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金坛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展开(检测用时:75分钟 本卷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6分)
如图示意我国台湾省嘉义市(120.4°E,23.5°N)的观察者绘制的当地夏至日太阳视运动轨迹,天顶(Z)是观察者正上方的天空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该日观察者观测到的日出日落方位分别是( )
A 东北,西北B. 东南,西南C. 正东,正西D. 正北,正北
2. 该日观察者观测到的当地正午太阳高度为( )
A. 0°B. 28.5°C. 66.5°D. 90°
【答案】1. A 2. D
【解析】
【1题详解】
读图,太阳视运动轨迹与地平圈的交点表示日出、日落方位,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太阳总是东升西落,结合地平圈的方位标注可知,该日太阳东北升、西北落,A正确,排除BCD。故选A。
【2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该日为夏至日,太阳直射23.5°N,当地恰好位于23.5°N,出现直射现象,正午太阳高度为90°,D正确,排除ABC。故选D。
【点睛】太阳一天的位置和方向:1、太阳直射赤道上,全球日出正东,日落正西。2、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除极昼极夜区,各地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偏北)。3、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除极昼极夜区,各地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偏南)。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小题。
3. 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 乙地降水季节变化幅度比甲地大B. 甲地冬季降水大于乙地夏季降水
C. 气温年较差甲地大于乙地D. 年平均气温甲地大于乙地
4. 关于甲、乙两地降水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地降水多时,与西南季风有关B. 乙地降水多时,与东南信风有关
C. 两地降水少时,与副热带高压有关D. 两地降水多时,与风带移动有关
【答案】3. D 4. D
【解析】
【3题详解】
乙地降水最多月份是200mm,季节变化幅度比甲地(450mm)小,A错误。气温最高时是夏季,最低时是冬季,甲地冬季降水少,夏季降水多,B错误。气温年较差甲(约6℃)地小于乙(约16℃)地,C错误。年平均气温乙地小于甲地,D正确。故选D。
【4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地为热带草原气候,甲地降水多时,与来自海洋的西北风有关,西北风是北半球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乙地为地中海气候,乙地降水多时,与西风带北移控制乙地有关,故两地降水多时,与风带移动有关,D正确,AB错误。乙地降水少时,受副高控制,甲地降水少时,是受东南风控制,C错误。故选D。
【点睛】影响气候的因素:大气环流、地形、洋流、海陆位置、下垫面、人类活动等。
2023年9月3日11号台风“海葵”在台湾南部登陆,至9月6日停止编号。台风“海葵”个头不大,却导致福建、广东、香港等多地出现破纪录极端暴雨,其降水量之多成为2023年台风之中的“水王”。下图示意“海葵”登陆部分路径。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受“海葵”影响,高雄市9月3日7时至9月4日10时风向( )
A. 由东北变为西北B. 由西北变为东北C. 由西北变为东南D. 由东南变为西北
6. 相较于登陆前,“海葵”在9月4日1时可能( )
A. 降水范围扩大B. 风暴潮增强C. 风力增强D. 降水强度增加
7. “海葵”成为年度“水王”的主要原因是( )
A. 台风强度大且持续时间长B. 低压使海洋水汽持续输送
C. 受盛行风和地形抬升影响D. 冷空气与暖气流持续作用
【答案】5. C 6. A 7. B
【解析】
【5题详解】
台风本质是强热带气旋,结合北半球气旋近地面气流由四周向中心逆时针旋转特点,9月3日7时高雄大致位于台风中心的西部,吹西北风,9月4日10时高雄大致位于气旋中心偏东方向,吹东南风,C正确,ABD错误。故选C。
【6题详解】
“海葵”登陆台湾后,经过台湾山脉,受山脉阻挡,台风强度明显减弱,中心附近风力减弱,风暴潮减弱,降水强度下降,BCD错误;中心辐合气流减弱后,台风外围云层受离心作用扩散开来,可能导致降水范围扩大,A正确。故选A。
【7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台风个头不大,说明“海葵”强度不大,且经过台湾后强度会减弱,A错误;台风主要经过福建、广东沿海,风速相对较小且动力不足,移动速度减缓,但具有较强汇集水汽的能力,低压促使近地面气流辐合,有利于南部沿海水汽的持续输送,这是“水王”形成的关键,B正确,CD错误。故选B。
【点睛】北半球气旋逆时针方向辐合,台风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结果。
近年来研究发现德雷克海峡内的海冰进退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大影响,冰进(海冰较常年增多)会导致德雷克海峡水流通量减少,海峡西侧水位增高,北上水流增加,冰退则相反。下图为“南太平洋附近海域洋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关于图中洋流的性质及成因描述正确的是( )
A. ①寒流密度差异B. ②暖流海水补偿C. ③寒流海陆轮廓D. ④寒流盛行西风
9. 海峡西侧水位增高,北上水流增加,使流经海域的等温线发生变化。图中能正确表示该洋流的是( )
A. B.
C. D.
【答案】8. D 9. D
【解析】
【8题详解】
读图联系已学可知,洋流①为秘鲁寒流,由离岸风形成的上升补偿流,A错误;洋流②为南赤道暖流,由东南信风吹拂表层海水向西流动,是风海流,B错误;洋流③为东澳大利亚暖流,C错误;洋流④为西风漂流,为寒流,由盛行西风吹拂表层海水流动,是风海流,D正确。故选D。
【9题详解】
读图,图中海峡为德雷克海峡,海峡西侧水位增高,北上水流增加,形成南半球的寒流。读图,BC两图越往南水温越高,表示北半球,BC错误;洋流的流向与等温线的凸向相同,A图等温线向南(低温区)凸,洋流向南流,且洋流的水温较流经海区更高,为暖流,A错误;D图等温线向北(高温区)凸,洋流向北流,且洋流的水温较流经海区更低,为寒流,D正确。故选D。
【点睛】洋流按成因区分主要有以下三种:①风海流。盛行风长期作用于海面所形成的稳定洋流。②密度流。由于各海区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压力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不同,造成海水密度水平方向上不均匀分布引起等压面倾斜而产生的海流,称为密度流。③补偿流。海水具有连续性和不可压缩性的特点,某一海区的海水因风力或密度差异等原因流走后,相邻海区的海水就流来补充,称为补偿流。补偿流有水平的与垂直的。垂直补偿流又可分为上升流和下降流。
科研人员调查了伊犁河谷北坡某区域的植被垂直分布状况,发现海拔1200-1600m处分布的落叶阔叶林以野杏、樱桃等野果林为主,为第三纪(喜暖)群落在第四纪冰期后的残遗,下图示意调查区域位置及该区域植被垂直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导致伊犁河谷北坡出现山地森林植被的大气环流是( )
A. 盛行西风B. 东南季风C. 西北季风D. 东北信风
11. 调查区海拔1200-1600m处成为第三纪植物的“避难所”,这是因为当地( )
A 地形条件复杂B. 焚风效应强烈C. 地形逆温显著D. 海拔高度适中
【答案】10. A 11. C
【解析】
【10题详解】
结合材料,伊犁河谷位于西北内陆地区远离海洋,出现山地森林说明降水较多,根据图示纬度信息可知,该地位于西风带且地形向西开口,西风携带的水汽受山地抬升形成降水,A正确;该地位于西北内陆,受东南季风影响较小,B错误;西北季风为东亚地区冬季风,C错误;该地不受东北信风影响,D错误。故选A。
【11题详解】
结合材料,第三纪喜暖植物得以在1200-1600m处保存是由于该地热量条件较好,尤其是在冬季,山地降温快、冷空气下沉至谷底堆积,暖空气被抬升至坡地,地形逆温显著,1200-1600m处温度高于山麓,有利于喜暖群落生存,C正确;无法判断该海拔高度地形条件,A错误;天山山体高大,难以形成焚风效益,B错误;海拔高度不是导致该高度热量条件较好的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C。
【点睛】地形逆温主要由地形造成,主要在盆地和谷地中。由于山坡散热快,冷空气循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的较暖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从而出现气温的倒置现象。
2023年11月29日,“十四五”时期第一批开工建设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之一——蒙西基地库布齐20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成功并网。“光伏+治沙”的生态治理之路使库布齐沙漠从“死亡之海”彻底变身成“能源绿洲”。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库布齐沙漠生态环境脆弱的自然原因是( )
A 长期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草场沙化严重
B. 地处高原、平原过渡地带,地表起伏较大
C. 人口自然增长、迁入量大,城镇发展迅速
D. 属于干旱、半干旱过渡区,冬春季多大风
13. 下列关于光伏电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减小倾角,获得更多太阳辐射②反射光照,减少杂草生长
③降低风速,减少风沙侵蚀土壤④减少蒸发,提高土壤含水量
A. ①②B. ②④C. ③④D. ①④
【答案】12. D 13. C
【解析】
【12题详解】
库布齐沙漠属于干旱、半干旱过渡区,降水较少,冬春季多大风,气候干旱且风力作用强,这是导致其生态环境脆弱的重要自然原因,D正确。长期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草场沙化严重”,这是人为原因,不是自然原因,A错误。地表起伏较大不是库布齐沙漠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自然原因,B错误。人口自然增长、迁入量大,城镇发展迅速属于人为因素,而非自然原因,C错误。故选D。
【13题详解】
光伏电板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风速,从而减少风沙对土壤的侵蚀,③正确。光伏电板的遮挡可以减少蒸发,有利于提高土壤含水量,这是其对生态环境产生的积极影响之一,④正确。减小倾角不一定能获得更多太阳辐射,要根据具体的太阳高度角等因素来调整,①错误。光伏电板主要目的不是反射光照减少杂草生长,而是吸收太阳辐射进行发电,②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的主要特点有:太阳能的高值中心和低值中心都处在北纬22°~35°这一带,青藏高原是高值中心,四川盆地是低值中心;太阳年辐射总量,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而且除西藏和新疆两个自治区外,基本上是南部低于北部;由于南方多数地区云雾雨多,在北纬30°~40°地区,太阳能的分布情况与一般的太阳能随纬度而变化的规律相反,太阳能不是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少,而是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增长。
光伏装备制造业包括晶体硅制造、光伏组件生产、光伏电站建设等多个环节。我国大型光伏企业大多位于东部核心城市,目前主要通过设立子公司的形式向中西部地区扩张。下图为我国光伏装备制造业扩张模式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光伏装备制造业在东部地区的布局变化特征是( )
A. 聚集并向周边地区扩散B. 主要布局在普通城市
C. 通过中心城市向外转移D. 均匀布局在各类城市
15. 东部光伏产业首选中西部核心城市进行扩张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城市( )
①拥有较好产业基础 ②邻近光伏装机市场 ③拥有低廉成本土地 ④具备良好资源禀赋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答案】14. A 15. A
【解析】
【14题详解】
阅读图文材料可知,光伏装备制造业环节较多,并且多位于东部核心城市,故其在东部地区布局体现为聚集;而根据图片分析可知,图中东部地区光伏装备制造业以核心城市和中心城市向周边扩散,因此属于聚集并向周边地区扩散,故A正确;东部区域主要是以核心城市向外扩散,故C错误;图中显示光伏装备制造业以核心城市为主要布局,不是普通城市,故B错误;图中显示该制造业并未均匀分布,故D错误。答案选择A。
【15题详解】
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部光伏产业首选中西部核心城市进行扩张,主要原因是核心城市拥有较好的基础设施,工业相对发达,因此拥有较好的产业基础,故①正确;图中显示光伏装机市场皆距离中西部核心城市较近,因此在核心进行扩张的原因也有邻近光伏装机市场的因素,故②正确;中西部地区核心城市经济相对发达,因此地价相对较高,故③错误;图中显示硅原料基地分布在距离核心城市有一定距离的地区,因此核心城市本身并不具备良好的资源禀赋,故④错误。正确的是①和②,答案选择A。
【点睛】产业扩散是指产业的生产(包括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区位不断增多,但新增生产区位的发展并未淘汰原有区位该产业的存在。
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海拔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剖面图中绘制南水北调线路坡度,与实际的线路坡度相比( )
A. 变缓了B. 变陡了C. 无变化D. 无法判断
17.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
A. 黄河以南部分施工难度较大B. 渠首至北京水流速度越来越快
C. 解决了华北地区缺水问题D. 渠首至北京输水量越来越大
【答案】16. B 17. A
【解析】
【16题详解】
观察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海拔示意图可知,相对于实际线路,垂直比例尺(即表示海拔高度的比例尺)被放大的程度大于水平比例尺(即表示距离的比例尺)。这意味着在图上,海拔高度的变化被表现得更加显著,而水平距离的变化则相对较小,由于垂直比例尺的放大效果更强,所以线路在剖面图上看起来比实际更陡峭。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7题详解】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黄河以南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包括多种土壤类型和岩石结构,增加了施工设备的适应性和稳定性要求。同时,该区域河流密布,穿越河流的施工需要特定的技术和方法,增加了施工的技术难度和成本。此外,由于生态环境保护要求高,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环保措施,这也对施工造成了一定的限制和挑战。综上所述,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黄河以南部分施工难度较大,A正确;据图可知渠首至北京坡度越来越缓,故水流速度越来越慢,B错误;南水北调可以缓解华北地区缺水不足,但并不能完全解决,C错误;随着南水北调工程沿线对南水北调的水资源的取用,渠首至北京输水量会越来越小,D错误。故选A。
【点睛】南水北调,即“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战略性工程,旨在解决中国北方地区,特别是黄淮海流域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该工程分为东、中、西三条线路,其中东线工程起点位于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中线工程起点位于汉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库,受水区域为河南、河北、北京和天津。
2024年,陕北—安徽±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陕电入皖工程)和安徽岳西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陕电入皖工程是国家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重点工程之一,要求电力资源输送中可再生能源电量占比不低于50%。岳西抽水蓄能电站为日调节纯抽水蓄能电站。下图示意陕皖相关工程概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陕北地区在陕电入皖工程中的主要优势有( )
①电能储存技术发达 ②风能光能资源充足 ③煤炭资源储量丰富 ④水能资源分布集中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
19. 陕皖相关工程中火电和抽水蓄能的相同作用是( )
A.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B. 调节电力供应
C. 提高能源转换效率D. 减少换流次数
20. 陕电入皖工程和岳西抽水蓄能电站可( )
①减少陕北温室气体排放 ②助力陕北经济社会发展
③降低安徽能源消耗总量 ④提高安徽电力保障能力
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
【答案】18. C 19. B 20. D
【解析】
【18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阅读图文材料可知,陕北地区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区,较安徽地区落后,因此电能储存技术相对落后,故①错误;图中显示陕北的风电和光伏电属于其输入中的新型电力,且陕北属于我国西北地区,晴天多,光照充足,风力较大,因此风能和光能资源丰富,故②正确;图中显示火电也是陕北的电力之一,又因为陕北地区有一定丰富的煤炭资源,因此火力发电量大,故③正确;陕北地区气候属于半干旱区域,河流水量较小,且陕北主要地貌是由风沙草滩区、黄土丘陵沟壑区、梁状低山丘陵区三大类组成,地势落差较小,因此水能资源不丰富,故④错误。正确的是②和③,答案选择C。
【19题详解】
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相关工程中,火电的发展污染环境较大,因此其作用并没有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故A错误;图中显示,陕北作为输出区,其电能中火电的的输入可以调节占比,合理的供应安徽,且抽水蓄能可以将电能进一步储存,最终做到调节区域用电量大小输送的供应,故B正确;图中显示,抽水蓄能和火电转流过程中都将增加其电力的消耗,因此并未达到提高能源转换效率,且抽水蓄能增加了换流的次数,故CD错误。答案选择B。
【20题详解】
阅读图文材料可知,陕北电力的大量输出,将增加陕北区域的经济收入,促进陕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但同时也增加陕北地区的化石能源消耗量,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故①错误,②正确;该项相关工程的建设和使用,将促进安徽省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增加安徽区域内能源消耗总量,故③错误;陕北电力不断输入安徽,且安徽采取抽水蓄能,将提高安徽电力保障能力,故④正确。正确的是②和④,答案选择D。
【点睛】能源资源是指在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能量的物质和自然过程, 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风、河流、海流、潮汐、草木燃料及太阳辐射等。大自然赋予人类多种多样的能源,一是来自太阳的能量,包括太阳辐射能和间接来自太阳能的煤炭、生物能等;二是来自地球本身的能量, 如地热能和原子能;三是来自地球和其他天体相互作用所产生的能量,如潮汐能。
2022年8月,受副热带高压影响,长江流域连续出现高温晴朗天气,四川等地区出现“电荒”。图为“2021年各省份发电量及用电量(不合港澳台)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 我国( )
A. 中部地区各省为电力净调出地区B. 东部地区电力消费总量最大
C. 东北地区各省为电力净调出地区D. 发电和用电具有空间一致性
22. 四川与山西同为电力输出大省,但四川出现"电荒",该现象发生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能源结构B. 人口密度C. 产业结构D. 居民用电
23. 增强电力供应抗风险能力的合理措施是( )
A. 高峰期间减少工业用电量B. 完善跨省跨区域电力互剂
C. 提高燃煤火力发电的比重D. 负荷中心大力开发太阳能
【答案】21. B 22. A 23. B
【解析】
【21题详解】
由图可知中部的湖南用电量大于发电量,A错误;由图中信息可知,东部地区电力消费总量为最大的地区,B正确;东北的辽宁用电量大于发电量,不是电力净调出区,C错误;东部和西部地区明显是发电和用电不具有空间一致性,D错误。故答案选B。
【22题详解】
四川发电量大,但水电比重高,持续的干旱使得河流径流量减少,发电量减小,导致四川用电荒,而山西发电以火电为主,发电量比较稳定,故A正确;人口密度、产业结构、居民用电都可能影响用电荒,但不是用电荒影响的主要因素,BCD错误。故答案选A。
【23题详解】
高峰期间减少工业用电量,可以减少用电量,但不是最合理的措施,A错误;电力资源分布有明显的不均衡性,完善跨省跨区域电力互剂可以有效解决电力资源的供需矛盾,缓解用电紧张地区的电力资源不足的局面,B正确;提高燃煤火力发电的比重,加剧环境污染,C错误;负荷中心不一定具有开发太阳能的条件,D错误。故答案选B。
【点睛】四川是发电大省,80%来源于水电。2022年,长江流域遭遇1961年以来最严重的旱情。重庆,51条河流断流,24座水库干涸,嘉陵江被晒成“嘉陵工”。导致四川水电发电量大幅下降。
二、综合题(共54分)
2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南极秦岭站(罗斯海新站)是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第3个常年考察站。秦岭站在建设过程中,采用模块化方式建设:模块在国内建设好后,运输至目的地进行组装。2024年2月7日,中国南极秦岭站建成并投入使用。下面左图为秦岭站地理位置示意图。下面右图为我国某科考站提供蔬菜设计的温室建筑外景照片。
材料二南、北极海冰作为全球气候系统的敏感因素,参与了大洋和极区表面的辐射、能量和物质平衡的过程,以及区域性和全球性的洋流、盐流、气流的形成和循环。近年来,两极海冰融化速度在加快。下图为南、北极海冰面积年内变化统计图。
(1)简要说明秦岭站投入使用当天,长沙市的太阳方位变化。
(2)说明秦岭站采用模块化建设的理由。
(3)根据蔬菜温室的特点,说明蔬菜温室对当地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并说明南极蔬菜种植的优点。
(4)简述南、北极海冰融化速度加快,对洋流的影响。
【答案】(1)东南-正南-西南。
(2)秦岭站气候恶劣,采用模块化建设可提高效率,缩短工期;当地生态环境脆弱,模块化建设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及破坏;南极洲基础设施不足,模块化建设可实现异地建设,降低修建难度,减少建设成本。
(3)适应性:高脚离地的设计——减少地温对温室的影响,减少暴雪堆积的影响,增加建筑的耐久性;透明墙体的设计——充分利用南极地区夏半年的光照。优点:无病虫害影响,蔬菜种植可以做到绿色无公害;洁净的大气和水分,蔬菜品质高;夏半年白昼时间长,蔬菜生长光照效果好。
(4)海冰融化加快,会在一定时间内释放大量的淡水,降低海水的密度,使海水在高纬度地区的下沉减弱;同时产生势力较强的从极地向较低纬度流动的冷海水,会阻碍低纬度海域的海水向高纬度海域流,从而减弱大洋环流强度。
【解析】
【分析】本题以中国南极秦岭站为材料,涉及太阳方位的变化、南极蔬菜种植的优点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
【小问1详解】
秦岭站投入使用的日期是2024年2月7日。此时为北半球冬半年。北京地区的人们可以看到太阳东南升,然后逐渐偏南,正午12点位于正南方,此后逐渐向西运动,最后在西南方向落下。
【小问2详解】
秦岭站采用模块化建设的原因,可以从该工程的建设效率、环境保护、施工难度和施工成本方面考虑。秦岭站位于南极,可以建设的时间只有白天,而南极夏季时间较短,可供建设的时间短,模块化建设可提高效率,缩短工期;南极生态环境脆弱,就地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模块化建设只需组装,因此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南极地区人烟稀少,基础设施不完善,模块化建设可以降低施工难度,降低施工成本。
【小问3详解】
根据图片可知,蔬菜温室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高脚设计,温室整体不接触地面。这样的设计有两个好处,第一可以减少南极地区极低的地温对蔬菜温室的影响,从而降低蔬菜种植难度,减少能源消耗;第二可以减少南极的暴风雪在蔬菜温室堆积。二是透明墙体的设计,这样的设计可以充分利用南极地区夏半年的光照。南极地区气候恶劣,常年低温,当地种植作物的好处是没有病虫害,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蔬菜种植可以做到绿色无公害;南极地区基本上属于无污染的环境,洁净的大气和水分,可以保障蔬的菜品质;夏半年白昼时间长,日照充足,蔬菜生长光照效果好。
【小问4详解】
洋流又称海流,是指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大规模海水运动,南北极海冰融化加快会对洋流产生重要影响,海冰融化释放大量的淡水到海洋中,这些淡水会降低海水的盐度,从而降低海水的密度。密度较低的海水在高纬度地区下沉的速度减缓,影响了深层水的形成和循环,这会改变盐度和温度的垂直分布,进而影响到洋流的形成和运动。海冰融化,会形成势力较强的从极地向较低纬度流动的冷海水,这种冷海水的流动会阻碍低纬度海域的海水向高纬度海域流动,从而减弱了大洋环流的强度。
2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湖北省钟祥市,位于112°07'E~130°00'E,30°42'N~31°36'N之间,地处鄂北山区向汉江平原的过渡地带,东西部多山,地势两侧高,中部平展。钟祥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少数民族众多。该地矿产资源种类繁多,素有“中原磷都”之称,是全国重要的磷化工基地,磷矿产业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多数矿区岩溶地貌发育。2009年国务院将钟祥市列入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当年其三次产业结构为26.16∶44.84∶29.00,图为钟祥市2003—2014年工业结构演进图。
(1)指出钟祥磷矿等矿产资源的开发对当地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
(2)结合材料,说明被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时,钟祥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
(3)依托当地资源条件,为钟祥的城市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易引发滑坡、塌陷、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水土资源的污染与破坏。
(2)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一产业比重过高,三产业比重低;第二产业内部比例严重失调,以工业经济为主体;工业结构重型化(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比重过高),产业层次偏低。
(3)延伸磷矿资源产业链,提高科技附加值;利用优越的气候、地形条件,实现多种经营(发展立体生态农业,注重农副产品加工);依托旅游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生态旅游。
【解析】
【分析】本题以湖北省钟祥市产业结构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与发展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以及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结合材料“湖北省钟祥市地处鄂北山区向汉江平原的过渡地带,东西部多山,地势两侧高,中部平展”以及“多数矿区岩溶地貌发育”,由此可知开采矿产资源破坏了当地植被,容易引发滑坡、塌陷、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且对水资源和土地资源造成污染与破坏。根据“钟祥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由此可推测开采矿产资源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作用。
【小问2详解】
根据材料“2009年国务院将钟祥市列入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当年其三大产业结构26.16∶44.84∶29.00”,由此可知钟祥的三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一产业比重过高,第三产业比重低。根据材料“地矿产资源种类繁多,素有“中原磷都”之称,是全国重要的磷化工基地,磷矿产业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结合图示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比重数据可知,第二产业内部比例严重失调,以工业经济为主体,工业结构重型化(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比重过高),产业层次偏低。
【小问3详解】
当地的地形多样,气候温暖湿润,水热条件优越,因此可以利用其气候资源和多样的地形条件发展多样化的农业,实现多种经营,发展立体生态农业,注重农副产品加工。钟祥矿产资源种类丰富,磷矿尤为丰富,当地可以利用其矿产资源的优势,延伸磷矿资源产业链,提高科技附加值。钟祥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生态环境优良,当地可以依托旅游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生态旅游。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长江经济带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是流域三大城市群的协调发展带。由于环境污染、用地紧张等原因,长三角将大量的传统制造业向长江中上游转移,来实现本地区的产业升级。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
材料二: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为更好地实施南水北调,丹江口大坝坝顶高程已由原来的162米加高至176.6米。
(1)简析丹江口大坝加高后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有利影响。
(2)简述承接“长三角城市群”传统制造业转移,对“成渝城市群”带来的影响。
(3)简述传统制造业转移对“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升级的积极作用。
【答案】(1)增大水库库容量,保障南水北调水量的稳定;增加落差,自流调水,减少能源消耗
(2)有利于成渝地区调整产业结构,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成渝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居民收入;有利于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可能造成环境破坏。
(3)腾出发展空间;减少资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
【解析】
【分析】本题以长江经济带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大坝加高后的影响、产业转移的影响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丹江口水库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起点,该大坝升高,增大了水库库容,有助于保障南水北调水量的稳定;增加了南水北调沿线落差,可以使水自行向北流动,减少了能源消耗。
【小问2详解】
承接“长三角城市群”传统制造业转移,有利于成渝地区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居民收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增加产业类型,调整产业结构,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吸引大量农业人口迁入,提高成渝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有利于交通运输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西部大开发的推进;但是产业迁入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小问3详解】
传统制造业转出“长三角城市群”,可以腾出发展空间,促进产业升级;减少资源消耗,缓解资源压力;减轻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等。
宁夏石嘴山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地理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宁夏石嘴山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地理试题(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无锡市南菁高级中学、江南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地理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江苏省无锡市南菁高级中学、江南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地理试题(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地理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地理试题(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