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学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开学大联考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Na-23 Al-27 S-32 K-39 Fe-56 Cu-64 Zn-65 Ta-181 Pb-207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内蒙古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孕育了各色各样的地方美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蛋白质中一定含有H、C、N、O,大多数含义S、P元素,故A错误;
B.高分子化合物是指相对分子质量在一万以上的物质,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
C.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离不开维生素,维生素属于营养物质,故C正确;
D.淀粉与纤维素(C6H10O5)n中n不同、分子式不同、相对分子质量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故D错误;
故选C。
2.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A. 的电离方程式:
B. 2-己烯的键线式:
C. 的VSEPR模型:
D. 基态的价层电子排布图:
【答案】D
【解析】
【详解】A.二元弱酸,且以第一步电离为主,电离方程式为,A错误;
B.2-己烯含有6个碳原子,其键线式为,B错误;
C.在气态时以Al2Cl6形式存在,中心原子Al不存在孤电子对,C错误;
D.基态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6,其价电子排布图为,D正确;
答案选D。
3. “油”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下列“油”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甘油B. 汽油C. 牛油D. 生物柴油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甘油是丙三醇,属于纯净物,故A正确;
B.汽油是含5~11个碳原子数的烃的混合物,故B错误;
D.牛油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其含有多种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
D.生物柴油是由植物油(如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等)、动物油(如鱼油、猪油等)、废弃油脂或微生物油脂与甲醇或乙醇经酯转化而形成的脂肪酸甲酯或乙酯,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
故选A。
4. 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工业或生活现象所涉及的化学知识解读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铝是活泼的金属,很容易被氧化生成致密的氧化膜,因此铝箔常作为食品、药品的包装材料,故A错误;
B.活性炭净水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等异物,其不具有强氧化性,故B错误;
C.栽培韭菜过程中施加草木灰,草木灰中含有等,属于钾肥,能为植物生产提供K等必要元素,故C正确;
D.用盐酸刻蚀鸡蛋壳制作艺术品,利用盐酸与碳酸钙反应,从而溶解接触盐酸的蛋壳,发生复分解反应,其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5.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硅酸钠与盐酸反应:
B. 将通入石灰乳中制漂白粉:
C. 硫氰化铁溶液中加溶液产生沉淀:
D. 用稀硫酸酸化的溶液与少量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Na2SiO3为可溶性盐,要拆成离子形式,硅酸钠与盐酸反应:,A错误;
B.石灰乳不拆成离子,将通入石灰乳中制漂白粉:,B错误;
C.硫氰化铁不拆,硫氰化铁溶液中加溶液产生沉淀:,C错误;
D.用稀硫酸酸化的溶液与少量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被氧化成氧气:,D正确;
故选D。
6. 化学实验是化学探究的一种重要途径。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进行焰色试验时,可用玻璃棒替代铂丝
B. 可用氢氟酸清洗做过硅酸分解实验的瓷坩埚
C. 容量瓶、滴定管、分液漏斗使用前均需要检验是否漏液
D. 制备金属镁的电解装置失火时,可以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答案】C
【解析】
【详解】A.玻璃中含有钠等金属元素,进行焰色试验时,不可用玻璃棒替代铂丝,故A错误;
B.瓷坩埚的主要成分中含有二氧化硅,能够与氢氟酸反应,不能用氢氟酸清洗做过硅酸分解实验的瓷坩埚,故B错误;
C.容量瓶颈上有玻璃塞,酸式滴定管下端有玻璃活塞,碱式滴定管下端有玻璃珠,分液漏斗下端有玻璃活塞,它们是否密封不能直接观察出来,故使用前均需要检验是否漏水,故C正确;
D.由于镁可以在CO2中继续激烈燃烧,反应原理为:2Mg+CO22MgO+C,故金属镁着火时,不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故D错误;
故选C。
7.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的稀硫酸中氢离子数目为
B. 甲酸甲酯中含有的杂化的原子数目为
C. 溶于水所得溶液中和分子数目之和为
D. 标准状况下,的和HF的分子数均为
【答案】B
【解析】
【详解】A.的稀硫酸中,n(H+)=1×10-2ml/L×1L=1×10-2ml,即氢离子数目为,故A错误;
B.甲酸甲酯结构简式为HCOOCH3,甲基上的碳原子,以及与甲基相连的O原子采用sp3杂化,则甲酸甲酯中含有的杂化的原子数目为,故B正确;
C.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一水合氨会电离,则即1ml氨气溶于水所得溶液中、和三种粒子数目之和为,故C错误;
D.标准状况下,HF为液态,无法计算2.24LHF的物质的量,故D错误;
故选B。
8. 炼铁工业中高炉煤气的一种新的处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反应①②③④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B. 第一电离能:N>O>H>C
C. 干冰中,每个分子周围有12个紧邻的分子
D. 可用电子气理论来解释铁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和延展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A.反应①H2→H2O,④CO2→CO有化合价改烃为氧化还原反应,②③无化合价改变,为非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
B.同一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增大的趋势,但第IIA族和第V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H的第一电离能大于C,故第一电离能:N>O>H>C ,B正确;
C.二氧化碳属于面心立方,,每个分子周围有12个紧邻的分子,C正确;
D.金属晶体中充满了带负电的“电子气”(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的条件下,自由电子会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因此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这些自由电子在运动时会与金属离子频繁碰撞,引起能量的交换,使得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D错误;
故选A。
9. 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制备应该用稀盐酸和大理石,故A错误;
B.不能使用无水氯化钙干燥氨气,氯化钙会吸收氨气生成CaCl2·nNH3,故B错误;
C.溴单质和氢氧化钠会发生反应生成可溶性盐,振荡分层后四氯化碳中溴单质被除去,故C正确;
D.铁离子易水解,加热氯化铁溶液最终只能得到氢氧化铁不能得到氯化铁固体,故D错误;
故选C。
10. 脱落酸是一种植物激素,在植物发育的多个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1分子脱落酸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
B. 该分子中含有3种含氧官能团
C. 该分子可发生分子内脱水生成酯类化合物
D. 该化合物最多能与发生反应
【答案】A
【解析】
【详解】A.分子中只有环上连羟基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A错误;
B.分子结构中含有3种含氧官能团羰基、羧基、羟基,B正确;
C.脱落酸分子结构中存在羟基和羧基,可发生分子内酯化反应构成环状酯,C正确;
D.该化合物含1ml羧基,最多能与发生反应,D正确;
故选A。
11. X、Y、Z、R、W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Z同周期,X的s能级电子数比p能级电子数多1,Z的单质与氢气混合在暗处发生爆炸,Y与R的价层电子排布相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X、Y的最简单氢化物的键角:X>YB. 原子半径:R>W>Z
C. Y的常见单质均为非极性分子D. X、Y、Z、R、W均为p区元素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元素推断与元素周期律,由题意可知X、Y、Z、R、W属于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的单质与氢气混合在暗处发生爆炸,即氢气与氟气混合在暗处发生爆炸,则Z为F元素,X、Y、Z同周期,说明均为第二周期,X的s能级电子数比p能级电子数多1,则X为N元素,说明Y为O元素,Y与R的价层电子排布相同,说明二者均为同一主族,即R为S元素,则结合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均为短周期可知,W为Cl元素,综上分析X、Y、Z、R、W分别为N、O、F、S、Cl。
【详解】A. X、Y的最简单氢化物分别为NH3、H2O,NH3、H2O均为三角锥形,但NH3中N原子有一对孤电子对,H2O中O原子有两对孤电子对,孤电子对对成键电子对的排斥作用大于成键电子对对成键电子对的排斥作用,键角NH3>H2O,A正确;
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故原子半径S>Cl>F,B正确;
C.O的常见单质为O2、O3,O2为非极性分子O3为极性分子,C错误;
D.N、O、F、S、Cl的价电子排布分别为、、、、,均为p区元素,D正确;
故选C。
12. 锌焙砂(主要含、,还含有少量、等)可用于湿法制锌,其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Fe、Cu、Zn三种元素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Zn>Cu>Fe
B. “净化”时的反应温度越高越好
C. “电解”时,既可用石墨作阳极又可用铜棒作阳极
D. 可用除去溶液中的的依据是
【答案】D
【解析】
【分析】、、、在稀硫酸的作用下溶解,在净化I步骤中,将二价铁离子氧化为三价铁并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在净化II步骤中,将铜转化为沉淀,最终得到锌单质。
【详解】A.基态Fe电子排布式为,基态Cu电子排布式为,基态Zn电子排布式为,所以Fe、Cu、Zn三种元素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分别为4、1、1,A错误;
B."净化I"时,温度过高H2O2易分解,B错误;
C."电解"时,阳极材料为石墨,阴极材料为铜棒,C错误;
D.用除去溶液中的原理为,依据的是,D正确;
故选D。
13. 某学习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探究金属电化学腐蚀与防护的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b极为正极,K连接A时,铁棒防腐的方式称为牺牲阳极法
B. 相同条件下,若X溶液为食盐水,K分别连接B、C时前者铁棒的腐蚀速率更慢
C. 若X溶液为模拟海水,K未闭合时铁棒上E点表面铁锈最多
D. 若在X溶液中预先加入适量的溶液,可有效增强铁棒腐蚀或防腐的观察效果
【答案】C
【解析】
【分析】K连接A时,可形成外加电流法,被保护金属Fe应作为阴极;K连接B时,Fe作为负极,被腐蚀;K连接C时,形成牺牲阳极法,即牺牲Zn,保护Fe,据此解答。
【详解】A.牺牲阳极法原理为原电池,无外加电流;若b为正极,K连接A时,铁棒成为电解池的阳极,加速腐蚀速率,故A错误;
B.K连接B时,Fe作为负极,被腐蚀;K连接C时,Zn作负极,Fe作正极,即牺牲Zn,保护Fe,所以后者铁棒的腐蚀速度更慢,故B错误;
C.此时F位置腐蚀最严重,但 Fe不是变成铁锈, E点(界面处)氧气浓度较大,生成的OH-浓度最大,而Fe (OH)2经氧化才形成铁锈,所以是E点铁锈最多,故C正确;
D.Fe2+与K3[Fe(CN)6]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通过观察沉淀量的多少判断铁棒腐蚀或防腐的效果,应加K3[Fe(CN)6]溶液,不是K4[Fe(CN)6]溶液,故D错误;
故选C。
14. 和按计量比混合,一定条件下,反应获得的晶体产物(反应物中的Ta、K元素全部转化到该产物中)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晶胞参数,,Ta—O键键长为x nm。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制备晶体的化学方程式:
B. 与棱心等距且紧邻的有16个
C. O原子分数坐标可能为、
D. 该晶体密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A.晶体中K位于面心和棱上,数目:,Ta位于体心和顶点,数目:,O与Ta连接,每个Ta上有2个O原子,则O原子数目:,F与Ta连接,每个Ta上有4个F原子,则F原子数目:,则晶体化学式为,制备晶体的化学方程式:,A正确;
B.与棱心等距且紧邻的(面心上的)有8个,B错误;
C.Ta-O键键长为xnm,O原子位于棱上和体心,如图所示:,O原子1号分数坐标,O原子2号分数坐标,C正确;
D.结合A分析,该晶体密度为,D正确;
故选B。
15. 常温下,向己二酸中滴加溶液,混合溶液中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X表示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直线b表示与pH的变化关系
B. 溶液中:
C. 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己二酸时,可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D. 已知的,,则与足量反应后生成和
【答案】B
【解析】
【分析】,同理,由图可以得到,,则直线a表示与pH变化关系,直线b表示与pH变化关系。
【详解】A.由分析可以得到直线b表示与pH的变化关系,A正确;
B.NaHA完全电离为Na+和HA- ,<,则HA-的电离大于水解,所以NaHA溶液呈酸性,,B错误;
C.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己二酸时,按1:1恰好反应时得到NaHA溶液呈酸性,此时可选用在酸性环境中变色的甲基橙作指示剂,当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己二酸时,按1:2恰好反应时得到Na2A溶液,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此时可选用在碱性环境中变色的酚酞作指示剂, C正确;
D.已知的,,则是二元弱酸,酸性排序为:>>HA->,则与足量反应后生成和,D正确;
故选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 柠檬酸铁铵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是一种含铁量较高的补铁剂。实验室利用柠檬酸()制备柠檬酸铁铵的流程和装置如图。
已知:柠檬酸铁铵是柠檬酸铁和柠檬酸铵的复盐。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该实验所用的氨水(主要溶质为)的质量分数为15%,密度为,则该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实验室配制该物质的量浓度氨水的过程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 B. C. D.
(3)写出反应生成柠檬酸亚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制备柠檬酸亚铁铵和柠檬酸铁铵时均需控温40℃,其原因是___________。
(5)“一系列操作”包括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6)测定柠檬酸铁铵组成的实验方案如下:取适量样品溶于蒸馏水,配成溶液。取溶液,加入足量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灼烧至恒重,测得固体质量为。另取溶液于锥形瓶中,依次加入足量EDTA(能与部分金属离子结合)、溶液充分反应,滴入2滴酚酞试液,用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则柠檬酸铁铵化学式为___________。
[;]
【答案】(1)三颈烧瓶
(2) ①. 8.3 ②. A
(3)
(4)温度过低反应速率慢,过度过高氨水和H2O2受热均易分解
(5)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乙醇洗涤、干燥
(6)(NH4)3Fe(C6H5O7)2
【解析】
【分析】由流程可知,铁粉中加入柠檬酸得到柠檬酸亚铁,柠檬酸亚铁加入氨水得到柠檬酸亚铁铵,向柠檬酸亚铁铵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将柠檬酸亚铁铵转化为柠檬酸铁铵,经过一系列操作,得到目标产品。
【小问1详解】
有仪器构造可知,a为三颈烧瓶;
【小问2详解】
根据公式=8.3ml/L;配置溶液时需要烧杯稀释,需要玻璃棒引流,需要容量瓶配置溶液,不需要试管,故选A;
【小问3详解】
铁和柠檬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柠檬酸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温度过低反应速率慢,过度过高氨水和H2O2受热均易分解,故需要控制温度40℃;
【小问5详解】
柠檬酸铁铵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则从溶液得到晶体的方法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乙醇洗涤、干燥;
【小问6详解】
灼烧后得到0.32g固体为Fe2O3质量,则20.00mL溶液中n(Fe3+)=4×10-3ml,根据反应方程式,建立关系式为,20.00mL溶液中n()=n(OH-)=12.00mL×10-3L/mL×1.00ml/L=12×10-3ml,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0,12×10-3ml×1+4×10-3ml×3=n(C6H5O)×3,解得n(C6H5O)=8×10-3ml,因此a∶b∶c=12×10-3ml∶4×10-3ml∶8×10-3ml=3∶1∶2,即化学式(NH4)3Fe(C6H5O7)2。
17. 铜转炉烟灰中含金属元素(主要为Cu、Zn、Pb、Fe)的硫酸盐和氧化物以及,其中有价金属回收的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25℃时,,。
.“浸出液①”中所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有、、和。
回答下列问题:
(1)为提高浸取效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任写一点)。
(2)“浸出”中,当硫酸浓度大于时,金属离子浸出率反而下降,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除杂”中,加入调节溶液pH至5.2后,用溶液氧化,所得“滤渣”主要成分为、,该氧化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滤饼”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
(5)测定铜转炉烟灰中的:取硝酸“浸出液②”于锥形瓶中,调pH为5,加入指示剂后用的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离子方程式为),消耗EDTA标准溶液b mL。则“浸出液②”中的浓度为___________。
(6)黄铜合金采取面心立方堆积,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①合金中粒子间作用力类型是___________。
②与Cu原子等距离且距离最近的Cu原子有___________个。
③黄铜合金晶体密度为,则晶胞的边长为___________(只写计算式,不求结果)cm。
【答案】(1)适当研细铜转炉烟灰
(2)难溶物PbSO4覆盖在表面,阻碍铜、锌元素的浸出,导致金属离子浸出率反而下降
(3)3Fe2+++7H2O=3Fe(OH)3↓+MnO2↓+5H+
(4)SiO2和PbCO3
(5)10.35 (6) ①. 金属键 ②. 8 ③.
【解析】
【分析】铜转炉烟灰用硫酸“浸出”,得到难溶于硫酸的浸出渣PbSO4和二氧化硅;浸出液中含有硫酸锌、硫酸铜、硫酸铁、硫酸亚铁;浸出渣加入碳酸钠溶液中,PbSO4沉淀转化为PbCO3,滤饼用硝酸溶解,PbCO3生成Pb(NO3)2,滤液中加入硫酸生成PbSO4沉淀;“浸出液①"中加入过量铁粉置换出铜,铁把硫酸铁还原为硫酸亚铁,所得滤波①中含有硫酸锌、硫酸亚铁;“除杂”中,加入ZnO调pH至5.2后,用KMnO4溶液氧化把Fe2+氧化为Fe(OH)3,过滤,所得滤渣主要成分为Fe(OH)3、MnO2,滤波②蒸发浓缩得到ZnSO4·7H2O。
【小问1详解】
可以适当研细铜转炉烟灰,提高浸取效率;
【小问2详解】
“浸出”中,当硫酸浓度大于时,金属离子浸出率反而下降,其可能的原因是:难溶物PbSO4覆盖在表面,阻碍铜、锌元素的浸出,导致金属离子浸出率反而下降;
【小问3详解】
“除杂”中,加入ZnO调pH至5.2后,用KMnO4溶液氧化Fe2+,氧化产物是Fe(OH)3、还原产物是MnO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配平氧化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3Fe2+++7H2O=3Fe(OH)3↓+MnO2↓+5H+;
【小问4详解】
在浸出渣中含有PbSO4、SiO2,向其中加入Na2CO3,PbSO4在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溶解电离产生的Pb2+与溶液中的发生反应,转化为PbCO3,SiO2不发生反应,故“转化”后,PbSO4沉淀转化为溶度积常数更小的PbCO3,滤饼的主要成分是SiO2和PbCO3;
小问5详解】
用的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EDTA标准溶液b mL,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物质的量为,根据离子方程式为,溶液中的物质的量为,则“浸出液②”中的浓度
【小问6详解】
合金中粒子间作用力类型是金属键;
根据图示可知:与Cu原子等距离且最近的Cu原子有8个;
在该晶胞中含有Cu原子数目为6×1/2=3;含有的Zn原子数目为8×1/8=1,设晶胞的边长为,则该晶胞的密度,解得cm。
18. 含硫物质在工业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可用于生成化学品和能源转化。
.苯基硫醇又叫苯硫酚,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工业制备原理如下:
主反应:
副反应:
(1)反应的(正)___________(填“>”“<”或“=”)(逆)。
(2)反应常在高压容器内进行,该措施的优点有___________。
.工业上可以硫与为原料制备,受热分解成气态,与发生反应。某温度下,若完全分解成气态,在恒容密闭容器中,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时开始反应。
(3)当以下数值不变时,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气体密度 b.气体总压 c.与的体积比 d.的体积分数
.脱除沼气中的具有重要意义,脱除有多种方法。
(4)将和混合气导入热解器,反应分两步进行:
反应:
反应:
现将和按照体积比投料,并用稀释。在常压下、温度为时发生反应,某时刻测得混合气体中、和的体积分数如表所示:
该温度下,V%=___________。
(5)在温度为、反应条件下,将物质的量之比为的、、混合气进行甲烷处理硫化氢反应[发生的反应为],平衡时混合气中的分压与的分压相同,则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_%(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平衡常数___________(以分压表示,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6)某种光电催化法可用于脱除,其原理如图所示。
①光电催化法脱除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与直接加热分解法相比,光电催化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
【答案】(1)< (2)可以降低副反应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而提高主反应的反应速率,有利于主反应、提高平衡时C6H5SH的选择性;
(3)d (4)0.7%
(5) ①. 33.3% ②. 12800
(6) ①. ②. 光电催化法脱除硫化氢,能耗低,还能持续发电,碘离子可循环利用,正极生成的过氧化氢可回收利用;
【解析】
【小问1详解】
已知
主反应:
副反应:
副反应-主反应可以得到
,所以
故答案为:<
【小问2详解】
已知
主反应:
副反应:
主反应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副反应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增大,反应常在高压容器内进行,即增大压强,可以降低副反应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而提高主反应的反应速率,有利于主反应、提高平衡时C6H5SH的选择性;
故答案为:可以降低副反应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而提高主反应的反应速率
【小问3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某温度下,若完全分解成气态,在恒容密闭容器中,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时开始反应,当以下数值不变时,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是
a.混合气体质量不变,体积不变,密度是一定值,故a不符合题意;
b.恒温恒容,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总压是一定值。故b不符合题意;
c.恒温恒容,根据方程式可知,与的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恒为1:2,故c不符合题意;
d.当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时,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小问4详解】
根据题意可知,氢气有两个来源:硫化氢分解、甲烷和硫单质的反应,有以下对应关系
可以得到0.2%+2V%=1.6%,解得V%=0.7%;
故答案为:0.7%
【小问5详解】
①根据题意,起始时通入3amlCH4、3amlH2S、2amlN2,平衡时混合气中的分压与的分压相等,即物质的量相等,得三段式如下:可以得到3a-2x=x,a=x,则
故答案为:33.3%
②甲烷的物质的量为2aml,硫化氢的物质的量为aml,二硫化碳的物质的量为aml,氢气的物质的量为4aml,氮气2aml,n总=2a+a+a+4a+2a=10a,甲烷的分压20kPa,硫化氢的分压为10kPa,二硫化碳的分压为10kPa,氢气的分压为40kPa,平衡常数;
故答案为:12800
【小问6详解】
①根据图象可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②光电催化法脱除硫化氢,能耗低,还能持续发电;碘离子可循环利用,正极生成的过氧化氢可回收利用;
故答案为:光电催化法脱除硫化氢,能耗低,还能持续发电;碘离子可循环利用,正极生成的过氧化氢可回收利用;
19. 有机物M是一种光学塑料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名称为___________,F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
(2)D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
(3)F→G的合成过程中,常有副产物K(分子式为)生成,写出K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
(4)G→H的过程中,第①步反应生成中间产物,写出第②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N是F的同分异构体,N分子中仅含有一种官能团且N为链状化合物,N能与金属钠反应,符合条件的N的结构共有___________种。
(6)对于化合物F,分析预测其可能化学性质,完成下表。
【答案】(1) ①. 对硝基苯甲酸(4-硝基苯甲酸) ②. 醚键、羟基
(2)sp2 (3)
(4) (5)9
(6) ①. 金属钠 ②. Cu和O2加热 ③. 氧化反应
【解析】
【分析】甲苯A和浓硝酸以及浓硫酸作用下发生硝化反应生成B,根据D的结构可知,A→B是甲基的对位取代,则B为,B被氧化为C,则C为,C与SOCl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D,E的分子式为C6H14O6分子中不饱和度为0,不含有双键结构,其脱去两分子水形成F,根据F的结构简式可知E为,F与(CH3CO)2O反应生成G,结合G的分子式可知,G为,G→H的过程中,第①步反应生成中间产物,则结合分子式推断可知G中一个H原子被硝基取代,则中间产物结构简式为,第二部其发生酯基的水解生成H,H与D发生取代反应生成M。
【小问1详解】
C为,其名称为对硝基苯甲酸(4-硝基苯甲酸);F为,其官能团名称为醚键、羟基;
【小问2详解】
D中苯环上碳原子为sp2杂化,﹣COCl上碳原子也是不饱和碳原子,其杂化方式也是sp2;
【小问3详解】
副产物的分子式为,其不饱和度为4,则可推断F与两分子(CH3CO)2O发生取代反应,其副产物结构简式为 ;
【小问4详解】
结合分析可知,第二步反应为中间产物酯基在碱性环境的水解,其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5详解】
N是F的同分异构体,N分子中仅含有一种官能团且N为链状化合物,N能与金属钠反应,结合F的分子式,则N中含有两个羧基,采用定一移一的方法有、、共计9种;
【小问6详解】
①F中含有羟基与金属钠发生置换反应生成;
②F中与羟基相连的C原子上有H原子,可以发生氧化反应生成,其反应试剂、条件是Cu和O2加热;A.风干牛肉:风干牛肉富含蛋白质,蛋白质中一定含有H、C、N、O、S、P元素
B.奶皮子:富含油脂,油脂属于高分子
C.野生韭菜花酱:韭菜花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维生素属于营养物质
D.莜面:莜面富含淀粉,淀粉与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选项
工业或生活现象
化学知识解读
A
铝箔常作为食品、药品的包装材料
铝是不活泼金属且性质稳定
B
活性炭用于净化处理水
活性炭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除臭、脱色
C
栽培韭菜过程中施加草木灰
草木灰中含等
D
用盐酸刻蚀鸡蛋壳制作艺术品
盐酸和鸡蛋壳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A.制备
B.制取并收集氨气
C.除去中的
D.加热溶液制备固体
气体
体积分数
0.1%
1.6%
V%
序号
反应试剂、条件
反应形成的新结构或分子式
反应类型
①
___________
置换反应
②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学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开学大联考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学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开学大联考化学试题,共8页。
2024届江西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5月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大联考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届江西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5月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大联考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届江西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5月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大联考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届江西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5月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大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全国高三大联考(全国乙卷)4月大联考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届全国高三大联考(全国乙卷)4月大联考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届全国大联考全国乙卷4月大联考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届全国大联考全国乙卷4月大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