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信丰县第一中学(江西省信丰中学北校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生物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信丰县第一中学(江西省信丰中学北校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生物试题(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8分)
1. 人体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是( )
A. DNAB. RNAC. 脱氧核苷酸D. 核糖核苷酸
【答案】A
【解析】
【分析】目前认为,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详解】A、人体的遗传物质是DNA ,其中储存有遗传信息,A正确;
B、RNA是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不是人体的遗传物质,B错误;
C、脱氧核苷酸是DNA的基本单位,不能作为遗传物质,C错误;
D、核糖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单位,不能作为遗传物质,D错误。
故选A。
2. 下列关于细胞共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都能进行有氧呼吸B. 都有由DNA和蛋白质构成的染色体
C. 都存在细胞骨架D. 都有生物膜结构
【答案】D
【解析】
【分析】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可锚定细胞器,与细胞内物质的运输、信息传递等密切相关。
【详解】A、细胞都进行细胞呼吸,但不一定都进行有氧呼吸,如乳酸菌只进行无氧呼吸,A错误;
B、原核细胞没有由DNA和蛋白质构成的染色体,B错误;
C、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存在于真核细胞中,C错误;
D、生物膜包括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因此细胞都有生物膜结构,D正确
故选D。
3. 光合作用可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的部位是( )
A. 叶绿体外膜B. 叶绿体内膜
C. 叶绿体类囊体薄膜D. 叶绿体基质
【答案】C
【解析】
【分析】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的特征是在光驱动下生成氧气、ATP和NADPH的过程。暗反应阶段是利用光反应生成NADPH和ATP进行碳的同化作用,使气体二氧化碳还原为糖。由于这阶段基本上不直接依赖于光,而只是依赖于NADPH和ATP的提供,故称为暗反应阶段。
【详解】AB、叶绿体外膜和叶绿体内膜均不参与光合作用,AB错误;
C、叶绿体类囊体薄膜是光反应的场所,C正确;
D、叶绿体基质是暗反应的场所,D错误。
故选C。
4. 无机盐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物体中的无机盐对维持细胞酸碱度很重要
B. 缺铁会导致哺乳动物血液运输氧的能力下降
C. 细胞中绝大多数无机盐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D. 植物秸秆燃烧后的灰烬中含有丰富的无机盐
【答案】C
【解析】
【分析】无机盐的功能: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某些重要化合物的组成成分,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维持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详解】A、生物体中的无机盐对维持细胞酸碱度很重要,A正确;
B、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缺铁血红蛋白合成不足,而血红蛋白是血液中运输氧气的物质,缺铁会导致哺乳动物的血液运输氧气的能力下降,B正确;
C、细胞内的无机盐大多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少数以化合物状态存在,C错误;
D、植物秸秆燃烧产生的灰烬中含有丰富的无机盐,D正确。
故选C。
5.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与物质的特点和细胞膜的结构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细胞壁、细胞膜和液泡膜都相当于半透膜
B. 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在转运分子和离子时,其作用机制一样
C. 水分子进入细胞,主要是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行的
D. 载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通过
【答案】D
【解析】
【分析】载体蛋白只容许与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通过,而且每次转运时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通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通道的直径和形状相适配、大小和电荷相适宜的分子或离子通过。分子或离子通过通道蛋白时,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
【详解】A、细胞壁具有全透性,不相当于半透膜,A错误;
B、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在转运分子和离子时,通道蛋白打开,使物质通过,载体蛋白与物质相结合,将物质转运到膜的另一侧,其作用机制不一样,B错误;
C、水分子进入细胞,更多的是借助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以协助扩散方式进出细胞的,C错误;
D、载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通过,D正确。
故选D。
6. 糖类和脂质是细胞中两类重要的有机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糖类都可以氧化分解提供能量
B. 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C. 几丁质能与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效结合,可用于废水处理
D. 与糖类相比,脂质中氧含量低,氢含量高
【答案】A
【解析】
【分析】1、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二糖包括麦芽糖、蔗糖、乳糖;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淀粉是植物细胞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壳多糖又称几丁质,为N-乙酰葡糖胺通过β连接聚合而成的结构同多糖。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的外壳、昆虫的甲壳和真菌的胞壁中,也存在于一些绿藻中,主要是用来作为支撑身体骨架以及对身体起保护的作用。
2、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的氢含量多,氧含量少,氧化分解时产生的能量多,因此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固醇中的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也参与脂质在血液中的运输。
【详解】A、纤维素并不能为细胞的生活提供能量,A错误;
B、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B正确;
C、几丁质属于多糖,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中,几丁质能与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效结合,可用于废水处理,C正确;
D、脂质分子中氢的含量远高于糖类,而氧的含量低于糖类,D正确。
故选A。
7. 细胞分裂是生物体重要的一项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假设某高等雄性动物肝脏里的一个细胞分裂如图①,结合图②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①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为1:2:2,对应图②中的BC段
B. 细菌与图②BC段细胞相比主要区别是没有核膜和核仁
C. 图②中C→D形成的原因与着丝点的分裂有关
D. 正常情况下图①细胞分裂后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基因型均为AaBb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图①: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此时一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并且在有丝分裂后期时,着丝点分裂后,染色体平均的拉向细胞的两极。
分析图②:AB段可以表示有丝分裂的间期DNA复制,CD可以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的着丝点分裂,因此BC可表示有丝分裂的前、中期,DE段可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末期。
【详解】A、图①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为1:2:2,对应图②中的BC段,A正确;
B、细菌和图②BC段细胞都没有核膜和核仁,B错误;
C、图②中C→D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的分裂,C正确;
D、图①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其形成的子细胞与亲代细胞相同,因此正常情况下图①细胞分裂后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基因型均为AaBb,D正确。
故选B。
8. 人体中的碳酸酐酶是一种含锌元素的酶,锚定于细胞膜上,与各种上皮细胞分泌H+和碳酸氢盐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锌元素属于微量元素,题述说明无机盐可参与组成化合物
B. 碳酸酐酶对维持人体血浆和细胞中的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
C. 人体内pH过大或过小会影响碳酸酐酶的空间结构从而影响酶活性
D. 与碳酸酐酶的合成有关的具膜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无机盐功能: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生理作用有:(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渗透压。
具有膜的细胞器:叶绿体、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溶酶体等,无膜细胞器:中心体、核糖体。
【详解】A、锌元素属于微量元素,锌元素可参与构成碳酸酐酶,说明无机盐可参与组成细胞中的重要化合物,A正确;
B、碳酸酐酶与各种上皮细胞分泌H+和碳酸氢盐密切相关,故对维持人体血浆和细胞中的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B正确;
C、人体内pH过大或过小会导致碳酸酐酶的空间结构受到破坏,导致酶失活,C正确;
D、碳酸酐酶的合成经过了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无膜结构,D错误。
故选D。
9. 甲图表示反应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乙图表示将A、B两种物质混合,再在T1时加入某种酶后,A、B两种物质的浓度变化曲线。实验均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条件下完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乙图中的物质A是淀粉,则B可以是麦芽糖,该酶可以是唾液淀粉酶
B. 甲图中反应速率达到最大后,限制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酶的活性
C. 乙图中T2时刻后限制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浓度
D. 甲、乙两图所示的实验中,温度和pH都属于无关变量
【答案】B
【解析】
【分析】酶促反应速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的减少量或生成物的增加量来表示。
【详解】A、淀粉可以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淀粉分解后,麦芽糖浓度升高,A正确;
B、甲图中反应速率达到最大后,限制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酶的数量,B错误;
C、乙图中T2时刻,反应物已经大量消耗,此时限制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浓度,C正确;
D、图甲的自变量是反应物浓度,图乙说明酶催化物质A生成物质B,两图所示的实验均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下完成,温度和pH都属于无关变量,D正确;
故选B。
10. 下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组成细胞膜的三类不同物质,相关说法错误的( )
A. ①在细胞膜内外侧的分布是对称的
B. 糖被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有密切关系
C. ③形成的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
D.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②③均有关系
【答案】A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图示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其中①为糖蛋白,只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面;②为蛋白质;③为磷脂双分子层。
【详解】A、①为糖蛋白,只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面,显然①在细胞膜内外侧的分布是不对称的,A错误;
B、糖被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面,具有识别、信息传递、保护等多种功能,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有密切关系,B正确;
C、③为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C正确;
D、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与膜蛋白和磷脂均有关系,即与②③均有关系,D正确。
故选A。
11. 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转换高倍物镜之前,应先将所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
B. 换用高倍物镜时,应转动转换器换高倍物镜
C 标本颜色较深,应选用凹面镜或大光圈
D. 若要转换高倍物镜观察,需要先升镜筒,以免镜头破坏装片
【答案】D
【解析】
【分析】高倍显微镜的操作流程: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找到物像→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调节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变亮,同时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可见。
【详解】A、转换高倍物镜之前,应先将所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A正确;
B、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时应该转动转换器,B正确;
C、标本颜色较深,应选用凹面镜或大光圈,增大视野亮度,C正确;
D、在换用高倍镜时,应转动转换器、直接移走低倍镜,换上高倍镜,不能提升镜筒,D错误。
故选D。
【点睛】
12. 如图为有关糖类的概念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某种单糖A为果糖,则物质①是二糖,其形成过程称为脱水缩合
B. 若某种单糖A为葡萄糖,则多糖③可能是淀粉和糖原,不可能是纤维素
C. 若构成物质②的碱基有尿嘧啶,则某种单糖A的2号位碳原子上没有-OH
D. 若④加两个磷酸基团后成为ATP,则单糖A为脱氧核糖
【答案】A
【解析】
【分析】单糖分子是多种大分子物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除了可以构成二糖(葡萄糖+葡萄糖=麦芽糖,葡萄糖+果糖=糖,葡萄糖+半乳糖=乳糖)和多糖之外,核糖和脱氧核糖还参与了RNA和DNA的分子组。而RNA和DNA分子除了在五碳糖的种类上有差异之外,在碱基的种类上也有所不同,RNA中有四种碱基AGCU,而DNA中的四种碱基为AGCT。
【详解】A、若某种单糖A为果糖,果糖与葡萄糖通过脱水缩合形成①蔗糖,A正确;
B、若某种单糖A为葡萄糖,则其脱水缩合形成的③多糖可能是淀粉、纤维素和糖原,B错误;
C、若构成物质②的碱基有尿嘧啶,则②表示RNA,构成RNA的单糖是核糖,其2号位碳原子上有-OH,C错误;
D、若④加两个磷酸基团后成为ATP,ATP中的单糖是核糖,D错误。
故选A。
13. 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是细胞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B. 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C. DNA和R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 没有细胞核的细胞会立即死亡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胞核包括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染色质(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孔(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详解】A、细胞核中含的遗传物质DNA,是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细胞质基质是细胞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A错误;
B、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B正确;
C、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RNA中主要存在于细胞质,C错误;
D、没有细胞核的细胞能存活一定时间,例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D错误。
故选B。
【点睛】
14. 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坏死,代谢停止;细胞癌变,代谢增强
B. 细胞坏死受基因控制,细胞癌变也受基因控制
C. 细胞衰老,膜通透性改变;细胞癌变,膜黏着性增强
D. 细胞癌变,细胞周期延长;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变短
【答案】A
【解析】
【分析】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细胞坏死是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由于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癌细胞是有些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
【详解】A、极端的物理、化学等因素导致的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坏死,则代谢停止;细胞癌变,能无限繁殖,则代谢速率加快,A正确;
B、细胞坏死不受基因控制,而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B错误;
C、细胞坏死后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增加,最后成为全透膜;细胞癌变,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细胞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C错误;
D、细胞癌变,新陈代谢加快,细胞周期变短;细胞凋亡时没有细胞周期,D错误。
故选A。
15.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实验中,给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滴加蒸馏水和蔗糖溶液时应该把装片取下来,放在桌面上进行操作,然后再放在载物台上进行观察,以免污染镜头
B.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可以选择H2O2溶液和新鲜肝脏研磨液反应
C. 用花生种子切片检测生物组织中是否含有脂肪的实验操作中,酒精的作用是杀死杂菌,避免干扰实验
D. 用蔗糖溶液、淀粉溶液和淀粉酶溶液探究酶的专一性时不能用碘液来检测
【答案】D
【解析】
【分析】1、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自变量是不同的温度;
2、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
【详解】A、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实验中,给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滴加蒸馏水和蔗糖溶液时应该把装片放在载物台上进行操作,A错误;
B、由于H2O2 溶液不稳定,在高温条件下易分解,因此不能用作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的材料,B错误;
C、用花生种子切片检测生物组织中是否含有脂肪的实验操作中,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C错误;
D、蔗糖溶液反应前后,用碘液来检测都没有变化,D正确。
故选D。
16. 下列关于生物体中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细胞中,核外没有参与DNA合成的酶
B. 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没有催化活性
C. 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
D. 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和保存温度是37 ℃
【答案】C
【解析】
【分析】1、盐析:使蛋白质在水溶液中溶解度的降低,不影响活性,加水后还可以溶解。2、在真核细胞中,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少量的DNA.因此,DNA的合成场所有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3、酶催化化学反应需要适宜的温度、pH等条件,但保存酶需要低温条件。
【详解】A、DNA的合成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合成,因此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有参与DNA合成的酶,A错误;
B、只要给予适宜的温度、pH等条件,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也具有催化活性,B错误;
C、盐析可使蛋白质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降低,但不影响蛋白质的活性,而胃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此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C正确;
D、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是37℃,但是37℃不是保存该酶的最适温度,酶应该在低温条件下保存,D错误。
故选C。
【点睛】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 如图是有氧呼吸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⑤和⑥所表示的能量是⑥_________⑤(填“小于”或“大于”),这些能量有相当一部分储存在_________中。
(3)葡萄糖被分解为①的场所是_________。
【答案】 ①. 丙酮酸 ②. 水 ③. 二氧化碳 ④. 大于 ⑤. ATP ⑥. 细胞质基质
【解析】
【分析】1、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
2、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是丙酮酸,②是产物水,③是二氧化碳,④是有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的能量,⑤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的能量,⑥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的能量。
【详解】(1)根据分析,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是丙酮酸、水和二氧化碳。
(2)在有氧呼吸过程中,第三阶段是氢与氧结合,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所以图中⑤和⑥所表示的能量是⑥大于⑤,这些能量有相当一部分储存在ATP中。
(3)葡萄糖被分解为丙酮酸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中进行。
【点睛】本题考查有氧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8. 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图像(A为口腔上皮细胞,B为蓝细菌,C为小麦叶肉细胞,D中细胞取自猪的血液,E为细菌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2)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填字母),此类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________中。能表示生命系统个体层次的是________(填字母)。
(3)在上述五种细胞中,它们都有的结构有________、细胞质、核糖体和遗传物质DNA,这体现了不同类细胞之间的统一性。
(4)由于蓝细菌和小麦叶肉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因而属于____生物,在它们的光合作用色素中都有___,不同的是蓝细菌还含有___。
(5)生活在湖水中的蓝细菌,当水体富营养化时会形成________现象。
【答案】 ①. 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或有无细胞核或有无核膜) ②. B、E ③. 拟核 ④. B、E ⑤. 细胞膜 ⑥. 自养 ⑦. 叶绿素 ⑧. 藻蓝素 ⑨. 水华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A是人体口腔上皮细胞,适用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B是蓝藻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C是植物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D是血细胞;E是细菌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细胞。
【详解】(1)科学家根据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2)图中B、E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细胞。原核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拟核中。B蓝藻和E细菌属于单细胞生物,既是细胞层次,也能表示生命系统个体层次。
(3)图中五种细胞都具有的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遗传物质DNA,这体现了不同类细胞之间的统一性。
(4)蓝藻和小麦都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小麦的光合色素包括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蓝藻的光合色素包括叶绿素和藻蓝素,因此它们的光合色素中都有叶绿素,不同的是蓝藻还含有藻蓝素。
(5)生活在湖水中的蓝藻,当水质富营养化时会形成水华现象。
【点睛】本题结合几种细胞结构图,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细胞结构,能根据细胞结构图判断细胞的名称或种类;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能结合所学的知识作答。
19. 如图用由A、B、D、F分别表示四种有机物,a、b、d、f分别表示组成这四种分子的基本单位,图乙是核苷酸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物质是生命活动的_____。
(2)如果物质D是大分子,是动物肝细胞中的储能物质,则物质D是____,其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若和D同类的某物质是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中的物质,则该物质是______。
(3)若图乙表示图甲中物质b的结构,则图乙所示物质的全称是______。
(4)图中f前的问号代表的元素可能有______,f包含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及其他衍生物。
(5)脂质类物质除了图中的F外,还包括_____和______。
(6)物质a、b、d都以______为基本骨架。
【答案】(1)承担者 (2) ①. 肝糖原 ②. 葡萄糖 ③. 几丁质
(3)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4) ①. N、P ②. 甘油 ③. 磷酸 ④. 脂肪酸
(5) ①. 脂肪 ②. 固醇 (6)碳链
【解析】
【分析】由图甲可知,A、B组成HIV,且A含有C、H、O、N,则A是蛋白质,a是氨基酸,B含有C、H、O、N、P,则B是RNA,b是核糖核苷酸,D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则D是多糖,d是葡萄糖,F是脂质的一中,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则F是磷脂,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构成。
图乙是核苷酸的结构图,当m是核糖时,其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当m时脱氧核糖时,其为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
【小问1详解】
图中A、B组成HIV,且A含有C、H、O、N,则A是蛋白质,a是氨基酸,所以A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
【小问2详解】
D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则D是多糖,若在动物肝细胞中,则为肝糖原,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中的多糖是几丁质。
【小问3详解】
图甲中A、B组成HIV,B含有C、H、O、N、P,则B是RNA,b是核糖核苷酸,图乙中含氮碱基为A,则说明b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小问4详解】
F是脂质的一中,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则F是磷脂,由甘油、磷酸、脂肪酸及其衍生物构成,磷脂含有C、H、O、N、P,则问号代表N、P。
【小问5详解】
图中F表示磷脂,脂质类还含有脂肪和固醇。
【小问6详解】
图中a氨基酸、b核糖核苷酸、d葡萄糖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20. 物质的跨膜运输对细胞的生存至关重要,如图A、B、C分别表示几种物质运输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1)O2等气体分子一般通过上图中方式[ ]________进入细胞,物质运输方式B是________,该过程是否消耗能量,________(填“是”或“否”)
(2)细胞中大量积累K+等物质时,主要依靠________的运输方式,该运输方式与上图中运输方式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
【答案】(1) ①. A自由扩散 ②. 协助扩散 ③. 否
(2) ①. 主动运输 ②. 逆浓度梯度运输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几种物质经过细胞膜运输方式,A方式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不需载体和能量,为自由扩散;B和C方式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需载体蛋白或通道蛋白协助,不消耗能量,为协助扩散;而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需载体蛋白协助并消耗能量,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小问1详解】
O2等气体分子一般通过上图中方式[A]自由扩散进入细胞,不需要蛋白质的协助。B物质是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同时需要载体蛋白协助,故物质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该过程不消耗能量。
【小问2详解】
细胞中大量积累K+等物质时,主要依靠主动运输的运输方式维持膜两侧K+的浓度差。该运输方式与上图中运输方式最主要的区别是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消耗能量。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要求考生识记细胞膜的结构,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识记3种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运输方式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21. 马铃薯是中国五大主食之一,其营养价值高、产量高、适应力强,是全球第三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为了探究便于其储藏的有利条件,某研究小组利用马铃薯块茎做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中图甲所示。在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采用“半叶法”对马铃薯植株上叶片的光合速率进行测定,将A侧遮光,B侧照光,在适宜的光照强度下照射1小时后,分别在A、B两侧截取单位面积的叶片称出干重(如下图乙),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光合速率的单位为mg/h)。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马铃薯植株中根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_______,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_______,造成这种差异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
(2)由图甲可知,在_______条件下更有利于储藏马铃薯块茎;与25°C相比,在3°C条件下光照对马铃薯块茎细胞呼吸的促进作用较__________(填“强”或“弱”)。
(3)根据表格数据分析,与30°C相比,35°C时的总光合速率__________(填“更强”、“更弱”、“不变”或“不确定”),理由是___。
(4)昼夜不停地光照,在__________°C时该马铃薯叶片生长的相对最快。
【答案】(1) ①. 酒精和CO2 ②. 乳酸 ③. 不同部位细胞中酶的种类不同
(2) ①. 低温(3℃)、黑暗 ②. 强
(3) ①. 不变 ②. MB-MA表示总光合速率,两者均为6.5mg/h
(4)25
【解析】
【分析】1、马铃薯植株中根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CO2,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2、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小问1详解】
马铃薯植株中根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CO2,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造成这种差异的直接原因是催化反应的酶的种类不同。
【小问2详解】
由图甲可知,在低温、黑暗条件下更有利于储藏马铃薯块茎;由甲图可知,3 °C时黑暗条件下与光照条件下呼吸速率差值比25°C时大,即在3°C条件下光照对马铃薯块茎细胞呼吸的促进作用较强。
【小问3详解】
不同温度下,叶片在实验开始时的干重相同,设为a。则其呼吸速率为a-MA。其净光合速率为MB-a,其总光合速率为净光合速率加上呼吸速率= MB-a+ a-MA= MB-MA。35 °C时的总光合速率为8-1.5=6.5 mg/h,30 °C时的总光合速率为8. 5-2=6.5 mg/h,所以与30°C相比,35°C时的总光合速率不变。
【小问4详解】
不同温度下,叶片在实验开始时干重相同,设为a,其净光合速率为MB-a,净光合速率大小与MB成正比,所以MB值越大,则净光合速率就越大,叶片生长的速度相对就越快,故在25 °C时该马铃薯叶片生长的相对最快。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马铃薯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温度(℃)
10
15
20
25
30
35
MA(干重,mg)
4.25
4.00
3.50
2.75
2.00
1.50
MB(干重,mg)
6.75
7.50
8.25
8.75
8.50
8.0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信丰县第一中学(江西省信丰中学北校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生物试题(原卷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兴国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生物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赣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江西省赣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江西省赣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