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一单元时、分、秒(原卷版+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6117685/0-172509404252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三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一单元时、分、秒(原卷版+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6117685/0-172509404258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三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一单元时、分、秒(原卷版+解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6117685/0-172509404261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人教版(2024)1 时、分、秒达标测试
展开编者的话:
《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是基于教材知识点和常年考点考题总结与编辑而成的,该系列主要包含典型例题、专项练习、分层试卷三大部分。
典型例题部分是按照单元顺序进行编辑,主要分为计算和应用两大部分,其优点在于考题典型,考点丰富,变式多样。
专项练习部分是从常考题和期末真题中选取对应练习,其优点在于选题经典,题型多样,题量适中。
分层试卷部分是根据试题难度和掌握水平,主要分为基础卷、提高卷、拓展卷三大部分,其优点在于考点广泛,分层明显,适应性广。
本专题是第一单元时、分、秒。本部分内容考察时、分、秒的认识及单位换算,涉及到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以基础题型为主,难度不大,其中的时间计算问题,建议作为本章核心内容进行讲解,一共划分为七个考点,欢迎使用。
【考点一】认识时间单位。
【方法点拨】
1.在实际情境中感知“秒”。
人们用倒计时的方式等待新年钟声的敲响,在倒计时中,每两个数的间隔时间就是1秒。
2.观察时钟,认识秒针。
有些时钟有3根针,钟面上最长最细走得最快的针是秒针。
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走1大格的时间是5秒,走一圈是60小格(12个大格),也就是60秒。
3.体验分、秒的长短。
(1)在活动中体验1秒有多长:眨一下眼睛是1秒;钟表滴答一声是1秒……(2)体验15秒的长短:15秒可以做3次左右的深呼吸;可以写10~15个数……(3)体验1分钟的长短:1分钟可以写20个左右的汉字,可以扔10~20次纸飞机……
【典型例题】
(1)上面的电子表上显示( )时( )分( )秒。
(2)秒表一般在体育运动会中用来记录以( )为单位的时间。
(3)课间休息10( )。
(4)走100米用了6( )。
【对应练习1】
在( )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小明吃午饭用20( )。
(2)王老师每天工作8( )。
(3)做熟饭大约需要25( )。
【对应练习2】
唱一首歌大约用两( ),拍5下皮球大约用6( )。小明一天大约睡9( )。
【考点二】时、分、秒之间的单位换算。
【方法点拨】
1.单一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时与分之间的进率是60,把时化成分,时前面是几,就是几个60分相加。
分与秒之间的进率是60,把分化成秒,分前面是几,就是几个60秒相加。
2.复合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先把不同的时间单位转换成同一种时间单位,然后再把数值相加。
【典型例题1】单一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秒针走一大格是5秒,秒针走5大格是( )秒。
2分=( )秒,想:1分是60秒。
2分是( )个60秒,也就是( )+( )=( )秒。
3分是( )个60秒,也就是( )+( )+( )=( )秒。
【典型例题2】复合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单位换算。
3分20秒=( )秒 2时10分=( )分
【对应练习1】
1分26秒=( )秒;90秒=( )分( )秒。
【对应练习2】
3分=( )秒 1分20秒=( )秒
【考点三】时间单位之间的大小比较。
【方法点拨】
相同时间单位的大小比较只需要比较单位前数字的大小;不同时间单位的大小比较,要先把它们统一成同一种时间单位,然后再进行大小比较。
【典型例题1】
二年级同学进行50米比赛,小军用了12秒,小红用了10秒,小明比小红少用1秒。谁跑得最快?( )
A.小军B.小红C.小明
【对应练习1】
在百米赛中李佳用了11秒,王伟用了13秒,他们谁跑得快?
【对应练习2】
同学们进行60米赛跑,小丽用了16秒,小梅用了18秒,小华用的时间比小梅少1秒,小玉跑在她们三人之前。请把她们四人按跑步速度由慢到快排列一下。
【典型例题2】
在括号里填上“>”“<或“=”。
(1)250分( )4时;(2)1分20秒( )80秒;
(3)150秒( )3分;(4)1时20分( )120分。
【对应练习1】
比较大小,在括号里填上“>”“<”或“=”。
1时( )100分 60秒( )1时 300分( )3时
【对应练习2】
在括号里填上“>”“<”或“=”。
8分( )80秒 3时( )18分 1分25秒( )85秒
4时( )250分 190秒( )3分 1时40分( )100分
【考点四】时间计算问题:同一小时内的时间计算。
【方法点拨】
求简单经过时间的方法:
观察法:观察时针和分针,数出经过的时间。
(2)计算法:经过的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
【典型例题】
小麦斯7∶30离开家,7∶45到校,小麦斯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对应练习1】
王老师每天7:15从家出发,7:40准时到校。他从家到学校用了( )分钟。
【对应练习2】
小明为迎接冬奥会坚持运动。他每天7时开始,7时40分结束,小明每天运动多长时间?
【考点五】时间计算问题:不同时间之间的计算。
【方法点拨】
求简单经过时间的方法:
观察法:观察时针和分针,数出经过的时间。
(2)计算法:经过的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
【典型例题】
一场电影从8:45开始,从10:10分结束,这场电影放映了( )分钟。
【对应练习1】
学校广播站播音时间表:第一次6:30-7:30,第二次12:00-13:30,第三次16:20-18:20,第( )次播音时间最长。
A.第一次B.第二次C.第三次
【对应练习2】
李叔叔8:10看球赛,球赛已经开始了30分钟,球赛开始的时间是几时几分?
【考点六】时间计算问题:时刻的计算。
【方法点拨】
求简单经过时间的方法:
观察法:观察时针和分针,数出经过的时间。
(2)计算法:经过的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
【典型例题1】
小红每天上午8:30开始上第一节课,每节课40分,课间休息10分,第三节课( )开始,上午共有四节课,中午放学的时间是( ),从上第一节课到放学共经过了( )。
【对应练习1】
现在是10:15,育红小学演讲比赛已经开始了半小时,那么这场演讲比赛是( )开始。
【对应练习2】
下午第一节1:50上课,每节课上40分钟,课间休息10分钟,下午第二节开始上课时间是几时几分?
【典型例题2】
冬冬家到学校大约要走15分钟,为了能在早晨8:00到校,冬冬最迟应该在( )从家中出发。
A.7:30B.7:45C.8:00D.8:15
【对应练习】
早晨8:30开始工作,王叔叔从家到公司要用45分钟。他最晚什么时候从家里出发?
【考点七】时间计算问题:钟表中的时间计算。
【方法点拨】
在钟表中,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走1大格的时间是5秒,走一圈是60小格(12个大格),也就是60秒。
【典型例题1】
分针从6走到11,走了( )分。秒针从11走到6,走了( )秒。
【对应练习1】
秒针走1小格是( )秒,走1大格是( )秒,走1圈是( ) 秒。
【对应练习2】
秒针从数字7走到12,一共用了多长时间?
【典型例题2】
想一想,填一填。
【对应练习1】
操作题。
【对应练习2】
看图填一填,画一画。
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之
第一单元时、分、秒(解析版)
编者的话:
《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是基于教材知识点和常年考点考题总结与编辑而成的,该系列主要包含典型例题、专项练习、分层试卷三大部分。
典型例题部分是按照单元顺序进行编辑,主要分为计算和应用两大部分,其优点在于考题典型,考点丰富,变式多样。
专项练习部分是从常考题和期末真题中选取对应练习,其优点在于选题经典,题型多样,题量适中。
分层试卷部分是根据试题难度和掌握水平,主要分为基础卷、提高卷、拓展卷三大部分,其优点在于考点广泛,分层明显,适应性广。
本专题是第一单元时、分、秒。本部分内容考察时、分、秒的认识及单位换算,涉及到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以基础题型为主,难度不大,其中的时间计算问题,建议作为本章核心内容进行讲解,一共划分为七个考点,欢迎使用。
【考点一】认识时间单位。
【方法点拨】
1.在实际情境中感知“秒”。
人们用倒计时的方式等待新年钟声的敲响,在倒计时中,每两个数的间隔时间就是1秒。
2.观察时钟,认识秒针。
有些时钟有3根针,钟面上最长最细走得最快的针是秒针。
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走1大格的时间是5秒,走一圈是60小格(12个大格),也就是60秒。
3.体验分、秒的长短。
(1)在活动中体验1秒有多长:眨一下眼睛是1秒;钟表滴答一声是1秒……(2)体验15秒的长短:15秒可以做3次左右的深呼吸;可以写10~15个数……(3)体验1分钟的长短:1分钟可以写20个左右的汉字,可以扔10~20次纸飞机……
【典型例题】
(1)上面的电子表上显示( )时( )分( )秒。
(2)秒表一般在体育运动会中用来记录以( )为单位的时间。
(3)课间休息10( )。
(4)走100米用了6( )。
解析:
(1)上面的电子表上显示6时55分57秒;
(2)秒表一般在体育运动会中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3)根据生活常识可知,课间休息10分钟;
(4)根据生活实际可知,走100米用了6分钟。
【对应练习1】
在( )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小明吃午饭用20( )。
(2)王老师每天工作8( )。
(3)做熟饭大约需要25( )。
解析:
(1)分(min)
(2)时(h)
(3)分(min)
【对应练习2】
唱一首歌大约用两( ),拍5下皮球大约用6( )。小明一天大约睡9( )。
解析:分(min) 秒(s) 小时(h)
【考点二】时、分、秒之间的单位换算。
【方法点拨】
1.单一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时与分之间的进率是60,把时化成分,时前面是几,就是几个60分相加。
分与秒之间的进率是60,把分化成秒,分前面是几,就是几个60秒相加。
2.复合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先把不同的时间单位转换成同一种时间单位,然后再把数值相加。
【典型例题1】单一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秒针走一大格是5秒,秒针走5大格是( )秒。
2分=( )秒,想:1分是60秒。
2分是( )个60秒,也就是( )+( )=( )秒。
3分是( )个60秒,也就是( )+( )+( )=( )秒。
解析:
25 120 2 60秒 60秒 120 3 60秒 60秒 60秒 180
【典型例题2】复合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单位换算。
3分20秒=( )秒 2时10分=( )分
解析:
根据1时=60分,先将2时化为120分,再加上10分,列式为:2×60+10=130(分)。
根据1分=60秒,先将3分化为180秒,再加上20秒,列式为:3×60+20=200(秒)。
【对应练习1】
1分26秒=( )秒;90秒=( )分( )秒。
解析:
60秒+26秒=86秒,即1分26秒=86秒;90秒=1分30秒
【对应练习2】
3分=( )秒 1分20秒=( )秒
解析:180;80
【考点三】时间单位之间的大小比较。
【方法点拨】
相同时间单位的大小比较只需要比较单位前数字的大小;不同时间单位的大小比较,要先把它们统一成同一种时间单位,然后再进行大小比较。
【典型例题1】
二年级同学进行50米比赛,小军用了12秒,小红用了10秒,小明比小红少用1秒。谁跑得最快?( )
A.小军B.小红C.小明
解析:
10-1=9(秒)
12>10>9
则小明跑得最快。
故答案为:C
【对应练习1】
在百米赛中李佳用了11秒,王伟用了13秒,他们谁跑得快?
解析:
11秒<13秒,李佳用时更少。
答:李佳跑得快。
【对应练习2】
同学们进行60米赛跑,小丽用了16秒,小梅用了18秒,小华用的时间比小梅少1秒,小玉跑在她们三人之前。请把她们四人按跑步速度由慢到快排列一下。
解析:
18-1=17(秒)
因为16秒<17秒<18秒,又因为小玉跑在她们三人之前。
答:她们四人按跑步速度由慢到快依次为:小梅、小华、小丽、小玉。
【典型例题2】
在括号里填上“>”“<或“=”。
(1)250分( )4时;(2)1分20秒( )80秒;
(3)150秒( )3分;(4)1时20分( )120分。
解析:
(1)<;(2)=;(3)<;(4)<
【对应练习1】
比较大小,在括号里填上“>”“<”或“=”。
1时( )100分 60秒( )1时 300分( )3时
解析:< < >
【对应练习2】
在括号里填上“>”“<”或“=”。
8分( )80秒 3时( )18分 1分25秒( )85秒
4时( )250分 190秒( )3分 1时40分( )100分
解析:> > = < > =
【考点四】时间计算问题:同一小时内的时间计算。
【方法点拨】
求简单经过时间的方法:
观察法:观察时针和分针,数出经过的时间。
(2)计算法:经过的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
【典型例题】
小麦斯7∶30离开家,7∶45到校,小麦斯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解析:
①离开家的时间与到校的时间都是7时多,求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45-30=15(分),即用了15分钟。
②用到校的时间减去离开家的时间,即7时45分-7时30分=15分。
【对应练习1】
王老师每天7:15从家出发,7:40准时到校。他从家到学校用了( )分钟。
解析:
7时40分-7时15分=25分
【对应练习2】
小明为迎接冬奥会坚持运动。他每天7时开始,7时40分结束,小明每天运动多长时间?
解析:
7时40分-7时=40分钟
答:小明每天运动40分钟。
【考点五】时间计算问题:不同时间之间的计算。
【方法点拨】
求简单经过时间的方法:
观察法:观察时针和分针,数出经过的时间。
(2)计算法:经过的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
【典型例题】
一场电影从8:45开始,从10:10分结束,这场电影放映了( )分钟。
解析:
10时10分-8时45分=85(分)
【对应练习1】
学校广播站播音时间表:第一次6:30-7:30,第二次12:00-13:30,第三次16:20-18:20,第( )次播音时间最长。
A.第一次B.第二次C.第三次
解析:
第一次:7:30-6:30=1(小时)=60(分)
第二次:13:30-12:00=1小时30分=90(分)
第三次:18:20-16:20=2小时=120(分)
因为120>90>60,所以,第三次播音时间最长。
故答案为:C
【对应练习2】
李叔叔8:10看球赛,球赛已经开始了30分钟,球赛开始的时间是几时几分?
解析:
8时10分-30分钟=7时40分
答:球赛开始的时间是7时40分。
【考点六】时间计算问题:时刻的计算。
【方法点拨】
求简单经过时间的方法:
观察法:观察时针和分针,数出经过的时间。
(2)计算法:经过的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
【典型例题1】
小红每天上午8:30开始上第一节课,每节课40分,课间休息10分,第三节课( )开始,上午共有四节课,中午放学的时间是( ),从上第一节课到放学共经过了( )。
解析:
2×40+2×10
=80+20
=100(分钟)
8时30分+100分钟=10时10分
则第三节课10:10开始。
4×40+3×10
=160+30
=190(分钟)
190分钟=3时10分
8时30分+190分钟=11时40分
中午放学的时间是11:40,从上第一节课到放学共经过了3时10分。
【对应练习1】
现在是10:15,育红小学演讲比赛已经开始了半小时,那么这场演讲比赛是( )开始。
解析:
10时15分-30分
=9时75分-30分
=9时45分
所以,这场演讲比赛是9:45开始。
【对应练习2】
下午第一节1:50上课,每节课上40分钟,课间休息10分钟,下午第二节开始上课时间是几时几分?
解析:
下午1时50分+40分=下午2时30分
下午2时30分+10分=下午2时40分,即14时40分
答:下午第二节开始上课时间是14时40分。
【典型例题2】
冬冬家到学校大约要走15分钟,为了能在早晨8:00到校,冬冬最迟应该在( )从家中出发。
A.7:30B.7:45C.8:00D.8:15
解析:
8时-15分钟=7时45分
所以,冬冬最迟应该在7时45分从家中出发。
故答案为:B
【对应练习】
早晨8:30开始工作,王叔叔从家到公司要用45分钟。他最晚什么时候从家里出发?
解析:
8时30分-45分=7时45分
答:他最晚早晨7时45分从家里出发。
【考点七】时间计算问题:钟表中的时间计算。
【方法点拨】
在钟表中,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走1大格的时间是5秒,走一圈是60小格(12个大格),也就是60秒。
【典型例题1】
分针从6走到11,走了( )分。秒针从11走到6,走了( )秒。
解析:
分针从6走到11,走了5大格,即走了5×5=25(分钟)
秒针从11走到6,走了7大格,即走了7×5=35(秒)
【对应练习1】
秒针走1小格是( )秒,走1大格是( )秒,走1圈是( ) 秒。
解析:1 5 60
【对应练习2】
秒针从数字7走到12,一共用了多长时间?
解析:
5×(12-7)
=5×5
=25(秒)
答:一共用了25秒。
【典型例题2】
想一想,填一填。
解析:
【对应练习1】
操作题。
解析:
如图:
【对应练习2】
看图填一填,画一画。
解析:
7时20分+45分=8时5分
8时5分+1小时=9时5分
如图所示:
人教版(2024)三年级上册1 时、分、秒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三年级上册<a href="/sx/tb_c106834_t7/?tag_id=28" target="_blank">1 时、分、秒当堂检测题</a>,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画出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并填空,国庆假期明明一家坐火车去北京,下面有一条停电通知,这场乒乓球赛经过了多长时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典型例题篇)第一单元负数-六年级数学下册典型例题系列(原卷版+解析版)人教版: 这是一份(典型例题篇)第一单元负数-六年级数学下册典型例题系列(原卷版+解析版)人教版,文件包含第一单元负数-六年级数学下册典型例题系列原卷版人教版docx、第一单元负数-六年级数学下册典型例题系列解析版人教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5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1 分数乘法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六年级上册1 分数乘法同步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一单元寻找单位“1”专项练习原卷版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之第一单元寻找单位“1”专项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