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多份
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第四单元写作 语言要连贯集体备课ppt课件
展开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第四单元写作 语言要连贯集体备课ppt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写作目标,写作指导,知识讲解,写作方法点拨,写作实践一重写片段,写作实践,写作实践二节日散文,优秀例文,写作实践三亲身经历,结尾意味深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总体目标:写作时语言要连贯。具体目标: 1. 学会运用关联词、提示语等,保持句子之间的衔接连贯。2. 学习在段落写作中围绕一个话题展开写作,注意段落内部的语句连贯。3. 学会围绕中心合理安排写作顺序,保持文章整体的连贯性。
写文章和说话一样,应当做到语言连贯,衔接紧密,不能前后脱节,条理混乱。否则,就可能给读者理解文章带来困难。连贯,是从句子前后逻辑关系的角度提出的要求。
如何做到语言连贯呢?1.保持前后话题统一,保持段落内部、段落之间的连贯。一段话不管有多少句子,都应围绕共同的话题来写,文章每一个段落也应该围绕中心话题来写,比如《昆明的雨》就围绕“ 我想念昆明的雨”,描写了昆明雨季的景、物、事,突出了昆明雨季的特点和作者的思念之情。
2. 文章中的句子应该有合理的顺序,按照各句与中心的关系以及各句之间的关系组织句序。在写作的过程中,表述角度要前后一致,语言要连贯。
3.注意句子间的衔接过渡。适当地运用关联词、提示语或过渡句,可以帮助我们衔接句子。我们不妨看看汪曾祺《昆明的雨》中的一段文字,体会关联词运用的妙处。我不记得昆明的雨季有多长,从几月到几月,好像是相当长的。但是并不使人厌烦。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
分析:第一句与第二句之间用了“但是”一词,表明两句之间是转折关系。第二句与第三句之间用了“因为”一词,表明两句之间是因果关系。第三句中还用了“而且”一词,表示递进关系。作用:巧用关联词,不仅使语言更加连贯,也使叙述变得曲折生动,更有情趣。
下面这段文字不连贯,试着根据提示重写。爸爸是一个热爱工作的人。爸爸工作出色,经常在单位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我们家墙上贴的那些奖状有很多都是爸爸的。爸爸单位里有台机器坏了,大家修了一天都找不出问题。
爸爸下班回到家里,吃饭时突然想起了国外有过这方面的材料,就马上查阅了资料,并且连夜赶回单位抢修了,终于把机器修好了。爸爸不仅上班忙工作,下了班都在惦记工作。爸爸花很多时间陪家人。周末,他常会领着全家人去郊游。我们每次郊游,都看到了很美的风景,玩得非常开心。为此,他还专门买了本地郊区旅游攻略的书,研究了好多条路线。
1. 先浏览这段文字,看看写的内容是否保持了话题的统一。可以加写一个中心句来统领整段话。2. 调整不合理的句子顺序。比如,可以把具体的例子放在要表达的观点后面,“爸爸单位……把机器修好了”应该放在“爸爸不仅上班忙工作,下了班都在惦记工作”的后面,这就是调整句子的顺序。3. 重写时,可以补充一些关联词、提示性语句、过渡句等,使句子之间衔接自然。
爸爸既热爱自己的工作,又很爱家人。首先,爸爸是一个热爱工作的人。爸爸工作出色,经常在单位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我们家墙上贴的那些奖状有很多都是爸爸的。爸爸不仅上班忙工作,下了班都在惦记工作。记得有一次,爸爸单位里有台机器坏了,大家修了一天都找不出问题。
爸爸下班回到家里,吃饭时突然想起了国外有过这方面的材料,就马上查阅了资料,并且连夜赶回单位抢修了,终于把机器修好了。其次,爸爸还是一个非常爱家人的人。爸爸会花很多时间陪家人。周末,他常会领着全家人去郊游。为此,他还专门买了本地郊区旅游攻略的书,研究了好多条路线,所以我们每次郊游,都能看到很美的风景,玩得非常开心。
修改后的文段,加入了中心句“爸爸既热爱自己的工作,又很爱家人”,使文段围绕一个中心,保持了话题的统一。同时加入了一些过渡句,使句子衔接紧密,语言连贯。
每逢节日来临,人们欢声笑语,处处都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气氛,你也一定沉浸在欢乐之中吧。以《节日》为题,写一篇散文。不少于500 字。
1. 选一个具体的节日,可以是春节、端午节,也可以是国庆节、劳动节,还可以是其他节日。2. 除了描写节日的场面,还应该写出人们在节日里的心情,并表达你的感受。3. 注意使句子顺序合理,衔接自然,前后连贯。
节 日家乡的中秋节,吃月饼是最主要的活动之一。满月形的月饼跟十五的圆月一样象征着团圆,代表着祝福,寓意着吉祥。在我的家乡,除了常见的月饼外,还有一种特别的月饼——“糖饼”。我家的糖饼每年都是奶奶自己做的。奶奶做糖饼的手艺真是没话说,每年她做糖饼时,我都站在一旁,饶有兴趣地看着奶奶娴熟的动作。
最美好的时候是奶奶把芝麻放在家中的土锅里炒的时候。芝麻炒熟后,那香气扑面而来,整个屋里都弥漫着芝麻的香气。其他的味道都被芝麻的香气掩盖了。这时,我总忍不住偷偷捏两粒芝麻放进嘴里,不让奶奶发现。炒熟的芝麻用擀面杖碾碎,将糖拌入其中,包进发面里,团成馒头状,用擀面杖压平,成正圆,再放入土锅中烤熟,糖饼就出锅了。
此时,我往往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块就要往嘴里塞,经常被烫得直咧嘴。奶奶便笑着点着我的小鼻子,说:“小淘气,还烫着呢!”听罢,我便傻呵呵地笑个不停。边吃糖饼边听奶奶说她年轻时的故事,真是我生平的最大乐事。“我小时候哪有你们现在享福啊,那时候做的糖饼少,还要招待客人,像我们小孩子压根就吃不到。哪像现在,要多少有多少……你可要好好珍惜今天的好日子啊!这可是来之不易的啊!”
听着奶奶的话,满嘴芝麻的我突然理解了奶奶平日的俭朴;望着满脸皱纹的奶奶,我很坚定地点了点头。当然,除了吃月饼,中秋节还有赏月这一重要活动。小时候,每逢中秋节,全家人都会欢聚在一起,有爷爷奶奶,有二叔二婶……大家边吃饭,边赏月,十分惬意。晚饭后,我们小孩子在月下做游戏,说悄悄话;大人们在一起话家常聊天。而现在,姐姐上大学了,我上中学,功课紧,也不一定能回家,所以即使是中秋节,全家人也不能聚在一起了。
又是一年中秋,天上的月亮依然很亮,很圆,皎洁的月光给整个大地披上了一层白纱。望着月亮,我不禁想起未回家的姐姐,姐姐也在想念我们吧?“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实只要人们互相牵挂,平安幸福,即使分隔千里,也能共赏一轮明月,不也很令人欣慰吗?每每听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每每回味起中秋节的往事,我心中便充满无限怀念!啊,家乡的中秋节,你让我魂牵梦绕,你让我难以忘怀!
作者抓住中秋节家人的活动——奶奶做糖饼,家人一起吃饭赏月,写出家乡中秋节的特有氛围。再通过“又是一年中秋”引出当下现实,写出家人不能团聚的遗憾,表达思念之情。全文内容充实,条理清晰,过渡自然,不仅中心表达明确,也很好地做到了语言连贯。
你做过饭吗?或者制作过模型、修过自行车吗?试就你某次动手做事的经历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500 字。
1. 除了题目中提到的事情,还可以写组装玩具、洗衣服、打扫屋子等。2. 要把做事的过程写出来,让人了解你是怎么做的。3. 写清楚做事的顺序,保持前后叙述的连贯性。
采茶记天刚破晓,我便醒了,拉开窗帘一看,天气还不错,可以上山采茶了!吃过早饭,我便背上茶篓,跟着爷爷上山采茶去!
(开篇点题,开门见山。)
在山脚下,抬头望去,层层梯田都种满了茶树,那浓浓的绿直扑向我,沉甸甸的,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到了目的地,周围的空气异常清新,茶树间氤氲着茫茫雾气,雾气缓缓升腾,如翩翩起舞的仙子,婀娜多姿。一行行茶树如乐谱,而我们就是那散落其间的音符。
(描写生动,如临其境。)
(景物描写,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景,形象生动。)
(写茶树如“乐谱”,“我们”是“音符”,想象奇特。)
开始采茶了!爷爷先向我简单传授了采摘茶叶的要领并进行了示范:采摘那两三片刚刚成熟的茶叶新梢,简单地讲就是“三叶一芽”。说完,他让我看了几根“三叶一芽”,让我熟悉熟悉,接着他伸出手,准确利索地捏住一根茶枝,快速地捻下来,动作娴熟流畅,没有一丝停滞。看起来也不是很难嘛!
(简单介绍采茶要领,言简意赅。)
(“看起来也不是很难嘛”为后面犯难埋下伏笔。)
了解了采摘方法,我干劲儿十足,立即集中精力,仔细寻找那些“三叶一芽”。奇怪,怎么找不到呢?啊,在那儿!终于找到你了。我瞄准目标,伸出手猛地一揪——糟糕,这“三叶一芽”只剩下“一叶一芽”了!
(实际操作中,出现误差,制造出波澜。)
再来一次!我吸取上次的教训,找到目标后,缓缓地伸出手,轻轻捏住它的下端,小心翼翼地一捻,整个过程十分轻柔,生怕弄疼了它。成功了!我如获至宝,忙把茶叶捧在手中,心中的喜悦久久不散。
(动作描写,细致连贯。)
(及时抒情,可触可感。)
“快摘吧!你看,我摘的是你的好几十倍。”爷爷笑着催促我。
(掌握了采摘要领,但是速度太慢,再次制造情节的波澜。)
不行!一定不能输给爷爷。初生牛犊不怕虎,就算我是这一行的新手,我也不会输给爷爷。我加快了速度,可没坚持多久,我的手就因承受不住而提前罢工了,我的速度越来越慢。
(心理描写,不服输。)
(采茶是个辛苦活儿。)
爷爷笑眯眯地问我:“感觉如何?”我皱着眉答道:“又热又累!”说到这儿,我索性跑到树下乘凉去了。一阵风吹来,像一声轻柔的问候,清新、温婉、馨香,带着清晨的惬意而来。不远处,墨绿色的茶树在微风的吹拂下不停地摇曳。
(语言、神态描写,写出了爷爷对“我”的关心,以及“我”又热又累的状态。)
(景物描写,写采茶时的环境,营造出一种清新、惬意的氛围。)
而这微风没有吹走爷爷额头上布满的汗珠。爷爷的衣服已被汗水湿透,他却仍埋头采茶,那双如长满疤结的老树根似的手依旧在茶叶间穿梭。
(有风,而爷爷额头上依然布满汗珠,写出了爷爷的辛苦,即使如此辛苦,爷爷还是一刻不停地采茶。)
俗话说,靠山吃山。爷爷从小就生活在大山里,是一名茶农,他辛勤耕耘,只想生产最好的茶,并通过劳动来创造美好生活。他不会因一点儿辛苦便说“不”,我想我也应该如此。“爷爷,我来帮你吧!”“好!”
(议论抒情,贯通上下文,使得感情和思想十分连贯。)
我俩在茶树间,或蹲或站,在一株株茶树前接受大自然的馈赠。每前行一步,似乎跟蓝天就更接近一些,跟白云就更缱绻一些。回家时,收获的喜悦之歌在山路上久久回荡……
(虽然采茶辛苦,但“我们”以苦为乐。)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写作 语言要连贯图文课件ppt,共10页。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写作 语言要连贯课文内容ppt课件,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整体感知,精读细研,拓展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上册写作 语言要连贯集体备课课件ppt,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