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第二中学高一(上)开学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6113423/0-172494813488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第二中学高一(上)开学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6113423/0-172494813497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第二中学高一(上)开学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6113423/0-172494813500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第二中学高一(上)开学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第二中学高一(上)开学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36分。
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点是体积很小的物体
B. 质点是实际存在的有质量的点
C. 研究跳水比赛运动员的运作,可以将运动员视为质点
D. 研究马拉松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可以将运动员视为质点
2.如图所示是一辆电动车做直线运动的x−t图像,对相应的线段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B段表示电动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 BC段发生的位移大于CD段发生的位移
C. t=3s时电动车离出发点最远D. t=5s时电动车回到出发点
3.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不一定为零
B. 速度大时,加速度一定大;速度小时,加速度一定小
C. 在时间t内,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速度变小
D. 速度的方向就是加速度的方向
4.在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上,以t0=0为计时起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t2表示时刻,称为第2s末或前3s初
B. t1~t2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1s内
C. t0~t2表示时间间隔,称为前2s或第2s内
D. tn−1~tn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ns内
5.一个人沿着半径是40m的圆形喷水池边散步,当他走了3圈半时,他的位移大小和经过的路程约是( )
A. 879 m,879 mB. 80 m,879 mC. 80 m,80 mD. 879 m,80 m
6.A、B、C、D四人在同一水平直线上运动,他们的运动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3s,B的位移大于AB. 3s时刻,A、B速度大小相等
C. 3s时刻,C加速度小于D加速度D. 3s时刻,C、D相遇
7.下列情境中关于球所受弹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甲图,反弹出去的排球在空中运动时,受到沿运动方向的弹力
B. 乙图,竖直细线悬挂的小球静止在斜面上,受到沿细线向上的拉力与斜面的摩擦力
C. 丙图,静止在墙角的篮球受到竖直向上的支持力
D. 丁图,静止在杆顶端的铁球受到沿杆向上的弹力
8.在固定的粗糙斜面上,有一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现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F拉物体,让F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直到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一段时间。则在此过程中,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变化情况是(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
A. 一直变大B. 一直变小
C. 先变小后变大D. 先变小后变大再保持不变
9.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光滑斜面的高度相同、倾角不同,θ1W丙
B. W甲=W乙=W丙
C. P甲=P乙=P丙
D. P甲>P乙>P丙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4分。
10.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时,需要明确是以哪个物体为标准,这个被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叫做_________,不加特殊说明时,我们一般默认选____________。
11.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例如质点,这是一种_______模型。
12.港珠澳大桥全长49.968公里,2018年10月24日9点正式通车,这座大桥的开通使得香港到珠海和澳门的车程仅需30分钟。文中49.968公里指的是___________,24日9点指的是__________,30分钟指的是____________。
13.物理学中把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_________,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做_________.位移是______,路程是_________.
14.速度是描述_____的物理量,它的定义式v=_____,加速度是描述_____的物理量,它的定义式a=_____。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5.如图,在“测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上,从O点开始记录几个计数点,依次编为1、2、3、4、5、6,这些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是50Hz),测得s1=1.22cm,s2=2.00cm,s3=2.78cm,s4=3.62cm,s5=4.40cm,s6=5.18cm。
(1)接通电源与释放纸带,这两个操作的先后顺序应当是______;
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B.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
C.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 D.先接通电源或先释放纸带都可以
(2)与小车相连的是纸带的_____端(填“左”或“右”);
(3)两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_____;
(4)A点处瞬时速度的大小vA=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在用打点计时器测定物体的速度,若电源频率低于50Hz,则测算出速度数值将比物体的真实数值偏_____。(选填“大”、“小”)。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6分。
16.一列火车长380m,它要匀速通过隧道,从车头进入隧道到列车全部进入隧道用时19s,它从车头进入隧道到车尾穿出隧道需要50s。问这个隧道多长?
17.足球运动员在罚点球时,用脚踢球使球获得30m/s的速度,设脚与球作用时间为0.1s,球又在空中飞行1s(假设球做匀速直线运动)后被守门员挡住,守门员双手与球接触时间为0.2s,且球被挡出后以大小为10m/s的速度沿原路弹回,求:
(1)球被踢出过程中的加速度;
(2)球被守门员挡出过程中的加速度。
18.港珠澳隧道的设计时速80km/ℎ,为监测汽车是否超速,在隧道入口路面的正上方安装了雷达测速仪如图甲。测速仪监视屏第一次发出并接收到的电磁波形如图乙,第二次发出并接收到的电磁波形如图丙。已知测速仪距离路面的高度ℎ=2m,测速仪第一、二次发出电磁波的时间间隔t=0.75s,测速仪监视屏上相邻刻度线间的时间间隔T=5×10−8s,电磁波的速度c=3×108m/s。(忽略电磁波传播过程中汽车的位移)求:
(1)第一次、第二次发出的电磁波监测到汽车所需时间t1、t2分别是多少;
(2)汽车在两次监测过程中前进的距离是多少?(保留整数)
(3)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超速?
19.甲、乙两人同时由相同位置A沿直线运动到同一位置B,甲先以速度v1匀速运动了一半路程,然后以速度v2匀速走完剩下的后一半路程;乙在由A地运动到B地的过程中,前一半时间运动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的运动速度为v2,若v1xBC
故B错误;
C.根据图像可知,t=3s时电动车离出发点最远,故C正确;
D.根据图像可知,出发点在 x=4m 处,而t=5s时电动车在 x=0m 处,故D错误。
故选C。
3.A
【解析】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不为零,A正确;
B.速度大时,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小时,加速度不一定小;因为加速度与速度无关,B错误;
C.在时间t内,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速度变大,C错误;
D.物体做加速运动时,速度的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相同,物体做减速运动时,速度的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D错误。
故选A。
4.D
【解析】A.t2表示时刻,称为第2s末或第3s初,前3s初是t0,A错误;
B.t1~t2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2s内,t0~t1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1s内,B错误;
C.t0~t2表示时间间隔,称为前2s或前2s内,t1~t2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2s内,C错误;
D.tn−1~tn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ns内,D正确。
故选D。
5.B
【解析】此人沿半径为R的圆形水池走了3圈半,位移大小等于直径,即x=2R=80m,而路程等于周长的3.5倍,即S=7πR=879m,选项B正确.
6.C
【解析】A.0~3sA的位移为9m,B的位移为6m,故A错误;
B.x−t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根据图像可知,3s时刻A的速度比B大,故B错误;
C.v−t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根据图像可知, 3s 时刻,C加速度小于D加速度,故C正确;
D.v−t图线的交点表示速度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7.C
【解析】A.甲图中,反弹出去的篮球在空中运动时,只受到重力作用,不受沿运动方向的弹力作用,故A错误;
B.乙图中,将细线悬挂的小球静止在斜面上时,细线竖直,小球受到沿细线向上的拉力及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不受斜面的摩擦力,故B错误;
C.丙图中,地面与篮球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故静止在墙角的篮球受到竖直向上的支持力,故C正确;
D.丁图中,静止在杆顶端的铁球,由平衡条件可知,受到竖直向上的弹力,故D错误。
故选C。
8.D
【解析】当力F比较小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根据平衡条件,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上,此时有mgsinθ=f+F,随着F的增大,摩擦力f逐渐变小,当F=mgsinθ时,f=0,当F>mgsinθ时,f=F−mgsinθ,随着F增大,摩擦力f逐渐变大,当f等于最大静摩擦力后开始向上滑动,受到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摩擦力保持不变,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9.B
【解析】
AB.三个物体下降的高度相同,根据
W=mgℎ
可知重力做功相同,A错误,B正确;
CD.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物体下滑的加速度
a=gsinθ
根据
ℎsinθ=12at2
得
t= 2ℎgsin2θ=1sinθ 2ℎg
因为 θ1t3 ,根据
P=Wt
知
P甲1
故乙先到达。
【解析】详细解答和解析过程见【答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x、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