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专题四第一单元基础课时一9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115138/0-172501434391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专题四第一单元基础课时一9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115138/0-172501434397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专题四第一单元基础课时一9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115138/0-172501434400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专题四第一单元基础课时一9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115138/0-1725014344047/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专题四第一单元基础课时一9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115138/0-1725014344075/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专题四第一单元基础课时一9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115138/0-1725014344109/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专题四第一单元基础课时一9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115138/0-1725014344132/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专题四第一单元基础课时一9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115138/0-1725014344158/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单元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授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单元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授课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的存在,火山喷口,硫的物理性质,二硫化碳CS2,SO2,刺激性,H2SO3,Na2SO3,CaSO3,2氧化性和还原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SO2的性质,并能做出合理的解释与预测;2.了解SO2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应用,培养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的化学核心素养。
必备知识 自主预习储备
4.硫的用途硫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制造硫酸、化肥、农药、火柴、烟花爆竹、药品、硫化橡胶等。
判一判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硫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只能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 )(2)硫与少量O2反应生成SO2,与足量O2反应生成SO3。( )(3)试管内壁附着的硫,可用CS2清洗。( )
二、二氧化硫1.物理性质
2.SO2性质的实验探究
3.SO2的化学性质 (1)酸性氧化物的通性①与水反应:SO2+H2O⥫⥬__________(该反应为可逆反应)。②与碱溶液反应:SO2+2NaOH===____________+H2O(少量SO2);SO2+NaOH===NaHSO3(过量SO2)(可用于处理尾气)。③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O2+CaO===__________(可用于燃煤“固硫”)。
①氧化性:SO2+2H2S===3S+2H2O(归中反应);
②还原性: ;SO2+X2+2H2O===H2SO4+2HX(X表示Cl、Br、I)。
(3)漂白性SO2能与某些有色物质(如品红溶液等)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而使其____,加热或久置后,这种无色物质分解而使有色物质____原来的颜色。4.SO2的用途在工业上,SO2常被用于漂白____以及________等。
判一判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SO2的漂白原理和氯水漂白原理相同。( )(2)SO2中硫的化合价为+4,所以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3)煤中加CaO,可以减少煤燃烧时硫的排放。( )
检验市场中的干姜片是否被二氧化硫漂白:将干姜片打成粉末放入提取液,经过滤得到样品溶液,样品溶液中加入检测溶液后,如溶液颜色变成紫色,说明其中含有二氧化硫;如溶液颜色不发生变化,说明其中不含二氧化硫。实验结果显示,比色管中的样品溶液变成紫色。
关键能力 情境探究达成
干制蔬菜中之所以含有二氧化硫,主要是由于硫黄燃烧熏蒸蔬菜时产生的二氧化硫残留在蔬菜中。根据国家规定,一般带壳类的干果允许用硫黄熏蒸;不带壳的食物、蔬菜一般不允许使用硫黄熏蒸,允许使用的情况也严格规定了残留限量值。用二氧化硫作食品添加剂时一定要注意用量。
1.请你根据实验推测:二氧化硫美白食品利用了二氧化硫的哪种性质?
[提示] 美白食品主要是利用漂白性。
2.据了解,目前市场上用二氧化硫溶液浸泡脱皮蔬菜的现象相当普遍。“不浸泡的话,蔬菜一般几小时就变得颜色暗淡不新鲜。经营者为了能使产品卖相好看,采用这种方法不仅能抑制氧化,还能使食物表面光洁、颜色润白,且很少有疤痕。”执法人员透露,几乎90%的脱皮蔬菜二氧化硫超标。二氧化硫能抑制氧化,说明它具有怎样的性质?
[提示] 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
3.分别将SO2和Cl2通入品红溶液中并加热,现象有何不同?若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呢?
4.把SO2和Cl2同时通入溶液中,溶液的漂白性是“强强联合”吗?
[提示] 若将等物质的量的Cl2和SO2气体相混合后,在溶液中发生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从而失去漂白能力。
1.常见漂白性物质的漂白原理分析
2.SO2的漂白性(1)SO2的漂白具有选择性,可以漂白品红溶液,以及棉、麻等物品,但不能漂白酸碱指示剂,如石蕊溶液、酚酞溶液等。(2)SO2能使溴水、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因为SO2的还原性而非漂白性。(3)利用氯水、SO2的漂白性,可以鉴别Cl2和SO2,方法是将气体分别通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均褪色,然后再加热褪色后的溶液,恢复红色的则通入的是SO2,不恢复原来红色的则通入的为Cl2。
1.Cl2和SO2都具有漂白作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若将等物质的量的Cl2、SO2混合后再通入品红与BaCl2的混合溶液,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①溶液很快褪色 ②溶液不褪色 ③出现沉淀 ④不出现沉淀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C [Cl2和SO2等物质的量混合通入品红与BaCl2的混合溶液,涉及的化学反应为Cl2+SO2+2H2O===H2SO4+2HCl、BaCl2+H2SO4===BaSO4↓+2HCl,相应的现象是溶液不会褪色,出现白色沉淀BaSO4。]
2.下列关于SO2的说法正确的是( )A.SO2能使溴水褪色,说明SO2具有氧化性B.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氧化性C.SO2能与H2O反应生成H2SO3,说明SO2是酸性氧化物D.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漂白性
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的鉴别、净化及检验
通常使用的火柴头上的易燃物中含有硫,学习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火柴燃烧的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硫。
1.根据装置分析怎样设计操作验证火柴燃烧的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硫?
[提示] 将多根火柴放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的漏斗下面,点燃几根火柴,慢慢拉动注射器活塞抽气,让火柴燃烧产生的气体通过稀品红溶液,如果溶液褪色,则说明火柴燃烧的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硫。
2.在上述方案中能否使用澄清石灰水来代替品红溶液?为什么?
[提示] 不能。火柴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均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法证明二氧化硫的存在。
3.若要证明某气体是CO2和SO2的混合气体,需用哪些试剂?顺序如何确定?
[提示] 可用品红溶液、酸性KMnO4溶液和澄清石灰水。混合气体→品红溶液→酸性KMnO4溶液→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
1.SO2、CO2的鉴别(1)物理方法①根据气味鉴别: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SO2,无气味的是CO2。②根据溶解性鉴别:同温同压下,将两种气体分别充满两支相同的试管,分别倒置于水槽中,试管内进水多的是SO2。
(2)化学方法①用品红溶液鉴别: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品红溶液中,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SO2。②用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能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SO2。③用H2S溶液鉴别: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H2S溶液中,出现淡黄色浑浊的是SO2,无明显现象的是CO2。化学方程式为2H2S+SO2===3S↓+2H2O。
2.混合气体中同时含有SO2、CO2的检验与除杂待检验的混合气体中同时含有SO2和CO2时,要先检验SO2再检验CO2,设计实验流程及实验装置如下。(1)流程设计
A B C D
若A中品红溶液褪色,说明混合气体中含有SO2。B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作用是除去SO2,防止其干扰CO2的检验。C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检验SO2是否被除尽,若C中品红溶液不褪色,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O2。
【注意】 SO2中混有CO2,不会影响SO2的鉴别;但CO2中混有SO2会干扰CO2的鉴别,故应先鉴别并除去SO2,再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O2。
1.CO2气体中含有少量SO2,欲得到干燥纯净的CO2,将气体通过图中的洗气瓶,则甲、乙两瓶中所装的试剂应该是( )
A.甲为NaOH溶液,乙为浓硫酸B.甲为浓硫酸,乙为NaOH溶液C.甲为饱和NaHCO3溶液,乙为浓硫酸D.甲为浓硫酸,乙为饱和Na2CO3溶液
C [要得到干燥纯净的CO2,应先除去SO2再进行干燥。SO2、CO2都与NaOH反应,所以应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中的SO2,再用浓硫酸干燥,C项符合题意。]
2.(1)浓硫酸和碳在加热的情况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验证反应的各种生成物,用如图1装置进行实验。
A B C D
C+2H2SO4(浓)
(2)图1中A处是实验中的必要装置,它是下列图2所示中的______(填编号)。
① ② ③ ④图2
(3)C装置中应盛的试剂为足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能够确定存在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去SO2并检验SO2已除净
液不褪为无色,同时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解析] 浓硫酸与碳共热产生CO2、SO2、H2O的混合气体。检验气体的先后顺序必须是H2O→SO2→CO2。应将混合气体先通过A中的无水CuSO4(变蓝)验证H2O(g),再通过B中的品红溶液(褪色或红色变浅)验证SO2,然后通过C中足量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褪为无色)除去SO2并检验SO2已经除净,最后通过D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验证CO2。C中的溶液不宜选品红溶液或溴水,因为它们的浓度低,吸收SO2的量少,可能仍褪色而不能说明SO2已吸收完全;不能用NaOH溶液或Na2SO3溶液,虽然吸收量大但无现象,且NaOH溶液将CO2也吸收了。必须是C中溶液颜色不变或变浅但不褪色,才能说明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CO2所致。
1.下列关于SO2的叙述正确的是( )A.SO2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SO2在空气中很容易被氧气氧化C.可以用排水法收集SO2气体D.相同条件下,SO2密度比空气小
学习效果 随堂评估自测
A [SO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A项正确;SO2与O2不易发生反应,需要在一定条件下才可发生反应,B项错误;SO2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C项错误,相同条件下,SO2密度比空气大,D项错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硫是一种能溶于水的黄色晶体 ②火山喷出物中含有大量含硫化合物 ③硫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硫 ④硫在纯氧中燃烧的产物是三氧化硫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B [硫是一种难溶于水的黄色晶体;硫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在纯氧中燃烧时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燃烧产物都是SO2。]
3.下列实验用来证明气体SO2的存在,其中正确的是( )①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②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③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④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再滴入BaCl2溶液,生成能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 ⑤通入溴水使其褪色,再滴入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A.①②④⑤ B.都不能证明 C.①⑤ D.只有⑤
D [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不一定是SO2,还可能是Cl2、O3等,①错;酸性气体都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②错;C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错;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再滴入BaCl2溶液,生成能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该气体也可以是CO2,④错;通入溴水使其褪色,再滴入Ba(NO3)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该气体一定是SO2,⑤正确。]
[解析] (2)“显红色的酚酞溶液”说明溶液中有碱性物质,SO2使显红色的酚酞溶液褪色的原因是SO2与碱性物质发生了反应,此时利用的是SO2水溶液呈酸性。(3)SO2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由于SO2与酸性KMnO4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利用的是其还原性,而不是漂白性。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硫是一种淡黄色的能溶于水的固体B.试管内壁上的硫黄可用二硫化碳清洗C.过量的硫跟铁反应生成Fe2S3,表现了硫单质的氧化性D.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硫在过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三氧化硫
基础课时固基练(19)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
B [硫是一种淡黄色或黄色的固体,难溶于水,故A错误;硫易溶于二硫化碳,试管内壁上的硫黄可用二硫化碳清洗,故B正确;硫和铁反应时,硫得电子作氧化剂,但反应产物为FeS,与铁和硫的用量无关,故C错误;硫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都只能生成二氧化硫,燃烧产物与氧气的用量多少无关,故D错误。]
2.如图是收集气体的装置,由a端进气,能收集的气体是( )
A.CH4 B.H2 C.CO D.SO2
D [CH4、H2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若用该装置收集,应由b端进气,A、B项不符合题意;C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其密度与空气接近,不能使用排空气法收集,C项不符合题意;S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其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若用该装置收集,由a端进气,D项符合题意。]
3.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SO2使品红溶液褪色B.氯水使有色布条褪色C.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D.H2O2水溶液使染料褪色
C [A、B、D项都是通过发生化学反应使有色物质褪色;而C项是通过活性炭的吸附作用使有色物质颜色褪去,为物理变化。]
4.银耳本身为淡黄色,某地出产一种雪耳,颜色洁白如雪,其制作过程如下:将银耳堆放在密封状况良好的塑料棚内,在棚的一端支一口锅,锅内放硫黄,加热使硫黄熔化并燃烧,两天左右雪耳就制成了。雪耳炖不烂,且对人体有害,制作雪耳利用的是( )A.硫的还原性B.二氧化硫的漂白性C.二氧化硫的还原性D.硫的漂白性
B [硫黄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使淡黄色银耳变成洁白如雪的雪耳。]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性质的角度分类,SO2属于酸性氧化物B.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分类,SO2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C.从在水中是否发生电离的角度,SO2属于电解质D.从对大气及环境影响的角度,SO2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C [SO2在水中不能电离,与水反应生成的H2SO3能电离。]
6.如图装置中,若关闭活塞K,则品红溶液无变化,石蕊溶液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打开活塞K,则品红溶液褪色,石蕊溶液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据此判断气体和广口瓶中盛放的物质是( )A.SO2和NaHCO3溶液B.HCl和浓硫酸C.Cl2和氯水D.Cl2和NaHCO3溶液
A [A项,关闭活塞K,SO2和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CO2通入品红溶液无变化,使石蕊溶液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打开活塞K,则SO2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石蕊溶液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与题中现象符合。B项,HCl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与题中现象不符合。C项,关闭活塞K后,氯气仍然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与题中现象不符合。D项,打开活塞K,没有CO2产生,澄清石灰水不会变浑浊,与题中现象不符合。]
7.在BaCl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溶液仍澄清;若将BaCl2溶液分装于两支试管,分别滴加过氧化氢溶液和烧碱溶液,然后再通入SO2气体,结果两支试管都有白色沉淀。由此得出下列结论中合理的是( )A.氯化钡有两性B.两支试管的沉淀均是亚硫酸钡C.SO2有还原性和酸性氧化物的通性D.两支试管的沉淀均不溶于盐酸
8.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和比较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
A B C D E
(1)实验室用装置E制备Cl2,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有8 ml HCl参加了反应,则转移的电子总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NA或2.408×1024
尾气处理,吸收过量的SO2和
(3)通气后B、D两个试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停止通气后,再给B、D两个试管分别加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B: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4)另一个实验小组的同学认为SO2和氯水都有漂白性,二者混合后的漂白性肯定会更强。他们将制得的SO2和Cl2按1∶1同时通入品红溶液中,结果发现褪色效果并不像想象的那样。请你分析该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9.(易错题)下列实验报告记录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
10.关于硫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硫的非金属性较强,所以只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B.“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不涉及化学变化C.硫与金属或非金属反应均作为氧化剂D.1.6 g硫与6.4 g铜反应能得到8.0 g纯净硫化物
11.(素养题)某实验小组欲探究SO2和Cl2能否发生反应,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已知亚硫酸钠与浓硫酸反应能够产生二氧化硫)。
(1)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2)装置A中的反应为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_,生成71 g Cl2时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ml。(3)装置B中蘸有NaOH溶液的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尾气处理,防止污染空气
(4)打开A、C装置中a的活塞,一段时间后关闭活塞。待反应完全后,小组同学又继续做如下实验。①甲同学取适量B中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理由是该反应中生成了________(填离子符号)。甲同学由此认为SO2和Cl2发生了反应。②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合理,认为A中生成的Cl2中混有杂质,应该在装置A、B间增加一个洗气瓶,然后再按甲同学的方法检验即可得到正确结论,乙同学认为Cl2中混有的杂质是________,洗气瓶中盛有试剂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③丙同学取适量B中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溶液X,有白色沉淀生成,得出结论:SO2与Cl2同时通入水中,可以发生反应。溶液X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a.BaCl2溶液b.Ba(OH)2溶液
[解析] (1)图中仪器a为分液漏斗。(2)装置A中的反应为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Mn元素化合价降低,反应中的氧化剂是KMnO4,部分氯元素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0价,71 g Cl2的物质的量是1 ml,每生成1 ml Cl2,转移2 ml电子。(3)Cl2和SO2有毒,不能排放到空气中,需要用NaOH溶液吸收剩余的Cl2和SO2。(4)①SO2和Cl2同时通入水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了HCl,Cl-和Ag+生成白色沉淀AgCl;②制备的Cl2中含有HCl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单元 防治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课前预习课件ppt,共5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然界中的硫循环,SO2,H2S,亚硫酸盐,硫酸盐,土壤酸化,重金属,污染源,新能源,二氧化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专题4 硫与环境保护第一单元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优秀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课程导入,学习探究,学习小结,当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单元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教案配套ppt课件,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业基础,黑火药,刺激性,无明显,白色沉淀,H2SO4,不稳定的无色物质,答案B,C中溴水褪色,B中出现淡黄色沉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