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一轮复习基础过关训练 30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115474/0-172502034433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一轮复习基础过关训练 30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115474/0-172502034437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2025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一轮复习基础过关训练 30
展开A.窈窕(yǎ) 冯(píng)虚御风
桂棹(zhà)
B.嫠(lí)妇 愀(qiū)然
酾(shī)酒
C.横槊(shuò) 江渚(zhǔ)
蜉蝣(fú yóu)
D.无尽藏(zàng) 枕藉(jiè)
壬(rén)戌
2.下列各句中字形无误的一组是( )
A.壬戊之秋,七月既望
B.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C.月明星稀,乌雀南飞
D.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栗
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A.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B.举酒属客
C.寄蜉蝣于天地
D.冯虚御风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B.渺沧海之一粟
C.白露横江
D.凌万顷之茫然
5.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中的“于”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B.托遗响于悲风
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月出于东山之上
6.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和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A.而今安在哉
B.何为其然也
C.沛公安在
D.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7.黄州赤壁因为苏轼的吟诵而声名大振。春节晚会上,有一副对联写到了江南两省富有人文特色的自然景观。把对联补齐,并说明分别是哪两个省拟出来的。
上联:八百里 凭岳阳壮阔省份
下联: 赤壁揽黄鹤风流省份
8.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既望:过了望日后的第一天,通常指农历每月十六日。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B.美人:指所思慕的人,古人作品中常用美人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C.本文作者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之一,另外二苏是其父苏辙和其弟苏洵。
D.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某些星的集合叫宿。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赤壁赋》中,面对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的长江,吹洞箫的客人由此发出人生短暂的感叹:“ , 。”
(2)针对客人对人生短促、生命无常的感慨,苏轼在《赤壁赋》中以江水为喻,提出了“ , ”的观点。
(3)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 , 。”
[能力提升]
一、课内细读
阅读《赤壁赋》有关片段,完成10~13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 , ,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10.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方其破荆州(当)
东望武昌(现在湖北鄂州,不是现在的武昌)
B.渔樵于江渚之上(江中小洲)
举匏樽以相属(葫芦的一种)
C.寄蜉蝣于天地(一种小飞虫,古人说它朝生暮死,这里用来比喻人生短促)
知不可乎骤得(数得,屡次得到)
D.驾一叶之扁舟(形容船小)
下江陵(向下)
11.对这段文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B.作者借主客问答的形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
C.客人从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诗。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烟云,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消云散。
D.这段文字写曹操击败刘备,攻破荆州,又率领浩浩荡荡的军队沿江而下,战舰千里相连,战旗遮天蔽日,目的是赞扬曹操。
12.将文中横线上空缺的句子填出。
答:
13.翻译下列句子。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译文:
(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译文:
二、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18题。
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注】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注】 冯(píng)夷:水神。
14.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是岁十月之望望:农历每月的十五日。
B.顾而乐之 顾:但,不过。
C.归而谋诸妇 诸:之于。
D.畴昔之夜 畴昔:从前,过去。这里指昨天。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是岁十月之望 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B.顾安所得酒乎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C.予乃摄衣而上 乃谢客就车
D.掠予舟而西也 羽化而登仙
16.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衬托苏轼悲伤心情的一组是( )
①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
②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③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④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⑤赤壁之游乐乎
⑥呜呼!噫嘻!我知之矣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④⑤⑥ D.③④⑤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尽管苏轼是一个旷达乐观的人,但他还是在此赋中流露出了他悲伤的心情。
B.这篇赋以记游为主,描绘了冬夜赤壁凄凉可怕的景象,从而衬托出了作者无限伤感的心绪。
C.苏轼的前赋和后赋一比较,就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后赋具有更浓厚的虚无色彩。
D.此赋末尾写了一个梦境,流露出了作者暂且忘记现实,得到心灵愉快的心情。
18.把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苏轼《赤壁赋》)
译文:
(2)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苏轼《后赤壁赋》)
译文:
(3)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苏轼《后赤壁赋》)
译文:
2024—2025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一轮复习基础过关训练 29: 这是一份2024—2025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一轮复习基础过关训练 29,共4页。
2024—2025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一轮复习基础过关训练 24: 这是一份2024—2025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一轮复习基础过关训练 24,共4页。
2024—2025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一轮复习基础过关训练 22: 这是一份2024—2025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一轮复习基础过关训练 22,共3页。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b3db8a16b5d6587ba18abcf3fc66c6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