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二年级上册不进位加教案
展开课题
认识厘米
课型
新授课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实验课
√
教学目标
1.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2.经历探究过程,感受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提高计算能力。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探究意识。
核心素养
能够明晰运算的对象和意义,理解算法和算理之间的关系,提高运算能力。
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难点
初步掌握竖式计算的基本要求和书写格式。
教法
合作探究式
学法
合作学习法
教学评价
在《不进位加法》例 2 的教学中,教师对例题的讲解细致入微,通过对比不同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深刻理解不进位加法的运算规则。同时,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总结,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此例的教学重点突出,教师紧紧围绕不进位加法的计算要点展开教学。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了知识和技能。并且,教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价,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
在《不进位加法》例 2 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但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拓展性的练习,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双边活动
二次备课
知识链接
1.计算下面各题,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2.被遮住的是几?
3.导言: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不进位加法》 。板书课题
通过复习学过的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
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例2.
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师:从题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二(1)班35人,二(2)班32人。
师:计算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要用什么法计算呢?
生1:加法。
师:怎样列式?
生2:35+32
师:你会计算吗?
(小组合作:试着用自己的方法计算,组内交流,汇报结果)
老师根据学生汇报,进行分析。
2.探究35+2的计算方法
生1:我先把整十数相加,30+30=60,再把个位数相加5+2=7,最后把求得的整十数60和个位数7相加,也就是60+7=67,所以35+32=67(人)。
生2:我们以10根小棒为一捆。二(1)班有35人,摆3捆零5根小棒。二(2)班有32人,摆3捆零2根小棒。
共有6捆零7根小棒,所以35+32=67(人)
师:还有其他的计算方法吗?
生3:我是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列竖式跟两位数加一位数列竖式是一样的,要相同数位要对齐。
生3::从个位加起,5 + 2 = 7,在得数的个位上写7。再算十位,3+3=6,在得数的十位上写6。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竖式计算过程。
3.小结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1)相同的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2)个位加个位,十位加十位。个位上相加的结果写在得数的个位上,十位上相加的结果写在得数的十位上。
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展示用不同方法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了解列竖式计算要相同位数对齐,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总结评价
1.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
2. 课堂知识点总结:
3. 自我课堂评价。
通过学生的汇报交流,总结本课所学内容,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考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板书设计
不进位加
35+2=37 35+32=67
3 5 3 5
+ 2 +3 2
3 7 6 7
课后作业
1. 完成《导学案》中未完成部分,整理笔记。
2. 完成《分层作业》中对应练习。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课是一节计算课,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不足之处:教学过程单一,动手时间少,学生形成思维定式,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
教学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增加有趣的教学活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二年级上册不进位加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二年级上册<a href="/sx/tb_c10680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不进位加教案及反思</a>,共4页。
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二年级上册7 认识时间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二年级上册<a href="/sx/tb_c10680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7 认识时间教案设计</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情预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2024)二年级上册8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二年级上册<a href="/sx/tb_c8438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8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情预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