg/m3。
故答案为:60;1.2×103。
【变式2-3】(2023春•和县期末)如图所示,用一细线将木块系于容器的底部,木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的重力为6N,体积为1×10﹣3m3,求:
(1)木块受到的浮力;
(2)绳子的拉力;
(3)将细绳剪断,木块静止后露出水面的体积。
【答案】(1)木块受到的浮力为10N;
(2)绳子的拉力为4N;
(3)将细绳剪断,木块静止后露出水面的体积为4×10﹣4m3。
【解答】解:
(1)木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V排=V=1×10﹣3m3,
则受到的浮力为:
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1×10﹣3m3=10N;
(2)木块在绳子拉力的作用下静止在水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拉力、竖直向上的浮力作用;
所以G木+F=F浮,
则绳子的拉力为:
F=F浮﹣G木=10N﹣6N=4N;
(3)剪断绳子,因为F浮>G木,
所以木块上浮,静止时会漂浮在水面上,
所以F浮′=G木,
即:ρ水V排′g=G木=6N,
所以排开水的体积为:
V排′===6×10﹣4m3。
V露=V﹣V排′=1×10﹣3m3﹣6×10﹣4m3=4×10﹣4m3
答:(1)木块受到的浮力为10N;
(2)绳子的拉力为4N;
(3)将细绳剪断,木块静止后露出水面的体积为4×10﹣4m3。
1.(2023春•启东市校级月考)A、B两个用不同材料做成的球。都漂浮在水面,它们露出水面的体积分别是各自体积的1/2和1/3,则构成A、B球材料的密度之比为( )
A.2:3B.3:4C.3:2D.4:3
【答案】B
【解答】解:已知A露出水面的体积是自身体积的,则:
GA=FA浮,
即:ρAgVA=ρ水gV排A=ρ水g(1﹣)VA=ρ水gVA,
所以,ρA=ρ水;
B露出水面的体积是自身体积的,
GB=FB浮,
即:ρBgVB=ρ水gV排B=ρ水g(1﹣)VB=ρ水gVB。
所以,ρB=ρ水;
则ρA:ρB=ρ水:ρ水=3:4。
故选:B。
2.(2023春•湟中区校级月考)质量为0.6kg、边长为20cm的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则该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 )
A.2NB.4NC.6ND.8N
【答案】C
【解答】解:木块漂浮于水面上,即重力等于浮力,故浮力为F浮=G=mg=0.6kg×10N/kg=6N。
故选:C。
3.(2023春•小店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小球用细线连在一起放到盛水的烧杯中,恰好悬浮,甲球的重力大于乙球的重力,细线受到的拉力为0.1N,若把细线剪断,两个球的情况是( )
A.甲、乙都上浮B.甲、乙都下沉
C.甲上浮,乙下沉D.甲下沉,乙上浮
【答案】C
【解答】解:图中两球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受力平衡,甲受竖直向下的重力、拉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作用,即有F浮甲=G甲+F拉,所以甲球受到浮力大于重力,因此把细线剪断甲球将上浮;乙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浮力以及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即有F浮乙+F拉=G乙,所以乙球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因此把细线剪断乙球将下沉。
故选:C。
4.(2023秋•金山区校级期中)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表述正确的有( )
①等于该物体的重力;
②等于该物体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
③等于该物体下表面受到水对它向上的压力;
④等于ρ水v物g。
A.1个B.2个C.3个D.4个
【答案】C
【解答】解:
①根据物体沉浮条件可知,漂浮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故①正确;
②④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可知,浮力等于该物体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漂浮物体一部分浸入水中,一部分露出水面,排开液体的体积小于物体的体积,故②正确,④错误;
③浮力大小等于水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物体漂浮在液面上,上表面的压力为0,故浮力等于该物体下表面受到水对它向上的压力,故③正确。
综上所述,①②③正确。
故选:C。
5.(2023春•东湖区月考)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中学生体重大约50N
B.悬浮在盐水中的鸡蛋受到得浮力大约是0.5N
C.成年人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大约是100Pa
D.南昌八一公园在夏季的大气压大约是1.6×104Pa
【答案】B
【解答】解:A、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G=mg=50kg×10N/kg=500N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一个鸡蛋的重力约0.5N,悬浮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鸡蛋在盐水中是悬浮的,所以浮力与重力相等,在0.5N左右,故B符合实际;
C、成年人的体重在G=600N左右,双脚站立时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在0.05m2左右,双脚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在p====1.2×104Pa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
D、我们生活的环境气压一般在1.0×105Pa左右,太高或太低的气压人类都不能正常生存,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B。
6.(2023春•宜阳县月考)把同一支密度计分别放在甲、乙两种液体中静止时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计在乙液体中的读数较大
B.密度计在甲液体中所受浮力大于在乙液体中所受浮力
C.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D.密度计在甲、乙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它的重力
【答案】D
【解答】解:因为密度计漂浮在液面,则F浮=G,所以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故B错误,D正确;
因为F浮=ρ液gV排,V排甲<V排乙,所以ρ甲>ρ乙,即密度计在乙液体中的读数较小,故AC错误。
故选:D。
7.(2023春•宜兴市月考)有甲、乙、丙三个材料不同的小球,质量相同,放入容器中静止时如图所示,则所受浮力最小的球是( )
A.甲B.乙C.丙D.无法判断
【答案】C
【解答】解:由于甲、乙、丙三个实心小球质量相同,重力相同,甲球漂浮,乙球悬浮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丙球沉底所受浮力小于重力,故三个小球所受浮力大小关系为 F丙<F乙=F甲,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8.(2023春•南关区校级月考)把一个小球轻轻放入盛满水的杯子里,溢出了50g水,则小球的质量( )
A.一定等于50 gB.一定大于50 g
C.大于或等于50 gD.小于或等于50 g
【答案】C
【解答】解:由题知,小球在水中受浮力:F浮=G排=m排g=50×10﹣3kg×10N/kg=0.5N
(1)若小球下沉,
∵F浮<G球,即:G球=m球g>m排g,
∴m球>m排=50g;
(2)若小球悬浮,
∵F浮=G球,即:G球=m球g=m排g,
∴m球=m排=50g;
(3)若小球漂浮,
∵F浮=G球,即:G球=m球g=m排g,
∴m球=m排=50g;
所以:小球的质量大于或等于50g。
故选:C。
9.(2023秋•昌平区期末)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分别装有密度不同的盐水,甲容器中盐水的密度为ρ甲,乙容器中盐水的密度为ρ乙。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容器中,如图所示,当鸡蛋静止时,两容器中的液面到容器内底部的距离相等,两容器内盐水对容器内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鸡蛋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浮甲和F浮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 p甲=p乙
B.ρ甲>ρ乙 p甲>p乙
C.ρ甲<ρ乙 F浮甲=F浮乙
D.F浮甲<F浮乙 p甲=p乙
【答案】C
【解答】解:因为鸡蛋在甲中悬浮、乙中漂浮,所以浮力都等于自身的重力,即鸡蛋在甲、乙两烧杯中受到的浮力相等;
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可知,在浮力相同时,甲杯中的V排大,所以ρ甲<ρ乙;
当鸡蛋静止时,两杯中的液面恰好相平,由p=ρgh可知p甲<p乙;
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0.(2023•陕西模拟)我国自主研发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能从海拔4270m的科考营地以30m/min的平均速度顺利升至9050m的高空,创造了浮空艇大气科学观测的世界纪录。该浮空艇体积约为9000m3,总质量约为2.6t,内部上层装有氦气,中间隔开,下层是空气(海拔4270m处空气的密度为0.80kg/m3,取g=10N/kg,在相同条件下氦气比空气的密度要小得多)。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极目一号”上升的平均速度为5m/s
B.正在升空的浮空艇所受大气压强逐渐增大
C.浮空艇在营地升空时所受空气浮力大小约为7.2×104N
D.要使悬浮于空中的浮空艇下降到地面,可以排出下层的部分空气
【答案】C
【解答】解:
A、平均速度v=30m/min==0.5m/s,故A错误;
B、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浮空艇上升过程中大气对它的压强越来越小,故B错误;
C、浮空艇在营地升空时,此处空气的密度为0.80kg/m3,
则浮空艇所受到的浮力约为:F浮=ρ空气gV排=0.80kg/m3×10N/kg×9000m3=7.2×104N,故C正确;
D、要使悬浮于空中的浮空艇下降到地面(即浮空艇在空气中下沉),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需要使浮空艇的平均密度大于艇外空气的密度,则最佳办法是排出上层的部分氦气,从而增大浮空艇的平均密度,故D错误。
故选:C。
11.(2023•亭湖区校级二模)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盛有适量盐水的烧杯中,漂浮着冰块A,悬浮着物块B,当冰块A完全熔化后,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烧杯中水的密度变大
B.烧杯内液面不发生变化
C.杯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变小
D.物块B受到的浮力变大
【答案】C
【解答】解:A、冰化成水后,由于水的密度要小于盐水的密度,混合后,盐水的密度变小,故A错误;
B、冰块漂浮,则F浮=G排=G冰,即:m排=m冰,则V排==;冰块全部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
水的体积为:V水==;,由于水的密度小于盐水的密度,
所以,V水>V排,即液面会上升,故B错误;
C、根据力的相互作用,杯底受到的液体压力等于漂浮的冰块、悬浮的物块以及盐水的重力,冰熔化后,悬浮的物块沉底,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等于盐水的重力和物块B受到的浮力,由于此时浮力减小,故液体对杯底的压力减小,压强也减小,故C正确;
D、冰化成水后,盐水的密度变小,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块B受到的浮力变小,故D错误。
故选:C。
12.(2023•铁东区校级开学)某货轮的满载排水量为100t,则该货轮载满货物时排开水的体积为 100 m3,当该货轮卸掉货物后,它受到的浮力 变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取10N/kg)
【答案】100;变小。
【解答】解:(1)由ρ=可得,货轮载满货物时排开水的体积:V排===100m3;
(2)卸掉货物后,货轮的总重力变小,而货轮始终漂浮,浮力等于重力,因此它受到的浮力变小。
故答案为:100;变小。
13.(2023秋•宝山区期中)用手将重为10牛的物体全部压入水中,物体排开的水重为15牛,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15 牛。放开手后物体将 上浮 (选填“上浮”“下沉”或“不动”),待物体静止时所受的合力为 0 牛。
【答案】15;上浮;0。
【解答】解:
由题知,物体浸没在水中,物体排开水的重力为15N,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F浮=G排=15N;
而G物=10N,
帮F浮>G球,
则放手后小球将上浮。
待物体静止时,漂浮在水面上,
此时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即合力为0N。
故答案为:15;上浮;0。
14.(2023秋•杨浦区期末)如图(a)所示,重为6×107牛的潜艇悬停在海水某深度处,它排开海水的重力为 6×107 牛。潜艇的水舱向外排出1×107牛的海水后开始上浮,在图(b)所示位置时潜艇受到的浮力为 6×107 牛。最终潜艇静止在图(c)所示海面,潜艇受到的浮力为 5×107 牛。
【答案】6×107;6×107;5×107。
【解答】解:当潜艇悬停在海水某深度处,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此时潜艇受到的浮力F浮=G潜=6×107N;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潜艇排开海水的重力G排=F浮=6×107N;
当潜艇上浮至图(b)所示位置时,潜艇还是浸没在海水中,则潜艇排开海水的体积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潜艇受到的浮力不变,还是6×107N;
当潜艇最终静止在图(c)所示海面时,此时潜艇漂浮在海面上,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此时潜艇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所以此时潜艇受到浮力F浮′=G潜﹣G′=6×107N﹣1×107N=5×107N。
故答案为:6×107;6×107;5×107。
15.(2023秋•静安区期末)水面下0.2米处,水产生的压强为 2000 帕。重为20牛的木块漂浮在水中,木块受到浮力的大小为 20 牛,若该木块漂浮在酒精中(ρ酒精<ρ水),与漂浮在水中相比,木块受到的浮力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2000;20;不变。
【解答】解:水面下0.2米处,水产生的压强p水=ρ水gh=1.0×103kg/m3×10N/kg×0.2m=2×103Pa。
木块漂浮在水中,根据漂浮条件可知,木块所受水的浮力:F浮1=G木=20N;
若该木块漂浮在酒精中(ρ酒精<ρ水),木块所受酒精的浮力:F浮2=G木=20N=F浮1,与漂浮在水中相比,木块受到的浮力不变。
故答案为:2000;20;不变。
16.(2023春•启东市校级月考)“彩球温度计”是一种家居装饰品。如图所示,在圆柱形玻璃容器内装有对温度敏感的液体,将一些体积相同的小球,按照密度大小排序,依次沉入液体中,球上标有设定好的温度用来读数。当外界气温降低时,容器内液体的密度 变大 ,小球受到的浮力 变大 (变大/变小/不变),使沉在容器底部的一些小球依次浮起,我们就用最后浮起的小球上标记的温度来表示外界的气温。根据图中小球的位置可以判断,浮起的三个小球中 C (填字母)球的密度最大。
【答案】变大;变大;C。
【解答】解:
(1)当外界气温降低时,容器内的液体质量不变,体积变小,由ρ=可知密度变大,小球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等于自身的体积),由F浮=ρ液gV排可知,小球受到的浮力变大;
(2)当外界气温降低时,液体的密度变大,密度先增加到哪个小球的密度,哪个密度小就先浮起来,故按小球上浮的先后顺序,先上浮的小球的密度较小,后上浮的小球的密度较大,图中浮起的三个小球中C球最后浮起,所以浮起的三个小球中C球的密度最大。
故答案为:变大;变大;C。
17.(2023春•如皋市校级月考)(1)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两个溢水杯,分别装满甲、乙两种液体。将一个密度为ρ0的小球放入甲液体中,小球静止时,溢出液体的质量为m甲;再将小球放入乙液体中,小球静止时,溢出液体的质量为m乙。则m甲 > m乙(选填“>”、“=”或“<”);乙液体的密度ρ乙= •ρ0 (用已知条件所给的字母表示)。
(2)小明在水盆中洗碗,发现一个大碗正漂浮在水盆中,如图丙所示。他将水盆中的一些水放入大碗中,但大碗仍然漂浮。与原先相比,大碗所受到的浮力将 变大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水盆中的水面将会 不变 (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
(3)将一个小物块完全放入容积为350mL的杯内,向杯中加入310g水或210g汽油都恰能将杯装满。小物块的体积为 50 cm3,密度为 0.8×103 kg/m3(ρ汽油=0.7g/cm3)。
【答案】(1)>;•ρ0;(2)变大;不变;(3)50;0.8×103。
【解答】解:(1)小球在甲中漂浮,浮力等于自身重力,小球在乙中下沉,浮力小于重力,所以小球在甲中受到的浮力要大于在乙中受到的浮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小球在甲中排开的液体的重力要大于在乙中排开的液体的重力,根据G=mg可知,溢出的液体质量m甲>m乙;
由于小球在甲液体中漂浮,由F浮=G排=G可得:m排甲g=mg,
则小球的质量m=m甲,
由ρ=可得,小球的体积V==,
小球在乙液体中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V=,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小球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浮乙=G排乙=m排乙g=m乙g,
由F浮=ρ液gV排可得,乙液体的密度为:
ρ乙===•ρ0;
(2)当碗漂浮时,碗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将水盆中的一些水放入大碗中,但大碗仍然漂浮。碗受到的浮力等于大碗和里面水的重力,因此大碗所受到的浮力变大;
由F浮=ρ液gV排的变形公式V排=知,在液体密度一定时,物体受到的浮力变大,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由于碗里面水与碗排开水增加的体积相等,因此液面不变;
(3)由ρ=可得310g水的体积:
V水===310cm3,
210g汽油的体积:
V汽油===300cm3,
已知小物块完全放入容积为350mL=350cm3的杯内,向杯中加入310g水或210g汽油都恰能将杯装满。
根据题意可知,小物块排开水的体积:V排水=V容﹣V水=350cm3﹣310cm3=40cm3,
则排开水的质量:m排水=ρ水V排水=1.0g/cm3×40cm3=40g,
排开汽油的体积:V排汽油=V容﹣V汽油=350cm3﹣300cm3=50cm3,
则排开汽油的质量:m排汽油=ρ汽油V排汽油=0.7g/cm3×50cm3=35g,
所以,==,
若物块放入水中或汽油中都是漂浮,由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可得F浮=G排=G物,则m排水应等于m排汽油,与前面的计算不符,故排除这种可能;
假设物块放入水中或汽油中都是沉底,则V排水应等于V排汽油=V物,与前面的计算不符,故排除这种可能;
因ρ水>ρ汽油,所以该物块放在水中是漂浮的,在汽油中是沉底的,则小物块的体积等于物块排开汽油的体积V=V排汽油=50cm3;
因该物块放在水中是漂浮的,则F浮=G=G排水=m排水g=40×10﹣3kg×10N/kg=0.4N,
由G=mg=ρVg可得,物块的密度:
ρ物===0.8×103kg/m3。
故答案为:(1)>;•ρ0;(2)变大;不变;(3)50;0.8×103。
18.(2023•灌云县校级开学)某物体的质量为2kg,体积为3dm3。将其浸没在水中,然后松手,问:
(1)该物体是上浮,还是下沉?(请通过计算得出结论)
(2)最后物体静止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大?(g取10N/kg)
【答案】(1)将其浸没在水中,然后松手,该物体是上浮;
(2)静止时受到的浮力是20N。
【解答】解:(1)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大小为:
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3×10﹣3m3=30N;
物体的重力为:G=mg=2kg×10N/kg=20N;
因为F浮>G,松手后物体上浮,静止时物体处于漂浮状态;
(2)物体漂浮在水中,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G=20N。
答:(1)将其浸没在水中,然后松手,该物体是上浮;
(2)静止时受到的浮力是20N。
19.(2023春•启东市校级月考)若将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放入水中如图所示,木块静止时,有一半体积露出液面,求:
(1)木块所受浮力;
(2)木块的密度;
(3)要使木块完全浸没,至少需要施加多大的压力。
【答案】(1)木块所受浮力为5N;
(2)木块的密度为0.5×103kg/m3;
(3)要使木块完全浸没,至少需要施加5N的压力。
【解答】解:(1)木块静止时,排开水的体积为:V排=V=×(10cm)3=500cm3,
则木块受到的浮力为:F浮1=ρ水gV排1=1.0×103kg/m3×10N/kg×500×10﹣6m3=5N;
(2)因木块漂浮在水面,则木块受到的重力为:G=F浮1=5N,
由G=mg=ρVg可知,木块的密度为:ρ===0.5×103kg/m3;
(3)木块浸没时受到浮力为:F浮2=ρ水gV排2=ρ水gV=1.0×103kg/m3×10N/kg×(0.1m)3=10N,
所以要使木块完全浸没时需要施加多大的压力为:F=F浮2﹣G=10N﹣5N=5N。
答:(1)木块所受浮力为5N;
(2)木块的密度为0.5×103kg/m3;
(3)要使木块完全浸没,至少需要施加5N的压力。
20.(2022秋•玉林期末)《宋史•方技传》中记载,“河中府浮梁,用铁牛八维之,一牛且数万斤。后水暴涨绝梁,牵牛没于河。募能出之者,怀丙以二大舟实土,夹牛维之。用大木为权衡状钓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现在常用的沉船打捞技术为“浮筒打捞法”。原理图如图所示,若某质量为M=100吨、体积为V=25m3的轮船沉没在深h=10m的淡水湖底,一个浮筒的质量为m=100kg、体积为V0=4m3,(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
(1)浮筒的密度;
(2)水对湖底的压强;
(3)轮船受到的浮力;
(4)打捞沉船需要的最少浮筒数。
【答案】(1)浮筒的密度为25kg/m3;
(2)水在湖底产生的压强为1×105Pa;
(3)轮船受到的浮力为2.5×105N;
(4)打捞沉船需要的最少浮筒数为20个。
【解答】解:(1)浮筒的密度:ρ===25kg/m3;
(1)水在湖底产生的压强;p=ρ水gh=1.0×103kg/m3×10N/kg×10m=1×105Pa;
(2)轮船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V排1=V=25m3,
轮船受到的浮力:F浮船=ρ水gV排1=1.0×103kg/m3×10N/kg×25m3=2.5×105N;
(3)一个浮筒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V排2=V0=4m3,
每个浮筒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筒=ρ水gV排2=1.0×103kg/m3×10N/kg×4m3=4×104N;
轮船的重力G船=Mg=100×103kg×10N/kg=1×106N;
每个浮筒的重力G浮筒=mg=100kg×10N/kg=1×103N;
假设需要n个浮筒刚好使轮船和浮筒上浮,
根据二力平衡可知,F浮船+nF浮筒=G船+nG浮筒,
代入数据可得:2.5×105N+n×4×104N=1×106N+n×1×103N;
解得:n≈19.2,
所以打捞沉船最少需要20个浮筒。
答:(1)浮筒的密度为25kg/m3;
(2)水在湖底产生的压强为1×105Pa;
(3)轮船受到的浮力为2.5×105N;
(4)打捞沉船需要的最少浮筒数为20个。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0.3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导学案及答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0.3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学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自主预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归纳整理,当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六、物体的浮沉条件导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目标导引,探究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