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6110293/0-172486264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6110293/0-172486264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6110293/0-1724862645/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6110293/1-172486264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6110293/1-172486264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6110293/1-1724862645/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44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情景来源必修一p17)
1. 一辆汽车在教练场上沿平直道路行驶, 以 x 表示它相对于出发点的位移。如图所示近似描写了汽车在 0 时刻到 40 s 这段时间的 x-t 图像, 则汽车最远位置距离出发点约为( )
A. 10mB. 20mC. 30mD. 40m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x-t图像可知,汽车最远位置距离出发点约为30m。
故选C。
(情景来源必修一p21)
2. 我校学生开展无线电定位“搜狐”比赛,甲、乙两人从图所示地形的O点同时出发,并同时到达A点搜到狐狸,两人的搜狐路径已在图中标出,则( )
A. 两人运动的平均速度相等
B. 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C. 甲的平均速度小于乙的平均速度
D. 无法判断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两人起点和终点相同,位移相等,两人运动的时间相等,根据
可知两人运动的平均速度相等。
故选A。
(情景来源必修一p45)
3. 图中甲、乙、丙是中学物理课本必修1中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所用的速度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种用面积表示位移的方法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B. 甲图用矩形面积的和表示位移大小比丙图用梯形面积表示位移大小更接近真实值
C. 若丙图中纵坐标表示运动的加速度,则梯形面积表示加速度的变化量
D. 推导中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答案】D
【解析】
【详解】A.这种用面积表示位移的方法只适用于任何直线运动,故A错误;
B.位移等于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大小,可知,丙图用梯形面积表示位移大小比甲图用矩形面积的和更接近真实值,故B错误;
C.若丙图中纵坐标表示运动的加速度,则由△v=a△t知,梯形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量,故C错误;
D.这里推导位移公式采用了微元法,故D正确。
故选D。
(情景来源必修一p29第1题)
4. 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5 m/s,1 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8 m/s。在这1 s内该物体的( )
A. 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等于5 m/s
B. 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大于13 m/s
C. 平均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5 m/s2
D. 平均加速度的大小可能等于8 m/s2
【答案】C
【解析】
【详解】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v0=5 m/s,当末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同时,vt=8 m/s,则速度的变化
Δv=vt-v0=3 m/s
则平均加速度
a==m/s2=3 m/s2
平均加速度的大小为3 m/s2;当末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反时,v't=-8 m/s,则
Δv'=v't-v0=-13m/s
则平均加速度
a'== m/s2=-13 m/s2
平均加速度的大小为13 m/s2.,综上可知,故选C。
(情景来源必修一p29第2题)
5. 下列关于加速度表达式a=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叫速度的变化率,是加速度的决定式
B. Δv表示在Δt时间内物体速度的变化量,它的方向不一定与加速度a的方向相同
C. 利用a=求得的加速度是Δt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
D 加速度a与成正比,与Δt成反比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D.叫速度的变化率,是加速度的定义式,加速度的大小与无关,与Δt也无关,故AD错误;
B.表示在Δt时间内物体速度的变化量,它的方向与加速度a的方向相同,故B错误;
C.是Δt时间内速度的平均变化率,所以利用a=求得的加速度是Δt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故C正确。
故选C。
(情景来源必修一p39第2题)
6. 在水平路面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3m/s2,则汽车刹车后第4s末的速度大小为( )
A. 2.0m/sB. -1.0m/sC. 1.0m/sD. 0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可得汽车的刹车时间为
所以汽车刹车后第4s末已经停下,即速度大小为0。
故选D。
【点睛】对于初学高一物理的同学来说,求解刹车问题时很容易想当然地套用公式,而忽略了刹车时间,要特别注意先确定刹车时间,在讨论车在某一时刻的运动状态。
二、多选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5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选错或不选得0分)
(情景来源必修一p13第1题)
7. 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运转中地球不能看作质点,而原子核可以看作质点
B. 研究火车通过路旁一根电线杆时,火车可以看作质点
C. 研究奥运会乒乓球运动员打出的弧圈球时不能把乒乓球看作质点
D. 研究奥运会跳水运动员跳水动作时,不能将运动员看作质点
【答案】CD
【解析】
【详解】A.对于地球来说,如果研究地球公转,由于地球直径(约1.3×107m)比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约1.5×1011m)要小得多,可以忽略不计地球的大小,就可以把地球当作质点。如果研究地球的自转引起昼夜交替等现象时,就不能忽略地球的大小和形状,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研究电子绕核的运动情况时,因为电子到原子核的距离远大于原子核的直径,电子和原子核均可看作质点。如果研究原子核的结构则不能将原子核看作质点了。故A错误;
B.研究火车通过路旁的一根电线杆时,因为电线杆的粗细比火车的长度小得多,故电线杆可看作质点而火车不能看作质点,故B错误;
C.虽然乒乓球比较小,但球在运动过程中飞旋多变,不能看作质点,故C正确。
D.研究奥运会运动员的跳水动作时,要看动作,不能看作质点,故D正确。
故选CD。
(情景来源必修一p13第2题)
8. 下列关于参考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研究任何物体的运动,都要选别的物体为参考系
B. 研究某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特定的物体为参考系
C. 参考系就是绝对不动的物体
D. 一个物体相对于一个参考系是静止的,相对于另一个参考系不一定是静止的
【答案】AD
【解析】
【分析】
【详解】一个物体是否运动,以及做何种运动,都是相对于别的物体来说的,因此,研究任何物体的运动,都要选取别的物体为参考系,而且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一个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位置是否变化及如何变化,都可能不同,选项AD正确,BC错误。
故选AD。
(情景来源必修一p18第1题)
9. 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表示时刻,称为第末或第初
B. 表示时间间隔,称为最初内或第内
C. 表示了长为的一段时间间隔
D. 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内
【答案】AC
【解析】
【分析】
【详解】A.在时间轴上在表示时刻,称为第末或第初,故A正确;
B.表示时间间隔,为前内,故B错误;
C.表示从到这一段时间间隔,故C正确;
D.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内,故D错误。
故选AC
(情景来源必修一p29)
10. 如图所示为物体沿直线运动的图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0~4s内做匀速运动
B. 物体在4s时速度方向不变
C. 物体在0~4s内的加速度大小为2.5m/s2
D. 物体在4~6s内的加速度大小为
【答案】BC
【解析】
【详解】A.在0~4s内,图线是一条倾斜的直线,速度在增大,表明物体在0~4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错误;
B.根据图像可知,物体在0~6s内速度均为正值,表明物体在该段时间内一直沿正方向运动,即物体在4s时速度方向不变,B正确;
C. 图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加速度的大小,则物体在0~4s内的加速度大小为
C正确;
D.图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加速度的大小,则物体在4~6s内的加速度大小为
D错误。
故选BC。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6分)
三、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共14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对应位置)
(情景来源必修一p24第1题)
11. (1)如图为电火花计时器的示意图。电火花计时器和电磁打点计时器一样,工作时使用___________(填“交流”或“直流”)电源,当电源的频率是50 Hz时,每隔___________s打一次点。
(2)在用该电火花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打出了一条纸带,他按打点先后顺序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得到了O、A、B、C、D几个计数点,如图所示,则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_s。用刻度尺量得OA=1.50 cm,AB=1.90 cm,BC=2.30 cm,CD=2.70 cm。由此可知,纸带做___________(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
【答案】 ① 交流 ②. 0.02 ③. 0.1 ④. 加速
【解析】
【详解】(1)[1]电火花计时器和电磁打点计时器一样,工作时使用交流电源。
[2]当电源的频率是50 Hz时,打点间隔为
(2)[3]由题意可知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4]由于在相同时间间隔内点间距不断增大,所以纸带做加速运动。
(情景来源必修一p36第1题)
12. 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电火花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甲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C、D、E、F、G共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电火花计时器接交流电源。他经过测量并计算得到电火花计时器在打B、C、D、E、F各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如表所示:
(1)设电火花计时器的周期为T,计算的公式为___________。
(2)根据(1)中得到的数据,以A点对应的时刻为,试在图乙所示坐标系中合理地选择标度,作出图像;___________
(3)利用该图像求得物体的加速度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如果当时通入的交变电流的电压变成,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若实验时,电源频率略低于,但该同学仍按计算物体的速度,则测量得到的物体速度与真实速度相比将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 ①. ②. 见解析图 ③. 0.40 ④. 不变 ⑤. 偏大
【解析】
【分析】
【详解】(1)[1]电火花计时器的打点的周期为T,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所以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的平均速度得
(2)[2]作出图像如图所示,注意尽量使描出的点落到直线上,不能落到直线上的点尽量让其分布在直线两侧。
(3)[3]由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得
(4)[4]电源电压变大,若频率不变,则不影响打点周期,即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不变;
(5)[5]交变电流的频率变为低于50Hz,那么实际打点的周期变大,根据运动学公式
可知计算时仍按50Hz计算,则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是偏大。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4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情景来源必修一p39第3题)
13. 航空母舰上的飞机弹射系统可以缩短战斗机起跑的位移。假设某型号战斗机初速度为零,弹射系统对该型号战斗机作用了0.5s时间后,可以使飞机达到一定的初速度,然后飞机在甲板上起跑,加速度为,又经过10s达到起飞速度的要求,问:
(1)飞机离开弹射系统瞬间的速度是多少?
(2)弹射系统对飞机提供的加速度是多少?
【答案】(1)
(2)
【解析】
【小问1详解】
设飞机离开弹射系统瞬间的速度为v1,由速度时间公式可得
v2=v1+a2t2
解得
v1=v2-a2t2=20m/s
【小问2详解】
设弹射系统对飞机提供的加速度为a1,由速度时间公式则有
v1=0+a1t1
可得
(情景来源必修一p44第2题)
14. 以18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制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3s内前进36m。求汽车的加速度及制动后5s内发生的位移。
【答案】,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解析】
【详解】设汽车的加速度为a,由运动学公式可得
代入数据可解得,汽车行驶至停下所需时间
故制动后5s内的位移为
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制动后5s内发生的位移为。
(情景来源必修一p44第6题)
15. 一个爱好滑雪运动的同学,从长的山坡顶端,以的初速度、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经过山坡底端后,在水平地面上匀减速滑行停下来,设该同学从山坡底端进入水平地面时速度大小不变。求:
(1)该同学到达山坡底端时速度v大小;
(2)该同学两段滑行的总时间t。(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1)16m/s;(2)8.7s
【解析】
【详解】(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有
解得:
v=16m/s
(2)加速时间
=4.7s
减速时间
s
故总时间为
s对应点
B
C
D
E
F
速度
0.141
0.185
0.220
0.254
0.301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x、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x、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市第三实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市第三实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市第三实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x、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市第三实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