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 课件 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
展开端午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又称端阳节、午曰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曰、夏节等等。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 自古以来端午节便有划龙舟及食粽等节日活动。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节正值仲夏时节,气候逐渐炎热,雨水也开始增多。 此时,大地上的万物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草木茂盛,鸟语花香,正是人们外出游玩、亲近自然的好时节。 而这样的气候特点,也为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提供了丰富的背景。
麦子熟这是指端午节期间,麦子已经成熟,可以收割
杏花黄这一候描述的是端午节时,杏子已经成熟,颜色变黄
孩赶考这指的是在端午节前后,孩子们准备参加考试,寓意着孩子们的学业和未来
粽子屈原投江后,楚国人沿江苦寻屈原踪影,又害怕江鱼吃掉屈原,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
五黄江浙一带有吃“五黄”的习俗。五黄指黄瓜、黄鳝、黄鱼、高油的鸭蛋黄、雄黄酒。
煎堆福建晋江地区,吃“煎堆”。相传古时闽南一带端午之前是雨季,民间说天公穿了洞,要“补天”。端午吃“煎堆"后雨便止了,人们说把天补好了。
赛龙舟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寻找他。如今,端午节前后几天,大江南北都要“赛龙舟”。
龙漱水 龙漱水也就是龙舟竞渡过的水,人们认为那是好水、活水,故常有喜喝龙漱水、洗龙漱水浴的习俗。
点雄黄酒 雄黄也是一种药材,据说能杀百毒。端午节时,古人们会将雄黄泡在酒中,摸在小孩手腕、脚腕等处,这种做法可以使蚊虫、蛇等不上身。
屈原投江战国时期,屈原因反对尹子兰而被赶出都城。楚顷襄王即位后,听信谗言,放逐屈原。屈原满怀悲愤,写下《离骚》,最终于流放途中,客死汨罗,以身殉国。屈原爱国爱民、忠贞不屈、一身正气且英勇无畏,值得我们的尊敬与怀念。于是,相传为了防止江中潜蛟吃掉屈原尸体,楚国人往江中投入米等许多食物。后来,粽子渐渐产生了
曹娥救父曹娥的父亲曹盱是个巫祝(也就是古代掌管祭祀的一个官职),在5月5日迎伍神的祭祀活动中溺于舜江(今曹娥江)中,不见尸体。年仅14岁的曹娥昼夜沿江嚎哭寻找父亲,过了十七天,在5月22日这一天她也投了江。五日后曹娥的尸体抱着父亲的尸体浮出水面。人们为纪念她,改舜江为曹娥江,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
纪念伍子胥伍子胥在吴王夫差打败越国到决定攻打齐国期间曾多次建议夫差杀死越王勾践以绝后患,但夫差都没有采纳。伯嚭(pǐ) 是吴国的太宰,他与伍子胥不和。伯嚭趁机向夫差进谗言,诬陷伍子胥有谋反之心,加上夫差对伍子胥的进谏早已不满,于是决定赐死伍子胥。夫差派人送给伍子胥一把宝剑,令其自刎。伍子胥在临死前,悲愤交加,他对家人说:“我死后,你们要把我的眼睛挖出来,挂在城门上,我要亲眼看着越国灭亡。”说完,他便自刎而死。夫差听到伍子胥临死前的话后,更加恼怒将他的尸体投入江(钱塘江)中。江浙一带的百姓为了纪念他,在端午节这一天也会举行一些纪念活动。
端午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不仅仅是文化的传承,更是民族情感的纽带。在现代社会,我们应当继续弘扬和发展端午节的文化内涵,让传统节日焕发新的活力。
1、战国时期,便有佩香囊之俗。请同学们合作制作香囊,以香囊之礼,寄托美好祝福。 2、通过多种方式搜集资料,了解端午节的来历,缅怀爱国诗人屈原。
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端午节 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端午节 课件,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端午讲故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 端午节 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 端午节 课件,共1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端午节的由来,第一章,端午节的美食,第二章,端午粽子,饮雄黄酒,端午节的习俗,第三章,端午节的诗词,第四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端午节-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课件: 这是一份端午节-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课件,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