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
展开1.本试卷分全卷满分100分,60分钟内完成,闭卷。
2.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4.全部答案应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 “人类从哪里来?”尽管历史悠远,扑朔迷离,但科学的发展为此勾勒出日益清晰的轮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B. 森林消失对人类进化没有起作用
C. 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志
D. 由于生活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差异,现代的类人猿不能进化发展成人类
【答案】B
【解析】
【分析】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其中南方古猿能使用天然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是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
【详解】A.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即森林古猿,A正确。
B.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等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上肢慢慢解放出来,由臂行慢慢变为直立行走,故森林消失对人类进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B错误。
C.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学会用火,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所以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能否直立行走,C正确。
D.现代类人猿和人类已经在进化树上分开,生活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差异使得它们不能再进化成人类,D正确。
故选B。
2. 在科学探究中,区分事实和观点是非常必要的,下列陈述中是事实的是( )
A. 古人类起源于非洲
B. 其他地区没有200万——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
C. 露西的化石是非洲发现的
D. 亚洲的直立人是非洲迁徙过来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事实是客观存在的物体、现象和事情等;观点是从一定的立场或角度出发,对事物或问题的看法。
【详解】AB.人类起源于非洲,亚洲直立人可能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非洲以外的其他地区没有200万~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都是科学家的不同的看法,属于观点,都不属于事实,AB错误。
C.古人类化石“露西”是在非洲发现的,这是真实的事件,是事实,C正确。
D.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是人的一种推测,不属于事实,D错误。
故选C。
3. 如图是人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简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a器官能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雄性激素
B. 精子和①结合的场所是输卵管
C. ②分裂形成胚泡植入子宫内膜
D. 新生命生长发育的起点是胎儿
【答案】D
【解析】
【分析】如图中,a睾丸,①卵细胞,②受精卵。
【详解】A.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男性的性腺,能够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因此,a睾丸能产生能产生生殖细胞(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A正确。
B.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因此,精子和①卵细胞结合的场所是输卵管,B正确。
C.②受精卵形成以后即开始分裂、分化,形成胚泡,并移动到子宫,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的开始,C正确。
D.在输卵管内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一旦形成就开始分裂并向子宫移动,这是新生命开始;故新生命生长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D错误。
故选D。
4. 某药品说明书印有“孕妇禁用”字样。如果误食,该药品中的化学物质会通过哪个结构进入胎儿体内( )
A. 羊水B. 输卵管
C. 胎盘和脐带D. 子宫内膜
【答案】C
【解析】
【分析】人的发育过程及胎儿与母体的物质交换过程如图所示:
【详解】A.一定容量的羊水能为胎儿提供较大的活动范围,使胎儿在宫腔内做适当的呼吸运动和肢体活动,防止关节固定、肢体畸形和胎儿肢体粘连,有利于胎儿的发育,A不符合题意。
B.输卵管的作用是输送卵细胞,同时也是受精的场所,B不符合题意。
C.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脐带、胎盘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胎儿每时每刻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脐带、胎盘经母体排出的。因此,该药品中的化学物质会通过胎盘和脐带进入胎儿体内,C符合题意。
D.子宫内膜是着床的部位,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 《笑傲江湖》中岳不群为练武功,挥刀自宫,结果他胡须脱落,喉结缩小,声音尖细。你认为他切除的是( )
A. 睾丸B. 前列腺C. 输精管D. 阴茎
【答案】A
【解析】
【分析】男性生殖系统包括睾丸、附睾、输精管、精囊腺、阴茎和阴囊等,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能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详解】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能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雄性激素能维持男性的第二性征,如长胡须、喉结变大、声音低沉等,岳不群为练武功,挥刀自宫,结果他胡须脱落,喉结缩小,声音尖细,切除的应该是睾丸,故A符合题意;前列腺位于膀胱附近,作为外分泌腺,前列腺每天分泌约2毫升的前列腺液,是精液的主要组成部分,故B不符合题意;输精管的主要功能是输送精子,故C不符合题意;阴茎切除后,不会出现胡须脱落,喉结缩小,声音变细,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熟练掌握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6. 儿童、青少年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手术后伤病员伤口需要恢复,因此这两类人应该多吃以下什么食物( )
A. 土豆、馒头、地瓜B. 花生、芝麻、肥肉
C. 鱼、蛋、奶D. 苹果、梨、桃
【答案】C
【解析】
【分析】(1)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2)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儿童、青少年以及伤病员正处在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最快的时期,需要大量的蛋白质。
【详解】A.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葡萄糖、麦芽糖、淀粉都属于糖类,我们平时所吃的米、面、甘薯和马铃薯(土豆、馒头、地瓜)中,含量最多的就是糖类,A不符合题意。
B.脂肪是备用能源,在肥肉、花生、大豆、芝麻等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脂肪,B不符合题意。
C.奶、蛋、鱼、肉等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丰富,故儿童、青少年、手术后伤病员应该多吃鱼、蛋、奶,C符合题意。
D.维生素是对人体起重要作用的微量元素,在不同的食物中含量一般都很少,苹果、梨、桃等水果蔬维生素含量相对较高,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 如图是某地男女生身高增长速度曲线图,据图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女生10.5岁、男生12.5岁后身高才开始增长
B. 男孩的身高增长速度总是比女孩快
C. 女孩的身高开始突增的年龄比男孩早1~2年
D. 女生10.5岁、男生12.5岁后身高不再增长
【答案】C
【解析】
【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不论男孩还是女孩在青春期之前(即7-8岁之前)身高增长都比较缓慢,但在进入青春期以后,女孩约在9-11岁,男孩约在11-13岁,身高突增,男孩一般比女孩晚1~2年。
【详解】A.图中显示,女生和男生在这些年龄之前已经有身高增长,只是增长速度不同,A错误。
B.图中显示,女孩在青春期初期的身高增长速度比男孩快,但之后身高增长速度比男孩慢,B错误。
C.图中显示,女孩的身高增长速度在10岁左右开始显著增加,而男孩在12岁左右开始显著增加,女孩比男孩早1~2年,C正确。
D.图中显示,这些年龄段后男生、女生的身高仍在增长,只是增长速度有所变化,D错误。
故选C。
8.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青春期作为青少年发育的关键时期心理和生理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下列属于不正常的现象的是( )
A. 性器官迅速发育,出现第二性征
B. 神经系统及心脏和肺等器官功能增强,是智力发展的黄金期
C. 性意识开始萌动,对异性产生好感
D. 失眠多梦,不愿与他人交流
【答案】D
【解析】
【分析】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人体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和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因此,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详解】A.青春期是性器官迅速发育的时期,伴随着这一发育过程,青少年会出现第二性征,如男性的喉结突出、声音变粗、胡须生长,女性的乳房发育、骨盆变宽等。这些都是青春期正常的生理现象,A不符合题意。
B.在青春期,除了性器官的发育外,神经系统也趋于完善,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这使得青少年能够更好地适应各种生理活动,同时也为智力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理基础。因此,青春期是智力发展的黄金期,B不符合题意。
C.随着身体的发育,性意识也开始萌动,常表现为从初期的与异性疏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变化,C不符合题意。
D.对自己有困惑的问题,应该善于和朋友、师长、亲人交流,D符合题意。
故选D。
9. 青少年因挑食、偏食,常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下列疾病与病因对应错误的是( )
A. 神经炎——缺乏维生素D
B. 佝偻病——缺乏含钙的无机盐
C. 夜盲症——缺乏维生素A
D. 贫血——缺乏含铁的无机盐
【答案】A
【解析】
【分析】(1)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多,约占体重的4%,是构成人体的重要原料,如钙和磷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重要成分。无机盐还参与人体的各种代谢活动,是人体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
(2)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每日对它们的需要量也很小。但是,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是其他营养物质所不能代替的。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甚至患病。
【详解】AB.维生素B1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缺乏维生素B1时引起神经炎、脚气病、消化不良;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钙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主要成分,缺乏维生素D或钙时引起佝偻病、骨质疏松等,A错误,B正确。
C.维生素A能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缺乏维生素A时引起夜盲症、皮肤干燥、干眼症,C正确。
D.铁是合成血红蛋白必需的原料,人若缺铁会患贫血症,D正确。
故选A。
10. 《黄帝内经》记载:“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五谷”作为主食,是因为其富含的淀粉是重要的供能物质
B. “五果”中含有的维生素C可有效预防坏血病
C. “五畜”中含有的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
D. “五粟”中含有的膳食纤维能为大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答案】D
【解析】
【分析】食物中的六大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提供能量的物质有:糖类、脂肪、蛋白质;非供能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
【详解】A.五谷”是指水稻、小麦、大豆、玉米和马铃薯,作为主食,是因为其富含的淀粉是重要的供能物质,A正确。
B.“五果”现泛指水果,水果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糖类和有机酸等物质,含有的维生素C可有效预防坏血病,B正确。
C.“五畜”基本上都是指家畜,含有的蛋白质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C正确。
D.“五菜”常说的五菜分别是指葵、韭、藿、野蒜、葱。其中的膳食纤维不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错误。
故选D。
11. 在一起隧道塌方事故中,有多人被长时间深埋在废墟下,但最终获救。使这些幸存者们的生命得以延续的最必需营养物质是( )
A. 蛋白质B. 水C. 维生素D. 糖类
【答案】B
【解析】
【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详解】水是生命之源,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水,人体内的一切化学反应离不开水,因此,一旦人体长时间缺水,就可能会有生命危险,所以有些人被长时间深埋废墟之中,但最终获救,这些幸运者当时生命得以延续的最必须营养物质是水。故选:B。
【点睛】掌握人体需要的六大类营养物质,主要理解水的重要性。
12. 在电影《长津湖》中志愿军战士在冰天雪地吃冻土豆的场景特别感人。土豆的可食用部分是它的块茎,其中含有大量的淀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胃液中的蛋白酶能消化土豆中的淀粉
B. 土豆在嘴巴里越嚼越甜
C. 胰液、肠液均含有能分解淀粉的酶
D. 土豆中的淀粉最终在小肠被消化成葡萄糖
【答案】A
【解析】
【分析】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
【详解】A.胃液中的蛋白酶主要作用是分解蛋白质,将其水解成多肽,而淀粉是一种多糖,其消化需要特定的酶——淀粉酶。因此,胃液中的蛋白酶不能消化土豆中的淀粉,A错误。
B.土豆在嘴巴里越嚼越甜,这是因为土豆中的淀粉在口腔中开始被唾液淀粉酶部分水解成麦芽糖,麦芽糖是一种具有甜味的糖,因此我们会感觉到甜味,B正确。
C.胰液和肠液都是消化液,它们都含有能够分解淀粉的酶,这些酶能够进一步将淀粉水解成更小的分子,如麦芽糖和葡萄糖等,C正确。
D.在消化过程中,淀粉首先在口腔中被唾液淀粉酶部分水解,然后在小肠中被胰液和肠液中的淀粉酶进一步水解,最终几乎全部被消化成葡萄糖。葡萄糖是小肠上皮细胞可以直接吸收的单糖,进入血液后成为血糖,D正确。
故选A。
13. 某同学吃西瓜的时候,不小心把西瓜子咽了下去,西瓜子在其体内的“旅行路线”是( )
A. 口腔→咽→胃→食道→小肠→大肠→肛门B.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C. 口腔→食道→咽→小肠→胃→大肠→肛门D. 口腔→咽→食道→胃→大肠→小肠→肛门
【答案】B
【解析】
【分析】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消化道是食物的通道,是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组成;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和胰腺,各消化腺分泌不同的消化液共同促进食物的分解。。
【详解】消化道是食物的通道,是由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组成,食物经过消化道的顺序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所以一位同学吃西瓜时,将一粒西瓜子咽了下去,它的旅行路线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B符合题意。
故选B。
14.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设计如下图,试管均置于37℃温水中10分钟,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滴加碘液后,①号试管不会变蓝色
B. ②③形成对照,可探究“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C. ①②形成对照,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D. ①②形成对照,变量是唾液
【答案】B
【解析】
【分析】(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2)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
【详解】A.①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全部分解成了,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②号试管中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变蓝;③号试管馒头块与唾液没有充分混合,唾液不能把淀粉全部消化,因此滴加碘液变蓝。可见,滴加碘液后,①号试管不会变蓝色,A正确。
B.②③有两个变量:唾液和搅拌,变量不唯一,因此不能形成对照,所以不可探究“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B错误。
C.①②对照,实验变量是唾液,可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C正确。
D.①②唯一的变量是唾液,可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因此①②对照,②号试管为对照组,D正确。
故选B。
15. 有些药物常被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以避免服用时对胃产生刺激,其原理是( )
A. 防止口腔内的唾液消化胶囊
B. 胃能消化淀粉,使药物慢慢渗出
C. 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
D. 防止小肠消化和吸收胶囊
【答案】C
【解析】
【分析】胃中只含有胃液这一种消化液,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能够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对淀粉、脂肪等营养物质没有消化作用。
【详解】A.唾液能消化部分淀粉,但是胶囊都是吞服的方式,不在口腔逗留,A错误。
B.胃液中主要含有胃蛋白酶,它主要分解蛋白质,而不是淀粉,B错误。
C.胃液内的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起消化作用,将蛋白质初步消化为多肽。胶囊的成分是淀粉,胃不能对淀粉进行消化,所以药物进入小肠,胶囊在小肠内被消化,可以减少对胃的刺激,起到保护胃的作用,C正确。
D.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场所,胶囊的目的是保护药物在胃中不被破坏,胶囊最终在小肠内消化和吸收,D错误。
故选C。
16. 如图为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①是胆囊,贮存的胆汁能乳化脂肪
B. ②是十二指肠,它的内表面有许多皱襞
C. ③是肝脏,能分泌含有消化脂肪的酶
D. ④是胰腺,分泌的胰液中含多种消化酶
【答案】C
【解析】
【分析】题图中,①是胆囊、②是十二指肠、③是肝脏、④是胰腺。
【详解】AC.胆汁是③肝脏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对脂肪起乳化作用,贮存在①胆囊内,A正确,C错误。
B.②是十二指肠,是小肠的起始端,它的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利于消化吸收,B正确。
D.④是胰腺,分泌的胰液中含多种消化酶,可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D正确。
故选C。
17. 请依据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判断下列与小肠吸收功能无关的是( )
A 小肠比大肠细
B. 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
C. 成人的小肠长5~6米
D. 小肠皱襞上有绒毛
【答案】A
【解析】
【分析】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的结构与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功能相适应。
【详解】A.小肠比大肠细,与小肠消化和吸收功能无关,A符合题意。
BCD.小肠很长,长约5~6m;内表面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内表面积,有利于消化和吸收;绒毛壁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绒毛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有利于吸收。由此可见,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8. 如图所示,曲线代表人体所需的三种有机物的消化过程,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曲线X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
B. 曲线Y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
C. 器官D中含有胃液、肠液、胰液
D. 器官C是胃,蛋白质在此初步消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图中:A口腔、B食道和咽、C胃、D小肠、大肠、X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Y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
【详解】AB.曲线X最初在口腔中被消化,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曲线Y最初在小肠被消化,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AB错误。
C. 器官D小肠中含有胆汁、肠液、胰液,C错误。
D.分析图示可知,器官C是胃,蛋白质在此初步消化,D正确。
故选D。
19. 小婷设计了下列四份午餐食谱,其中营养搭配较合理的是( )
A. 米饭、猪肉腊肠、鸡汤、煎蛋
B. 米饭、炒西兰花、清炒莴苣
C. 米饭、凉拌牛肉、辣椒炒肉、炒菜心
D. 猪肉饺子、烤鸡翅、回锅肉
【答案】C
【解析】
【分析】合理营养就是指膳食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并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平衡膳食是合理营养的核心。
【详解】A.米饭提供淀粉,猪肉腊肠、鸡汤、煎蛋提供蛋白质和脂肪,缺少维生素,A不符合题意。
B.米饭提供淀粉,炒西兰花、清炒莴苣提供维生素,缺少鱼、肉、蛋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B不符合题意。
C.米饭提供淀粉,凉拌牛肉提供蛋白质,辣椒炒肉、炒菜心提供蛋白质、维生素,营养搭配比较合理,C符合题意。
D.猪肉饺子、烤鸡翅、回锅肉提供淀粉、蛋白质、脂肪,缺少维生素,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0.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无小事。下列有关食品安全描述正确的是( )
A. 多吃保健品增强免疫力B. 有“虫眼”的蔬菜最安全,没有喷洒过农药
C. 发芽的马铃薯仍可食用D. 不能常吃含山梨酸钠等防腐剂的食品
【答案】D
【解析】
【分析】无毒、无害、符合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危害的食品是安全的食品;生活中要注意购买安全食品、预防食物中毒、防止食品污染。
【详解】A.免疫力是人体免疫系统进行自我保护的一种能力。提高免疫力不是给孩子多吃米饭、补品就可以的,免疫力也不是越强越好,A不符合题意。
B.“虫眼”只能说明蔬菜遭受过虫害,并不等于没打农药,有“虫眼”的菜很可能是没有做好早期虫害防治,而后期的害虫用药剂量会更大,B不符合题意。
C.马铃薯在发芽之后会出现龙葵素,这种毒素会对身体有害,因此最好不要吃发芽马铃薯,C不符合题意。
D.防腐剂是指保持食品原有的质量和食品营养价值为目的食品添加剂,它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防止食品腐败变质而延长保质期,但大量的防腐剂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D符合题意。
故选D。
21. 我们通过呼吸系统与周围的空气进行气体交换,根据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④有软骨做支架,保证了气流通畅
B. 痰在人体内形成于③
C. ⑥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D. ①中的黏膜能分泌黏液湿润吸入的气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如图中,①鼻腔,②咽,③喉,④气管,⑤支气管,⑥肺。
【详解】A.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支架,这可以保证呼吸道内的气流通畅;故④气管有软骨做支架,保证了气流通畅,A正确。
B.气管和支气管的黏膜上有腺细胞,腺细胞可以分泌黏液,可以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当黏膜上的纤毛向喉部摆动时,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可见含细菌和灰尘的痰液产生于④气管、⑤支气管,B错误。
C.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是呼吸的通道,⑥肺由大量肺泡构成,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C正确。
D.①鼻腔内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鼻腔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鼻腔中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黏液可以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作用,D正确。
故选B。
22. 人在感冒时,常感到呼吸不畅的原因是 ( )
A. 喉头肿胀,喉腔变小
B. 鼻腔黏膜充血肿胀,堵塞了鼻腔
C. 气管分泌的痰液过多堵塞了呼吸道
D. 声带发炎肿胀,气体不能通畅流动
【答案】B
【解析】
【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如图:
。
【详解】鼻腔位于呼吸道的起始端,其中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黏液可以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作用;鼻黏膜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当人体患感冒时,鼻黏膜会充血肿胀,堵塞了鼻腔,使人呼吸不畅。故选B。
【点睛】回答此题关键是要明确鼻黏膜肿胀的原因。
23. 当阻塞物阻塞咽喉时,救护者可按照如图所示方法施救,被救者体内发生的变化是( )
A. 膈顶部上升,肺内气压变小B. 膈顶部下降,肺内气压变大
C. 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变大D. 胸腔容积扩大,肺内气压变小
【答案】C
【解析】
【分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详解】当阻塞物经咽、喉后,堵住气管时,会引起呼吸困难。此时,救护者可按照图中所示方法施救,使被救者膈顶部上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形成较大的气流把阻塞物冲出。随后,气体才能顺利进入肺。
故选C。
【点睛】掌握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是本题解题关键。
24. 人体一分钟大约呼吸16次,吸入的氧气的最终去向是( )
A. 到肺泡里交换二氧化碳
B. 在红细胞里
C. 到组织细胞的线粒体参与呼吸作用
D. 到血液里溶解到血浆中
【答案】C
【解析】
【分析】呼吸是指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包括肺的通气、发生在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四个过程。
【详解】人体呼吸过程如图所示:
因此,人体从外界吸入的氧气是被组织细胞利用的。组织细胞内的线粒体利用氧,将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供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所以呼吸时吸入的氧气最终到线粒体中被利用,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5. 夏天,人在无防护措施的河中游泳时,容易发生溺水事故:冬天,人们在“围炉煮茶”时,容易因吸入一氧化碳而中毒。资料显示:一氧化碳结合人体血红蛋白的能力比氧气高很多,以至于人体氧气运输量过少,供给组织及器官的氧气不足而出现缺氧症状。溺水和一氧化碳中毒分别会阻碍呼吸过程中的( )
A.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组织细胞与血液的物质交换
B.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C.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D.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答案】D
【解析】
【分析】人体呼吸的全过程包括,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即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的换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和组织内的气体交换(组织的换气)四个环节。
【详解】溺水时,由于人处于水中,无法进行有效的呼吸运动,即肺无法与外界环境进行正常的气体交换。这会导致肺部无法吸入足够的氧气,也无法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从而阻碍了整个呼吸过程的起始阶段——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它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由于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气高很多,因此当大量一氧化碳进入人体后,会占据血红蛋白的结合位点,导致血红蛋白无法再与氧气结合。这样,即使肺部能够正常地吸入氧气,这些氧气也无法通过血红蛋白有效地运输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因此,一氧化碳中毒主要阻碍的是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阶段。
综上所述,溺水和一氧化碳中毒分别会阻碍呼吸过程中的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和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6. 萌萌从广东到西藏拉萨旅行,到拉萨后出现头晕、乏力、眼睛经常会发黑等一系列高原反应,是因为( )
A. 空气含氧量低,血红蛋白跟氧的结合减少
B. 血液中的白细胞增多
C. 营养补充不及时,能量不足
D. 温度太低,保暖不足
【答案】A
【解析】
【分析】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这是因为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详解】海拔高的地方大气压低,影响到氧气溶解到血液中的量,气压越低,溶解量越低。西藏是高原地区,高原地区同平原地区相比,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较少;萌萌从广东到西藏拉萨,体内的红细胞及其血红蛋白的含量都是与平原地区的氧含量相适应的,使血红蛋白跟氧的结合减少,因此会出现头晕、乏力、眼睛经常会发黑等缺氧症状;一段时间后,人体会作适应性调整,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和血红蛋白的含量会增加,从而提高了血液的供氧能力,高原反应会减弱或消失,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27. 如图是一滴血制成涂片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的视野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血液由④和血细胞构成
B. ①是红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C. ②是白细胞,有细胞核
D. ③是血小板,体积最小,能吞噬病菌
【答案】D
【解析】
【分析】题图中,①红细胞,②白细胞,③血小板,④血浆。
【详解】A.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④是血浆,血细胞包括①红细胞、②白细胞、③血小板,A正确。
B.①是红细胞,数量最多,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其作用是运输氧气和一部分二氧化碳,B正确。
C.②是白细胞,体积最大,数量最少,有细胞核,能吞噬病菌,起防御和保护的作用,C正确。
D.③是血小板,体积最小,没有细胞核,能够在伤口释放凝血物质,起止血、凝血作用;血小板不能吞噬病菌,D错误。
故选D。
28. 如下表是小红体检后,验血单上显示的某些指标,请你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她可能患有( )
A. 坏血病B. 贫血C. 急性炎症D. 流血不止
【答案】C
【解析】
【分析】血常规化验单中有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的数量,可通过与正常值对比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
【详解】A.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长抵抗力,缺乏维生素C时患坏血症(牙龈出血)、抵抗力下降等,A不符合题意。
B.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过少或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称为贫血;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数值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故不可能患贫血,B不符合题意。
C.白细胞的作用是吞噬病菌和衰老的细胞,当身体出现炎症时,白细胞的数量就会增多;由表中数据可知,白细胞高于正常值,说明可能患有急性炎症,C符合题意。
D.血小板的形状不规则,当血管破裂血液流出时,血小板在伤口处聚集成团,同时血小板还能释放出一些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加速受损血管的血液凝固,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如果血小板数量过少会出血血流不止,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血小板的数值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故不可能血流不止,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9. 动脉损伤出血比静脉损伤出血更为危险,其原因是
A. 动脉内血流速度最快B. 动脉内含营养物质较多
C. 动脉管壁厚,不易愈合D. 动脉分布较深
【答案】A
【解析】
【分析】动脉是指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的血管,动脉出血的特点是:血液鲜红、血流速度快,呈喷射状。故某人上臂受伤出血,血液为鲜红色,呈喷射状流出,属于动脉出血,动脉出血在伤口处的近心端用手指压或绷带压迫止血。
静脉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静脉→心脏。因此大静脉受伤出血时,正确的急救方法是手指压迫点应位于伤口处的远心端。
【详解】A.动脉血管内血压高,血流速度快,动脉出血会在短时间内流失大量血液,更为危险,A符合题意。
B.人体血液循环中,小肠静脉内含营养物质较多,出血危险程度与营养物质含量无直接关系,B不符合题意。
C.动脉管壁厚,静脉管壁较薄,但大血管损伤后都不易愈合,C不符合题意。
D.动脉分布较深,静脉分布较浅,血管分布深浅与出血危险程度无直接关系,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0. 如图是心脏、血管的示意图,“→”表示血流方向,下列表达错误的是( )
A. 甲和乙是动脉,中医号脉的“脉”指的是动脉
B. 丙是静脉,血管中有静脉瓣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C. 血液流动的方向一般是乙→丁→丙
D. 我们手臂上的“青筋”以及抽血打针的血管是血管乙
【答案】D
【解析】
【分析】人体有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三种血管,各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
(1)动脉,管壁较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主要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
(2)静脉,管壁较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慢,主要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到心脏。
(3)毛细血管在体内数量很多,分布很广;其管壁最薄,只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管的内径十分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这些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
【详解】A.由题图可以看出,血管甲与心脏相连,血液由心脏流向甲,故甲为动脉;血管乙内的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故乙为动脉;脉搏即动脉搏动,动脉随着心脏有节律性的收缩和舒张,动脉管壁相应的出现扩张和回位的搏动,在体表浅动脉上可触到搏动,中医“切脉”的部位一般是腕部的桡动脉。因此,甲和乙是动脉,中医号脉的“脉”指的是动脉,A正确。
B.血管丙内的血液由分支流向主干,且丙内有瓣膜;故丙是静脉,血管中有静脉瓣可以防止血液倒流,B正确。
C.由A、B选项的分析可知,血管乙为动脉,血管甲为静脉;血管丁内红细胞单行通过,故血管丁为毛细血管。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所以血液循环的规律: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因此,血液流动的方向一般是乙动脉→丁毛细血管→丙静脉,C正确。
D.静脉有的埋藏较深,有的埋藏较浅,在体表容易看到,管壁较薄、弹性小,管内流动的血液含氧较少、颜色暗红,呈“青色”,俗称“青筋”。因此,我们手臂上的“青筋”以及抽血打针的血管是血管丙静脉,D错误。
故选D。
31. 下列关于动脉和静脉特点的比较,错误的是
A. 动脉血流快,静脉血流慢B. 动脉管壁厚,静脉管壁薄
C. 动脉弹性大,静脉弹性小D. 动脉将血液送回心脏,静脉将血液送离心脏
【答案】D
【解析】
【分析】血管的类型和功能是:
【详解】从表中看出选项A、B、C都是正确的;D、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D错误。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血管的结构、功能和保健。
32. 人体血液只能按照一个方向流动,不能倒流。下述心脏内的血液流动方向正确的是( )
A. 左心室→左心房→主动脉
B. 左心房→左心室→肺动脉
C. 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
D. 右心房→左心室→主动脉
【答案】C
【解析】
【分析】心脏结构如图:
【详解】心脏有4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同侧的心室和心房之间有房室瓣,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
故选C。
33. 当肺炎患者的肺泡受损时,如图所示的雾化给药(利用设备将药液雾化成小液滴,让患者吸入)是一种辅助治疗方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雾化治疗的药物可经口、鼻吸入
B. 药物必须经血液循环才能到达肺泡
C. 肺泡受损导致肺内气体交换能力下降
D. 治愈后红细胞经过肺泡的毛细血管能正常获得氧气
【答案】B
【解析】
【分析】人体通过呼吸系统从外界获得氧气,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到达人体的肺,进入肺泡,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通过气体交换,毛细血管内的二氧化碳交换到肺泡内,呼出体外,肺泡内的氧气交换到毛细血管的血液中,随着血液循环运输到身体的各处组织细胞内。
【详解】A.雾化给药是通过将药物雾化成小液滴,患者通过口或鼻吸入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和肺部,A正确。
B.雾化给药的药物是通过吸入直接进入肺部,不需要经过血液循环到达肺泡,B错误。
C.肺泡受损会影响其结构和功能,导致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效率下降,C正确。
D.肺泡修复后,其气体交换功能恢复正常,红细胞可以通过毛细血管正常获得氧气,D正确。
故选B。
34. 如图是人体心脏内部结构及其相连血管的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④是左心室,腔壁肌肉最厚
B. ②是主动脉
C. ④中的血液应流向⑤
D. ③和①之间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答案】D
【解析】
【分析】题图中,①是主动脉,②是肺动脉,③是左心室,④是右心室,⑤是右心房。
【详解】A.心脏各腔壁的厚薄与输送血液的距离的长短相适应的,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输送血液的距离最长,故壁最厚是图中③左心室,其肌肉壁最发达,A错误。
B.①是主动脉,内流动脉血;②是肺动脉,内流静脉血,B错误。
C.④右心室和⑤右心房之间有房室瓣,朝向心室开口,血液只能由⑤流向④,而不能倒流,C错误。
D.①主动脉和③左心室之间有动脉瓣,朝向动脉开口,血液只能从③心室流向①主动脉,而不能倒流,D正确。
故选D。
35. 血液从左心室射出后,经体循环回到右心房之前,不可能流经( )
A. 肾静脉B. 肺静脉C. 上腔静脉D. 主动脉
【答案】B
【解析】
【分析】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和肺循环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的运来养料和氧,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
【详解】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如图所示:
因此,血液从左心室射出后,经体循环回到右心房之前,不可能流经肺静脉。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血液循环的途径,宜结合图示进行解答。
二、填空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
36. 试管婴儿是一项重要的生殖辅助技术。下图为常规“试管婴儿”技术基本步骤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文字)
(1)在培育“试管婴儿”的过程中,应从[ ]______中采集卵细胞。精子产生于父亲的______(填生殖器官名称),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是在体外完成的。
(2)在自然生育过程中,受精过程发生在[ ]______。
(3)“试管婴儿”用人工方法使精子和卵细胞在体外结合形成受精卵后植入母体中发育,胚胎和胎儿发育的主要场所仍是[ ]______。
【答案】(1) ①. ①卵巢 ②. 睾丸
(2)②输卵管 (3)③子宫
【解析】
【分析】(1)如图中,①卵巢,②输卵管,③子宫,④阴道。
(2)试管婴儿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的俗称,是指采用人工方法让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受精,并进行早期胚胎发育,然后移植到母体子宫内发育而诞生的婴儿。
【小问1详解】
卵巢是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也是女性的性腺;能够分泌雌性激素,产生卵细胞;因此,在培育“试管婴儿”的过程中,应从①卵巢中采集卵细胞。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男性的性腺,能够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小问2详解】
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因此,在自然生育过程中,受精过程发生在②输卵管。
【小问3详解】
子宫是胎儿发育的场所和形成月经的地方。因此,“试管婴儿”用人工方法使精子和卵细胞在体外结合形成受精卵后植入母体中发育,胚胎和胎儿发育的主要场所仍是③子宫。
37. 数据显示,我国学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状况仍然有待改善。无机盐、维生素等摄入量不足,缺铁性贫血现象普遍存在,多糖分、高脂肪的饮食习惯使肥胖儿童逐年增多。合理的膳食才能保证身体的健康。请据图回答:([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文字)
(1)图1中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______。
(2)图1中[ ]______是最大的消化腺,能分泌胆汁使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
(3)某学生因偏食出现牙龈出血等症状,建议该学生多摄入图2中第______层食物,因为富含______。
(4)请你为中学生的健康饮食提出一条建议:______。
【答案】(1)⑧小肠 (2)②肝脏
(3) ①. 二 ②. 维生素C
(4)要合理膳食,确保摄入的食物种类多样、营养均衡等
【解析】
【分析】图中:①唾液腺、②肝脏、③口腔、④食道、⑤胃、⑥胰腺、⑦大肠、⑧小肠、⑨肛门。
【小问1详解】
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其内壁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小肠的消化和吸收面积;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同时,小肠内还有多种消化液。因此,图1中⑧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小问2详解】
图1中的②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肝脏能够分泌胆汁,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能对脂肪进行乳化作用,即将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从而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
【小问3详解】
某学生因偏食出现牙龈出血等症状,这通常是缺乏维生素C的表现。在图2中,第二层食物(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C。因此,建议该学生多摄入第二层食物,以补充体内所需的维生素C,从而缓解牙龈出血等症状。
【小问4详解】
针对中学生的健康饮食,我提出以下建议:首先,要合理膳食,确保摄入的食物种类多样、营养均衡。这包括多吃谷物类、蔬菜和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适量摄入肉类和蛋类等优质蛋白质来源,以及控制油脂和糖分的摄入量。其次,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或过期食品,以免引发食物中毒等健康问题。最后,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定时定量进餐、细嚼慢咽等,以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38. 大课间跑操运动过程中,人体内气体交换过程如图丙,图中1、2、3、4、5表示血管。图甲、乙表示模拟膈肌运动的装置,根据图回答问题:
(1)人体呼出的空气和吸入的空气相比,呼出的空气氧气含量______(填“增加”或“减少”),二氧化碳含量______。(填“增加”或“减少”)
(2)图甲中的①模拟人体呼吸系统的______,②模拟人体呼吸系统的______。
(3)图乙模拟的是人体在______(填“吸气”或“呼气”)时膈肌的运动情况。此时,膈肌处于______(填“收缩”或“舒张”)状态。
(4)图丙中3是肺静脉,流的是______(填“动脉血”或“静脉血”)。血液从4端流至5端后,血液成分发生变化为______(填“动脉血”或“静脉血”)。
【答案】(1) ①. 减少 ②. 增加
(2) ①. 气管 ②. 肺
(3) ①. 吸气 ②. 收缩
(4) ①. 动脉血 ②. 静脉血
【解析】
【分析】图中:①模拟的是气管、②模拟的是肺、③模拟的是膈肌;甲表示是呼气、乙是吸气;1是肺动脉、3是肺静脉,4是体动脉、5是体静脉。
【小问1详解】
在人体呼吸过程中,吸入的空气通过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由于组织细胞需要氧气进行呼吸作用并产生二氧化碳,因此血液中的氧气会进入肺泡,而肺泡中的二氧化碳则会进入血液。所以,与吸入的空气相比,呼出的空气中氧气含量会减少,而二氧化碳含量会增加。
【小问2详解】
图甲中的装置用于模拟人体呼吸系统的功能。其中,①模拟的是人体的气管,它们负责将吸入的空气输送到肺泡进行气体交换;②则模拟的是人体的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小问3详解】
图乙展示的是人体在吸气时膈肌的运动情况。吸气时,膈肌会收缩并向下移动,导致胸腔容积增大,肺随之扩张,肺内气压降低,外界空气就被吸入肺内。因此,在图乙中,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小问4详解】
在图丙中,3表示的是肺静脉。肺静脉内是流经肺部以后的血液,由于在肺部获得氧气,因此,肺静脉中流的是动脉血。血液从4端流至5端后,在骨骼肌细胞发生了物质交换,骨骼肌细胞消耗了氧气,并产生二氧化碳,血液成分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三、探究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
39. 新鲜菠萝酸甜多汁,但一次食用新鲜菠萝过多,口腔可能有刺麻的感觉,口腔黏膜破损。生物兴趣小组对这个现象非常感兴趣,并做了以下探究活动,请你补充空白处:
(1)为探究口腔黏膜破损是否真的由新鲜菠萝汁引起的,生物兴趣小组利用与口腔黏膜相似的猪小肠黏膜开展如下的探究实验:
①取一块猪小肠黏膜平均分为两份,分别放入A、B培养皿中。
②分别向A、B培养皿中小肠黏膜上滴加15mL生理盐水和______mL新鲜菠萝汁。如下图所示。
③把A、B培养皿放在37℃恒温条件下,10分钟后用放大镜观察。
(2)实验结果:______培养皿中黏膜完好,______培养皿中黏膜出现破损,说明新鲜菠萝汁会破坏黏膜。
(3)讨论交流:兴趣小组的同学还多次重复了该探究实验,目的是为了______。
(4)吃用食盐水浸泡后的菠萝不适感会减轻。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发现,新鲜菠萝汁中含有一种蛋白酶能导致口腔黏膜破损。为探究食盐水浓度对菠萝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取5支相同的试管,编号①~⑤,按下表分别添加物质,置于37℃的温水中保温。20min后测定蛋白酶活性,计算其相对活性。数据如下:
本实验的对照组是试管______(填写试管编号),实验表明:不同浓度的食盐溶液都______(填“能”或“不能”)抑制菠萝蛋白酶的活性。
【答案】(1)15 (2) ①. A ②. B
(3)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和可信
(4) ①. ① ②. 能
【解析】
【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
【小问1详解】
由于要探究的是新鲜菠萝汁对黏膜的影响,因此A培养皿中滴加的是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而B培养皿中则滴加了等量的新鲜菠萝汁,作为实验组。滴加的量应该保持一致,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即应该滴加15mL的新鲜菠萝汁。
【小问2详解】
实验结果显示,A培养皿中的黏膜保持完好,而B培养皿中的黏膜则出现了破损。这说明新鲜菠萝汁确实会对黏膜造成破坏。
【小问3详解】
兴趣小组的同学还多次重复了该探究实验。这是为了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和可信。
【小问4详解】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食盐溶液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菠萝蛋白酶的活性。但是,并不是所有浓度的食盐溶液都能达到最佳的抑制效果。在本实验中,试管④(添加了5%食盐溶液的试管)中的蛋白酶相对活性最高,说明这个浓度的食盐溶液对菠萝蛋白酶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弱。而试管①(只添加了蒸馏水的试管)则作为对照组,其蛋白酶的相对活性为100%。检测项目
正常参考值范围
检测结果
白细胞(×109/L)
3.5~9.5
15.0
红细胞(×1012/L)
3.8~5.1
4.8
血红蛋白(g/L)
110~150
130
血小板(×1011/L)
1.25~3.5
2.1
编号试管
①
②
③
④
⑤
菠萝汁中添加物
蒸馏水5mL
1%食盐溶液5mL
3%食盐溶液5mL
5%食盐溶液5mL
7%食盐溶液5mL
蛋白酶的相对活性/%
100
88
69
94
88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骏景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骏景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共8页。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骏景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骏景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