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2022-2024)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1 地球和地图(解析版)
展开考点01 经纬网与地图三要素
(2024·山东·高考真题)小明暑假乘船到F岛旅游。下船后,小明发现太阳当空,周围的人却“没有”影子,他记录了当时的时间为北京时间8月21日00:04。当地时间下午,小明从F岛乘船去往某岛屿观光,途中发现游船甲板中心处旗杆的影子多数时间指向船行进的方向。如图示意F岛及其周边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F岛的位置可能是( )
A.12°N,61°WB.12°N,121°WC.20°N,61°WD.20°N,121°W
2.当地时间下午,小明去往的岛屿最可能是( )
A.甲岛B.乙岛C.丙岛D.丁岛
【答案】1.A 2.C
【解析】1.太阳当空,人却没有影子,说明当地为太阳直射点,且地方时为12时,根据北京时间为00:04,计算可得当地经度是61°W,BD错误;8月21日,太阳直射点接近12°N,故该地纬度位12°N,C错误,A正确。综上所述,BCD错误,故选A。
2.该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日出方位东北,日落方位西北,正午太阳直射,故一天中该地太阳一直在偏北侧。当地时间的下午,太阳位于西北方位,旗杆的影子位于东南方位,所以船的行进方向是东南,位于F岛东南方位的岛屿是丙岛,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023·江苏·高考真题)2022年4月27日黎明时分,某地出现金星、火星、木星与土星“四星伴月”的天文现象。此时中国空间站过境该地上空,与“四星伴月”同框,形成壮美景观。下图为“某时刻中国空间站在轨位置上方俯视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与图示时刻中国空间站在轨位置相符的是( )
A. B. C. D.
4.“四星伴月”这一天文现象难得一见,主要是因为各天体( )
A.自转周期不同B.体积大小不同C.自转方向不同D.公转周期不同
【答案】3.C 4.D
【解析】3.由图中陆地轮廓形状可知图中极点为南极点,因此可知图中90°为东经度,图中每相邻两条经线经度相差30°,故中国空间站位于120°E以东附近,选项中A图中的中国空间站位于30°E以东附近,A错误;B图中中国空间站位于60°E以东附近,B错误;D图中中国空间站位于150°E以东附近,D错误;C图中中国空间站位于120°E以东附近,C正确。故选C。
4.“四星伴月”这一天文现象难得一见,主要是因为各天体公转周期不同,难易同框,D正确;难以同框与自转周期不同、体积大小不同、自转方向不同无关,ABC错误。故选D。
【点睛】金星自转方向是自东向西,其余行星是自西向东。
5.(2024·吉林·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2~3月北半球中高纬大气环流异常,导致沙源地气候异常暖干。持续偏暖偏干对沙源地地表物质产生重要影响。沙尘强度、传输路径等又与天气系统密切相关。图1为2023年2~3月北半球部分区域海平面气压距平(相对于多年气压平均值的差值)图。图2示意2023年春季两次沙尘天气中部分城市日最高PM10质量浓度的变化(图2-a)和高、低压中心位置(均为当日17时)的变化(图2-b)。
图1
图2
(1)根据海平面气压距平分布的主要特征,分析沙源地气候异常暖干的原因。
(2)说明持续偏暖偏干对沙源地地表物质的影响。
(3)据图2-a,指出与3月相比,4月沙尘传输强度和路径的特点,结合图2-b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
【答案】(1)
欧亚大陆上空的大气环流异常,呈纬向带状分布;西伯利亚高压和东亚大槽偏弱,冷空气势力偏弱;蒙古国周边受高压异常控制,天气晴朗,降水稀少。
(2)持续偏暖,加热地表温度,土壤失墒,土质疏松;气候偏暖,蒸发偏强,积雪覆盖低,土壤易干化、开裂,阻碍植被生长;持续偏暖和偏干造成沙源地沙砾干燥松散,为沙尘暴的发生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沙源条件。
(3)特点:沙尘传输强度有所降低,路径由向东转变为向东和向东南方向。
原因:3月蒙古高压气压值较高,势力较强,易形成超级沙尘暴,蒙古高压向东北方向移动,强沙尘暴侵袭我国东北地区;4月蒙古高压气压值下降,势力减弱,冷高压强度较弱,沙尘传输强度较之前有所下降,蒙古高压向东南方向移动,在弱冷空气的作用下,沙尘粒子进一步向东南南漂移。
【分析】本题以2023年2~3月北半球部分区域海平面气压距平图及2023年春季两次沙尘天气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等压线图判断、大气环流、沙尘暴成因及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点、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从图中可以看到,沙源地位于蒙古附近,材料提及“2023年2~3月北半球中高纬大气环流异常”,图中可以看到欧亚大陆上空的大气环流异常,整体大气等压线呈纬向带状分布;图中可以看到,西伯利亚附近海平面气压距平值相对较低,导致西伯利亚高压和东亚大槽偏弱,冷空气势力偏弱,南下降温的力量弱;从图中可以看到,蒙古国周边受高压异常控制为主,天气晴朗,降水稀少,导致沙源地气候异常暖干。
(2)持续偏暖的大气加热了地表土壤温度,引起土壤快速失墒,导致土质变得疏松;异常暖干天气,降水偏少,气候偏暖,蒸发偏强,导致地表基本无积雪覆盖,致使土壤干化、开裂,阻碍了植被返青和生长;持续偏暖和偏干的气候条件造成沙源地产生了大量干燥松散的沙砾,为沙尘暴的发生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沙源条件。
(3)沙尘天气的起沙、传输和沉降等过程均与天气扰动密切相关。从图a中可以看到,3月蒙古高压气压值较高,此时其高压势力较强,加之气候暖干,地表松散物质多,易形成超级沙尘暴,同时从移动路径可以看到,蒙古高压向东北方向移动,强沙尘暴侵袭我国东北地区;从图a中可以看到,4月蒙古高压气压值下降,势力减弱,冷高压强度较弱,沙尘传输强度较之前有所下降,蒙古高压向东南方向移动,在弱冷空气的作用下,沙尘粒子进一步向东南南漂移。故与3月相比,4月沙尘传输强度有所降低,路径由向东转变为向东和向东南方向。
6.(2024·上海·高考真题)探究城市行道树
研究员研究行道树,提出了行道树对环境的作用,改善城市景观,然后利用街景(街景地图是一种实景地图服务。为用户提供城市、街道或其他环境的360度全景图像,用户可以通过该服务获得如临其境的地图浏览体验。)进行研究和分析,分析了北美洲36个城市的行道树,研究行道树品种与不同城市的适合程度。
(1)从新奥尔良到芝加哥,再到魁北克,反映了 分异规律。由纽约到芝加哥,再到林肯,反映了 分异规律。
(2)利用街景系统来观察树,可以看出树的哪些属性( )(不定项选择题)
A.树的科属B.树的蒸腾量C.树的根深D.树干的直径
(3)探究叶片叶绿素的多少和叶片的大小,然后测定植物旁的干洁空气成分,可以说明道旁林的哪个功能( )(单选)
A.固碳释氧B.调节气候C.美化环境D.净化空气
(4)下列哪个城市群行道树可选择林种类最多( )(单选)
A.欧洲西北部城市群B.北美五大湖城市群
C.中国珠江三角洲城市群D.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
(5)新奥尔良种植枝叶茂密的树种是为了( )(单选)
A.防酸雨问题B.防飓风灾害C.防城市内涝D.防热岛效应
(6)现在洛杉矶正在评估新的市树,请你补充评估的表格。
洛杉矶欲拟种某一行道树,现要对行道树进行多个指标的功能分析,请你写两个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对应两个二级指标。
【答案】(1) 从低纬向高纬的地带性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
(2)AD
(3)A
(4)C
(5)D
(6) 交通价值 分隔车道 引导交通(其他:防灯光干扰,安全围栏) 社会价值 遮阴蔽阳 休闲游憩(其他:美化市容、植被科普、减弱噪音等)
【分析】本题以行道树对环境的作用为背景材料,涉及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森林的功能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图2显示从新奥尔良到芝加哥、再到魁北克,纬度位置渐高,太阳辐射渐少,热量减少,植被差异呈从低纬向高纬的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从纽约到芝加哥、再到林肯,位置从大西洋沿岸向内陆,受来自海洋的偏东风影响渐弱,年降水量渐少,水分条件渐差,植被类型呈现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2)确定植物的种属方法之一适合形态学鉴定法,主要通过对植物的形态特征,包括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部分进行鉴定,确定植物的种属,结合图1中可知街景系统只能显示行道树的形态特征,故A、D正确。植物蒸腾是指植物体表(主要指叶子)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空气中的过程,蒸腾过程肉眼不可见,故利用街景系统无法观察行道树的蒸腾量,故B不符合题意。树根位于地下,树根的深度需要经过测量才可知,而街景系统只显示地表事物外在状态,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AD。
(3)绿色植物的叶绿素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即将碳固定在植物体内,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就是光合作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植物附近干洁空气成分中,碳减少,氧气增加,故A正确。要做植物的调节气候功能的实验,应该对比分析植物附近气温、湿度测定结果,故B不符合题意;植被美化环境的功能,不需要通过实验来测定,而是看其外观否赏心悦目,故C不符合题意;要做植物净化空气功能的实验,应该对比分析植物附近空气中有害气体(如甲醇)、吸收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等数据,且该实验结果,和叶片叶绿素的多少关系不大,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4)气候是影响植被最主要的环境因素。一般情况下,低温、少雨、弱光照、强风的地区,不利于植被生长,能够适应的植物种类少。欧洲西北部城市群,主要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全年温和湿润,低温、弱光照;北美五大湖城市群和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为年降水量较多(半湿润)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冷湿,也是低温、弱光照的环境状况,排除ABD。而中国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接近热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光照充足,利于植被生长,能够适应的植物种类多,故可选择树木种类最多, C正确。故选C。
(5)酸雨是大气污染的一种,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 雨、雪等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物质,形成了pH低于5.6的酸性降水,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主要来自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故防酸雨的对策主要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A不符合题意。飓风是源于热带海洋的风力在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属于气象灾害,因飓风能量过大,会将枝繁叶茂的树木折断、甚至连根拔起,砸坏周边人工设施、伤到行人、阻碍交通,加大飓风灾害损失,B不符合题意;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地面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属于气象水文灾害,枝叶茂密的行道树无法阻挡暴雨,也不能增强城市排水能力,故其预防城市内涝的功能极其有限,C不符合题意。新奥尔良纬度较低,夏季光热充足,行道树枝繁叶茂,对太阳辐射反射面大,遮阴避日效果好,降低气温,缓解城市热岛,D正确。故选D。
(6)行道树是道路的配套设施。行道树绿带主要是为了分隔行人和车辆,同时为行人和非机动车提供遮荫而设置的,城市设置的行道树,又是城市生态保育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保育生态系统、净化自然环境和调节城市气候的同时,还发挥着游憩、健身、教育等综合效益,同时还代表着一个城市当地生态环境的特点及文化韵味,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承载空间。故对行道树的评估的一级指标,设置“交通价值”、“社会价值”、“生态环境”比较合适,相应的二级指标,体现一级指标的逻辑子集分类即可。如交通价值,可通过分隔车道、引导交通及其他:防灯光干扰,安全围栏等来体现;社会价值可通过遮阴蔽阳、休闲游憩及其他:美化市容、植被科普、减弱噪音等来体现。
7.(2022·浙江·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中南半岛所在国家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图。
材料二图2为中南半岛主要稻米生产国2001-2020年稻米产量和单产年均变化统计图。
(1)中南半岛所在国家中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最高的是 ,简述其主要自然原因 。
(2)2001~2020年,图2中国家稻米产量的变化趋势是 ,简析其原因 。
(3)从耕地资源的角度,说明图2中国家稻米生产对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启示。
【答案】(1) 泰国 境内河网密集,平原面积大
(2) 增加 主要是单产提高,部分国家播种面积增加
(3)土地整治和生态修复,增加耕地面积和提高耕地质量;严格保护耕地,控制非农占用;加大技术投入,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
【分析】本题以中南半岛所在国家耕地面积与国土面积比重图及中南半岛稻米产量单产年均变化图为材料,涉及自然图表分析、农业区位条件、农业发展措施、粮食安全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科综合素养。
【详解】(1)从图中可以看到泰国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30%~40%,是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最高的东南亚国家。耕地比重大的原因:从图中可以看到泰国所处的位置位于东南亚偏南部地区,其境内河流众多,河网密布,受季风气候影响,灌溉水源较为充足;同时该国主要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较为广大,便于耕作业的发展。
(2)从图中可以看到东南亚各国其稻米产量年均变化增长率均大于0,说明各国粮食产量均增加。原因:图中数据可以看到东亚各国粮食的单产增长率均大于0,各国粮食的单产普遍提高,受单产提高影响粮食总产量上升;同时随粮食需求不断上升,东南亚部分国家耕地面积扩大,耕地增多,使粮食总产量上升。
(3)启示:我国山地高原众多,平原面积狭小,受人口增多、城市面积扩大影响,我国耕地面积日益受到危机,故要控制城市面积,防止任意扩大,要切实保护耕地,严格管控非农用地的比重;从东南亚粮食产量上升的原因中我们可以看到,东南亚大部分国家由于单产提高,粮食总产量明显上升,我国应继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大对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恢复土壤肥力,提升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同时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防止土地污染,提高耕地的品质,平整土地资源,扩大土地耕种面积。
考点02 等高线地形图
(2024·全国·高考真题)湖南省永顺县双凤村是一个典型的土家族村寨,地处武陵山区腹地,村寨中一条小溪蜿蜒流淌,潺潺水声伴随着弯弯青石板路和依山而建的土家转角吊脚楼,勾勒出一幅土家山寨的美丽画卷,被誉为中国“土家第一村”。左图示意双凤村地建筑分布,右图示意在建的转角吊脚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双凤村传统民居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沿等高线分布B.沿溪流分布C.围绕公共建筑分布D.沿公路分布
2.双凤村传统民居的转角设计主要是为了( )
A.适应潮湿环境B.便于就地取材C.充分利用空间D.追求视觉美观
3.摆手堂(含土王祠)、风雨桥为双凤村村民进行公共活动和交流提供场所,这体现了乡村公共空间的( )
①均衡性 ②经济性 ③公益性 ④文化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1.B 2.C 3.D
【解析】1.由左图可知,双凤村传统民居的空间大多沿溪流分布,B正确;由左图可知,传统民居的分布穿越了3条等高线,并未平行于等高线分布,A错误;公共建筑物分布在河流的下游,仅有零星几户靠近分布,C错误;公路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后期修建的,传统民居修建时间更早,不可能沿公路分布,D错误。故选B。
2.由图可知,湖南永顺县地处山区,平地面积狭小,建筑空间有限,双凤村传统民居的转角设计主要是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充分利用空间,C正确;采用吊脚设计,通风良好,能够适应潮湿的地理环境,A错误;当地多竹木分布,建筑的主体采用竹木结构,便于就地取材,B错误;传统民居的设计之初是为了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并非追求视觉美观,D错误。故选C。
3.摆手堂(含土王祠)、风雨桥为双凤村村民进行公共活动和交流提供场所,这体现了乡村公共空间的公益性和文化性,③④正确;风雨桥和摆手堂主要是村民活动的场所,不以经济活动为主,没有体现乡村公共空间的经济性,②错误;摆手堂和风雨桥集中分布在溪流的下游,无法体现均衡性,①错误。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1956年,已故著名民族学家潘光旦来到永顺双凤村考察,发现这是一个民俗文化保存完整的山寨,这里的语言、习俗、建筑、民间文化等非常有特点,双凤村为确立土家族成为单一的民族提供了重要佐证,被社会各界誉为中国“土家第一村”。由于交通不便,双凤村仍隐蔽在湘西永顺的大山深处,表达了“自古以来土家村寨散处溪谷、所居必择高峻”的居住特点。双凤村的建筑也非常独特,全部为木质结构。
(2024·吉林·高考真题)水体性质、运动和库区环境等因素影响水库浮游动物生物量及其分布。恰甫其海是位于新疆伊犁谷地特克斯河上的水库,周边植被以草原为主。水库消落区主要分布在南岸。如图为2019年6月和9月恰甫其海表层浮游动物生物量等值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影响6月恰甫其海表层浮游动物生物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透明度B.流量C.营养盐D.流向
5.9月恰甫其海南岸丰富的碎屑食物吸引浮游动物聚集,这些碎屑食物主要来源于( )
A.底泥扰动上浮B.水位涨落携带C.表层水流汇集D.河川径流输入
【答案】4.A 5.B
【解析】4.由材料可知,6月为丰水期,因为丰水期为水库蓄水期,上游冰雪融水形成的洪水经库尾进入水库后流速减缓,水体的物理状态发生改变,如泥沙沉降、冲刷力降低,水体透明度升高,此时气温较高,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浮游生物繁殖较快,数量较多,因此,6月恰甫其海表层浮游动物生物量较为丰富,A正确;与流量、营养盐、流向的关系不大,BCD错误。故选A。
5.由材料可知,水库消落区主要分布在南岸。9月是丰水期过后的平水期,恰甫其海南岸丰富的碎屑食物吸引浮游动物聚集,这些碎屑食物主要来源于水位涨落携带,且消落区为草原分布,有机质含量较多,B正确;9月份入库水量较少,不会引起大规模的底泥扰动上浮,A错误;9月份平水期,不会有大规模的表层水流汇集,C错误;9月份是平水期,河川径流输入较少,D错误。故选B。
【点睛】影响浮游生物的因素:温度、营养盐、有机质、水体透明度、光照。
(2024·福建·高考真题)福建省2024年调查了水稻土,对于水含量高的土壤,土壤中的铁元素容易被溶解,可以向下渗漏,也可以向两侧渗漏,铁元素容易转化为容易溶解的价态。种植水稻的土壤需要不断翻种,需要周期性排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①-④含水量较高且大致相同,甲剖面最可能出现在图中①-④地中的哪一个( )
A.①B.②C.③D.④
7.研究人员想找到乙土层的土壤,除了地形因素之外,还需要考虑( )
A.植物蒸腾B.河流远近C.植被覆盖D.岩层厚度
8.①-⑤最适合种植水稻的土壤剖面是乙,还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
A.土壤温度较高B.有机质含量少C.底层沙砾较多D.土壤空气不足
【答案】6.D 7.B 8.D
【解析】6.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剖面底层为黏重母质,不利于下渗,但甲剖面铁含量较少,根据材料信息“土壤中的铁元素容易被溶解,可以向下渗漏,也可以向两侧渗漏,”可知,该剖面土壤中的铁元素应该向两侧渗漏,④地位于山峰,有利于地下水向两侧渗漏,D正确;①位于鞍部、②位于山峰较外缘的位置、③位于山脊,地下水渗漏都不如④地快,ABC错误。所以选D。
7.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铁元素运移是地下水运移产生的,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乙土层铁元素易溶,铁元素含量较高,说明该地地下水水位较高,有利于铁元素富集,距离河流较近的点位,地下水水位较高,有利于形成乙土层,B正确;植物蒸腾、植被覆盖、岩层厚度对于铁元素运移影响较小,ACD错误。所以选B。
8.根据材料信息“种植水稻的土壤需要不断翻种,需要周期性排灌。”可知,种植水稻的土壤需要定期翻种和排灌,增加土壤中空气含量,根据上题分析可知,乙土层铁元素含量较高,地下水含量较多,土壤中空气含量较少,不利于水稻根系的发育,不利于水稻生长,D正确;五个点位土壤温度差异较小,A错误;无法判断有机质含量的相关信息,B错误;底层沙砾对水稻生长影响较小,C错误。所以选D。
【点睛】土壤空气的含量可以通过耕作、耙压、施用有机肥等措施改变土壤孔隙度进行调节,也可用灌溉排水改变土壤含水量进行调节。一般旱地作物要求耕作层的空气容量为10%〜15%。土壤空气中的含氧量一般只有10~12%,在土壤板结或积水、透气性不良的情况下,含氧量可降到10%以下,此时会抑制植物根系的呼吸,从而影响植物的生理功能。
(2023·河北·高考真题)《海录》记载了我国清代船员的航海见闻:“万山一名鲁万山,广州外海岛屿也。山有二,东山在新安县界,西山在香山县界,沿海渔船籍以笔风雨。西南风急则居东澳,东北风急则居西澳,凡南洋海艘俱由此出口,故纪海国自万山始。”下图展现了海南先民根据航向和用航海时间估算的距离而绘制的南海作业线路(局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广东沿海地名多有“澳”字,“澳”字代表( )
A.海峡B.岛屿C.滩涂D.海湾
10.我国海南先民精确绘制该作业线路图,主要运用了( )
A.罗盘和燃香B.罗盘和洋流
C.星象和燃香D.星象和洋流
【答案】9.D 10.A
【解析】9.根据材料“西南风急则居东澳,东北风急则居西澳,凡南洋海艘俱由此出口”可知东澳和西澳均为海上船只的出口,即港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港口多选择在水域较深,风浪较小海湾地区,因此“澳”字代表海湾,而非海峡、岛屿和滩涂,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0.根据材料可知,海南先民是根据航向和用航海时间估算的距离而绘制的南海作业线路。古代人们用罗盘来确定方向,用燃香来计算时间,因此主要运用了罗盘和燃香,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港口建设的区位因素。(1)自然条件:①地理位置︰如果是河海港要点明其河海兼备的区位优势(如果临河点明淡水资源充足)②水域条件(航行和停泊条件):港阔水深,背风避浪,无冰期:③陆域条件(即筑港条件):地势平坦开阔,利于港口基础设施的平面布置。(2)社会经济条件:①经济腹地广阔:②以城市为依托:③陆上交通便捷,利于货物的集散。
11.(2022·上海·高考真题)图为庐山山地(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其中汇入芦林湖的是( )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答案】C
【详解】在等高线图中,河流分布在河谷中,河谷处等高线向高海拔处凸出;河流由高处向低处流,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结合上述分析,读图可知,①河流从芦林湖流出,②③河流流入芦林湖,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022·浙江·高考真题)我国某中学生在学校附近通过天文观测,绘制出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光线之间夹角α的年变化曲线,下图为该曲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符合“昼变短,夜比昼长”条件的时段是( )
A.甲至乙B.乙至丙C.丙至丁D.丁至戊
13.丙日,对应的北极星光线和正午太阳光线位置关系正确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答案】12.D 13.C
【解析】1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极星光线与地面的夹角为当地的纬度,也是北极星光线与正北方向的夹角,正午太阳光线与正南方向的夹角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冬至日达到最小值,所以北半球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光线的夹角α,在夏至日达到最小值,冬至日达到最大值,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丙为夏至日,甲、戊为冬至日,乙为春分日,丁为秋分日,北半球符合“昼变短,夜比昼长”的是秋分日到冬至日,应是图中的丁至戊,D选项正确,ABC选项错误,所以选D。
13.根据上题分析可知,丙为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北极星光线与地面的夹角为当地纬度,正午太阳高度为90°减去所在地与北回归线的纬度差,所以夏至日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和为113.5°,①④错误;②图,北极星光线与地面的夹角为58°,当地纬度为58°N,我国最北端纬度位置约为53°N,不符合,②错误;③图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和为113.5°,且北极星与地面的夹角为36°,纬度位置为36°N,符合我国的纬度范围,③正确。所以选C。
【点睛】北极星的仰角就是北极星相对于地平线或海平面的高度角。当地的地理纬度(北纬) 由于恒星(包括北极星)离我们非常遥远,视线与地轴的延长线可以看作是平行的,所以北极星的仰角等于当地的纬度。
14.(2024·吉林·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波卢岛位于太平洋板块向印度洋板块俯冲带。第四纪以来,岩浆沿西北—东南向断裂间歇性喷出,形成多期火山岩。其中,Q1火山岩抗蚀能力较弱,Q2、Q4火山岩垂直节理和裂缝发育。各期火山岩表面土层厚度分别约为900cm、90cm、35cm。岛屿西部局部地方Q1火山岩出露,构成高岗。岛屿年平均降水量超过3000mm,但水资源较贫乏,其分布受岩性和地貌影响较大。图7示意乌波卢岛地形及不同时期火山岩空间分布。
(1)说明乌波卢岛脊线的形成过程。
(2)从岩性和地貌角度,分析乌波卢岛地表水资源东部多于西部的原因。
(3)简析乌波卢岛西部Q1火山岩高岗形成的原因,并推断外力作用下其地形的演化。
【答案】(1)岩浆沿西北—东南向断裂间歇性喷出,形成东北、西南较低,中间较高的地形;东北、西南断裂发育,外力作用较强,地势降低,形成中间脊线。
(2)西部以Q4火山岩为主,垂直节理和裂缝发育,地表水易下渗;东部以Q1、Q2火山岩为主,垂直节理和裂缝较少,地表水不易下渗;Q1火山岩抗侵蚀能力较弱,易被侵蚀形成洼地,利于储水。
(3)Q1时期岩浆喷出形成火山岩,经外力长时间的风化、侵蚀等大部分Q1火山岩已消失,只有部分表层Q1火山岩保留;后期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岩覆盖了Q1时期的火山岩,Q1火山岩上覆土层较厚,植被覆盖率较高,周围火山岩被侵蚀掉,Q1时期保留的表层火山岩出露形成高岗。
高岗面积减少,海拔变低,坡度变缓;进一步被侵蚀可能形成沟谷或洼地。
【分析】本题以乌波卢岛为材料,涉及地貌形成过程、陆地水体补给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根据材料信息“第四纪以来,岩浆沿西北—东南向断裂间歇性喷出,形成多期火山岩。”可知,该地岩浆沿西北—东南向断裂间歇性喷出,在该地形成东北、西南较低,中间较高的地形;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东北、西南断裂发育,且毗邻海洋,受海浪等外力作用侵蚀较强,地势降低,中间地势较高,脊线形成。
(2)根据图示和材料信息可知,该岛屿西部以Q4火山岩为主,Q4火山岩垂直节理和裂缝发育,地表水易下渗,地表水较少;该岛屿东部以Q1、Q2火山岩为主,垂直节理和裂缝较少,地表水不易下渗,地表水量较多;岛屿东部Q1火山岩分布面积较大,Q1火山岩抗侵蚀能力较差,在外力作用侵蚀下,容易形成洼地,洼地汇水,地表水量较多。
(3)根据图示和题干信息可知,乌波卢岛西部高岗是Q1火山岩形成的,在地质史上,Q1时期岩浆喷发,地表形成喷出型岩浆岩,经过漫长的风化、侵蚀等作用,大部分Q1火山岩被侵蚀掉,只有局部地方残留Q1火山岩;后期Q2、Q4火山岩形成时期,新的喷出型岩浆岩将残留Q1火山岩覆盖,因为残留Q1火山岩土层较厚,同等外力作用侵蚀下,残留Q1火山岩上覆的土层出露之后,植被发育,减少外力作用侵蚀,导致残留的Q1火山岩留存下来,周围新形成的火山岩被侵蚀掉,形成顶平身陡的高岗。
高岗为Q1火山岩,抗侵蚀能力较弱,在外力作用侵蚀下,高岗面积减小,海拔降低,高岗的坡度变缓;进一步遭受侵蚀,Q1火山岩被侵蚀掉,可能形成沟谷或者洼地。
15.(2023·山东·高考真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M乡位于我国西南山区,其集镇区由上下两片区组成(图左)。上片区主要为居住区,居民多从事农业活动;下片区为乡政府所在地,居民主要从事联系松散的非农业活动,图右示意下片区居民主要收入来源。历史上的茶马古道从下片区内的河流一级阶地经过。
(1)图中示意图中AC一线的地形剖面,在虚线框内将缺失部分补充完整。
(2)M乡集镇区对全乡经济增长的带动能力较弱,分析其原因。
(3)有人建议将现有汽修厂升级为公路驿站。从服务业发展的角度、对升级的方向进行概括,并提出相应的具体措施。
【答案】(1)
(2)集镇区以农业和矿业为主,产业结构层次低,未形成深加工的产业链,经济发展水平低,辐射带动能力弱;外出务工人员比例大,高素质劳动力少;辖区村庄交通等基础设施较差,造成对全乡的带动影响弱。
(3)①规模经济方向:扩大经营规模。具体措施:如联合经营等,扩大店面,增加店铺数量。②服务等级方向:提升服务等级。具体措施为建设汽车4S店,提升维修技术,提高服务水平,提高劳动者素质。③范围经济方向:拓展服务种类。具体措施:增加餐饮住宿、商品零售、休闲娱乐、特色农产品销售、高速服务站、民宿农家乐等。
【分析】本题以我国西南山区某乡镇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城市辐射功能、服务业的发展方向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详解】(1)
结合图文材料可知,AC一线经过河床、河漫滩、一级阶地。应注意剖面绘制中三种地貌的海拔高度和横向比例。河流所在地海拔要比河岸要低;茶马古道从下片区内的河流一级阶地经过,阶地上地形较为平坦,因此茶马古道所在地应为一平坦地形。如图:
(2)区域的“中心地”对所辖腹地的带动作用,主要取决于该“中心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具体体现在产业、技术、交通等方面。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因其技术水平高,产业发展水平高,产业类型多样、产业链条完善,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进而促进区域整体的发展。结合图文材料可知,M乡集镇区地理位置偏远,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制约了集镇区的辐射范围;经济发展水平低,当地以农业和矿业为主,采砂、采石等采掘业没有进一步延长产业链进行深化,产业规模小,层次低,产业关联性弱,链条短,附加值低,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小;务工人员比例达,大量劳动力外流,高素质劳动力少,也制约了该乡集镇区经济增长。因此其对区域发展带动作用弱。
(3)综合所学知识可知,提高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要从其服务类型、范围(规模)、水平(质量)等角度进行思考,解答本题要从“汽修厂升级为公路驿站”这一要求出发,再围绕上述角度展开作答。因此在规模经济方向:可以扩大经营规模。具体措施有联合经营等,扩大店面,增加店铺数量。在服务等级方向,可以进一步有提升服务等级。具体措施为建设汽车4S店(4S店是集汽车销售、维修、配件和信息服务为一体的销售店),提升汽车的维修技术,加强员工技术培训,提高服务水平,提高劳动者素质;范围经济方向:可以进一步拓展服务种类。具体措施可以增加食、宿、玩等多方面的服务,如增加餐饮住宿、商品零售、休闲娱乐、特色农产品销售、高速服务站、民宿农家乐等。
16.(2023·湖南·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甲河与乙河发源于某山地两侧(如图)。某科研小组调研发现,甲河流经地区的岩石节理发育、压实等成岩作用相对较弱。下表示意两条河流河源段测量点的水位高程。
(1)请补充两条河流河源段的水位高程变化曲线和图例。
(2)科研小组预测两条河流会发生袭夺。请判断袭夺关系,并说明理由。
(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本次调研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请说明可以应用在哪些具体方面。
【答案】(1)
(2)甲河袭夺乙河。甲河流经地区岩石质地较疏松,节理发育,抗侵蚀能力弱;甲河河源段整体落差大,流水侵蚀能力强。
(3)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对调研区和测量点进行定位、为前往调研区提供导航服务、测量高程、通讯。
【分析】本题以我国南方地区两条河流袭夺的相关图文资料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作图、河流侵蚀、卫星导航系统的运用等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地理操作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及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补充曲线要利用表格中数据,先准确描点,然后用相关类型的线条连接成折线,把图例补充到右上角框内。如下图:
(2)袭夺是指处于分水岭两侧的河流,由于侵蚀速度差异较大,其中侵蚀力强的河流能够切穿分水岭,抢夺侵蚀力较弱的河流上游河段。从图文材料信息可知,与乙河相比,甲河流经地区的岩石节理发育、压实和成岩作用相对较弱,抗侵蚀能力弱,加上甲河河源段落差较大,河流下蚀和溯源侵蚀能力强,因此甲河袭夺乙河。
(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且具备短报文通信能力。因此在本次调研中可以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对调研区和测量点进行定位;可以利用北斗卫星导颜系统(BDS)为前往调研区提供导航服务;可以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测量当地海拔和水位高程;可以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进行通讯。
17.(2023·江苏·高考真题)某地规划的铁路穿过一冲积扇。下图为“某地地形及规划铁路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用给定图例符号标出陡崖位置 ,并写出判断理由 。
(2)描述图中冲积扇的主要地貌特征 ,并从物质来源、动力机制等角度简析冲积扇的形成条件 。
(3)从地貌角度,分析图中冲积扇区域建设铁路面临的不利条件。
【答案】(1)
等高线重叠(重合)
(2)呈扇状;扇顶高,扇缘低(中间高,两侧低);扇面发育沟谷,地形起伏大;沉积物由扇顶到扇缘逐渐变细。
上游有丰富的碎屑物质,提供物质来源;河流出山口后,流速变缓,泥沙大量堆积;扇面受流水侵蚀,形成沟谷;存在较宽的地形平台,利于沉积物堆积。
(3)地形起伏大,不利于施工;存在山洪风险,威胁铁路安全;地基物质松散,不利于建设。
【分析】本题以某地地形及规划铁路位置示意图为材料,涉及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河流冲积地貌以及交通运输线区位因素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图中中间山峰的北侧有等高线重合(重叠),说明该处有陡崖分布,根据图示信息选择合适的图例,标在图中的对应位置,如下图所示: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冲积扇呈现扇形地貌;冲积扇地势呈现由扇顶到扇缘逐渐降低的趋势;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冲积扇上有多条河谷存在,地势起伏较大;沉积物颗粒大小由扇顶到扇缘逐渐变细。
当河流流经山区,流速较快,搬运能力较强,上游有大量的碎屑物质,河流携带大量泥沙,为冲积扇提供物质来源;当河流流出出山口,河流流速降低,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形成冲积扇地貌;当地河流较多,冲积扇遭受流水侵蚀,形成大量河谷;冲积扇形成较宽的平台地貌,为河流沉积提供良好的沉积环境。
(3)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冲积扇有多条河谷发育,地势起伏较大,不利于施工;当地有河流流经,地处山区,有山洪爆发的可能,影响铁路安全;冲积扇沉积物较松散,影响铁路的路基安全。
18.(2022·辽宁·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深层地下水的开采超过其恢复和更新能力,会造成中深层地下水补给区的水位低于浅层地下水的水位,改变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方式。某科研团队研究太原盆地中深层地下水的溶解性总固体含量(简称TDS,即每升水中所含的溶解性固体量)分布特征,发现TDS值越高的地方,地下水水位越低。下图示意太原盆地中深层地下水TDS值的分布。
(1)分析该盆地中深层地下水水位分布并推断地下水流动方向。
(2)简述该盆地中深层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
(3)说出为保持地下水可持续利用应采取的措施
【答案】(1)盆地北部及部分边缘地带地下水位较高;盆地中心部位地下水位较低。盆地北部及部分边缘地带向盆地中心汇集;盆地中心地带以垂直流动为主体。
(2)大气降水下渗;汾河等河流渗漏;浅层地下水下渗。
(3)落实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保护地下水资源;推进地下水采补平衡的措施;强化取水许可和用水定额管理,进一步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大力实施节水行动,有序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发展节水农业;有序实施地下水取水井关闭工作;完善污水处理排放体系,防止地下水污染。
【分析】本题以太原盆地中深层地下水TDS值分布图为材料,涉及地理空间描述、地下径流流向、地下水补给方式、水资源合理利用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新情境、新模型,运用地理原理,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科综合素养。
【详解】(1)从太原盆地中深层地下水TDS值分布可以看到盆地北部及边缘地带,其TDS值较低,故及地下水位较高,盆地中心部位其TDS出现最大值,地下水位较低。盆地边缘及北部由于地下水位较高,而盆地中心地带其地下水位较低,故地下水应由周边区域向中心地带流动;盆地中心地带地下水位较深,且数值变化较大,故中心地带地下水以垂直下渗为主。
(2)太原盆地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受太平洋暖湿气流影响,夏季降水多,该地风化强烈,裂隙发育较多,大气降水在岩石裸露区直接下渗可补给地下水。汾河等河流水量较大,由于该地地下水位低于河流水位,河水可通过地层的裂隙,不断补给地下水。由于该地风化强烈,裂隙发育,该地中深层地下水水位较低,浅层地下水通过不断的下渗补给中深层地下水。
(3)要严格落实水资源的管理制度,防止中深层地下水的开采,减少浅层地下水的使用,要严格保护地下水资源。通过雨季回灌,减少地下水开采,推进地下水采补平衡。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强化取水许可制度和用水定额管理,不得任意开采,定额管理可强化水源的有效使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要大力实施节水行动,加大宣传,从生活中杜绝水资源的浪费,有序推进节水型城市的建设;培育耐旱作物,发展节水农业,减少大水漫灌,推进节水型社会的发展。同时要有序的将中深层地下水取水井陆续关闭,防止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中深层地下水其更新速度慢,其污染主要来自城市的污水排放及工厂排放,完善城市污水处理排放系体系,防止因污水排放下渗,造成地下水水质遭到污染。
19.(2022·江苏·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下图为“亚欧大陆某区域自然带及该区域局部冰川、河流分布图”。
(1)写出图中自然带II的类型,并简析其向南凸出的原因。
(2)根据右图中冰川、河流的分布,简述该局部区域的地势特征;结合地势特征,用曲线绘出虚线框内M河流域与N河流域的分水岭。
(3)分析右图中R处附近冰川较多的原因。
【答案】(1)类型:苔原带。
原因:受地形影响,地处山地,气温低
(2)地势特征:山地呈东北——西南走向;中间高,东、西低。
分水岭:
(3)靠近海洋,水汽在极地东风吹送下,受地形抬升,降雪多;纬度高,气温低,积雪消融少,积累多,冰川多;山谷发育,积雪易留存,冰川数量多。
【分析】本题以亚欧大陆某区域自然带及该区域局部冰川、河流分布图为材料,涉及自然带类型、自然带影响因素、地形地势特征描述、分水岭的位置、冰川的影响因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地理知识及原理,解答地理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科分析及阐释能力。
【详解】(1)从图中可以看到,II自然带主要位于北冰洋沿岸附近,靠近极圈附近,其南部III自然带位于大陆内部,面积广大,为亚寒带针叶林带,II自然带应为苔原带,I自然带位于极圈以内,靠近极点附近应属冰原带。
向南突出的原因:从图中位置来看,该地位于东经60°附近,其植被带向南突出的方向,大致为南北方向;该地位于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附近,乌拉尔山大致呈南北走向,其海拔相对较高,其西侧为东欧平原,东侧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乌拉尔山较东西两侧海拔高,气温更低,因此其植被带发育为高纬度的苔原带。
(2)河流应由高向低流,河流的流向一般可判断地势的走向。从该地区河流分布来看,其东部河流向东流,西部河流向西侧流动,说明其地势中部高东西两侧低;从中部山峰高度来看,其北部山峰大致位于1200~1300米左右,其南部山峰大约为1400~1500米左右,中部地区南高北低。
河流应由高处向低处流动, M流域与N流域其支流的源头的中间地带应为山地分水岭,将中间地带连接成线,即为M河流域和N河流域的分水岭,如下图:
(3)从图中可以看到R地纬度较高,其北部靠近北冰洋,从纬度来看,该地位于极圈内部,受极地东风影响较为显著,北冰洋水汽在极地东风的吹送下向南运动,R地为乌拉尔山北部,受地形抬升影响,该地降雪较多。同时该地纬度较高,常年气温较低,积雪融化的相对较少,大量积雪易累积,易形成面积较大的冰川。从河流分布图可以看到R地附近河流众多,河流多从山谷流出,山谷发育较多,谷地受太阳辐射影响相对较少,其积雪更易储存,其谷地冰川数量较为众多。
20.(2022·浙江·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每年的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黄淮地区经常会出现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速的干热风灾害天气。这种天气一般是在当地受东移的高压控制,近地面吹西南风时发生。干热风天气出现时间较短。图1为皖、苏两省年平均干热风日数分布图。图2为图1中宿州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材料二冬小麦喜温、喜凉、耐旱,生长期怕湿涝。4-6月是黄淮地区冬小麦的拔节至成熟时期,需水量较大,期间常遇干热风灾害天气,农民曾用大水漫灌方式进行防治,但带来许多问题。
(1)皖、苏两省干热风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
(2)从天气角度,分析黄淮地区5至6月干热风灾害形成的原因。
(3)指出用大水漫灌方式防治干热风灾害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答案】(1) 位于西北(北) 日数自西北向东南递减
(2)气流下沉,天气晴朗;气温上升快,风速较大,蒸发旺盛。
(3)水资源短缺,易造成浪费;产生湿涝,不利小麦生长;受灾时间短,灾后排水工程量大;抬高地下水位,易产生土壤盐碱化。
【分析】本题以安徽、江苏两省平均干热风日数分布图及该地区气温降水图为材料,涉及地理空间分布特征、自然灾害成因、自然灾害治理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1)从图中可以看到干热风等值线数值较大位置集中在安徽、江苏两省的北部或西北部地区,其中安徽西北部地区是干热风年平均日数最大值地区,其干热风日数等值线变化趋势为自西北向东南递减。
(2)从材料中可以看到干热风一般是受东移的高压控制,受高气压控制气流以下沉运动为主,降水少,晴天多;五六月份太阳直射点逐步向北运动,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受高压控制,其以晴天为主,气温上升速度快,温差进一步增大,气压梯度力增大,风速较大,地表水分迅速蒸发,形成低湿天气。
(3)从材料中可以看到4~6月份是黄淮海地区冬小麦拔节至成熟的关键时期,此时需水量较大,若此时用大水漫灌的方式来防治干热风,会造成水资源大量的浪费,易造成水资源短缺的状况;同时冬小麦生长期怕湿涝,大水漫灌会影响冬小麦生长期品质,可能造成冬小麦减产;从材料中可以看到干热风是一种出现时间较短的灾害,其受灾时间短,且大水漫灌易造成地表存于大量积水,在短暂的干热风之后,其排水的工程量相对较大;同时华北地区春季气温回升速度快,地表多大风,蒸发旺盛,大水漫灌易造成当地地下水位上升,加剧该地的盐碱化。
考点
三年考情(2022-2024)
命题趋势
考点1 经纬网与地图三要素
(5年9考)
2024山东卷:经纬度位置和相对方向的判读;
2024黑龙江/吉林/辽宁卷:地图中海陆位置的识别和相对位置;
2024上海卷:经纬网的判读
2023江苏卷:地图中的方向和经纬度的判断;
2022浙江卷:经纬网图和地形图的知识
1.经纬网是高考考查频率较高的知识,主要表现在实际距离的计算和经纬网中方向的判读,地图三要素中比例尺和方向的考查一直是考查的热点。
2.等高线地形图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上,包括地形的判读、相对高差的计算,通视的判读等依然是复习的重点;同时等高线地形图的剖面图的绘制的考查有增加的趋势。
考点2 等高线地形图
(5年17考)
2024全国卷、2024黑/吉/辽、2024福建卷: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地形图的判读;
2023河北卷、2023湖南卷、2023山东卷、2023江苏卷、辽宁卷:等高线的剖面图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2022上海卷、浙江卷、江苏卷:等高线图和其他地理现象之间的关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功能标准
标准一:生态环境
①固碳增氧
②净化空气
③调节气候
标准二:
① ②
标准三:
① ②
距河源的距离(km)
测量点水位高程(m)
甲河
乙河
0.0
192
190
0.5
180
179
1.0
172
172
1.5
171
169
2.0
167
167
2.5
164
166
3.0
163
162
3.5
161
155
4.0
157
154
4.5
151
153
5.0
142
152
2024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1 地球与地图(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1 地球与地图(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1 地球和地图 -【真题汇编】2021-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分享汇编(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01 地球和地图 -【真题汇编】2021-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分享汇编(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01地球和地图原卷版docx、专题01地球和地图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10年-2020年地理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1 地球和地图(解析版): 这是一份2010年-2020年地理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1 地球和地图(解析版),共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