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新版】初中地理7年级上册《多变的天气》参考教案

    【人教新版】初中地理7年级上册《多变的天气》参考教案第1页
    【人教新版】初中地理7年级上册《多变的天气》参考教案第2页
    【人教新版】初中地理7年级上册《多变的天气》参考教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地理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说明天气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2.收看天气预报节目,识别常见的天气符号,模拟播报天气。(地理实践力)
    【教学重点】
    1.天气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用天气预报图模拟播报天气。
    【教学难点】
    识别各种天气符号,学会播报天气。
    【教学过程】
    一、古诗谚语 导入新知
    古诗: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谚语:六月天孩儿脸,说变就变。
    分析古诗句、谚语反映的地理现象,(学生回答)导入新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天气与气候”的世界吧。
    二、明确目标 有的放矢
    课件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生齐读知识与技能目标,教师解读学习目标。
    三、师生互动 理解新知
    (一)天气及其影响
    1.学生对照教材,完成相关内容。(天气及其影响)
    学生交流,展示明确答案。
    2.学生探究学习:什么是天气?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P66图4.1三幅景观图片,看看几位小朋友各描述的是什么状况的天气,然后让学生把视野放开。结合生活体验,想想除了这三种状况的天气外,还有什么状况的天气?试着把它描述出来。
    学生议论,分别描述天气,教师根据学生描述的情况,边点拨、边启发、边归类:
    ①冷、热——气温;
    ②雨、雪、冰雹——降水;
    ③风、扬尘、沙尘暴——风;
    ④晴、阴、多云——云;
    ⑤雾、霜、露——雾。
    然后指出:气温、降水、风、云、雾等是人们描述天气状况常用的要素,并让学生观察上课时教室外的天气状况,看看用哪些要素把它描述出来。(学生回答)
    课件展示:欣赏配乐散文节选:“前些天暖和得如同阳春三月。昨天清早,天气骤然变冷,空中布满了铅色的阴云;中午,凛冽的寒风刮起来了,呼呼地刮了整整一个下午;黄昏时分,风停了,就下起鹅毛般的大雪来。”
    让学生根据散文节选中对天气的描述,结合生活体验实例,分成学习小组从时间上、变化上讨论归纳天气的特点及其概念。
    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进一步边引导学生,边举例说明边总结:
    ①从时间上看天气,可从某时刻、一天、几天等不同的时间尺度举例说明。如“现在正在下雨”“今天有风”“这几天阴雨连绵”等。让学生归纳出天气的第一个特点是——短时间。
    ②从变化上看天气,可从同一地方不同时刻的天气变化举例说明。如夏季暴雨前后的天气变化,有雾天气的变化等。再从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看看是不是一样,如“东边日出西边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等。让学生归纳出天气的第二个特点是——变化大。
    “天”是指时间,而且是短时间,“气”是指一个地方阴晴、风雨、冷热的大气状况,归纳出天气的概念——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
    过渡:天气是人们经常谈论和关注的话题,那么,天气对人类有什么影响呢?
    3.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67图4.2中的资料及教材P68活动,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天气对自己的上学、参加各种活动、生活等方面有什么影响。
    学生交流展示发言。
    ①请学生讲述一段曾经经历的或耳闻目睹的有较深印象的天气;
    ②让学生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体会天气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③找学生谈谈天气与我们的衣、食、住、行。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69思与学,谈谈对人工影响天气的认识。
    过渡: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之前,人们是如何预知未来的天气情况的呢?(使用天气预报。)全国各地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等,每天要进行多次天气预报,那么,天气预报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呢?
    (二)天气预报
    1.学生对照教材,完成相关内容。(天气预报)
    学生交流,展示明确答案。
    2.学生探究学习。
    (1)天气预报的内容。
    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68图4.3,说明这是电视上的天气预报,请大家通过阅读分析,归纳出天气预报通常要预报的主要内容。并对图中提到的天气要素加以解释,以便为今后收听收看天气预报排除障碍。还需给学生补充说明:温度的两个值依次是当日的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
    ②在学生归纳出天气预报通常是说明一日或几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的情况等主要内容后,组织学生进行列举比赛,说明天气预报有什么作用。
    ③教师评价后概括:天气预报可以让人们根据天气的变化及早做好准备,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气,避免和预防不利天气的危害。因此,天气预报是人们每天都关心的话题,人们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多种渠道获得天气预报,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电视天气预报。那么,你会收看电视天气预报吗?中央电视台每天播放天气预报时,最先出现在屏幕上的是一张什么图?
    (2)天气符号。
    播放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录像,电视上播放天气形势图和天气预报图,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图?这些符号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如何就能预知自己想要知道的地方或城市的天气状况呢?
    卡片展示:分四组按下列顺序展示识别各种天气符号,并要求学生边观察,边认识天气符号。
    ①晴天、多云、阴天的符号;
    ②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冰雹、雷阵雨的符号;
    ③小雪、中雪、大雪、雨夹雪的符号;
    ④雾、霜冻、沙尘暴的符号。
    让学生比较四组符号的异同点,记忆天气符号,尝试寻找最佳的记忆方法。
    续表
    (3)投影展示风向标,指导学生如何识别风向、风力,以及画法。
    (4)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等多种渠道获得天气预报,请学生列举常用的获取天气预报的途径(电视、网页、手机APP、广播……)。
    (5)模拟播报天气预报。
    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70活动,把图中所示的城市分成若干组,学生也分成若干组,进行模拟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练习,看哪个组模拟更逼真,播报更准确,使学生熟悉天气符号,看懂城市天气预报图。
    ②引导学生了解各种生活指数,简单说说其意义与作用。
    ③进入“中国气象在线”网站,查询你所在地未来三天的天气,看看你的课后活动安排是否需要调整,并做好未来三天的天气记录,看看其与天气预报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请思考原因。
    过渡:今天我们学习了天气的相关知识,希望全体同学把学到的收看天气预报的知识,在生活实践中进一步体验,养成收看天气预报的好习惯。
    四、课堂小结 梳理新知
    展示板书设计,梳理本节内容。
    五、课堂检测 巩固新知
    见图书配套练习。
    【板书设计】
    一、天气及其影响
    1.天气(短时、常变)
    2.气候(长期、少变)
    3.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
    二、天气预报
    1.天气预报的内容
    2.模拟播报天气天气符号
    联想记忆
    天气符号
    联想记忆
    天上艳阳高照是晴天
    电闪雷鸣是雷阵雨
    云彩半遮太阳是多云
    细雨夹雪花是雨夹雪
    天上全是乌云是阴天
    雪花稀少是小雪
    云下一行细雨是小雨
    雪花渐多为中雪
    天气符号
    联想记忆
    天气符号
    联想记忆
    云下两行细雨是中雨
    雪花漫天飞舞为大雪
    云下三行细雨是大雨
    蔬菜受冻打蔫为霜冻
    雨滴如豆是暴雨
    好似百叶窗遮拦看不清为雾

    相关教案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二节 世界的地形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二节 世界的地形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三节 多样的文化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三节 多样的文化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