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版新高考地理新教材一轮总复习地理课件第6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1讲课时1植被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年人教版新高考地理新教材一轮总复习地理课件第6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1讲课时1植被,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强基础必备知识,提素养关键能力,目录索引,提示减少,提示封闭性强,将思维导图补充完整,考点植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植被与环境(1)植被: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 ,可分为 植被与人工植被。 (2)植被与环境的关系 植被对环境具有适应性,对环境具有指示作用①植被对环境的改造:改造其生长的 、水分等环境条件。 ②环境对植被的影响a.光照对植被的影响:稳定的植被中形成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 喜光植物在上层,喜阴植物在下层b.气温、降水对植被的影响:一般而言,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方,植被高度越大,植物种的数量 ,垂直结构越 。
思维拓展·再提升森林中的林冠层、枯枝落叶层、根系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中各有何作用?
提示 ①林冠层:截留雨水,降低雨滴的落地速度,减弱雨水对地面土壤的溅蚀。②枯枝落叶层:截留降水;吸收和阻延地表径流;抑制土壤水分蒸发;防止土壤溅蚀;增强土壤抗侵蚀能力;森林土壤土质较为疏松、团粒结构大,入渗性好,可增加降水入渗。故枯枝落叶层的蓄水减沙效益显著。③根系:固土,阻挡水流运动。
1.探究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桫椤桫椤是侏罗纪起就存在的蕨类植物,是全球现存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能长到6米甚至更高,有“活化石”之称。桫椤为半阴性树种,喜温暖潮湿气候,无完善的根系,需要靠茎上生长的像胡须一样的气生根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等维持生长。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8°23'N~28°27'N,106°03'E~109°45'E)地处金沙沟及其支流河谷,谷底海拔较低,多在400~650米,谷底宽小于25米,谷沟两侧为坡度在50°以上的陡坡,周围山脊高度多在900米以上,这一特殊的地貌形态为桫椤的生长发育及繁衍创造了良好条件。
(1)某年某时段,工作人员发现该保护区桫椤气生根迅速增加,可能预示该沟谷降水量呈增加趋势还是减少趋势?
(2)金沙沟特殊的地貌形态为桫椤提供了良好的生长发育及繁衍条件,其特殊性主要指该沟谷具有怎样的特点?
2.探究著名热带水生庭园观赏植物——王莲王莲(下图)原产于南美洲热带水域,是睡莲科王莲属植物,喜高温高湿,气温下降到20 ℃时生长停滞,有根状短茎和发达的不定须根;喜肥沃深厚的污泥,但不喜过深的水,更适宜种植在人工建筑水池中。王莲叶面光滑,直径可达3米,叶片上密布小孔,叶缘还有两个缺口,巨型奇特似盘的叶片浮于水面,十分壮观。
(1)王莲叶面上的小孔及叶缘有缺口的主要作用是什么?(2)为什么王莲更适宜种植在人工建筑水池中?
提示 排水,防止叶片积水腐烂。
提示 人工建筑水池水深适宜。
1.植被对环境的影响植被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非常显著。以森林植被为例,其群落结构复杂,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非常活跃,因此形成了以下功能,如下图所示:
2.环境对植被的影响(1)植被的分布与环境
(2)植被形态与环境
(2023·山东卷)在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北部,有一条横贯东西、面积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因其生态系统结构简单而被称为“绿色荒漠”,却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是全球重要的生物碳库之一。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导致亚寒带针叶林带成为“绿色荒漠”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B.热量C.水分D.土壤(2)亚寒带针叶林碳储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生长季较长B.有机物积累多C.土壤肥力高D.物种多样性高
答案 (1)B (2)B
[变式训练] 亚寒带针叶林很多为落叶针叶林,为什么其冬季落叶?
提示 适应低温、降水量少的环境。
考向一 植被对环境的影响(2023·山东聊城三模)重庆市万州区地处三峡库区消落带,该区域冬季淹水、夏季成陆,由于长时间水陆交替,超过50%的原生植被难以生存,土壤侵蚀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有“世界级难题”之称。当地经过多年的试栽,在消落带已成功引种了600多公顷的湿地大乔木——中山杉,成为长江航道上一道亮丽的风景。下图为万州区“水中森林”景观。据此完成1~2题。
1.推测中山杉具有的特征是( )①根系较浅 ②耐旱涝 ③耐盐碱 ④树干挺拔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中山杉在解决世界级生态脆弱问题中的表现是( )A.调节径流、防范洪涝B.防风固沙、保护农田C.减少淤积、扩充库容D.护岸固土、净化水体
解析 第1题,据材料可知,中山杉生长在三峡库区消落带,该区域冬季淹水、夏季成陆,故其具有根系发达、耐旱涝、耐盐碱、树干挺拔的特征,②③④正确,①错误。第2题,中山杉生长在三峡库区消落带,根系发达,可以防止水土流失,降解水中污染物质,起到护岸固土、净化水体的作用;但也加快了泥沙沉积,可能会影响库容;与调节径流、防范洪涝关系不大;三峡库区消落带没有农田分布,中山杉起不到保护农田的作用。
考向二 环境对植被的影响绿绒蒿是滇西北横断高山区著名的观赏植物,以其花大、色泽艳丽、姿态优美而著称。6月上旬,滇西北的雨季拉开序幕,此时也正值许多高山植物的花季。绿绒蒿花朵根据天气状况及不同昆虫的活跃程度差异有时会“娇羞”地低垂。图1示意绿绒蒿花朵,图2示意绿绒蒿花瓣因闭合运动所呈现环境与花内的温度变化走势。据此完成3~4题。
3.绿绒蒿开放后会在特定条件下闭合,原因最可能是( )A.紫外线较强烈,减轻对花瓣的灼伤B.山风风速较快,增强其抗倒伏能力C.防止昆虫进入,降低对花朵的破坏D.山区降水较多,避免雨水冲刷花蕊4.图2温度变化走势下,关于绿绒蒿花瓣开合状态的表述,正确的是( )A.全天花瓣闭合B.白天闭合,夜晚展开C.全天花瓣展开D.白天展开,夜晚闭合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5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6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1讲植被与土壤课件,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研析课标·定目标,研清教材·固基础,经济林,半湿润,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矿物质,有机质,腐殖质,深化整合·提素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篇自然地理第6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2讲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强基础必备知识,提素养关键能力,目录索引,水循环,相互制约,有机物,二氧化碳,植物体,统一的,自然环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篇自然地理第6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1讲课时1植被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强基础必备知识,提素养关键能力,目录索引,提示减少,提示封闭性强,将思维导图补充完整,考点植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