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钱江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Ba-137 S-32 Cl-35.5 N-14 Na-23 Al-27 Fe-56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 下列物质中属于耐高温酸性氧化物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碳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是酸性氧化物,但为分子晶体,不耐高温,A错误;
B.SiO2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SiO2+2OH-=SiO+H2O,所以SiO2是酸性氧化物,为共价晶体,耐高温,B正确;
C.MgO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MgO +2H+=Mg2++H2O,所以MgO是碱性氧化物,;C错误;
D.Na2O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是碱性氧化物,;D错误;
答案选B。
2.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
A. 乙烯的结构式:B. 甲酸甲酯的结构简式:
C. 的形成过程:D. 甲基的电子式:
【答案】C
【解析】
【详解】A.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乙烯的结构式为,故A正确;
B.甲酸甲酯的分子式为C2H4O2,结构简式为HCOOCH3,故B正确;
C.HCl是共价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HCl的形成过程:,故C错误;
D.甲基的结构简式为-CH3,电子式为,故D正确;
故答案选C。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金刚石和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熔点和硬度都很高
B. 氕、氘、氚是氢元素的三种核素,质子数都为1
C. 乙醇和二甲醚(CH3-O-CH3)互为同系物
D. C4H10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二种
【答案】B
【解析】
【分析】A.石墨质地软、硬度小;
B.核素:具有一定质子数和一定中子数的原子;
C.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同系物必为同一类物质,所含官能团及官能团数目相同;
D.有机物分子中有几种氢原子就有几种一氯代烃,丁烷有正丁烷和异丁烷2种同分异构体,然后根据正丁烷和异丁烷中氢原子的种类确定C4H10的一氯代物的数目;
【详解】A.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由于结构不同,性质不同,互为同素异形体,但石墨的硬度小,故A错误;
B.氕、氘、氚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元素的不同原子,三者是氢元素的三种核素,质子数都是1,故B正确;
C.乙醇和二甲醚不属于一类物质,乙醇含羟基、二甲醚含醚键,官能团不同,不是同系物,故C错误;
D.分子式为C4H10的烷烃为丁烷,丁烷存在正丁烷和异丁烷两种同分异构体,正丁烷CH3CH2CH2CH3有2氢原子,所以其一氯代物有2;异丁烷CH3CH(CH3)CH3有2氢原子,其一氯代物有2种,所以丁烷的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总共有4种,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解题关键:掌握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同系物等基础知识,难点D,同分异构体的数目的确定.
4. 氯化铁是一种重要的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氯化铁溶液可以使淀粉试纸变蓝,说明其具有还原性
B 氯化铁溶液可腐蚀覆铜板
C. 氯化铁可由铁与氯气反应制得
D. 氯化铁溶液可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A.铁离子和碘离子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碘单质,铁元素化合价降低,氯化铁具有氧化性,A错误;
B.氯化铁溶液与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氯化亚铁,可用来蚀刻铜板,B正确;
C.氯气具有强氧化性,氯气与铁单质加热生成氯化铁,C正确;
D.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继续加热呈红褐色,铁离子发生水解反应可得到氢氧化铁胶体,D正确;
故选:A。
5. 关于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生成,转移电子B. 是还原产物
C.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 若设计成原电池,为负极产物
【答案】A
【解析】
【详解】A.反应中,N元素从-1价升高到+1价,生成,转移电子,A正确;
B.反应中H、O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因此不是还原产物,也不是氧化产物,B错误;
C.中只有N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是还原剂,C错误;
D.若设计成原电池,得到电子生成,为正极反应物,为正极产物,D错误;
故选A。
6.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通入氢氧化钠溶液:
B. 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C. 过量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
D. 溶液中滴入氯化钙溶液:
【答案】D
【解析】
【详解】A.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选项A正确;
B.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生成偏铝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选项B正确;
C.过量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碳酸氢钠晶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选项C正确;
D.溶液中滴入氯化钙溶液,因亚硫酸酸性弱于盐酸,不能发生反应,选项D不正确;
答案选D。
7. 氯碱工业涉及、、、等物质。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固体中的离子数目为
B. 的溶液中,数目为
C. 标况下,22.4L的和混合气体,共价键数目为
D. 与足量溶液反应生成转移电子数为
【答案】D
【解析】
【详解】A.1 ml NaOH固体中含有1ml Na+和1mlOH-,所以离子数目为2NA,故A正确;
B.1 L 1ml/L的NaClO溶液中含有1mlNaClO,数目为,故B正确;
C.标况下,22.4 L的H2和Cl2混合气体为1 ml,H2和Cl2都是双原子分子,分子中均为单键,所以共价键数目为NA,故C正确;
D.Cl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 NaClO +H2O,反应中 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1 ml Cl2参与反应转移1 ml电子,所以转移电子数为NA ,故D错误;
故答案选D。
8. 用下列实验方案及所选玻璃仪器(非玻璃任选),就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过滤需要漏斗,故不选A;
B、NaClO水解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不能用pH试纸测其pH,故不选B;
C、检验蔗糖是否水解,应该向水解后的溶液中加氢氧化钠溶液中和酸,再向其中加入新制的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故不选C;
D、1L1.6%的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0.1ml,将25gCuSO4·5H2O溶解在975g水中,溶液质量为1000g,25gCuSO4·5H2O中n(CuSO4)=0.1ml,故选D。
9. 根据下列实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电解质为硫酸,活泼金属作负极,由现象可知金属性Al>Fe>Cu,即还原性Al>Fe>Cu,则氧化性Al3+<Fe2+<Cu2+,故A错误;
B.氯气可分别氧化NaBr、KI,不能比较Br2、I2的氧化性,故B错误;
C.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则右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左边烧杯中无明显变化,能够说明热稳定性:Na2CO3>NaHCO3,故C正确;
D.盐酸为无氧酸,且盐酸挥发,盐酸也能与硅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能比较非金属性,故D错误;
故选C。
10. X、Y、Z和W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其中W的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之和为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B. 原子半径:
C. 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D. 最高正化合价
【答案】A
【解析】
【分析】W的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之和为6,可以推出W为Cl元素,结合四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可推出,X为N元素,Y为O元素,Z为Al元素。
【详解】A.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O>N,则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H2O>NH3,故A正确;
B.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原子半径:Al>Cl>N>O,故B错误;
C.没有指出是否为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如硝酸的酸性大于次氯酸,故C错误;
D. Y为O元素,并没有最高正价,Cl的最高正价为+7,N的最高正价为+5,Al的最高正价为+3,即W>X>Z,故D错误;
故答案选A。
11. 丙烷脱氢是制备丙烯的一种常见方法,下图是某催化剂催化该过程的能量变化,*表示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断开1ml丙烷中的化学键所需能量大于断开1ml丙烯及1ml氢气的所需能量之和
B. 该反应各个中间步骤都是吸热过程,因此该反应的进行一定需要加热
C. 该过程中发生了碳碳键的断裂与形成
D. 以上反应历程主要包含了3步变化,其中第三步过程能量变化值最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CH3CH2CH3的能量小于CH2CH=CH2和H2的总能量,故丙烷脱氢生成丙烯和氢气的反应为吸热反应,根据ΔH=反应物键能之和-生成物键能之和,断裂1ml丙烷中总键能大于断裂1ml丙烯和1ml氢气的总键能之和,A正确;
B.吸热反应不一定需要加热,比如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的反应为吸热反应但不需要加热,B错误;
C.该过程中碳骨架由C-C-C变为C-C=C,并未发生碳碳键的断裂,C错误;
D.以上反应历程中主要包含三步变化,其中第一步过程的能量变化值最大,D错误;
故选A。
12.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索铝电极在原电池中的作用,设计并进行了以下一系列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1中,由于铝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所以Mg做负极,在反应中被氧化
B. 实验1和2中,铝电极的作用相同
C. 实验3中,正极反应为
D. 实验4中,Mg的还原性比Al强,但是在该原电池中Mg做正极
【答案】D
【解析】
【详解】A.在实验1中,Mg、Al都可以与盐酸发生反应,不会形成致密氧化膜,由于金属活动性:Mg > Al,所以在构成的原电池反应中,Mg为负极,Al为正极,故A错误;
B.在实验1中,Al为正极;在实验2中,Al、Cu及盐酸构成原电池,由于Al的活动性比Cu强,所以Al电极为负极,Cu电极为正极,因此实验1、2中Al电极的作用不相同,故B错误;
C.实验3中由于电极活动性:Al>C,所以在构成的原电池反应中,Al为负极,石墨电极为正极,正极区溶液中的O2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方程式为:,故C错误;
D.在实验4中,尽管金属活动性:Mg>Al,但是Al能够与NaOH溶液反应,而Mg不能发生反应,故在构成的原电池反应中,Al为负极,Mg为正极,反应过程中Mg表面冒气泡,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13. 乙醇是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下列有关乙醇的实验操作或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A. ①中酸性KMnO4溶液会褪色,乙醇转化为乙醛
B. ②中钠会在乙醇内部上下跳动,上方的火焰为淡蓝色
C. ③中灼热的铜丝插入乙醇中,铜丝由红色变为黑色
D. ④中X是饱和NaOH溶液,X液面上有油状液体生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A.酸性KMnO4溶液将乙醇氧化成乙酸,A错误;
B.乙醇和钠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钠的密度比乙醇大,生成的氢气开始会附着在钠的表面,使钠上升,随后由沉入乙醇中,故钠会上下跳动,氢气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正确;
C.灼热的铜丝表面因有CuO略显黑色,CuO被乙醇还原为铜丝后重新变为红色,C错误;
D.X是饱和Na2CO3溶液,其液面上有油状乙酸乙酯生成,实验时导管不能插入液面以下,D错误。
答案选B。
14. 一定温度下在2L密闭容器中进行着某一反应,反应起始加入,,反应达到平衡时,Y的物质的量为3ml。X气体、Y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 ,物质Y化学反应速率为
C. 时,反应物的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D. 时,X的物质的量为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达到平衡时,Y的物质的量为3ml,X的物质的量为5.5ml,Y和X的改变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3)ml:(5.5-2)ml=2:1,t3min时,X、Y的物质的量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A错误;
B.由图可知,t3min时,物质Y的物质的量为3ml,则Y的化学反应速率为,故B错误;
C.t2之后X的浓度继续增大、Y的浓度继续减小,说明平衡仍然向着正向进行,则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故C正确;
D.由图可知,t3min时,反应达到平衡,根据题干可知Y的物质的量为3ml,则Y转化的物质的量为(10-3)ml=7ml,根据可知,生成的X的物质的量为3.5ml,可知此时X的物质的量为,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15. 一种生产聚苯乙烯的流程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乙苯的分子式为
B. 鉴别聚苯乙烯与苯乙烯可用的四氯化碳溶液
C. 聚苯乙烯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 反应①属于取代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根据乙苯的结构简式可知乙苯的分子式为C8H10,故A正确;
B.苯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Br2 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而聚苯乙烯没有碳碳双键则不能使其褪色,可鉴别聚苯乙烯与苯乙烯,故B正确;
C.聚苯乙烯是由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苯乙烯发生加聚生成的,是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物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C正确;
D.反应①苯和乙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苯,属于加成反应,故D错误;
故选D。
16. S-诱抗素制剂大量施用于盆栽鲜花,以保证鲜花盛开,其分子结构如图。下列关于该分子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诱抗素最多能与反应
B S-诱抗素分子中含有4种官能团
C. 一定量的S-诱抗素分别与足量的钠或碳酸钠反应产生的气体量相同
D. S-诱抗素能发生加聚反应、氧化反应、水解反应、加成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该有机物含有一个羧基,1ml该物质能与1ml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该有机物含有一个酯基,1ml该物质能与1mlNaOH溶液发生水解反应,因此诱抗素最多能与反应,故A正确;
B.S-诱抗素分子中含有酯基、羟基、羧基、碳碳双键四种官能团,故B正确;
C.1ml的该有机物含有1ml羧基和1ml羟基,根据、,与足量的钠反应产生1mlH2,1ml的该有机物含有1ml羧基,根据,因此1ml该有机物与足量的碳酸钠反应产生0.5mlCO2,故C错误;
D.S-诱抗素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加聚反应、氧化反应,含有羟基,且羟基碳相邻的碳原子上有氢原子,能发生消去反应,含有羟基,且羟基碳上有氢原子,能发生氧化反应,含有酯基可以发生水解反应,故D正确;
故答案选C。
17. I-可以作为水溶液中SO2歧化反应的催化剂,可能的催化过程如下:
i.SO2+4I-+4H+=S↓+2I2+2H2O
ii.I2+2H2O+SO2=SO+4H++2I-
探究i、ii反应速率与SO2歧化反应速率的关系,实验如下:分别将18 mL SO2饱和溶液加入到2 mL下列试剂中,密闭放置观察现象。(已知:I2易溶解在KI溶液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水溶液中SO2歧化反应方程式:3SO2+2H2O =S↓+2H2SO4
B. ②是①的对比实验,则a=0.4
C. 比较①、②、③,可得出结论:I-是SO2歧化反应的催化剂,H+单独存在时不具有催化作用,但H+可加快歧化反应速率
D. 实验表明,SO2的歧化反应速率④>①,原因是反应i比ii快,反应ii中产生的H+使反应i加快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i+ii×2得反应:3SO2+2H2O =S↓+2H2SO4,故A项正确;
B.②是①对比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②比①多加了0.2ml·L-1H2SO4,②与①中KI浓度应相等,则a=0.4,故B项正确;
C.对比①与②,加入H+可以加快SO2歧化反应的速率;对比②与③,单独H+不能催化SO2的歧化反应;比较①、②、③,可得出的结论是:I-是SO2歧化反应的催化剂,H+单独存在时不具有催化作用,但H+可以加快歧化反应速率,故C项正确。
D.对比④和①,④中加入碘化钾的浓度小于①,④中多加了碘单质,反应i消耗H+和I-,反应ii中消耗I2,④中“溶液由棕褐色很快褪色,变成黄色,出现浑浊较①快”,反应速率④>①,由此可见,反应ⅱ比反应ⅰ速率快,反应ⅱ产生H+使成c(H+)增大,从而反应i加快,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点睛】解题依据: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进行判断。通过实验对比探究反应物、生成物的浓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8. 下列关于营养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糖类、蛋白质、油脂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 某些天然纤维能在酶的作用下可以水解为氨基酸
C. 人体内有纤维素水解酶,可将纤维素水解生成葡萄糖
D. 工业上将液态植物油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氢化植物油
【答案】B
【解析】
【详解】A.蛋白质、油脂都能发生水解反应,但糖类中的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故A错误;
B.某些天然纤维,如属于动物纤维的羊毛、蚕丝等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能在酶的作用下可以水解为氨基酸,故B正确;
C.人体内没有纤维素水解酶,不能将纤维素水解生成葡萄糖,故C错误;
D.植物油一般为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固态的脂一般为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液态植物油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固态的氢化植物油,故D错误;
故选B。
19. 以下关于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有化学键的断裂,就一定有新物质生成
B. 物质发生三态变化时,一定不涉及化学键的变化
C. 和所含化学键类型相同
D. 烃中一定包含非极性共价键
【答案】C
【解析】
【详解】A.只有化学键断裂或形成的变化不一定有新物质产生,如NaCl晶体溶于水等,A错误;
B.物质发生三态变化时,可能涉及化学键变化,如:CCl4由分子构成,三态变化只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NaCl是离子化合物,三态变化与离子键有关;Al是金属,三态变化与金属键有关,故B错误;
C.NaOH中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形成离子键,O与H形成共价键,NH4Cl中铵根离子和氯离子形成离子键,N与H形成共价键,均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故C正确;
D.甲烷只存在极性键,不存在非极性共价键,故D错误;
答案选C。
20. 某小组在检验实验中观察到异常现象,为探究“红色褪去”的原因,进行如下实验:
分析上述三个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在此实验条件下氧化的速率比氧化的速率慢
B. 通过实验II推出实验I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是由于被氧化
C. 通过实验I和实验III对比推出红色褪去只与的氧化性有关
D. 在检验实验中,可以控制用量避免异常现象
【答案】A
【解析】
【分析】氯化亚铁酸化的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再滴入过氧化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氧气,结合实验II可知溶液先变红后褪色,说明氧化亚铁离子先被H2O2氧化生成铁离子,然后SCN-被H2O2氧化,实验Ⅲ先通入氧气,再滴加盐酸和BaCl2溶液,无白色沉淀,无硫酸钡沉淀生成,排除了氧气氧化SCN-的可能,据此解答。
【详解】A.在此实验条件下H2O2氧化Fe2+的速率比氧化SCN-的速率快,所以溶液先变红,当SCN-被完全氧化后,红色褪去,故A错误;
B.实验II中滴加FeCl3溶液不变红,说明无SCN-,滴加盐酸和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SCN-被氧化为,可以推出实验Ⅰ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是由于SCN-被氧化,故B正确;
C..对比实验Ⅰ、Ⅲ,实验Ⅲ排除了氧气氧化SCN-的可能,Ⅰ中红色褪去可以判定酸性条件下是H2O2的氧化性把SCN离子氧化为硫酸根离子,故C正确;
D.在检验实验中,要控制用量,否则SCN-被氧化,看不到正常现象,故D正确;
答案选A。
21. 工业上用粗盐水(含氯化钙、氯化镁、硫酸钠等杂质)为主要原料.采用“侯氏制碱法”生产纯碱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流程Ⅰ目的是除去粗盐中的杂质离子,其中试剂Ⅰ为溶液
B. 溶液流程Ⅱ是制取,其中气体1为
C. 流程Ⅱ后的“滤液1”中大量存在的离子只有、、
D. 流程Ⅲ中灼烧产生的可以循环利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题给流程可知,流程Ⅰ为向粗盐水中先后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量的碳酸钠溶液除去溶液中硫酸根离子、镁离子和钙离子;流程Ⅱ为向氯化钠溶液中先通入溶解度大的氨气得到氨化的氯化钠溶液,再通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氨化的氯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沉淀和氯化铵;过程Ⅲ为碳酸氢钠灼烧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
【详解】A.由分析可知,试剂2为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加入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A正确;
B.由分析可知,气体1为氨气,通入氨气的目的是得到氨化的氯化钠溶液,增大二氧化碳在溶液中的溶解度,有利于碳酸氢钠的生成,B正确;
C.由分析可知,流程Ⅱ得到的滤液1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铵,则溶液中存在的离子为铵根离子和氯离子,C错误;
D.由分析可知,流程Ⅱ得到的滤液1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铵,向氯化铵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将溶液中的氯化铵转化为固体析出,过滤得到的氯化钠溶液可以循环使用,过程Ⅲ为碳酸氢钠灼烧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可以循环使用,D正确;
故选C。
22. 具有强碱性和强氧化性,遇木炭、铝粉等还原性物质时可燃烧。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与炭、铝粉等还原性物质的燃烧实验可以在硬质玻璃管中进行
B. 与木炭反应时表现出强氧化性
C. 与反应的方程式为
D. 与反应可生成
【答案】A
【解析】
【详解】A.Na2O2具有强碱性,能够与硬质玻璃管中的二氧化硅反应,因此不能在玻璃管中进行,故A错误;
B.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碳具有还原性,因此过氧化钠与碳反应时表现强氧化性,故B正确;
C.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放出O2,方程式为,故C正确;
D.过氧化钠具有氧化性,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时可生成硫酸钠Na2O2+SO2=Na2SO4,故D正确;
故选A。
23. 实验研究发现,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硝酸的浓度越稀,对应还原产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越低。现有一定量的铝粉和铁粉的混合物与一定量很稀的硝酸充分反应,反应过程中无气体放出。在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5ml/L NaOH溶液,所加的NaOH溶液的体积(mL)与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ml)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稀硝酸与铝粉、铁粉反应,其还原产物为硝酸铵
B. 图中C点对应溶液体积为48mL
C. 原硝酸溶液中含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5ml
D. 样品中铝粉和铁粉的物质的量之比5:3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根据题意知,一定量的铝粉和铁粉的混合物与一定量很稀的硝酸充分反应,反应过程中无气体放出,则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H4NO3;,A正确;
B.0→88mL中,用于沉淀金属离子的OH-有0.08 ml×3=0.24 ml,故C点:(0.088L×5 ml·L-1-0.24 ml)/ 5 ml·L-1=0.04L,即40mL,,B错误;
C.由③知,n(NH4NO3)= 0.006L×5ml·L-1=0.03 ml,根据反应中得失电子相等的原则得:3n(R3+)=0.03×8=0.24 ml,则n(R3+)=0.08 ml=n(合金),故混合物中n(Al):n(Fe)=5:3。0→88mL中,用于沉淀金属离子的OH-有0.08 ml×3=0.24 ml,故C点:(0.088L×5 ml·L-1-0.24 ml)/ 5 ml·L-1=0.04L,即40mL,根据氮原子守恒知原硝酸溶液中含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5ml,C正确;
D.根据题给图象知金属与硝酸反应后,硝酸是过量的,故金属的氧化产物为Fe(NO3)3、Al(NO3)3。图中:①0→C:H++OH—===H2O;②C→88:R3++3OH—===R(OH)3↓(R代表Fe或Al);③88→94:NH4++OH—===NH3•H2O;④94→104:Al(OH)3+OH—===AlO2—+2H2O。由④知n[Al(OH)3]=0.01L×5ml·L-1=0.05 ml=n(Al);由③知,n(NH4NO3)= 0.006L×5ml·L-1=0.03 ml,根据反应中得失电子相等的原则得:3n(R3+)=0.03×8=0.24 ml,则n(R3+)=0.08 ml=n(合金),故混合物中n(Al):n(Fe)=5:3,D正确;
答案选B。
24. 肼()可用作锅炉和反应釜的脱氧清洗处理剂,其中一种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转化①中是氧化产物
B. 转化②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C. 转化③中是氧化剂
D. 转化④中理论上生成要消耗
【答案】B
【解析】
【详解】A.①转化中N2H4变成N2,N的价态升高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则氮气为氧化产物,A正确;
B.②转化,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则未发生氧化还原,B错误;
C.③转化中,Cu元素化合价上升[Cu(NH3)2]+作还原剂,则氧气作氧化剂,C正确;
D.④转化中,[Cu(NH3)2]2+中Cu化合价不变,NaClO中Cl为+1价,生成Cl-,得到2个电子,N由-3价升高到-2,失去2个电子生成1个N2H4,则生成1mlN2H4要消耗1mlNaClO,D正确;
故选B。
25.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都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乙烯与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但甲烷易溶于有机溶剂四氯化碳,达不到实验目的,故A错误;
B.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蔗糖变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碳,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生成的碳与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说明浓硫酸有强氧化性,故B正确;
C.由高锰酸钾和草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得关系式2KMnO4~5H2C2O4,可知高锰酸钾过量,看不到褪色现象,故C错误;
D.含有碳碳双键的物质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使其褪色,而中含醇羟基,且与羟基相连的碳上有氢,也可以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使其褪色,无法证明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故D错误;
答案选B。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共5个题,共50分)
26. 按要求书写化学用语
(1)写出赤铁矿的化学式___________;电子式___________。
(2)写出氯乙烯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蔗糖的分子式___________。
(3)写出纯净的在中燃烧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
(4)已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用于测定空气中的含量,锰元素转化为,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5)已知是一种与性质相似的物质,但其与水的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请写出其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答案】(1) ①. Fe2O3 ②.
(2) ①. ②.
(3)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出现白雾
(4)
(5)ICl+H2O=HCl+HIO
【解析】
【小问1详解】
赤铁矿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化学式为Fe2O3,HClO的电子式:。
【小问2详解】
氯乙烯的结构简式为:;蔗糖为二糖,其分子式:。
【小问3详解】
氢气和氯气点燃生成HCl,现象是纯净的H2在Cl2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出现白雾,白雾为HCl气体溶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盐酸的小液滴,故答案为: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出现白雾。
【小问4详解】
二氧化硫和高锰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锰离子、硫酸根离子和水,离子方程式为。
【小问5详解】
氯气和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ICl的性质与Cl2类似,I为+1价,Cl为-1价,ICl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ICl+H2O=HCl+HIO;故答案为:ICl+H2O=HCl+HIO。
27. 丙烯酸乙酯天然存在于菠萝等水果中,是一种食用合成香料,可以用乙烯、丙烯等石油化工产品为原料进行合成:
(1)丙烯酸乙酯含有官能团名称___________。
(2)有机物B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
(3)乙烯转化为A的原料和反应条件___________。
(4)久置的丙烯酸乙酯自身会发生聚合反应,所得聚合物具有较好的弹性,可用于生产织物和皮革处理剂。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聚合过程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聚丙烯酸乙酯为混合物,能发生水解反应
B. 丙烯酸乙酯密度比水小,有水果香味,常温下为液体
C. 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有机物A、B
D. 等质量的乙烯和丙烯,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气物质的量不相等
【答案】(1)碳碳双键、酯基
(2)CH2=CHCOOH
(3)H2O,催化剂、加热
(4)nCH2=CHCOOCH2CH3 (5)AB
【解析】
【分析】CH2=CH2与H2O发生加成反应产生A是乙醇:CH3CH2OH,CH2=CHCH3与O2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产生有机物B是丙烯酸:CH2=CHCOOH,B与A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产生丙烯酸乙酯和水,据此分析解答。
【小问1详解】
丙烯酸乙酯含有官能团名称为碳碳双键、酯基。
【小问2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B是丙烯酸:CH2=CHCOOH。
【小问3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无机物M是H2O;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产生CH3CH2OH,反应原料和反应条件为:H2O,催化剂、加热。
【小问4详解】
CH2=CHCOOCH2CH3分子中含有不饱和的碳碳双键,久置自身会发生聚合反应,产生聚丙烯酸乙酯,所得聚合物具有较好的弹性,可用于生产织物和皮革处理剂,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CH2=CHCOOCH2CH3 。
【小问5详解】
A.聚丙烯酸乙酯结构简式为,聚合物由于n的不确定,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而聚丙烯酸乙酯含有酯基,能发生水解反应,故A正确;
B.一般酯的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低级酯有水果香气味的液体,故B正确;
C.A是乙醇,含有羟基,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导致其褪色,B是丙烯酸,含有碳碳双键,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导致其褪色,因此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有机物A、B,故C错误;
D.根据,假设质量均为mg,乙烯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气物质的量为,丙烯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气物质的量为,等质量的乙烯和丙烯,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气物质的量相等,故D错误;
故答案选AB。
28. 和会导致一些环境问题,人们正在研究用化学方法来防治。
(1)酸雨防治是全球性的难题,酸雨形成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
①取一份雨水样品,在常温下测定其不同时刻的pH如下表所示。
若该雨水为硫酸型酸雨,则其放置过程中pH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随着汽车的广泛使用,其排放的氮氧化合物(用表示)也成为酸雨形成的重要原因,在机动车发动机中产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A.燃烧含氮化合物燃料
B.燃烧含铅汽油
C.由于燃烧不充分
D.内燃机中空气中的在高温下被氧化
③对汽车尾气处理的一种方法如图2所示。当参与反应的NO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时,该过程中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利用氨水可以将和吸收并制得氮肥“肥田粉”,其原理如下图流程所示。
①被吸收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②设计实验检验所得铵盐中的硫元素___________。
【答案】(1) ①. 或 ②. D ③.
(2) ①. ②. 取少许待测液于试管中,先加入足量盐酸,再加入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含有,反之则无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在放置过程中pH减小,说明可能是引起的酸雨,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在放置过程中亚硫酸被氧化成硫酸,溶液的酸性增强,故答案为:或;
②车尾气中氮的氧化物是由空气中的氮气在高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故选项D正确。
③从图2可以看出该反应经过了两个过程,是中间产物,总反应的反应物为NO、、CO,生成物为和,总反应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①根据流程图,NO2跟NH4HSO3溶液反应放出N2,同时NH4HSO3被氧化成硫酸铵,发生的反应为: ;
②铵盐中的硫元素为硫酸根,检验的方法:取少许待测液于试管中,先加入足量盐酸,再加入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含有,反之则无。
29. 二氯化二硫()是一种化工原料,查阅资料可知具有下列性质:
(1)制取少量
实验室可利用硫与少量氯气在反应制得粗品。
①装置F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②装置连接顺序:___________。
③实验前打开K1,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排尽装置内空气。实验结束停止加热后,再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实验结束后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目的是___________。
(2)①遇水强烈反应产生烟雾,其产物中有一种气体X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恢复原状,且反应过程中只有一种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②甲同学为了验证两种气体产物,将水解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硝酸银与稀硝酸的混合溶液、品红溶液、溶液,该方案___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原因是___________。
(3)某同学为了测定与水反应后生成的气体X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W溶液可以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溶液 b.溶液(硫酸酸化) c.氯水
②该混合气体中气体X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用含V、m的式子表示)。
【答案】(1) ①. 除去Cl2中混有的HCl杂质 ②. FCB ③. 将装置内的氯气排入D内吸收以免污染空气,并将B中残留的S2Cl2排入E中收集
(2) ①. 2S2Cl2+2H2O=SO2↑+3S↓+4HCl ②. 不可行 ③. 二氧化硫被硝酸氧化成硫酸根,既难于检验二氧化硫又干扰氯化氢检验
(3) ①. ac ②. ×100%
【解析】
【分析】实验室可利用硫与少量氯气在110~140℃反应制得S2Cl2粗品,氯气过量则会生成SCl2,装置A制备氯气,氯气中含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通过装置F除去氯化氢,通过装置C除去水蒸气,通过装置B和硫磺反应在110~140℃反应制得S2Cl2粗品,通过装置E冷凝得到二氯化二硫(S2Cl2),连接装置D是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据此作答。
【小问1详解】
①装置F中试剂的作用是:除去Cl2中混有的HCl杂质;
②利用装置A制备氯气,氯气中含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通过装置F除去氯化氢,通过装置C除去水蒸气,通过装置B和硫磺反应在110~140℃反应制得S2Cl2粗品,通过装置E冷凝得到二氯化二硫(S2Cl2),连接装置D是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依据上述分析可知装置连接顺序为:A→F→C→B→E→D,
故答案为:FCB;
③实验前打开K1,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排尽装置内空气。实验结束停止加热后,再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其目的是:将装置内的氯气排入D内吸收以免污染空气,并将B中残留的S2Cl2排入E中收集,
故答案为:将装置内的氯气排入D内吸收以免污染空气,并将B中残留的S2Cl2排入E中收集。
【小问2详解】
①S2Cl2遇水强烈反应产生烟雾,其产物中有一种气体X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恢复原状,该气体X为SO2,且反应过程中只有一种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即反应中只有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产生烟雾,雾应为反应产生的氯化氢气体在空气中与水蒸气结合形成的液滴,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S2Cl2+2H2O=SO2↑+3S↓+4HCl↑;
②将水解生成的气体(二氧化硫和氯化氢)依次通过硝酸银与稀硝酸的混合溶液、品红溶液、NaOH 溶液,二氧化硫被硝酸氧化成硫酸根,既难于检验二氧化硫又干扰氯化氢检验,所以不可行;故答案为:不可行;二氧化硫被硝酸氧化成硫酸根,既难于检验二氧化硫又干扰氯化氢检验。
【小问3详解】
S2Cl2遇水会生成SO2、HCl两种气体,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来测定该混合气体中SO2的体积分数,混合气体通过溶液W溶液吸收二氧化硫气体得到溶液中加入加入过量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得到硫酸钡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硫酸钡沉淀质量mg,元素守恒计算二氧化硫体积分数,
①W溶液是吸收氧化二氧化硫的溶液,H2O2溶液和氯水都可以吸收氧化二氧化硫;但不能是酸性KMnO4溶液(硫酸酸化),因为高锰酸钾溶液能氧化氯化氢生成氯气,且会引入硫酸根;故选ac;
②过程分析可知生成沉淀为硫酸钡沉淀,硫元素守恒得到二氧化硫物质的量n(SO2)=n(BaSO4)==ml,该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为气体物质的量分数,二氧化硫体积分数=×100%=×100%,
故答案为:×100%。
30. 计算题。
(1)某气态烃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密度的28倍,取一定量该烃完全燃烧,将产物依次通过足量的浓硫酸和碱石灰,分别增重7.2g和17.6g,确定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
(2)该气态烃有多种同分异构体,
①其中符合条件:可以使酸性溶液褪色,且能发生加成反应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__种。
②其中符合条件: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且一氯代物仅有1种,写出可能的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___________。
【答案】(1)C4H8
(2) ①. 3 ②.
【解析】
【小问1详解】
某气态烃的蒸气相对氢气的密度为28,则M=28×2g/ml=56g/ml,将燃烧后的产物依次通过足量的浓硫酸和碱石灰,分别吸收的是CO2和H2O,,,,,分子式为C4H8,故答案为:C4H8。
【小问2详解】
①分子式为C4H8,饱和度为1,符合条件:可以使酸性溶液褪色,且能发生加成反应说明含有碳碳双键,则有CH2=CHCH2CH3、CH3CH=CHCH3、CH2=C(CH3) 2,共有3种;
②分子式为C4H8,饱和度为1,符合条件: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且一氯代物仅有1种,可能的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为。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所选玻璃仪器
A
除去KNO3中少量NaCl
将混合物制成热的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
酒精灯、烧杯、玻璃棒
B
证明HClO与CH3COOH的酸性强弱
同温下用pH试纸测定浓度为0.1ml/LNaClO溶液和0.1ml/LCH3COONa溶液
玻璃棒、玻璃片
C
检验蔗糖水解产物且具有还原性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几滴稀硫酸,水浴加热5分钟,再向其中加入新制银氨溶液,水浴加热
试管、烧杯、酒精灯、滴管
D
配制1L1.6%的硫酸铜溶液(其密度为1.0g/mL)
将25gCuSO4·5H2O溶解在975g水中
烧杯、量筒、玻璃棒
实验
实验现象
结论
A
左烧杯中铁表面有气泡,右边烧杯中铜表面有气泡
氧化性:Al3+>Fe2+>Cu2+
B
左边棉花变为橙色,右边棉花变为蓝色
氧化性:Cl2>Br2>I2
C
右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左边烧杯中无明显变化
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D
锥形瓶中有气体产生,烧杯中液体变浑浊
非金属性:Cl>C>Si
X
Y
Z
W
编号
电极材料
电解质溶液
电流表指针
1
稀盐酸
偏转
2
稀盐酸
偏转
3
溶液
偏转
4
溶液
偏转
序号
①
②
③
④
试剂
组成
0.4 ml·L-1
KI
a ml·L-1KI
0.2 ml·L-1H2SO4
0.2 ml·L-1
H2SO4
0.2 ml·L-1KI
0.0002 ml I2
实验
现象
溶液变黄,一段时间后出现浑浊
溶液变黄,出现浑浊较①快
无明显现象
溶液由棕褐色很快褪色,变成黄色,出现浑浊较①快
编号
实验I
实验II
实验III
实验步骤
将实验I褪色后的溶液分三份分别进行实验
进一步探究“红色褪去”的原因,又进行以下实验
①
②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加盐酸和溶液
现象
溶液先变红,片刻后红色褪去,有气体生成(经检验为)
①无明显现象
②溶液变红
③产生白色沉淀
①溶液变红,一段时间后不褪色
②无白色沉淀产生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现象和结论
A
A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烯
将气体通入的溶液中
的溶液褪色
B
探究浓硫酸性质
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蔗糖变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碳,并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C
探究相同条件下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其他条件相同,试管①中加入和;试管②中加入和
试管②褪色时间更快,证明相同条件下,反应物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D
检验
中的碳碳双键
往该有机物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证明含有碳碳双键
测试时间
0
1
2
3
4
雨水的pH
4.73
4.63
4.56
4.55
4.55
物质性质
毒性
色态
挥发性
熔点
沸点
剧毒
金黄色液体
易挥发
化学性质
①以上完全分解
②
③遇高热或与明火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
④受热或遇水分解放热,放出腐蚀性烟气
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东河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东河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2024高一下杭二东河高中化学期中考Word版含解析docx、2024高一下杭二东河高中化学期中考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x、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杭州市联谊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联谊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浙江省杭州市联谊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教学质量检测化学选考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浙江省杭州市联谊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教学质量检测化学选考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